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燕连福:“第二个结合”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燕连福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23-11-16



“第二个结合”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燕连福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克思工艺学思想为科学认识人工智能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历史效应,正确处理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和战略性技术,深刻影响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自身三重社会历史关系,并逐步演化为“技术手段”“基础设施”“文明标识”的统一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内生性力量嵌入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基础、基本矛盾和实践形态。推动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是遵循工艺学变革规律,摆脱技术工具悖论与技术宰制之虞的内在要求和理性选择。这种融合深层蕴含着“技术—思政”的共生关系和互动逻辑,集中表现为“人工智能思政化”与“思政人工智能化”两个相互连接、相辅相成的过程和机制。

[摘要]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方向。就历史向度而言,正是因为我们不断探索“第二个结合”,才能分别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了“文化觉醒”“文化改造”“文化改革”“文化自信”的基础。就价值向度而言,在新征程上进一步推动“第二个结合”,有助于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更好充实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更好铸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面向未来,我们要进一步推动“第二个结合”,立足中国实际、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实践支撑、精神支撑、活力来源和正确方向,创造更加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关键词] 第二个结合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化强国

“第二个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命题,并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在新的发展阶段,为解决好运用“第二个结合”继续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现实需求,需要从历史、价值和未来三个向度厘清“第二个结合”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这对于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一、历史向度:“第二个结合”筑牢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厚根基

“第二个结合”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历史必然。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的野蛮掠夺使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机。面对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困境,中国人民开始学习西方的器物文明、制度文明和思想文明,力求摆脱被剥削和被压迫的命运,但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时也探索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带领中国人民一步步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全面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筑牢了深厚根基。

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奠定了“文化觉醒”的基础。这一时期,面对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艰巨任务,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错综复杂的思想交锋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救民的良方,“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2](P318-319)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党内也曾出现过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错误倾向,对此,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命题,批判吸收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了“文化觉醒”的基础。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审视”中华传统文化。一是破除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文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当时的中国处于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文化相交织的现实状况,先觉醒的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武器,通过创办《向导》周报、《红旗》杂志等举措破除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文化对人民群众精神上的消极影响,还积极运用通俗易懂的中华传统文化诠释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让人民群众接受新思想的“洗礼”。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3](P534)要求贯彻实事求是精神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寻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的契合点,为指导中华民族思想觉醒、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指明了方向。三是创立和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强调要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不能做“公式的马克思主义者”。[3](P707)在此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思想领导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方向,大力发展主张实事求是和客观真理的科学文化思想,同时积极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实现了文化“觉醒”。

这一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具体国情和文化实际,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新纪元。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正确指导下,逐渐消除了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文化对人民群众思想上的荼毒,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方向得以确立,也涌现了一批如《哲学的现状和任务》《白毛女》《李有才板话》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优秀作品,有力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了社会条件,奠定了“文化觉醒”的基础。

第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奠定了“文化改造”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局面,党亟需带领人民群众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毛泽东指出,要学习一切民族和国家的长处,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4](P41)由于当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比较少,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曲折,但始终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扬弃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带领人民群众成功探索出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了“文化改造”的基础。

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扬弃”中华传统文化。一是提出从新民主主义文化过渡到社会主义文化。毛泽东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5](P345)新中国的成立亟需在文化领域区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以社会主义为根本方向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新文化,为文化改造和过渡指明基本方向。二是切实加强“现代科学文化”建设。党和国家在以苏联经验和教训为鉴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再次结合。毛泽东提出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6](P64)大力发展具有民族风格、科学真理、大众认可的文化,同时结合新的时代要求“改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为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助力。三是吸纳中华优秀文化资源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化方针指导下,各地积极组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知识分子正确认识无产阶级、敌我界限、社会主义建设等问题,产出了《红岩》《茶馆》《红色娘子军》等一批优秀作品,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新的人民的文艺”欣欣向荣。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独立自主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问题。针对全面推进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正确指导,结合新的发展要求大力推进“现代科学文化”建设,极大地消除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思想残余,凝聚了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磅礴力量,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奠定了“文化改造”的基础。

第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奠定了“文化改革”的基础。这一时期,我们不仅面临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挫折的现实境遇,还出现了“唯书唯上”化的错误倾向,对此,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党和人民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继续“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7](P210)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文化建设工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扫清了思想迷雾,也为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了“文化改革”的基础。

坚持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开放使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改善,同时西方各类社会思潮的涌入也使文化建设工作亟需改革和引领。对此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7](P208)要求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改革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落后文化,同时吸收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进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精神文明水平。二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新世纪推进“文化改革”的具体实际,指出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8](P400)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根本指导,全面革除国外各类社会思潮的错误影响,同时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三是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指明了基本方向,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和谐”基因,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等理念,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与时俱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结合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实际推进文化建设事业,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改革了一切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落后思想文化,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奠定了“文化改革”的基础。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奠定了“文化自信”的基础。这一时期,党和国家不仅面临着国际环境变化带来的诸多挑战,也亟需解决影响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9](P13)指明在新的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的文化使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文化自信”的基础。

坚持“第二个结合”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一是提出“第二个结合”。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第二个结合”,也曾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第二个结合”的重要性,指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1]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具体要求,为在又一次思想解放中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提供了根本遵循。二是坚持以“第二个结合”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阐发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在文化理论观点上实现了新突破,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也为推动“第二个结合”提供了思想养分和行动遵循,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引领时代、推动世界发展进步的强大文化力量。三是坚持以“第二个结合”焕发中华民族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认为精神对物质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反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注重从理想追求、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等方面关注人们的精神世界。习近平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1]在“第二个结合”中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活力。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出了以“第二个结合”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任,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对内增强了先进文化的感召力和引领力,对外强化了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加快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步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奠定了“文化自信”的基础。


  二、价值向度:“第二个结合”有助于进一步激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基因

习近平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1]坚持“第二个结合”从根本上激活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基因,有助于在文化建设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理论创新上更好充实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在实践发展上更好铸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第一,有助于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文化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灵魂。“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创新成果,为实现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实践方向。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第二个结合”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一是助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0]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中华儿女艰苦奋斗、奋进拼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道德精髓、人文精粹又不断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坚持“第二个结合”有助于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从而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是助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1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全面推动“第二个结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料,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提取奋进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独特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垒筑起中国人民精神上的万里长城,支撑起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雄伟大厦。坚持“第二个结合”有助于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活力不断迸发,从而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夯实历史文化根基。

三是助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12]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创造了富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征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第二个结合”是中华文明始终璀璨长明的重要内因,是释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生命力的关键之举。践行新的文化使命推进“第二个结合”,为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关键助力,也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繁荣提供了坚实支撑。坚持“第二个结合”有助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宝贵资源,从而创造出一个在世界文明图景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形态,推动中华文明在世界舞台绽放光彩。

第二,有助于更好充实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习近平指出:“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13](P18)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时代和人民的选择,更是历史文化的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第二个结合”有助于在新时代更好推动理论创新,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一是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习近平强调:“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4](P3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离不开中华文明“基因”。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审视”和“扬弃”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立足新时代新要求提出以“第二个结合”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马克思主义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被赋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真理之花也被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充分“浇灌”,被广大人民群众认同和接受。坚持“第二个结合”有助于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使马克思主义更具民族性和本土性,最终让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二是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5](P11)历史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和文明成果的“精髓”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着一定的契合性,这也是两者相结合的根本前提和重要支撑。坚持“第二个结合”,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和释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实践性,让其在指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时代实践中绽放真理光芒,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新的伟大胜利中实现更高层次的跃升。

三是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丰厚沃土,是促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的不竭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掘、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坚持“第二个结合”有助于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根植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不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从而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第三,有助于更好铸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1]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第二个结合”就在于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明样态。这有助于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道路根基、打开创新空间、巩固文化主体性。

一是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根基。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第二个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1]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源自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和独特的基本国情,这注定了我们既不会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会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赋予的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才更加彰显出具有中华文明标识的显著特色,克服了西方现代化所带来的种种弊病,为全人类的现代化之路贡献中国方案。坚持“第二个结合”有助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进一步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根基、道路根基和文化根基,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支撑。

二是打开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空间。习近平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1]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历史上的每一次思想解放都会释放出巨大创造力,都能有力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正是由于深深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才能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出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坚持“第二个结合”有助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让中国式现代化的全新思路、全新理念、全新话语为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断注入活力,最终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真正转化为推动中国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的现实物质力量。

三是巩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1]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之源,唯有坚持文化主体性,才能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实际和中国特色创造性地提出的现代化道路,描绘出通往现代化的又一美好图景。巩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主体性必须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并结合新的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推进“第二个结合”,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新发展。坚持“第二个结合”有助于巩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主体性,使中国共产党具有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使中国人民具有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使中华文明具有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


 、未来向度:坚持“第二个结合”,不断建设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第二个结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要立足中国实际,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把握“第二个结合”这一关键着力点,为实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宏伟目标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第一,立足中国实际,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实践支撑。立足中国实际凸显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依据。基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业已启程的具体实际,习近平指出,要“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1]揭示了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要求和文化传承使命。“第二个结合”是立足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实际而自觉提出的新文化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为“第二个结合”的逻辑共契提供了丰沃的实践土壤,让其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最大法宝。

坚持“第二个结合”必须立足中国实际,锚定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首先,要正确把握当代中国的社会条件。进入新时代,习近平辩证分析了我国基本国情的“变”与“不变”,对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美好生活需求有了更深刻的把握。必须站稳人民立场,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中形成为人民所真正接受、认同、拥护的理论创新成果,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和首创精神赋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其次,要对标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从而也指明了中华文明现代化跃升的现实路径。必须坚持实践导向,把中国实际作为“第二个结合”的契合点,做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同向同行,运用好中国道路这一重要实践载体。最后,要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包含着提升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和精神主动性的内在要求。要坚持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目标导向,站在民族本位立场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与当代中国发展、现代社会发展、现实文化发展相融合,全方位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成为展现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

第二,坚定文化自信,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精神支撑。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的最大底气。中国共产党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第二个结合”,集中体现了党的文化自信与理论自觉达到了新高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当代中国社会的实践创新同文明进步密不可分,中华民族的历史性崛起决定了必须创造与时俱进的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形态,推动中华文明由传统向现代的历史性转型。五千多年文明积淀孕育而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镌刻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是我们自觉自信的文化根源。唯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血脉,筑牢以“第二个结合”为思想基础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根基。

坚持“第二个结合”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首先,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立足中华民族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讲清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和现实必然性,总结好党领导人民开展革命、建设、改革的时代经验,建立研究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的自主知识体系,用中国理论和中国话语阐释中国实践,这是我们走向文化自信、获得精神主动的重要标识。其次,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加快党的理论创新。实践的发展变化要求理论的与时俱进,要结合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与实践经验推动党的理论创新的体系化学理化,回应现实需要、解答时代课题,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优势凝结为时代的思想精华,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思想引领和理论支撑。最后,用中国理论指导中国实践,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要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推动工作,充分掌握并扎实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探索,筑牢独立自主这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精神基础。

第三,秉持开放包容,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活力来源。开放包容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古代中国凭借超大的人口规模与广阔的疆域国土,创造出经济文化高度发展、长期领先于世界的文明奇迹,赋予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自信与胸襟。“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16](P260)开放包容的突出特性始终贯穿于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之中,使其得以超脱王朝更迭而绵延不断、历久弥新。开放包容是福,故步自封是祸。鸦片战争以来,无数志士仁人多方寻求救亡图存的出路,却依旧无法改变中国走向衰落的历史命运。直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向中国人民展示了一条民族解放、振兴中华的新道路,马克思主义才真正从一众“主义”中脱颖而出,指导中国的思想文化与革命实践发生巨变。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向互动之中,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创新打上了深刻的中国特色烙印,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思想活力。

坚持“第二个结合”必须秉持开放包容,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调动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活力。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开放的理论,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用坚持与发展辩证统一的科学态度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不断解决新问题、提供发展新思路的过程中永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活力,以马克思主义凝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思想伟力。其次,要学习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各类外来文化和社会思潮进行批判审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广纳世界文明精华,向世界贡献文化创新成果,既是中国回应世界之问的大国担当,更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全球视野。最后,要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本质,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的精神文化风貌。自觉坚持“第二个结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相融相通,不断释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底蕴,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深厚力量。

第四,坚持守正创新,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正确方向。“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17]守正创新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体现了遵循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离开创新谈守正,就不免被教条所束缚,陷入思想僵化;离开守正谈创新,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甚至会迷失方向,造成思想混乱。习近平提出“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1]为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的实践基础上持续推动理论创新、文化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第二个结合”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铸就中华文明新辉煌。一方面,要守理论、原则、制度、道路之正。习近平指出,“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1]唯有毫不动摇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党对文化建设工作的全面领导,才能凭借深厚的思想定力和政治定力,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不断推进“第二个结合”,从而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正确航向。另一方面,要创思路、话语、机制、形式之新。新时代、新起点、新使命构成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新场域,蕴含开理论发展、实践探索之新局的必然要求。要把握“又一次思想解放”的机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推进对中华文明历史的研究,深入挖掘并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的思想内核,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其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切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新创造活力。

综上所述,以“第二个结合”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逻辑。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并积极探索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道路,为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化文明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制度基础和精神基础。在新的发展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要求把握好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第二个结合”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肩负和践行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有助于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夯实文化基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绘好文化底色,为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注入文化活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7).

[2]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6]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10]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N].人民日报, 2022-05-29(1).

[11]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2).

[12]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3-07-08(1).

[1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17]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J].求是,2019,(9).

责任编辑:徐小梅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由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指导,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本刊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座12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

邮政编码:100029

联系电话:010-58556500

投稿邮箱:maxkyj@126.com

微信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