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新时代的责任与机遇
如果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比做一场比赛,当前正值中场调整。
上半场的核心动能是房地产带动的快速城镇化,增量为主,实现小康社会;下半场增存并重、侧重存量调整,实现现代化,数字经济、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消费升级、金融资本、扩大内需又或者共同富裕下的利益再分配,到底哪一个能替代房地产,还要看实践。
大概率未来不会只有一个动能核心,类似于要从单一城市的独大转变为城市群的共赢,发展的机遇也不会像过去那样存在普遍的大风口,未来会是一个又一个小风口,连绵不休、门槛更高。
上半场的暴利转变为下半场的微利,更需要长期的持续经营,抓住一个又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机遇,积少成多,能力、运气仍然重要,但人品、口碑、个人IP才是真正的依仗。
上、下半场的转换必将影响方方面面,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对个人也提出了新的时代责任,而责任的另一重含义就是机遇。
理工科最高的时代责任和最大机遇,自然是顺应中国四十年积累、研发投入大增,有能力为全人类做出原创性贡献的时代大势,参与到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中,实现个人价值。
人文社科一直比较艰难,不像理工科好找工作,对国家社会的参与感也弱些,但未来人文社科同样要承担关键的时代责任,那就是发展适应中国的人文社科体系,通过工作实践、思考、学习,以更有逻辑、更有说服力的方式去解释“中国奇迹”,并能够通过专业思考,前瞻性的解决未来社会变革必将产生的一系列复杂问题。
解决问题就是发展的机遇,就如同网约车解决打车难,外卖解决吃饭难一样。
当然相比理工科,人文社科的短板更大一些,也更难的多。比如文科类教育严重脱离实际,滥竽充数的学校、学科太多,仍然停留在极为肤浅的水平。文科能干的,理工科也能干,甚至比文科还有复合优势,反过来文科却很难胜任理工科工作,又怎么可能有竞争力。
以普遍的历史教育为例,到现在对于西方的了解仍然仅仅停留在帝王将相,西方的经济、社会、技术等深层次变革,以及对背后的规律认知几乎为零。
不仅仅对西方,我们对自己历史的教育,也基本停留在帝王将相、阴谋诡计,又如何能从历史中得到经验,去化解复杂的现实问题?又如何发挥人文社科的真正优势?
最近,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计划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
这是“双一流”改革之后新的一步,也是下半场的一个信号,还有更多信号:
AI的大发展,让工具变得更加简单,思想、认知变得更加重要。
中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普遍提高,也创造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比如一个小乡村,村民使用各种海外版电商平台,自学英语做直播,把东西卖到全世界,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
随着中国的发展,相对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具备势能优势,封锁、制裁不过是短期的小小波动,不可能阻挠人类文明发展的大势,从14亿人到70亿人,这又是多大的机遇?
机遇从来没有变少,但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不是教科书的纸上谈兵,更不是游戏中的数据,不可能说转型就转型,现实中个人丢了工作,想再找工作都不容易,何况换个行业、换个岗位。
国家当然要考虑大多数人,需要想办法帮助转型,进行兜底。可对个体来说,想要更好的生活,不能指望国家的大锅饭,那就必须逼自己一把。
到底怎么做,每个人情况都不同,需要自己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