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韩寒,在舒适区造梦
韩寒少年成名,人生一路飞驰而上。如今他人至中年,依然执着于讲述背负梦想的故事,主人公也从年少时书中的少年,换成了现实生活中往往疲倦且难知天命的中年人。
执着于飞驰的韩寒,理想的标地究竟在何处。又或者如一些影迷评价那般,韩寒更执着的是在舒适的母题里往深处探寻。
破败的汽修厂门前,昔日赛车冠军张驰如今沦为胡子拉碴的驾校教练,凭借仅剩的名声招收学员,勉强度日。他坐在副驾上指挥一位学员倒车:“倒,倒,倒……”后轮已经倒进坑里,他带着反问语气说:“还倒?”学员会错了他的意思,继续倒,翻了车。
在“名师”张弛的教导下,这名学员在科目二上已经卡了两年多。师徒二人的命运重叠,自从五年前那场巴音布鲁克拉力赛过后,赛车冠军张驰的名声尽毁,人生卡住停滞不前。即便是开汽修厂,当驾校教练,生存问题依然考验着他和另外两名老朋友。
这一次,导演韩寒试图讲述一个英雄迟暮的故事。剧情沿袭以往的韩寒式幽默,张驰自己都无法掌控人生方向,却在教别人如何打方向盘。假如生活没有转机,这帮曾经辉煌过的中年男人,只能这么低能耗地过完下半生。
若拍中年失意的电影,不能只拍失意。电影毕竟要有戏剧性,泼天的富贵很快降临到他们头上。一个生产老头乐车的工厂面临经营困难,厂长想要组建一支车队参加比赛,通过参加比赛获得积分帮助工厂度过难关。组建车队的任务交到昔日冠军张驰的手上,他因此获得几百万投资,厂长的儿子还带资加入车队。
原本已经放弃赛车梦想的几个人,因此重新燃起赛车的信念。
电影的情节设定,看上去与2019年春节上映的《飞驰人生1》没有很大差异。第一部中,张驰为了解决儿子的户口和上学问题,参加非法赛车,被禁赛五年,沦落到去大排档卖炒饭。“飞驰”系列的第二部电影里,他没有忘记自己对赛车的热爱,年近40的他决定重返车坛,挑战年轻一代的赛车天才林臻东。
时隔五年,韩寒讲述了另一个同样的中年男人落魄的故事,他们不甘命运,all in梦想,终于实现人生的“飞驰”。导演韩寒人至中年后,似乎更为痴迷中年男人追梦的故事,对“飞驰”有着巨大向往。
韩寒的经历一直不缺乏“飞驰”的状态,失意是少数。他是那个成长在上海松江郊区亭林镇的小镇青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除了写作就是赛车。他高中辍学,当同代人还在教室里背诵文言文时,17岁那年他凭借《三重门》成名,此后每年靠出书就能获得千万版税收入。
他总能站在时代的浪头,乘风破浪。
博客时代,他以犀利的文笔激扬文字,表达对社会的诸多不满,成为最年轻的意见领袖之一。在公众视野里,他是那个书写社会不公的少年英雄,可谓志得意满。
韩寒另一个重要身份是赛车手。那些年他写作和赛车两不误,被认为是那十年里国内赛车场上最好的车手。2011年至2013年,连续三年蝉联CRC年度车手总冠军,2012年他还获得了中国房车锦标赛超级量产组年度车手冠军,成为那一年的“双冠王”车手。
这样的人生,大多数普通人只能望其项背。可这仍未是韩寒的终点。上半场刚刚结束,他不断切换赛道,保持人生不断飞驰的状态。
微博经历几年草莽时期后,时代氛围变得愈加温和。韩寒顺势而,人至中年的他从舆论中心逐渐淡出,调转方向,在影视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人生再次飞驰。
相比写作,韩寒在电影中的表达变得极为温和,心目中的敌人不再是整个时代。从《后会无期》到《乘风破浪》再到《飞驰人生》,他试图把写疼痛文学的经验通过转化到电影中,单从票房上来说,在青年导演中他算是比较成功的一位。
韩寒的成功源于对机会的敏锐捕捉,他有种凡事都要争做第一的品质。在电影《飞驰人生1》里,他借助主角张驰的口吻说:“我不是想赢,只是不想输。”到了《飞驰人生2》,张驰在比赛中开车行驶在山路十八弯的冰雹天中,副驾驶上的领航员说:“只要努力,我们一定能赢。”张驰回答说:“我努力过无数次,我知道,机会只会出现在其中的一两次。”
创作者深层的驱动力源于对自我创伤性经历的不断剖析。这种几乎能俘获所有观众如金句一般的台词,是从韩寒自我经历中生长出来的。
少年成名的韩寒并非一直一帆风顺,大众所熟知的挫败有两次。一次是2012年的“方韩大战”,方舟子质疑韩寒的部分小说为其父代笔,试图扒掉这个少年天才的外衣。
第二次挫败,是2022年春节期间上映的电影《四海》,豆瓣评分只有5.3,评论中骂声一片,是韩寒所有电影中评分最低的一部。这是他少有的一次“翻车”。一位豆瓣网友评价说:“怎一个烂字了得,韩寒的人生过于顺遂,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观众看得明白,韩寒怎么能不明白。彼时他已年过40岁,人生一度被卡住,两年来他彻底沉寂,在不断品味人生苦涩的过程中寻求再次飞驰的机会。
《飞驰人生2》豆瓣开分高达8.2,创造韩寒所有电影的最高分记录。
从台词和演员的演技上来看,《飞驰人生2》比第一部沉稳许多。沈腾和尹正褪去浮夸的表演,贾冰和郑恺等喜剧演员,在表演上也做到了内敛和克制。台词总体上比较自然,没有刻意幽默,人物多了几分深沉。
中年人的梦想是较为松动的,妥协往往只在一瞬间。
一度,电影中三位老朋友准备把汽修厂的零配件打包卖掉。买家过来查看,讨价还价中,面对买家含沙射影的侮辱,三个情绪稳定的中年男人没有动怒,只是把买家请了出去。这样的人物刻画较为精准。
他们对赛车的执念并未完全放下。夜里张驰驱车出门,一个弯道没过去,不甚翻车,张驰被卡在车里没法动弹,痛哭流涕。这个情节设计,成为中年失意者最贴切的隐喻。
韩寒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从顺遂的人生经历中抽出赛车这个母题,也是他表达对时代看法的最佳喻体。赛车比赛天然带有对抗性,这种对抗可在安全的范围内讲述,赛事往往一波三折,具备讲故事的强冲突性特征。
偶尔,他能在缝隙中表达一些对不公的看法。电影中,张驰遭受到不公正对待,能精确指出相关规则出自《蓝皮书》的哪一页。当他得知自己五年前获得冠军的成绩并没什么问题时,他怒吼着:“我就想要个公平,成绩可以不要,但我不能不要我的清白。”
清白,是作为知识分子的韩寒最看重的一点,仿佛是在回应当年的代笔风波。至于公平,博客时代曾是他在杂文中最强烈的诉求,再加上嬉笑怒骂且颇具煽动力的文风,他的杂文成为早期文字平台的“爽文”类型之一。
2018年元旦过后,他罕见地发了一篇长微博,文中说:“杂文这东西,无论起初三观多正,写着写着,会发现自己容易变成一个鸡贼的人,往往情不自禁想怎么样煽动更多人的情绪。很久没写杂文,也是因为悲剧的源头往往雷同,除了宣泄情绪也没有其他作用。”
时移势易,新媒体时代的那几年,最会煽动读者情绪的写作者叫咪蒙。一方面是言论界限的收窄,另一方面是商业环境的繁荣,知识分子认清规则并做出相应的妥协,已经是无可抵挡的大势所趋。
韩寒无疑是最能看清规则的人,只不过知识分子的一面,让他妥协得并不彻底,通过拍电影保留住知识分子最后的尊严。
在2018年他发布的那篇长微博中,人至中年的他还对自己当年退学做出反思:“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说明我在一项挑战里不能胜任,只能退出,这不值得学习。我听到有人美滋滋得意洋洋地说,韩寒,我学你退学了。我不理解,我做的不好的地方有什么好学呢?”
少年时期的韩寒可没有如此成熟的观念。2003年,21岁的韩寒出了一本当年销量第一的书,叫《通稿2003》。书中,他完全以一个反叛少年的姿态,骂学校的分班制,骂老师干涉学生早恋。中年时期,他反而化身人生导师,奉劝年轻人服从现有规则。
假如这是一番真诚的忠告,不难看出,即便是韩寒这样年少成名的人,进入社会也不免经历过一番毒打,逐渐看清社会内部更深处难以撼动的规则。
这在《飞驰人生2》里有所展现。张驰深谙赛车行业规则,知道若是卖掉自己培养的赛车手,竞争对手一定会花钱买。并不是他培养的赛车手有多优秀,而是竞争对手担心有人威胁到自家车队的赛车手,为了避免麻烦,干脆把这样的人买过来坐冷板凳。这套商业行为,还算是明面上的交易。
暗处的操纵更为险恶。在最后的比赛中,强队为了赢得比赛,不惜采取各种手段阻挡张驰行进。类似的情节大概率会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当然,一切也都可能是韩寒的自我想象,最终目的是让角色克服重重阻碍,实现人生的飞驰。
韩寒也能通过张驰这个角色证明,当年的屠龙少年至少没有成为恶龙,只是换了一种抵抗的形式。
总体而言,《飞驰人生2》的故事还是显得乏善可陈。豆瓣一条高赞评论如是说:“伤感文学+赛车+金句,韩寒还是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徘徊。张驰都在超越自己,韩寒什么时候能超越自己?这部电影好就好在没有狗尾续貂,倒是收了个好尾,无聊的点就在于好像又看了一遍第一部。”
韩寒的电影在主题和形式上正陷入自我重复,他单薄顺遂的人生经历,好像只能切出赛车、梦想、失意等故事切片。他用这几个元素划定出一片舒适区,呆在里面不断进行自我修正,以为让张驰在电影超越自己,身为导演的他也就完成了自我超越。
相对于大多数普通人,韩寒已然实现了足够多的梦想,成功才是他人生的主题,失意几乎不值一提,过多的表达此类主题显得有些无病呻吟。他一直把自己无限拉近到普通人的位置,似乎这样才能在电影市场上求得最大公约数,收纳更多购票走进电影院的受众。
美国导演诺兰近期接受《时代》杂志专访时说,他近来最喜欢的电影是《过往人生》和《晒后假日》这样的小成本影片。同时,他也坦言自己可能不会再去拍这类规模的片子了:“我享受于大片的制作,因为我知道要获得整合这些资源的机会是多么难得。有很多电影创作者愿意竭尽所能去取得我所整合到的资源,所以我觉得自己有责任透过最富成效、最有趣的方式去使用这些资源。”
韩寒凭借强大的号召力,成为青年导演中掌握资源最多的人之一,对他而言电影一定要商业化,不能以艺术片之名使得投资人亏钱。另一方面,年少就活在公众视野里的他,商业电影才不至于让自己从公众视野消失。他的确做到了这一点。
韩寒的受众大多是跟随他一同成长的同代人,这代人成长于改革开放初期,少年时期满腔热血,对未来充满希望。进入社会经历一番毒打后,理想渐渐幻灭,这种经历上的趋同让他们一路跟随。
有位网友说:“以前的我喜欢以前的韩寒,现在的我喜欢现在的韩寒。”
电影《飞驰人生2》,像是韩寒为80后一代人熬制的一锅高级鸡汤,背后有这样的寓意:一代人终将老去,但只要还有一丝信念,就可以再支棱一下子,认命的同时,可以不认输。
这部电影中,人至中年的韩寒放弃对“第一”的执念,也没有让个人英雄主义成为焦点,而是用车队强调团队意识的重要性,中和一番。
轻车已过万重山,韩寒完成了一次水平较高的自我表达,也让无数中年人飞驰的幻梦在电影中得以实现。
撰文|吴 寻
编辑|温丽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