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层面看,“十四五”以来,我国在新型储能市场地位、盈利模式、发展机制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为新型储能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新疆层面看,逐步建立了规划布局、并网运行、市场交易、电价机制等方面的储能政策体系,特别是2022年、2023年密集出台多项政策,为推动新型储能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使得整个行业迎来发展的春天。
7月,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全疆最大单体新能源储能项目开工;8月,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新疆首个新能源储能锂电池电芯项目启动;9月,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全球最大二氧化碳储能电站破土动工……新疆,风光资源得天独厚,肩负国家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重任,一场多元并存、协同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蓝图正在这里展开。今年以来,新疆新型储能项目连续上新,发展按下“加速键”。截至今年8月,新疆电网累计储能装机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发展新型储能”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同时,这也是立足国家所需、新疆所能、未来所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必然之举。未来,伴随着新疆新能源大规模快速增长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储能将大有可为。是指除抽水蓄能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并对外提供服务的储能技术。包括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它能在用电低谷时“悄悄”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充电”,在用电高峰就能一举把“干净绿色”的电送到千家万户,实现“毫秒级”响应电力系统调节需求。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加快构建,新疆作为国家能源战略保障基地,面临着新能源消纳、电力保供和疆电外送多重挑战。为应对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以电化学储能为代表的新型储能在新疆加速发展。金风天润达坂城储能二电站采用北京金风零碳能源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构网型储能系统,满足新疆高低温、高风沙环境。投入商业运行一年多来,通过参与新疆电网的调峰调频,有效提升了新能源消纳。截至今年8月,新疆电网累计储能装机643.05万千瓦/2131.85万千瓦时,规模位居全国第一。俯瞰新疆沃能十三间房储能电站项目。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李瑞摄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统计,今年1至8月,新疆新型储能充电量27亿千瓦时,放电量23.2亿千瓦时,转换效率85.9%;新疆新型储能利用小时数达1158小时,是2023年同期的4.81倍。得益于储能电站,新疆电网新能源利用率提升3.1个百分点。伴随着新疆新能源大规模快速增长,新能源配储和独立新型储能的装机容量快速增加,预计2024年底新疆新型储能并网规模近1000万千瓦。综观新疆储能发展,从技术路线看,磷酸铁锂储能是主流。随着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应用,未来新疆储能将呈现多元多场景发展态势。从应用场景看,新能源配建储能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南疆储能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时,占比达到54.48%,其中喀什地区规模最大。尽管新型储能赛道长坡厚雪,但其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更好地“活下去”,成为新型储能的现实诉求。从国家层面看,“十四五”以来,我国在新型储能市场地位、盈利模式、发展机制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为新型储能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从新疆层面看,逐步建立了规划布局、并网运行、市场交易、电价机制等方面的储能政策体系,特别是2022年、2023年密集出台多项政策,为推动新型储能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使得整个行业迎来发展的春天。“双碳”目标下,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新疆建成了哈密、准东、南疆环塔里木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正在持续加快建设哈密北、若羌等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预计2024年底,新疆新能源装机将超过1亿千瓦。新能源发电“极热无风、极冷无风、极寒少光、晚峰无光”特点突出,整体出力呈“春秋大、冬夏小”的特点,与新疆电网负荷“双峰”(夏、冬尖峰负荷高峰)特性正相反,造成能源供给侧与消费侧在季节性等时间尺度上出现“错配”。此外,新能源并网消纳和电网运行控制方面的问题也亟待解决。事实表明,深入探讨以新疆为代表的西部地区新能源与储能融合发展新思路,对于服务我国西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能源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积极应对对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所带来的挑战,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网源荷储”齐发力。一方面加快电网建设,促进新能源接得上送得出,另一方面推动疆内疆外两个空间外送、内消,促进新能源用得好。当前正在实施“新能源+储能”双联动,发挥储能“移能顶峰撑网”作用,积极探索规模化储能应用实践,实现储能由单一的促进新能源消纳向多元化综合效能发挥转变。为新能源“保驾护航”——新疆新型储能发展正兴。(文/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