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移动支付:“钱包”里的钱不翼而飞
我肯定没有经手这笔莫名其妙的支出,如果属正常扣款,对方总会给个什么商品或服务账号,但却未见收到任何东西。支付记录上有个孙悟空小图标,开始怀疑是网络游戏,上网一查,是开网络课程的。之前几次疫情停课,小朋友也不曾用我的手机上网课。会不会是家里的小朋友拿了我的手机去玩的时候,点了什么页面?但即使是小孩乱点,也需要我的支付密码呀,何况密码又不是666666、123456或生日之类的简单数字,10岁小孩如能有本事轻易破解,我倒高兴付这笔学费。为了找出原因,家人一起查了这个时间段孩子的活动,经核实那时小孩正在小区活动室打乒乓球,完全排除“作案”时间。微信钱包里的“镭”(钱)居然会不翼而飞,我百思不得其解,只剩下一种可能,那就是被人非法转走!
我随即用微信支付清单上的“电话联系”功能联系对方商家,刚把事情说完,对方马上回复,叫我将支付清单截图,发到“悟空学习乐园”公众号,就可申请退款。照此办理,得到对方回复:”已记录,三天内原路退回“,一个多小时后,随即收到退款,并留言建议要修改密码,和孩子沟通,避免再次出现类似情况。看来对方认定是我家的孩子误操作,而不是他们的有意为之。
对方回复截图
我对这种互联网新事物通常持肯定的态度,微信支付的确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方便,但也会存疑它的安全性,万一被黑客之类无形的手拿走怎么办?所以钱包里只留小额零钱,并设置了支付密码,买个面包油条什么的扫完码后还得输入密码,如此谨慎,还是遭遇了网络“盗贼”。而且到现在,还不明白对方是怎么得手,我的漏洞在哪?看来说被网络诈骗还不准确,他并没蒙骗我去做什么呀,这纯属高科技偷盗。不清楚这是小概率的偶发,还是微信上的普遍现象?
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移动支付是人类生活极大的进步,它的好处是明显的:首先,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在实体店直接扫描二维码,轻松付款,而无需携带现金,无需找零,无需刷卡签字,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时间,并且可以避免假币问题带来的麻烦。其次,通过移动支付的快捷转账,可以轻松地实现生活缴费、车票购买、手机充值等,真正做到足不出户也能办理各种业务。第三,对商户来说,移动支付的发展也带来许多好处,移动支付手续费低,扩大了商家的盈利空间。所以我并不会因为这次险遭损失而放弃使用手机支付功能。
我在2013年就用了微信,不算早也不算迟。刚用上微信时,觉得新奇,在手机上就可即时通信,堪比电脑上的QQ,能发送短信图片文件,还可以免费打电话和视频交流,比之前风行一时的“短信”、“彩信”,好用多了。之后时兴全民微信红包互动,我也在2015年开始使用“微信红包”功能。朋友间相互分发小额红包,朋友群顿时热闹起来,工友、同学聚会或出行,餐费车钱往往AA制,用微信转账,操办者和大家都省事多了。后来慢慢也开始用微信在商店里买东西,身上带的现金越来越少。
早期的银行卡卡号凸起
回想远古时代,并没有货币,人们都是以物换物,就是原始的商品交换,直到50年代初,各地农村集市还经常举办“物资交流大会”,农民挑着粮食收成或赶着牲口猪羊到“交流大会”,换回需要的物品包括工业品,叫做物资交流。记得小时候不懂什么叫物资,大家都念成“目睭(珠)”(闽南话:眼睛)交流,其实是农村集市易物交流,无需使用钞票货币。后来为了方便交换,才出现一般等价物,作为交换的媒介。物以稀为贵,贝壳和贵金属金银就成了货币,固定充当商品交换的等价物。
钱,漳州话一般叫做“镭”(lui),据说是外来语,是西班牙、葡萄牙的货币real,当年漳州月港海上贸易盛行,大量的“鹰洋”白银输入,漳州人最早认识“镭”,钱就用“镭”替代了,但闽南话里,只有漳州用镭表达,厦门并不常用,泉州就只用“钱”了。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已离不开各式各样的电子“镭”(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