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翻开这本书,让人无比怀念八十年代。八十年代是启蒙、是觉醒,是国家大病初愈后,人们走出铁幕,蓦地发现,人竟然可以是个人。本书作者赵越胜,那时还是“半文盲的小青工”,偶遇中国伦理学界的泰山人物周辅成,从此思想触电。就像是有人在你四围的黑暗中点了灯,不,是巨烛,豁然让你发现巨大的光芒,这是何等的惊诧与幸运?!谁不想当自己深陷羁绁时,有位恩师手持烛火,拉自己精神上一把呢?人呐,一辈子,也不一定能碰上这样一位恩师,从此改变你一生。事实上,这也取决于双方人格的深度。能让周辅成这样的先辈青眼有加,不也是因为当时“毛头小子”的提问,让老师眼中“精光一闪”,感受到久违的“思想快乐”吗?赵越胜先生为纪念自己的恩师,也是忘年知交,写下《燃灯者》。作为读者,我们好幸运。即使我们常人没有运气遇到这种师生缘分,读《燃灯者》,也是一种感动,一种启发,甚至也是一种准备。更重要的是,对在黑暗的荒原上载歌载舞的人来说,本书确是当头棒喝;而对醒悟者来说,它让孤独的人不觉得孤独。分享《燃灯者》精华一二,这本书点亮了我们书店的小伙伴,希望能点亮更多人。人一旦为奴,心便遭桎梏。朗基努斯早就告诉我们“奴隶偶或有其他才能,但奴隶却没有一人能成为演讲家”,因为“辩才的源泉是自由”。虽然我们仍能看到无数词语堆砌着,无数印刷品流布着,无数聒噪震响着,但这些只是语言的躯壳,言说的精魂早已流离失所。言说不再是心灵交流的工具、思想自由的载体、爱与美的表述,而成为隐蔽的暴力。以威权的蛮横和说教的空洞,遮蔽了人的本真生存。于是心灵变得贫乏。贫乏的心灵,又觉不出贫瘠的语言。辅成先生说,人的精神生活,要以寻求“善的知识”为目的。同样,教育的目的,也在于使青年人学会探求善的方法。一个好的政治家就是懂得以善为治国理想的人。如果我们的心灵蒙昧昏暗,我们的热情虚骄盲目,是很容易被人鼓动去做伤天害理的事情。由仇恨浇灌的心田最适合生长致命的毒芹,只有自由与博爱的乳汁才能培养高贵的人格与优雅的心灵。读书思考,就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要沦为奴隶而不知。辅成先生嘱咐,不是先学习苏格拉底思考的哲学,而是先学习苏格拉底哲学地思考。即一切要经自己思考。苏格拉底最大的智慧,是“知己无知”。自己的各类定见都可能是错误的。时时倒空自己,因为陷我们于无知的恰恰是我们的已知。若有人告诉你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那你先要怀疑这宣扬者的道德,因为他在说着一些他并未深思过的东西。何谓真理?它不是涉及对某一具体结论的定评,只关心你是如何获取这些结论的。辅成先生并非不重视理性,只是见到它的局限,不能不去寻找补救的办法。先生关注道德哲学,以为救社会先要救人心。却见随人类“进步”,人的野蛮性却并未随之消弭。尤其当先生看到“自古以来,那些直接或间接杀了千千万万无辜人民的人,有的还被称为‘最大圣哲’‘民族救星’”,先生心痛。他问,“我们在‘宇宙’‘现代’这两本大书上,读到这种篇章,能不凄然落泪吗?”先生反观士林,却看到:“古往今来,常有人在高台上向群众大声激昂地讲经书、背条文,听起来深刻而玄妙,而我总爱低着头,看看他们的心胸是否也有跳动?不幸,我常常是失望的。有些人的话,每每不是从心坎里发出的,而是从喉管发出的。”先生寂寞了。
让肉体焕发出精神,必须有人点灯,并让光投射到远处。燃灯者以自己的学识、修为、友谊和献身精神,实践着教人趋向善好的活动。在士林凋敝,斯文扫地的年代,他们的高贵人格便是那盏放在台上的灯,“照亮了一家人”。因为他们,我们才不至陷入只见人群、不见人物的空虚。因为他们,我们才不至于在黑暗的荒原上载歌载舞。诗人朱赢吟咏道:“你点亮了灯,我才开始恐惧黑暗”。我想接着说,正因为体会到你的恐惧,我们才奋起争取光亮。辅成先生说,“过去我们对这个世界没有好好地爱它,让它少受阴影的干扰,有负于它。更令人痛心的是,我们竟然也随着阴影活动,做了它的帮凶,有时自己还和他们一起,觉得自己了不起,自鸣得意,真是可怜可悯,又可耻!” 先生这样一个纯厚之人竟如此痛责自己,他内心的深觉,我们晚辈能不悚然?!“我希望终有一股正气,能让人类安静的生活下去。狂风暴雨之后,终将有晴朗的一天,这大概是气象学上的规律,我们过去已经等候很久了,可能还要等候。”这本书写的是七八十年代,国家大病初愈,铁幕初开,两代学人的忘年之交,通体风骨,至情至性。1.经典:本书让人重识70年代的异常,怀念80年代的理想,被视为是两代知识分子交往的经典之作,周国平作序,陈嘉映、徐友渔、徐晓等联名推荐。2.稀缺:网上本书甚至已溢价到100多元,先知书店全网最低价,仅售42元,新会员19元即可收藏。3.思想厚重:作者为燃灯者立传,为思想找寻薪火相传者,也为这个价值与情操全面失守的世界留下了一声沉重的叹息。4.文字上乘:越胜先生的文字,典雅、涵泳。当代中国能把中文写这么好的不多见。本书甫一出版,就荣获第十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奖。5.口碑极佳:有书友说,“刚拿到本书只是惊叹价格便宜,但读完后,为之落泪。有幸见证了那个年代‘燃灯者’,将自己的光投射给众人,并点亮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这才是本书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