三年级分水龄?六个思维法宝,让孩子学习有后劲
有人说,不鸡娃的人,都是家里有矿。
这一次,接触过几百万家庭的猿辅导创新教育研究院的老大马旻,来到童书妈妈直播间,告诉你一个大多数家长都不知道的,最接地气的答案——
还按老套路去刷题、鸡算数、鸡难题,真的不行了。
童书妈妈写在前面:
本文是三川玲X马旻的直播内容出稿。马旻老师是妥妥的学霸:
马旻,猿辅导创新教育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城市规划&经济学双学士学位,投身于教育行业建立大概念体系,迄今为几百万用户提供课程产品和服务 。
直播之前我们问了她一个问题:你最想告诉家长们的、家长们可能不知道的东西是什么?
她说:国家对未来人才的需求早就变了,可是很多家长还是用传统的方式去要求孩子,还在让孩子去刷很多计算题,我们想要告诉大家,这样干不行了,要从长期主义的视角去看待孩子的教育,很多焦虑和怀疑就解开了。
从家长的具体问题出发,马旻分享了六个激发孩子学习后劲的思维法宝。
思维法宝一:发现学习的本质
家长问题: 为什么孩子做题总是粗心大意?
马旻:所有粗心的问题,都是没把握学习的本质。
我们后台五百万小学生的错题数据显示,小数计算分数计算是高年级考试丢分的重灾区。比如小数加减法,应当小数点对齐列竖式。最容易错的点是,孩子按照整数算法末位对齐。很多家长都会说,我一问孩子他都知道要小数点对齐,就是粗心给忘了。
说不出来,可见不是粗心,是没有理解为什么,也就是“知识的本质”。如果孩子只是知道、记得,是很容易忘记、弄错的。只有当孩子深刻地理解了本质,他永远不会记错。不仅不会记错,还能在此基础上,发展,迁移,建构,创新。
比如,孩子小学阶段最容易出错的加法:小数的加法和分数的加法。
为什么错?因为没懂加法的本质是什么。
加法的本质是:相同的东西,可以直接相加。
0.45+0.123,为什么是4和1相加,不是4和2相加?因为4代表的是0.4,1代表的是0.1,所以这两个数字是相同的东西,可以直接相加。
到了初中,根号加法一样:
根号2+根号8=?不是根号10,
只能把根号8都化成几个根号2,才能相加。
只要是加法,本质都是一回事。
教学习,不是表面现象,是教本质,只要本质的通了,就一通百通了。粗心都是不理解本质造成的。计算错误、粗心不理解本质是什么,所以大概率出错。
三川:是的,我深深地觉得,教育最重要的其实不是教表面的现象,而是要找到背后的本质,我们教写作也是这样的。比如写一个人的外貌,有的老师就会教从上到下写一遍,就叫写了一个人的外貌,但是这不是写作一个人外貌的本质。
外貌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是他有两个眼睛,一个嘴巴,有用吗?没有用,因为这些跟别人都是一样。我们教孩子写作,让孩子去看一看,这个人跟其他人非常不一样的东西是什么,他身上的矛盾点究竟是什么?一个人身上的矛盾点才是他最重要的东西。
所以,在从现象到本质的底层能力上,数学和语文是相通的,计算错误其实是孩子根本不知道计算的本质是什么,所以它大概率会出错。阅读、写作不开窍,也是没有人培养过他们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思维法宝二:迁移能力
家长问题:有人说,三年级是分水岭,三年级才看得出孩子优等生还是差等生,是真的吗?
马旻:三年级是孩子学习能力蜕变的第一次机会,一二年级都能考95分以上,到了五六年级,一半孩子才能考90分以上,发生最重要转折是在三年级,因为小时候很多孩子是靠记忆去学习的,比如3+2=5,背英文单词,由于一二年级知识点特别少,三个知识点一节课,到了三四年级,知识点变多了,光靠记忆不行了,科目难度都往上升,记忆不过来了。
什么孩子可以在三年级鲤鱼跳龙门,不是靠记忆,而是靠理解的孩子。
为什么理解了就简单,不理解就难?大家看看这张图
在图中,大脑是房间,靠记忆,学一个记忆一个,知识没有关联,一二年级,知识少,还过得去,五六年级,玩具越来越多,越来越乱,靠记忆就不行了。
理解本质才可以更高效地学习,三年级不会被淘汰。
不管分数加法,整数加法还是小数加法,通过加法的本质,把知识点串起来,本质相同的,都放到模型的整理箱里,高效地处理各种知识。知识点越来越多,孩子可以按本质收纳到收纳箱里,玩具会越来越干净的,收纳工具可以让房间整洁的关键。
什么东西让孩子大脑整齐有条件?抓住了知识的本质,有知识的结构,才能不怕知识越来越多。
三川:同感,我去年去混沌读了一年企业家商学院,大家学习的是:看任何东西,要看结构和框架,有没有结构化的模型去运行?用这个思路,我们可以去看一个企业,看一个现象,看一个国家。这就是用本质的思维去学习。有个企业家好厉害,他说,我已经找到了某种规律,我要去干一件事,他就干出来了,估值100多个亿。把握本质和规律,不是为了刷题、考好学校,而是真的对人生有益,结构化思维是非常好的思维工具。
思维法宝三: 举一反三
家长问题:孩子上课听都听懂了,但是做题就不会了,怎么办?
马旻:首先检查一下,孩子是不是真的听懂了,还是不懂装懂?小学阶段,大部分其实孩子都能听懂,但换一下题目不会做了,是因为孩子没有建立核心能力——举一反三,老师讲的题和我做的题看起来不一样,看不出来一回事,怎么实现举一反三。
学前阶段家长的痛:知道7+3=10,3+7就不会,大人看是一回事,为什么会出错?因为孩子看不出来3+7和7+3一回事,孩子明白了,就不会出错。学前孩子靠记住,没背过就不会,家长很难共情,理解不了孩子,容易着急。
到了初中,方程也是个难点。方程跟天平和秤有什么关系?
方程不是学会定义,方程本质上是求未知量的思想方法,构造相等的量解决未知量。就像天平,加砝码,两边相等了,重量就出来了。
你看,方程和天平求解的思想方法是一样的,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就通了。
思维法宝四:自主学习是关键
家长问题:海淀的中考分数惊艳四座,很多家长担心,小学鸡娃,初高中鸡不上去了,怎么办?
马旻:孩子学习能力变化第一个门槛是三年级,第二个门槛是小升初,到了青春期叛逆期,孩子不听家长的了,需要一个人独立面对学习的问题,所以小学期间,很重要的任务是帮孩子准备好:学习的方法,自驱力,以及面对压力时心灵的力量。
很多时候我们鸡娃,关心的是古诗刷了多少,思维题奥数题,做了几套了?大家比的还是学的知识的数量的多少。
但是,未来真正可以独自面对学习的孩子,不是掌握很多知识的孩子,而是可以一个人走出去,独立面对学习的孩子。
思维法宝五:大概念
家长问题:孩子学数学非常勤奋,但是成绩不好,是不是脑子笨?
马旻:学知识要学本质,这里有一个专业的概念:知识的本质:Big Idea, 大概念,即知识背后的知识,知识的本质,这是教育圈里的共识性观点,新课标也是围绕这个来的:英语新课标里直接提到了大概念,数学新课标里要强调要学知识的本质,只有我们的孩子掌握了大概念,才会打通结构。
比如 乘法题
这道题是12×16,竖式全部都列好了,答案192也算出来了,题目没有让你算192这个答案,它圈出来的是中间的画框的12,用ABCD哪一部分来表示?大家能明白吗?乍一看,是不是觉得好绕好晕?这就是典型的,在新课标的考察方式底下,出现的一个考察大概念的一道题。
那么大家马上就能看出来,你的孩子如果很用功的去练计算,刷很多的口算题卡,不管算得多快多准,如果他不理解乘法背后的大概念,他怎么着也没有办法拿到这题的分,对不对?他的成绩是提不上去。
如果掌握了背后的原理,轻轻松松看出来了。
有很多天才、斜杠青年,就是可以看到,各个学科的本质和大概念,不断抽象,才能够搞什么领域都通。
三川:这让我想到了一件事,其实非常冲击。我们在讲什么东西具有文学性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说,比喻是修辞里面最具文学性的,那么比喻为什么最具文学性?
因为比喻可以把和两个同样本质的东西联系在一起,那么最高级的比喻是什么?是传神——把完全表面上不一样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大家才发现它们本质居然是一样的。
举一个例子,钱钟书说有个女孩的眼睛大而无神,就像政治家说的话一样。女孩眼睛跟政治家说的话,完全是没法从表象上找到任何相似的地方的,但是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才说,是抓住本质就是最高级的文学修辞手法,是比喻最高级的形。我想,这跟知识的本质是一个意思。
思维法宝六:长期主义
家长问题:近几年的考试标准不停在变,怎样才能适应变化?
马旻:家长要接受教育趋势的洗礼,不能死用功,死记硬背,而要理解,为什么面对要求的变化?要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在发生什么变化?比如刷计算题无用了,工作有计算器,按步骤去得到得数,苦练计算有很大的价值吗?没有很大的价值。
微博热搜一年换了千百个,你知道每个事情的意义不大,知识爆炸,每个单个知识没那么重要,一个行业说淘汰就淘汰,具体的、浅表的能力不能应对变化,我们的孩子需要的是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
用同样标准来看孩子的教育,只有培养底层能力,才能成长成为不惧时代大潮的人才。不能只看眼前,要培养长期的,持续发展的能力,相信长期主义,教育产品必须服务于孩子一生的发展,而不是短期的利益。
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
我们做用户访谈和用户研究,不会问,你成绩多少,准备报什么班?想学什么特长,而是会问家长:您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个问题很多家长都没想过,大家焦虑的是报什么班?什么练习册,为什么题总算错,但是如果我们去好好思考,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人,就可以知道要把时间花什么地方。
这就是教育上的长期主义。
三川:我们真的需要有时间去问一问自己,我为什么带这个孩子来这个世界上?我期待他过什么样的一生?这么做了,第一是真心不会那么焦虑,第二你就会发现,我让孩子做的这个事情,只要是朝这个目标做的,我就很笃定,我不会看隔壁家的孩子在做黄冈题,突然就焦虑起来了。你会笃定你的孩子在健康地长大,他就是万一会变成一个穷人,也是一个高贵的穷人,也能独善其身。他可以成为一个有上进心、善良、快乐、乐观、敢做敢想的人。
编辑后记:
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把这个问题抛给大家,希望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再一起回味一下直播间里让人爆泪的回答,让我们看到,为人父母,对孩子的期待,是多么的简单、多么的相似:
@*莉
希望孩子成为有健康体魄、有阅读能力的人。
@*娘
希望孩子成为能够自食其力、自得其乐、自助助人的人。
@*云
希望孩子成为一生勇敢、心中有光的人。
@林*
希望孩子成为独立自信、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
@日*
希望孩子成为有能力让自己快乐,有能力让他人幸福,活一辈子觉得畅快、无悔的人。
……
你的答案会是什么呢?我们评论区相见。
读者福利
童书妈妈读者专享【图书体验官】活动招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