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乡谈2023

其他

人生是主业,工作是副业

工作重要吗?当然重要,工作带来收入,更能够满足人的多种需要,但工作也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人生。之前《没有救世主,做自我的解放者》谈到自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打造了工作伦理,人人以有工作为荣,没有工作就没有价值,后来发展为消费主义。在巨大的压力下,工作被看得越来越重,很少去思考工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自己这个人在工作中的定位又是什么?前几天跟一位朋友交流,他要跟公司打官司,目前证据还是比较确凿的,预计公司最终赔偿在3N到5N之间,在与公司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其实被挖了很多坑,有PUA、也有“为你好”的诱导等等,不过最终都没起效。与这位朋友法律意识和专业能力有关,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认知因素,那就是想清楚工作到底意味着什么。一切公司本质上都是在利用员工,有的用钱、有的用感情、有的用事业、还有的用PUA和坑蒙拐骗等等,但一定要明白,一旦工具不好用,对公司来说就失去了价值,而好用与否,很多时候与自己的努力、工作成效都无关。比如小镇说的这位朋友,论工作实效,整个团队超过八成有价值的工作都是他做的,也有一些关键的突破,但又能怎样呢,最终以“价值观”问题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了,公司那边算的很精明,去仲裁那就给2N,不去那就省了。只是,碰到一个硬茬子,不吃PUA那一套。关于如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事,之后再单独谈,先说今天的主题。很多人在职场特别拼命,尤其年轻人往往被领导PUA,为了让领导感到满意,总想着再努力一点,渴望被认同,熬夜、休息不好、吃饭不好、腰肌损伤、胃炎等等,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没几年身体就垮了,这种时候以为公司会考虑过往贡献给以厚待吗?别傻了,这种事就算有也基本只出现在体制内,这也是很多人向往体制、向往编制的关键原因之一。太多人把工作看得太重,领导、同事的任何评价都特别在意,但过几年回头去看,自我PUA真是有毛病,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一个组织离开某个人就运转不下去,小镇以前也犯过这个毛病,总认为自己一个人工作效率能顶一整个团队、十几个人,觉得自己真厉害,离开自己不行。结果呢?后来离开这个岗位,自己一个人的工作安排了几个人接手,但也就这样而已了,甚至因为别人更会“偷懒”,有些事处理的更顺了。自我感动要不得,尤其大多数人在体制外公司,就是一个打工人,那些看起来高高在上的总裁、总监说白了也是打工仔,一定要想清楚,自己只是去打工的,获得的仅仅是自己创造价值的一小部分,为公司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对得起工资就行了,其他都是内耗。当然,说这些绝不是让大家不去工作、不去打工,又或者躺平不努力了。的确,打工获得的仅仅是自己努力成果的一小部分,相比创业收益比例确实小得多,但风险截然不同,多数人并不适合创业这种高风险的事情,既然如此,职场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不努力是不行的。只是努力要有度,少去自我感动、自我PUA,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人生和工作哪一个更重要,是工作为人生服务,还是反过来。正如标题所说,人生才应该是主业,工作是为了人生而服务,有几个基本点:第一:人才是目的,以对人生最有利的方式规划工作。当然人生在世并不自由,往往需要赚更多钱养家糊口,不得不逼自己努力,只是要守住最初的目的,对自己的整个人生有更宏观的规划。这并不容易,需要积少成多。第二:既然是以人生为重,那么保持身心健康愉悦极为重要,不要本末倒置,毁了自己的身体和心情。正如前面说的,钱和工作很重要,但没有重要到需要以身心健康为代价去换,如果把钱和工作看得太重,就一定会被拿捏、为难。健康被摧毁很容易,重塑太难甚至绝无可能,健康才是每个人最大的财富。第三:将人生、爱好与工作结合在一起,值得用一生去追求。按惯例,贴一下本周的运动记录,本周减重3%,有些过快了,下周得稳稳。为了更长久的未来,行动起来。其他文章推荐■
2023年5月21日
其他

随笔:新时代的责任与机遇

如果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比做一场比赛,当前正值中场调整。​​上半场的核心动能是房地产带动的快速城镇化,增量为主,实现小康社会;下半场增存并重、侧重存量调整,实现现代化,数字经济、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消费升级、金融资本、扩大内需又或者共同富裕下的利益再分配,到底哪一个能替代房地产,还要看实践。大概率未来不会只有一个动能核心,类似于要从单一城市的独大转变为城市群的共赢,发展的机遇也不会像过去那样存在普遍的大风口,未来会是一个又一个小风口,连绵不休、门槛更高。上半场的暴利转变为下半场的微利,更需要长期的持续经营,抓住一个又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机遇,积少成多,能力、运气仍然重要,但人品、口碑、个人IP才是真正的依仗。​​上、下半场的转换必将影响方方面面,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对个人也提出了新的时代责任,而责任的另一重含义就是机遇。​​理工科最高的时代责任和最大机遇,自然是顺应中国四十年积累、研发投入大增,有能力为全人类做出原创性贡献的时代大势,参与到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中,实现个人价值。人文社科一直比较艰难,不像理工科好找工作,对国家社会的参与感也弱些,但未来人文社科同样要承担关键的时代责任,那就是发展适应中国的人文社科体系,通过工作实践、思考、学习,以更有逻辑、更有说服力的方式去解释“中国奇迹”,并能够通过专业思考,前瞻性的解决未来社会变革必将产生的一系列复杂问题。解决问题就是发展的机遇,就如同网约车解决打车难,外卖解决吃饭难一样。当然相比理工科,人文社科的短板更大一些,也更难的多。比如文科类教育严重脱离实际,滥竽充数的学校、学科太多,仍然停留在极为肤浅的水平。文科能干的,理工科也能干,甚至比文科还有复合优势,反过来文科却很难胜任理工科工作,又怎么可能有竞争力。以普遍的历史教育为例,到现在对于西方的了解仍然仅仅停留在帝王将相,西方的经济、社会、技术等深层次变革,以及对背后的规律认知几乎为零。不仅仅对西方,我们对自己历史的教育,也基本停留在帝王将相、阴谋诡计,又如何能从历史中得到经验,去化解复杂的现实问题?又如何发挥人文社科的真正优势?最近,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计划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这是“双一流”改革之后新的一步,也是下半场的一个信号,还有更多信号:AI的大发展,让工具变得更加简单,思想、认知变得更加重要。中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普遍提高,也创造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比如一个小乡村,村民使用各种海外版电商平台,自学英语做直播,把东西卖到全世界,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随着中国的发展,相对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具备势能优势,封锁、制裁不过是短期的小小波动,不可能阻挠人类文明发展的大势,从14亿人到70亿人,这又是多大的机遇?机遇从来没有变少,但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不是教科书的纸上谈兵,更不是游戏中的数据,不可能说转型就转型,现实中个人丢了工作,想再找工作都不容易,何况换个行业、换个岗位。国家当然要考虑大多数人,需要想办法帮助转型,进行兜底。可对个体来说,想要更好的生活,不能指望国家的大锅饭,那就必须逼自己一把。到底怎么做,每个人情况都不同,需要自己探索。
2023年5月20日
其他

北上广深首次人口集体下降,新时代的开启

最近,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陆续公布了2022年底的常住人口数据,根据公报显示,深圳常住人口较2021年末减少了1.98万人,广州减少了7.65万人,这是自2005年以来,两座城市首次出现人口下降。再加上2017年开始人口负增长的北京、2015年首次出现负增长的上海,至此北上广深首次集体出现人口下降。当然,这背后有一些特殊原因,一二线乃至省会城市,人口增长主要依靠外来人口,本地生育率并不高,去年大城市更易受到疫情影响,很多人失业后返回家乡,今年随着生产的恢复,深圳、广州还有可能再次出现正增长。但一线城市人口增长基本停滞已是大势所趋,这背后既有国家政策的调控,更是时代的变化,而后者是主要的。国家对四大城市规模进行限制早已有之。2005年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要求2020年北京总人口规模限制在1800万以内,然而2010年北京就达到了1961.9万,次年突破2000万,此后北京采取极为严格的限制措施,包括控地限房、城中村拆迁转置、地下室清理、迁移低端产业以及进行中的疏解非首都功能等等,终于在2016年止住了人口的持续增长,进入平稳期,去年是2184万人,很接近2300万的人口上限。上海也类似,2020年原本计划的人口上限同样是1800万,但2004年就突破了,此后以每年3%到4%的速度快速增长,2013年突破2400万人,在类似北京的严格管控措施下,人口增长急刹车,之后基本平稳,去年底是2475.9万人,同样非常接近2040年2500万的人口上限。北京、上海是极为特殊的两座城市,政府下了很大力气才控制住人口总数,人口负增长并不是经济因素导致的,这也是大家对这两座城市人口负增长并不在意的原因,只要这两座城市管控措施稍微放松,人口一定会非常快速的增长。感受时代变化,还要看广州和深圳。其实官方从来没有“一线”城市的说法,“一线”城市来自于房地产行业,这四座城市平均房价也确实较其他城市拉开一个档次,但如果扩大参考指标不仅仅考虑房价一个因素,从城市发展整体水平的角度考察,把更多更能反映城市含金量的指标加进去,北京上海才是真正独一档的存在,广州、深圳与杭州、苏州、天津、南京、成都、宁波、武汉等次一级城市基本在同一水平,也因此更能反映全国趋势的变化。住房的差异就很明显,北京上海的市区很难找到大规模廉价出租房,北京之前有地下室,最高峰据称有近百万人蜗居在地下室,但地上很少有。广州、深圳则不然,就算在市中心,距离地铁3公里范围内,也存在大量几百元一个月的出租房,深圳的城中村、小产权就是典型。小镇之前曾分享过一篇文章,谈这些城市中心的廉价出租房,对于一个城市保持经济活力极为重要,有的城市过于急迫,快速清理掉城中村廉价出租房后,外来人员生活成本大增,导致小作坊小制造业大量倒闭、人口外流,但升级失败被卡在中间,非常难受。广州、深圳乃至整个广东,非常清楚市中心看起来破旧的出租屋对城市的重要性,只要租住成本低,就不用担心年轻人不来,也就有了红火的制造业,东莞的镇域经济也是类似道理。这些城中村为外来年轻人、低收入人群提供避风港,相对高的收入和较低的消费,吸引了大量年轻人,但并不代表年轻人就容易留下。以深圳为例,房地产市场两极分化极为严重,一方面是居住成本极低的城中村小产权,另一方面却是四大一线城市中均价最高的商品房,年轻人一旦到了需要成家立业的时候,很难留在深圳,于是到了一定年龄只能选择去其他城市或者回归家乡。这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解释,为什么经济如此活跃、外来人口增速极快的深圳,教育和医疗短板如此大,三甲医院虽有32家但在全国排名并不高,如全市排名第一的深圳市人民医院,在2019年仅排全国第52名,教育方面短板就更大了。广州、深圳的人口数量红利,本质来自于中国城镇化率的快速提升。一个国家城镇化率在30%-70%之间是城镇化速度比较快的时期,大量非城镇人口进城,广州深圳这样拥有大量廉价出租房、制造业发达的城市吸引了更多外来务工人员,这两座城市的人口增长曲线与全国城镇化率增长曲线更为接近,杭州、苏州等城市也类似。2022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65.22%,看上去还有增长空间,但实际从人口数量上看,由人口迁移带来的城镇化已经基本到头了,未来城镇化率仍然会持续提高,但更多是因为农村老龄人口的减少带来的。从人口总数的角度看,中国的城市人口已经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人口数量红利向人口质量红利转型,也必将导致人口流向发生新的变化。过去虽然人口更多向大城市流动,但由于整体增量,省会、三四线城市也能获得更多人口,但进入存量时代,大城市显然有更多机会,如果大城市不进行人口限制,继续大量吸收人口,其他城市基本盘一定会受到冲击,三四线城市受到的压力必将更大。这还会导致一个极为负面的影响,更多的人口涌入必将加速提高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导致留在这座城市的难度更大,等到了一定年龄,这些人只能离去,把子女教育、养老压力带到其他城市,努力的成果却留在这些大城市。放任发展的结果就是日本的东京、韩国的首尔,现在的韩国有一种说法“要么不买房,买房只买首尔”,首尔与韩国其他城市拉开了巨大差距,其他地方的房产不值得购买,首尔的房子又高不可攀,导致韩国年轻人置业的难度大增,无恒产者无恒心,带来了一系列严重问题。中国人口规模、国土面积远大于韩国,不至于出现韩国这种只有一个首尔的问题,但教训仍然值得借鉴,必须想办法把年轻人置业的难度变得更加平滑,从最基础的小县城到最顶层的北京上海,中间要分化出更多层级,给人奋斗的希望。而人口更加均衡的分布,也有利于提高生育率。这就是国家层面,对北上广深这类大城市设置人口总量上限的原因之一。但政策仅仅是一方面,政策本身也要顺应时代、引导时代变化,那么时代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还是要从进城打工人群的代际差别展开,上个世纪,中国城镇化率还比较低,当时大多数进城打工人想的是在城市吃苦赚钱,寄回老家,改善老家人的生活,供养孩子读书成才,打工更多是为了家人,这也是中国城市快速发展的关键。然而当代打工人变了,城市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新一代生育欲望被压制,打工更多是为了自己,心态也就出现了变化,更多人开始思考打工的意义、生活的意义,越来越难找到留在大城市奋斗的理由,出现了“逃离北上广”。在人的变化中,中国展开了规模空前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迅速缩小,得益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在很多方面,身在一个小城市跟大城市享受的时代便利是一样的,规模更小的城市生活成本更低、节奏更慢、幸福度更高。也是也就更倾向于离开压力过大的大城市,选择性价比更高、更适合自己的城市。历史数据也证明了上述推论,比如上海北京人口暴增是在2000到2010年,10年增长6、7百万人,广州深圳则要晚5-10年,杭州苏州等又晚几年。未来大城市开始出现人口流失的时候,仍然会按照这个顺序进行。全国经济发展更加均衡,从过去北上广深明显领先,到区域中心城市高速发展,再到各省强省会发力,2020年开始在疫情因素加速下,以原本中心城市为核心,越来越多的三四线城市开始发力。这种变化显然更健康、更可持续,更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国情特征,国家也乐见这种变化,在各种政策上进行引导。比如从单一的超大型城市向城市群、产业集群转变。上海2022年人口减少13.54万人,但上海所处的长三角其他城市人口却在增长,如苏州增长6.28万人,宁波增长7.4万人,杭州增长17.2万人;京津冀渤海湾更加明显,北京人口持续减少,2022年减少4.3万人,但雄安增长11万人,更远的青岛、大连人口也在增长。从城市群角度,规模优势并没有被削弱,反而加强了,更多城市竞争力也得到了发展。又比如产业发展调整,腾笼换鸟、动能转换。深圳是一个典型,过去十几年,深圳从最早期的“三来一补”,到建立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四大支柱产业,再到“十四五规划”提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八大未来产业,2022年又公布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的“20+8”的产业集群。越来越多的产业被淘汰和转移到广东省内其他城市以及江苏、江西、湖南、四川等省份,而承接深圳产业的其他城市,比如东莞,自身也在进行产业升级,也就有序带动了全国更多的地区发展。也只有这样做,才能真正实现扩大内需,实现共同富裕。而在人口迁移和城市关系变革的过程中,也必将带来利益的再分配。上升到更高的维度,也就开启了中国经济的下半场。其他文章推荐■
2023年5月19日
其他

OPPO终止芯片业务,没那么复杂

本来不准备谈OPPO突然终止芯片业务这件事的,只是一直有留言,询问是不是OPPO被威胁了不得不解散等等,这就走错路了,不利于正确理解现状,就有必要好好谈谈。OPPO终止芯片业务其实不是坏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很简单,因为OPPO过去搞芯片的模式根本就走不通,犯的错误太多了,再不断臂求生,可能连整个OPPO都要被拖下水。第一点:企业基因至关重要,OPPO的基因就不适合自研芯片。说到基因,或许有的朋友想到了联想的“贸工技”路线,觉得联想错失了发展中国芯片的宝贵机遇,但实际上联想的技术实力并不弱,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基础力量,而中国高性能计算机近一半是联想贡献的,比如2022年中国高性能计算机(HPC)性能TOP100榜单,联想有44台。相比华为这种坚持“技工贸”路线的典型代表,联想的确在底层技术研发弱了些,但好歹有技术积累,相比之下,OPPO才是典型的强贸易轻技术公司。OPPO的特点就是重视营销、渠道,侧重贸易端,OPPO大老板段永平就是营销高手,路径依赖下形成了一大批重视营销的各个山头,这样的公司更在乎短期利益,在乎能不能赚钱、能不能省钱,至于技术是次要的。公司基因的重要性再拿互联网公司举例,就像阿里的基因是电商,腾讯是社交一样,两家公司换过来搞就是事倍功半。正因为基因的不同,导致OPPO在开展芯片业务的时候犯了第二个大错误。第二点:不顾客观规律,急功近利,内耗过重。有些人总觉得体制内、公务员山头主义,要站队,其实相比体制内,公司站队要严重得多。在体制内有编制在,就算不站队大不了就是晋升慢点,该有的都有,落得个超然,甚至因为不站队还可能获得更进一步的机会;而企业尤其私企可不一样,先不说是否遵守劳动法的问题,公司都是私人的,老板说了算,一级级授权,不服从上级、老板不认可,就算干得再好又有什么用?所以才有了对上管理,干得好不如PPT做的好,别管干的咋样,考核汇报一定得好好打磨,这一点相信有过工作经历的都明白,就不多说了。前面说到OPPO是一家重营销的公司,这么多年下来早就形成了一个个山头,内部势力错综复杂,各个股东都代表一方势力,董事长又能如何。打造芯片业务成立了哲库,但搞芯片就是长期主义,起码也得10年时间,按理说为了避免出现多个山头,这类科技型创新一般都是请一个行业大牛组建核心团队,然后根据需求不断扩充,如此才能保持方向的稳定,也形成特定的文化氛围,从而降低内耗。然而OPPO太急了,上来就要同时上多个种类的不同芯片,而且还不是从更简单的图像信号处理(ISP)、电源管理等开始,起手重点就是手机核心的AP芯片,这步子迈得太大了。时间紧、任务重,加上公司基因侧重短期见效、习惯了重营销觉得狠砸钱就行,完全无视了人才培养这个客观规律(提一下:这个问题在很多改革中也很突出),挥舞着钞票到处挖人,而来自同一个公司的天然会抱团形成一个山头,于是华为派、展讯派、联发科派等等大小派系林立,但就这样还是招不够人,于是大规模招聘应届生,甚至是跨专业的应届生,给应届生的薪资竟然高达40万。算算3000多人的团队,就算按应届生的薪资水平,一年光工资就得小20亿,花了这么多钱,结果内耗极为严重,尤其华为派和展讯派本来就不对付,而大量没有经验的应届生还需要进行再培训才能用上,又牵制了大量精力。派系斗争激烈也就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比如真正想搞技术的受不了,选择走人,还有人成了派系斗争的牺牲品,这是人的方面;事的方面,由于过于侧重搞人事,芯片研发肯定受影响,但又不能直接说不行,那就得画大饼、做PPT向OPPO的管理层证明自己的价值,渐渐的也就形成了不利于技术研发的氛围。第三点:用互联网的玩法搞芯片,本就不对路。芯片感觉很高端,但本质就是制造业,制造业的利润率并不高,根本不能跟互联网比,给一个毫无经验的应届生40万年薪,这就是典型的互联网泡沫时期的玩法,更何况对OPPO来说,自己搞的芯片很难盈利。芯片是一个烧钱大户,OPPO的业务模式很单一,基本就是卖手机,不像华为、苹果还有其他业务可以养着芯片业务。OPPO开发的芯片也只能应用在手机上,先不说落后的问题,其他手机品牌就不可能用OPPO的芯片,这就决定了OPPO的芯片只能自产自销,但又不可能复制苹果的成功范例。既然自产自销,那对OPPO来说,自研芯片的唯一价值就是降低成本,逐步用自己能够掌握的零部件替代采购,那无论从商业还是技术的角度,都应该从更基础的芯片开始,然而OPPO一开始就定在了核心的系统级芯片(soc)自研上。说得直白点,OPPO哪来的自信?手机soc早就被几家大公司吃掉大部分市场份额,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去年不过1%,而华为攀升芯片也吃了很多苦,在其他业务高利润支撑下才终于从早期海思K3V2芯片逐步进化到麒麟处理器。OPPO凭什么觉得自己能行?凭什么就觉得其他竞争对手会停在原地等上好几年?仅以上三点就决定了OPPO过去的自研路线必然失败,而现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按照行业常规,一个芯片设计的创业公司如果想活下去,两三年时间就必须拿出像样的产品,OPPO的哲库2018年就成立了,这么多年了自研soc芯片才刚刚要去流片,流片不可能不出现问题,问题解决之后也必然落后于现有主流产品,还需要多轮迭代才行,大概率还追不上。也就是内部创业,如果是纯粹的独立创业公司,早就解散了。这次解散其实猜测也没那么复杂,就是半导体进入周期性寒冬,手机更换频率下降,OPPO业务单一需要考虑未来可持续发展问题,这种关键时刻大老板关注,梳理了哲库的业务和未来可能,认为得不偿失,所以就干脆利落的解散拉倒。有人提出质疑,说OPPO解散哲库太快了,就算真的是因为烧不起钱,那也可以过度一下,比如哲库独立、打包卖出去,又或者搞搞PUA降低裁员成本等等。倒过来说,搞PUA逼员工自己走,省裁员成本,这确实非常普遍,小镇一位朋友就正在跟公司打仲裁官司,用他的话说就是要证明法律是有用的,但能坚持到仲裁的占比并不多,很多人被公司“吓骗哄气”的组合拳打的晕头转向,补偿根本没拿够就走了。但这并不是正常的,国外大公司因为经营出现问题,裁员就是干净利落,要的就是快,而不是拖拖拉拉搞这么多有的没的,这次OPPO直接按“N+3”赔偿,而且去年年终奖都没有克扣,非常值得肯定。再说说其他的处置方式。哲库的情况,整个行业能有决策权的谁不清楚啊,这么多年了才刚开始soc芯片流片,根本没有能够盈利的项目,纯粹靠内部输血,如果没有了OPPO的背书,这家公司就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谁会愿意接盘?如果说价值,也就是哲库的人力资源有价值,但对于有需要的公司来说,直接走招聘挖人不就行了?反正OPPO已经裁员了,完全可以无缝对接。至于快刀斩乱麻的突然解散,也不奇怪,反而证明了这是高层的直接决断,甚至哲库管理层都不知道,快刀斩乱麻也有利于保护公司机密和信息财产安全,免得出现员工聚众闹事或者带着资料跑了的情况。其实段永平自己都说的很清楚了,他说“改正错误要尽快,多大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但人性就是,最真实的商业、逻辑的考量不够吸引眼球,一定要往厚黑阴暗算计的角度去挖掘,但哲库有什么值得被针对的呢?钱就是这件事的关键,不要觉得钱不重要,中国自汉提出盐铁论以来,财政一直就是中国历朝历代改革的核心,《大明王朝1566》46集说的就是钱从哪里来、怎么分,当前各国竞争加剧,核心还是一个钱字。把钱这件事搞清楚,要有意义得多,也更符合现实。其他文章推荐■
2023年5月18日
其他

底线就是底线,没有试探的空间

笑果文化4月21日正式落户北京,刚开始演出不到一个月,旗下艺人House就因公然冒犯人民子弟兵被封杀。有人说House是无意的,是个误会,还说脱口秀就是“冒犯的艺术”,觉得因此就一刀切封杀有些过了,这就大错特错了。脱口秀一向以反权威、反虚伪、反赞歌,试图解构一切著称,以说这种单一形式进行表达,就决定了脱口秀里没有废话。这就出现了一个悖论,就拿这次House提到的“作风优良,能打胜仗”,如果只是一个普普通通日常使用的词语,那就不可能形成反差,就没有任何笑点,而他之所以提到这八个字,显然他很清楚这八个字代表着什么,也证明他很清楚台下的人都了解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自从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总书记出席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提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这12个字就一直作为强军目标施行,但凡中国人,接触到这12个字基本是从各种新闻媒体、宣传、文件等正规途径,与解放军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House在讲完“狗抓松鼠”的段子后,故意停顿,去掉12个字的前四个字,单把后八个字讲出来,主观恶意极为突出。更何况,据事后披露,House的讲稿事先经过审查,是House临场改掉,而从常理出发,笑果顶级的脱口秀讲的每一句话绝不可能真是临场发挥,一定提前有所准备,而在他的这个段子里,几句话至少有四五处涉及解放军、志愿军的元素,这更不可能是无意的了。尤其“狗抓松鼠”,作为一个城市里生活的人,这种场景极为罕见,甚至就是不可能的,可偏偏要把常说的“狗抓老鼠”硬改为“狗抓松鼠”,显然House是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影射的显然是1956年电影《上甘岭》中的片段,志愿军战士在长期作战中,精神高度紧张,于是把一只误闯入阵地的松鼠当成了宠物,极大缓解了战士们紧张情绪。正因为他很清楚这一切,为了所谓的“笑果”,不惜承担侮辱军人的风险还要说出来,既然是主观故意,那就没什么好说的,北京文旅局对笑果处以“10倍”最高上限的罚款,并且无限期暂停笑果公司在京所有演出活动,理所当然。在任何组织、国家,有些事本就应严肃对待,绝不允许拿来开玩笑,更不能以所谓“冒犯的艺术”为名肆意玩梗,“言论自由”也必须有底线。就算在欧美社会,也有绝不允许拿来开玩笑的,比如军人之于美国,又比如越来越多的政治正确。有太多触发底线遭到重罚的例子。比如快船老板在跟黑人女友争吵中使用了很多歧视黑人的字眼,结果录音被传到网络后,引起社会舆论群起围攻,最终被迫卖掉快船队;又比如《勇敢的心》导演兼主演梅尔吉布森,1996年因为醉酒后辱骂犹太人,遭到封杀,直到2016年才重回大众视线。脱口秀起源于美国,但就算是风靡美国40多年的老牌戏剧节目“周六夜现场(SNL)”,节目尺度极大,没有不敢骂的,甚至包括少数族裔等政治正确话题,但2018年,SNL主持人调侃了一众共和党中期选举候选人的长相,其中一位正是因战受伤失去一只眼睛的海军退伍老兵丹·克伦肖,说这名老兵像是“色情电影中的杀手”。侮辱军人突破了美国社会的底线,引起了轩然大波,最终将丹·克伦肖请到节目现场,丹·克伦肖主动替节目缓和,这件事才算过去。类似的例子太多了。脱口秀是一种规模小众的大众文化,取悦大众是最终目的,但内容创作并不容易,脱口秀在中国诞生时间太短,从业者往往社会经历并不充分,很难制作出幽默的内容,于是一些人开始另辟捷径,以“冒犯”“尖锐”甚至是“作死”来替代幽默,所谓的“冒犯的艺术”也就成了撒泼。脱口秀行业有太多前车之鉴,如陕西线一名脱口秀演员,以轻佻的语气描述“拐卖妇女”的罪行,又比如这次当事方的笑果公司,最近三年被罚了6个人,其中三人聚众吸毒,另外三人均因为所谓的“冒犯的艺术”,以侮辱某一群体作为牟利的捷径。这次涉事的House也是急功近利的典型,去年就曾在节目中画蛇添足地说股票代码引起资本市场异动,今年更是口无遮拦,再一次祸从口出,这次再也没有机会了。目前笑果公司总部所在地的上海,也已经责令暂停所有在沪演出,要求笑果公司立即开展内部管理整顿,配合做好立案后续处理,相信全国各地也一定会跟进。有某些大V说要给笑果、House机会,要“治病救人”,不能一棒子打死,言下之意认为现在的做法“小题大做”。真的是小题大做吗?脱口秀演员已经成为公众人物,文化也是特殊领域,就像艺德是演员的生命线一样,一名脱口秀演员口无遮拦,肆意侮辱,显然不适合继续从事文艺工作,但也仅仅是禁止演出,并没有阻止去从事其他工作,这怎么能算一棒子打死呢?历史,是一个国家的根,绝不容忘却,历史虚无主义就是国家被瓦解的开始。我们现在能够拥有美好的和平环境,能够有尊严地生活在并不和平的地球,靠的就是革命烈士、军人的艰苦训练、流血牺牲,中华民族几千年斗争历史铸就了整个民族的魂,也有了全社会最基本的普遍共识,比如敬畏生命、尊重牺牲、保家卫国等等。坚守这些共识,我们才是我们。如果连攻击、抹黑这些最基本的共识都成了“小问题”,那恰恰说明我们这个社会出了大问题。成年人就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红线,不容试探、不容诋毁,无论是无意的蠢还是故意的坏,碰之必死,只有这样才能守住红线。最后谈三点想法:第一:仅罚款、停止演出是不够的,不能充分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第65条:“违反本法规定,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诋毁、贬损军人荣誉,侮辱、诽谤军人名誉,或者故意毁损、玷污军人的荣誉标识的,由公安、文化和旅游、新闻出版、电影、广播电视、网信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依据各自的职权责令改正,并依法予以处理;造成精神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第67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英雄烈士保护法》第26条:“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民事责任之外,理应依法追究治安管理甚至刑事责任,而且有大量判例支撑,有些人可能觉得自己有钱,不在乎罚款,那就依法追究民事以外的责任。第二:一切内容创作必须有底线,一定要有内容安全意识。过去传统媒体讲究“三审三校”,现在互联网自媒体不讲这些了,但起码要有内容安全意识,一定要管住在作死边缘反复横跳、为了流量不顾一切的冲动。互联网发展至今,已经没有了线上和线下、私密和公开的区别。就拿笑果文化的这次脱口秀演出来说,显然有风险意识,提前要求关闭手机、不能拍照录像,但在场的人录个音或者单纯凭记忆发微博,这是绝无可能阻止的,类似的还有酒桌、电话等等。凡是现场不只有自己的,一定要知道说出去的话就绝不是私密的,在互联网时代,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是避风塘。小镇此前也举过一个例子,某个人在微博注册小号,发表了一些很肆意的言论,几年后被发现,不仅自己丢了工作,还很可能影响到她的父亲。笑果文化好歹估值几十亿了,不能继续急功近利、野蛮生长,必须重视内容创作,沉淀下来,把握“幽默”这个根本的方向,“笑天下可笑之事”而不是肤浅的挑起矛盾,这才有未来可期。这起事件必然会对整个脱口秀产业带来巨大冲击,资本极度厌恶风险,未来必然会开展一轮整顿,线上、线下脱口秀也必将形成新的运行机制,这几年特别活跃的脱口秀演员们的商业价值必将大打折扣,但从长远来看,这是好事,如果一件事错了,那无论改正的成本有多大,都是小的。第三:思想要坚定,正念正路才能长远。有的人说,只是因为说了八个字就遭到封杀,觉得防不胜防,以后不敢说话了。如果一个人内心就不认可一件事,而是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反省说的话是否正确,这确实很难,终究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露出马脚。但这恰恰说明价值观的重要性,外在的言行是内心的反射,一个人如果思想坚定、三观正确、有足够的历史知识和视野,绝不可能说出这种话。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绝不是装得出来的,做一件事首先得自己信才能做好。中国的网络世界其实非常自由,自由到底线非常模糊,但有句《大明王朝》里的经典台词“有些事不上秤没有四两,上了秤一千斤也打不住”,底线一直都存在,侥幸心理要不得。标榜自由的脱口秀也是如此,虽然这是一个娱乐化的艺术形式,但又是一个永远在比赛、高度紧张的艺术形式,太急功近利、太想抓住风头长久不了。其他文章推荐■
2023年5月17日
其他

改革,仍然在路上

改革开放的主线就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40多年了,全社会已经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改革了几个轮回,但有些领域却离奇地风平浪静。有些东西,明明大家都知道没用,但往往因为种种“历史原因”,搞不清楚当初为什么做、为什么后来不取消,于是就成了保留项,直到有一天因为各种原因,突然发现原来这个真的没用了,这才终于取消。比如毕业生的就业报到证,前不久中组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通知,明确2023年起,不再发放本专科、研究生就业报到证,取消就业报到证补办、改派手续,不再把就业报到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报到证这是典型的计划时代产物,所依据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已经是1997年就实施的,一个暂行规定延续了几十年,在这期间教育改革经历了多少,偏偏就没动这个东西。在计划经济时代,所有的一切都要按计划执行。举个例子,小时候去老家走亲戚,总是给一大把花生,这种习惯也来自于计划经济时代,在那个时代花生可是稀罕货,不允许随便种植,特别稀少,直到在农业领域放开计划经济体制,花生才渐渐不再稀缺,但这个习惯一直流传。计划经济时代,不仅产品是计划好的,工作和教育也是计划好的,高校毕业生自然要服从计划,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和种类(专业、培养模式)都是计划好的,大学生毕业后就要服从安排被调配派遣到相应的部门报到,接受相应的岗位安排,确定干部身份,这就是常说的毕业包分配制度。在那个时代,数字技术还远不发达,报到证有其存在必要,比如可以区分不同的培养模式,但从1996年开始取消毕业分配,1999年教育改革要求报到证只作为毕业生到工作单位就业的报到凭证。但一个文件只要存在,就一定要用起来,事实上报到证具有的功能远超报到凭证这一个功能。比如办理档案、党籍、团籍,确认干部身份,确定工龄、转正定级等等,都用得上报到证,甚至在近些年的人才补贴中,还要求申请人拿出报到证。报到证被进一步扭曲使用,还与考核高校就业率有关。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育自然也要进行市场化改革,核心就是要从过去按照计划培养改为市场化培养,由市场去验证高校的教学质量。于是在开展教育改革、取消毕业包分配制度的同时,1999年教育部开始公布就业率,这也是高校扩招的基础制度,只有严格考核就业率才能尽可能保证扩招不会降低教育质量。2003年全国74所高校公布了2002年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显示全国大多数部属高校就业率在70%到100%之间,考虑到那时候大学生还非常金贵,中国经济增长极为迅速,这个就业率显然非常真实,很有参考意义。于是2004年,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表示,将高校的招生计划与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硬性挂钩,就业率连续三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甚至停止招生。而在实际执行中,这个要求也被层层加码,一些地方甚至提高到连续两年就业率不足60%就要停止招生,还要把招生计划和财政资源向就业更好的高校转移。这可就动了高校的命根子,于是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就业造假潮,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毕业生就业率根本没有第三方统计,而是由学校自行统计,源头是2004年教育部组织上海交大等6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用人单位和地方人事部门的100多名专家,研究制定了“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办法”,确定了七种就业类型:签订就业协议书、签订劳动合同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艺术类自由职业)、定向委培、升学、出国(境)和参加国家地方项目就业。注意这里的“灵活就业”,那时候灵活就业还没用烂,还限制在艺术类。根据这个标准,2007年对1.6万毕业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显示毕业生就业率为70.9%,而教育部当年统计的初次就业率是71%,可见那时候就业“美化”还收缩收敛。后来的事就不多说了,2006年央视焦点访谈就曝光了西安欧亚学院就业率严重造假的丑闻,这所学校公布的就业率一直是百分之九十几,但实际大量造假,后来类似的造假行为越来越普遍。以至于这些年,年年都说最难就业季,可就业报告统计的就业率基本超过90%,甚至前年榜单,清华大学的就业率在全国才只排第90名,就业率前百就业率都在98%以上,前50强更是高达99%,就算把升学也算上,这也太离谱了。为了提高就业率,各个高校用尽了办法,教育部连续十几年,年年强调各地各高校不得在就业率上弄虚作假,还点名了几种最常见的造假方式,比如强迫、诱导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把毕业证学位证发放与就业签约挂钩,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学习,把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等等。但显然,连续十几年禁止却屡禁不止,口号喊得多了,各高校也就不当回事了,老实执行的反而吃亏。现在淘宝进行了搜索限制,前些年在淘宝上花十几块钱就能代签三方协议,更多的招数就不多说了。到了2020年毕业季,教育部发通知,明确将“互联网营销工作者”“公众号博主”“电子竞技工作者”等自由职业也纳入就业统计。应该说,这确实是与时俱进,毕竟随着时代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兴职业,理应纳入就业统计。但这也为就业造假提供了极大便利,以前还得弄虚作假搞三方协议,现在省事了,只要学生有公众号、小红书、微博等等账号,又或者玩游戏赚了点钱,直接按自由职业登记就业,不过这也算好事吧,起码给毕业生节约了精力。顺带一提,清华大学作为国内前二高校,2022年毕业生灵活就业比例仍然为10.1%,然而一些地方灵活就业比例远低于10%,不知道到底哪个数据有问题。但报到证仍然卡在这里,造成了很大麻烦。明明数字技术、互联网已经发展到比较充分了,有太多更加便利的方式可以替代报到证,比如学信网,但这么一个早就被时代淘汰的东西仍然顽强存在,带来的全是麻烦。在取消之前,很多学校把三方协议跟报到证挂钩,报到证又跟档案挂钩,而按照计划经济时代的教条,只要签了三方协议,报到证的抬头就是签订协议的用人单位。这就出现了特别麻烦的事,签订三方协议的时候可能距离毕业还有大半年,在此期间如果毕业生有了更好的就业单位或者想换个地方,就必须先跟原来签约的单位解约,由对方出具解约证明,才能到学校重办报到证进行改派。于是就出现了天价解约金,毕业生如果想解约甚至可能赔偿几万元,有的单位为了留人把解约金定得越来越高,而有的甚至把解约当成生意,赚毕业生的钱,诱导毕业生提前签订三方协议,人为给本就不容易的就业添堵。很多人就因为报到证的事,丧失了更多就业机会。这还不算报到证极为陈旧的管理模式带来的麻烦,比如有毕业生毕业回家,或者去了其他城市工作,等到需要办理户口、人才补贴等事项的时候,还得来回奔波,就因为报到证是一张纸,没法线上办理。这还算好的,有的毕业时搞不明白报到证到底怎么回事,高校老师也不认真,毕业后去了私企问HR不需要报到证,就大意了,结果过了几年考上了公务员、事业单位、央国企,需要完善档案,报到证是其中必查的一项,如果报到证上有单位名称,还得去找这个单位开相应证明,可现实中往往早就解约了,甚至这个单位(公司)都已经不存在了。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前些年搞养老双轨制改革,需要确定视同缴费年限,有不少人发现档案里报到证缺失,那么视同缴费年限一般从普遍毕业的月份算起,一般是7月,但有的学校比较特殊,可能4月、5月就毕业了,这就出现了空档期。按照档案管理要求,需要无缝衔接,就需要说清楚这段时间干什么了,如果一直待业也就罢了,但如果有就业单位,还得找这个单位开证明,证明空档的几个月在这家单位工作。档案这东西,一般来说本人根本无法自行查看,谁知道里面东西全不全,等十几年、几十年后需要了,打开一看东西不全,那麻烦劲就别提了。小镇曾经在某大型企业实习过,当时经常有退休老员工上门补办档案,都多少年前的事了,浪费了极大人力物力成本。现在报到证取消了,终归是好事,又少了一个没有意义的证明,必然可以提高社会运转效率,也能少给毕业生添堵,这也是“放管服”的体现,但一定要注意转型衔接,今年开始没有报到证、没有改派了,但往年的人怎么办?这都要考虑好。除了就业报到证,还有多少早就应该取消或者改变的,还因为种种“历史原因”莫名其妙地存在?需要好好清理下了。经济形势困难些,也有正面作用,困难就必须改革弊病,以促进社会发展、经济恢复。其他文章推荐■
2023年5月16日
其他

产业转移,哪这么容易

从去年一季度开始,对中国制造业未来前景的悲观声音就没停过,制造业PMI在3个月的短暂扩张期后,4月重回荣枯线以下,而根据公布数据,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1.4%。自放开之后几个月,出现了恢复性或者说报复性增长,但这种增长并不可持续,从3月开始,复苏的势头出现了放缓的迹象:PMI重回荣枯线以下,工业生产、投资、消费等都出现了环比回落,自公布一季度金融数据后,对通缩的关注度也明显上升,普遍担心经济复苏到底能不能持续下去。而从刚刚公布的一季度进口数据来看,也确实出现了两极分化,产业升级效果显著,但海外需求萎缩趋势也很明显,尤其从细分市场看,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对中国的进口订单持续回落,这里面有美元加息的因素,也有非市场的因素,比如迫于某个国家的压力,该国进口方不得不要求中国的合作伙伴向海外比如东南亚转移生产线,以避开制裁。而在国内,服务业恢复非常快,最近出门感觉已经完全恢复到2019年,甚至犹有过之。但工业恢复需要更多时间,尤其工业生产与消费需求息息相关,而从今年1到4月相关数据来看,以房地产、汽车为代表的大宗商品消费增长乏力,而手机等消费品也出现明显萎缩,竞争进一步加剧。智能手机在2023年一季度全球出货量同比下降14%,环比下降7%,跌至2.902亿部,行业企业以及相关产业链受到严重冲击。最近OPPO宣布关停旗下芯片设计业务,停止自造芯片,关键就是受手机销售严重萎缩影响,OPPO一季度市占率虽然高达19.6%,但销量同比下滑8.8%,现在正值半导体周期性寒冬(一季度同比下降21.3%,环比下降8.7%),造芯投入太高、不确定性太大,也只能停止。提振内需,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线,但这是一团不能快刀斩断的乱麻,只能一点点解开,而在全球动荡加剧的大环境下,提高全民收入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比如今年一季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扣除价格因素)只有3.8%,其中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只是2.7%,而去年一季度分别是5.1%和4.2%。正如之前《产业升级与改善民生》谈到的,产业升级在促进中国提高在全球价值链地位、增强中国企业竞争力、获得更多顺差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更先进技术向其他领域的溢出,也导致出现了更多的就业替代,客观上也影响了很多人的收入。也就难免出现很多负面的声音,更加担忧中国产业的未来,从“身边人经济学”角度,朴素地认为中国产业正在流失,尤其担心纺织等相对低端的产业。去年也出现了一些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转移的现象,但还不到半年,越南一季度外贸就出现巨大下滑,出口同比下降11.9%,到了4月出口同比下降扩大到17.1%,其中纺织品和鞋类产业,订单下降高达近八成。越南外贸急速下降,与欧美需求萎缩有关,但同样面临需求萎缩,中国表现要好得多,同样是一季度,中国服装出口同比增长6.7%,鞋靴同比增长8%,4月出口增速进一步提高,拉动1-4月累计同比增长10.6%和11.5%。就连纺织这种一般来说最先转移的产业,也出现了从越南回流的现象,到底怎么了?其实这非常符合经济学,越是经济困难,越讲究性价比,越希望用更低的价格买到需要的商品,而商品的成本与人工有关,但绝不仅仅只有人工,更与产业链息息相关。人工成本上,越南等国家要比中国低得多,大概只有中国的一两成,但制造业更重要的是资金周转效率,这个指标与应收、应付账款的管理有关,但也与生产组织的相应周期有关。模拟一下:AB两家企业,同样有1000万的资金,假设每次生产组织都全部投入、产品全部卖出、卖出立刻收到货款,也不考虑应收应付账款管理等问题。A企业处于一个产业链高度集中的工业园区内,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在这个工业园区内得到满足,园区内各家企业由于常年处于激烈竞争中,响应速度很快,只要钱到账,一两个小时就能立刻响应进行生产,生产完的零部件还带着余温就送进了下一个车间。在这样高效的供应链体系下,A企业完成一个生产周期,只需要7天,一年可以周转50次,剔除成本哪怕净利润只有3%,一年下来总盈利是:1000*3%*50=1500万元。B企业相对A企业处于一个人力成本更低的地区,但由于产业链体系不完备,很多上游零部件和原材料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陆运转海运再转陆运,过两次海关,中间增加了很多环节,就算在没有新冠疫情冲击、运输等保持正常的情况下,一个生产周期也需要30天以上,稍有波动就是45天、60天,取个中间值一年可完成10个周期。由于人力成本更低,利润率高一点,假设达到10%,那一年下来总盈利是:1000*10%*10=1000万元。这就是周转效率或者说完备产业链的威力。工业复杂程度远高于消费,就拿电商来说,消费品电商要容易得多,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等非常红火,但工业品电商难度大得多,一个螺丝钉的种类就数以万计,这就导致一旦一家零部件供应商停止供应,想要重新找到一家替代供应商绝非易事。国家和产业界一直致力于打造工业互联网,从而改变零部件企业的生产管控,建立一个更有韧性的供应链体系,一个核心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更快速地为企业找到符合要求的供应商。目前中国已经走在全球前列,出现了如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头部企业模式,龙头企业制定统一标准,搭建行业平台,吸纳众多中小企业加入;又比如针对汽车、石油化工、关键基础零部件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针对重点产业建立数字化供应体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和行业协会主导的,在一些产业集群地区,搭建适应产业集群的供应链体系。比如宁波余姚,塑料家电产业极为发达,是全球唯一集塑料、模具、电动工具等家电全产业链配套的城市,余姚中小企业特别多,企业信息化水平低、运营管理能力不足,这几年在余姚政府推动下,搭建了“5G+工业互联网”平台,直接赋能整个余姚的制造企业。这就是工业4.0的典型代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数字化转型成本高、难度大的难题,大大加速了中国产业链的运转效率。上面提到的例子,其实对A企业特别苛刻,对B企业更加宽松。有很多对A企业更有利的因素没有提到,而B企业却面临更多负面因素,比如高昂却不稳定的电价。近两年,中国光伏和储能企业正在加速向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布局,就因为这些地区电力不稳定、电价高昂,为光伏和储能提供了更大的盈利空间。就拿光伏电来说,目前国内平均上网电价大概在0.3元到0.4元一度左右,而到了越南,直接翻倍,而且光伏近距离供电还省了中长距离输配费。不仅仅东南亚、非洲,欧洲也有类似情况,由于欧洲能源价格暴涨,现在欧洲光伏发电投资回收周期已经从2019年的9年左右,降低到6年以下,如德国更只需要4年甚至更低。欧洲人工等各种成本显然比东南亚、非洲更高,但回收周期更短,道理是类似的。中国现在正在进行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产业升级,而且由于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这次升级将是对所有产业的巨大变革。比如刚刚提到的,利用数字技术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把早已成熟的小家电产业的效率进一步提升,而产品的质量也在提升,更具性价比。拼多多海外版Temu,还有跨境B2C快时尚消费电商SHEIN就是典型,都是背靠中国独步全球的产业链优势,把生产全周期极度压缩,获得了巨大的竞争优势。比如2022年SHEIN卖到美国的商品发货周期就仅为8到12天,而在2021年全周期还是10到15天,仅仅一年平均缩短了2天以上。这背后关键是数字化,所有供应商都使用了SHEIN提供的供应链管理软件,从数据收集分析消费者偏好开始,确定产品设计,计算各供应商需要的备货下单数,并立即组织生产。为了提高效率,还将总部搬到广东的服装制造中心番禺,要求所有合作供货厂商控制距离广州的车程距离,建立了高度集中的产业集群。当然,在销售的时候,也获益于中国高度发达的电商销售模式,比如直播电商、社交电商、兴趣电商、积分互动等等,这些模式起码领先全球3-5年,进一步提高了竞争优势。快消品如此,大宗消费更如此,典型的如特斯拉,中国的生产成本比美国低六成以上,这才是中国汽车产业在2022年之后爆发时增长,2023年一季度登顶全球汽车出口第一的关键原因。产业流失?哪有这么容易。中国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能够在中国市场立足的,在公平竞争中,不怕任何对手。其他文章推荐■
2023年5月15日
其他

不知道该做什么时,保持健康绝不会错

上周日小镇在《修改设定,掌握人生》分享了对运动、健身、减重的看法,建议大家都行动起来,哪怕每天挤出半小时快走,小镇做到了,也计划一直坚持下去。今后每周日不管分享什么文章,小镇都会专门发下本周运动情况,既是督促自己,也希望能带动更多人行动起来,每周都提醒一下,看看一个月、一年后,有多少人养成了健身习惯。健康是奢侈品,需要用一生去追求。健康也是最好的投资,利滚利越滚越高。就说养老,很多人担心钱,其实在养老问题上,钱并不是最关键的,以中国目前的发展速度,就算有一些或大或小的阻力,但很多行业都将在未来十几年出现井喷。现在国家已经加大了从全球获得更多原材料和矿物,能源方面又有光伏等作为支撑,智能化、数字化以及先进技术的溢出,都将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参考《产业升级与改善民生》)现在的确还有照顾不好的地区,很多老人只能靠自己,但未来这种情况会不断得到改善,基本不用担心养老的物质需求。但生产力再怎么提升,也无法代替人的价值,比如照料、情感等。目前养老基本是“9073”的格局,90%居家养老,7%依托社区居家养老,3%入住养老机构,这个格局在未来基本不会变化,仍然以居家和社区为主。当然,国家会不断完善养老工作,没有子女的,也会有社区工作人员负责关照,不至于没人管,以后也会更加完善,但最多满足基本的养老需求,精神需求无法替代,比如与人交流的需要。就算社区人员定期上门聊聊天,也不可能天天去,从社区朋友那里了解,有些经常到社区提各种要求的,有的就是想聊条了,有时候社区人员上门看望,老人总是说个不停,希望能多留一会。有些事需要提前准备,比如自己老了以后怎么办?更多的大道理就不多说了,说说小镇当前的想法:第一点:一定要有一个伴侣。什么是伴侣?就是能够一起生活的人,能够彼此关照对方、互相照顾、互为依托,孩子、朋友、宠物等等都不可能替代。第二点:保持健康,生活自理。老年生活质量很大程度上与子女、社会等关系都不大,甚至金钱的作用也没那么大,有多少曾经身居高位、掌握豪富的,根本不缺钱,但就因为神志不清、生活无法自理而遭受调侃羞辱。这就是为什么第一点强调要有伴侣的原因,伴侣不仅生活上可以互相照料,经常的交流也能够大大延缓脑力和精神方面的损伤,很多病发自于心,自然可以延长健康时间。最重要还是健康,这与生活自理能力直接挂钩,只要生活还能自理,其实生活都还过得去,一旦丧失自理能力无论谁照顾、照顾得多好,对本人而言意义都不大了。小镇见过很高级别的领导,在病床上插着管子好几年,这真的是一种煎熬。健康太过平常、人人都有反而不去珍惜,等到失去了却追悔莫及。以现在的社会生产力、医疗水平,只要本人保持健康,就算80、90也照样可以做很多事,包括跑马拉松,这不就大大延长了寿命?正如开头截图所示,本周小镇天天坚持,不仅减重近三斤,精气神也好了很多,效果非常明显,一会分享完再去划船半小时,希望大家行动起来,不知道应该做什么的时候,保持身体健康绝不会错。其他文章推荐■
2023年5月14日
其他

高傲的头终于低下了

2021年4月20日,小镇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特斯拉必须低下那高傲的头》,谈到特斯拉屡屡出现的“刹车失灵”事故,在这篇文章里,小镇认为特斯拉不尊重上百年来车企在安全方面的探索、不尊重消费者习惯,为了创新而创新,是导致类似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还猜测,“刹车失灵”问题大概率与“单踏板模式”有关。但是由于电动车举证难度比传统燃油车大得多,很多问题需要靠数据才能挖掘,而数据掌握在车企手中,容易修改甚至丢失,导致维权太难,车主就算自己承担鉴定费用,也可能无法获得充分证据,更难以获得赔偿。解决这一问题,只能靠政府。时隔两年,高傲的特斯拉终于低头了。5月12日,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之后,特斯拉发起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召回,涉及超过110万辆各种型号特斯拉汽车,找回原因直指“单踏板模式”。显然,特斯拉的强制“单踏板模式”确实存在安全隐患。关于这件事,小镇能说的就一句话:总局做出这个决定,非常不容易,值得称赞。特斯拉这次修改仅中国独享,国外并未涉及,修改后对从油车过渡到电车、其他电车过渡到特斯拉的司机更友好、更安全。修改后,理论上特斯拉“刹车失灵”问题会得到明显改善,或许比亚迪的自燃问题也能捎带着解决不少。“单踏板模式”其实很多国产车型都有,还有类似的“缓行模式”,但强迫和自主选择是两码事。从2021年首批Model
2023年5月13日
其他

产业升级与改善民生

原本预计今年外贸很艰难,甚至有人提出了“衰退性贸易顺差”,意思是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外需恶化导致进出口双双萎缩,而进口降幅更大导致出现贸易顺差,现在仍然有人如此解释今年前4个月的罕见顺差。毕竟今年4月的顺差暴涨实在太过惊人,同比暴涨96.5%,前4个月累计同比增长也高达56.7%,于是有人就拿去年疫情说事,说去年基数低云云。但只要看看数据就知道这话站不住,2022年4月确实受到疫情影响,但2022年进出口本就高增长、高基数,前4个月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7.9%,如果按美元计算更是同比增长10.1%,对比起来,今年1到4月进出口同比增长不过5.8%(人民币),按美元计价还下降了1.9%。在出口加速增长的同时,进口也并没有萎缩只不过增长缓慢罢了。经济衰退确实会带来顺差,这也是“衰退性顺差”的特征之一,但顺差不一定代表衰退,这是最基本的逻辑关系。而从今年前4个月进出口数据来看,真正导致出现史诗级顺差暴增的原因,是以中国汽车产业崛起和中低端芯片的国产化为代表的产业升级。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机电产品中的汽车(含底盘),去年1-4月出口928.6亿元,进口1279.9亿元,逆差351.3亿元;集成电路出口3216.6亿元,进口9037.6亿元,逆差5821亿元。两项合计逆差6172.3亿元。而今年1-4月,汽车(含底盘)出口2045.3亿元,进口1004.1亿元,顺差1041.2亿元;集成电路出口2927.5亿元,进口7240.8亿元,逆差4313.3亿元。两项合计逆差3272.1亿元。仅这两项就减少逆差2900.2亿元,类似的还有很多,今年1-4月顺差2.02亿,也就比去年同期顺差增加了0.66万亿,可见不能因此得出中国经济需求下降的结论。事实上,除了机电产品等工业制成品以外,各类农产品、矿物原材料进口都在暴涨,比如食用植物油进口暴涨103.1%,稀土90.8%,,煤炭66.5%,肥料59.4%,成品油36.4%,农产品20.1%。这充分说明产业升级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而且这才刚刚开始。但在高歌猛进的同时,也确实带来了负面问题,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四化同步”的典型特征,而在制造业也存在多个时代并存的现象。如果以德国提出的“工业4.0概念”进行划分,中国的制造业横跨1.0到4.0四个大时代,以德国代表性的工业企业作为3.0的典型代表,中国一些尖端企业已经超过了3.0不断接近4.0,然而还有大量企业停留在2.0甚至更早期水平。今年网络上有很多不看好外贸的声音,这也是真实的,来自于已经落后于中国产业升级节奏的产能,比如过去特别重要的简单来件加工,这些落后产能也是最担心流失的。产业升级还带来一个现象,那就是从高端向低端的溢出,一些高技术含量的行业,获得了竞争优势之后,技术能力、产能等过剩,开始将高技术向其他低技术领域拓展,效率是碾压性的,获得了巨大的收益。比如徕芬过去是做“载人飞行器”的,现在把造飞行器的技术拿来造吹风机,戴森所谓领先的高速吹风机技术也不过是在吹风机领域比,又怎么跟飞行器比?还有搞核电的,跑去搞火电和采矿,把核聚变的强磁场控制技术应用到火电上,搞出来等离子点火技术,采矿也用上了等离子技术。这几年搞等离子的专家工资几倍的涨,但实际干的活比以前更简单了,而且一些人还开始走出国门,去较为落后的低端市场获取更大收益。还有我们现在特别强的光伏,但本质上讲光伏本质就是半导体,只不过比先进制程的芯片落后几代,在芯片领域卷不过或者不想卷的,那就跑到光伏领域,赚的更多。消费品领域也一样,就拿成衣来说,很多服装制造商面临的巨大难题就是衣服制造成本不断上升的同时,还得满足消费者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需要提高交付速度,价格还要更有竞争力,于是就有了激光服装建材技术,直接利用激光切割各种服装材料,特别精准而且干脆利落,任何材料都能加工,剪裁也不会留下痕迹。这在服装界看起来技术含量太高了,但放在芯片领域算得了什么?衣服剪裁的加工精度顶天了也就是0.1毫米,相当于10万纳米,而芯片领域90纳米都有些看不上了,而且服装剪裁就是直线或曲线罢了,以至于最新的优化方式还采用了光刻机的思路,直接利用几十上百个镜片反射激光,可以同时加工几十上百件服装,效率在原本激光裁剪的基础上又提高了几十倍,而芯片领域需要逐一对准再曝光,就算台积电也只能做到2倍效率。类似的太多太多了,这就是产业升级的威力,不能光看单一的产业,中国人太多、竞争太激烈,各种奇思妙想,跨界沟通又极为频繁,一项在原本所在领域司空见惯的技术,搬到另一个产业就是大杀器。但这大大提高了竞争烈度,能够应用这些技术的企业,自然会获得巨大的收益,但其他仍然停留在过去时代的企业呢?一个激光服装裁剪,就可以几十、几百倍的替代人工,类似的事情发生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比如一直号称人工酿造的茅台,其实自动化水平极高,说茅台是科技公司,真不是笑话,所谓的人工才是噱头。更高技术的应用,在替代就业的同时,一定会创造新的就业,劳动者也可以通过自我学习提高自身技术水平,而且大规模生产的工业,需要的高精尖的工程师,也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技师,顶尖人才解决技术难点,而生产还是要落在一般性的人才身上,客观地说专科就足够了。就拿最近火爆的淄博来说,淄博是老牌工业城市,拥有“单项冠军”示范企业19家,全国第六,今年2月刚提出了建设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的政策,投入巨大力量吸引人才,很重要的就是专科人才。但在升级过程中,收益一定越来越多的向掌握先进生产力的企业转移,而很多人也跟不上升级速度,就会出现如今年这样,从总体数据上,中国外贸高歌猛进,但网络上却出现种种负面情绪的情况。只要有足够的原材料,先进的制造业能够生产足够的商品,但最终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掉才有价值。现在中国正在加大力度从全世界获得各种原材料,而在国内,如何在产业升级带来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既要保证产业升级继续进行做大蛋糕,又要带动所有人一起前进,普遍改善民生。中国产业升级压力确实大,但把握很大,需要把更多精力放到民生和分配上,越快越好,毕竟中国的特点就是啥都特别快,总是能把别的国家几十年才完成的事缩短到十几年、几年,可能两三年过去,就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错路,当然要能避则避。其他文章推荐■
2023年5月12日
其他

单搞旅游业,其实没啥意思

昨天说文旅是从投资生产型社会向需求消费型社会转型的很好的切入口,每年文旅行业收入也很高,比如2019年全国旅游收入达6.63万亿元。但小镇今天又说旅游业没啥搞头,似乎有些矛盾,但其实不矛盾,注意说的是“单搞”没啥意思。第三产业必须依托第一、二产业而存在,倘若一个地方一、二产业不发达,单靠第三产业尤其旅游业,其实颇有些费力不讨好,而且但凡以旅游为支柱的,这个城市名声大概率好不了,宰客问题也一定解决不了。还是要从利益角度入手。对地方政府而言,来钱就三个方面:税、非税收入(主要是土地财政)、转移支付,而在现行财税体系下,单搞旅游业的城市颇有些艰难。先说税,当前采用间接税而不是直接税,营改增后,增值税最高,占40%以上,然后是企业所得税、消费税、个税等,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并不是平均分配的,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生产端,而旅游城市作为消费末端,其实很难征到税。何况,现在征税采取“以票控税”,对于一般纳税人来说,为了抵扣自己的税,肯定会向自己的上家要发票,但到了最终消费端就很难了。就说旅游城市比如三亚、丽江又或者各种古城,各种小店林立,游客确实花了钱,但是有几个游客买了东西、吃了饭之后会索要发票?没有发票,税务部门不可能有这么多人力去蹲在小商家门口,算是不是偷税漏税了,这征税成本太高了。这些年为了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在税收上又给了很大的优惠,比如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是13%,而小规模纳税人仅为3%,2020年减到1%,2022年直接免征了,2023年还是减按1%征收,而且设有起征点,月应税销售额10万以下、季度应税销售额30万以下达不到起征点,不交税。就算要发票的游客全开了发票,也不容易超过免征点,何况说一句这个月没额度了之类拖一拖,基本也就不交税了。企业所得税也类似,小商户不多说了,很难收上来,那总还有一些连锁的、大型的企业,比如网约车公司、旅游平台公司等等,但是这些公司的企业所得税都是要交到总部的,企业是要拿纳税跟各地政府谈条件,有更大权限开得出更好条件的一定是大城市,结果就是税基本交到了大城市或者省会,根本没下面城市的份。游客多了,旅游业发达了,确实会在当地产生很多消费,也会创造更多就业,很多人靠旅游谋生致富,解决就业确实是政府非常重要的任务,但是没法给当地政府带来与旅游规模相对应的税收。再说说转移支付,这是平衡发达和欠发达地区的关键财政工具,核心是兜底和平衡,这就导致全国人均(常住人口)财政支出相对平均,就拿2021年举例,除了西藏、上海、北京、青海、天津等少数地区,全国大部分省人均一般预算支出基本在1.3万左右,如山东、河南总额超过1万亿的,人均反而垫底。西南旅游大省,贵州1.4万、云南1.4万、四川1.3万,基本差不多。一座旅游城市,游客人数远远高于常住人口数量,比如丽江,常住人口125万,而2019年接待国内游客人次超过5400万人次,游客人均消费500多元,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按理说哪怕按照营业收入的3%收税,都有30亿了,但实际上2019年GDP只有472.5亿元,财政总收入72.6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只有28.8亿元,而从细项看,增值税只有14.5亿元,企业所得税1.2亿元。这跟旅游总收入极不相称。大量的游客涌入,对基础设施和服务的要求大大提高,这个道理就不多讲了,又要比非旅游城市投入大得多。一方面收不上税,另一方面投入巨大。而为了搞旅游,很多产业没法发展,到最后旅游城市也只能靠房地产、大搞土地财政,所有的旅游城市无不兴建大量商品房,恨不得有地的地方全盖楼,城市也就越摊越大,但土地财政显然不可持续。如果但凡能靠收税过日子,谁愿意搞土地财政啊,这不是没办法吗。就拿这次淄博来说,五一前三个月,淄博爆红,吸引了480万人次游客,就算所有人都在淄博住了两天,人均消费超过400元,总收入才不过20亿,跟上面提到的旅游城市类似,这些收入能变成税收的寥寥无几,当地但凡有几个大的制造业企业,就根本看不上旅游业。以淄博工信局评选的2022年淄博“双百强”企业来说,综合100名、工业61名是山东恒利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亿元,实缴2.88亿元,仅一个高档环保面料和研发中心项目就投资6.5亿元,年销售额十几亿,这可是实打实的纳税。所以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到淄博感觉民风淳朴,不宰客,当地也对旅游环境严肃整治,采取行政措施限制涨价,确实有地区文化的因素,但更关键的是因为淄博不是旅游城市,不指望旅游赚钱。旅游城市之所以宰客问题无法杜绝,关键就在于不在当地买房的游客,对当地税收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反而是商户要留在这个城市,要买房、要租房,才是真正纳税的主体,这种情况下很难根除宰客问题。而像淄博这样以非旅游业为主的城市,并不在乎游客是否在当地买房,在乎的是旅游带来的曝光,充分展现本地的营商环境、生活环境,吸引投资和人才,人来了就是贵客,不指望从客人身上赚钱,又哪能宰呢。要赚钱还是得靠制造业、靠产业升级,汽车产业就是明证,今年1-4月汽车出口总值增长120.3%,实现翻番,再加上带动的相关产业可想而知。从财税角度,想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让旅游收入能够直接转换为当地的财政收入,那只能在税收上做文章,在零售环节征收销售税,但到目前,能够有这种特权的,有且只有海南。按照2021年通过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定,2025年封关运作时,将在海南简并税费,在货物和服务零售环节征收销售税,之后还会进一步简化税制。届时海南就可以真正从旅游收入上获得充足的税收,也就大大降低了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但这必然损伤了其他地区的税收。海南可以这么做是因为得天独厚,就像很多不方便出国的,想要去海边度假也就只能去海南,自然不怕没人来。其他地方呢?归根到底,还是要想办法发展一、二产业,依托旅游业带来的人流,把本地的特色产业搞起来,这才是长久之道。其他文章推荐■
2023年5月11日
其他

需要适应未来新阶段的“鲇鱼”

淄博的热度有所消退,但这一切才刚刚开始。近期与朋友围绕淄博有所交流,小镇提出了一些观点,核心是一座想要追求更高发展的城市,有必要设置市场化运行的城市首席运营官机制,专职流量和城市形象运营,引起了地方朋友的共鸣,准备整理成决策咨询报告。不同的组织虽然组织结构、目标职能等大相径庭,但很多思维模式是可以互相借鉴的。正如阿里的HR政委体系学自党和政府机构,并传递到整个互联网乃至其他行业,政府也应该积极向企业学习,尤其是在新媒体、流量运营等新兴领域,有很多人的思维还停留在十几年前互联网刚刚诞生的时代,已经远远不适应新时代、新阶段。目前在政府或城市流量管理领域,还没有值得一看的书籍,小镇就推荐了几本商业领域谈用户、流量运营的书,毕竟原理是相通的,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就是了。谈淄博之前,先谈谈为什么强调希望淄博成为新阶段的“鲇鱼”,这个新阶段到底是什么?“三驾马车”大家很熟悉,投资、消费、出口,但小镇觉得这个说法很形象但存在误导,比如看到“三驾”潜意识把这三者视为彼此独立的存在,但事实上三者是一个整体,共同组成了拉动中国经济向前走的“一驾马车”,从整体角度看,三者的分工与关系就比较清楚了。消费是拉动马车的马匹,投资是车身,出口是车上的货箱。一切投资、出口都需要以消费需求作为第一牵引力,必须满足消费需求,否则就没有意义,而投资(车身)关系到这驾马车是否稳固、省力,出口(货厢)则关系到这驾马车产生的效益。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增长主要来源是消费和投资,消费、投资、出口对GDP的贡献度大概是55:40:5,从国际对比来看,投资的贡献占比明显偏高,比如欧美等发达国家,消费的贡献度一般在80%左右。这与中国的客观情况有关,正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且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必须自力更生,绝不能受制于人,在如此领土广袤、人口众多的国家,要确保提高全民的生活水平,就不能不投入巨大力量搞产业体系、搞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提高社会的整体生产力。也恰恰是对投资和建设的重视,才让我们在短短的几十年走过了其他国家上百年的发展道路,也就出现了“四化同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独特发展模式。过去的中国是以提高生产力为核心的生产投资型社会,拉动生产就必须更多依赖投资,也出现了供过于求、贫富差距拉大、内需不足等等问题。投资的边际收益越来越小、问题越来越多,到了必须转型的时候,转型的方向也很明确,那就是向发挥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的需求消费型社会转型,扭转当前供过于求的现状,促使经济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围绕这个转型,有很多主张。比如主张直接给所有人发钱,把钱直接给到消费最终端,立竿见影地刺激消费。大洋彼岸那个国家就是这么做的,疫情中发了两年多钱,直接导致通胀始终压不下来,而加息已经到了极限,进退两难。直接发钱可以应急但不能作为普遍、长期行为,举个例子,很多地方物价往往是与当地财政供养人员的收入挂钩,某个地方刚放出声,要给当地财政供养人员发补助,钱还没到手,当地物价立刻就上涨,最终因为种种原因补贴没发,物价上去了却下不来,类似的例子太多了。又比如主张大放水,直白点就是“滴漏理论”,主张不直接给贫困、弱势群体或贫困地区特别优待或补助,而是由先发展起来的群体或地区通过投资、消费、就业等等再惠及到这些贫困群体和地区。但理论是理论,现实是现实,就像一个红酒塔原本想着最顶上的倒满了就轮到下面,但实际上最上面的杯子竟然能越来越大。毕竟放水可不是简简单单扭开阀门,而是需要通过一系列金融活动实现,就需要满足一定的门槛要求。当然,各种说法在不同的领域、针对不同的问题自有利弊,不能走极端,而是要综合考量运用,但归根到底就是两个核心:怎么让老百姓更有钱,怎么让老百姓舍得花钱。前一个谈过很多了,重点谈谈后一个,并不是说有钱就一定去消费,有钱也可能存着不用。上个月“428”会议,提出三重压力缓解、经济增长好于预期,但同时也强调需求和内生动力不足,对下阶段的政策安排,强调恢复和扩大内需是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要想办法促进消费恢复,既要从根本上解除不敢消费的后顾之忧,也要想办法促进消费。比如一些大城市提出放松夜间经济、地摊经济、外摆经济,又比如本次淄博的爆火。这都是要促进从生产向消费、从投资向消费的转型。很多地方也看到了这种转型的大势,内心非常焦虑,过去强调生产和投资的时代,关键在于投资,一个地方搞一个产业园区、开发区,争取企业过来投资,然后带动相关产业链搭建,从而吸引外地人口或留住本地人口;然而在几十年持续投资的当下,各种产业园区供过于求,已经发生了逆转,人更加关键,有人才有一切。还是如这次淄博,淄博本地融资平台信用评级并不高,但这次爆火之后,获得了资本的极大关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司、资本与淄博对接,希望进行投资,这是与以往不同的逻辑。有的城市也已经醒悟过来了,但是还有的甚至可以说很多地方仍然停留在过去的时代,又或者夹在新旧时代的夹缝处,主观意愿上希望能够抓住这次大转型的机遇,但行动上还是已经被反复证明行不通的老模式:搞项目、大投资。五一假期刚刚过去,就拿文旅举例,从生产向消费的转型,文化旅游等兼具物质和精神的消费一定是重中之重。很多地方迫切希望以文旅为切入口发展第三产业,吸引全国游客,但行动上却有意无意地沉迷于过去的投资逻辑,一说发展文旅第三产业,就要上大项目、新项目,动辄就要投资几十亿、上百亿。但奇怪的是,这类PPT重点往往侧重于吸引全国游客,却不说能不能吸引本地游客,但从文旅角度,一个地方如果本地人都不去,绝不可能发展起来,本地游客是根本,外地游客是锦上添花,绝不可能雪中送炭。北京、杭州、成都等太多城市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最近淄博更以贴近日常生活的本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很多甚至多数类似项目,可行性分析是有问题的。投资几十亿、上百亿,收回成本却拍脑袋预计一年能有几百万游客,每个游客人均消费大几百元,但看看五一假期,人均消费仅为510元,这还是因为有大量一二线城市大大拉高了消费支出。那些没什么名气的地级市、县城、乡镇哪来的勇气和底气能吸引这么多全国游客,还能人均花出超过五一假期的开支?第三产业、消费一定是未来的重点增长点,但绝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建立在一定的产业和收入基础之上。四川之所以成为旅游强省,关键是有成都这样一个能够参与全国竞争的核心城市,本地居民能够支撑旅游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吸引全国游客。当然,或许有的人很清楚这种项目就是打水漂,目的也仅仅是扔进水里听个响,水底下或许早就张好了网,过水之后去哪里,就不得而知了。还是开头提到的,政府和企业要互相学习。过去几年互联网公司已经转型,从过去投资、流量驱动的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粗放扩张模式,转变为存量经营、挖掘潜力的精细化运营模式,先把自己的基本盘经营好,降低损耗提高效益,再筹谋拓展。这个道理放到政府也是一样的,要搞清楚本和末、因和果。文旅产业可以搞,但绝不是大干快上思维能够搞成的,这就像肚子上一堆肥肉,不可能单纯减肚子,必须全身减脂最终才能减到肚子,别指望有什么办法能够先减肚子,抽脂那种邪道弊大于利。中国有一个特点,各地竞争激烈,一旦有一个地方探索成功一种模式,全国立刻会掀起一波学习、效仿的浪潮,比如之前的产业开发园,现在的文旅产业开发也是一样的。但正如昨天《债务问题怎么办,要看站在什么维度》所说,地方财政压力很大,更不宜盲目消耗所剩不多的资源和机会,资源先不说了,关键是机会,发展的时间窗口、游客、流量、关注、口碑等等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的城市都吃到这一波红利。有的转变快、路子对、运气好,吃到了;有的醒悟晚,但没有乱投资,有底蕴就有机会。最惨的就是在错误的路线上虚耗资源的。想想看最近某城市被破坏承重结构的31层高楼,如果一片空地建新楼,几千万也就够了,但如果先拆后建,要考虑周围环境,还得处理240多户的复杂关系,就很难办了。从人性的角度,一旦在某个方向上投入巨大,哪怕错了也绝不能认,很多人基于种种考虑,反而会为失败辩护,甚至故意破坏转型和变革,免得万一成功反而证明过去的失败。淄博开了一个好头。从意外爆红至今,第一次把一座城市用科学的方式运营起来。一方面站在游客和全国互联网用户的角度,以用户为中心提升旅游体验,对游客的诉求持开放态度,迅速解决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流量运营非常娴熟,顺水推舟、借势营销、把握节奏,持续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热点,维持热度。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也是本篇开头提出的“一座有追求的城市,有必要建立市场化机制运行的首席城市运营官制度”。相信很快会有更多城市效仿,这是好事。其他文章推荐■
2023年5月10日
其他

债务问题怎么办,要看站在什么维度

现在各地债务都挺高,往往是经济发达地区债务越高,当地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建设、维护和发展,没有这些钱,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压力都很大,只是类型不一样罢了。现在关键问题是地方财政收入来源出现了问题。土地财政肯定结束了,但还没有其他新的、体量足够大、长期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财政部曾经根据债务率数据,将债务风险分为红、橙、黄、绿4级,现在很多地方财政处于黄色线(债务率介于120%到200%之间)。原因比较复杂,从收支角度看,一方面土地卖不掉,预算外收入大幅减少,而前些年一些地方土地财政占比太高,最近两三年压力特别大;另一方面疫情三年,为了扶持企业、稳定经济,退税减费,导致预算内收入大减,甚至很多地方还要想办法找钱贴补。有资源的地方还开始通过售卖矿产等撑一撑,又或者想办法倒倒手从银行拿钱,比如常说的CT,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这些钱都来自预算外,也需要还本付息,现在一些地方窘迫到都要搞“三保”了,别说本钱,利息未必还的上,金融机构也清楚,对利息追的很紧。具体的数据、例子等等就不说了,不宜具体。看起来问题不小、压力很大,但换个角度就不一样了。为什么呢?一定要明白中国地方债绝不同于某些国家的债务,大多数都有实实在在的固定资产对应,这都是未来发展的基础,最简单的道理,固定资产与整个国家、地区的发展紧密相关,水涨船高,从长远看,并不是什么天大的问题。之所以一些声音认为地方债务问题极大、特别忧虑,核心是站在执行层的角度,地方处理不了债务,是因为地方是执行层负责具体操作,既然是执行就必须在规定的条条框框内办事,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债务的处理,在执行层都是难题,但到了监管层乃至更高层级,其实有的是工具解决,只是需要综合因素考虑,比如不能太松,免得捅出更大的篓子,而且也要考虑战略目标的实现,不能由着执行层任意操作。说得直白点,就以高校扩建为例,几乎每一个都被担心是否因此导致资金出现问题,导致学校破产,但全国这么多学校、这么多年,也就2007年某大学搞得太过火,自己站出来主动公开了负债金额,希望把问题放在阳光下解决。但要知道这个大学当时仅在所在城市就有大几百万平方米校区,无论是搞土地置换还是引入社会资金,都能够解决债务问题。事实上,这所大学最后也是通过变卖校区土地很快就解决了问题,并不影响后来发展壮大,当年曾经险些导致“破产”的扩建,反而成了后来发展的宝贵资产,甚至还不够用了。地方债务也一样的,绝大多数有固定资产对应,固定资产保值增值性很强,在监管划定的当前规则范围内不太好处理,但真要处理,无论是债转股,还是剥离不良资产,协调金融机构进行展期、分期,又或者发行海外债券吸引各国投资,等等,有的是办法。都是一家人,肉烂在锅里就行,机构之间总好处理,只要不是直接欠老百姓的钱就好办。只要涉及的面够大、足够重要,就一定有办法;更何况,倘若能够为更深层次改革提供足够的压力,那反而是好事。当然,最关键的是我们仍然保持正增长,只要还在增长,一切问题就都不是问题。最后强调下:小镇并不是说地方债务问题不严重,更不是说不用处理地方债务,肯定要处理、肯定要解决,只是不宜过度夸张,手头能用的工具还有很多,只是主动克制不去用而已,至于为什么主动克制,自然是为了更长远的未来很多事情都是类似的,换个角度、升维,办法就有了。其他文章推荐■
2023年5月9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修改设定,掌握人生

今天谈谈健身和减重,不要小瞧这两个,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自己的身体都不能掌控,何谈其他?这是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的区别。现代人很累,工作、生活一堆事,一天下来筋疲力尽,觉得没时间、没精力再去运动,但工作上的累更多是非身体性的累,主要来自于神经疲劳,而运动恰恰可以调节神经,提高休息的效率。适度运动不仅不会损耗精力,反而能够提升精力的上限,改善人的精神面貌,维持一种更加健康的生理作息和身心状态。更多的好处不多说了,道理相信很多人都明白,只不过知易行难,更难坚持,今天简单分享下小镇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够有所帮助,也是抛砖引玉。需要强调下,小镇说的仅适用于还没有形成健身习惯的朋友们,从“无”到“有”的过程还是有很多相通之处,但是等有了一定基础,形成了健身习惯,每个人情况、爱好不同,经验也更加丰富了,完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安排,就不必小镇多话了。先谈几点健身和减重的几个关键点。1、大脑决定了我们的体重,减重必须想办法让大脑接受新的体重设定。有的人喝水都会胖,有的人怎么吃都不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体重设定值不同。在通常情况下,一个人的体重会保持在一定的区间内,这个区间是大脑采集身体各个系统反馈而确定的。如果体重在短期内出现偏离,大脑就会调整人体激素分泌,比如提高或降低消化吸收的效率,从而让体重回归到设定区间,还可能出现矫枉过正。正是基于这一点,所以减重必须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欲速则不达,短期内如果减重太快,只要稍有放松很快就会恢复原来体重,甚至变得更重,一定要注意节奏,让大脑和身体慢慢接受新的体重设定。一般合理的减重应该限定在每周0.25公斤到0.8公斤,或者6个月减重10%为宜,最终保持在健康区间内,以BMI(18.5-23.9)和体脂率(男性15%到18%,女性20%到25%)两个作为核心指标。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内分泌系统的健康稳定,这是修改体重设定的关键。就需要规律作息、避免焦虑,还要形成稳定的健身习惯,这些都有利于加速“刷机”进程。2、减重的唯一诀窍就是制造热量缺口,饮食和运动一个都不能少。人体能量消耗主要分三部分:基础代谢、食物热力效应、身体活动。基础代谢指的是身体维持基本生理功能消耗的能量,视运动习惯不同,占比一般在50%到75%;消化食物也需要消耗能量,占比一般在5%到10%。上面这两个不太容易调节,比如基础代谢想要提高,主要靠提高肌肉占比(降低体脂率),可肌肉太难提高了,肌肉占比高的,除了少数天赋异禀或者偏向体力劳动,否则肯定有长期良好的健身习惯。重点到了第三项“身体活动”,一般占10%到50%,提高这部分消耗,就是减重和健身的两大关键之一,也是今天要重点说的,从普通人角度该如何长期坚持更高运动消耗。除了消耗,另一个关键是摄入,也就是吃,一定要尽可能保持营养均衡,选择饱腹感强、热量低的食物,最简单的就是多吃蔬菜、水果(当季),减少脂肪。在这里简单总结“三个误区”“适度放纵”。第一个误区:不吃主食(碳水),素食主义主食一定要吃,这是大脑保持稳定运行的关键,不能为了减重留下一堆后遗症;而多种营养的充分摄入更是关键,注意减重的核心是“刷机”,对大脑、内分泌系统不好的方式都不可取。当然因客观限制除外,但哪怕素食也一定要注重营养充分。第二个误区:不吃正餐注意减重关键是调整体重设定,短期靠“绝食”快速减重绝不可取,不吃正餐更容易感到饥饿,反而吃的更多,而大脑也会以为现在进入食物匮乏,反而提高消化吸收效率,导致事与愿违。第三个误区:吃某种特定食物(药物、保健品)能燃烧脂肪,或者特定时间吃有利于减重。有很多类似的说法,不一一驳斥,除了尽可能睡前4到6个小时不再大吃大喝以外,其他一切都不科学,一些热卖的有“魔法”的食物,不过是这几天一直强调的“消费主义”陷阱。“适度放纵”:别真变成了苦行僧,这也不吃那也不吃,聚会也不参加了,这也长久不了,不要挑战人性。只需要做到多数时间注意饮食,少数时间完全可以遵循自己的喜好,注意相比过去有所控制就好,毕竟这是长期的事,别用百米冲刺跑马拉松。再谈谈健身,健身一定要顺应人性,想象下,对于不喜欢玩游戏的人来说,玩游戏其实挺辛苦的,为什么就能乐在其中?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即时反馈、数据量化。在游戏中做的任何事情都能体现在微小的数据变化上,积小成多,能够清晰的量化距离下一个目标还有多远,目标感、确定性,非常重要。游戏还有一个值得借鉴的点,就是流程设计,当人出现游戏疲劳的时候,创造一个接一个的兴奋点,就可以继续坚持下去。对普通人来说,千万不要非得考验自己的意志力,试图逼自己一把,请一定要相信,多数人的意志经不起考验,倒不如承认现实,想想怎么在最小损耗意志力的情况下,动起来,并长期坚持,形成稳定的习惯。这并不容易,比如玩一个游戏,习惯了每天打开玩一玩,可能坚持了大半年甚至几年,突然有一天因为一些事没有时间,断了连续,那之后很可能就不再玩了。健身毕竟是一件逆人性的事,坚持下去比顺应人性的游戏更难,所以相比短期内上多少强度,长期可持续更加重要。小镇的做法是借鉴游戏设计,把健身、减重进行数据量化,并且同生活结合起来,核心是利用好工具。大家可以自行思考适合自己的具体方式。运动类APP一定要用起来,小镇之前使用的keep,但这一次改用了华为,核心是近些年万物互联的进步,华为这个生态体系更方便建立一套数据化的量化模型,增强游戏感,更详细的数据有利于支持走过最初的习惯养成阶段以及平台期。小镇以“华为运动健康”为核心,置办了能够接入的一些设备:运动手表(手环)、体脂秤以及血糖仪、血压仪、血氧仪等,一般来说前两个有就可以了。运动手表(手环):重点是记录心跳,运动消耗,肯定没那么准,但能参考就行。体脂秤同理,家用的肯定不准,否则医院也没必要测体脂的机器动辄几万几十万,但我们是要长期坚持,只要在同一个标准下,能够反映趋势即可。还需要记录的数据就是“华为运动健康”的“饮食日记”,记录自己每日摄入,同样没必要特别精准,差不多估算就行。作用是提醒自己,知道一些吃的喝的到底多少热量,引导自己有所控制。比如小镇时不时自己喝一点,结果记录的时候2两酒下去5公里白跑了,也就自觉了。再说说运动。形成运动习惯的初期,一定注意不要盲目上强度,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循序渐进,千万别今天1公里,明天就2公里,改天非得5公里,慢慢来。而且这也是人性的考虑,虽然人体会根据运动和饮食自我调整,但如果每一天运动强度都上去,感觉不到进步和轻松,很容易放弃,一定时间内保持一个稳定的运动量,不要急着增加,让身体感觉越来越轻松,才容易形成习惯。有三个基本事项:适度、安全、休息。形成习惯以有氧为主,可以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根据自己适应情况而定,小镇以4周为一阶段。第一阶段低强度,运动高峰心跳为最大心率的60%到75%,打好心肺基础;第二阶段中等强度,运动高峰心跳可提高到75%到85%;第三阶段高强度,增大负荷,运动高峰心跳提高到95%。从第二阶段开始可以考虑增加适量力量训练。小镇本周刚开始,因为有一定基础,底子还不错,所以直接从第二阶段开始,保持每天运动1小时,5公里跑+半小时划船机,每三天休息一天用快走代替。其实没必要非得跑步,事实上减重效率最高的是快走,尤其“北欧式健走”能够调动人体90%骨骼肌,而跑步只能调动70%,游泳只有35%,热量消耗比普通走路提高40%以上。百说不如一动,大家先尝试着行动起来,每天挤出哪怕半小时快走,人类毕竟是动物不是植物,得动起来。​​沾爱人光,第一次听演唱会,陈粒的“洄游”北京演唱会,感觉很不错。一边听歌一边手机打字,写完已经开场半小时了,正在唱《芳草地》,得好好听歌了,三年疫情终于回归正常,当有新变化,祝大家努力就有回报。其他文章推荐■
2023年5月7日
其他

别成为那个任由宰割的“羔羊”

今天早上没来得及锻炼,晚上去龙潭湖跑了5公里,配速终于恢复到7分钟以内,继续坚持不着急,在公园门口吃完饭骑车回来,文章思路也有了,运动真是一举多得。昨天《没有救世主,做自我的解放者》以时间的剥削和侵食为主线,梳理了自工业革命以来剥削的演进,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正如《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前两章总结的。现代化的第一个阶段“生产社会”:资本主义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必须吸引穷人尽可能进入工厂工作,按照时钟的统一指挥完成生产,服从性是必须首先灌输的,于是渐渐的形成了一种伦理道德,任何人在拥有其他任何身份前,首先必须是一名生产者,“有工作才有价值”。随着现代化的演进,大规模生产不再需要人力大规模投入,也就出现了所谓的人力“过剩”,再加上贫富差距拉大,再难让人相信依靠努力工作就可以成为富人、老板,人们开始抗争,想要翻身当“主人”,剥削的方式也就发生了变化,披上了“消费”和“自愿”的外皮。曾经被灌输“有工作才有价值”的穷人,又被灌输“有消费才有价值”,创造一个又一个更高的消费诱惑,驱赶人们为了消费主动放弃休息,还以消费能力进行人为分层,比如所谓的“轻奢”“中产”“金领”等等。于是现代社会就从“生产者社会”进入第二阶段的“消费社会”,创造需求、贩卖焦虑、包装欢愉成为这个时代司空见惯的事情,核心是抓住人性,把钻石、房子、车子等等一切跟人的自然情感、婚姻爱情绑定,很多服务人的工具也被赋予了功能以外的身份象征,逼得人一年换一台手机。无所不用其极。举几个例子,其中一个重点展开。比如现在的直播卖货,某以算法著称的短视频平台显然更新了流量控制,之前花钱就可以卖流量,前两年出现了很多砸几个亿买流量的例子,但流量终于到顶,平台用户的消费潜力基本挖掘殆尽,毕竟总不能把视频中掺广告变成广告里掺视频,何况一旦购买短期内这类消费需求肯定受遏制。所以这个平台搞了很多招,今天不展开,总之以后更强调内容,要靠内容吸引目标消费者。一些经营者已经开始顺应趋势进行转向,准备针对用户的需求制作内容,比如卖一件衣服,过去是介绍这件衣服的设计、作工、品牌,又或者找几个模特展示,但以后会越来越多针对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比如太胖很困扰怎么办,那穿这件衣服,等等。这就引出来了两个思维原理:问题导向、第一性原理。问题导向很好理解,就是以解决问题为方向,抓住核心问题,不做与问题无关的无用功,就像上面推销商品的视频,就是要短平快,一针见血抓住潜在消费者的内心需求,尤其结合算法和画像,可以达到相当的精准投放。第一性原理思维当然不是物理学上的第一性原理,简单地说就是从源头做起,马斯克非常推崇这一思维方式。马斯克原话是“我喜欢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物理学教会你根据第一性原理做出推理,而不是通过类比进行推理。类比式推理就是几乎丝毫不差地模仿或模拟他人”。就是说当在一个问题上找不到解决方法的时候,一定要刨根问底,去思索最初、最根本的规律,从最开始的源头出发重新思考,另起炉灶而不是继续模仿已有的方法,从而建立全新的解决方案。比如马斯克的SpaceX火箭,以低成本著称,做到这一点就是运用了第一性原理思维,比如发现火箭成本高原因之一是NASA层层外包,导致协调成本太大,那就把所有的环节拆解开,找到最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更多采用自行制造;又比如火箭太贵是因为只用一次,所以就做可回收火箭。这套逻辑,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做减法,不要样样俱全。俗话说,买的不如卖的精,这很正常,因为卖的需要更多思考,需要揣摩众多购买者的心理需求,第一性原理思维非常适合,比如下面这个例子。我们为什么要吃鸡蛋?从常理来说,自然是为了健康,鸡蛋是最容易获取而又营养最丰富的食材之一,但真的仅仅是为了健康吗?尤其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毕竟手机都能成为身份和圈子的一种象征。仅中国一年生产几千亿个鸡蛋,鸡蛋的生产者、品牌实在太多,去任何一个超市转一圈就能挑得眼花,该如何从这样一个需求极大、竞争激烈的市场脱颖而出呢?主打便宜?那也可以,但中国内卷如此激烈,价格已经到了拼无可拼的地步,何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入口的东西,太便宜了反而可能不敢吃。有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电商平台很多搞“千人千面”,对平台用户的收入水平、身份、消费偏好等进行画像,不同的人搜索同一种商品时,给出的搜索结果截然不同,对于那些消费水平比较高的,商品价格要贵得多,甚至还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倒买倒卖”,自己没有任何货源,就是找那种商品热销,然后找到价格最低的那家店,把对方所有的商品介绍原样照搬,唯一变得就是价格。比如原来那家店卖10元一件,就改成50、100一件,因为消费习惯不同,人潜意识就是觉得一分钱一分货,而正如前面所说“消费时代”,消费能力就代表着自己的层次,这种想法已经深入人心,所以就算同样的东西,也要买100元一件的而不是10元一件的。从这个例子出发,在鸡蛋上就有了新的营销手法,那就是去对消费者进行画像,思考不同的人到底为什么消费鸡蛋,补充营养自然是一个方面,但绝不仅仅为了营养。比如宝妈宝爸,对孩子看得很重,什么都要用最好的,何况入口的鸡蛋呢,如宝妈宝爸等人群,对鸡蛋的需求已经绝不仅仅是为了吃,更深一层、更源头的需求是心理需求。是担心食品安全,希望保护孩子;是希望孩子成长得更好,展现对孩子的爱;是攀比,觉得吃得更好、更贵,就成了更高层级的人,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等等,按照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营养价值仅仅是最低层次的生理需求,上面提到的安全、情感、被尊重,都是更高层次的需求,而人的某一级需求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一定会追求更高一级的需要。再想想反复提到的“消费主义”,就知道该怎么营销,怎么把自己的鸡蛋卖出更高价格,还能获得更多人的支持了。以下招式,招招命中人更深层次的需求。招式一:强调孩子的成长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利用了父母对孩子的爱,必须给孩子更好的。招式二:杜撰、极度夸大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把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贬低地一无是处,制造焦虑,暗示自家的鸡蛋才安全。事实上,如2022年一季度禽蛋检测合格率在98.5%以上证明安全一定要用科学手段,比如进行数百项检测来证明是真正的“有机”,但实际上对鸡蛋来说,只有30来项检测是有意义的,其他的检测说得粗俗点,就像检测女性前列腺或者男性子宫,来证明身体健康一样荒谬。而且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是有要求的,对于一种食品如果进行根本不相关的检测,根本无法开具带有“CMA”标志的检测结果证明,而没有这个标志,这种检测根本毫无意义,还不如小孩子过家家,精明的营销者,就会做好多份检测,前几个按标准来,有“CMA”标志,而最噱头的几百项检测的虽然没有“CMA”标志,但混在里面一般人谁能看的出来呢?已经被这种营销深深影响的人,已经把吃一枚鸡蛋跟拯救人生挂钩了,又怎么能发现这一点点微妙的区别?尤其当这个品牌以公益和食品安全检测起家的时候,就更有迷惑性了。仅仅到这一步还不够刺激,一定要把握“消费主义”的内核,注意现代化的第二阶段,以消费能力对人进行分层,而消费其实很有迷惑性。比如同样去五星级酒店吃饭,富人就是觉得日常吃个饭而已,背心拖鞋怎么舒服怎么来,但有的人却要盛装、自拍、发朋友圈等等,消费了不属于自己日常能力范围的东西,真就实现了跨越?这么容易吗?但人性就是这样,追求即时满足,追求更容易,而且特别容易自我满足,就像水一定往低处流一样,相比辛辛苦苦努力十几年、几十年真正成为自己渴望的人,节衣缩食消费某件东西就能在心理上暗示自己成功了,多容易啊。那就一定要把自家的鸡蛋说成富人才能吃的,一定要充分展示多么的稀少,只要吃了他们的鸡蛋,起码在这一件事上就是富人了,只是比较魔幻的是,一边说稀少、一只鸡两天才能产一枚,但动辄一次性卖出去几十万枚,真有这么多符合富人标准的蛋鸡吗?这就是招式三:卖“富人”的蛋,赚“穷人”的钱。这里的“穷人”,并不是以收入水平而定,指的是被淹没在消费主义浪潮中,丧失独立思考能力的有“缺陷”的消费者。怎么破呢?有些人利用“第一性原理思维”制造焦虑,那我们也可以效仿,同样利用“第一性原理思维”去打破焦虑,回归到鸡蛋的本质,那就是吃,获得必要的营养,其他一切都是虚假的。更要增强对这个社会的真实认知,比如了解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比如生产监管、流通监管、销售监管等等一系列流程,认真思考几毛钱一个的鸡蛋真的就不安全吗?更进一步,还可以好好学习下,到底有机、富硒、可生食是什么,鸡蛋的生产过程到底哪些环节可能有有害物质残留。这并不容易,因为需要学习、逻辑、思考,但要想实现自我解放,这却是必由之路。其他文章推荐■
2023年5月6日
其他

没有救世主,做自我的解放者

今天是永远的伟人——马克思诞辰205周年,他生于1818年,逝世于1883年,完整经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端与过程,对1760年以来的社会形态变迁深入思考,总结为《资本论》等著述,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学习马克思的著作,小镇的思考是:剥削的本质就是对时间的鲸吞蚕食。时间始终存在,但在工业革命或者说钟表诞生前,无论是日晷还是滴漏,都不可能准确、统一的确定时间,也就不可能将所有人组织在统一的时间号令下。直到工业革命带来了更加精确的钟表,人类摆脱了日月对时间的定义,各个地区的时间统一起来,才能够对每个人的行动进行指挥,于是整个社会变成了一台庞大的机器。正如芒福德所说“工业时代的关键机械不是蒸汽引擎,而是钟表”。工业革命之后,人类进入了技术时代,每个人的时间都被精确地分配,上班时间不再属于自己,一定要去工作,完成自己未必喜欢的任务,于是对下班后的休闲时间格外看重,但休闲时间真的属于自己吗?围绕时间,马克思深刻剖析了工业时代的剥削本质。他说: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而剩余价值就是“由劳动者创造的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的劳动”。他说:资本主义的趋势始终是一方面创造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另一方面把这些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变为剩余劳动。他说:资本由于无限度地盲目追逐剩余劳动……不仅突破了工作日的道德极限,而且突破了工作日的纯粹身体的极限。它侵占人体成长、发育和维持健康所需要的时间。他还剖析了工作与休闲,说:不劳动的社会部分的自由时间是以剩余劳动或过度劳动为基础的,是以劳动的那部分人的剩余劳动时间为基础的。马克思的论述道破了本质,以对时间的剥削为主线梳理工业革命以来的演变。正如《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总结的,“守时”是资本主义精神最重点强调的美德,因为只有让守时成为被遵循的道德,才能让时间成为所有人的指挥棒,形成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创造更多剩余价值。在持续渗透下,工业时代之后的人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意识:时间每分每秒都在流逝,让人总是紧张不安,担心时间被白白浪费,一定要做些什么。明明工业革命以来的种种发明和创造,几乎都是以更高效率节约时间为核心,人类前所未有地占有了大量时间,甚至还诞生了极为丰富的娱乐用来消磨时间,但无论是忙碌还是消磨,绝不愿意慢下来、闲下来,总是担心被抛下,于是越来越卷,加班成了常态,就算休闲也是争分夺秒。最近五一假期,“特种兵旅游”兴起,要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费用游览尽可能多的景点。一日之内天安门看升旗,景山拍故宫,从东交民巷到了大栅栏,还要去天坛地坛雍和宫转一圈,晚上还要夜骑长安街,恨不得连夜直奔八达岭,主打的就是时间的最高效利用,玩的就是极限挑战。小镇多年前也这样,一周时间能够跑四五个省,绝不肯在一个地方待两天,非常羡慕如此蓬勃的朝气,在人生不同阶段对旅行有不同的理解,旅行方式也不同,在时间匆匆、囊中羞涩的时候,力所能及的开拓视野、获得精神财富,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但有没有可能,潜移默化中,时间对人的异化已经到了更加极端的地步?正是因为工作上已经被时间束缚的越来越紧,加班越来越久,工作越来越成为一颗螺丝钉,感受不到工作的意义,工作能给人的也仅仅只是维持生活的收入,就这还总是被克扣,而人渴望自由,就更加珍惜休息的时间。然而,正如马克思强调的,剥削怎么可能仅仅停留在工作时间?随着剥削的进一步深入,消费主义越来越盛行,追求最快的即时满足,把消费视为唯一目的,为消费而消费,对物质的绝对占有和追求享乐,越来越背离人的自我发展这个根本,也就诞生了消费社会里的新穷人。正如被称为“知识的恐怖主义者”鲍德里亚在1970年发表的《消费社会》认为,休闲的时间也是生产的时间,在消费社会不存在自由时间,只可能存在受制约的时间。齐格蒙特·鲍曼在1998年出版的《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把工作的束缚、休闲的消费主义与有缺陷的人论述得极为透彻,这本书的前两章就从生产者社会的工作伦理到消费者社会的消费主义的转变,对“穷人”“新穷人”“就业中的穷人”分析的一针见血。在小镇理解中,这个穷,关键就是能否真正掌握自己的时间,多大程度上抵御外界对自我时间的剥削,自己能够保留多大程度的自由。从马克思的《资本论》到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再到齐格蒙特·鲍曼的《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以时间的剥削为轴,将剩余价值与消费主义关联在一起,剥削变得更加隐蔽,披上了自愿、休闲的外皮,但全都是被设计,这个设计并不是有所谓的幕后黑手,而是时代演进的结果。到底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呢?所有人的自由,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但并不意味着个体不能提前获得解放,而越来越多个体的解放,也将加速整体解放的进程。技术的发展,导致人的异化,但也给予了劳动者解放的机会。工业时代将过去自我劳动转变为被雇佣的工作者,后现代社会工作丧失意义、休闲陷入消费主义,到了再次改变的时刻。关键就是之前在《一种解法:拥抱变化,守住不变》提到的“做一名真正的自由职业者”,随时保持自己创造价值的能力,并可以自由迁移。这是从《未来的工作》得到的启发,这本书作者认为,未来20年(21世纪30年代),90%的全职工作岗位将会消失,全职员工会变成自由工作者。最理想的自由工作者,每天只需要四小时工作就可以获得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资源,把剩下的时间还给自己。这条路不好走,但却是一条可行的自我解放之路,最终成为一名既能一人成军、又能协同配合的个体强者。唯有这条路才能实现小镇10年前期待实现的人生理想:“有足够的时间和支撑,做自己想做的事”。当年这个所谓理想不过是拍脑袋的戏言,历经10年清晰了很多,更加坚定。这条路,不可能适合所有人,每个人也有不同的走法,但起码有一点是共同的基础,那就是有一个尽可能强健的身体。五月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明天就是立夏,万物繁茂,当顺天气变化,强健心脏,增阳热之气,壮气血循环。正如《保持尽可能长的正增长周期》提到的,从本月开始,小镇坚持每日健身,雷打不动。欢迎大家根据自身情况,也加入进来,大道至简,贵在坚持。其他文章推荐■
2023年5月5日
其他

无知无畏,胆大包天

五一前夕,某城市一座31层的居民楼发生一件震惊全国的奇葩事,有人租了居民楼的三楼,准备开健身房,竟然把一层楼的承重墙给砸了。早上7点左右砸的,当晚开裂到15层,第二天凌晨1点全楼紧急疏散,下午就开裂到21层。之前也有类似违法拆除承重墙的案例,比如杭州瓜沥镇商贸公寓31幢楼违拆案,一名底层业主在装修的时候违法拆除承重墙,导致整栋楼危险等级评为D级,业主和包工头已经因涉嫌以危险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被采取刑事措施,但这栋楼只有6层。这栋31层楼建于2009年,共有房屋372户,事发时已住有240余户,从建设时间和楼层数来看,大概率采用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同时也是承重墙,要同时承受横向风荷载和纵向自重荷载,一旦拆除后,整栋楼的受力结构都将受损。拆除的剪力墙上面的梁失去支撑会出现下坠、弯曲,导致梁、墙脱离,整栋建筑的重力无法均匀传导,必将导致局部受力加大出现不均匀沉降,楼体横向、纵向出现裂纹,一旦楼体受力结构被破坏,完全修复仅仅停留在理论,实际中根本不可逆。坦率地说,除了特殊工程,现在开发商但凡能省成本的地方肯定就省了,尤其上世纪90年代“豆腐渣工程”特别多,当时承包商和施工队根本无视法律和建筑要求,只要挣钱啥都不管,偷工减料导致房屋等建筑垮塌的事故层出不穷,后来大整顿后,每一栋建筑都会终身追责,设计、开发、施工、监理谁都跑不了,严重的甚至判处极刑。从那以后,施工偷工减料的虽然存在,但只要涉及安全标准线的,绝不敢越雷池一步,毕竟建设设计都会考虑冗余,一般情况下也没什么事。相比建筑业,装修才是群魔乱舞。最近几年出现的垮塌事故,基本都是后期装修改建出现的,比如去年“4·29长沙楼房坍塌事故”,就是因为违规加盖。装修的时候破坏结构其实挺常见,比如最常见的开槽,按照规范禁止在剪力墙上开长横槽、深度也要控制,有多少严格执行的?又有多少改飘窗的?至于别墅或者平房挖地下室,跃层挑空区域加横板,自建房违规加层,擅自修改外立面等等就不多说了。这里面多数是业主不懂,而装修队或许不懂或许图省事,一般情况下,比如在剪力墙上开个横槽,甚至打个洞,倒也不至于立即导致整栋楼结构安全出现问题,毕竟设计和建筑的时候都有冗余,而且也会考虑抗震抗风,一般情况下也没问题,这种小改造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规范起来的。但今天提到的这个实在令人惊叹,在装修上能触犯的法律责任,基本齐了。第一个:民事责任目前该楼业主已经提出了1.68亿的索赔,该楼户型基本在108到128平米,按平均108平方算,周围房价5000到6000一平,估计1.68亿就是按照商品房价格加上装修等算出来的,但法律上肯定不会支持这种评估,这种评估是把房子和土地价值一并计算,而且考虑了投入和收益(如装修和租房等开支),但法律上认定赔偿金额是按照修复等计算的,肯定远小于1.68亿,但就算赔偿几千万也肯定赔不起。赔偿方肯定是租户、施工队和出租的业主,物业大概率不会承担多少责任(具体为什么后面说),注意租户要搞健身房肯定已经办了执照,而施工队基本也有营业执照,除非是个体户,否则也就按照注册金额承担有限责任,一般健身房的注册资金也就100万,这种胆大妄为的施工队也就几十万。就算没有营业执照,也肯定赔不起,毕竟就算有房产最后一套也不能拍卖。出租的业主也跑不了,因为这是住宅,按规定任何楼层的业主对外商业经营,必须征得整栋楼所有业主同意,否则必然是违法,不管有没有尽到监督施工的义务,都得承担责任,只不过大概率不会承担刑事责任但无论如何,相关责任方必然要大出血。第二个:行政责任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租户得承担5到10万的罚款,施工方要承担50到100万的罚款。第三个:刑事责任目前这栋楼还在进行安全等级评估,以目前的情况肯定是D级了,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肯定在500万元以上,至于是“过失以危险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还是“重大责任事故罪”,就要看在案件审理中,当事人如何回应为什么拆掉承重墙了,但租户和施工方肯定要承担刑事责任,参照最高检相关裁量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租户和施工方罪有应得,一个无知愚蠢、一个胆大妄为,业主也是利益熏心,但最可怜的还是240多户住户,好不容易有个家,结果半夜惊醒,家没了,这些住户里面不可能都有两套房,相信很多人只有这一套,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尤其还欠着房贷的,更加艰难。值得同情,只是还是要讲讲法律,也提前有个准备。有的人说房子因为第三方违法违规装修搞成了危房,那房贷就不还了,或者干脆给银行收回去。这就大错特错了,楼变成危房,与银行无关,房贷还是要还的,而且也别以为房子被银行收回就算了,房子收回后需要评估、拍卖,但一栋危房又在一般城市,根本拍不上价,甚至根本没人买,那欠银行的钱还得还,如果不还那就要承担违约、失信的责任。就算没有房贷,买房的钱、装修的钱、期间租房的钱等等也都是成本。别指望搞健身房的租户、出租的业主和装修队甚至物业能完全赔,前三者前面已经提了,为什么说物业大概率仅承担很小的一部分责任呢?按照《民法典》第945条“业主装饰装修房屋的,应当事先告知物业服务人,遵守物业服务人提示的合理注意事项,并配合其进行必要的现场检查”。从法律上,在业主装修的时候,物业只有两个责任:一是提示合理注意事项,二是进行必要的现场检查。在这起事件中,据物业方面称,装修前已经明确告知施工方注意事项,施工方也明确承诺不会砸承重墙,施工方的钩机是早上6点40左右从临街窗口用举升机送上去的,物业发现后当即提示不能破坏承重墙,并在7点多到现场检查发现正在破坏承重墙,并立即阻止、报警。这只是物业一面之词,还需要后续确认,毕竟这么大的机械设备进场,按照建筑设计每平方米载荷200公斤,显然对建筑安全存在影响,放任这样的设备进去没有立刻要求撤出,管理肯定有问题,但从法律责任上讲,物业责任不会大,被处理的可能也很小。政府兜底,有可能吗?从目前看,唯一能够减少相关业主损失的也只能靠政府了,目前当地政府已经采取措施进行安置,但还是要浇浇冷水,政府肯定会尽可能帮助,但别指望政府兜底,政府也绝不可能兜底。有一个基本的法治理念,那就是针对一件事,违法所得利益,绝不能超过合法利益,否则违法犯罪一定越来越多、无可阻止。就拿这件事说,如果这次政府兜底了,承担了租户、施工方、业主、物业赔偿之外的损失,一座城市多少栋房屋?多少住户?一定有越来越多的人效仿,看着房子结构不顺心就砸,觉得房子老了就砸,更甚至不知道有哪个亡命之徒干出来无法以常理预测的事。到时候怎么办?政府全部兜底?怎么可能啊。最终政府能做的,也就是依法办事、全力追责,短期提供免费安置,长期协调一些保障房或者闲置房以半价或者成本价安置,与银行协商对确实困难的延期偿还房贷,又或者更进一步,跟一些楼盘协商,提供打折购房,也就到顶了。剩下的损失怎么办?摊上这么个邻居,也只能认了,无情但也没办法。有些话本不应该在这种情况下说,但还是斗胆说一下。一栋楼240多户业主,三楼搞这么大动静的装修,怎么就没人过来看一看,怎么就没人去监督?小镇去年装修,邻居过来看了好几次,动静大一点、没在允许时间内施工,都要求物业上门警告,再犯就要联系社区。这还是私人装修,整层楼那么大声势的商业装修,怎么就没人关心一下?真以为事不关己就能高高挂起?最后谈三点:第一:装修领域,“卧龙凤雏”、奇葩操作太多,只要同栋楼装修,一定要注意观察。不是说自己多上门实地看,一栋楼承重结构、剪力结构用料不一样的,破坏这种结构动静很大,如果动静异常、拆下来的建筑垃圾异常或者从外面肉眼可见的发生结构和外立面变化,一定要果断联系物业、社区、政府部门,自己不用冲在前面。这事一定要做,毕竟自己是房子安全的第一利益相关方。第二:别管别人如何,胆子小一点。总有人装修的时候异想天开,觉得层高不够,觉得客厅太小,觉得采光不够,觉得飘窗碍事,总想拆墙破洞,一般的拆了也就拆了,但装修前第一件事一定要好好了解哪里能动、哪里不能动。一定要去找物业,找到房子的结构图,但千万不要物业没说、结构图没有标注承重的就能拆,也别太信任装修工人。破坏任何墙体的时候,一定亲眼盯着装修工人先用电钻打几个眼看看,只要里面有钢筋,别管大小、别管图纸如何,一定别动,有点小遗憾总比承担巨大损失要好。当然不是说所有带钢筋的都不能动,但有多少人能搞清楚呢?稳妥起见,记住一点:有钢筋就不动。第三:尽可能别买高层,买总楼高6层以下的房,宁可贵点、老点、破点。小镇买房,有一个基本原则,只买6层以下的楼房,哪怕贵点、老点、破点,而且特别注意小区住户综合素质。正如前面所说,装修这件事上什么人都有,不知道哪个胆大包天的就搞出来奇奇怪怪的装修方案,威胁到整栋楼的安全,一个小区住户综合素质高,法律和常识认知水平就高,能够大大降低各种奇葩装修;而一栋楼住户少,又能大大降低风险。最重要的是6层以下的房子,承重结构更加简单,框架结构的可能性也会大一点,就算承重结构被破坏了,也容易恢复,不像高层剪力结构一旦破坏根本不可逆,而且一栋楼楼层矮、住户少,彼此更容易协调,就算真要拆除重建,也更容易,成本也低,还更容易得到政府的救济。楼层越高,修复难度越大,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完全恢复,人多了“奇葩”“傻大胆”也多,这都是风险,而且以后年头久了,电梯等设施的维护、更换都是问题。这起装修案成了热点也是好事,能够教训更多人,更希望今后装修行业能够像建筑行业那样,能够正规化、规范化,要像当年整治豆腐渣工程一样,建立终身追责机制,重罚严惩,一定要打消一些人的侥幸心理。否则,这样的事一定还会发生。其他文章推荐■
2023年5月4日
其他

一种解法:拥抱变化,守住不变

特别喜欢互联网行业的一句口号“拥抱变化”,虽然这个“好经”被念歪了,成了虚情假意的PUA。正如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则是绝对的,唯一永恒不变的就是变化。人类文明绝大多数时间习惯了相对静止,甚至对静止极为不满,比如多少代人就是种地,明代更以户籍制度锁死,农就是农,军就是军,文人却能世代书香,这样的时代不缺“匠人”,因为除了做好几代人一直做的事,也没啥选择。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人类的肉体、思想远远无法适应这种转变。就像现在已经不缺吃的,但仍然对碳水抱有极大渴望,又比如已经进入信息极度爆炸的时代,但很多人仍然保持着对信息的渴望,任何时间地点都想继续获得信息,哪怕已经“吃”到消化不良。就说中国吧,上千年的轿子,到了民国就成了拉洋车,看电视剧《父母爱情》,上世纪50年代已经变成了人力三轮车,再后来被公共汽车、出租车等等取代。后来变化更快了,2010年一个普通地级市的出租车牌照最高炒到50多万,然而仅仅到2016年就跌到十来万,再过几年除了本地人还有几个愿意开出租车的?打破一种垄断的,往往是另一种垄断,现在出租车已经成了明日黄花,虽然年年都通过各种渠道要求限制网约车发展,但蛋糕被网约车切走越来越多已成定局。但被切走蛋糕的仅仅是出租车吗?前不久小镇跟爱人去听了一场脱口秀,过去几年高度依赖线下的脱口秀很不容易,绝大多数脱口秀演员都是兼职,有一位曾经是很有名的广播播音员,转型当然是因为热爱脱口秀,但还有一个原因是广播业的迅速衰落。十几年前广播依托交通业还红火过一阵子,后来迅速衰落与智能手机、互联网快速发展高度相关。过去开车没啥解闷的,除了放音乐就是收听广播,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发展起来后,广播的吸引力弱了很多,本来还可以依靠出租车行业,但网约车的迅速崛起,让司机们越来越专注于接单,平台的严格要求,也让司乘关系更加纯粹。多少人就是为了减少交流,才选择网约车。网约车取代出租车,捎带冲击到了广播业。类似的例子太多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跨界冲击,颇有些“毁灭你,与你何干”的感觉。来自本行业内部的,大体能够预料,就算自己做不到,也不至于听都没听说过,所谓的降维打击极为罕见,而且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完成过渡。最可怕的就是跨界冲击,而且是那种往常思维框架里根本没有考虑过的领域带来的冲击。比如英语,其实20年前语言类专业还是很吃香的,当时仅有的一些报考辅导,语言类都是不错的选择,那时候还鼓励报考小语种。然而现在呢?语言类就业成了什么样子,小语种更别说了。为什么变化这么快呢?一个原因是技术进步。基本的翻译需求可以通过AI工具实现,比如10年前出国旅游就可以带一个翻译机,现在随便下载个APP就能替代多数语言专业。二是中国发展太快。过去稀缺,学好外语就能进外企,那时候的国内外收入差距实在太大,现在呢?语言毕竟只是一个工具,不是一个专业,任何一个专业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掌握流利的外语,不同职业搭配语言这才是当今需要的。同样崩解的,还有工商管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等专业。再说说产业。前些年热捧的土木,现在又如何了?当然土木、生化环材不愁工作,只不过工作环境不好、收入相对低一点,相比互联网这样的时代宠儿逊色颇多。但互联网就能一直好吗?未来数字经济将是未来几十年的增长主力,但数字经济可不仅仅是过去习惯的、狭义的互联网。从前年开始,传统互联网增长模式从流量向经营切换,多少曾经的“大厂精英”一夜失业,刚开始还觉得不愁找工作,但很快全行业都发生了变化。现在新的风口出现了。比如储能,比如AI智能,可又能持续多久呢?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现在问题是自己行舟的这条河,都会有水深水浅、水急水缓,甚至突然并流、消失,而未来有太多前所未有的变化,而且是对过去几十年的颠覆。习惯了几十年的国际秩序,必然要大变革;习惯了几十年的能源结构,必然要大变革;产品流、能量流、资本流、信息流,都要变化。说到这可能有些迷茫,但“拥抱变化”的后面其实还有一句话:“守住不变”。什么是不变的呢?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小镇理解有三:一是健康的身心。正如《保持尽可能长的正增长周期》提到的,对一个人来说,理论上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每年收益应该持续增长才对,关键就是要保持尽可能长的正增长周期,核心是身体。二是安心的人际关系。正如“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锚定自身离不开相应的一个个人,这些人代表各种不同的感情需求,亲人、爱人、朋友、师长等等,人的感情是可以不变的。三是做一名自由职业者。注意“自由职业者”关键是心态和能力结构,而不是必须离开组织或平台。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自由”是一个人扎根到最深处的追求,想要实现“自由”非常难,需要一整个系统的支撑,需要刻意练习,自律、自省、自主,最终要达到这样一种状态:随时保持自己创造价值的能力,并可以自由迁移。大家怎么理解“变化”和“不变”呢?其他文章推荐■
2023年5月3日
其他

出海的路,不止一条

解决一个问题,不能在这个问题所在的维度找答案,而是要升维。人民币国际化就是典型,从过往经验看,人民币国际化很难实现,有一些根本的悖论,比如要想提高国际结算占比,那就要求中国有更多逆差,让更多国家持有人民币才行,但逆差必然导致中国产业外流,出现空心化,这是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不能接受的。而就算疫情三年后的当下,中国出口仍然强势,3月出口飙升,结束了近半年的连跌势头,带动一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4.8%;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6.8%,与东盟的进出口同比增长16.1%,在欧美需求出现收缩的情况下,开拓更多非欧美市场,意义非凡。无论从国际贸易的现状,还是从中国经济增长、社会民生的客观需求来看,中国都将持续做全球第一的制造业大国,也将继续维持顺差地位。这种情况下,很难按照过去路径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但真的不行吗?如果还是想不劳而获,从全世界抽“铸币税”,那自然不可能,但正如昨天《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谈到的,倘若我们站得更高,从全人类共同利益而不是局限于某国的角度,这一切是有解的,而且各方都能获利。人民币要国际化,但人民币绝不能成为下一个国际货币,而是各国货币直接结算,尽可能压缩作为中介的第三国货币的结算空间。就目前而言,要压缩的显然就是美元。美元成为国际货币有其历史的偶然性,二战期间,欧洲各国生产力严重受损,大量物资从美国获得,导致黄金大量流入美国,欧洲各国还发行了大量国债,这些债务都是得还,欧洲各国包括英法等战胜国在内,都面临巨大财政压力,不可能再维持本国货币与黄金的兑换比例。二战结束后,各国重建仍然需要美国,黄金继续流入美国,美国持有的黄金从1946年的59%上升到1948年的75%,在数字技术和全球化基础建设没有达到一定层次的时候,必然需要一个有足够的黄金作为抵押物的货币,在当时有且只有美元。这就是美元成为国际货币的关键,很有意思的是,根据后来解密的《维诺那计划》,当时主导布雷顿森林会议的美国代表哈利·怀特,实际是苏联间谍,而且是一名非常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他主导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国际货币,是因为坚信资本主义危机会越演越烈,美元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背书,有利于加速资本主义的消亡。哈利·怀特也失算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国反而摆脱了黄金,美国依靠对能源和全球产业链的掌控,仍然保持了美元霸权,美元国际货币地位进一步强化。但这真的可持续吗?最近彭博社有一篇报道,说2023年3月,人民币在中国跨境收支中占比从2010年几乎为零上升为48%,首次超过美国。这个报道很令人振奋,但还是要强调,不要被误导,这个数据来自于央行近期发布的《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表》,跨境收支不是跨境贸易。3月份我国跨境收入总额为39261亿元,其中人民币收入金额为18695亿元,收入的美元折算为人民币为19168亿元;3月跨境支出总金额为39061亿元,其中人民币支出金额为19236亿元,收入的美元折算为人民币为17403亿元。收支两项相加,3月跨境收支总金额为7.832万亿元,人民币收支金额为3.793万亿元,占48.43%,超过美国的46.7%。但先别急,再提供两组数据:还是根据央行数据,2023年一季度,我国跨境收付总额为20.1万亿元,其中人民币为9.11万亿元,占45.31%;但是货物和服务贸易中,人民币收付仅为2.24万亿元,其他经常项目(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为0.65万亿元。看出来问题了吗?在跨境收付中,无非就两类:经常账户(主要是货物和服务贸易)、资本和金融账户。我们强项显然是贸易,但奇怪的是,在2023年一季度的跨境收付中,人民币整体占45.32%,但其中只有11.14%来自于贸易,“资本和金融账户”占比却三倍于贸易,占30.95%。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很简单,与我们的人民币监管政策有关,目前只有在经常账目下,企业和个人才能自由地将人民币兑换成外汇,也可以将对外贸易获得的外汇兑换为人民币。但是在资本和金融领域,我们采取了严格的管控措施,限制自由兑换。比如大陆投资者想到境外购买股票,需要借助QDII,海外投资者想买A股就需要借助QFII,还有我们很熟悉的沪港通和深港通等工具。这就导致,在我们更弱的资本和金融领域,人民币在跨境收付占比更高,反而是在我们更强的贸易领域,占比更低。这是我们主动采取的措施。在2015年以前,人民币结算在跨境贸易中提升非常快,从2010年的0.51万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7.23万亿元,到2015年3月最高达到37.54%,在2015年“汇改”后开始回落。以2018年为界,此前人民币国际化更重视人民币结算功能,导致境外投资者往往因为预期升值或者利率比较高才会短期持有人民币资产,出现大量套汇、套利,越过对金融和资本的监管,出现不少泡沫。2018年后,人民币国际化从过去重视结算转为重视计价,尤其是强调大宗商品如原油期货的人民币计价,并向海外机构投资者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吸引海外人民币回流。这个转变,显然更重视强化人民币在跨境投资结算中的使用,就是要培育海外投资者对人民币的粘性。这样做,确实出现了一些看起来不太好看的数据,尤其在某些限制投资的地方,会出现贸易、金融和资本两个领域人民币结算双低,进而拉低总体占比。但,既然我们可以从以结算为主转为以计价为主,既然曾经短短五年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中占比就超过三分之一,现在中国商品在全球贸易中地位进一步提升,现在的20%占比,远远不能体现我们的真实水平,我们有很多主动作为的空间。以台湾地区为例,受众所周知因素的影响,两岸互相投资大幅锐减,导致在金融和资本领域人民币结算长期低迷。而在贸易结算上,两岸跨境结算仍然以美元为主,2020年美元占比高达89.39%,人民币结算仅为10.35%,远低于20%的平均水平。大陆在与台湾贸易中,承受了巨量逆差,而人民币结算占比很低,这当然是问题,但换个角度,这何尝不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新突破口?更进一步,是我们从根本上统一的利器?参照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本币结算,携巨额逆差之势,明确要求台湾地区在与大陆的贸易往来中,人民币和新台币越过美元直接本币结算。这不但挤压了美元在全球结算中的空间,还变相迫使台湾地区减持美元和美债,更多使用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而不是SWIFT(国际资金清算系统)。人民币和新台币本币结算早在2010年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十多年进展极为缓慢,又不是要求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这个要求合情合理,都不需要动用军事力量巡台、绕台,单单商务部就足以施加巨大压力。比如4月12日,商务部发出公告,就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涉及2455项产品。长期以来,一直希望通过种种优待,令台湾民众感受到祖国的诚意,促进统一,但结果大家都知道;然而也不宜走到“穷台”的另一个极端,统一是必然的,还是要讲究斗争方法。从结算入手任何一方都无话可说,而且这也符合各方利益,少了美元这一道环节,两岸的经贸往来必将更加密切,贸易成本也更低,何乐不为?台湾当局如果再拒绝,那还有什么上得了台面的理由?更不要说,以大陆对台的巨额逆差,2022年高达1565亿美元,是巴西的3倍,通过本币结算,台湾地区将持有巨量人民币,那就必须花出去,这钱可就不好再用来购买美国的军火,反而有利于人民币走出去。类似的还有很多国家和地区,贸易、生产力是我们的强项,不论顺差还是逆差,仅仅在贸易领域加强双方本币结算,就可以极大降低国际贸易对美元的需求。我们不需要让美元退出,美元仍然是国际货币,只不过这个国际货币的使用量越来越少,越来越难以从国际贸易中抽取“铸币税”,那么维持货币霸权的收益将越来越低,成本不减反增,这已经达到了目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全球货币将进入新的时代,一个没有中间商吃差价的大同时代。其他文章推荐■
2023年5月2日
其他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近期写一份材料,难免影响了分享,目前告一段落了。期间重点学习了总书记一些讲话、精神,比如在外交领域提出的主张只有两个: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根本。结合最近产业和国际变化,有一些新的思考。第一点:中国是科技进步、人类发展的最大受益者科技进步对人类文明的意义不必赘述,我们现在能够过上几百年前皇帝都未必过得上的生活,归根到底来自于科技带来的生产力巨大提升,而一切科技进步最终都要体现在实体经济上。这就决定了,谁拥有最成熟、最完善的产业体系,谁就一定是科技进步的最大受益者,或早或晚罢了。最近几十年,科技持续爆发,通过技术扩散最终传导到全世界,这个过程恰恰伴随中国的产业升级,最近10年更加明显,这就是中国发展大大超出各方预计的关键。不仅仅是产业升级,中国拥有巨量人口,这就意味着,一切有利于人类的成果,必然有利于我们,更何况我们拥有全世界最强的组织动员能力,还在过去几十年始终如一的增强人的价值,比如普遍的教育等等。所以,对于全世界任何国家的科技创新,我们都应该保持赞美的态度,因为只要我们保持产业升级、发展实体经济、以人为本等不变,那么我们一定会切走最大的一块蛋糕。第二点:需要思考如何驳斥抹黑、打破封锁。科技进步带来增量,但无论再大的增量也不够分,一定有多有少、有先有后,那就很难避免被抹黑、被攻击。我们过去通常的做法是正面驳斥,但这种自证显然效率很低,无论我们拿出来多少个例子,都不可能穷举,那么抹黑者就可以说抹黑的事情就是存在,无法根本解决。怎么办呢?答案就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西方是一个基于共同文化理念的世界,我们要化解,只能以一个更大的世界去抗衡,单单中国的体量太小了,要想胜出,必须团结一个远大于西方世界的集合体,那就是全人类。第三点:怎么团结全人类呢?最核心的就是不能再走老路,要立足全人类提方案。举一个例子,美元和人民币。美元成为国际货币,各国承担了很大成本和风险,那么解决方案是以一种新货币取代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吗?当然不是,这就走了老路,也不可能得到全世界普遍的认可,真正的解决方案是走新路,那就是再也没有所谓的国际货币,所有国家的货币都是国际货币。做到这一点,也有赖于科技进步,不再需要一个中间货币,多种货币直接结算成为可能。当一个方案,所有国家都能获利,谁又会来阻止呢?以造福全人类的名义行事,这是最大的正义,谁敢、谁能站出来反对呢?第四点:顶尖人才往往是理想主义者,需要更崇高的道义鼓励。科技进步、产业升级需要众多顶尖人才,而顶尖人才不是拿钱砸、拿枪指着头就能踏实干活的,到了这种层次对于信念、理想、道德等等软性的更加在意,发挥顶尖人才的力量,更多依靠他们的主动作为。比如大国工匠,又比如奈飞公司提出的“只打造由精英组成的战队”,强调“没有规则”,甚至废除掉休假和报销制度。当我们超脱国与国之争的狭隘视野,站在全人类的角度提出更宏大的目标,更以行动坚持走下去,一定会获得更多顶尖人才的真正认可,什么封锁不能打破呢?拔高维度,一些看起来很难解的问题,自然就有了解法。这正是文明智慧的体现。其他文章推荐■
2023年5月1日
其他

保持尽可能长的正增长周期

今天是清华112周年校庆,按“无体育,不清华”的传统,上午在西大操场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校庆跑圈活动,今年是112圈,44.8公里,已经超过全马了。下午则参加了校友终身学习计划第43讲“我们为什么要健身”,由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国家队体能训练中心创建人、主任王雄主讲,受益很多,准备马上行动起来。理论上,随着人的成长,应该一年比一年更了解社会的规则和需求,能力和经验也会越来越多,人的价值或者说创造的财富应该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多才对,但现实是,40岁并不必然比30岁更好,30岁也不必然比20岁更好。一方面总有意外发生,打断了这种正增长,比如疾病、事故等等,能否尽可能降低这种意外发生的概率,提高自己面对意外打击的抵抗力,最终成功从意外打击中走出来,非常重要。但就算没有发生意外,顺顺利利、平平安安,人的财富也并不会逐年递增,其中一个关键就是身体健康度,健康对人来说,应该按照复利去计算,一个人维持健康的时间越长,利滚利的收益就越大,这不难理解。健康和财富有很多相通之处,可以看到华尔街的金融精英们,往往保持非常好的健身习惯,而体育、健身本就是精英教育的核心,现代体育更是源自英国贵族。今天的讲座,获得了很多健身运动方面的知识,很系统,也纠正了过去的一些错误想法。比如谈到,婴儿才是真正的科学健身专家,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极为标准的锻炼、使用身体的方式,只是婴儿特别善于学习大人,随着学习,动作越来越变形、越来越不科学,所以学习健身,可以多观察婴儿的动作。又比如将运动分为5种,包括竞技娱乐性运动、休闲运动、力量练习、轻运动、有氧练习,并给出了运动建议,要求每一个人在竞技和休闲类的专业运动中至少要有一项爱好,在力量和有氧的身体练习中至少有一项长期坚持。还建议,30岁以后,每周2-4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专门运动时间,而且越是压力大、越是繁忙,越要健身。收获实在太大,最触动小镇的就是特别强调力量练习。小镇过去基本以有氧运动为主,力量训练基本为零,王老师强调这是不对的,尤其50岁以后,绝不能只进行散步这类轻运动,也要注意加强力量训练,不仅更加健康,还能有效延长有生活自理能力的时间,有很多老人或者说多数老人,老了以后站都很难站稳,关键就是缺乏专门的力量训练。老师还谈了减重、健身时间管理等知识,还推荐了一些书,比如《50岁之后的健身管理》《女性健身全书》《精准拉伸》《运动处方》《基于生物力学的纠正性训练》等等,已经下单了,待实践之后,再与大家分享。小镇许诺要将持续分享坚持至少20年,关键就是身体健康,清华口号是“为祖国健康工作至少50年”,小镇非常希望,能争取把持续分享、共同成长向50年这个目标看齐。5月英文May,源自罗马神话中专门司管春天和生命的女神,从5月开始,运动起来,小镇也定了一个小目标,用2个月时间把各方面身体指标恢复到疫情前,不能再犯懒了。其他文章推荐■
2023年4月29日
其他

大势已成,大有可为

前几天在《有的正当新生,有的渐入黄昏》谈到新能源汽车,把2023年新能源汽车的突破视为中国产业升级的里程碑,但还是没说透,还是有留言仅仅停留在汽车本身,没能理解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性。提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制造2025》列明的十大领域,会把汽车这个消费品列入?《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制造强国“三步走”的第一阶段总纲要,于2013年由一百多位科学家、院士共同起草,整个报告历时三年,动用了无数智力、心血,这样一份报告无需怀疑科学性,更无需怀疑中国实现这一规划的必然性。报告强调三个转变: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由中国速度转变为中国质量,由中国产品转变为中国品牌。基于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和三个转变,明确了十大关键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机械。整体上,有4个已经基本完成甚至超额提前完成(海洋船舶、轨道交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3个进展顺利,有望如期完成(航空航天、农业装备、新材料);还有3个任重道远,需要更加把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机械)。不过就算是压力比较大的三个,在其中一些分支领域已经开始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关于每个领域的进展再专门展开。大家是否注意到,10大领域只有新能源汽车属于消费品,为什么小镇会把一个消费品的突破视为中国产业升级的里程碑呢?而不是光伏、高铁或者大飞机?因为,潜在需求的规模不同。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工程装备、电力装备等等这都是以一个地区、一座城市、至少一个大工厂或大企业为基本单位配备,而消费品不同,比如之前的“家电下乡”,其潜在目标市场是一个个家庭,汽车也是如此,几家人共同买一辆汽车并共享使用的可能性很低。一个消费品,需要满足几千万、上亿家庭的不同需求,就决定了产品需要在方方面面达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市场的力量也会给产业巨大的发展动力。有一个重大问题:李约瑟难题。既“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有很多种解读,但在小镇看来,关键是科学技术有没有得到规模应用,有没有围绕这项技术培育足够大的商业利益,如果仅仅停留在小范围、小领域使用,这项技术就不可能持续更新迭代,形不成一个基于新技术的新群体,也就不可能带动整个社会的变革。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中国汽车在2023年即将问鼎全球出口第一,这就意味着,中国已经打通了中高端产业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市场)的全链条、正循环。注意: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正循环。这非常重要。汽车是现代工业的明珠,是第一消费品。其复杂程度远超芯片、手机、光伏等等一切产业,就算军事装备的复杂程度也达不到汽车的层次,汽车带动的产业链几乎涵盖所有制造业部门,一个国家汽车产业的管理水平,就标志着这个国家制造业的最高管理水平。一辆汽车,涉及外饰、内饰、底盘、发动机、车身等等部分,每一个部分甚至关键部件都有一个专门的产业链集群;制造一辆汽车,又涵盖冲压、焊接、涂装、总装、检测等等一系列工艺流程,极大展现了现代工业的整体水平。飞机虽然也很复杂,但正如前面说的,飞机绝不可能卖给每一个家庭,必然至少以城市或大公司为单位进行配备,而汽车的需求规模远超飞机。研发一辆汽车不难,生产也不难,以政府倾向性支持养活若干车企也不难,但2023年中国汽车产业的集体崛起,意味着是整个中国工业体系、制造水平的革命性进步。能够在汽车这个第一制造业占据国际竞争优势,打通从研发到销售的“产学研用”正循环,不但这个产业本身能够更加快速迭代优化,不断降低成本、提高工艺水平,还必将外溢到其他各个领域,包括尖端领域。比如汽车工业现在加强轻量化,诞生了大量针对轻量化的先进工艺,仅以连接(焊接)技术为例,就有激光焊接、搅拌摩擦焊、锁铆技术、热熔自攻螺钉等等工艺。联想下Spacex的星舰,直接用不锈钢焊接,这个技术就是汽车焊接工艺的尖端体现,类似的还有很多。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上面提到的十大领域,压力比较大的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机械。其中“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机械”压力最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最大短板就是28纳米(不含)以下先进制程芯片,而“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关键卡点就是工业母机。其他7个方面,与汽车产业联系非常紧密,这7个领域的进步造就了强大的中国汽车,而中国汽车的市场化也推动了7个领域的突飞猛进,这是相辅相成的。千万不要觉得能研发就行,产业化、市场化应用意义绝不亚于研发,科研必须跟成果转化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就好像中美两国造舰,为什么中国这几年海军进步极为迅速,先进装备一件紧接着一件亮相,新舰下饺子一样,关键就是产业化、市场化,军民融合、民用支持军用。到这里说的是过去和现在,中国汽车的重要性绝不仅仅止于此,还有一个极为关键的大势,那就是汽车消费趋势,以及由汽车带动的庞大配套产业。想想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是不是早就完成了汽车普及?中国已经是继发达国家之后,汽车普及极为迅速的国家。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2020年中国有车家庭比例已经达到41.67%,其中江苏、山东有车占比已经超过50%,相信现在比例更高。接下来呢?从全球看,未来汽车需求更多集中在东南亚、拉丁美洲、南亚、非洲等后发展国家,随着人类科技水平和生产力的持续提升,入门级汽车成本一定越来越低,这是海量的需求,是铁板钉钉的未来。谁能跟中国比制造业成本?马斯克都说了中国工厂的综合成本仅为美国的三分之一,注意汽车产业的成本,人力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关键是产业链配套。去掉日韩新加坡这类亚洲发达国家,相比欧美发达国家,这些后发展国家典型特征就是人口多,而且越来越多,由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人口一定更加高度集中于少数地区。这就意味着汽车消费配套底层逻辑的改变,更加依赖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建设性价比更高。在人口密度低的地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远,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性价比就低,就像快递、外卖、闪送等服务业集中于一二线人口聚集的城区一样,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也要考虑人口密度。在这种人口密度低的地方,燃油汽车的配套设施建设成本更低,毕竟需要的是一个个加油站,还可以自行储存大量燃油,对于基础设施的需求较低,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车高度依赖一个强大的电网、充沛的充电设施。然而,有弊就有利。新能源汽车对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很高,推广成本比建设加油站更大、更难,但中就有一个临界点,一旦突破,新能源汽车的综合使用成本(包括费用、时间、便利)将迅速下降,而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体验和可拓展性是传统燃油汽车无法比拟的。一旦突破这个临界点,在私人领域,传统燃油汽车根本无法与新能源汽车抗衡。不要觉得充电难,关键还是上面提到的产业化、市场化,一旦形成规模,成本下降非常快。比如在商超、高速服务站、专门充电站配备400KW以上超充以满足快速充电需求,而在城乡普遍建设7KW低功率充电桩,完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还可以与光伏等结合。关键就在于密度、数量,的确现在后发展国家消费能力仍然不足,但一定要看到关键趋势,最关键的就是人口数量和密度,只要一个国家不躺平、仍然想要发展得更好,需求终究会提上去。这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呢?伴随中国汽车的大量出口,进而主导全球新能源汽车标准,相关配套产业一定会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这个先锋大将一同出海。车载智能设备、智能服务会跟进,电力装备、充电站、变电站、动力电池、电网等等会跟进,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也将跟进,为了解决新能源调峰调频问题,一套完整的智能电网系统也是必须的。这还仅仅是一小部分,这是多么振奋的未来。如此大势,还用怀疑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吗?还用担心中国产业的未来吗?其他文章推荐■
2023年4月28日
其他

谈谈不动产统一登记与房地产税

4月25日,自然资源部王部长宣布,我国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果不其然,大家第一关注还是房地产和房地产税,但这件事跟房地产税没啥关系,另有目的。可能有朋友会问,不动产统一登记不就可以全国联网查一个人在全国有多少房产,就为以后征收房地产税创造了条件,怎么就没关系呢?注意,早在2018年就已经实现了不动产全国联网,而现在公布的是在全面联网的基础上,完成了登记上网工作,而且宣布部门是自然资源部而不是住建部或者财政、税务部门,重心本就不在房地产和房地产税上。关于房地产税的事情已经谈过很多次了,全国联网、统一登记确实在技术上更方便征收房地产税,但房地产税的关键难点从来不在这种技术性问题上,就算没有联网、没有统一登记,也不影响征收,有很多关键难点,比如征收能力、确权,还有到底能不能解决地方财政困难、会不会对经济造成冲击等等问题。虽然理解大家对房地产极为敏感,但不能碰到什么事都往房子上联想,那必然搞错了方向,会错失很多机会。注意这次宣布有这么一段话“这意味着经过十年努力,从分散到统一,从城市房屋到农村宅基地,从不动产到自然资源,覆盖所有国土空间,涵盖所有不动产物权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全面建立”。需要了解公文的一般结构,那就是越难、越关键的会放在后面,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最难的是“自然资源”,这次官宣重点也是“自然资源”,核心摸清家底。从以下两点进行理解:一是政策角度。中国政府工作非常有条理,脉络很清晰,不能孤立看待一件事、一件政策,必须搞清楚前因后果。不动产统一登记是现代物权的基本制度配套,过去我国对于房屋、土地、草原、林木等等每一类不动产都有相应的登记体系和证书标准,归属于不同部门管理,涉及国土、水利、住建、农业、房管、林业、海洋等等部门,导致出现种种管理问题和冲突。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是近些年来经济领域改革的一大主线。2007年《物权法》正式提出“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但由于当时条件还不具备,因此在附则的第246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对不动产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作出规定前,地方性法规可以依照本法有关规定作出规定”。2013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提出“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同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提出了“统一登记机构、统一登记簿册、统一登记依据、统一信息平台”的“四统一”改革任务。在中央要求下,2015年国务院制订了《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2016年国土资源部发布《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开始全面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2018年实现全国联网,再过5年完成了统一登记。一个关键是2018年的机构改革,当年改革的第一项就是“组建自然资源部”,以国土资源部为基础,整合了发改委、住建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海洋局、测绘地理信息局等多个部门的相关职责。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中就有一句非常关键的话:“统一调查和确权登记,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记住这句话。二是法律角度。有的人对法颇有些嗤之以鼻,觉得法就是摆设,颇为质疑。但实际中,虽然确实有各种问题,但法律就是硬性要求,对政府行为先从法律角度入手理解,才更接近现实。强调的“不动产统一登记”,依据的法律显然是2015年《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理解这项工作当然要从这部条例入手。跟现在提到不动产大家第一反应就是房地产一样,当年这个条例发布也引起全社会普遍关注,因此在2014年底还专门组织研讨会,并在2015年4月在中国政府网公开,可以搜索“‘不动产登记制度推出的意义与未来’文津圆桌研讨会”。时任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不动产登记局)司长(局长)王广华在谈到统一登记核心功能和目的时说得非常直白,他说“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核心功能和目的在于保障不动产交易安全,有效保护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财产权,不是为了降房价和反腐败。”对于大家关切的房地产税,说得也很直白,他说“没有不动产统一登记,(房地产税)这件事情照样可以运转,无非就是你是把资料从不同地方拿过来整合,还是登记机关已经整合好了你直接拿来用。”而从《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内容上,也可以看出跟很多人关心的房地产税、反腐败没有必然关系。比如第25条规定“国土资源、公安、民政、财政、税务、工商、金融、审计、统计等部门应当加强不动产登记有关信息互通共享。”注意没有提到不动产登记信息需要与纪委监委、检察院等共享,如果确实有办案需要,仍然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走规定流程。那么,全面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从刚才梳理政策脉络可以看到,虽然过去也有不动产登记,但主要是服务于政府管理,不同部门的标准不同,登记的结果也有差异,在政府管理的时候虽然会出现一些冲突、矛盾,但还勉强能用。推进统一登记,核心是为了进一步市场化。理解统一登记,首先要与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联系起来。按照《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了五大方向: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不动产统一登记就是第三个“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的关键,提到的五项工作的前两项“健全城乡统一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加快发展统一的资本市场”都与不动产统一登记有关,自然资源当然可以进入市场交易,但前提是标准要一致,更要摸清家底,进行确权。统一登记就是确权,建立了统一的信息平台,以后交易也就能够实现即时监管,才够实现包括自然资源在内的全国不动产的证券化。不动产的证券化,这可比房地产税重要太多了,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事。怎么理解呢?中国有巨量存量资产,但是这些资产过去很难进行交易,交易困难也体现在估值上,大量资产闲置,这是巨大的浪费。就拿国有企业来说,目前国有资产总资产超过300万亿元,2022年应交税费为5.93万亿元,同比增长8.4%,对财政贡献非常大,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仅仅只有5689亿元,显然还有巨大潜力可挖。如果能够把国有资本进一步盘活,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完全可以为国家贡献更多财政收入,这可比搞房地产税更有效、更便利,倘若总资产的回报率提高1%,那就是一年3万亿,考虑到土地财政需要投入多数资金用于基础建设,基本可以弥补土地财政消减带来的缺口。而这仅仅是国企资产,更庞大的资产是土地、自然资源等不动产,过去由于没有统一标准,不好估值,更难以市场交易,这部分资产长期闲置,统一登记之后就是确权,完成确权就能够证券化,可以进行抵押等金融操作。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TIs),就是典型。金融是最高效的工具,利用好金融工具大有可为。尤其是未来一段时间,全球动荡加剧,相比成长性,全世界对安全和确定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国显然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避风港,大势在我,事半功倍。这意味着什么呢?点三个关键方向,先不展开了:地方财政转型与地方债务化解;国企改革与国企价值重估;乡村振兴与乡村资产价值评估。其他文章推荐■
2023年4月27日
其他

按照我们的标准,公平竞争

上个月,财政部公布对德勤和华融的行政处罚,对华融和7家附属公司合计罚款80万元,而对德勤则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总计高达2.12亿元,其北京分所经营业务更被暂停3个月。有人认为这是对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区别对待,并因此感到振奋或者忧虑,真的吗?其实没有区别对待,完全是依法进行。这件事起因是2021年,华融本应在4月底之前发布2020年财务报告,但是延迟了半年,直到9月29日才公布年报,而年报中信用减值损失高达977亿元,其他资产减值损失101亿元,合计损失1078亿元。然而从2012年到2017年年报中都没有出现信用减值损失,2018、2019年信用减值则分别为173亿元、250亿元,而2021年又出现了171亿元信用减值损失,短短4年信用减值损失高达1571亿元。这是极不正常的,一家如此大规模的资产管理公司,不可能突然暴雷,作为守门员的德勤负责对华融年报进行审计,但2015年到2019年年报审计意见都是“标准无保留意见”,这是五种审计意见中最高的一等,意思是“财务报表和报表附注质量合格,数据可靠,信息真实”。直到2020年年报出现巨额信用减值损失,德勤才突然改口,对财务状况出具的审计意见是第二档的“无保留意见”,而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则是“无法表示意见”,仅次于最严重的“否定意见”。华融作为国内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在1999年为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剧增问题而成立的,成立后恰逢入世、房地产大发展,加上当年不良资产大多对应土地,不良资产很快就成了香饽饽。然而2018年,华融掌门人赖小民被“双开”,并在2021年一月宣判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由此掀开了华融的盖子,对比下同为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先后在香港上市的中国信达,更能发现华融的不正常。这是本次处罚华融和德勤的背景。最终2022年3月17日,财政部以华融存在内部控制和风险控制失效、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等问题处以80万元罚款,对德勤则以存在严重审计缺陷等处以2亿元巨额罚款。回到开头的问题,为什么处罚天差地别?这就要回归到法律,会计和注册会计师的差别。前者归《会计法》管理,后者则是《注册会计师法》,还需要了解注册会计师虽然带有“会计”两字,但实际不做会计相关工作,而是负责审计。会计法针对的是所有企业,而注册会计师法针对的是上市企业,如果注册会计师工作出现问题,危害更大,自然更加严格。所以不存在内外区别对待,而是依法判决,合理合法。对华融和7家附属公司的处罚是根据《会计法》第四十三条“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进行的处罚,10万元已经是罚款的最高上限。而对德勤则依据《注册会计师法》的第三十九条规定的“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本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可以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暂停其经营业务或者予以撤销。”对德勤暂停经营业务,显然属于“情节严重”,那么罚款肯定是五倍顶格,由此也能推测德勤从华润获得的审计收入也就是4240万元,着实不菲。为什么负责审计的处理结果如此严重?为什么要如此重罚德勤?华融就放过了?原因很简单,每一部法律规范的领域都不同,《会计法》规范的仅仅是会计工作,由财政部门管理,至于偷税漏税属于税务部门的工作,税务部门也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在检查、追缴的时候,税务部门也不会使用财政部门负责的法律。这是法律使用的基本原则。因此,对问题要划分清楚,一一问责。在华融问题上,财政部审查的是会计工作,当然使用《会计法》,而之所以处罚比较轻,这也是现实考虑。虽然一直强调严禁做假账,但现实中做假账可以说比较普遍,而且危害性也不大,不宜处罚太重,财政部门处理完会计造假之后,才轮到税务部门去查是否偷税漏税,然后就是追缴税收。这里又有一个特殊情况,那就是追缴欠税还要考虑企业的生存,这关系到就业问题。比如税务的“首违不罚”,目前已经公布了两批14项“首违不罚”的事项清单,这跟检察系统提出对涉案民营企业家“少捕慎诉慎押”原则、2021年进一步提出“对民企负责人涉经营类犯罪的,尽量不捕不诉”是一样的,都是要避免对企业和企业家造成“误伤”,给企业纠错的机会。所以对明星、网红的处罚,跟实体企业,区别很大。说回华融和德勤。小镇最近对企业财务状况、年报以及审计很感兴趣,虽然有所了解但不成系统,也不能碰到问题老去问朋友。于是想到以考促学,已经报名了今年的注册会计师考试,有兴趣的话推荐也参与下,报名截止到4月28日。顺带研究了审计和“四大”,这个领域完全可以加速推进“中国化”。很多人对“四大”有盲目崇拜,这种崇拜有历史原因,毕竟审计体系来自于国外,过去“四大”相比国内审计事务所也更专业;另一个原因就是总觉得外国的月亮更圆,外国的审计机构更负责、不作假。但其实不然,如果外国审计机构认真负责、不作假,那为什么会从之前的“五大”变成“四大”,安达信当年可是“五大”的老大,竟然帮助安然财务造假,安然倒闭后,作为审计方的安达信也随之倒逼。说起来,刚刚暴雷的硅谷银行,在3月7日还宣布连续5年被福布斯杂志评为美国最佳银行。其他“四大”就没问题吗?更何况,“四大”的工作人员尤其注册会计师,跟国内机构一样,都是通过中国的注册会计师考试之后执业的,经过多年发展,国内审计事务所在能力上绝不差于“四大”。更重要的是,“四大”这类外资审计机构“重形式轻实质”,有一套流水线标准,按标准作业,流程到位就得了,根本不在乎审计结果是否符合真实情况。所以就看到这次财政部重罚之后,德勤的回应很有意思,非常“嘴硬”,强调了三点:第一点:德勤、北京分所及其注册会计师在在审计过程中均不存在任何不诚信的行为;第二点:对德勤在审计工作中未能充分达到财政部要求的审计准则,表示遗憾遗憾”;第三点:未收到华融准备对相关财务报表进行重述的信息,审计报告不需要更正。说白了,德勤认为自己没错,只不过德勤坚持的标准跟财政部要求的不同,最后还强调德勤“一直致力于遵循审计准则并坚守最高的审计质量标准”。外资机构总是莫名的自傲,总觉得自己是对的,然而在财政部应约会见德勤全球理事会主席后,德勤发生了180度的逆转,表示“完全接受、坚决执行财政部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制定并落实整改方案”“推动提升审计质量”。撞了南墙知道改,还有救。财政部也说了,支持德勤等国际会计师网络在华依法开展业务,对包括“四大”在内的中国职业会计师事务所一视同仁,希望德勤在对外交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这三点值得细品。会谈具体说了什么无从得知,小镇仅谈谈自己的看法。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整套系统,需要在各方面完善体系,包括估值、审计等等,国企方面要价值重估,建设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审计方面必然要对注册会计师行业进行整顿,以支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而这也体现了,国家对金融行业深化改革的决心。“四大”也必须依法开展业务,必须遵循中国的审计准则,而不是过去那套只管流程不管实质,整顿审计,首先要对“四大”祛魅,打破对“四大”权威的迷信。德勤之所以发生态度逆转,应当是充分认识到这一趋势,认识到自己过去那套行不通了。“四大”之所以闻名,核心就是标准化,下限比较高,工作有确定性。正因此包括财政部在内对“四大”更加重视,比如曾规定某些公司必须经过“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国内企业为了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也会主动选择“四大”。但也出现了一些利益绑定,比如一些领域,只认“四大”,这就导致形成了垄断,溢价太高,名不副实,甚至可以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来形容。可能是因为业务太多、不愁赚钱,这几年“四大”服务态度颇为恶劣,收费高不说还常常放鸽子,水平也下降很大。这还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四大”核心是标准化,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国,就说明标准化体系做得好,论起标准化根本不惧任何对手,不仅仅工业生产,在审计这种服务上也是如此,只是过去本土机构还不完善,加上本土机构内卷导致收费偏低,没法执行四大的标准罢了。绝不可能永远如此。这几年国内机构进步非常明显,涌现了一批不亚于“四大”的机构,只不过品牌还有待提升。壮大中国的服务业,大势所趋。2022年中国服务贸易同比增长12.9%,服务出口同比增长12.1%,仅占出口总额的11.9%,逆差达到2757.1亿元。对比国际,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占比一般在30%以上,我们还有巨大增长空间。未来服务贸易已经成为中国出口增长的关键,这钱凭什么不能是我们去赚?我们当然坚持开放、互利共赢,正如财政部希望德勤在对外交流上发挥积极作用,欢迎来中国共享发展成果,但要遵守中国的标准,公平竞争。为尽快通过“知识星球”升级审核,开放无上限加入,还请已经加入的朋友多评论、点赞,提高活跃度。未加入的朋友暂时无法查看,可查看次条。其他文章推荐■
2023年4月26日
其他

谈下对人工智能的几点看法

在连续封号之前,小镇开启今年新一轮谈数字经济,作为开头的《不必担心赶不上数字经济的大潮》被商务部主管的《服务外包》选用,刊登在今年第2期。第一次以“大树乡谈”的名义发在正式刊物上,也是里程碑了,可惜分享节奏被打断了。终究还是要谈的,正好这段时间研究了最近出的一些智能工具,从整体上谈几点看法。第一点:万变不离其宗,人决定工具。工具是人的延伸,工具的价值终究要通过人体现,就好像同样一台电脑,功能是相同的,能创造多少价值要看谁用、怎么用。人工智能工具也不例外。目前很多人仍然仅仅停留在娱乐、好奇的层次上,颇有一种惊奇的发现原来猫猫狗狗也能做出拟人的动作,很新鲜但没什么意义。工具当然很强大,但工具还是要落脚在效率上,效率离不开人。就拿GPT这类工具来说,天南海北的问价值极为有限,并不能发挥其能够不断优化的核心能力,人工智能的能力上限很高,但能发挥多少关键在于使用者,核心是提问能力,能否围绕一个初始问题,有逻辑、有方向、有思考的不断提问,最终能够得到远比最初更精准的答案。虽然相比小镇自己去检索、阅读还是大有不如,但水平已经相当可以了。提出问题看起来简单实际非常复杂,是人综合能力的体现,正如“提出好的问题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提问需要建立在信息获取、认知、思辨、阅历等等一切基础上,与人工智能交互的过程,就是基于现状、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跨学科、跨界思维能力。打一个比方,武侠小说中的武功分为招式和心法,只懂招式不会心法,欺负下毫无基础的普通人还行,遇到行家就不堪一击。使用智能工具仅仅是招式,有针对性的提问就是心法。那就到了第二点。第二点:赚钱的最快方式就是教别人赚钱。这几个月,GPT火了,茫茫多教人用GPT的,介绍很触目惊心,什么不赶紧学就要被取代了等等,深挖人的焦虑,这就跟之前蹭区块链、碳中和、云宇宙等热度等一样,类似的课程太多了,什么零基础学剪辑、学配音等等。为了做好调研,小镇也买了这类课程,不贵,一百多块钱,还买了一些AI工具的付费会员,加起来小一千了。看得出来还是用心搜集资料了,不差钱的话买一份最便宜的看看还是可以的,比如几十块钱那种,再贵就没啥意义了。课程列举了一些利用工具赚钱的术,比如直接生成文字然后利用AI制作视频,再发到平台上等等,能赚钱吗?确实能赚,干个几周还是能赚几十块钱,要想更多还不如自己也整理一份课程去卖。这也是小镇绝不接教人如何赚钱类广告的原因,除非小镇自己都觉得很有用、特别想分享给大家,但这不太现实,也有违人性,怎么可能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类似的陷阱,大家举一反三吧。不过再强调下,对于时间更宝贵的人来说,如果对某个领域很感兴趣,那花一点钱买别人的时间,还是很值的。第三点:工具的进步,并不能让人更轻松。科技带动工具进步,让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更加便利了,比如手机、电脑、汽车,又比如洗碗机、扫地机、洗衣机等等,不多举例了。但生活和工作截然不同,工具进步会让生活越来越轻松,却会导致工作越来越累。关键在效率上。生活属于个人,效率提升之后节约的时间和精力属于自己,可以获得更好的享受,也可以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我提高上,不需要与其他人比。然而工作不同,这是一个竞争的世界,接触新工具有先后、掌握有高低,这就导致更高效率工具诞生后,一定会出现效率差,有的人先接触、先学先用,就能领先其他人。比如上世纪,最先学会用打字的,效率远高于手写,而且也确实为一些人创造了人生新的可能,比如包括中央部委在内各级机关,曾经都有“打字员”这个岗位,往往是小年轻,后来就从编外变成了公务员,不乏走上领导岗位的。其他人看到后一定会选择跟进,于是所有人都习惯了打字而不是写字,使用新工具的人多了,也就探索出更多更高效的实用工具的方法。但工作轻松了吗?并没有,时间省出来了,一部分劳动力解放了,一定会安排新的工作,投入到更复杂、更高强度的劳动中。文字工作就是典型。小镇曾经翻过几十年前的档案,那时候再重大的事,报告也就一两页纸,简明扼要,就是谈怎么解决问题,没有实质修改也不会要求改来改去,更不会有关无关的部门都抄送到。那时候可是手写,上级也得想想工作量,能不改的也就不改了。现在呢?电脑和打印机、复印机替代了手写,结果工作量比以前大多了。一份报告,改个十几次都不算啥,抄送的部门也越来越多,反正机器几分钟就能打印出来几十份,不管是否相关,发过去再说。文风也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简明扼要直指问题,变成但凡公文必须结构齐全,典型的上级要求排查一个问题,原本没问题只需要写一句“经排查没有问题”,有问题说问题就行。现在呢,要从思想信念入手,谈领导责任和工作落实,建立长效机制,不管是否存在问题都得“1234”写上好几条,还得谈谈下一步工作计划,表表态,为了表示工作确实到位了,还得整理一大堆会议记录、工作方案、活动照片等等台账资料,要么报上去要么留档备查。这一篇报告又得经过好几轮改动,什么字体大小、间距、用词等等都得改来改去。文风也影响到了其他各个领域。第四点,一定要掌握特殊、不容易被替代的技能。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科技进步很少替代岗位,而是创造大量新需求,这是因为那个时候更偏向于标准化、流程化,高度依赖人。比如一个工厂,要扩大产能,需要扩大生产线,雇用更多工人,就算新工具发明提高了效率,整体上还是要雇用更多人。然而到了信息时代尤其即将进入数字时代,一切发生了变化,有了人之外的劳动力,那就是人工智能,借助物联网等载体,从线上向线下渗透,这个进程比很多人想象得更快。人对效率和便利的追求永无止境,内卷无可避免。从整体上、宏观上,新的生产力工具出现了,必然会替代一些现有生产方式,淘汰一批从业者,但这都是短期的、暂时的,人类社会作为整体有非常强的适应力,很快就会诞生新的生产方式,但能够获得的,一定是更适应新方式的劳动者。怎么办?没啥捷径办法,两点:保持敏锐、拥抱变化;持续学习,回归人的本质。知识星球升级申请被打回了,估计跟活跃度有关,按照提示准备先运营一段时间,发一些旧文,凑够20条主题,也会谈一些与分享有关的内容,就当熟悉下操作。等通过审核,一定第一时间告知大家,感谢大家的支持。其他文章推荐■
2023年4月25日
其他

有的正当新生,有的渐入黄昏

2023年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里程碑,更是中国产业升级的里程碑。2015年确定的十大领域,在新能源汽车上形成合力,中国制造业强国“三步走”的第一步,迈的很稳。关于产业升级是否成功,一直以来争议颇多,各有各的看法,但其实是有客观标准的。复杂的可以根据创新能力、质量效益、两化融合、绿色发展4个指标去对比,简单的就从生活体验出发去体会就行了,比如各类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各种科技和产业成果展示。很遗憾,由于不方便离京,没能到现场观看上海车展,不过北京也有很值得关注的展会,那就是4月21日到23日举办的第十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暨第八届中国(北京)军事智能技术装备博览会,这次大会主题是“天地一体网络融合,联合全域智能协同”,结合国际上正在爆发的那场战争,有更多启示。精彩的太多,看不过来了,信息量太大,也说不过来,那就慢慢说。今天先从生活相关度更高的小汽车说起。2015年至2025年是中国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的第一阶段,十大领域之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当时确定以“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抓手,以“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作为方向,评估是否完成有三大目标:一是技术: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如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我们常说的智能汽车三电“电池、电机、电控”以及车用操作系统,就是典型代表。二是体系:形成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三是品牌: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领域,自主品牌要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但就像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屡屡打破最理想预期一样,技术和产业一旦突破一个临界点,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让一切预测失去意义。有这么一件事,不说具体过程了,为了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产业相关各方联合推动提高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规划目标,最终也确实成功了,把“十四五规划”中2025年20%的渗透率目标提高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25%,后来又提高到30%。但规划目标一改再改仍然跟不上产业发展速度。2022年9月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就超过30%,30%是一个关键的临界点,一旦突破就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已经形成了对传统燃油车的竞争优势,之后就可以完全交给市场,于是后来也没有再继续提高渗透率目标,国家补贴也取消了。更值得关注的是,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提高极为迅速。以2022年9月数据为例,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提高到55.2%,而合资品牌仅为4.2%,这就意味着中国在未来汽车领域已经占据了极为有力的位置。说到这,小镇其实有些奇怪,明明包括中国、美国、欧洲等国家在内,都一致认为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绝对方向,为什么还总有人觉得新能源汽车是歧路?荷兰和挪威要求从2025年起禁止销售传统燃油汽车,德国通过了2030年禁止销售传统内燃机汽车的提案,印度计划2030年禁止销售燃油汽车,英法则计划在2040年。今年2月,欧洲议会通过了2035年禁售新的内燃机汽车决议,围绕这一禁令,欧洲站开了激烈讨论,德国方面反应尤为强烈,目前德国已经与欧盟达成协议,调整为2035年后可以销售使用可再生能源燃料的汽车。但一定要明白,德国有苦衷,是因为德国目前的产业困境导致迟迟无法在新能源领域取得突破,尤其是不能取得竞争优势,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不能拿来作为传统燃油车还行的例证。不说驾驶体验和潜力,关键指标“热效率”,就是传统燃油车绝对无法超越的,这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核心,不是什么情怀、旧利益能够阻挠的。当然,这个过程会很痛苦,大如德国这样的传统汽车制造强国,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汽车制造经验,但新能源汽车是截然不同的产品,混动虽然也有内燃机,但更加复杂,需要平衡两套系统,还要实现“1+1>2”。一些在国外品牌钻研多年内燃机的工程师,经验确实丰富,但这种经验如果不加调整,拿到新能源领域反而可能是负面的。动力系统不说了,就说空调,看起来应该没啥差别,但由于能源供应的巨大差别,导致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的空调系统根本是两套体系,过去的经验毫无用处。比如比亚迪核心的“宽温域高效热泵空调系统”,搞燃油空调系统的可能听都没听过,还不如一个刚毕业有些基础的新人,起码一张白纸好作画。具体例子不多说了。道理很简单,举一个荒谬的例子,如果一个高中生,反复参加中考甚至小升初考试积累实战经验,其他同学都在参加高考模拟,同等水平情况下,谁能在最终大考中占据优势呢?总不能说反复参加中考的经验,比高考模拟更磨练考试能力吧?除了经验固化,利益也绕不开。正如上面所说,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虽然都是汽车,但差异太大了,要求从业者必须重构技能体系,也必然导致产生一些新岗位、替代一些旧岗位,而德国汽车产业员工年龄结构不容乐观,从头学起谈何容易,一旦转型,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大规模失业。利益受损者自然要阻挠变革,要求继续待在舒适区,直到整个舒适圈被外界彻底摧毁,但人总有幻想和惰性。正因此,一切还想抓住未来的国外汽车品牌,都把中国市场视为关键的关键,一定要扎根中国市场。不仅仅因为中国市场的巨大,更是因为中国是全世界新能源汽车的高地,拥有最丰富的人才队伍、产业链、经验技术,把中国的这些优势利用起来,就能够给这些品牌提供痛苦转型的可能。而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合作,加强我们与世界的联系,借力用力,推动中国汽车更快地走出去。合则共赢。我们国内没有阻力吗?当然有,整车厂其实还好,毕竟身在中国,过去几年虽然为了稳妥,相对保守,但一直在积累技术和人才,去年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发展之后,纷纷入局,很快崭露头角,反而压得曾经风光的新势力极为狼狈,从目前趋势看,能够存活下来的新势力并不多,毕竟连自己的生产线、自己的试车场都没有的汽车品牌,光靠差异化服务,真能撑起一个品牌吗?更多阻力,在于围绕旧产业形成的利益体。比如汽车维修。但,追究技术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这次上海车展,就把差别体现的极为明显。有一个细节,各个品牌展台都有解说员,中国自主品牌的解说员对各种技术、性能指标更加了解,在推介的时候也更强调技术指标,反观国外品牌,还是老样子。解说员一般都是临时聘请或者调动来的,就看各家是如何培训的,中国自主品牌显然更希望强调自身技术实力,而国外品牌倾向于含含糊糊自然不是不重视技术,只不过技术实在拉胯,也就只能谈品牌、谈情怀,但情怀不当饭吃。简单举几个例子,说正面的,反面的就不点出来了。如在动力电池上,这次展会有两大亮点:一是提高能量密度。如宁德时代推出凝聚态电池,估计介于半固态到固态之间,单体能量密度高达500Wh/kg,已经可以满足航空级需求,注意航空级既指能量密度,也强调安全性。二是降低电池成本。如宁德时代、比亚迪都推出钠电池,有望将电池度电成本从锂电池的800到1000元,降低到300元,而且这个过程会非常快,或许就在这两年,最迟2025年。不要小瞧钠电池,入门级四轮、小型车辆、两轮电动自行车以及混动车都可以适用。不仅大牌,其他品牌包括众多二三线企业也有很多出彩表现。比如卫蓝的半固态电池。这种强调技术的风格,是中国自主品牌的共性,如奇瑞大张旗鼓的公布17位各个领域的领军科学家(工程师),其中只有3位是外国人,而且还是整车架构、整车性能、造型这样更依赖过往经验的领域。回到正题。经常有人抨击新能源汽车不保值,以此否定新能源汽车。的确,现在的新能源汽车确实不保值,但不保值的原因不是车不行,而是更新迭代太快,别说一年了,可能几个月、半年就会出现更具竞争力的技术迭代、产品更新,这是中国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任何一个充满生机的工业制成品,都不可能保值,想想看BB机保值吗?为什么过去德日等汽车保值?不就是因为技术更新慢,中低端车型一直舍不得升级新技术,研发经费投入大大减少,一辆车除了造型和编号,恨不得5年不变,那自然保值。但这是过去时了,从去年开始燃油二手车市场遭遇寒冬,但这仅仅是开始,随着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传统燃油汽车将受到巨大冲击。当人的思维、理念被改变,过去以来情怀和习惯建立起来的护城河,将被技术和产品力摧枯拉朽的填平。到那时候,一定会发现,燃油汽车照样不保值,差别在于,新能源汽车的不保值代表着新生,而后者则渐入黄昏。要相信国家的战略规划,按照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的推演,预计到2035年,中国将是新能源汽车的天下,纯电、混动各半。的确这不是官方文件,但这个路线图是在工信部指导下制定的,自行体会吧。其他文章推荐■
2023年4月24日
其他

要有耐心,不能揠苗助长

按照世界银行预测,未来10年全球经济将面临“失去的10年”,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降低,可能低至1.5%左右,还预警或出现两次全球衰退。这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从未有过的。2020到2022年三年比较特殊,暂不统计,从2019年往前30年,除了苏联解体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出现短暂低速增长和倒退,其他年份基本维持在3%左右增速。人类世界彼此之间的联系已经达到空前高度,每一个国家都必将被大环境深深影响,这就意味着必须转变思维方式。中国也不例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1990年首次达到30%,1994年突破40%,2007年达到巅峰的73.5%,此后受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改革影响,外贸依存度不断降低,但到2022年仍在30%以上。这就意味着中国的制造业是以满足全球需要为标准构建的,仅凭国内市场绝对不可能消化掉所有产能,全球化、走出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对中国的意义可想而知,这也是我们现在极力在做的。过去经济增速放缓,往往是因为出口订单减少,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就是典型,为了在短期内消耗掉过剩产能,只能想办法出口转内销,加大货币投放,搞基建、投资,给过剩产能找出路。这就有一个问题,资金必然更多给到实力更雄厚、信用更强的企业,主要就是央企、国企、城投融资平台等有国家信用兜底的地方,更多依靠投资拉动GDP增长的模式,也使得居民收入增速落后于GDP增速,居民收入在GD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郑新立在2010年两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据他测算,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例已下降到43%,提出希望通过三年左右努力,提高10个百分点。但受到一系列客观原因限制,进展比较缓慢,目前基本在45%左右,居民收入不足,就是消费对GDP贡献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国家也很重视,如去年12月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几年加大减税、降费、退税、放管服等措施,也是为了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通过保企业实现稳就业,将更多收入从政府转移到企业,进而转移到居民。这种做法相比直接给每一个人发钱,无疑是“授之以渔”,不仅更加持久,还能从根本上提高整个国家的生产力,在全球竞争中取得更大优势,但问题在于,“授人以渔”最终也得“鱼”够多,倘若“鱼(需求)”不足,也很难打破瓶颈。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22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仅为32.8%,甚至低于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的2010年(37.3%),是最近十几年来最低水平。当然,去年有太多不利影响,随着经济走向正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逐步回归到正常水平,也就是60%左右。遥想2019年初,当时刚刚印发《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六方面24项措施,核心是顺应居民消费升级大趋势,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当时各界普遍乐观,有的甚至认为2019年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将超过80%。然而,2019年实际为57.8%。必须要保持乐观,但盲目乐观要不得。未来消费升级,还能跟过去一样吗?从1980年代开始,中国出现了长达几十年的消费升级,几乎全国一致。比如上世纪80、90年代的三大件,一家人省吃俭用几年,就为了装一部电话、买一辆摩托车;再后来,是居住升级、教育升级,买更大更好的房子,装修、添置家具,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越来越大。但这一切,终归是刚需,或者相对刚需,解决从无到有。比如上世纪的三大件,要解决通信、交通方面从无到有的需求;居住就不说了,总不能像以前那样继续人均居住10平米。至于教育,几代人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孩子更加金贵,又怎能不加大投入?但是现在呢,还可能为了一个电话、一辆摩托车省吃俭用、砸锅卖铁吗?在人均居住面积已经超过30平方米,存量房产超过6亿栋,商品房待售面积突破6.5亿平方米的当下,还能像过去那样继续买房、换房吗?显然不可能了,未来要从有到好,而好的标准因人而异。就如同样的现象,反映的问题却截然不同。比如居民储蓄率提高,一般认为代表经济发展较好、生活水平提高,是好事,很长一段时间,高储蓄率是支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2022年居民储蓄大幅上升,央行去年4季度调查,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显然更高的储蓄绝不是因为经济发展较好,更不能说对未来更加乐观。恰恰相反,这说明预期变差,担心失业、收入下降,不敢花钱,哪怕存在银行里可能会贬值,也不敢花,更高的储蓄不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而是为了保命应急。一季度的物价指数也很反映问题,看上去物价低迷,然而大家却普遍觉得生活压力大,这看起来很矛盾,其实不然。统计数据存在局限性,并没有充分体现这几年价格快速增长的大宗消费,比如住房,又比如应对教育、医疗、养老需求的提前储蓄等等,这些大宗或潜在消费品挤占了更多收入,导致能够花在日常消费上的开支不得不下降,才出现了物价低迷。这种情况下,想要刺激消费难度可想而知。必须承认一个基本的现实:拉动内需是必需做的,我们也拥有巨大的潜力,但绝不是短时间内能拉起来的,必须要有耐心。怎么做呢?还是要从转变思维入手。在投资和出口时代,主体是政府和企业,政策和货币刺激效果非常明显,但现在需要刺激的成了消费,从千万级市场主体变成了十几亿个体,每一个人的消费需求都有所不同。虽然无论城乡,都渴望改善生活,但具体到每一个人怎么算改善,很难搞清楚,更没法通过计划来实现。那么唯一可行的只有市场,通过市场去发现需求、满足需求。更多发挥市场的力量,就必须放权于市场,减少对市场的干预,不能靠运动式的人治,而是要强化法治,建立更加公开透明、更有确定性的大环境。更关键还是要改变预期,形成敢花钱的氛围。相比过去通过市场化改革、降低社会福利(如“**市场化”等)实现减少储蓄、拉动消费,现在需要的反而是提高社会福利,真正去调整利益关系,增加国民收入。福利高了,保障好了,花钱人人都会,不用教。其他文章推荐■
2023年4月23日
其他

不断破圈,重塑思维

明天还是工作日,周末只有一天,得陪家人,趁着吃饭前的半个多小时,谈谈这周的体会。这一周收获巨大,关键是迈出了习惯的舒适圈,主动接触新的圈子,跟几位朋友进行了充分交流,感触颇深。原来,事情还可以这么干;原来,赚钱竟然这么容易。当然,所谓的容易是对某位朋友而言,他学历并不高但思维敏锐、执行力极强,特别能发现并抓住机遇,比如随着中国电商平台走向世界,他就发现了这里面巨大的机遇,把中国市场已经非常成熟的玩法引入到海外市场,借助中国强大的供应链、Tiktok等提供的流量以及欧美独特的信用体系和用户习惯,搞独立站。小镇很纳闷,就问他怎么看懂外文的,他说软件翻译、再对着词典查就是了。人的思维受从小周围的环境影响,而且往往趋同,小镇这种从小上学、考大学、找工作的模式,难免形成循规蹈矩的思维模式,更高的人生下限也导致倾向于稳妥,就算看到机会,也会先考虑风险。相比这种从小拼出来的朋友,就少了很多闯劲。看到他们获得的财富,说不心动是假的,也确实有冲动去效仿,但冷静下来思考,绝无可能的,这条路并不适合,而且在小镇的人生观里,金钱从来不是衡量人价值的唯一标准,有更值得追求的,对金钱不够执着,必然会导致同样的做法,结果却截然不同。更何况,从统计上看,收入和学历基本成正比,上面提到的不过是幸存者偏差,更多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生活不如意的太多。虽然不能效仿,但他们的思维模式、做事的方法是小镇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极大打开了小镇的思维,这就揭示了一个道理:一定要趁早并且持续接触不同的圈子,感悟不同的人生轨迹,保持持续学习的心态,持续的破圈才能加速认知的升化,思维才不会固化,而思维和认知恰恰决定了行为和结果。今天还跟另外几位朋友进行了探讨,一个核心点就是时代变了,为什么学历高的人反而更加迟钝?进而思考面对这种变化,又能做些什么。最后,分享一下生活。新学了一道菜“虾仁清汤面”,之前参加活动吃到过,大厨的做法比较复杂,在家吃就简化了下。比如正规做法,虾仁需要加入胡椒粉、黄酒搅拌,还要跟淀粉拌匀,滑油炒制,太过繁琐,小镇就改成了清水冲洗、擦干后直接少油小火炒制;又比如需要熬鸡汤,就改成直接使用浓汤宝,改了之后10分钟就可以完成,味道差别不大。大概步骤:提前准备好的虾仁清水冲洗、沥干擦干后,少油、小火炒至变红,时间可长可短,反正最终也能煮熟;同步菠菜焯水、西红柿烫一下去皮,菠菜切段、西红柿切丁。用浓汤宝(或者类似的)调成鸡汤,啥调料都不用加,先把细面煮熟、盛出,有条件可以过一下凉水;再把炒好的虾仁、菠菜段、西红柿丁一股脑全扔进去煮两三分钟,然后浇在面条上即可。琢磨吃的,挺有意思,把握一道菜的本质,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调整,而不是照搬菜谱,正是破圈、重塑的小小实践。其他文章推荐■
2023年4月22日
其他

与其说歧视,不过称其为愚蠢

商场如战场,友商补刀从来不会手软。两盒冰淇凌引发一场血案,干掉了宝马21亿欧元,具体事件不赘述了,无非就是工作人员对中国人和外国人差别对待。事发后包括奥迪、小鹏、捷途等友商开始向来往游客免费发放不限量的冰淇淋,反倒增加了一些戏剧性。有点可惜,这次上海车展必将载入史册,却被冰激凌抢了风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首次突破百万辆,达到106.9万辆,同比增长超过50%,3月更是同比增长94.47%,超越日本同期的104.7万辆,实现历史性超越,显然,中国汽车继2022年超过德国,2023年极大概率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上海车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举办的。就在车展上,燃油车出口第一的奇瑞邀请近千名国外销售商参展,这些销售商就是拿着真金白银来引进新车的,新能源出口第一的比亚迪也不必说了,王传福背着手绕场一圈,颇有气势。历史性的一刻,反而被宝马的两盒冰激凌抢了风头,这个世界真奇妙。一盒冰淇淋其实本没有什么,去车展谁还在乎几个冰淇淋啊,何况上海车展摩肩擦踵,站台附近更是人员密集,转一圈下来肯定满身是汗,从健康角度就不应该吃生冷的东西,对肠胃很不好,更何况那种场合,连个座位都不好找,拿着个冰激凌吃起来也着实不方便,找垃圾桶都不容易。有人认为宝马歧视中国人,这太冤枉宝马了。宝马深知中国市场的重要性,2022年中国市场为宝马贡献了三分之一的销量,在全球汽车动力转型的当下,中国这个新能源汽车最大、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对宝马意义极大,在中国有所发展,才能争夺未来的全球市场。于是这次上海车展,宝马近半董事会成员齐聚中国,带来了高达20款全电动汽车,宝马董事长齐普策公开表示“慕尼黑是我们出生的地方,但中国是我们的家”,宝马大中国区总裁高乐更是用中文致辞。更值得关注的是,相比大多数中国品牌,反而是宝马更重视经营爱国情怀。2022年,宝马升级了中国战略,从过去的“在中国,为中国”升级为“在中国,为全球”;就在冰淇淋事件发生前两天,宝马高管刚刚宣布把中国战略升级为“家在中国”,还说“家在中国,不是挂在嘴上的,是刻在心里的”。一个国外品牌,这么多高层如此努力,万万没想到被两盒冰淇淋给毁了,倘若知道有如此后果,还不如干脆全场一人一打冰淇淋。所以,当然不可能是歧视,不过是愚蠢罢了,又或者可以形容为“清澈的愚蠢”。为什么这么说呢?时代变化太快,管理层已经转变,但一个庞大的机构上上下下却很难适应变化,比如再次大跌眼镜的危机公关。其实公关没那么复杂,冰淇淋事件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只要第一时间站出来真诚的道个歉,拿出一点点的公关经费,说为表示歉意,无限量供应冰淇淋,再提供一些小礼物,倘若能请一位高管出来,再次强调一下“家在中国”,说不定还能借势营销。毕竟这次车展,在车辆上,宝马并不出彩,流量都送到嘴边了,多好的事。再不然,也可以进行舆论引导,起码把公众认为的对中国人和外国人区别对待引导为小员工逢迎领导。话很好编,就说两位发冰淇淋的女士是新员工,看到一名外国人过来,还以为是宝马总部的领导,于是作为差了好多级的下属,主动提供冰淇淋,并详细介绍如何食用冰淇淋,这虽然有些谄媚,但职场都能理解,不算啥问题。反正一切热点都会被新的热点取代,用不了多久,没几个人记得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只会记得最关键的一个点,对领导和普通游客区别对待,显然比对中国人和外国人区别对待好太多了,也不至于对宝马新中国战略带来这么大的冲击,更不会导致市值蒸发21亿美元。一个世界前百强的企业,必然拥有强大而专业的公关团队,却偏偏极为拙劣的编故事,公关稿看起来极为不舒服,更何况公众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就算公关团队说的是真的,公众也不会接受,公关一定要顺着情绪、引导情绪。其实不奇怪,这也是外资企业一贯问题,谈不上傲慢,只是外资中国区公司需要等总部意见,而外资总部思维远远跟不上中国的快速变化,官僚、反应迟钝、时差,最终的结果就是这样。无需帮助它们纠正,正是因为外资企业的僵化、官僚、反应迟钝,才让中国企业拥有了更大优势,短短几年,在很多领域就实现了从本土防御到主动出击的大逆转,汽车仅仅是代表之一。相比宝马的动作,小镇更关注的还是我们自己。不仅宝马公司很多人没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很多中国人也还停留在过去,在心理和心态上远远不能跟中国当前的现状相匹配。这个问题在冰淇淋事件上有两个典型反应:一是为什么那两名女士会对中国人和外国人的态度如此悬殊,试想一下,如果是一名非白人,能得到如此特殊待遇吗?二是为什么很多人下意识就觉得宝马在歧视中国人?中国早就不是一百年前的“东亚病夫”,现在的中国是遥遥领先美国以外任何国家的第二大经济体,是唯一拥有全产业链的第一制造国,在全球面临衰退之际出口增长超出所有人预期,更是一年下水一个法国海军。谁会歧视中国?谁能歧视中国?倘若面对如此成就的中国,还有人歧视,我们不应该气愤,反而应该同情他,帮助他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当然这有些难,就拿小镇举例吧,9年前第一次跟某国官员打交道,表面看上去小镇挺自信的,也一直用中文进行交流,但实际上心里一直在提醒自己,一定要注意不卑不亢,但还需要提醒,就说明不自信。但现在呢,周围很多朋友已经发自内心觉得国外同行专业性真的不行,再也不需要像过去那样刻意强调“不卑不亢”,平常怎样就怎样。什么时候当遭到差别待遇,不再觉得是歧视,只是觉得愚蠢或者莫名其妙,那才是大国心态。
2023年4月21日
其他

招商引资,也得精准营销

各地都在大搞招商引资,有这么一种普遍情况,A地跑到B地,B地跑到A地,互相挖对方所在地的企业。当然异地招商是有必要的,不同地方想要发展的产业不同,招商引资的方向也不同,就像欧洲来中国招商,中国也会去欧洲招商一样,发展本地和挖掘外地并不冲突。招商引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发展需要依托当地资源禀赋,但一些禀赋并不理想的地方,就是靠更加积极走出去,一步快步步快,量变到质变彻底拉开距离。尤其在信息并不发达的时候,某个地方有什么资源、适合什么产业、有什么商机,可能隔一个城市就不知道,有人就从报纸夹缝得到启示,通过倒买倒卖很快发家致富。作为更掌握当地情况的政府,把本地资源禀赋优势宣传出去,消除信息不对称,吸引全国各地产业和资本落户,本质是撮合资本和要素、产能和市场的对接,自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用一个通俗的比喻,好多城市都有相亲角,老人家拿着子女的照片和简历,这跟招商引资是同样道理,只有走出去,充分展示自家子女,才能增大结识另一半的可能性,这就是酒香还怕巷子深的道理。还有一种很普遍的情况,信息的沟通是双向的,某个地方此前可能不知道还能搞某个产业,正是通过与其他地方尤其是发达地区的沟通交流,猛然发现原来自家还能搞这种产业。分享一个例子,有一位兄长按照组织安排,到重庆挂职扶贫,他在当地调研发现,当地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养殖大闸蟹,按常理谁能想到,重庆山区竟然能养大闸蟹?经过一番筹备,在当地扶持了蟹稻综合种养产业,把黄河口大闸蟹引进到武陵山区。去年成功上市,第一年30万只大蟹供不应求。又比如贵州的抹茶,也是在信息互通中碰撞出来的,在此之前根本不知道原来贵州还能发展抹茶产业。如贵州铜仁已经打响了“梵净抹茶”的品牌,生态茶园基地达到153万亩,而当地第一株茶苗在2018年才种下,短短5年抹茶产量和品质就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有“中国抹茶之都”的美称。类似的例子太多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太多故事。因此,招商引资自然很有意义,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这种偏远不仅仅是地理、交通、经济上的,更是信息和理念上的,迫切需要外面了解当地,当地也需要打开思路,将当地资源盘活、创造新的产业。但当全国各地都在招商引资,而市场经济已经极度发达,信息空前高效流通的时候,招商引资还能继续搞大水漫灌吗?有一位企业家朋友对小镇说,他一年要接待全国各地招商团高达数十批,还得应邀到各地去参加上百场招商会,不胜其烦,每年在这上面花的资金和时间难以计数,关键还不能不去,不去就是不给面子,场面上还得说好好好。但实际这么多年下来,他的公司在各地做的项目,没有一个是因为招商引资,全是自己去发掘,主动跟当地政府洽谈的。这个例子有些极端,但也反映了一些问题。对政府来说,当然要主动作为,不管有没有鱼、能不能网到鱼,都得勤下网,在各地都在激烈竞争的时候,但凡慢一步,可能机会就没了。但“鱼”会作何感想呢?必须强调,招商引资整体上利远大于弊,非常值得肯定,通过招商引资成就的项目也很多,合肥就是典型。之前也分享过一篇《各地卷起来,企业才能放心》,核心意思是招商引资就是表达一个地方致力发展的决心和诚意,倘若一个地方连招商引资都不积极,企业也不太敢去投资。只是过犹不及,凡事都要有度,更要讲究方法。一定要转变思路,从过去信息匮乏、交通不便的大水漫灌,进入新时代的精准滴灌。市场经济下,企业自负盈亏,最清楚去哪里投资,生意不好就没生意、没钱赚,就得破产失业,怎么可能不积极?地方广而告之当然是需要的,但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开放,市场要素已经相对充分流动,全国这么多市场主体,能干的都干了,全国每一个地方一定都有人研究过了,如果没有重大的政策红利、突破性的科技进步又或者自然资源的新发掘,很难有惊喜。那么是不是可以考虑新的模式,比如成立一个专门的招商网站,把本地能够提供的政策优惠、当地的资源禀赋等等充分展示出来?说得更直白点,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就算政府不去找企业,企业也会主动找政府,这话有些绝对,但可以考虑下有没有道理。在新时代,一个地方真正搞清楚企业需要什么,扎扎实实把营商环境和基础设施做好,在合情合理合法范围内,把企业服务好,这才是根本之道。淄博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的确抓住了爆红的宝贵机遇,但爆红是机遇也是挑战,天上掉馅饼,未必接得住,甚至有可能被砸伤。仅仅一个烧烤不可能维持超过一周的热度,能把热度持续运营下去这需要极为扎实的基本功,不怕出现问题,但一定要处理好。淄博1月一般预算收入出现两位数降幅,二月由负转正,三月增速高达32%,带动一季度同比增长4%,增幅位列山东第三,而这才刚刚开始。这次持续的爆火,全方位展示了淄博良好的城市环境和营商环境,吸引了大量游客,3月游客人次高达480万,而淄博常住人口才470万人,未来一段时间,一定会出现远超往年的投资热情,虽然烧烤对淄博经济增长贡献有限,但以小见大展现出的环境优势,更加关键。已经出现了例证。淄博当地有近20家融资平台,但只有1家AAA级,并不出彩,但在淄博烧烤爆红之后,当地政信(基础建设)信托项目一经推出就被“秒光”,认购极为火爆。资本、企业家很精明,如果一个地方想发展、有脑子、还认真发展,就算当地产业优势并不突出,照样会有很多资本愿意投资。招商投资的热情值得肯定,但仅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招商跟销售是一样的,企业当然需要做广告,当然需要推销,但做了推销,跟把商品最终卖出去,这是两个概念,信息时代颠覆的不仅仅是看得到的,更有摸不着的理念。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主动出击、招商引资必须坚持,更重要的还是要守土有责,把营商环境搞好,否则企业未必来,来了也未必留得住。两句话结束:招商引资也得精准营销;打铁还需自身硬。说一件事,老是重复建号也不是办法,就建了一个知识星球,免费加入,小镇还在熟悉星球用法,目前啥都没有。按照平台要求,需满50人通过审核后才能开通完整权限,特邀50位加入,可获得第1到50号唯一编号,没能加入也不用急,等审核通过后就没有人数上限了。期待大家的加入,一起建设我们共同的小家园。其他文章推荐■
2023年4月20日
其他

别在小事上赌人性

去年4月8日,小镇写了一篇短文《要像潜艇一样藏在水下》,当时说的是上海封城期间,一位女士给外卖小哥100元小费,小哥执意不收,这位女士转而给小哥充了200元话费,并发在网上表达感谢,本来是一件挺温情的事,但没想到遭到了网络暴力,被质疑“区区200元话费太过吝啬”。这位女士不堪网暴,选择跳楼轻生。转眼一年过去了。针对网络暴力,在更早的2021年小镇也曾写过《“人血馒头”何时休》《舆论如刀,如何保护自己》,学会隐藏自己,极为重要。不能去假定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善意的,也不能假定一个善意的人在任何时候针对任何事情都会保持善意,人心最难测,何况成千上万,每一个人的经历、境遇不同,就算对同样的事,也会有不同的反应,类似的悲剧太多了。现实就是这样,先人后己、舍己为人本就难得,能做到互利共赢已然可贵,就算损人利己也可以理解,但有时候,有的人宁可自损八百也要伤人一千,更甚至就算冒着风险,自己也没有任何好处,也要坑别人。这种现象,就是俗话说得见不得人好。最近有一个小事上了热门,事情虽小但很值得说道说道。事情大概如上图所示,有一位女士去某小店吃饭,等了半小时面才上,觉得面坨、发酸,就跟老板说面不好吃,但因为对象自行离开没有陪她一同跟老板理论,最终在车上情绪崩溃。男女之间因为什么吵起来,外人不宜去评论,但必须要说一件事,把两个人的争执发到网上,极为错误。现在的网络环境什么样不知道吗?本来两个人之间的小争执,很快就过去了,现在发到网上还成了热点,被无数网友品头论足,搞到现在,男方被很多网民咒骂,而女方账号也涌进很多人,倒不是骂女方,而是劝女方离婚。切记开头提到的,一定要学会隐藏自己。隐藏自己不仅仅是网络,现实中也需要。一定要学会少跟陌生人讲道理或者教训别人,一定要充分考虑风险和收益,当面对一件事,自己去追求的结果与付出的时间、精力、风险等等不成比例的时候,懒一点、佛系一点,是好事。就拿因吃面崩溃这件事,后来争吵肯定不是因为15元的面,但是女方去找老板说“面不好吃”,这种做法值得斟酌。当然视频中女方说没有生气,只是心平气和的向老板指出面有问题,称没有争吵、也没有影响到餐厅的其他顾客。但从常理而言,真的能做到心平气和、毫无情绪吗?何况,就算自己不带情绪,就可以这么做吗?这里面风险收益不成比例。说面不好吃、酸了,但从常理而言,吃个面等半小时才能吃到,可见这家店生意不错,那么常理而言,除非是出现卫生等问题,这面不至于说难吃,更应该说口味不适合。就拿小镇来说,上周跟爱人去某顺德菜吃饭,点了一道蒸鱼,名字忘了,就是吃个鲜,但因为姜味实在太浓,小镇爱人很喜欢吃鱼也就勉强吃了一块,小镇这种一般都要光盘都坚持不下去,最终只好浪费了。但能说这道菜不好吃吗?不能,仅仅是口味不适合罢了,难不成因为按照顺德做法放的姜多了太呛,就要去找老板说这鱼不好吃?其他顾客听到了,会不会影响店里的生意?如果去跟店家说,店家说退钱小镇觉得对不住,店家如果说重做一道小镇又有顾虑,这还是好的,如果店家情绪不对或者对厨艺和传统做法很坚持,觉得小镇刻意刁难、故意说不好吃,那会不会发生冲突?一旦有所争执,时间搭进去了,情绪还会受影响,何必呢。所以,小镇跟爱人直接结账走了,约定以后再吃顺德菜一定问清楚,再然后就去吃肯德基了,周末也没受到影响,无非就是花了钱没吃到想吃的,但起码尝试了一种新菜,知道不适合。回到“因面崩溃”这件事,换做是小镇,当发现面不合胃口,会直接选择不吃了、换地方、下次再也不来了,15块钱根本不值得去花时间去跟老板说,这又不是自己家门口的店,还能跟老板混熟了,以后让老板按照自个口味定制。小事情,不值得浪费时间、精力、心情,如果芝麻大点的事都要投入进去,那还做什么正经事。如果实在不爽,觉得就是店家有问题,那大可以掏出大众点评或者其他工具,好好表达下自己的意见,但是注意,一定要隐藏好自己。其实时间、精力、心情浪费也不过是小事,关键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我们不知道我们面对的这个人,此时此刻正处于什么状态,有太多因为小事而导致的悲剧了。就在上个月,一名女顾客在理发店染发时,因对理发师修剪得发型感到不满,与理发师发生了争执,相信一开始或许也是如“因面崩溃”一样,觉得没有发火、平心静气,但最终发展到激烈的争执,理发师情绪失控,趁女顾客洗头时拿起一把菜刀砍向她得头部,女顾客当场死亡。而在这起悲剧中的理发师同样是女性。这里点出女性绝不是性别歧视,而是提醒下,不要觉得女性就一定不会动用暴力。类似悲剧还有很多很多,比如2013年某停车场突发一起命案,起因仅仅是因为停车费,结果驾驶员与保安发生争吵,最终这名驾驶员被保安用水果刀刺中,不幸身亡。2019年佛山发生一起小剐蹭,起因竟然仅仅是信号灯转绿,前车因为点烟没有动,后车按喇叭催促惊到前车司机,导致手里的烟掉落烫伤了大腿,于是这两辆车就开始斗气,接着剐蹭、争吵、斗殴,而后车司机的儿子看到自己父亲被打,就推开车门去咬前车司机。前车司机在丧失理智下,将小孩踢出去,并一顿猛踹,最终导致年幼的孩子因伤去世。更悲剧的是2013年,当时一位女士推着婴儿车等公交,恰逢韩某等几个人找停车位,就对这位女士斥责要求把婴儿车挪开、挡他们停车了。这位女士听到斥责极为愤怒,认为自己和婴儿车停在公交站牌范围内,没有给任何人造成妨碍,而且就算挡住了停车位,也应该好好跟她说话,而不能如此不客气地斥责。于是回呛、争吵、推搡,最终韩某情绪失控,将2岁多的婴儿摔死。做出这种残忍罪行一定会遭到法律的严惩,但从个人自我保护角度,真的有必要非得回骂一句、非得争执个对错输赢?就算吵赢了又能怎样,还会把自己陷入风险之中,就算遭遇如此极端情况的概率极低,但后果非常严重,如果给当事人重来的机会,当他(她)知道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会不会选择各退一步、息事宁人?可惜,没有如果。说一句可能得罪的话,有人过于在于“情绪价值”,觉得不舒服就要说出来,就要去讲道理、教训别人,这说明,中国的确很安全,以至于没有半点危险意识。就说去年打人案。打人者必须严惩,只是从个人保护角度,明知对方喝酒了、行为异常、做事嚣张,真的不能采取更能保护自己的措施吗?一定要去硬刚、动手吗?还记得视频中,有一位旁观的女性极富正义感,要冲上来制止,但被她的男友拉走了,当时这位男友还遭到了网暴,但是从事后考虑,在那种情况下,就算这位女性冲上去,真就能阻止吗?会不会自己也会遭遇严重暴力?而这位男友首先对自己的女友负责,带她离开危险环境,离开之后再通过报警等方式干预,会不会更安全?说到“面”,罗翔曾讲过一个真实案例,一名小伙子吃面,因为一块钱引发一场血案,这一块钱绝大多数情况下绝不至于出现如此极端的后果,但就是在那一刻,情绪失控了。从极端角度考虑,倘若因为这“15元”的面,发生了争执,真就一定不会发生不想看到的严重后果吗?如果考虑这种可能性,这位女士的对象选择离开,而不是陪着跟老板理论,是不是避免了一场悲剧?这些道理,小镇也跟身边人说,少跟、最好不要跟生活中碰到陌生人讲道理或者教别人做什么,不要觉得这么干了就心情舒畅,满足了“情绪价值”。所谓“情绪价值”,绝不是受不得一点委屈,而是要知进退、明取舍。因为一点不顺心、委屈就要跟别人争执,这就过于自我。真正需要做的,是小事能忍,大事够狠,这个“狠”不是做狠事,而是谋定而动、敢作敢当,更重要的是考虑清楚风险收益。如果做一件事,能够获得足够收益,那么有一点风险也值得做,无非各有风险偏好;但如果一件事存在风险,哪怕风险再小,倘若没有收益只有损失,那就不要去做,自己去想办法排解心情,绝不要被自己的情绪绑架。道理很简单,但把道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看各人了。其他文章推荐■
2023年4月19日
其他

政策语言,易懂又难懂

新账号“大树乡谈2023”昨天终于通过审核,目前正在加急开通留言功能,感谢好友的再次支持,也在筹划怎么增加新的防失联渠道,不断开新号不是办法。昨天提到了,有的内容,其他账号怎么写都可以,但小镇不宜写,小镇爱人说,这是对小镇的严格要求,得反思、感谢才行,别总是偷懒。的确,那些内容虽然小镇谈得不太一样,但毕竟能谈的人太多了,还是尽可能分享些不一样的。比如图像LOGO代表的“新技术、新经济、新文化”,又比如深度解读政策文件,帮助大家建立对政策语言的认知,未来能够独立理解政策,又或者谈谈区域、产业与个人发展等等。做这些更难的事,才有利于彼此进步。没有留言交流实在麻烦,比较复杂的文章先暂缓一下,过几天开通留言再好好交流,最近先开开头。2023年一季度核心的几个数据都出来了,经济表现尤其出口超出全世界预料,做对了什么、未来存在什么挑战,非常值得好好谈一谈。今天先浅谈一下。每季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中央人民银行政策委员会季度例会”,今年一季度的通报稿有一个特别微妙的点,去掉了2021年四季度例会再次出现的“逆周期调节”,只留下2020年三季度首次提出的“跨周期调节”。别看没几个字,非常值得细细品读,这是一把理解宏观政策的钥匙。有一个关键点:国家怎么看经济周期,是否承认?如何面对?马恩对经济危机、列宁对帝国主义的论述,都是承认经济周期的,但研究的对象要么是更早期的古典自由主义时代,要么是资本主义经济。那么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是否还存在经济周期?纯理性的思考就到这里,从实践角度,国家显然承认经济周期存在,并针对经济周期采取了极富针对性的措施。比如2016年1月4日,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其中不但论述当时经济形势,还强调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提出的。到了2020年7月最高层会议首次提出“跨周期调节”,将过去的相对单一、短期的“逆周期调节”升级,带动了一系列改革推进。比如协调处理不同部门、不同宏观政策之间脱节,在逆周期调节基础上确保跨周期调节持续发力,完善跨周期调节的政策评估制度,提高财政抗击中长期风险能力等等。2023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好于预期,离不开这些几年前就开始推进的改革。仅仅抓住“跨周期调节”和“中央人民银行政策委员会季度例会”,就能发现政策变化。2020年二季度例会:“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现了......逆周期调节的要求”;中央提出“跨周期调节”后,2020年三季度例会:“完善跨周期设计和调节”;2020年四季度到2021年三季度例会:“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注意去掉了“调节”,强调“设计”,且从2020年三季度例会开始,就不再提“逆周期调节”;2021年12月底的四季度例会:又出现了“逆周期调节”,改为“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与逆周期调节相结合”;2022年全年四次例会:变成“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然后就是2023年一季度,再次去掉“逆周期调节”,变为“搞好跨周期调节”,而对应的货币政策,也从过去的“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变成“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从“加大”到“精准有力”一定要好好体会。中国的政策特别易懂,但又特别难懂,就在于难学难精,入门就很难比如有三点基础的要求,在某个领域内,做好这三点在体制内也是中上水平了,剩下的就看个人了。一是对政策整体方向的把握,搞清楚到底哪个层级更高,谁听谁的;二是对一项政策的长期跟踪,能够充分理解体制内语言的微妙,要从高层级公文中找到微妙的关键点;三是跨领域、跨界领会不同政策。更进阶就需要结合现实,从利益、心理等等角度出发,体会不同层级、部门、地区的差异点了。今天先点一下,等开通留言功能,再好好展开。其他文章推荐■
2023年4月18日
其他

真通缩,还是假通缩?该怎么办?

今天新账号刚通过审核,赶紧更新。“大树乡谈2022”被封,如果没有二次加封,将与“大树乡谈”一同在5月22日解封,具体原因已经确认了,简而言之就是有些内容别的号能写,小镇不宜写,既然如此避开就是了,就当对小镇提出更高要求。几个月放在至少20年的时间尺度算不得什么,期待再相会。上周四《打破霸权,先得搞清楚霸权是怎么形成的》发文后,有多位读者留言,询问中国当前经济是不是处于通缩中,对中国未来经济非常担忧。小镇颇有些奇怪,追问了下才明白,某位“首席经济学家”列举了最近公布的3月物价和金融数据,提出了一个耸人听闻的观点,具体不多赘述了,这位“首席经济学家”水平肯定不会差到基本的定义都搞不懂,这么说显然另有目的。中国经济的确面临严峻挑战,但显然不是通缩。通缩与经济周期有关,一般可视为经济状况不佳的典型信号,而通缩往往会自我加强(可以理解为恶性循环),想要摆脱极为艰难,长期下去会持续抑制投资和生产,导致需求不足,资源大量闲置,进而失业率上升、收入下降,对经济的预期更加悲观,于是企业抛售资产和商品,贷款和投资减少,陷入更严重的衰退。今年是摆脱疫情防控转入正常状态、全力拼经济的第一年,搞清楚现在是不是通缩极为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当前经济领域决断的头号大事,也将极大影响国家决策。道理很简单,通缩一般认为是市场失灵、缺少流动性引起的,这时候必须动用政府这个有形之手进行干预,最通常做法就是大规模放水进行强力刺激,类似2008年4万亿那样,但这必将带来一系列复杂的后遗症,倘若判断失误贸然放水,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刻,对伟大复兴的战略计划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冲击。治病必须对症,不对症不但不治病,还会带来更严重的问题。正因此,小镇才说有些所谓的“专家”,语不惊人死不休也就罢了,利益相关、立场态度也可以理解,可严重缺乏基本常识,对得起“经济学家”的名头吗?通缩是西方经济学概念,判断到底是不是,还是要回到西方经济学的框架内,通缩有极为严格的定义,绝不是物价出现下跌就能被称为通缩,需要持续发生才行,一般造成通缩的原因有两种:有效需求不足或产能严重过剩。最简单的标准,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中至少一个:CPI同比涨幅为负,且持续三个月以上;M2同比增速为负,且持续三个月以上。4月11日,国家统计局和央行公布3月物价和金融数据。物价方面,CPI同比增长0.7%,PPI同步下降2.5%,而且都是自年初开始持续下降。金融方面,M2同比增长12.7%,新增信贷3.89万亿元,同比多增7497亿元,新增社融5.38万亿元,同比多增7079亿元,都刷新了历史同期新高,而整个一季度新增贷款和社融也大大超过市场预期,分别为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和14.53万亿元(同比多增2.47万亿元)。中国确实通缩过,最近20年就有2次。第一次是受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在2009年2月到10月出现CPI连续9个月同比下跌,PPI跌幅更大,最后是采取四万亿大放水、大刺激摆脱。第二次是2012年到2016年,因为2008年大刺激造成的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等后遗症,PPI长达54个月同比负增长,于是启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始“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终于在2016年9月同比上涨0.1%,结束连续下降趋势,摆脱了这一轮通缩。现在呢?虽然相比5%左右的GDP增速,CPI同比仅增长0.7%,但仍然是正的,至于M2同比增长12.7%,贷款和社融都创了历史新高,这哪里符合通缩的基本定义?恰恰相反,现在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非常充分,庞大的M2存量和快速增量,就是未来通胀的压力来源,在突破一个临界点之后,转换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发生。更加诡异的是,这位言之凿凿说中国经济开始通缩的所谓“首席经济学家”,在他同一篇文章中,开头说中国过去15个月进行了高强度的货币信用投放,M2增长极快,但并没有阻止经济滑向通缩(注意,他这段话本身就是错误的),然后堆叠了很多文字,最后给出的建议却是要求中央信用注入、激活资本市场。前面说高强度信用投放无用,后面说得继续投放信用,这个逻辑实在搞不明白,就好像下诊断“虚不受补”,给出的药方却是狠下猛药一样难以理解。当然,如果只说到这一步,仅仅驳斥一个常识错误,那不值得专门写一篇。接下来需要思考三个问题:第一个:中国经济到底有没有通缩?第二个:如果没有通缩,病根到底在哪里?钱又去哪了?第三个:该怎么办?第一个问题:中国经济到底有没有通缩?中国当前显然没有进入通缩,而且距离还很远。还是拿CPI和PPI来说,3月同比增长0.7%,而且从年初开始持续下降感觉确实不好,但注意“同比”,同比就是跟2022年同期比。想想2022年发生了什么?2022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导致3月全球大宗商品尤其是原油和粮食价格暴涨,带动各类商品价格上涨;进入4月则是疫情的剧烈反弹,很多城市陷入封控,生产、物流、社会生活受冲击,造成物资紧张、物价上涨。跟3月、4月这样极为特殊的月份比,今年3月同比增长0.7%真的不能接受吗?按理说,今年5月前,CPI同比增长不高本就符合预期,根本不值得奇怪,PPI也是同样的道理。考虑到2022年的特殊情况,想要判断中国经济走势向好还是向坏,反而环比更有参考价值。2023年3月CPI环比上个月同比下降0.3%,但2022年3月是0%,2021年是-0.5%,2020年是-1.2%,今年的-0.3%反而好于过往。而且要谈CPI,不能笼统地只看CPI,还得进一步分析,到底是什么导致CPI同比增长只有0.7%。从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来看,不同领域物价涨跌差异极大,但在8个大类中,六涨两降,降的是受车企降价促销、手机市场见顶等影响的交通通信,以及遭遇房地产寒冬的居住。而在上涨的食品大类中,因天气变暖供应增加,鲜菜价格下降11.1%,影响CPI下降0.28个百分点。仅从细类看,自疫情限制解除后,消费明显在恢复,尤其是旅游等服务类消费恢复更是迅速,最近五一假期预定量较2019年同比增长200%就是典型(美团数据)。不仅仅是旅游,在疫情期间被削弱的各种消费都出现了明显复苏,比如烟酒、服装、化妆品的增速都由负转正。除了CPI和PPI以外,还有三个关键的指标:3月制造业PMI为51.9%,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8.2%,非制造业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7%,三大指数已经连续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虽然3月制造业PMI有所回落,但仍然是近两年的次高点,仅次于2023年2月的52.6%。这说明什么?显然中国经济正在稳步复苏中,虽然消费仍然低迷,但原因绝不是因为通缩,更不是货币供应不足。所谓对症下药,虚不受补反而大灌猛药,越补越虚,只会加重病情。第二个:如果没有通缩,病根到底在哪?钱又去哪了?M2、贷款、社融都创了新高,这与国家靠前发力有关,一方面是信贷大幅增加,政策上降低融资成本,进行金融体制改革,要求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大向中小微企业融资力度;另一方面基建和重大项目投入也在加强,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新增专项债发行都高于过去三年同期。既然货币供应这么多,CPI和PPI却仍然提不上去,这就给了一些人制造焦虑的切入口。的确,这并不正常,但跟通缩无关。问题有二:一是信心不足,二是资金循环受阻。信心不足,有三个层面。一是个人信心。恢复消费需要文火慢功夫,这也导致大宗消费品比如居住、汽车等消费有所下降,关系到生活刚需的食品类上涨迅速,而且刚放开头两个月已经出现了报复性消费,到了3月也得缓缓。二是企业信心。虽然反复强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但民企仍然有顾虑,担心政策支持和监管加强运动式交替,过去三年也让投资者更加谨慎,这需要时间恢复。比如一些地方讲“能不捕的不捕”,的确是依法办事,也确实能借助行政权力立竿见影,但这种宣传反而令企业家担心,相比人治,对民营企业家来说依法依规、公平公开才是信心真正来源。三是地方政府信心。地方政府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参与者,现在问责压力大,地方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这几年降薪也打击了积极性,需要在加强监管、反腐、问责等监管的基础上,思考如何让地方敢于行动、愿意行动,那就需要从制度化的免责和激励手段上下功夫了。这三个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但趋势是向好的,这时候最忌讳的就是心急下猛药,庆幸的是,决策层显然选择了保守的方案,只要向好,那就慢慢来,不急于一时。资金循环受阻,则关系到资金去向问题。从M2数据可以看出,市场上货币供应是充分的,但水并没有流入实体经济和经济循环,只有一小部分用于投资和消费,剩下的都存起来了。一个关键数据是M2与M1的剪刀差不断增大,2022年12月末为199.26万亿元,2023年3月增加到213.65万亿元,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出现存款定期化趋势。考虑到放水的主要渠道,可以判断大量的水去了央企、国企、地方平台以及拥有优质抵押物的大型民企等等,这些地方更容易拿到贷款,但由于供大于求,大量资金只能重回银行,或者需经过多级中转、尚未进入实体经济循环,而对应民企仍然融资难、融资成本高,只能先求生存或者面临倒闭。民企有“56789”的特征,与广大民众关系最为密切,民企无法获得充分资金就导致出现货币供给过剩与需求侧不足的矛盾。这就像货币大循环中又出现了一个小循环,钱更多在小循环里运转,大量资金无法进入迫切需要资金的领域。上图大概示意:注水口更偏向小池子,水更多进小池子,一部分水需要经过小池子再进入大池子,接下来需要想办法让大池子获得更多水,方法有两个:一是注水口更偏向大池子,二是在小池子底部钻几个洞,又或者用抽水机人工从小池子往大池子抽水。除了国内因素,还得考虑国际大环境。最近人民币国际化进展迅速,但按照世界银行等机构预测,未来世界经济将面临很大挑战,越来越多的国家相信中国,选择加强同中国的联系,何尝不是为了在面对经济危机的时候,增强抵御力。正因此,这个时候,人民币币值必须保持稳定,为中国以及中国的伙伴国家提供稳定的支撑,而币值稳定不但包括汇率稳定,也包括内部的购买力稳定,这也使得目前CPI和PPI保持低增长状态。第三个问题:该怎么办?回答完前两个问题,第三个解法就简单了,但做起来很不容易。首先,必须对症下药,绝不能按通缩盲目下猛药。现在货币供应已经出现过剩,核心问题是解决货币循环不畅问题,想办法让民营企业以更低成本、更便利地获得信贷支持;还要对金融领域存在的长期问题进行整顿,实现脱虚向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其次,还是要坚持长期主义,走自己的路。必须继续坚持现在的做法,不要管那些连基本的经济学常识都搞不懂或者故意装不懂的所谓“首席经济学家”,绝不能启动大放水,一定一定不要错过宝贵的战略机遇,更要警惕未来可能发生的通胀乃至滞涨问题。有的国家、势力急了,喊几句就喊几句。我们别因为犬吠乱了步子,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继续开拓海外、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抓牢能源转型和产业链,而在国内把重点放在增强信心上,信心足了,自然敢于投资和消费。最后,要加大向民生领域倾斜。现在资金循环受阻,大量的钱在小循环里空转,这绝不是加大货币供应能解决的,更不是单纯降低利率能够解决的,就算是直接发钱也解决不了问题。从3月物价数据来看,目前消费更多集中在生活刚需的食品等消费上,居住、汽车、手机等非刚需消费乏力,这是典型的收入不足、信心不足问题。正因此才出现了CPI上涨却没能拉动PPI,企业并未充分获利,一旦发生恶性循环,确实可能出现通缩的危险。解决的办法还是要落脚在消费上,正如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但绝不是直接发钱,还是要从信心和保障上下手。除了经济稳定增长以外,关键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让人能花钱、敢花钱、愿花钱,这就跟收入分配等深层次改革联系起来了。其他文章推荐■
2023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