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毒株]关于Omicron传染性的定心丸(和焦虑)
对于已经接种三针的家庭成员,Omicron的续发率差不多是Delta的2.5倍;
对于已经接种两针(或者有过感染史)的家庭成员,Omicron的续发率差不多是Delta的1.7倍;
而对于没有接种的家庭成员,Omicron跟Delta续发率几乎一样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啊:
对于没有接种的人,Omicron跟Delta续发率几乎一样;
对于没有接种的人,Omicron跟Delta续发率几乎一样;
对于没有接种的人,Omicron跟Delta续发率几乎一样。
然后黑色区域代表Delta被Omicron后浪推前浪;
黄色区域代表micron被Delta前浪推后浪;
而灰色区域则代表两边井水不犯河水,实现和平共存。
根据Bedford老师的意思,
一旦两者R0相差不大,
且没有明显交叉免疫保护的话,
Omicron和Delta就会进入共流行……
重要的话再次说三遍啊:
共流行、共流行、共流行……
这个情况对于国内来说倒没求所谓,
反正一个也是清零,两个也是清零,
0+0=0。
但对于躺平党们来说,
这可就是轮番上阵,双倍的舒爽啊
焦不焦虑?
作为对比,
根据CCDC官方数据,
当初广州的Delta社区暴发,
平均序列间隔是2.3天,
平均代际间隔则是2.9天。
——请品鉴:
当然了,严格来说,
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和不同方法得出来的代际间隔数据,
没法直接横向定量比较,
但Omicron代际间隔比Delta更短这个情况,
应该可以说八九不离十了~
而这可能是国内正面应对Omicron冲击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之一。
以上预印本的原文请见:
SARS-CoV-2 Omicron VOC Transmission in Danish Households
Frederik Plesner Lyngse, Laust Hvas Mortensen, Matthew J. Denwood, Lasse Engbo Christiansen, Camilla Holten Møller, Robert Leo Skov, Katja Spiess, Anders Fomsgaard, Maria Magdalena Lassaunière, Morten Rasmussen, Marc Stegger, Claus Nielsen, Raphael Niklaus Sieber, Arieh Sierra Cohen, Frederik Trier Møller, Maria Overvad, Kåre Mølbak, Tyra Grove Krause, Carsten Thure Kirkeby
medRxiv 2021.12.27.21268278; doi: https://doi.org/10.1101/2021.12.27.21268278
下面咱另外搬运一篇相关paper吧~
虽然也只是预印本,
但可以说是病毒学小圈子苦苦期待了两年终于盼到实锤的关键信息。
(今天刚刚被巨咖Vincent Racaniello老爷大力表扬过)
——请品鉴:
简单来说,这是咱公众号的常客之一,
日内瓦大学Isabella Eckerie老师的最新力作~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
Eckerie老师他们总共采样了384份拭子,包括:
118份未接种的杂牌毒株感染者拭子;
127份未接种的Delta感染者拭子;
121份已完全接种的Delta感染者拭子,
以及18份已完全接种的Omicron感染者拭子,
所有采检均在病例发病后五天内完成。
然后他们完全不嫌麻烦,
给384份拭子全部做了灶斑形成测定(focus-forming assay,FFA),
(FFA是定量测量活病毒载量的金标准之一,适用于CPE效应不大明显因而没法做斑块测定的病毒,比如Omicron)
接下来他们又横向比对了FFA结果和PCR检测结果……
结论简直可以说是颠覆认知,如下:
PCR检测的CT值(也就是病毒RNA滴度),跟FFA培养出的活病毒载量相关性很低;或者翻译成人话就是——PCR检测的CT值不能说明感染者传染力强弱
作为验证,Eckerie老师他们又横向对比了杂牌毒株和Delta(在未接种感染者身上)的CT值,结果杂牌毒株们的CT值反而更低;但FFA结果则刚好相反,Delta的活病毒载量明显胜出
以及,Delta的FFA活病毒载量高峰出现在发病后第3-5天,而杂牌毒株们的FFA活病毒载量高峰则出现在发病后第0-2天。换句话说就是Delta的排毒时间更长;
最后,Eckerie老师他们比较了Delta和Omicron(在已接种感染者身上)的PCR检测CT值和FFA活病毒载量。结果两边基本打平,Delta还略微胜出一丢丢
——请品鉴:
↑ 上图左边是PCR检测的RNA拷贝数(log10),
右边则是FFA测定培养出来的活病毒载量(FFU/ml)。
蓝色圆点代表Delta,
橙色圆点则是Omicron。
(照惯例,绿色辅助线又是咱的灵魂画作)
所以……那些八字都没一撇就恶意抢跑的煞笔们呢?
要不要出来走两步?
你们不是号称Omicron传播快的原因在于
“上呼吸道复制效率高70倍”,
所以鼻子呼出的病毒载量更高吗?
看见没有?
现在Eckerie老师实锤显示,
Delta和Omicron的病毒载量基本一样的,
甚至Delta还略高一筹~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所以啊,品鉴到最后,
以上两篇高质量预印本的结论,
居然不谋而合了~
Omicron摧枯拉朽席卷世界的主要原因,
正如咱一直强调的,
是免疫逃逸,
是免疫逃逸,
是免疫逃逸,
(以及代际间隔短)
而不是什么传染性强或者病毒载量高
重复一遍啊,
以上事实对国内来说,
说不定算得上是定心丸,
因为免疫逃逸这玩意儿,
它在国内基本没啥鸟用,
反正也完全逃不脱物理隔离的天罗地网……
但对众多打完疫苗随便浪的躺平党而言呢,
这玩意儿可能就要了亲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