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3年4月1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顾海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擘画和理论体系升华

顾海良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23-04-13



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擘画和理论体系升华 


顾海良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藏》编纂与研究中心主任

马克思工艺学思想为科学认识人工智能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历史效应,正确处理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和战略性技术,深刻影响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自身三重社会历史关系,并逐步演化为“技术手段”“基础设施”“文明标识”的统一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内生性力量嵌入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基础、基本矛盾和实践形态。推动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是遵循工艺学变革规律,摆脱技术工具悖论与技术宰制之虞的内在要求和理性选择。这种融合深层蕴含着“技术—思政”的共生关系和互动逻辑,集中表现为“人工智能思政化”与“思政人工智能化”两个相互连接、相辅相成的过程和机制。

[摘要]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作出“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的论断,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回溯中,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重大理论创新的历史根据,在“理论体系”上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时代意蕴和世界意义;从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擘画中,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特色以及本质和要求等的集成性创新,在“理论体系”上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力量和思想智慧;从对三个重大时代课题的新的回答中,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在“理论体系”上升华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从对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系统过程的重大关系探索中,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学理和哲理所在,在“理论体系”上提升了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性、全面性和系统性的意境。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理论体系 理论创新

2023年2月7日,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作出“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1]的论断。这一论断是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主题上,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意义作出的深透概述;是从理论内涵和科学体系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作出的精辟概括;是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面临的三个重大课题上,对中国式现代化时代意蕴和思想境界作出的深刻凝练;也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和哲理及其系统过程作出的要义挈领。


  、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中的历史主动和理论自信  

“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这一论断,不仅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作出的精辟概括,而且也是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大历史观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上,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理论体系上的深透概述。

习近平的这一深透概述,首先从历史、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高度,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条件、历史背景、经济和政治基础等为主线,对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进程及其系统过程作出全面阐释。

一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1]这一时期一开始,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际,中国思想界关于“以农立国”和“以工立国”的论争再度展开。“以农立国”论以章士钊为主要代表,他在对当时西欧国家工业化状况实地“政治考察”后提出:“工国运命,已濒厄境。若尚趋赴,何异自蹈陷阱中乎”,中国继续“以农立国”则可以避免西方工业化国家生产过剩等诸多“弊疾”。[2](P769)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的理论家们,自觉地从中国国情出发,以唯物史观为基本立场,剖析资本主义工业化弊端和工业化道路问题,杨明斋提出,欧洲各工业国中“劳资两阶级相对如寇仇”,“并不是工业生产的病,而是分配和财产权制度的病”。[3](P197)在中国工业化道路选择问题上,瞿秋白在对中国国情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的经济没有一个独立的前途,而只是在变成帝国主义的完完全全的附庸。只有工农革命的胜利,方才能够解放中国,使他在无产阶级的统治之下,用极快的速度,实行社会主义的工业化。”[4](P764)恽代英提出:“国家握大工业之权,自能吸收小工业而完成共产,用交通及其他如电化之类,则可联络各种独立事业,使成为互相倚赖,而同时使工人集中,且加增其经济地位上的重要。”[5](P84)

到20世纪30年代,在1933年《申报月刊》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专辑中,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本主张得到思想界的广泛认同,成为这一专辑讨论中的主流观点。这一专辑提出:“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障碍,并不如一般人所说的是缺乏资本与新式技术,而很明显的是国际帝国主义者,帝国主义的依生者,封建势力的余孽以及那些‘佛乘飞机’之西学为用的中西文化融和论者。”[6]这一专辑还提出:“中国现代化的方式应当采取社会主义的……推进社会主义式的‘中国现代化’”;[6]在选择“社会主义式”现代化方式和道路上,“真正使中国的经济结构成为社会主义的,那它的先决条件也就不得不是:(一)排斥帝国主义在华一切势力,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二)消灭帝国主义在华的工具”。在这两个条件未能达到之前,谈中国现代化问题只能是“纸上谈兵了”。[6]

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在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工业化向现代化进展的条件与基础问题分析中认为,在“中国已经有大约百分之十左右的现代性的工业经济”的基础上,是能够“取得使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逐步地向着现代化发展的可能性”。[7](P1430)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将为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开辟广阔的道路。 

二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1]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毛泽东就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8](P349-350)的奋斗目标;周恩来则提出:“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9](P132)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自觉的集中体现。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进一步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0](P207)的发展目标。1964年12月,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周恩来正式宣告:“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9](P439)“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

三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党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1]在这一时期,我们党从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高度,确立了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思想。1979年3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国客人时提到:“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11](P496)“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2](P163)的提出,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在新时期对中国共产党秉持的历史主动和理论自觉的创造性应用。“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与“小康社会”发展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规划、发展步骤和阶段目标,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理论境界和思想智慧。

从“根本社会条件”的创立到“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的建立,再到“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确立,都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顽强斗争得来的。砥砺前行、踔厉奋进,中国共产党承担着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重任,落实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充分条件。

习近平在深透概述中,最为集中阐释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所实现的集成性的理论创新上的贡献。

一是从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理论品质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1]新时代以来的十年间,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锐意创新、不断奋进,在一系列变革性实践中,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创立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二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历史征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最可靠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三是从新时代新思想的重大战略课题上,我们党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内涵和本质特征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1]十年砥砺前行、十年与时偕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中得以“初步构建”。

四是从战略部署和基本方略上,我们党在战略上不断完善,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战略支撑”。[1]战略上的系统的整体谋划和方略上的统筹安排,稳中求进、锲而不舍,成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上的底气和底蕴。

坚守历史主动和理论自信,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在“理论体系”上昭示“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1]才能清晰地揭示其中的主要内涵和基本特征;也才能在党的二十大实现“理论体系”上的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初步构成和多方面拓新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习近平就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时代意蕴作出阐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13](P75)2020年10月,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的讲话中,习近平第一次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内涵作出阐释。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习近平还第一次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特色作出阐释,提出“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14](P824)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我国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14](P825)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内涵和基本特征、特色的深刻阐释,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中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为系统的阐释,特别是在以下六个方面作出了显著的集成性的理论创新,拓展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一,阐明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中的作用和地位。习近平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5](P21)“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觉、历史主动和历史自信的宣示,是中国共产党的时代担当和崇高理想的宣示。

第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内涵作出新的阐释。习近平把之前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内涵同其特征和特色的阐释融为一体,凸显了保持历史耐心、顺应历史潮流、传承中华文化、坚持永续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等创新性观点和创造性理念。在五个主要内涵上,一是在“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上,凸显“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15](P22)的特征;二是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上,凸显“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15](P22)的特征;三是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上,凸显“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15](P23)的特征;四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凸显“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5](P23)的特征;五是在“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上,凸显中国式现代化“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15](P23)的特征。

第三,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作出科学阐释。习近平提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5](P23-24)等本质要求,既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与其本质特征的本质联系,又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境界和思想智慧。

第四,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作出全面阐释。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2035年中国式现代化要达到的发展总体目标作出八个方面的战略擘画:一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二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三是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是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五是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六是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七是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八是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全面加强,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习近平指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16](P21) 

第五,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作出全面阐释。“十四五”这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指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15](P26)在这一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五项重大原则。

第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华文化底蕴作出深刻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凸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显现的诸如“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德不孤,必有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扶贫济困”等思想和理念,在中国式现代化选择和发展中有着永不消退的作用,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在作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1]结论的基础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作出了进一步的开创性探索,深刻提出“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1]深入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内涵“既是理论概括,也是实践要求,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1]深透阐明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1]等等,拓展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对重大时代课题探索的理论升华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着眼于“理论体系”,对中国式现代化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个重大时代课题关系的旨向和意蕴作出阐释,以此拓新了三个重大时代课题的视野和境界,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科学内涵。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深刻融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探索的历史进程,从“理论体系”上,集中体现这一历史进程所实现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十年发展历程,在对重大时代课题的探索中,牢牢把握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方向,顽强斗争、矢志不移,经受住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从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上的特征日臻成型;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油然而生;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在各个方面日臻完善,发生着举世瞩目的新变化。

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1]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只有坚持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尽显科学社会主义的鲜亮底色。

其次,在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回答中,中国式现代化从“理论体系 ”上,着力于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战略部署,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擘画。

党的十九大以后,习近平从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在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新特点和新要求的分析中,深刻透析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新特点新要求,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重大时代课题,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的战略擘画和方略落实作出深入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赋予社会主义现代化以更加鲜亮的中国特色,赋予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更加显著的中国底蕴。

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上,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上的重要意义,提出“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1]同时,要进一步显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的特征和作用,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1]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探索中成型为“理论体系”的;同时,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创新性阐释,也成为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探索中最辉煌的崭新的理论成果。

中国式现代化在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探索中,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先提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7](P13-14)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前提,以“五大文明”进步为主体内容,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基本过程和目标的。同时,人类文明新形态不只是基于中国社会发展形态的特殊性的概括,也是对人类文明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思想资源的借鉴和吸收,是对人类共同价值观和社会发展普遍性规律的新形态的概括,体现了人类文明形态探索中的中国智慧。

最后,在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探索中,中国式现代化从“理论体系”上升华了这一时代课题中蕴含的党的坚定信仰和根本宗旨与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崇高信念和坚定信心。

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习近平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1]习近平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历史主动和历史担当、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习近平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15](P63)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中心任务”,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的关键之“关键”;中国式现代化成功与否,将成为我们党能否“赢得人民拥护”的重要的衡量尺度,也将成为是否“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的根本检验标准。

习近平强调:“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1]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中国式现代化方向和进程的全面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党的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只有坚定不移地锚定党所确定的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航道和航向,中国式现代化才能一以贯之,一代一代地接力推进,取得举世瞩目、彪炳史册的辉煌业绩。习近平向世界宣示:“党的领导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我们党勇于改革创新,不断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1]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观方法论及其“系统过程”的重大关系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15](P18-19)世界观和方法论能使我们达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能使我们透彻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和哲理。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1]习近平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上作出的六个“观”的概述,是中国式现代化学理和哲理的核心要义。

第一,习近平概述的这六个“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特质。2018年5月,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提出:“我们要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性、历史性及其相关规律,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16](P433-434)这里提到的四大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概述的这六个“观”,就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要义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中的贯彻和落实。

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这六个“观”的遵循。在这六个“观”中,一是在世界观上,要立足中国国情、拓展世界眼光、把握时代变迁,系统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仅为解决中国的,而且也为探索世界的现代化问题作出贡献。二是在价值观上,让人民获得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中国式现代化,首先要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三是在历史观上,要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坚持历史主题、坚守历史自信、保持历史耐心,不断推进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进展。四是在文明观上,要站在世界文明发展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现代化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五是在民生观上,实现现代化是要“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18](P652)要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更高水平上,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六是在生态观上,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第二,习近平概述的这六个“观”,深刻地落实于中国式现代化主要内涵和本质特征之中,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内在的学理和哲理规定。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内涵和本质特征中,世界观落实于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的特征”[15](P22)的理论和实践之中;价值观彰显于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15](P22)目标之中;历史观呈现于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的探索之中;文明观体现于“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15](P23)之中;民生观凸显于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生态观体现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之中,“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5](P23)

第三,习近平概述的这六个“观”,是对中国式现代化过程及其本质的科学阐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然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过程”中,习近平强调:“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1]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正确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问题。

这一“系统过程”,可以分解为六个方面的关系:一是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对待这一关系,需要使制定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做到远近结合、上下贯通、内容协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决不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兔。二是战略与策略的关系。对待这一关系,要增强战略的前瞻性、全局性、稳定性;要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在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中把握战略主动。三是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对待这一关系,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着眼于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四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对待这一关系,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五是活力与秩序的关系。对待这一关系,要统筹发展和安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重点领域安全。六是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对待这一关系,要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在处理和解决好“系统过程”的这一系列重大关系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历史上没有遇到过的新的伟大斗争。习近平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1]

第四,习近平概述的这六个“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六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有着深刻的联系,要在六个“观”和“六个必须坚持”的结合上,深刻感悟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和哲理,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谛。

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对“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的论断作出深入的展开的阐述,从党的百年奋斗的历程中,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重大理论创新的历史根据,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时代意蕴和世界意义;从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擘画中,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特色以及本质和要求等的集成性创新,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力量和思想智慧;从对三个重大时代课题的新的回答中,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升华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从对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系统过程的重大关系探索中,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学理和哲理所在,提升了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体系”上的科学性、全面性和系统性的意境。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

化[N].人民日报,2023-02-08(1).

[2] 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下[M].安徽:黄山书社,2008.

[3] 杨明斋.评中西文化观[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

[4]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5] 恽代英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6] 申报月刊,第二部第七号[J]. 1933,(7).

[7]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 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0]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1] 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12]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3]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4] 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15]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16] 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17]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1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徐小梅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由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指导,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本刊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座12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

邮政编码:100029

联系电话:010-58556500

投稿邮箱:maxkyj@126.com

微信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