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后台点播·奇文共赏]“FT:喜大普奔!英国新冠死亡率低于流感了!”(上集)

拍老师 拍照稀烂的焦虑怪 2022-03-18

❶ 前言

各位老铁周末好。今天咱又来回应后台点播了。
想当初,咱没开这个公众号之前,只是个低调腹黑的网瘾中老年大叔而已,没想到,自从开了公众号,隔三岔五就要响应后台点播的号召搞奇文共赏,长此以往,咱的人设是不是要变成网络怒汉了啊各位
总之,今天咱要批判的,正是上图这篇FT奇文,或者具体来说,是其中的一张图下面就请看咱的精彩表演……



躺平党的特大喜讯


在正式开始批判之前,咱不得不首先表扬一下《FT》,他们家不愧是玩弄数据界的巅峰存在,特别是这两年风头正旺的专属数据可视化鬼才John Burn-Murdoch老师,靠着给这篇奇文配了几张特别言简意赅的示意图~一举在推特上狂刷17k点赞,牛不牛鼻?
——请品鉴:


这还没完呢~Burn-Murdoch老师的鬼才之作,还顺理成章地火过了墙,在中文社媒平台激起了不小的反响~
——比如说,请再品鉴(感谢后台老铁供图):

总之,简单归纳一下,FT这篇奇文,以及Burn-Murdoch老师的数据可视化鬼才作品,都阐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事实”,那就是:在2022年初,由于疫苗、既往感染和Omicron的共同作用,英格兰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率(infection fatality rate,IFR)已经低于流感的感染死亡率了!这简直是躺平党们的特大喜讯啊有没有!…………然而很可惜,咱不得不泼一盆冷水啊各位~让英格兰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率低于流感的,主要并不是疫苗,也不是既往感染,更不是Omicron,而是Burn-Murdoch老师玩弄数据的高超本领。下面咱就详细品鉴。




第一层和第二层


在正式出手扒皮之前,
咱不妨简单回顾一下使用IFR衡量疾病危害的局限性,
勉强算是第一层吧~

——名词解释顺便走一个:

↑ 从上述公式不难看出,
以IFR来衡量疾病危害,
主要有两大缺陷,

第一层:
IFR这玩意儿吧,
它完全不涉及传染病的“传染”属性~
或者咱来举个例子说明呗:
现在假设拍老师我有俩罐子,
A罐代表流感,B罐代表新冠;
然后每一罐里面有10000颗糖,
其中A罐里面有4颗糖有毒(姑且按照FT的口径,流感的IFR 0.039%),
B罐里面则有3颗糖有毒;
总之一旦吃到毒糖果就会扑街……
那么现在咱每隔7到13年从A罐抓一颗糖吃,
然后每年从B罐抓两颗糖吃~
请问哪边扑街的风险更大?
嗯嗯嗯?


第二层:
上边儿的第一层,
很多朋友都想得到,不算稀奇,
那么下边咱再来看看第二层呗~

——请品鉴:

这事儿其实咱已经唠叨过无数遍了……

用IFR(以及其他死亡率)来衡量疾病负担,

是已经过时40多年的老黄历,

“指标单一、局限性大,不能反映伤残/早死/失能等对个人和社会带来的损失”

详见咱的老文:病死率不到1%的新冠病毒感染症,危害到底有多大?

这里咱就不展开了,

感兴趣的请点进去复习吧。




❹ 第三层和第四层


看完上面的暖场戏,
某些朋友可能会说:
“是的拍老师,IFR有局限,咱知道了…可是英国新冠IFR到底有没有跌破流感水平?”

在开八这个问题,
咱不得不再次给《FT》和Burn-Murdoch老师点个赞~
他们玩儿数据的本领早已不止第三层第四层第n层,
而是一举突破了大气层~

——请品鉴:

↑ 让我们来仔细品鉴品鉴FT这张图表呗~
横轴是年份,
纵轴是新冠IFR相对于流感IFR的倍数(注意坐标系魔法),
然后一路跳水的红色曲线上的三行字分别是:
  • 高危人群接种疫苗、

  • 接种第三针,

  • 以及Omicron




乍看之下,这图简直可以说是特大定心丸了对吧?
可是……容老夫提醒一句,
请看红框部分的脚注:
"IFR for seasonal flu as calculateed for New Zealand in BMJ"


第三层:
所以问题来了啊各位……
FT你特么啥骚操作?
你堂堂大英帝国的Omicron感染死亡率,
为啥不嫌麻烦要拿去跟几千英里之外的新西兰流感搞攀比?
为啥不跟英国自己的比?
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猫腻?

那么就让我们顺藤摸瓜,
瞅一眼FT脚注所说的那篇BMJ文献呗~
咱已经贴心地找出来了,不用谢!

——请品鉴:

(原文见这里:https://www.bmj.com/content/371/bmj.m3883/rr)
翻译成人话啊,
BMJ这篇文章(其实也不是啥正经文章,而是一堆关于新冠和流感IFR的撕逼)提到,
新西兰流感的IFR是0.039%
当然这一点我们从FT那张图的纵坐标也能大致看得出来……

——元芳!上放大镜:


让我们再看一眼这个惊人的数字:0.039%。

然后再回头品鉴一下,同样来自BMJ,

大英帝国自己家的流感IFR~


——当当当当:

(原文见这里:https://www.bmj.com/content/343/bmj.d5408)

所以在英国,

流感IFR介于0.009%到0.015%之间,

比新西兰版的0.039%也就低了个2-4倍的样子~

FT这cherry-picking的本事,也是没谁了……



第四层:
各位,你们想必明白,
季节性流感的IFR,
它是根据年份不同而略有浮动的~
正因为这个原因,
为了避免cherry-picking的坏名声,
咱找的那个0.009%到0.015%的IFR,
是2009年H1N1大流行的数字,
比一般年份还要高一截,

——请看:

但这里其实就涉及到一个方法论的问题,

详见:激战!流感VS新冠!(小祖宗版)


——请看下面的名词解释:

简而言之,既然要搞横断面研究,

第一条注意事项就是“特定时间点”。

所以拿2009年的流感IFR去对比2022年初的Omicron IFR,

这其实是不妥的,

本质上就相当于拿前朝的剑斩本朝的官……

那么如果拿2022年英国的流感IFR去对比2022年的Omicron IFR的话,

会是什么样的造型呢?


——请再品鉴:

实在很抱歉啊各位,

由于2022年英国死于流感的人数太少根本画不出来IFR对比图

所以咱只能用重症入院人数来暂时代替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

FT精挑细选的新西兰流感数据,

又来自啥年份呢?

咱顺着上面BMJ文章的脚注扒拉了一下,

终于把信源给找出来了~


——请品鉴:


(见这里:DOI:https://doi.org/10.1016/j.jinf.2017.05.017)


1994年到2008年……

完美避开了2009年的H1N1大流行


FT你们太棒了!




各位,

今天爬山太累,

还没写完就快到时间了,

所以不得不强行分个上下集~

剩下部分每天见分晓吧。

(相信我,比今天更奇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