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我:有关后人类时代虚拟现实对现实及人的生存意义的对话
大家好,这里是奇想宇宙。
最近,我们的主编东方木登上了VOGUE,以科幻从业者的身份,对虚拟化身提出了她的思考。
这次有趣的跨界联动,就像欧·亨利小说的结尾:无论是T台上的赛博科技感时装,还是我们“结合了扎实科学理论和肆意文学想象的硬科幻作品”,都在关注新技术,具有对当下的敏锐洞察和对未来的大胆推测。
今天,奇想宇宙转载VOGUE的这篇圆桌会议纪要,邀你一起探讨后人类时代的虚拟与现实。
在互联网2.0时代向3.0迈进的当下,人们越来越“电子化”,后人类时代已进入当下中国现实生活。当下高歌猛进的“元宇宙”概念让我们无法绕开关于Avatar(网络化身、虚拟形象)的话题,虚拟形象不仅停留在简单的游戏皮肤,而且是偶像团体、艺术藏品(NFT)、文化传播与文化资本的商机,更是自我意识的反映和想象力的温床。
戴锦华曾提出年轻一代在电子化时代普遍陷入个人主义绝境的现象,他们对社交属性的渴望尤为突出。同样,社会学家库利提出的“镜中我”理念尤其符合当下年轻观众对于虚拟形象和其衍生文化的态度。
“2022青春向未来——上海科创·艺术与城市”学术节中线上主题论坛“镜中我:虚拟形象的多样性生态展望”集结了从事美术、科技、哲学、游戏、媒体、影视、文学和时尚行业的青年精英,他们从文化艺术作品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出发,为虚拟形象在“镜中我”理念下的发展提供了多维度的思考。
数字身份在
改变原有社会阶层的划分方式
APENFT基金会项目经理Elodie He指出,元宇宙作为现实世界的虚拟镜像,正加速融入当代人类的日常生活。
正如心理学现象“普罗透斯效应”所揭示的那样,我们在虚拟世界中建构的自我形象会反过来影响我们在现实世界中的行为方式。“元宇宙”也正在扩展我们对“身份”的理解,身份正变得越来越复杂、更多变且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流动性。
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张丰裕着重探讨了元宇宙时代所需要的数字身份。元宇宙是社会关系和活动高度数字化、信息化的人类社会新形态,这种数字社会和现实社会一样,自然需要数字化的身份,而虚拟形象就是数字身份的一种载体。
在过去,身份是划分阶级的符号,现在更多的是权证的属性,在未来,它除了将具有资产属性,还包括多面性、融合性、可选择展示性等。
作为具有资产属性的身份,未来不应该掌控在中心化的商业公司手中,需要中立的平台——当前阶段,Web3.0是承载元宇宙数字身份理想的载体,解决的是互联网的公平问题。张丰裕强调web2.0到web3.0的迭代是互联网生产力关系的变革。
在一个人人都拥有Avatar的世界里,你会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东西来代表自己?
中文在线旗下科幻平台“奇想宇宙”的主编东方木选择将猫作为自己的化身。这不单单是说,她以猫的形象出现,而是通过猫的视角和身体状态去感受世界,去捕捉平时看不到的东西。化身,如果能做到这种程度的信号转换,才是元宇宙真正伟大的地方。
《OnlyLady》及《旷势》杂志时装和生活方式主编胡艺凡认为,通过虚拟世界可以建立人格体验中心,通过人格授权能够还原犯罪现场,降低凶案和犯罪率。
资深媒体撰稿人叶立认为通过数字虚拟能够帮你计算出你身上未被开发的优点和你性格的特征,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硕士姚莹表示,元宇宙如何让主体的可能性和世界的可能性形成新的耦合,对个体存在与社群交互会产生深刻影响。
圣母大学哲学博士研究生Pixie Shen则认为:一个人网络身份的多样性是否会加剧其自我的碎片化?
虚拟与现实的颠倒
已模糊了人的存在感
今天我们在现实的生活也许才是我们的第二人生,第一人生也许早已挪至线上。我们是否正在通过屏幕与失去甚至死亡建立某种亲密感?
在今天,这个虚拟和现实的边界日益模糊的世界,人的主观意识和客观现实应该如何自洽?当代人在现实中的自我感受力和思考能力是否因为过度依赖手机和电脑而正在逐渐钝化?
APENFT基金会项目经理Elodie He表示,从伊娃·马特斯和弗兰科·马特斯到艺术团Keiken,曹斐的《人民城寨的生活》到杨静&ALAN KWAN的《遗忘工程师》游戏,我们可以看到虚拟化身(Avatars)&游戏正在扩展当代艺术领域的创作和策展的可能性,艺术家、策展人借助现代科技创作工具通过互动电影、“多维”游戏、各种其他 CGI 创作、AR 实验、VR展示想象力的同时也在引发关于“虚与实”的社会思考。
Keiken, Wisdoms for Love 3.0, 2021, 展览Digital Wanderlust现场, 图片提供:APENFT Foundation
AR空间设计师,北京奇领空间数字科技有限公司CEO陶柏帆强调,随着元宇宙相关数字技术发展,我们的各类生活与城市空间正在变成虚实融合的数字空间。
5G、AR/VR、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技术领域;与之相关的三维重建、空间感知、用户感知与交互、空间数据等技术,以及它们共同支撑起来的下一代空间互联网都处于一个逐步完善的进程中。这些技术会共同构建起元宇宙空间并实现与现实世界自由切换、融合。
同时,人与数字空间的多模态交互也会让我们建立起全新的空间感知与认知模式。在这样的未来,人和数字人会处于一种叠加的数字共生态。就像陶柏帆所认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间线性关系将逐渐被打通,不把现在当作现在,也不把未来当作未来。
太一集团正在打造的以唐朝为背景的独一无二的沉浸式虚实共生的元宇宙空间,赋予古代IP新的生命力,试图为我们每个人甚至每个文明的发展路径提供更多可能性。
艺术创造自我认知
捍卫人的个性价值
当虚拟空间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我们可能需要警惕,如何使个体的独特性不被磨灭。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青年编剧史册表示,当我们可以拥有越来越趋向“完美”的虚拟形象,去符合主流审美趋势,那些作为缺陷被抛弃和遗忘的特征也许恰恰才是每个人身上最宝贵的地方。虚拟形象的同质化是掩盖在平等外壳下真正的不平等,在多重宇宙,我们应该继续追求多元,捍卫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不一样。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专业博士研究生魏晋认为艺术的灵魂是创作,科技只是手段,创作者应该反思不要过度依赖形式从而被手段奴役或局限。
香港国际文化产业数字交易中心的影视顾问王星铎坦言,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确为虚拟形象带来了无限的创作空间,但是在实行这种创作自由时还是存在很多局限,最主要是来自于商业认可问题。在审美受到驯化的大环境之下,创作者需要遵循创作规律并屈从大众审美,从而限制自己的创作自由。
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硕士解羽迪认为,这个世界的多维和人们思维的单维往往形成鲜明对比。虚拟世界是一个新世界,但也不可避免地复制现实世界以及我们已存的精神世界。
作为本次论坛的导引嘉宾,清华美院社会美育研究所学术主持,元宇宙三十人论坛学术与技术委员会委员高登科阐述了“从肖像画到自画像,从身体到媒介,从个人写真到vlog,从自拍到自媒体,从自我景观化到上载的自我,从人工到智能……不管是技术还是艺术,不管是绘画还是数据,不管是感知还是抽象,人类文明演进的内核从未离开对于自我的认知。”
卡拉瓦乔《纳喀索斯》
本文作者:尚一墨,清华大学博士,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师;本次论坛策划人、主持人。
▼
视频完整版:斯蒂芬森关于“元宇宙”的演讲及问答关于第一届奇想奖,我们交了份满意的答卷“首届全球元宇宙征文大赛”颁奖典礼圆满落幕,90后科幻作家“接棒”元宇宙之父奇想宇宙投稿指南
奇想宇宙招聘公告
▼
编辑:Sugar.Tian (VOGUE)
文案、排版:夏尔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