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在小事上赌人性

镇长本人 大树乡谈2023 2023-06-03
去年4月8日,小镇写了一篇短文《要像潜艇一样藏在水下》,当时说的是上海封城期间,一位女士给外卖小哥100元小费,小哥执意不收,这位女士转而给小哥充了200元话费,并发在网上表达感谢,本来是一件挺温情的事,但没想到遭到了网络暴力,被质疑“区区200元话费太过吝啬”。

这位女士不堪网暴,选择跳楼轻生。

转眼一年过去了。

针对网络暴力,在更早的2021年小镇也曾写过《“人血馒头”何时休》《舆论如刀,如何保护自己》,学会隐藏自己,极为重要。

不能去假定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善意的,也不能假定一个善意的人在任何时候针对任何事情都会保持善意,人心最难测,何况成千上万,每一个人的经历、境遇不同,就算对同样的事,也会有不同的反应,类似的悲剧太多了。

现实就是这样,先人后己、舍己为人本就难得,能做到互利共赢已然可贵,就算损人利己也可以理解,但有时候,有的人宁可自损八百也要伤人一千,更甚至就算冒着风险,自己也没有任何好处,也要坑别人。

这种现象,就是俗话说得见不得人好。

最近有一个小事上了热门,事情虽小但很值得说道说道。

事情大概如上图所示,有一位女士去某小店吃饭,等了半小时面才上,觉得面坨、发酸,就跟老板说面不好吃,但因为对象自行离开没有陪她一同跟老板理论,最终在车上情绪崩溃。

男女之间因为什么吵起来,外人不宜去评论,但必须要说一件事,把两个人的争执发到网上,极为错误。

现在的网络环境什么样不知道吗?本来两个人之间的小争执,很快就过去了,现在发到网上还成了热点,被无数网友品头论足,搞到现在,男方被很多网民咒骂,而女方账号也涌进很多人,倒不是骂女方,而是劝女方离婚。

切记开头提到的,一定要学会隐藏自己。

隐藏自己不仅仅是网络,现实中也需要。
一定要学会少跟陌生人讲道理或者教训别人,一定要充分考虑风险和收益,当面对一件事,自己去追求的结果与付出的时间、精力、风险等等不成比例的时候,懒一点、佛系一点,是好事。

就拿因吃面崩溃这件事,后来争吵肯定不是因为15元的面,但是女方去找老板说“面不好吃”,这种做法值得斟酌。

当然视频中女方说没有生气,只是心平气和的向老板指出面有问题,称没有争吵、也没有影响到餐厅的其他顾客。

但从常理而言,真的能做到心平气和、毫无情绪吗?

何况,就算自己不带情绪,就可以这么做吗?

这里面风险收益不成比例。

说面不好吃、酸了,但从常理而言,吃个面等半小时才能吃到,可见这家店生意不错,那么常理而言,除非是出现卫生等问题,这面不至于说难吃,更应该说口味不适合。

就拿小镇来说,上周跟爱人去某顺德菜吃饭,点了一道蒸鱼,名字忘了,就是吃个鲜,但因为姜味实在太浓,小镇爱人很喜欢吃鱼也就勉强吃了一块,小镇这种一般都要光盘都坚持不下去,最终只好浪费了。

但能说这道菜不好吃吗?

不能,仅仅是口味不适合罢了,难不成因为按照顺德做法放的姜多了太呛,就要去找老板说这鱼不好吃?

其他顾客听到了,会不会影响店里的生意?如果去跟店家说,店家说退钱小镇觉得对不住,店家如果说重做一道小镇又有顾虑,这还是好的,如果店家情绪不对或者对厨艺和传统做法很坚持,觉得小镇刻意刁难、故意说不好吃,那会不会发生冲突?一旦有所争执,时间搭进去了,情绪还会受影响,何必呢。

所以,小镇跟爱人直接结账走了,约定以后再吃顺德菜一定问清楚,再然后就去吃肯德基了,周末也没受到影响,无非就是花了钱没吃到想吃的,但起码尝试了一种新菜,知道不适合。

回到“因面崩溃”这件事,换做是小镇,当发现面不合胃口,会直接选择不吃了、换地方、下次再也不来了,15块钱根本不值得去花时间去跟老板说,这又不是自己家门口的店,还能跟老板混熟了,以后让老板按照自个口味定制。

小事情,不值得浪费时间、精力、心情,如果芝麻大点的事都要投入进去,那还做什么正经事。

如果实在不爽,觉得就是店家有问题,那大可以掏出大众点评或者其他工具,好好表达下自己的意见,但是注意,一定要隐藏好自己。

其实时间、精力、心情浪费也不过是小事,关键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我们不知道我们面对的这个人,此时此刻正处于什么状态,有太多因为小事而导致的悲剧了。

就在上个月,一名女顾客在理发店染发时,因对理发师修剪得发型感到不满,与理发师发生了争执,相信一开始或许也是如“因面崩溃”一样,觉得没有发火、平心静气,但最终发展到激烈的争执,理发师情绪失控,趁女顾客洗头时拿起一把菜刀砍向她得头部,女顾客当场死亡。

而在这起悲剧中的理发师同样是女性。这里点出女性绝不是性别歧视,而是提醒下,不要觉得女性就一定不会动用暴力。

类似悲剧还有很多很多,比如2013年某停车场突发一起命案,起因仅仅是因为停车费,结果驾驶员与保安发生争吵,最终这名驾驶员被保安用水果刀刺中,不幸身亡。

2019年佛山发生一起小剐蹭,起因竟然仅仅是信号灯转绿,前车因为点烟没有动,后车按喇叭催促惊到前车司机,导致手里的烟掉落烫伤了大腿,于是这两辆车就开始斗气,接着剐蹭、争吵、斗殴,而后车司机的儿子看到自己父亲被打,就推开车门去咬前车司机。

前车司机在丧失理智下,将小孩踢出去,并一顿猛踹,最终导致年幼的孩子因伤去世。

更悲剧的是2013年,当时一位女士推着婴儿车等公交,恰逢韩某等几个人找停车位,就对这位女士斥责要求把婴儿车挪开、挡他们停车了。这位女士听到斥责极为愤怒,认为自己和婴儿车停在公交站牌范围内,没有给任何人造成妨碍,而且就算挡住了停车位,也应该好好跟她说话,而不能如此不客气地斥责。

于是回呛、争吵、推搡,最终韩某情绪失控,将2岁多的婴儿摔死。

做出这种残忍罪行一定会遭到法律的严惩,但从个人自我保护角度,真的有必要非得回骂一句、非得争执个对错输赢?
就算吵赢了又能怎样,还会把自己陷入风险之中,就算遭遇如此极端情况的概率极低,但后果非常严重,如果给当事人重来的机会,当他(她)知道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会不会选择各退一步、息事宁人?

可惜,没有如果。

说一句可能得罪的话,有人过于在于“情绪价值”,觉得不舒服就要说出来,就要去讲道理、教训别人,这说明,中国的确很安全,以至于没有半点危险意识。

就说去年打人案。打人者必须严惩,只是从个人保护角度,明知对方喝酒了、行为异常、做事嚣张,真的不能采取更能保护自己的措施吗?一定要去硬刚、动手吗?

还记得视频中,有一位旁观的女性极富正义感,要冲上来制止,但被她的男友拉走了,当时这位男友还遭到了网暴,但是从事后考虑,在那种情况下,就算这位女性冲上去,真就能阻止吗?会不会自己也会遭遇严重暴力?而这位男友首先对自己的女友负责,带她离开危险环境,离开之后再通过报警等方式干预,会不会更安全?

说到“面”,罗翔曾讲过一个真实案例,一名小伙子吃面,因为一块钱引发一场血案,这一块钱绝大多数情况下绝不至于出现如此极端的后果,但就是在那一刻,情绪失控了。

从极端角度考虑,倘若因为这“15元”的面,发生了争执,真就一定不会发生不想看到的严重后果吗?如果考虑这种可能性,这位女士的对象选择离开,而不是陪着跟老板理论,是不是避免了一场悲剧?

这些道理,小镇也跟身边人说,少跟、最好不要跟生活中碰到陌生人讲道理或者教别人做什么,不要觉得这么干了就心情舒畅,满足了“情绪价值”。

所谓“情绪价值”,绝不是受不得一点委屈,而是要知进退、明取舍。因为一点不顺心、委屈就要跟别人争执,这就过于自我。真正需要做的,是小事能忍,大事够狠,这个“狠”不是做狠事,而是谋定而动、敢作敢当,更重要的是考虑清楚风险收益。

如果做一件事,能够获得足够收益,那么有一点风险也值得做,无非各有风险偏好;但如果一件事存在风险,哪怕风险再小,倘若没有收益只有损失,那就不要去做,自己去想办法排解心情,绝不要被自己的情绪绑架。

道理很简单,但把道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看各人了。


其他文章推荐
■  政策语言,易懂又难懂
■  真通缩,还是假通缩?该怎么办?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防失联,请关注“大树乡谈202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