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江西日报》2版头条以《十年砥砺 赓续奋斗——鹰潭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第一方阵”》为题,报道十年来,鹰潭市干群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智铜道合、强富美优”新鹰潭。现予转载。
十年砥砺 赓续奋斗
——鹰潭主要经济指标增幅
居全省“第一方阵”本报记者 袁荣穗9月29日,“江西这十年”系列主题鹰潭专场新闻发布会在南昌召开。十年来,全市干群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智铜道合、强富美优”新鹰潭。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鹰潭发展的“黄金十年”。从总量看,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跨过千亿元大关,由2012年的488.92亿元增至2021年的1143.92亿元,在全省前移2个位次。从质量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6848美元增至1.54万美元,位居全省第二。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省“第一方阵”,连续三年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设区市。
这十年,坚持融合发展,产业能级迈出了跨越性步伐。鹰潭因工业而兴,诞生了全省设区市中首个千亿元产业,培育了7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和4个百亿元以上企业,形成了年产值近4000亿元的“2+N”现代产业体系。该市始终把铜基新材料产业作为首位主导产业,聚力打造全省万亿元有色产业集群核心区,成为全国铜企业最集中、产业链最完备、产品门类最齐全的设区市。国家“03专项”试点示范基地落户鹰潭,成为全国率先进入5G时代的商用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高新技术企业增长了16.4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2.44%,位居全省首位。
这十年,坚持协调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该市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获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全市城镇化率由51.25%提高到65.53%。鹰潭充分发挥地域小、好统筹优势,全域一体搭建城乡供水、污水处理、公路交通、电商物流、垃圾处理“五张网”,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其中快递和快消品全市统一配送模式和城乡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模式走在全国前列。2021年6月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海绵示范城市建设,按照“全域系统、蓄排并举、污涝同治、智慧管控”的总体建设思路,着力打造“碧水相连、水城相融、人水相依”的生态海绵鹰潭。
这十年,坚持开放发展,发展活力实现了加速迸发。该市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以“长三角、珠三角能做到的,我们也要做到”为目标,奋力打响鹰潭营商环境品牌。建立市领导挂点、驻企特派员、政企圆桌会等机制,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现代物流园连续6年获评全国优秀物流园区,连续11年被评为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月湖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实事中事后监管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余江宅改”经验在全国领先、全省推广。
这十年,坚持创新发展,民生福祉得到了显著改善。该市持续在聚焦安危冷暖、保障吃穿住行、解决急难愁盼上用心用情用力。全市民生支出从2012年的55.44亿元增至2021年的120.06亿元,年均增幅8.96%;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012年的19883元、8802元增至2021年的42048元、20686元,年均分别增长8.7%、10%;重点探索了城乡教育医疗“双循环”新模式;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完善,实现100%全覆盖。累计改造棚户区房屋5.2万套、老旧小区房屋8.3万套,建设公租房3.2万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