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年再游鼓浪屿,儿时记忆今犹在
《往事》156
12月9日周末,携家人周边游,目的地是从小就熟悉的鼓浪屿。鼓浪屿风景美丽,是全国最热的旅游景点之一,申遗后游客常常爆满,已很久没去了。
嵩屿码头今非昔比
旧地重游,车不经过厦门岛内,而是停在嵩屿,人直接乘轮渡到鼓浪屿,这是一条自驾游的便捷路线。嵩屿,老漳州人都很熟悉,以前从漳州坐汽车到厦门,都要在嵩屿下车,再换轮渡过海,一张票价1.4元的汽车票既坐车又坐船,叫做水陆联运,后来建了集美海堤,但班车仍走这条近路。上世纪初这里曾是短命的漳厦铁路起点站(head station),老照片上的英文Sung Soe,就是嵩屿的闽南话音译。这个地处九龙江口的古码头,是漳州的出海口,1958年以前嵩屿属于漳州的海澄县,之后才改为厦门郊区海沧公社,现在成了厦门繁华的海沧区。
历史照片:嵩屿火车站
站在嵩屿码头,鼓浪屿近在咫尺,岛上的洋楼树木清晰可见,开船不到10分钟,就在内厝澳码头靠岸。鼓浪屿小时候常来过,最早的印象是50年代初母亲带我来找在鼓浪屿读高中的大哥,第一次见到海,大哥1954年从厦门二中毕业考上北大。我家长辈有几位世交也住在鼓浪屿,他们抗战时从鼓浪屿到漳州避难,成了父亲的挚友,小时候我常随父母来鼓浪屿访友,住在泉州路和美华。后来大哥在厦门任教,70年代曾住在鼓浪屿鼓声路2号,鸡母山边上的一座破旧洋楼,后搬到山下海边的另一座旧楼,我都曾来住过,所以鼓浪屿的曲径小道我不会走错。
客房居然是文物建筑
酒店稍事休息后,就直奔日光岩。日光岩到处是花岗岩磐石,顶峰巨岩凌空耸立,小时候叫它岩仔山,说的是整个山体都是岩石;原名晃岩,则显示它的惊险,也许巨石哪天会晃动掉下;而日光岩,相传郑成功屯兵操练时看到此处景色似日本的日光山,就将“晃”字拆开,叫它日光岩。原来日光岩的名字还与日本有关。
俯瞰鼓厦美景
日光岩到处摩崖石刻
仿佛如闻白马潮。
金门、厦门、鼓浪屿、漳州港同处厦门湾,鼓浪屿离金门很近,70年代住在鼓浪屿海边就能听到对面的大喇叭,邓丽君的歌声最早就是用这种方式传到大陆沿海。当时曾流传段子,说有个北方人听说厦门海边能听到金门鸡叫,想当然以为对面就是金门,趁夜色游到鼓浪屿要投奔自由,结果当然悲催啦。但也有真实的案例,我一个同届校友郭坤仁1968年就从鼓浪屿游到大担岛,动机很简单,说想读书,结果在台湾读完高中,考上台大,后留学美国成为电子专家,还当上邓小平和卡特会谈的翻译,这是双十中学最传奇的校友。有趣的是,同一时代,郭坤仁从厦门泅到金门,后读台大,文理兼备世界扬名;林毅夫从金门泅到厦门,后读北大,弃武从文成为顶尖经济学家。
日光岩成了厦门的logo
居高临下留下美丽的镜头
郑成功曾在鼓浪屿建兵寨操练水军,以厦门为根据地收复台湾,海边巨礁上就矗立着郑成功大型花岗岩石雕。日光岩有不少郑成功的遗迹:龙头山寨、郑延平水操台,边上还有座郑成功纪念馆。1962年我在厦门读书时,恰逢收复台湾300周年,我是纪念馆的第一批小观众。时隔一甲子,今再访纪念馆,并给孙子充当解说。真不好理解,清初的两个福建老乡,郑成功抗清失败,渡海赶走荷兰人,成为民族英雄;施琅投降清军,助清廷攻台完成统一大业,也是正面人物。而清顺治八年(1652),郑军围困漳州长达五月之久,城中食尽,饿死者不计其数,小时候常听老人讲古。郑与蒋的历史有相似之处,都是退守台湾、抗拒统一?
充当解说员
夕阳西下,顺路进菽庄花园一游。本是是台湾富商林尔嘉的私家园林,海藏园中是它最大的特色,十年期间曾改叫前哨花园,后来园中增加了钢琴博物馆。
50年前后同地点
鸡山下的安献堂也是世遗建筑,全部由石头建造,地上三层,地下一层,以前是美华教会学校,我的大哥大姐都曾在这里就读,世伯洪牧师也住在这,我小时候经常来过。由美国基督教安息日会牧师安礼逊捐建,所以叫安献堂,现在是基督教美华老人疗养院。附近鸡山路的山上,就是世界著名钢琴家殷承宗的家。
安献堂
鼓浪屿教堂
安献堂外面有一大片基督教徒墓地,俗名“番仔墓”,别具一格,是申遗的重要项目。部分墓葬竖立有花岗岩墓碑,石碑上部留有被敲毁残缺的痕迹,这大概是疯狂的破四旧年代红卫兵的杰作。好在只敲掉顶部的十字架,沒有毁掉整个墓区,才得以留存。很多名人葬在这里,其中林语堂的岳父廖悦发、中国拼音之父卢赣章等。鼓浪屿另有一处武斗死难红卫兵的墓地,是历史的一部分,也能一起申遗?
去码头路上见到名胜“宫保第”,主人林祖密是近代名人,台湾雾峰人,被孙中山任命为闽南军司令,台湾、漳州、鼓浪屿都有宫保第。本想多逛几处,重拾儿时的记忆,但人老了,脚底经不起走,只能匆匆一游。回程到了码头,才知环岛观光车其实很方便,20元,可以上下三次,回到出发点,适合老人游玩节省点体力。
链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