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港科大(广州)(筹)“鸣智教育论坛”开讲啦!

HKUSTGZ 香港科技大学快讯
2024-08-23


“鸣智教育论坛”由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筹)副校长(教学)办公室,教育创新与实践研究所主办,是教师培训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我们将根据港科大(广州)(筹)教育创新探索的需求,邀请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做客本论坛,与学校师生和感兴趣的人们分享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中的思考、领悟、挑战、问题,并共同探讨应对和解决办法。相关领域包括大学教学改革、高等教育评估与评价、学习科学、课程与教学法、认知心理学、脑科学、神经科学、教育大数据、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政策等。


4月15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筹)“鸣智教育论坛”第一期在线鸣锣开讲,迎来高等教育研究界知名学者赵炬明教授。赵教授是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长期深耕大学教学改革和中美比较高等教育研究,积极探索如何引荐美国大学教学改革经验,汲取其磕碰的教训,使之在中国高校实现本土落地。

赵炬明教授

赵教授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筹)(以下简称港科大(广州)(筹))和香港科技大学两校师生员工倾心分享了他对于实施“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 Centeredness, 以下简称“SC”)的本科教学改革的思考: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港科大(广州)(筹)校长倪明选教授、副校长(教学)吴景深教授分别作为特邀嘉宾和对话嘉宾出席,讲座由主办机构代表港科大(广州)(筹)教育创新与实践研究所研究员马近远博士主持。

倪明选校长从两个关键问题切入,点明学校大刀阔斧开展教学改革的初衷:“为什么我们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作为教师,你享受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吗?”,他强调教学育人在研究型大学里的重要性,并提出港科大(广州)(筹)要树起教学改革的旗帜。

“是什么?”


赵教授首先通过对比“以学生发展、学生学习、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新“三中心”和“以教材、教师、教室为中心”的老“三中心”两种教学模式,指出SC教学模式的本质是“挑战心智,激荡大脑,帮助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Training the mind, developing the brain)。他基于中外教学模式的历史和现状阐明,新“三中心”教学模式自古存在,反而老“三中心”是近代工业化中创造的标准化、大规模、高效率生产的产物,SC改革本质上是要回归到人类基本教育经验。


“为什么?”


赵教授通过展示人类大脑结构与功能,以及人类大脑和神经发育过程,解读为什么SC教学模式更人性,更科学。他基于此呼吁大学和大学教师们关注:18-25岁是人的理性发展的关键窗口期,这一时期覆盖大学生的本科乃至研究生阶段,因此,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理性与理性思维能力。一旦错过了这个窗口期,对大学生的表达、逻辑思维、创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此外,赵教授提出“认知模型论”:大学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特定专业认知模型,形成各个专业特有的思维、语言和活动方式,而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只能帮助和指引学生自己构建认知模型,这才是践行“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正确方式。


“如何做?”


赵教授认为,要有效推进SC教学改革,需要建立起大学教学生态系统,而教学质量保障系统是教学生态系统的内核:从学校层面而言,教学质量保障系统的建立需要确立学校的教育使命、设计通识教育矩阵,创建教学支持中心和院校研究机构;从院级而言,需要组织设计专业教育矩阵;而系作为教学单位需要组织教师设计课程矩阵。他从实操层面进一步介绍了如何进行专业矩阵和课程矩阵设计,并且强调:教师激励机制至关重要,顶层设计是关键!





讲座的对谈和问答环节也精彩纷呈。负责港科大(广州)(筹)教学改革工作的吴景深副校长总结道:赵教授采用教育科学、认知科学、脑科学和神经科学详尽剖析和论证了大学阶段采用SC教学模式的机理,除此之外,赵教授还阐明了在SC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应该分别担纲的角色,应当如何设计“学法”、“教法”和教学环境。他非常认同赵教授的说法,这场改革的任务是艰巨的,需要十年磨一剑的不懈努力。他认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情势下,港科大(广州)(筹)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是应时应势的,而赵教授的讲座和文章,都给予我们极大的鼓励与启发。

在对谈环节中,吴景深副校长向赵教授简要介绍了港科大(广州)(筹)的一系列教学改革实践规划,包括“红鸟挑战营”,“红鸟硕士班”和“红鸟学创空间”等。赵教授基于他多年的观察、钻研和思考,回应关于教学改革顶层设计的提问,关键着眼点有三:

  • 要在教学共同体中通过反复交流形成共同价值和认知,形成SC教学文化

  • 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 合理安排教学任务,重视教师激励机制


他还表达了对港科大(广州)(筹)进行教学改革探索的信心和期待。

在问答环节中,港科大(广州)(筹)社会枢纽署理院长谢丹阳教授提出:切实施行SC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课程设计要求很高,尤其是要如何合理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因此,合理安排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教学任务非常重要。赵教授建议,可以参考中国高校早年施行的教研室制度,由有经验的教师带动和帮助年轻老师,形成枢纽(学院)的教学范式,更重要的是,要设计好教师教学职业发展阶梯,重视教师的成长过程。

接下来,一位学生提出,在本科阶段的项目式学习过程中,他和小组同学无法有效完成老师布置的项目任务。赵教授由此提醒,教师们要根据不同学生群体能力的阈值来设计学习任务,教师一定要研究自己教的学生群体,因为教师设计课程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最后,刚刚加入港科大(广州)(筹),曾任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的苏权科教授表示,自己被今天的讲座深深触动,并向赵教授进一步请教如何进行专业和课程矩阵设计。

赵炬明教授的讲座反响热烈,共吸引240余名校内外师生参与,听众纷纷在聊天框提问和留言,发表对SC教学改革的见解,并表示对赵教授精彩分享的由衷感谢。


撰稿:马近远
审阅:黄茜

关注我们,获得最新最全的科大资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香港科技大学快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