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放弃北京名校,四个中产家庭抱团带娃,去昌平创办日日新学堂,16年后怎样了?

童书妈妈 童书妈妈三川玲
2024-10-15

一所理想主义的教育家办的学校,慢慢生长16年,为这个世界带来了什么?


写在前面:

在北京五环外、中关村以北的昌平,有一所“村小”,出租车拐弯进了乡间小路之后,曲曲折折地才能达到这里。学校的名字,叫做日日新学堂。

第一次来这里的人,觉得这里就是典型的乡村小学,沙土、树林、砖房……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所学校的家长,很多都是来自中关村教育高地的海淀高知父母。

一个海淀妈妈说:“刚把孩子送来的时候,邻居说,你怎么能把孩子送到打工子弟的学校去?孩子以后怎么找工作啊?”

很多日日新家长都收到过身边人的质疑,手握全中国最好的教育资源,有的是宇宙中心天价学区房,有的是清华北大二代子女才能享受的学位,抛弃不要了,把孩子送来这所“村小”,为什么?孩子长大了怎么办?

16年过去了,日日新用缓慢的、安静的、骄傲的理想主义,回答了这个现实世界,对他们最现实的拷问。

答案是怎样的呢?


01. 放弃北大附小学位,让孩子在家上学?

日日新创始人夫妇,冬青和大车,是北大分校中文系的同学,大女儿在北大附小上学。2006年,二女儿五岁了,就读于昌平的一家幼儿园,面临幼升小的选择。

同学家长们都很羡慕冬青,她的女儿可以毫不费劲地进入北大附小,拥有大好前程。

但是,冬青的选择,把所有同学家长都震惊到了:不去北大附小,让孩子在家上学。

怎么会?孩子情商智商都不差,拥有一流的教育资源,为什么会做这样的选择?

很多人质疑她:你是疯了吗?


02. 受过精神生活的滋养,在现实中挣扎

冬青1966年出生在河北,小时候学习不重要,学的东西很少,学工学农孩子们很喜欢,春天春游,秋天秋游,在家做家务,过得充实而快乐。“在高考之前,我们几乎不学什么,也没受到补习班的伤害。”

到了1982年,赶上恢复高考,冬青考上了北京大学分校中文系。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带来的文艺复兴,大学四年,一日长于百年,中国改革开放十年走过了西方100年的路,100年的成果和精华,都在十年内被中国的知识分子吸收了。

在大学里,冬青学中文、学美学、学哲学,那些哲学的思想:存在主义,弗洛伊德,荣格,柏拉图,每一个大家都给她极大的冲击;北岛,顾城,舒婷,大家被朦胧诗启蒙,每个人都写诗,成立诗社,办文学刊物;很多人去圆明园露营,星光下读诗,谈卢浮宫画展,谈音乐、美术、戏剧,电影,哲学。

▲左佛洛伊德,右荣格

冬青说:“我觉得我的第二次生命是大学给的,上大学之前,我胆小,内向,极其听话,没有自我,没有个性,上大学之后,我开始长出了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爆发了很强的生命力,走路都带风。我最喜欢找一个地方,和一群人,大声读诗,沉浸于自我陶醉的状态。阳光耀眼的时候,我们躺在地上,读普希金的诗集,草地、阳光与诗里的文字完美融合,我们都被完全笼罩了。”

《草地上的午餐》,珍藏于俄罗斯普希金博物馆,莫斯科

这样的大学生活,让冬青深深体验到了,当一个人有了精神生活,就有实实在在的幸福。如果没有精神生活,只追求物质的快乐,就如同吸毒,让人总是觉得匮乏,让人总与他人比较,心里往往会失衡。

后来冬青成为了大学老师,发现教育的环境出了问题。

“学生的思维能力、求知欲望,都在下降,状态消失的原因,是因为应试的压力。”

冬青的人生经历告诉她,幼年时与其过度学、超前学,不如什么都不学。孩子处于等待被激发的状态,时机到了,自然会有生命力爆发的时刻。

而现在的大环境,动不动就是超前学习,幼儿园学小学的知识,小学学初中的知识,孩子们过度学习,以应试为目的的学习,伤害了孩子的生命力。多少家庭把孩子学习放在好好生活之前,多少夫妻在孩子高考结束之时离婚,全家都在为了孩子高考做牺牲,甚至连亲人去世都不告诉孩子,这是本末倒置了。

在现实中挣扎了多年,到了二女儿上小学的时候,冬青决定要做出改变。她要亲手创造一个试验田,去对抗这个世界焦虑的洪流。

“那一年我们夫妻40多岁,四十不惑,胆子大了,把这事情想透了,没有学籍怎么办,考不上大学怎么办,这些都不是核心问题,只要用追求真理的方式去学习,就够了。我和先生高度一致,选择走这么艰难的一条路,没有什么可犹豫的。”


03. 四个家庭抱团办学:我们一点险都不冒

听说冬青放着北大附小不上,要让女儿在家上学,同学家长都很好奇,想要加入。有个北邮的老师,跟冬青所见略同,看到大学生整体水平下降,心理不健康、想自杀的人挺多,不希望女儿长大了也这样。

有40多个家长都参与到了在家上学的讨论,畅想着一起在家上学,谈教育理想,孩子首先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有主动性,创造力地学习,有思想,有个性,这个大愿望让大家热血沸腾。

但是,到了做决定的时候,这个小组只剩下了四个家庭——大多数人都不敢行动,剩下的都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

这四家人,每家打了1万元到一个账户里,租了一个三居室,开始办起学堂。为了招老师,大车老师闯到海淀区老师的招聘会里,没有摊位,“骗”到了第一个老师——崔老师,大学刚毕业,想陪男朋友来北京读研究生。没地儿住,崔老师就在冬青老师家住了半年,一谈理想都谈到一块去了。多年之后,崔老师说:“当年大车老师跟我聊理想,把我心里某种东西点亮了。当时很单纯,要是现在估计不敢了。”

没有资金,没有名师,几个家庭就大胆干了,冬青老师说:“我一点险都不冒,一定能成功。因为我相信我的孩子,这份相信是无条件的。”

这一年10月8日,大家在昌平郊区新租了场地,在自然山水之间,学堂办起来了,大车给学校取名叫做“日日新”:日日更新自己,每日都是新的,不断发展,完善自己。

日日新学堂,没有迂腐气息,既古老,又简单开朗。冬青说:“我们勉励自己,不断生长。”

这个学堂,能够长久吗?


04. 我们的孩子语文学得太简单了,数学学得太难了……

日日新不用退休名师,聘用真正对教育有理解的老师,扎扎实实地做好教育,扎扎实实地搞好学习。

“教育不是做工业,而是做农业,孩子是种子,不是白纸,出生之后有很多密码,等待着被激活,学习是一种回忆,学习是不断的激发。”

两位创始人都是北大分校中文系毕业的,冬青老师本人也是诗人,所以语文课是日日新最精彩的课程。

冬青老师说:公立教材把语文和数学学科弄反了。语文太简单,数学太难了。

“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师法自然,师法经典,你会体会到世界的深度和广度,当你可以和经典对话,就不会沉浮在红尘中,患得患失。所以,中国人得学好文言文,了解传统文化,不用读翻译,直接读古书,直接读孔子,直接读原著,直接和古人对话,不受他人的偏见影响。”

▲校长办公室的书架,家长孩子都可以借阅,全是琴棋书画和文学、教育学书籍,这两个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把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给了孩子们。

在日日新,一到三年级的孩子,每日都有一节诵读课,读诗读经典,不用纠结意义,当孩子积累了足够的语感,到了四年级,就可以爆发,不仅直接读古文,还可以直接用古文来写作。

▲六年级孩子的文言文作品,用文言文来写人,非常传神

在日日新,数学用的是北师大版的教材,花了很多时间,培养孩子的数感。根据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研究,孩子在9岁之后,才发展逻辑抽象的能力,在这之前,学抽象的东西,会伤害孩子。所以,幼儿园到三年级以前,不要去揪计算速度,一秒钟一道题,对思维发展没有任何意义。让孩子用身体形成数感,多花一些时间,用身体测量教室,数数10000粒种子、开小市场做买卖……基石搭建牢固了,后面才能厚积薄发。如果小学养成了靠记忆学数学的习惯,初中塌了,高中就很难上去了。

▲在日日新偶遇深受童书妈妈读者喜爱的、教体育的数学老师咏鹏,清华二代斜杠青年教师,在陪孩子下围棋

英语课,也是以阅读为主,主抓阅读,用绘本教材,听说读写结合,一直到阅读小说,孩子可以用英语,从不同角色的视角去叙事,训练思维的弹性。

生物、物理、地理、历史……所有教学的底层观念都一样,要抓学科最本质的东西。


05. 神奇的校长办公室,人人都感到放松

冬青校长说,对于学习,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安全的环境,孩子发言不必看老师的脸色,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孩子们在这里被全然接纳,感觉很安全。

我们到日日新拜访,已经是日日新创办的第17年。走进来遇到的每个人,包括门卫都问我们:你是找校长吗?然后直接把我们领到了校长办公室。

校长办公室像一个大客厅,巨大的书桌上有茶、绿植 、自己种的植物、书、课本等充满大自然的气息。

校长办公室里,孩子看到陌生人问,你好,你是哪儿来的?家长会说,我给你泡点茶,就好像自己是主人,外人来自己家里一样。

闲聊时,家长们告诉我们,孩子都喜欢在这里上学,因为这里很自由。

中午休息的时候,孩子有在沙坑玩的,打篮球的,跑跳的,下围棋的,闲逛的,看书的,还有在电脑上改稿子做项目的。

一个清华妈妈说,孩子现在上了五年级,跟周围的朋友同事的孩子看起来,有完全不一样的状态,特别放松,因为孩子感觉自己全然被接纳,很安全,还不时有孩子进来撸猫。

曾经有死活不去上去的孩子,转到了日日新,天天来校长办公室撸猫,大车老师陪他聊天、看书、教他写字,呆了一个月,这个孩子的别扭拧巴全没了,欢天喜地地爱上了上学。

在这里,孩子们有充分的自主性,初中选修课,每周二三四下午各两个小时,有戏剧课围棋课摄影课,一到两个月时间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全部轮流选一遍,感兴趣的再进行深入。

孩子们最怕的是放假,最怕父母说,明天不让你上学了。

不过,这样与众不同的教育,能经得起考试的检验吗?


07.当道法自然的孩子,面对现实的考试

日日新的孩子,从日日新毕业之后,发生了很多神奇的故事。

有个孩子认为自己应该上十一学校,就自己跑到十一学校找校长,对校长说:你必须要收我,给校长列出了一系列理由,结果就被十一学校录取了。

还有个海淀的孩子,刚转来的时候,好心邻居对她爸说:你怎么能把孩子送到打工子弟的学校去?她爸没理她。

邻居又说:孩子以后怎么找工作啊?爸爸也没理他。

四年后,邻居对爸爸说:老王,你的选择是对的。现在我跟孩子之间只有两个字,快点快点,除了学习别的干啥都没时间。

这个孩子后来自己申请了英国剑桥郡的高中,现在去了两年了,适应得非常好。

日日新第一年入学的十个孩子,今年都上大学了:

加州大学伯克利大学数据科学系、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大学物理系、英国诺丁汉大学、多伦多大学心理学系、伦敦建筑学院艺术系、浙江大学化学系、北京中医药大学……

日日新学堂,从来不想用升学和成绩去证明什么,大学,只不过是一个顺带的结果而已,在这里,他们已经得到了足够的安全感,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爱,学会了尊重、学会了给予。

大车校长说:“爱和物质的法则相反,越分享越多,越给越多,越舍不得给别人,爱越少。”

这也是为什么,这里的孩子们后劲很足,眼中有光,生命力都被滋养出来了。

明年,日日新还准备开高中部,大车老师一边喝茶一边说:“数学,物理,都可以让孩子自己学,我们要找的老师,全是真正给你精神滋养的,社会上那些真正对人生有理解的人,来陪伴孩子成长。”


编辑后记: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一所理想主义的教育家创办的学校,慢慢生长,带给了这个世界什么?

我曾经采访过几个朋友,她们的孩子有很长的时间拒绝上学,妈妈非常痛苦,不停地自责,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一度到了崩溃的边缘,然而很有可能是,问题本身并不在妈妈自己身上。

我想,她们如果看到这样的学校,知道世界上有这样的学校,或许内心会多一丝希望和宽慰。

这样的学校像是树,慢慢生长,它的枝叶覆盖到的地方,可以滋养很多脆弱的小生命,即使在它的庇护之外,远远地望着它,心中也会多一些温暖。

世界上有太多人去做着急的事,功利的事,容易的事,冬青和大车做的是缓慢的、不为功利的、艰难的事。在焦虑的洪流中,他们在为你我守护,一片大地,一片精神净土,让大树在上面慢慢生长。唯有树多了,净土多了,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后代,才能自然而然地生活,得平静、得自在。


 涉川 小羊|作者
涉川 编辑

推荐阅读:
3000万奖金的“教育诺贝尔奖”,能改变中国教育吗?
为了把孩子送进一所濒临关门的创新教育学校,我辞职接手了这所小学
为什么,学校不能像教堂一样,接纳所有人,帮助所有人?

彩蛋:本周日重磅直播和线下活动

10月16日下午16:20-17:00,北大附中李韧老师将在北京东直门万有幸福空间,亲自给孩子上一节【造一个字/词,命名你的世界】的创意写作课,适合二年级到高中的孩子,活动免费,报名需缴纳99元占位费,活动现场退回。活动详情猛戳:李韧:写作会向内深入精神领域,再向外生长开出花来

不能来北京的朋友,欢迎在本周日14:00-16:00观看线上直播:


▼点击阅读原文,童书妈妈知识店铺有更多好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童书妈妈三川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