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乡谈2022”被封,如果没有二次加封,将与“大树乡谈”一同在5月22日解封,具体原因已经确认了,简而言之就是有些内容别的号能写,小镇不宜写,既然如此避开就是了,就当对小镇提出更高要求。几个月放在至少20年的时间尺度算不得什么,期待再相会。
小镇颇有些奇怪,追问了下才明白,某位“首席经济学家”列举了最近公布的3月物价和金融数据,提出了一个耸人听闻的观点,具体不多赘述了,这位“首席经济学家”水平肯定不会差到基本的定义都搞不懂,这么说显然另有目的。通缩与经济周期有关,一般可视为经济状况不佳的典型信号,而通缩往往会自我加强(可以理解为恶性循环),想要摆脱极为艰难,长期下去会持续抑制投资和生产,导致需求不足,资源大量闲置,进而失业率上升、收入下降,对经济的预期更加悲观,于是企业抛售资产和商品,贷款和投资减少,陷入更严重的衰退。今年是摆脱疫情防控转入正常状态、全力拼经济的第一年,搞清楚现在是不是通缩极为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当前经济领域决断的头号大事,也将极大影响国家决策。道理很简单,通缩一般认为是市场失灵、缺少流动性引起的,这时候必须动用政府这个有形之手进行干预,最通常做法就是大规模放水进行强力刺激,类似2008年4万亿那样,但这必将带来一系列复杂的后遗症,倘若判断失误贸然放水,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刻,对伟大复兴的战略计划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冲击。治病必须对症,不对症不但不治病,还会带来更严重的问题。
正因此,小镇才说有些所谓的“专家”,语不惊人死不休也就罢了,利益相关、立场态度也可以理解,可严重缺乏基本常识,对得起“经济学家”的名头吗?通缩是西方经济学概念,判断到底是不是,还是要回到西方经济学的框架内,通缩有极为严格的定义,绝不是物价出现下跌就能被称为通缩,需要持续发生才行,一般造成通缩的原因有两种:有效需求不足或产能严重过剩。4月11日,国家统计局和央行公布3月物价和金融数据。物价方面,CPI同比增长0.7%,PPI同步下降2.5%,而且都是自年初开始持续下降。
金融方面,M2同比增长12.7%,新增信贷3.89万亿元,同比多增7497亿元,新增社融5.38万亿元,同比多增7079亿元,都刷新了历史同期新高,而整个一季度新增贷款和社融也大大超过市场预期,分别为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和14.53万亿元(同比多增2.47万亿元)。第一次是受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在2009年2月到10月出现CPI连续9个月同比下跌,PPI跌幅更大,最后是采取四万亿大放水、大刺激摆脱。第二次是2012年到2016年,因为2008年大刺激造成的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等后遗症,PPI长达54个月同比负增长,于是启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始“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终于在2016年9月同比上涨0.1%,结束连续下降趋势,摆脱了这一轮通缩。现在呢?虽然相比5%左右的GDP增速,CPI同比仅增长0.7%,但仍然是正的,至于M2同比增长12.7%,贷款和社融都创了历史新高,这哪里符合通缩的基本定义?恰恰相反,现在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非常充分,庞大的M2存量和快速增量,就是未来通胀的压力来源,在突破一个临界点之后,转换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发生。更加诡异的是,这位言之凿凿说中国经济开始通缩的所谓“首席经济学家”,在他同一篇文章中,开头说中国过去15个月进行了高强度的货币信用投放,M2增长极快,但并没有阻止经济滑向通缩(注意,他这段话本身就是错误的),然后堆叠了很多文字,最后给出的建议却是要求中央信用注入、激活资本市场。前面说高强度信用投放无用,后面说得继续投放信用,这个逻辑实在搞不明白,就好像下诊断“虚不受补”,给出的药方却是狠下猛药一样难以理解。当然,如果只说到这一步,仅仅驳斥一个常识错误,那不值得专门写一篇。第二个:如果没有通缩,病根到底在哪里?钱又去哪了?还是拿CPI和PPI来说,3月同比增长0.7%,而且从年初开始持续下降感觉确实不好,但注意“同比”,同比就是跟2022年同期比。想想2022年发生了什么?2022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导致3月全球大宗商品尤其是原油和粮食价格暴涨,带动各类商品价格上涨;进入4月则是疫情的剧烈反弹,很多城市陷入封控,生产、物流、社会生活受冲击,造成物资紧张、物价上涨。跟3月、4月这样极为特殊的月份比,今年3月同比增长0.7%真的不能接受吗?按理说,今年5月前,CPI同比增长不高本就符合预期,根本不值得奇怪,PPI也是同样的道理。考虑到2022年的特殊情况,想要判断中国经济走势向好还是向坏,反而环比更有参考价值。2023年3月CPI环比上个月同比下降0.3%,但2022年3月是0%,2021年是-0.5%,2020年是-1.2%,今年的-0.3%反而好于过往。而且要谈CPI,不能笼统地只看CPI,还得进一步分析,到底是什么导致CPI同比增长只有0.7%。从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来看,不同领域物价涨跌差异极大,但在8个大类中,六涨两降,降的是受车企降价促销、手机市场见顶等影响的交通通信,以及遭遇房地产寒冬的居住。而在上涨的食品大类中,因天气变暖供应增加,鲜菜价格下降11.1%,影响CPI下降0.28个百分点。仅从细类看,自疫情限制解除后,消费明显在恢复,尤其是旅游等服务类消费恢复更是迅速,最近五一假期预定量较2019年同比增长200%就是典型(美团数据)。不仅仅是旅游,在疫情期间被削弱的各种消费都出现了明显复苏,比如烟酒、服装、化妆品的增速都由负转正。除了CPI和PPI以外,还有三个关键的指标:3月制造业PMI为51.9%,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8.2%,非制造业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7%,三大指数已经连续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虽然3月制造业PMI有所回落,但仍然是近两年的次高点,仅次于2023年2月的52.6%。显然中国经济正在稳步复苏中,虽然消费仍然低迷,但原因绝不是因为通缩,更不是货币供应不足。所谓对症下药,虚不受补反而大灌猛药,越补越虚,只会加重病情。M2、贷款、社融都创了新高,这与国家靠前发力有关,一方面是信贷大幅增加,政策上降低融资成本,进行金融体制改革,要求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大向中小微企业融资力度;另一方面基建和重大项目投入也在加强,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新增专项债发行都高于过去三年同期。既然货币供应这么多,CPI和PPI却仍然提不上去,这就给了一些人制造焦虑的切入口。一是个人信心。恢复消费需要文火慢功夫,这也导致大宗消费品比如居住、汽车等消费有所下降,关系到生活刚需的食品类上涨迅速,而且刚放开头两个月已经出现了报复性消费,到了3月也得缓缓。二是企业信心。虽然反复强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但民企仍然有顾虑,担心政策支持和监管加强运动式交替,过去三年也让投资者更加谨慎,这需要时间恢复。比如一些地方讲“能不捕的不捕”,的确是依法办事,也确实能借助行政权力立竿见影,但这种宣传反而令企业家担心,相比人治,对民营企业家来说依法依规、公平公开才是信心真正来源。三是地方政府信心。地方政府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参与者,现在问责压力大,地方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这几年降薪也打击了积极性,需要在加强监管、反腐、问责等监管的基础上,思考如何让地方敢于行动、愿意行动,那就需要从制度化的免责和激励手段上下功夫了。这三个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但趋势是向好的,这时候最忌讳的就是心急下猛药,庆幸的是,决策层显然选择了保守的方案,只要向好,那就慢慢来,不急于一时。从M2数据可以看出,市场上货币供应是充分的,但水并没有流入实体经济和经济循环,只有一小部分用于投资和消费,剩下的都存起来了。一个关键数据是M2与M1的剪刀差不断增大,2022年12月末为199.26万亿元,2023年3月增加到213.65万亿元,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出现存款定期化趋势。考虑到放水的主要渠道,可以判断大量的水去了央企、国企、地方平台以及拥有优质抵押物的大型民企等等,这些地方更容易拿到贷款,但由于供大于求,大量资金只能重回银行,或者需经过多级中转、尚未进入实体经济循环,而对应民企仍然融资难、融资成本高,只能先求生存或者面临倒闭。民企有“56789”的特征,与广大民众关系最为密切,民企无法获得充分资金就导致出现货币供给过剩与需求侧不足的矛盾。这就像货币大循环中又出现了一个小循环,钱更多在小循环里运转,大量资金无法进入迫切需要资金的领域。上图大概示意:注水口更偏向小池子,水更多进小池子,一部分水需要经过小池子再进入大池子,接下来需要想办法让大池子获得更多水,方法有两个:一是注水口更偏向大池子,二是在小池子底部钻几个洞,又或者用抽水机人工从小池子往大池子抽水。
最近人民币国际化进展迅速,但按照世界银行等机构预测,未来世界经济将面临很大挑战,越来越多的国家相信中国,选择加强同中国的联系,何尝不是为了在面对经济危机的时候,增强抵御力。正因此,这个时候,人民币币值必须保持稳定,为中国以及中国的伙伴国家提供稳定的支撑,而币值稳定不但包括汇率稳定,也包括内部的购买力稳定,这也使得目前CPI和PPI保持低增长状态。回答完前两个问题,第三个解法就简单了,但做起来很不容易。现在货币供应已经出现过剩,核心问题是解决货币循环不畅问题,想办法让民营企业以更低成本、更便利地获得信贷支持;还要对金融领域存在的长期问题进行整顿,实现脱虚向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必须继续坚持现在的做法,不要管那些连基本的经济学常识都搞不懂或者故意装不懂的所谓“首席经济学家”,绝不能启动大放水,一定一定不要错过宝贵的战略机遇,更要警惕未来可能发生的通胀乃至滞涨问题。我们别因为犬吠乱了步子,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继续开拓海外、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抓牢能源转型和产业链,而在国内把重点放在增强信心上,信心足了,自然敢于投资和消费。现在资金循环受阻,大量的钱在小循环里空转,这绝不是加大货币供应能解决的,更不是单纯降低利率能够解决的,就算是直接发钱也解决不了问题。
从3月物价数据来看,目前消费更多集中在生活刚需的食品等消费上,居住、汽车、手机等非刚需消费乏力,这是典型的收入不足、信心不足问题。正因此才出现了CPI上涨却没能拉动PPI,企业并未充分获利,一旦发生恶性循环,确实可能出现通缩的危险。
解决的办法还是要落脚在消费上,正如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但绝不是直接发钱,还是要从信心和保障上下手。
除了经济稳定增长以外,关键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让人能花钱、敢花钱、愿花钱,这就跟收入分配等深层次改革联系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