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各位,关于超额死亡这个概念,最近冒出来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奇文,每一篇都如同智商鉴定器一般弱智~——比如这样的:关于这篇奇文,咱这两天收到了不下50条要求扒皮的后台点播……可是吧,每次扒完皮,充其量也就一两万阅读量,根本没法阻止这些智商检验器重复凌辱大众智商~而且隔三岔五还有新的智商检验器被炮制出来,于是咱又要重复劳动,实在是没有成就感~不过今天这篇奇文,下限实在太低了,以至于知乎那边的老师们也看不下去了~不少大佬亲自下场,联手给这位宁博士开了个批斗会~所以这次咱就偷个懒,不用自己出手了,欢迎各位移步围观吧~(特别是Pat老师的答案,很棒),传送门: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9024298今天咱要做的,是把之前转发过的,曹天元老师关于超额死亡的几篇文章重新发一遍(顺便划一划重点)。曹老师这个《数据迷思》系列,写得非常深入浅出,举例和配图也很到位,应该没啥理解门槛。各位看完之后,应该就足以免疫所有关于超额死亡话题的智商检验器了……总之,下面请欣赏曹老师的精彩表演。——《数据迷思》第一集,请品鉴:(点击上图跳转原文)这一集算是铺垫吧,各位有空不妨看看。接下来的《数据迷思》第二集主要讲辛普森悖论,跟超额死亡的主题关系不大,所以当时没转过来。各位如果感兴趣的话,不妨移步知乎阅读,传送门:https://zhuanlan.zhihu.com/p/515639170——《数据迷思》第三集,这一集是重点,请仔细品鉴:(点击上图跳转原文)下面原文转帖一次。为方便阅读,重点部分已加粗标红。第一部分:很多人在估算疫情造成的损失时,喜欢用“超额死亡”这个概念。诚然,在众多数据当中,它应该算是最不容易作假,统计口径也最容易达成一致的指标。简单来说,我们根据过去的情况,估计出一个国家“原本”每年应该死多少人,然后考察一下,“实际”上究竟死了多少,最后算一算多出来的数字,就是所谓的“超额死亡”。清晰明了,没有任何模糊的余地。然而,正如我之前说的,实际上“超额死亡”只是一个片面的指标,它不能告诉我们关于疫情的全部真相。实际上,在这个数字背后,还隐藏着一些很有意思的秘密。今天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首先,请大家想一想,实际上“超额”是个很奇怪的概念。因为人总是要死的,没有长生不老的神仙。所以从根本上来说,世界上并不会“多死”任何一个人,无非就是“提前”或者“延后”的区别。比方说,如果一个人本来可以活到20年后,却在今年死了。那么,虽然今年“多死”了一个,但相对应的,20年后必然就会“少死”一个。换句话说,“超额”必然对应着未来同等数量的“缺额”。想通了这个概念之后,我们就会明白:所谓的“超额”必然指的是“在某段时间之内”的超额。比方我们可以说三个月内的超额死亡,今年内的超额死亡,5年之内的超额死亡,等等。但如果不结合时间段,单单把数字拿出来说,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极端一点的话,我们可以把时间拉长到200年,很明显,所有人100%都会在这段时间里去世。因此如果你把这个当作前提,那不管发生任何事情,都不可能造成任何的“超额”死亡。所以我们发现,其实单看“超额死亡”这个数字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怎样才叫“超额死亡”呢?是不是只要死亡时间提前了任何一点点,都应该算到这个数字里面?如果说一个人本来还能活20年,现在因为新冠提前死了,那当然可以理解。但如果本来一个人只能活到明天,却因为新冠“提前”了一天死亡,这也能算吗?如果可以算的话,那我现在提出一个假说。我宣称:世界上每个人都因为新冠至少“缩短了”一秒钟的寿命。因此,任何人的死亡,都应该被看做新冠导致的提前死亡,或者说“超额死亡”。这样一来,全世界每年死亡将近6千万人,是不是可以全部看做被新冠“杀死”的?这个假说似乎不可能被证伪,当然,也不可能被证实。但就算它是真的,你肯定也会觉得这压根没什么有意义。很明显,是否“超额”,这本身并不重要,具体“超了多少时间”,才是我们真正关心的。同样是100个超额死亡,每个人提前死亡1天,和每个人提前死亡10年,显然其意义完全不同。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需要去拼命纠结具体的人数,更不用为了“究竟会死多少人”而每天争吵不休。其实真正值得研究的,应该是另一个问题,就是所有人加在一起,会因为新冠损失多少“总体寿命”?事实上,这也正是现代流行病学的趋势。具体“病死”了多少人,或者“超额死亡”了多少人,已经不再是衡量疫情的主要考察目标,因为这个数字的意义是很有限和很片面的。我们真正应该关心的,叫做“寿命损失年”(Y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