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学术青年说分享征稿|后人类文化
科幻学术青年说
为进一步推进青年科幻研究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对话,促进科幻研究向多学科、跨领域的方向发展。中文科幻学术工坊自2023年起推出全新系列学术活动“科幻学术青年说”(以下简称“青年说”)。青年说是以青年科幻研究者为主要发言人,辅以学界、业界专家学者指导的科幻主题学术研讨类活动,旨在提供轻量化、日常化、小规模、长期稳定的学术分享与研讨平台,同时帮助科幻爱好者拓展学术视野。
“科幻学术青年说”每月举办一期,每期围绕一个选定主题展开,总时长约120分钟,拟邀请三位青年研究者以及一位相关领域的特邀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研讨。青年研究者先进行学术分享,每人发言时长为20到40分钟。发言结束后将有自由讨论环节,以青年研究者的对话为主,以观众的提问和专家学者的评论为辅。三位青年研究者的发言和相关讨论结束后,由专家学者进行整体的点评和总结。每期准备阶段中文科幻学术工坊会提供的一些学术文献或者切入点以供参考,也欢迎青年研究者们围绕主题自行确定所讲内容。
作为鼓励,中文科幻学术工坊将为参与学术分享的青年研究者送出科幻世界杂志社出品的书籍或杂志三本。同时,《中文科幻学术速递》杂志将会向优秀的分享者约稿。
征稿启事
中文科幻学术工坊拟于2023年8月上旬,与后人类文化研究院合作举办第四期“科幻学术青年说”活动。现面向广大青年研究者征集分享稿件,具体事宜如下。
本期主题:后人类文化
1976年,文化理论家伊哈布·哈桑(Ihab Hassan)在《作为行动者的普罗米修斯:走向后人类文化》一文中提出了标语性的“后人类主义”宣言:“人类形态,包括人类的欲望及各种外部表现,可能正在发生巨变,因此必须重新审视。五百年的人文主义传统可能走到了尽头,人文主义蜕变成了一种我们不得不称为后人类主义的东西。”如今,虚拟技术、基因工程、网络世界、克隆技术等科技的跨越式发展,日益将我们带入一种“后人类境况”。在这人机一体的世界中,技术深入到人类的身体空间中,影响、支配甚至控制人类的生活方式。科幻文学是我们切近后人类思考的绝佳方式,为我们呈现了后人类文化的多种可能性。本期“科幻学术青年说”活动,我们希望青年研究者聚焦于后人类文化,选择一个学术切入点,分享相关的学术著作或者发表自己的观点。
可选择的学术切入点包括但不限于:
1. 中国科幻文学中的后人类想象?
2. 科幻作品中的后人类困境与出路?
3. 后人类叙事如何呈现人与技术的博弈?
……
相关学术著作范例:
[1]姜宇辉.不可触摸的伤痛——“触感电影”作为后人类时代的“断裂主题”[J].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2019,1(01):38-53.
[2]施畅.赛博格的眼睛:后人类视界及其视觉政治[J].文艺研究,2019(08):114-126.
[3]王瑞瑞.科幻文学、外星他者与后人类伦理——评莱姆《索拉里斯星》[J].中国文学研究,2019(04):174-180.
征稿对象
全国及海外高校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三年级(含)以上本科生。
征稿说明
投稿内容:500字左右的发言摘要,或者完整的讲稿或者PPT。同时附上50字左右的个人介绍(包含姓名、就读院校、学历层次、专业、研究领域等)。
投稿邮箱:xueshu@sfw.com.cn,并抄送csfaw@outlook.com。
投稿截止日期:2023年8月1日
科幻学术青年说第四期活动时间:2023年8月上旬
邮件主题:青年说-姓名-发言题目。
来稿务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符合学术规范,严禁抄袭、套作。
点评嘉宾简介
宋根成,英语语言文学博士,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荷兰乌特勒支大学人文中心访问学者,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郑州大学英美文学中心专职研究员,集美大学后人类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叙事学,后人类批评。
主持人:黄音琪
编辑:天洛_奇、子旋
美编:安安
中文科幻学术工坊是由科幻爱好者及青年科幻研究者发起,由四川科幻世界杂志社有限公司组织开展的公益性学术项目,主要为使用中文或以中文作品为研究对象的科幻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提供开放式传播和交流平台。我们将主要举办以下两项活动:1.定期邀请科幻研究者举办线上讲座,分享他/她的最新研究成果;2.定期制作与刊发《中文科幻学术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