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科幻学术工坊

其他

讲座预告|外星人与第三世界(11.10)

讲座信息……时间:11月10日(周五)下午14:30(90分钟主讲+30分钟提问)腾讯会议号:443-996-002主讲人:许乐,电影学博士,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香港电影、科幻电影、电影CG特效、影视传播等,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一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一项,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项,目前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四十篇。讲座内容:科幻电影中的外星人,既有友善的来访者,又有邪恶的入侵者。在影片《牛仔和外星人》中,外星文明既不是地球文明的拯救者也不是毁灭者,而是一群跑来争抢地球资源的掠夺者。对比现实中美国同正在崛起的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微妙关系,影片中有意或者无意的书写和篡改相当耐人寻味。另一方面,由好莱坞炮制的科幻电影为我们呈现了过多的“反科学”、“反技术”、“反文明”的倾向;呈现科学、技术以及现代文明的美感,是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维度之一相关文献:[1]许乐.
2023年10月31日
其他

讲座预告|晚清科幻小说中的西方形象——以荒江钓叟的《月球殖民地》为例(10.14)

讲座信息时间:2023.10.14.(周六)下午14:30(90分钟主讲+30分钟提问)腾讯会议号:777-399-431主讲人:邹小娟,文学博士,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和美国非裔女性文学,著有学术专著1部,参与项目2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讲座内容:晚清社会的巨变,使得中国人改变了对西方世界的看法。随着西方文化的输入,科学技术也改变了中国知识分子对“他者”和“自我”的认知。我们不禁发问,晚清作家是如何进行对中国未来社会的表述的?本期讲座我们请到了武汉大学的邹小娟老师,探讨晚清社会的巨变,知识分子对“西方”认知的改变,晚清作家对未来世界的想象以及《月球殖民地》中的西方和西方形象。参考文献:[1]
2023年10月5日
其他

科幻学术青年说第六期分享征稿|异托邦

科幻学术青年说为进一步推进青年科幻研究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对话,促进科幻研究向多学科、跨领域的方向发展。中文科幻学术工坊自2023年起推出全新系列学术活动“科幻学术青年说”(以下简称“青年说”)。青年说是以青年科幻研究者为主要发言人,辅以学界、业界专家学者指导的科幻主题学术研讨类活动,旨在提供轻量化、日常化、小规模、长期稳定的学术分享与研讨平台,同时帮助科幻爱好者拓展学术视野。“科幻学术青年说”每月举办一期,主题分享活动每期围绕一个选定主题展开,总时长约120分钟,拟邀请三位青年研究者以及一位相关领域的特邀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研讨。青年研究者先进行学术分享,每人发言时长为20到40分钟。发言结束后将有自由讨论环节,以青年研究者的对话为主,以观众的提问和专家学者的评论为辅。三位青年研究者的发言和相关讨论结束后,由专家学者进行整体的点评和总结。每期准备阶段中文科幻学术工坊会提供的一些学术文献或者切入点以供参考,也欢迎青年研究者们围绕主题自行确定所讲内容。作为鼓励,中文科幻学术工坊将为参与学术分享的青年研究者送出科幻世界杂志社出品的书籍或杂志三本。同时,《中文科幻学术速递》杂志将会向优秀的分享者约稿。中文科幻学术工坊拟于2023年10月上旬举办第六期“科幻学术青年说”活动。现面向广大青年研究者征集分享稿件,具体事宜如下。征稿启事中文科幻学术工坊拟于2023年10月上旬举办第六期“科幻学术青年说”活动。现面向广大青年研究者征集分享稿件,具体事宜如下。本期主题:异托邦“异托邦”(heterotopies)是法国后现代哲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2023年9月19日
其他

论文月报|2023年8月期:中国海洋科幻、加勒比科幻文学、陈楸帆、《宇宙探索编辑部》……

什么是《论文月报》?《论文月报》由之前的《中文科幻论文速递》升级而来,目前是《中文科幻学术速递》的一个板块,致力于关注并报道最新发表的中文科幻论文,主要以归类整理科幻相关学术论文的方式呈现,意在为刚开始进行科幻研究的各阶段研究者提供一个科幻论文集中站。我们期待科幻研究者的参与以及所有科幻爱好者的订阅。作为一个学术报道,《论文月报》重视学术规范,诚请各位学者、专家批评指正,对我们提出建议与意见。⭐往期回顾⭐论文月报|2023年6月期论文月报|2023年7月期
2023年9月13日
其他

圆桌预告|当机器人被赋予性别(8.28)

时间:2023年8月28日(周一)下午14:00(90分钟对谈人交流+30分钟评议人点评及参与者交流)腾讯会议号:873-909-062圆桌内容:我们或许不会想到机械手臂会有性别,但科幻中的类人机器人却总被赋予性别,因为这是TA社会化的必经之路,也是人机交互的基本前提。机器人的性别来自哪里,又意味着什么?它在科幻作品中或在特定文化中、在历史和当下都被如何讨论?它能折射怎样的人性、指向怎样的人类未来?此次圆桌,嘉宾们将尝试去回答这些问题。主持人:程林
2023年8月25日
其他

论文月报|2023年7月期:科幻现实主义、晚清科技观、科幻美学研究、中国科幻动画研究……

什么是《论文月报》?《论文月报》由之前的《中文科幻论文速递》升级而来,目前是《中文科幻学术速递》的一个板块,致力于关注并报道最新发表的中文科幻论文,主要以归类整理科幻相关学术论文的方式呈现,意在为刚开始进行科幻研究的各阶段研究者提供一个科幻论文集中站。我们期待科幻研究者的参与以及所有科幻爱好者的订阅。作为一个学术报道,《论文月报》重视学术规范,诚请各位学者、专家批评指正,对我们提出建议与意见。⭐往期回顾⭐论文月报|2023年5月期论文月报|2023年6月期2023年7月导读2023年7月的《论文月报》共摘选36篇论文,分为3个板块。科幻小说板块涉及中国科幻美学、科幻文类研究、科幻现实主义、晚清科技观,以及多篇科幻小说的文本解读研究。影视板块涉及中国科幻电影感情研究、中国科幻剧研究、科幻美学研究、中国科幻动画研究,以及未来非洲主义科幻研究等。专题板块则涉及超人类主义与后人类主义研究。▽以下论文详情排名不分先后一、
2023年8月18日
其他

“科幻学术青年说”回顾|赛博朋克文化(6.27)

赛博朋克文化近年来,随着“赛博朋克”类型的亚文化产品不断涌现,关于“赛博朋克”的讨论与研究获得了新的热度。被誉为“赛博朋克圣经”的科幻小说《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如何展现权力重置的赛博社会?刘宇昆(Ken
2023年8月12日
其他

科幻学术青年说分享征稿|后人类文化

科幻学术青年说为进一步推进青年科幻研究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对话,促进科幻研究向多学科、跨领域的方向发展。中文科幻学术工坊自2023年起推出全新系列学术活动“科幻学术青年说”(以下简称“青年说”)。青年说是以青年科幻研究者为主要发言人,辅以学界、业界专家学者指导的科幻主题学术研讨类活动,旨在提供轻量化、日常化、小规模、长期稳定的学术分享与研讨平台,同时帮助科幻爱好者拓展学术视野。“科幻学术青年说”每月举办一期,每期围绕一个选定主题展开,总时长约120分钟,拟邀请三位青年研究者以及一位相关领域的特邀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研讨。青年研究者先进行学术分享,每人发言时长为20到40分钟。发言结束后将有自由讨论环节,以青年研究者的对话为主,以观众的提问和专家学者的评论为辅。三位青年研究者的发言和相关讨论结束后,由专家学者进行整体的点评和总结。每期准备阶段中文科幻学术工坊会提供的一些学术文献或者切入点以供参考,也欢迎青年研究者们围绕主题自行确定所讲内容。作为鼓励,中文科幻学术工坊将为参与学术分享的青年研究者送出科幻世界杂志社出品的书籍或杂志三本。同时,《中文科幻学术速递》杂志将会向优秀的分享者约稿。征稿启事中文科幻学术工坊拟于2023年8月上旬,与后人类文化研究院合作举办第四期“科幻学术青年说”活动。现面向广大青年研究者征集分享稿件,具体事宜如下。本期主题:后人类文化
2023年7月19日
其他

论文月报|2023年6月期:后人类研究、人工智能伦理研究、译介传播影响研究……

什么是《论文月报》?《论文月报》由之前的《中文科幻论文速递》升级而来,目前是《中文科幻学术速递》的一个板块,致力于关注并报道最新发表的中文科幻论文,主要以归类整理科幻相关学术论文的方式呈现,意在为刚开始进行科幻研究的各阶段研究者提供一个科幻论文集中站。我们期待科幻研究者的参与以及所有科幻爱好者的订阅。作为一个学术报道,《论文月报》重视学术规范,诚请各位学者、专家批评指正,对我们提出建议与意见。⭐往期回顾⭐论文月报|2023年4月期论文月报|2023年5月期2023年6月导读2023年6月的《论文月报》共摘选28篇论文,分为3个板块。科幻小说研究板块主要涉及后人类研究、人工智能伦理研究和译介传播影响研究。其中还摘录了一篇关于奇幻题材《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的“异世界”研究。科幻影视研究板块,除中国化、本土化叙事研究外,文章《新时期科幻电影的起源、危机与演进——以〈珊瑚岛上的死光〉为例》回拨历史的光谱,回到时代的现场,反映彼时科幻文艺所处的境地。专题研究板块涉及科幻现实主义、科幻文学研究的“现代性”、佛教机器人学伦理、科幻文学的法律想象以及人类世等专题。▽以下论文详情排名不分先后一、科幻小说研究“换生灵”克拉拉:《克拉拉与太阳》中的游牧主体与后人文主义解码
2023年7月18日
其他

讲座回顾|中国科幻在日本的传播(4.9)

4月9日,立原透耶老师以“中国科幻在日本的传播”为题进行了分享。此次讲座为“幻享未来优秀作品征集”系列活动之一。立原透耶老师是小说家,翻译家,北星学园大学文学系教授。她长期研究中文科幻小说,并翻译了韩松、王晋康、夏笳、郝景芳等人的作品。在本次讲座中,立原老师以翻译为中心,为我们介绍了推动中国科幻在日本传播的重要人物、中国科幻在日本传播的基本历程、《三体》在日本的翻译、日本出版的中国科幻书籍,勾勒出了中国科幻在日本的传播的大致状况。一、推动中国科幻在日本传播的重要人物在讲座中,立原老师首先介绍了推动中国科幻在日本传播的三位重要人物。他们分别是岩上治、武田雅哉和上原香。岩上治,笔名林久之。中国科幻小说的翻译家,中国SF研究会会长。代表作有金庸小说的翻译,撰写了《中国科学幻想文学史》(下卷),并在长达数十年时间里,致力于中国科幻作品的传播事业。武田雅哉,原北海道大学教授。对中国科幻、连环画等都有研究。有《中国科学幻想文学史》(上卷)(『中国科学幻想文学館』)、《飞翔吧!大清帝国——近代中国的幻想科学》等研究著作。上原香,菲莉斯女学院大学准教授,中国SF研究者、翻译家。译有《被压抑的现代性》,在《亚洲游学》(『アジア遊学』)等期刊上发表过关于中国科幻的论文。二、中国科幻在日本传播的早期历程接下来,立原老师介绍了中国科幻在日本传播的早期历程。中国科幻得以在日本有一定规模传播的契机是《三体》的翻译。由于刘宇昆在日本非常受欢迎,所以最开始日本出版界将刘宇昆作品的英译本翻译为了日语。之后为了提高翻译的准确性,才有了直接从中文翻译而来的日译本。立原老师首先介绍了《三体》出版之前中国科幻在日本的出版状况。最早被翻译到日本的中国科幻作品是老舍的《猫城记》。其他作品的刊载信息整理如下:三、《三体》在日本的翻译据立原老师介绍,早川书房在获得《三体》版权后得知中方已经准备了由两名日本译者翻译的日文版。于是邀请了大森望与立原透耶两位老师进行校对。大森望老师基于英译本和中文原文校对日译本;立原老师在大森望老师的基础上,担任“监修”,基于中文原文校对日译本。这个翻译团队被称为“三体团队”。大森望老师的工作非常出色,所以立原老师在《三体》第二卷翻译中就不再担任监修的角色,而是直接进行翻译。并且因为原作体量较大,所以第二卷和第三卷的翻译是同时进行的,且形式变更为了由翻译团队直接中译日,再由大森望老师根据英译本校对日译本。在翻译《三体》的过程中,翻译团队也遭遇了难题。在一开始翻译团队并没有统一用语,在受到游戏翻译的工作模式的启发后,三体团队也制作了用语列表进行工作。四、在日本出版的其他中国科幻书籍最后,立原老师介绍了在日本出版的其他中国科幻书籍《时间之梯
其他

讲座回顾|科幻作为一种文化想象力――试论“向下”超越的可能性(4.30)

4月30日,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院的杨骏骁老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科幻作为一种文化想象力——试论‘向下’超越的可能性”
2023年6月24日
其他

论文月报|2023年5月期:未来主义、赛博朋克、后人类……

什么是《论文月报》?《论文月报》由之前的《中文科幻论文速递》升级而来,目前是《中文科幻学术速递》的一个板块,致力于关注并报道最新发表的中文科幻论文,主要以归类整理科幻相关学术论文的方式呈现,意在为刚开始进行科幻研究的各阶段研究者提供一个科幻论文集中站。我们期待科幻研究者的参与以及所有科幻爱好者的订阅。作为一个学术报道,《论文月报》重视学术规范,诚请各位学者、专家批评指正,对我们提出建议与意见。⭐往期回顾⭐论文月报|2023年3月期论文月报|2023年4月期2023年5月导读2023年5月的《论文月报》共摘选43篇论文,分为3个版块。科幻小说研究版块涉及中国古代科幻文学研究、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科幻中的新神话学运用、中国科幻在日本与西班牙的译介研究,以及多部科幻作品的文本分析研究。影视研究版块延续了对科幻电影本土化的研究热度,并涉及多部经典科幻电影的主题分析,其中《从知识劳工到救世主:科幻电影中的程序员想象》就电影中的程序员形象的角色转变,诠释了该角色转变隐射在社会中的信息流动与认知变化。专题研究版块分为赛博格专题和后人类专题两个部分。赛博格研究部分,文章《在数字空间建构中国话语:从赛博朋克到赛博英雄》《论中国科幻赛博格叙事与话语建构》和《从东方奇幻到赛博朋克:对两种“物化”的思想考察》分别就文本和影视两种载体对中国化的赛博格叙事研究进行诠释,中国古典特征、中国化的身心视角和后人类走向均得以体现。其他赛博格主题的研究文章则围绕熵化困境、《赛博格宣言》和女性主义等话题展开讨论。后人类研究部分围绕斯蒂格勒的技术-哲学人类学、罗西·布拉伊多蒂的后人类观、后人类民族以及新唯物主义学等话题展开。▽以下论文详情排名不分先后一、科幻小说研究历史长河中的未来方舟——论中国古代科幻文学的特征与价值作者:姜通1、徐毓宣2(1.
2023年6月14日
其他

科幻学术青年说回顾|科幻影视(3.25)

中国科幻影视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壮大,引起了包括电影学、文学、哲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学者的讨论。科幻片是“类型”还是“数据库”?科幻主题的变迁反映了中国人潜意识的哪些变化?对中国冷门高分电影的受众研究,是否可以发现未被重视的科幻影视作品,以及揭示生产群体的文化消费偏好?3月25日举办的第一期“科幻学术青年说”以“科幻影视”为主题,邀请到了三位青年研究者和一位点评嘉宾进行专题分享与研讨。本期的分享嘉宾分别是陈卓轩、黄懋、裴宇昂等三位在学博士;点评嘉宾则是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陆嘉宁老师。第一位发言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博士生陈卓轩,他的发言题目是《从“救亡图存”到“拯救世界”——从晚清民国科幻小说到〈流浪地球〉系列的主题变迁》。陈卓轩同学认为,自晚清始科幻小说这一类型便开始进入中国。按照李泽厚先生的观点,20世纪中国近代史是由“救亡”与“启蒙”两个大主题组成的,从“启蒙”逐渐转移到“救亡”。这一主题的变化同样也体现在了中国的科幻之中,从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伊始,中国人开始通过对未来的想象,来寄托改造自身遭受压迫的现状的愿望。《新石头记》中,贾宝玉受到时局刺激,发奋学习外语,进入江南制造局,以期改造中国落后的状况。以上述两篇作品为代表,彼时的科幻小说已经提供出了“未来记”与“游记”两种写作范式。抗战时期顾均正在战争救亡的大背景下创作了《和平的梦》《伦敦奇疫》等作品。而在科幻电影《六十年后上海滩》中,生活困窘的主人公,在狼狈之中竟也有“改造世界”的理想,即使它是一部被批评为耽于“幻想”的“孤岛电影”,在电影的情节中也可以看到处于沦陷区的中国人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想象。但是,在这些作品中,主人公往往是以一个观光者、闯入者的身份进入到这个未来世界的。而这恰恰也与中国当时的状况相符合,当时的中国人仍是“现代世界”的门外汉,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它也是一种“救亡”——在幻想中“救亡”。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国科幻作品的主题也逐渐从“救亡”转变为了“民族富强”,而“民族富强”的标志是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工业的高效率发展与普通人物质生活的丰裕。《蔬菜工厂》《小灵通漫游未来》等小说都描绘了祖国现代化的美好前景,这些小说中往往展现了群众对现代化建设的高涨热情,小说中的主人公也开始更具主动性。同时,这一时期的科幻作品,还兼具一点科普的作用,这也标志了其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使命。新时期以来的科幻电影展现出了初步的“类型”特征,代表作有《珊瑚岛上的死光》《错位》《合成人》等。2015年随着《三体》获得雨果奖,科幻作为一个类型开始进入中国人的视野之中。在《三体》《流浪地球》之中,我们可以看到近代中国“救亡”主题的延续,拯救的对象,由“民族”变为“世界”。而中国人的角色,从“观光者”
2023年5月25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讲座预告|模仿与超越:中国生态科幻电影的得与失(6.3)

讲座信息……时间:2023.6.3(周六)下午14:30(90分钟主讲+30分钟互动提问)腾讯会议号:935-411-846主讲人:王坤宇,男,河北涿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学博士(2015.7)。美国佛蒙特大学博士后(2019.9-2021.7)。现为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教授,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当代中国生态电影的类型化研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其中SSCI及CSSCI论文近二十篇,影评十余篇,译文数篇。多次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近年来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生态媒介、科幻影像和后人类美学。讲座内容:不同于兴盛于美苏冷战大背景中的好莱坞科幻电影,中国科幻电影诞生于生态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的新时代,因此天然具有强烈的生态气息。那么,中国科幻电影又是如何将生态理念融入到形象塑造、奇观创生和故事逻辑之中的呢?中国生态科幻电影又有怎样的得与失?这些问题,本次讲座将一一揭晓。相关文献:[1]生态视域下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山东社会科学,2014,9[2]人工智能电影概念:一个亟待厘清的元命题,上海大学学报,2020,7[3]科幻叙事与后人类他者影像,天津社会科学,2023,4本次活动是“幻享未来·优秀科幻作品征集活动”系列讲座的一部分主持人:刘骁编辑:天洛_奇、子旋美编:二九中文科幻学术工坊是由科幻爱好者及青年科幻研究者发起,由四川科幻世界杂志社有限公司组织开展的公益性学术项目,主要为使用中文或以中文作品为研究对象的科幻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提供开放式传播和交流平台。我们将主要举办以下两项活动:1.定期邀请科幻研究者举办线上讲座,分享他/她的最新研究成果;2.定期制作与刊发《中文科幻学术速递》。
2023年5月23日
其他

论文月报|2023年4月期:人工智能、《三体》、科幻IP……

什么是《论文月报》?《论文月报》由之前的《中文科幻论文速递》升级而来,目前是《中文科幻学术速递》的一个板块,致力于关注并报道最新发表的中文科幻论文,主要以归类整理科幻相关学术论文的方式呈现,意在为刚开始进行科幻研究的各阶段研究者提供一个科幻论文集中站。我们期待科幻研究者的参与以及所有科幻爱好者的订阅。作为一个学术报道,《论文月报》重视学术规范,诚请各位学者、专家批评指正,对我们提出建议与意见。⭐往期回顾⭐论文月报|2023年2月期论文月报|2023年3月期2023年4月导读2023年4月的《论文月报》共摘选17篇论文,分为3个版块:科幻小说研究、科幻影视研究和专题研究。小说研究部分,《1770年的“人造智能”——从仿人智能事件到霍夫曼、比尔斯的早期机器人叙事》等三篇相关人工智能主题的文章由《自然辩证法通讯》刊登,对早期人工智能形象,以及叙事的转变进行了梳理与阐释。另外,摘录了一篇运用Citespace的计量分析文章,将近20年知网上的科幻研究主题进行知识图谱的绘制,呈现研究动态与细节。影视研究版块持续对国产电影、剧作等进行讨论,其中《三重跨越:解码科幻剧〈三体〉的多维创新》就小说影视化的创新进行了解读。另该版块还摘录了两篇关于科幻影视IP发展的发展现状的文章,当下的前景、困境与可能的出路均在其中呈现。▽以下论文详情排名不分先后一、
2023年5月18日
其他

科幻学术青年说分享征稿|赛博朋克文化

科幻学术青年说为进一步推进青年科幻研究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对话,促进科幻研究向多学科、跨领域的方向发展。中文科幻学术工坊自2023年起推出全新系列学术活动“科幻学术青年说”(以下简称“青年说”)。青年说是以青年科幻研究者为主要发言人,辅以学界、业界专家学者指导的科幻主题学术研讨类活动,旨在提供轻量化、日常化、小规模、长期稳定的学术分享与研讨平台,同时帮助科幻爱好者拓展学术视野。“科幻学术青年说”每月举办一期,每期围绕一个选定主题展开,总时长约120分钟,拟邀请三位青年研究者以及一位相关领域的特邀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研讨。青年研究者先进行学术分享,每人发言时长为20到40分钟。发言结束后将有自由讨论环节,以青年研究者的对话为主,以观众的提问和专家学者的评论为辅。三位青年研究者的发言和相关讨论结束后,由专家学者进行整体的点评和总结。发言可以是自己对该主题的理解,也可以是对该主题下某一篇或几篇文献的分享与评述。每期准备阶段中文科幻学术工坊会提供的一些学术文献或者切入点以供参考,也欢迎青年研究者们围绕主题自行确定所讲内容。作为鼓励,中文科幻学术工坊将为参与学术分享的青年研究者送出科幻世界杂志社出品的书籍或杂志三本。同时,《中文科幻学术速递》杂志将会向优秀的分享者约稿。征稿启事中文科幻学术工坊拟于2023年5月下旬举办第三期“科幻学术青年说”活动。现面向广大青年研究者征集分享稿件,具体事宜如下。本期主题:赛博朋克文化随着科幻电子游戏《赛博朋克2077》上线,以及衍生动画作品《赛博朋克:边缘行者》的火热,“赛博朋克”话题流量飙升,进一步活跃在大众视野。那么,什么是赛博朋克?赛博朋克脱胎于1960-1970年代兴起的科幻新浪潮运动,赛博朋克(Cyberpunk)是“控制论”(Cybernetics)与“朋克”(Punk)的结合词,“控制论”是赛博朋克的技术表象,而“朋克”则借名自音乐流派,意为表达反抗的精神。如今,赛博朋克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文学类型,发展为一种低生活与高技术结合下,社会结构崩坏的反乌托邦的亚文化现象,横跨传媒、建筑、时尚等多个领域。本期“科幻学术青年说”活动,我们希望青年研究者聚焦于赛博朋克文化,选择一个学术切入点,分享相关的学术著作或者发表自己的观点。可选择的学术切入点包括但不限于:1.
其他

论文月报|2023年3月期:《三体》、《流浪地球》、王威廉、科幻教育……

什么是《论文月报》?《论文月报》由之前的《中文科幻论文速递》升级而来,目前是《中文科幻学术速递》的一个板块,致力于关注并报道最新发表的中文科幻论文,主要以归类整理科幻相关学术论文的方式呈现,意在为刚开始进行科幻研究的各阶段研究者提供一个科幻论文集中站。我们期待科幻研究者的参与以及所有科幻爱好者的订阅。作为一个学术报道,《论文月报》重视学术规范,诚请各位学者、专家批评指正,对我们提出建议与意见。⭐往期回顾⭐论文月报|2023年1月期论文月报|2023年2月期2023年1月导读2023年3月的《论文月报》共摘选30篇论文,分为4个版块:科幻小说研究、科幻影视研究、专题研究和科幻教育。小说和影视版块整体体现了对刘慈欣作品的研究热潮,其中主要以《三体》文本研究和《流浪地球》影视研究为热点。小说研究版块摘录了王威廉的未来诗学和《野未来》相关的研究,除作品解读之外,还摘录了一篇小说与影视改编的对比研究,以经典科幻作品《2001:太空漫游》为研究对象,诠释影视化后的作品与文本作品的异同。影视版块继续关注中国科幻影视发展路径,仍聚焦中国科幻影视叙事、媒介、文化根源和本土化经验等方面。科幻教育版块摘录了两篇科幻+教育的研究成果,分别从课本内容、课程设计、教育理念革新等方面探讨科幻走进教育场域的可能性。▽以下论文详情排名不分先后01科幻小说研究未来诗学的三组关系作者:王威廉(中山大学中文系)发表期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nXwOTvU4TT8_am7cNDT34eDxQ53k39lOuo2YIxqzWLOGhW3FiJz5cl摘要:科技将词变成了物质就像写作把物质变成了精神。如果在今天提及“未来诗学”,我想千万不要误解是关于未来的,而一定是关于现在的。吉布森的那句话需要重温:“未来已来,只是尚未均匀分布。”但即便这句话,也是需要修正的。即便那个“未来”已经开始大面积“均匀分布”,但置身其中的人因为温水煮青蛙,变得习焉不察。相关文献:[1]王威廉.从文化诗学到未来诗学[J].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1(01):126-131.[2]刘大先.目光、生命与记忆——王威廉与未来诗学[J].当代作家评论,2022(03):105-109.显在的思辨和沉潜的暗示——简论王威廉《野未来》中的小说诗学作者:岑攀(北部湾大学人文学院)发表期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依托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资源与对外传播研究”(21&ZD264)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nXwOTvU4TT8_am7cNDT34eQuNWJlKjIz7nVk9DvL5-KWY2mc-7s6J2摘要:王威廉的《野未来》,是以科幻小说承载社会反思与人性辨证的一次有效尝试。对使人客体化、并被精密权力结构紧缚的多种凝视的察觉和拒绝,对指向拜物、指向逃避与作为一种现实之出路的区分和选择,对未来的荒诞中寄寓的希望与失落的不同暗示,都是这些尝试的表现。在对凝视的揭露与反抗、对传统价值体系的肯定与返归中,王威廉的写作,尽管有时地方色彩不足,理论光环过重,但他打通了多个野草蔓延的未来,也警示了信仰完全可知与唯进步论的科技社会。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的民族性想象机制作者:陈舒劼(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发表期刊:《南方文坛》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nIldkADYjEZ4YBLvsIz4J4_3rkM8Rutbq6HVxm1y_8VtwiJ1m1trwJ摘要:“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的名篇《登鹳雀楼》幼童皆能成诵,它有雄浑阔大、咫尺千里的气象,也有合律的形式美。用《唐诗别裁集》的话说,就是“四语皆对,读去不嫌其排,骨高故也”。从宋到清,历代诗论者好评不断,确认了这首诗在中国传统诗论体系中的位置。可是,刘慈欣《诗云》中的地外高等文明“吞食帝国”对这首诗的理解完全抛开传统诗论的范畴,新的释义可能令众多读者啼笑皆非:“恒星已在行星的山后面落下,一条叫黄河的河流向着大海的方向流去,哦,这河和海都是由那种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化合物质组成,要想看得更远,就应该在建筑物上登得更高些。”“恒星”“行星”“氧原子”“氢原子”说明,科学概念或许比诗句更能准确地把握物质的内在或属性,但这种准确同时切割了美学产生的情感冲击,从而摧毁了诗作艺术本身。艺术是科技无法彻底征服的疆土,《诗云》始终强调这个观点。相关文献:[1]汤黎.民族性和国际化的共同观照:中国当代科幻小说如何讲述“中国故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41(03):185-191.荒诞世界中人类存在本质的建构——从萨特存在主义角度解读《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作者:刘柯岑(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发表期刊:《运城学院学报》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n63nvwNyNsnl33vyfpr6i30bYU_tR6C4gbZVenKV0obfLsZvIJ4VJ7摘要:近年来,科技的高速发展为科幻文学的研究打开了局面,菲利普·迪克的《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作为科幻小说,透露出作者对现实中人类自身存在问题的介入式关怀,赋予了评论者以存在主义哲学的思考角度探索小说中人类存在本质建构的可能性。从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视角观照赏金猎人德卡德对仿生人的追杀过程,可以看作是一场人类对自身存在本质的寻找之旅。德卡德在追杀仿生人的过程中,经历了由挣扎于荒诞生存困境到对外部世界感到心理与生理上的双重恶心体验,最终在自由选择中实现了对自身存在本质的建构,获得了自为存在对自在存在的超越。《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将目光投向技术未来的黑暗面,与超人类主义乌托邦形成强烈反差,具有超越性的社会批判与启示作用。从萨特存在主义角度揭橥文本的哲学主题,强调了哲学作为一种解码工具在科幻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也为国内新兴科幻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多元化的参考角度。相关文献:[1]张海榕,赵李震.“赛博人”·“赛博城市”·“赛博社会”——《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中人机社会关系的文化反思[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21(04):35-38.[2]郭琳珂,郭伟.迪克笔下的斯芬克斯之谜:《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中的人机身份解读[J].探索与批评,2021(02):77-88.《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中的情感与伦理作者:王振平、陈馨(天津科技大学)发表期刊:《外文研究》依托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幻文学与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研究”(20BZW018)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lBFT3EgejVzo_12JfLpjWKF7gkFXcEiDvJKxJePT67tVNrMFgcydnv摘要:菲利普·迪克在《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中描写了人与仿生人的交往与斗争,既表现了人类面对高度发达人工智能时的复杂情感,也表达了面对人与仿生人之间复杂伦理关系时的困惑。小说主人公情感的流露及其对仿生人的认知困境表明:制造和使用机器人,人类要解决的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有社会心理问题和道德伦理问题。作家对人类与机器人情感交流和伦理关系的描述,既是对未来世界颇有先见之明的预测,也是对人类未来的关切与担忧。小说的启示意义在于,人工智能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可能给人类带来危害,任何人工智能的发明创造都应该建立在人类的价值体系上。相关文献:[1]江玉琴,蒋金玲.论情感作为人类主体性解释的悖论——以《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的人机恋情(关系)叙写为例[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2,33(05):67-81+158-159.布雷乔夫《独闯金三角》的科技伦理思考作者:刘慧敏、冯小庆(哈尔滨理工大学)发表期刊:《文化学刊》依托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俄罗斯科幻小说民族意识的范式性研究”(22VVB195)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mycoCxiztNC5kRG5DK0_2f_fITaWDI1fmFgmqXplCkdawRh8bIZwwo摘要:季尔·布雷乔夫的科幻小说《独闯金三角》通过描写微型发生仪丢失与教授绑架事件,深刻呈现出由科学技术进步引发的人类伦理危机——信任危机、消解生活的意义。科技正逐渐摆脱伦理的约束,从最初的为人所用、造福人类社会的帮手,异化为控制和奴役人的思想和行动的冰冷工具。本文旨在以审美的、艺术的形式向人类提出警示:现代科技的高歌猛进应始终被置于伦理的“框架”内。科技活动的主体理应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运用哲学的智慧更为审慎和理性地引导科技沿着“为我”的方向稳健发展。修辞、叙事机制与文化症候分析作者:南帆(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发表期刊:《南方文坛》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nIldkADYjEZ4YBLvsIz4J4hN6u0wbTMSqiUGQgU-ns1GrDYBaol6XJ摘要:如同武侠小说或者侦探小说,科幻小说构成一个独特的文学部落。作为清晰而稳定的文类,科幻小说的基本标记是什么?迄今为止,各种视角正在提供不同的概括。人们很快意识到,科幻小说展示的世界与现今的日常社会存在巨大差异,诸多技术化的硬件制造了另一个奇异空间。太空飞船、外星人、机器人、“赛博格”身体,各种基因变异与办公室、超市或者公共汽车交织在一起,甚至就在卧室的窗外。许多时候,这些技术化硬件成为情节组织内在结构的一部分,充当想象依附的骨骼。道德杀手与思想试验——从“流浪地球”到“黑暗森林”的逻辑反转作者:李向平(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发表期刊:《文化艺术研究》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l8_AjZr2Ik_vPt9Tbv5kvgFDvTaWRrcNTxVziy3Y_wiAgvlDifRThU摘要:“道德的尽头是科幻”,这体现了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科幻创作的基本理念,并生动具体地呈现在其作品《流浪地球》和《三体》系列中。如果说,西方人的道德尽头是神,那么中国人的道德尽头或者说能够替代道德的,在道德尽头所能够呈现的,究竟是科幻、技术,还是资本、权力,或者是象征民族、国家的某种神圣符号,然后变成自证神圣的道德代理者?它们或充当救世主,或异化为道德杀手。这不仅涉及对人类文明是否值得拯救、如何拯救等问题的深入讨论,涉及对刘慈欣科幻作品的重新解读,同时也是对中国式现代性问题的再度反思。末日焦虑、自我降维与精神贫困的时代病——《三体》文化现象忧思作者:夏德元(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发表期刊:《文化艺术研究》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l8_AjZr2Ik_vPt9Tbv5kvgpVjjC26IYwVjYkcNaaoZ10rVYdN8SEDO摘要:围绕刘慈欣科幻作品《三体》和《流浪地球》及其衍生品所展开的讨论已成为一个现象级的文化事件。这一事件透露出的一些社会心理倾向颇令人忧虑。虽然《三体》取得了市场成功,但作者通过作品和访谈等活动传达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仅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背离,也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扞格不通。这些建立在末日焦虑基础上的扭曲的观念,因与粉丝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精神贫困相呼应,事实上已经形成一种可以称为自我降维的精神症状。某种意义上,对《三体》文化现象进行剖析和反思,比研究其市场价值更加重要。空间理论视域下的《2001:太空漫游》小说和电影对比研究作者:
2023年4月21日
其他

科幻学术青年说分享征稿|科幻电子游戏

科幻学术青年说为进一步推进青年科幻研究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对话,促进科幻研究向多学科、跨领域的方向发展。中文科幻学术工坊自2023年起推出全新系列学术活动“科幻学术青年说”(以下简称“青年说”)。青年说是以青年科幻研究者为主要发言人,辅以学界、业界专家学者指导的科幻主题学术研讨类活动,旨在提供轻量化、日常化、小规模、长期稳定的学术分享与研讨平台,同时帮助科幻爱好者拓展学术视野。“科幻学术青年说”暂定两个月举办一期,每期围绕一个选定主题展开,总时长约120分钟,拟邀请三位青年研究者以及一位相关领域的特邀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研讨。青年研究者先进行学术分享,每人发言时长为20到40分钟。发言结束后将有自由讨论环节,以青年研究者的对话为主,以观众的提问和专家学者的评论为辅。三位青年研究者的发言和相关讨论结束后,由专家学者进行整体的点评和总结。发言可以是自己对该主题的理解,也可以是对该主题下某一篇或几篇文献的分享与评述。每期准备阶段中文科幻学术工坊会提供的一些学术文献或者切入点以供参考,也欢迎青年研究者们围绕主题自行确定所讲内容。作为鼓励,中文科幻学术工坊将为参与学术分享的青年研究者送出科幻世界杂志社出品的书籍或杂志三本。同时,《中文科幻学术速递》杂志将会向优秀的分享者约稿。征稿启事中文科幻学术工坊拟于2023年4月27日举办第二期“科幻学术青年说”活动。现面向广大青年研究者征集分享稿件,具体事宜如下。本期主题:科幻电子游戏在以科幻为主题的各类媒介产物中,科幻电子游戏虽是新生力量,却已成绩斐然。“中国科幻银河奖”于2015年开始设置游戏奖项,“雨果奖”主办方在2021年新增一个电子游戏奖,这也意味着电子游戏成为了科幻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幻电子游戏汇聚了对科技的幻想与对艺术的再现,近年来成为了科幻产业的重要支柱。《尼尔:机械纪元》展示了科幻对未来的畅想,《底特律:变人》展现了人工智能寻求精神独立的过程,《看门狗》表现了大数据战争,《赛博朋克2077》和《死亡搁浅》都探讨了科技异化……本期“科幻学术青年说”活动,我们希望青年研究者聚焦于科幻电子游戏,选择一个学术切入点,分享相关的学术著作或者发表自己的观点。可选择的学术切入点包括但不限于:1.
其他

講座の予告|日本における中国SFの広がり(4.9)

講座情報……時間:4月9日(日曜日)午後14:30(90分の講座+30分の質問タイム)テンセント会議番号:803-112-425発表者:立原透耶:作家、翻訳家、北星学園大学文学部教授、中国SF文学が専門。中国SFが大好きで、それを日本語に翻訳するのも好き。講座の内容:日本における中国SFの紹介と広がりについて、翻訳状況を中心に紹介する。今度の講座では、立原氏は主に日本語を話し、スタッフが中国語に翻訳しますので、中国と日本の
其他

论文月报|2023年2月期:非洲未来主义、刘慈欣、《阿凡达》、科幻连环画……

什么是《论文月报》?《论文月报》由之前的《中文科幻论文速递》升级而来,目前是《中文科幻学术速递》的一个板块,致力于关注并报道最新发表的中文科幻论文,主要以归类整理科幻相关学术论文的方式呈现,意在为刚开始进行科幻研究的各阶段研究者提供一个科幻论文集中站。我们期待科幻研究者的参与以及所有科幻爱好者的订阅。作为一个学术报道,《论文月报》重视学术规范,诚请各位学者、专家批评指正,对我们提出建议与意见。⭐往期回顾⭐论文月报|2022年12月期论文月报|2023年1月期2023年2月导读2023年2月的《论文月报》共摘选23篇论文,分为3个版块:科幻小说研究、科幻影视研究和专题研究。小说研究版块,文章《以幻想言说历史:科尔森·怀特黑德〈地下铁道〉中的非洲未来主义书写》聚焦非裔作家的乌托邦想象,剖析小说中的非洲历史以及蕴含其中的“非洲未来主义”。在文学作品中,非裔作家,尤其是美籍非裔作家的作品始终具备强大的张力,这种张力是由作者特殊的身份背景以及非洲特殊的历史历程共同形成的。美籍非裔常常处于非洲本土文化与美国价值观的冲突之中,民族底色与西式思想常常纠缠于其作品中,辨析其中的民族性、后殖民性与矛盾性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而国别划分下的非洲科幻并未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该方面的学术研究领域相对空白,应更多地了解“非洲的科幻”。在《流浪地球2》的科幻热中,影视研究版块呈现两方面的讨论: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历史和国产科幻电影的技术升级及路径。文章《科技传播与影视融合历史及机制研究——以中美相关实践为例》深入探讨了科技对影视发展的机制,以中美为例,呈现二者的架构、机制和保障制度的异同,并得出美国科技影视融合实践对我国科幻影视的指导作用。专题研究摘录了一篇关于科幻连环画的文章,以20世纪80年代科幻连环画为对象,回到历史的语境下,对作品外部的方方面面进行剖析,讲述了科幻连环画的形式形成、出版机制、传播形式,并与当下改编热潮的成因遥相呼应。▽以下论文详情排名不分先后一、
2023年3月18日
其他

科幻学术青年说分享征稿|科幻影视主题

科幻学术青年说为进一步推进青年科幻研究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对话,促进科幻研究向多学科、跨领域的方向发展。中文科幻学术工坊自2023年起推出全新系列学术活动“科幻学术青年说”(以下简称“青年说”)。青年说是以青年科幻研究者为主要发言人,辅以学界、业界专家学者指导的科幻主题学术研讨类活动,旨在提供轻量化、日常化、小规模、长期稳定的学术分享与研讨平台,同时帮助科幻爱好者拓展学术视野。“科幻学术青年说”暂定两个月举办一期,每期围绕一个选定主题展开,总时长约120分钟,拟邀请三位青年研究者以及一位相关领域的特邀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研讨。青年研究者先进行学术分享,每人发言时长为20到40分钟。发言结束后将有自由讨论环节,以青年研究者的对话为主,以观众的提问和专家学者的评论为辅。三位青年研究者的发言和相关讨论结束后,由专家学者进行整体的点评和总结。发言可以是自己对该主题的理解,也可以是对该主题下某一篇或几篇文献的分享与评述。每期准备阶段中文科幻学术工坊会提供的一些学术文献或者切入点以供参考,也欢迎青年研究者们围绕主题自行确定所讲内容。作为鼓励,中文科幻学术工坊将为参与学术分享的青年研究者送出科幻世界杂志社出品的书籍或杂志六本。同时,《中文科幻学术速递》杂志将会向优秀的分享者约稿。征稿启事中文科幻学术工坊拟于2023年3月25日举办第一期科幻学术青年说活动。现特面向广大青年研究者征稿,具体事宜如下。本期主题:科幻影视2023年开年以来,有两部科幻影视作品走入了大众视野:电视剧《三体》饱受好评,《流浪地球2》反响巨大。可以看出,中国科幻影视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壮大,并引起了包括电影学、文学、哲学等多学科领域学者的讨论。一方面,科幻天然具有从小说到影视的跨媒介改编优势,壮丽的影视画面可以更好地帮助观众理解小说描述的场景。另一方面,科幻的影视改编也不总是一帆风顺,其中也产出了一些及格线以下的作品。本期“科幻学术青年说”活动,我们希望青年研究者聚焦于科幻影视作品,选择一个学术切入点,分享相关的学术文献或者发表自己的观点。学术切入点参考:1.
2023年3月10日
其他

论文月报|2023年1月期:俄罗斯科幻小说、“女性向”、中国科幻未来主义、“中国表达”……

什么是《论文月报》?《论文月报》由之前的《中文科幻论文速递》升级而来,目前是《中文科幻学术速递》的一个板块,致力于关注并报道最新发表的中文科幻论文,主要以归类整理科幻相关学术论文的方式呈现,意在为刚开始进行科幻研究的各阶段研究者提供一个科幻论文集中站。我们期待科幻研究者的参与以及所有科幻爱好者的订阅。作为一个学术报道,《论文月报》重视学术规范,诚请各位学者、专家批评指正,对我们提出建议与意见。⭐往期回顾⭐论文月报|2022年11月期论文月报|2022年12月期2023年1月导读2023年1月的《论文月报》共摘选19篇论文,分为3个版块:科幻小说研究、科幻影视研究和专题研究。小说研究版块摘录了3篇俄罗斯(包含苏联时期)科幻小说研究,涉及作家别利亚耶夫和斯特鲁伽茨基兄弟。另外,文章《从魔幻化到科幻化:俄罗斯文学中“猫精”形象的嬗变》以“猫”为意象,追溯了其在俄罗斯文学中的科幻化历程,捕捉到致使其转变的根本因素是科技的发展,而文章提到的很多现象在中国及其他区域的文艺作品里也有所体现。影视研究版块的研究呈现出清晰的中国化叙述倾向,频繁出现“中国表达”“中国意象”等符号。自2022年底,科幻影视作品的开播与上映走势逐渐高涨,随着《三体》动画与影视剧的播出、《中国奇谈》的横空出世、《流浪地球2》等国产科幻影视走向大众,科幻影视在主题、价值观、叙述方式、科技设定、美学建构以及传统文化根源等方面的研究均围绕中国化、本土化、民族化展开。专题研究分为三个话题:科幻未来主义、机器人想象和数字生存。其中科幻未来主义是近几年学术研究的热点,吴岩教授早在2014年的跨学科会议上就提出了《科幻未来主义的状态或宣言》,并认为科幻现实主义与未来主义将长期并存于科幻的发展过程中,文章《中国科幻未来主义:时代表现、类型与特征》则详细论述了科幻未来主义的本质、范畴以及发展过程中学者对其产生的误解。▽以下论文详情排名不分先后一、科幻小说研究别利亚耶夫科幻小说中的科技伦理之思作者:杨朵、武晓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发表期刊:《科普创作评论》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ksEggjwG11VQF-pXC2O2nBQZ2oEP5x-TGwvFez0beSSutkGsw9fkP3摘要:别利亚耶夫是苏联时期杰出的科幻作家,被誉为“苏联科幻之父”。他将科学幻想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起来,紧扣科技伦理问题展开思考。作家的许多作品都描写了“科学狂人”滥用科学技术引发的个人和社会悲剧,并在此基础上对“他者”所面临的伦理困境和身份认同问题进行反思,传达了以人道主义精神引导科学选择的观点。从魔幻化到科幻化:俄罗斯文学中“猫精”形象的嬗变作者:赵雪华(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发表期刊:《俄罗斯文艺》依托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布宁诗歌审美共同体意识研究”(22BWW030)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mLz17I8RNw7iNoC92gF7N15hihs_G27PBGYqNcpHK5vHOCapAEZqoK摘要:“猫”是俄罗斯文学典型的动物形象之一,古罗斯时期猫被魔幻化,以古斯拉夫童话中的猫精巴尤恩为开端,其“博学”特性沿袭至今,形成俄罗斯文学中特有的“学者猫”形象。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和后现代作品中猫精呈现出会施展魔法的妖猫形象,其中黑猫因其颜色在俄罗斯猫精系列中占据着特殊地位。二战之后苏联的科技强国理念和科技成就激发了本土科幻创作热潮。科幻文学中猫首先被异化,成为具有超自然生物特征和身附异能的科幻猫形象。当代的俄罗斯科幻作家更热衷于赋予猫精拯救人类和宇宙的重大使命,将其神化。对猫精从魔幻化到科幻化的塑造反映了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幻想与神往,以及俄罗斯作家对人的存在、人类的现在与未来的人文思考。从花园到宇宙——斯特鲁伽茨基兄弟科幻小说中的他者形象和“人与自然”作者:张晖(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发表期刊:《俄罗斯文艺》依托基金:2019年度上海市浦江人才项目“俄国科幻文学研究”(19PJC093)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mLz17I8RNw7iNoC92gF7N1WoA8nHWedLXVoW7WqYHpblHSbCjZct4K摘要:斯特鲁伽茨基兄弟的科幻创作历程呈现出与苏联科幻小说传统中乌托邦根源的创造性对话,潜藏着作家借科幻之外衣向人文主义问题的哲学性发问,其核心命题之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及与此相伴的“人的危机”。围绕“人与自然”的讨论隐含在斯氏兄弟包罗万象的时空构建中:他们站在60-80年代的苏联社会生活语境中眺望远处与未来,生发出关于现代与未来、苏联与世界、文学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多重想象。在这些交错空间的背后,是“人”所代表的自我或周遭世界与“自然”或“非人”所代表的他者或远方世界之间的映现与接触。斯氏创作的体裁融合与泛文化性,赋予了这一范式丰富的面貌与内涵:科幻语境中的人类与外星人,民间口头创作语境中的家乡与异土,基督教语境中的人之国与神之国,诺斯替派与摩尼教语境中的黑暗与光明等等都在其书写中得以呈现。与此同时,斯氏笔下的自然从一开始外在于人并抗拒人的力量形象,逐渐变形为人本身的异化形象,转而成为参与解构人文主义的哲学象征。通过构建种种不同的自我与他者,作家描绘了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类与后人类的多种互动模式,斯氏的他者谱系既反映出对于俄国自然诠释传统的继承与反思,也对话了超越俄国本土意识的西方人文主义问题。从花园到宇宙,斯氏兄弟的科幻写作折射出对于人类认知与创造疆域之演变与局限的观察,以及关于人与自然相遇时所暴露的理性危机的深思。相关文献:[1]李然,温玉霞.“魔地”:斯特鲁加茨基兄弟的科技哲思[J].俄罗斯文艺,2022(02):51-60.中国当代科幻文学在日本的翻译群落分析作者:卢冬丽(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发表期刊:《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依托基金: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项目“基于翻译生成论的日语MTI笔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探索”(MTIJZW202113);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当代江苏小说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研究”(22WWB007);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重点项目“中国当代科幻文学在日本的译介生成研究”(WY202201)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lC_i8UlAefwNfPHu3DgfNBNSNB02OmEqQRjRAGMEjZiswx5ua3WpkF摘要:生态翻译学“三生”理念中的翻译群落生存为中国当代科幻文学在日本的翻译群落研究构建了分析框架。日本的英日科幻文学译者群体确保了中国当代科幻文学英日转译的顺利进行,汉日文学译者群体亦逐步凸显其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同时,英日科幻文学译者和汉日文学译者积极合作,携手开拓中国当代科幻文学海外翻译与传播的新模式。早川书房和其他相关文学杂志出版社构成的出版媒体群体为中国科幻文学在日本的生态适应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翻译群落与文本生命有机互动,拓展了中国当代科幻文学的海外生存空间,共同推进了中国当代科幻文学在世界场域的传播。相关文献:[1]卢冬丽.转生、再生与共生:中国当代科幻文学英日转译的文本生命存续[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06):80-89+149.[2]卢冬丽,熊玥.热捧与冷遇:中国当代通俗文学在日本的译介[J].语言与文化论坛,2022(02):166-176.论《双百人》中机器人安德鲁“为人”的两种进路作者:荆祎澜、刘文霞(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表期刊:《科普创作评论》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ksEggjwG11VQF-pXC2O2nBGA4IuvL8f5n981iDv9-Ud46gDrIELyoST摘要:《双百人》中的安德鲁是一名拥有自由意识的“非理性”机器人,他尝试多种方法使自己成为“人”,可分为两种进路:社会维度进路与技术维度进路。从社会维度看,他追求法律意义上的自由与不被伤害的权利;从技术维度看,他通过研发人造器官将自己改造为有机体,并设法以此延长人类的寿命,来扩大“人”的定义。但这些尝试并没有使他成为“人”,因为他无法消除人类的恐惧。最终,安德鲁使自己大脑的电位缓慢流失直至死亡才使他被认可为“人”,而死亡正是两种进路的交点。幻想的开拓:“女性向”网络小说对科幻资源的继承与改造作者:肖映萱(山东大学文学院)发表期刊:《中国图书评论》依托基金:山东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20GN065)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nRFf2aaX-6JwOgpzglP57wHy2gFsTofeWGOdIjGhMdFfm2pbI27rNW摘要:科幻原本在网络小说中堪称小众,近年却成为热门类型,尤其是在女频,不仅有霸占VIP榜单的商业成功,更开始引起传统科幻界的关注。本文以三位获奖作家和作品为切口,尝试解读当前女频网络小说“科幻复兴”的新趋势,梳理欧风、星际、末世三种子类型对传统科幻资源的继承和改造,并分析“女性向”网络亚文化对其造成的影响。相关文献:[1]鲍远福.数字孪生、游牧身体与永生陷阱——中国网络科幻小说中的“元宇宙”想象[J].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2(05):146-155.[2]鲍远福.网络科幻小说的“后人类”叙事与美学追求[J].中州学刊,2022(03):158-165.[3]鲍远福.新世纪网络科幻小说的现实境遇与中国经验[J].中州学刊,2018(12):147-153.*名词科普女性向:女性向(Gynephilia)常被理解为性取向的体现,即指只对女性产生爱情和性欲的人,但这是一种狭隘的理解。女性向并不只限于性取向或情欲倾向问题,更多的时候,其是指以女性(社会性别)群体为主要需求对象而诞生的事物或产品。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域外经典建构路径作者:张立友(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发表期刊:《榆林学院学报》依托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1YJAZH115)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lCaTgomnMAjOZnAebVMhak_ldo-get4f8FUXucI0vDGdHsS6ffHtE7摘要:科幻小说是成功走向世界的中国好故事。它的域外经典建构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实践。后人类、精神生态、赛博格当代世界科幻经典主题满足了域外读者的期待视野;域外的深度阐释与评论打造与提升了其国际影响力;专业出版社、权威科幻期刊、网络媒体等跨媒介出版流通推动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域外深层次传播,有助于拓展作品的经典性。当代科幻小说的域外经典建构路径展示了文学在异质文化语境中的文本重塑与价值再生产,对推动中国文学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转变有重要启示。《北京折叠》英日转译的生命延续与叛逆作者:卢冬丽、崔萱(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发表期刊:《玉林师范学院学报》依托基金: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项目“基于翻译生成论的日语MTI笔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探索”(MTIJZW202113);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lPOLqM6NwP6xGxHd2pSIpkhXUosry3_1ipP6SAJPfgdsV3-gJOgQfP摘要:翻译是促进文学在不同时空重获并延续生命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生态视角构建生命体“延续与叛逆”的分析框架,从文本生命和叙事生命两大方面探讨《北京折叠》英日转译的文本生命境况。分析发现,经由中介英译本转译后,在日本转生的《北京折叠》显示出鲜活的文本生命力。其中,经由中介英译本的中国元素及文化符号等异质性要素的延续和回归是文本生命延续、复活和重生的关键性因素。而叙事主体的转换、直接引语的叙事变更等叙事层面的叛逆,体现了中介译者的叙事重构及其在转译本的延续,贴合海外读者的阅读生态。中国科幻经由英日转译后,在日本的转生、再生、共生,为中国文学的世界性传播提供了独特的路径。二、科幻影视研究自我东方主义的叛逆与迎合——论华莱坞科幻电影中的“中国表达”作者:戴哲1、汪佳雨2(1.
2023年2月23日
其他

论文月报|2022年12月期:科幻小说、海洋科幻电影、《明日战记》、虚拟偶像……

什么是《论文月报》?《论文月报》由之前的《中文科幻论文速递》升级而来,目前是《中文科幻学术速递》的一个板块,致力于关注并报道最新发表的中文科幻论文,主要以归类整理科幻相关学术论文的方式呈现,意在为刚开始进行科幻研究的各阶段研究者提供一个科幻论文集中站。我们期待科幻研究者的参与以及所有科幻爱好者的订阅。作为一个学术报道,《论文月报》重视学术规范,诚请各位学者、专家批评指正,对我们提出建议与意见。⭐往期回顾⭐论文月报|2022年10月期论文月报|2022年11月期2022年12月导读工坊已陪伴各位学者走过2022年,在过去的一年里,《论文月报》(以下简称《月报》)共推出了12期科幻学术论文概览,这是2022年度最后一期《月报》。目前《月报》的整理工作仍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工坊一直在探索并尝试更多的工作路径,希望为各位师友提供更加详尽的论文信息。同时,工坊始终期待收到各位订阅者的积极反馈,工坊对《月报》栏目的任何意见与建议都将认真采纳,并做出改进。2022年12月的《论文月报》共摘选17篇研究论文,分为3个版块:科幻小说研究、科幻影视研究和专题研究。科幻小说研究《后伦理选择时代的科学选择》将后伦理选择时代的科学选择冲突凸显出来,在所谓的科学人与伦理人的主体性问题上作出解答。影视研究版块摘录了3篇于《当代电影》发表的海洋科幻电影相关的文章,涉及科幻海洋电影类型特征、创作展望、现实主义美学、表征与隐喻等方面,形成主题研究。▽以下论文详情排名不分先后01科幻小说研究用新的方式表现真实:雷·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中的哥特文学元素作者:刘义(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发表期刊:《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依托基金: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当代美国科幻小说家雷·布拉德伯里研究”(项目编号:18YJC752021);2021年度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美国作家雷·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叙事艺术研究”(项目编号:Y202145921)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AUTO&filename=XAWX202204020摘要:作为一名深谙叙事技巧的科幻作家和具有深刻思想的人文主义者,雷·布拉德伯里巧妙地将哥特文学元素融入科幻文学创作,并使之发挥了积极作用。布拉德伯里作品中的哥特文学元素不仅包含哥特文学素材,还包含了哥特艺术精神。通过对哥特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布拉德伯里的科幻作品反对工具理性主义对人类思想的主宰,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发掘日常生活诡异恐怖的一面,此外,作家还通过哥特文学元素反衬出人性的高贵与温暖,肯定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中的哥特文学元素兼具批判性和建设性,确保了其作品在艺术和思想方面都有可取之处。相关文献:[1]苏丹.从认知叙事角度浅析科幻惊悚短篇小说《荒原》[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5(01):33-37.后伦理选择时代的科学选择作者:苏晖(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中心)发表期刊:《外国文学研究》依托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资源与对外传播研究”(21&ZD264)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AUTO&filename=WLXY202206003摘要:从文学伦理学批评之人类文明三阶段论视域出发,目前人类正在经历的由伦理选择向科学选择过渡的时期可被称为“后伦理选择时代”。通过对《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神经漫游者》《羚羊与秧鸡》《别让我走》《克拉拉与太阳》等科幻文学作品的研究可以发现,后伦理选择时代的科学选择究其实质仍是伦理选择,不仅由于科学选择的主体仍是伦理的人,基因编辑技术、克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仍受到伦理道德规范的制约,而且科幻作品对科学选择的想象性描绘亦在伦理选择的视域中展开。同时,科学选择亦对伦理选择主体提出了诸多挑战,不仅违背了伦理选择主体的自然禀赋,可能侵犯其自主权、知情权和隐私权,而且也有可能构成对其生命和尊严的伤害,加剧伦理选择主体的分化与不平等,导致科学人与伦理人的关系发生异化并动摇人类的主体性地位。面对一系列科学选择带来的挑战,人类应坚持以真和善为伦理价值取向引领科学选择,以人类为主体建构一体多翼的后人类共同体,这既是人与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作为伦理选择主体的必然抉择。
2023年1月21日
其他

《中文科幻学术速递》创刊号

经过一个多月的催稿、改稿、排版制作,《中文科幻学术速递》的创刊号终于和大家见面了!这本由中文科幻学术工坊主办、在众多青年科幻研究者以及科幻爱好的共同努力下最终成形的期刊终于走上了正轨。在今天这个日子里发布,是对工坊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也是我们为中文科幻社群送上的一份新年礼物。感谢各位师友的支持与关注!往后我们会以季刊的形式在每年的3、6、9、12月出版。我们设有“专题纵览”“活动回顾”“学术与谈”“学术翻译”四个板块,欢迎各位师友积极投稿,更具体的投稿信息可见本刊末尾的《征稿公告》。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本期全文。为中国科幻学术加“速”拉兹《中文科幻学术速递》创刊了,这是在艰难的2022年年底难得的一件让人振奋的事情。在此,我首先要感谢以天洛_奇为首的一众年轻科幻爱好者们的艰辛付出,恭喜他们在这一年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并非学界中人,但一直关注科幻学术发展。十多年前,我就曾经创办“幻想评论fantasycomments.org”网站,整理、发布各类科幻奇幻资讯、评论和学术类文章。后来也曾经和三丰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诸位师长一起策划过出版科幻学术年鉴甚至科幻学术期刊的事情,可惜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现。2022年年初,曾经在科幻世界实习的资深科幻迷天洛_奇找到我,建议创办一个针对青年科幻学人的工作坊,帮助年轻科幻学者们搭建一个学习、交流和扩大影响力的平台。在杂志社主要领导的支持下,这个项目很快顺利推进,这就是“中文科幻学术工坊”项目。在这一年中,工坊举办了十余场讲座活动,邀请到了包括江晓原、刘兵、贾立元和武田雅哉等著名学者在内的科幻研究者进行分享,获益者覆盖国内外百余所高校;微信公众号有超过2000人关注,讲座推送每期阅读量超过600人次。作为一个“小众”的科幻文学之下更为小众的公益性学术平台,成绩虽然不能称为卓著,却也弥足珍贵。更让人欣喜的是,工坊除了发起人天洛_奇和我,以及杂志社两名正式员工子旋和单反外,还吸引了30人左右的团队开展日常工作,每个月都能举办二至三场活动,可以说已经能够实现顺畅高效的正常运行了。作为一名从事实体出版的编辑,我一直以来都在思考“期刊”这种文化载体的未来。诚然,电子阅读时代的到来极大地冲击了实体期刊市场,包括独立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即时发布信息的网络平台的出现则让“攒到一定数量后再集中发表”的期刊更加与时代格格不入。一个特别显著且典型的事实是:自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以来,曾经一度繁荣的科幻迷杂志就几乎销声匿迹了。但另一方面,对这些网络平台的关注乃至亲身参与,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期刊的价值:过滤、积累、沉淀,记录过程,形成历史。因此,当工坊的小伙伴们提议创办这样一本学术粉丝刊物时,我是非常赞同和支持的。网络平台固然可以及时发布各类信息资讯,但这些信息很容易被海量冗余甚至垃圾信息淹没,特别是像学术资讯这样的内容,往往几个月就会被稀释到难觅踪影,只能通过学术论文平台重复检索、收集。更为重要的是,工坊每月邀请的嘉宾所做的讲座、圆桌、与谈等内容非常扎实有料,是十分珍贵的学术精华,值得被更好地收藏、整理、沉淀、传播。换句话说,这本被命名为《中文科幻学术速递》的粉丝期刊从一开始就不愁优质内容,甚至需要精中选精,这很难得。也正因如此,在我看来,这本期刊的创办不单是在沉淀当下的中国科幻学术,也是每一位工坊团队成员对自己的沉淀。这会帮助每一位参与者成为更好的自己,我坚信这一点。当然,《中文科幻学术速递》不会只停留在整理过去的活动成果,也将开设栏目发表新作品,翻译海外优秀学术论文,成为真正具有学术水准、能够代表当下青年科幻学者水平、开阔科幻学者和科幻读者眼界、联络中国科幻学者和科幻编辑、作家、读者的高水平刊物。在此,我也诚挚邀请每一位科幻爱好者关注和支持这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新生命。最后,再次感谢支持中文科幻学术工坊的各位专家老师,没有你们,工坊和这本刊物都无从谈起;也再次感谢为这本科幻学术公益刊物付出辛苦努力的小伙伴们——我从来不愿意用理想主义的大旗号召科幻迷为了热爱挥洒青春,但仍然每次都被充满理想主义激情的科幻迷们的热忱打动。那么此刻,就让我们一起用手中爱开启一个崭新未来,共同为我们热爱的科幻加“速”吧!2022年12月24日2022年第1期·创刊号目录01
2022年12月31日
其他

论文月报|2022年11月期:翻译、劳动乌托邦、刘慈欣、《独行月球》、人类世、元宇宙……

什么是《论文月报》?《论文月报》由之前的《中文科幻论文速递》升级而来,目前是《中文科幻学术速递》的一个板块,致力于关注并报道最新发表的中文科幻论文,主要以归类整理科幻相关学术论文的方式呈现,意在为刚开始进行科幻研究的各阶段研究者提供一个科幻论文集中站。我们期待科幻研究者的参与以及所有科幻爱好者的订阅。作为一个学术报道,《论文月报》重视学术规范,诚请各位学者、专家批评指正,对我们提出建议与意见。⭐往期回顾⭐论文月报|2022年9月期论文月报|2022年10月期2022年11月导读2022年11月的《论文月报》共摘选13篇研究论文,分为3个版块:科幻小说研究、科幻影视研究和专题研究。文章《中国百年科幻文学翻译:从经世致用到文化反哺》依照时间线,对从晚清到民国、到改革开放后、再到新世纪时期这个过程中的科幻译介作出梳理与阐述,窥视到不同时期翻译规范、翻译风格、翻译审美、翻译文本以及译本作用的延续与变异。影视方面,论文《中国科幻电影主体性历史建构的文化张力与美学话语》以时空建构、新科技的视觉惊奇效果以及对未来世界的憧憬三方面为论述角度,将具有科幻元素的中国本土小说、著作与影视加以阐释,让其中的历史性与文化特性呈现出来。专题研究《超越人文主义:人类世批评的四个面向》从后殖民、马克思主义、后人类主义和新神话主义四个立场出发,整理并阐释查克拉巴蒂、摩尔、拉图尔和哈拉维等人关于“人类世”的论述。▽以下论文详情排名不分先后01
2022年12月15日
其他

论文月报|2022年10月期:日本科幻小说、《雪崩》、《终结者2》、马克思新人文主义……

什么是《论文月报》?《论文月报》由之前的《中文科幻论文速递》升级而来,目前是《中文科幻学术速递》的一个板块,致力于关注并报道最新发表的中文科幻论文,主要以归类整理科幻相关学术论文的方式呈现,意在为刚开始进行科幻研究的各阶段研究者提供一个科幻论文集中站。我们期待科幻研究者的参与以及所有科幻爱好者的订阅。作为一个学术报道,《论文月报》重视学术规范,诚请各位学者、专家批评指正,对我们提出建议与意见。⭐往期回顾⭐论文月报|2022年8月期论文月报|2022年9月期
2022年11月16日
其他

论文月报|2022年9月期:后人类、《湮灭》、《独行月球》、《沙丘》、日本科幻动画……

什么是《论文月报》?《论文月报》由之前的《中文科幻论文速递》升级而来,目前是《中文科幻学术速递》的一个板块,致力于关注并报道最新发表的中文科幻论文,主要以归类整理科幻相关学术论文的方式呈现,意在为刚开始进行科幻研究的各阶段研究者提供一个科幻论文集中站。我们期待科幻研究者的参与以及所有科幻爱好者的订阅。作为一个学术报道,《论文月报》重视学术规范,诚请各位学者、专家批评指正,对我们提出建议与意见。⭐往期回顾⭐论文月报|2022年7月期论文月报|2022年8月期\
2022年10月17日
其他

论文月报|2022年8月期:中国科幻、《独行月球》、第三种机器人文化……

什么是《论文月报》?《论文月报》由之前的《中文科幻论文速递》升级而来,目前是《中文科幻学术速递》的一个板块,致力于关注并报道最新发表的中文科幻论文,主要以归类整理科幻相关学术论文的方式呈现,意在为刚开始进行科幻研究的各阶段研究者提供一个科幻论文集中站。我们期待科幻研究者的参与以及所有科幻爱好者的订阅。作为一个学术报道,《论文月报》重视学术规范,诚请各位学者、专家批评指正,对我们提出建议与意见。⭐往期回顾⭐论文月报|2022年6月期论文月报|2022年7月期2022年8月导读2022年8月的《论文月报》共摘选17篇科幻研究论文,可分为4个版块:科幻小说研究、科幻影视研究、科幻产业研究、专题研究。本期科幻小说研究版块中,文章《中国女性科幻作家作品集出版策略探究》从文学外部出发,阐述了三部科幻作品集的出版策略,三部作品集均出自备受关注的女性科幻作家之手,其中还包含了饱受争议的《春天来临的方式》,在厘清作品特点的同时,从侧面映射出与作品对应的受众群体。影视研究版块在持续关注赛博美学的同时,收录了四篇有关国产科幻影视的论文,即针对当下热门影视及剧集《独行月球》与《开端》的研究,其中《:本土化科幻喜剧的突破与缺失》一文精准地把控住了中国科幻影视本土化的又一路径:中国式喜剧元素的介入。科幻产业研究版块聚焦科幻IP的打造与融媒体时代科普杂志的发展策略,两篇文章均从正反两个方面剖析了当下的盈与缺,并尝试性地给出了自身的建设性思考。专题版块则收入了一篇学科跨度较大的论文,其对人、技术与媒介三者间的技术哲学探讨着墨颇多。▽以下论文详情排名不分先后一、科幻小说研究
2022年9月19日
其他

《中文科幻学术速递》|2022年7月《论文月报》:生态批评、元宇宙、后人类、教育研究……

门泽宽.未来媒介图景“元宇宙”:从人的再延伸到价值反哺[J].青年记者,2022(14):27-29.DOI:10.15997/j.cnki.qnjz.2022.14.002.元宇宙图书馆
2022年8月12日
其他

《中文科幻学术速递》|2022年6月《论文月报》:元宇宙、哲学、形而上学……

什么是《论文月报》?《论文月报》由之前的《中文科幻论文速递》升级而来,目前是《中文科幻学术速递》的一个板块,致力于关注并报道最新发表的中文科幻论文,主要以归类整理科幻相关学术论文的方式呈现,意在为刚开始进行科幻研究的各阶段研究者提供一个科幻论文集中站。我们期待科幻研究者的参与以及所有科幻爱好者的订阅。作为一个学术报道,《论文月报》重视学术规范,诚请各位学者、专家批评指正,对我们提出建议与意见。⭐往期回顾⭐《中文科幻论文速递》202201期《中文科幻论文速递》202202期2022年3月《论文月报》2022年4月《论文月报》2022年5月《论文月报》2022年6月导读2022年6月的《论文月报》共摘选17篇科幻研究论文,可分为5个版块:科幻小说研究、科幻影视研究、科幻专题研究、科幻教育研究和科幻游戏研究。本期专题研究依然聚焦于元宇宙的相关研究。《从萨满到技术萨满的身体旅程:有关元宇宙的跨媒介表演》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文章不再去试图描绘元宇宙的轮廓,而是通过对巫术仪式的梳理,将研究点置于元宇宙的叙事模式,探析元宇宙叙事成立的基点,以及其与远古萨满仪式的共通之处;《“形而上学”与“元宇宙”》则是关注到了现今蜂拥而至的元宇宙话题与哲学、哲学学者、哲学思考间的纠缠,反思了元宇宙探讨所缺失的哲学科学性和专业性,在谈论元宇宙与谈论形而上学之间划出了界限。可以说这两篇专题文章大大拓宽了现有元宇宙研究的局面。▽以下论文详情排名不分先后一、科幻小说研究刘慈欣《三体》系列海外传播成功动因探析作者:冯迎霜(南京大学)发表期刊:《名作欣赏》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AUTO&filename=MZXS202218035摘要:2014年11月,《三体》第一部英文版The
2022年7月14日
其他

《中文科幻学术速递》|2022年5月《论文月报》

什么是《论文月报》?《论文月报》由之前的《中文科幻论文速递》升级而来,目前是《中文科幻学术速递》的一个板块,致力于关注并报道最新发表的中文科幻论文,主要以归类整理科幻相关学术论文的方式呈现,意在为刚开始进行科幻研究的各阶段研究者提供一个科幻论文集中站。我们期待科幻研究者的参与以及所有科幻爱好者的订阅。作为一个学术报道,《论文月报》重视学术规范,诚请各位学者、专家批评指正,对我们提出建议与意见。⭐往期回顾⭐《中文科幻论文速递》202201期《中文科幻论文速递》202202期《中文科幻论文速递》202203期《中文科幻论文速递》202204期2022年5月导读2022年5月的《论文月报》共摘选15篇科幻研究论文,可分为四个版块:科幻小说研究、科幻影视研究、“赛博格”相关研究以及元宇宙相关研究。其中有4篇围绕“赛博格”的论文由《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登出,形成一个主题式的论文集合。另外,本期摘选了一篇关于科幻影视配乐的文章。这篇文章让小编想到,科幻并非是某种现有学科的类型分支,而是现有学科、产业不同程度地与科幻形成交融。当我们在谈“科幻”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我们谈的可能是文学,可能是历史,可能是影视,可能是哲学、可能是一种认知方式,也有可能是一段配乐设计。类似的文章总是提醒着我们:现存的一切事物与科幻始终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以下论文详情排名不分先后一、科幻小说研究199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中的气候灾难书写作者:金进
2022年6月16日
其他

《中文科幻学术速递》| 2022年4月《论文月报》:科幻小说、影视、教育、元宇宙、后人类跨学科叙事研究.....

2022年4月《论文月报》来啦!本期共摘选16篇2022年4月份发表的科幻研究论文,主要涉及科幻小说创作研究、科幻影视研究、后人类跨学科叙事研究、科幻与教育相关研究、元宇宙相关研究等话题。值得一提的是,本期收录了一篇科普相关的研究论文。在今天科幻被免去了科学普及的任务的大背景下,社会大众却自发地为科幻赋予了青少年的科学知识普及和科学精神的涵养的作用。这样的社会现实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回顾现代中国语境内科幻与科普之间的“爱恨情仇”,进而突破某种二元对立的认知结构,系统梳理科幻与科普之间的复杂关系,为科幻研究领域开辟新的学术增长点。什么是《论文月报》?《论文月报》由之前的《中文科幻论文速递》升级而来,目前是《中文科幻学术速递》的一个板块,致力于关注并报道最新发表的中文科幻论文,主要以归类整理科幻相关学术论文的方式呈现,意在为刚开始进行科幻研究的各阶段研究者提供一个科幻论文集中站。我们期待科幻研究者的参与以及所有科幻爱好者的订阅。作为一个学术报道,《论文月报》重视学术规范,诚请各位学者、专家批评指正,对我们提出建议与意见。★
2022年5月12日
其他

全新升级的《中文科幻学术速递》征稿启事

您可以对一篇或者多篇论文进行观点阐述,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评述一篇论文。可对论文相关的批评理论、文本研究、文学文化背景、研究现象等方面进行评述或者综述。3.
2022年5月10日
其他

《中文科幻论文速递》202203期:3月国内科幻论文汇总

2022年第3期《中文科幻论文速递》来啦!本期共摘选21篇2022年3月份发表的科幻研究论文,主要涉及科幻小说创作研究、科幻文本解读、科幻电影题材与市场消费研究、后人类跨学科叙事研究以及中国科幻研究等话题。本期出现了一组对谈式的论文,以文本为载体,不同学者表达了各自不同的见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对比着阅读这几篇文章。将数理方法引入社科研究领域的合理性是很多学者争论的焦点,但编者认为数据分析与统计在某些社科研究领域的应用的确有着实质性的突出优势。就科幻文学研究而言,科幻小说的译介、传播与影响等主题常会涉及数理方法的运用。在国别文学研究的框架下,建立语料库、归类资料类别等是常见的分析方法。典型的两类研究为:中国译本的译出与海外译本的译进。对译本细节与处理手法的统计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译介的主流趋势与态度,从而对翻译从业者提供有效的译本案例。而对译进图书的分类与统计,也能为海外图书引进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期《速递》也收录了这样一篇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国内科幻研究的文章,其利用数据的可视化分析,一定程度上将国内科幻研究的流动趋势呈现了出来。什么是《中文科幻论文速递》?《中文科幻论文速递》是中文科幻学术工坊推出的学术交流项目,致力于关注并报道最新发表的中文科幻论文,主要以归类整理科幻相关学术论文的方式呈现,意在为刚开始进行科幻研究的各阶段研究者提供一个科幻论文集中站。我们期待科幻研究者的参与以及所有科幻爱好者的订阅。《中文科幻论文速递》重视学术规范,诚请各位学者、专家批评指正,对我们提出建议与意见。★
其他

《中文科幻论文速递》202202期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LAST2022&filename=JGWC202208003
其他

《中文科幻论文速递》202201期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APJ&dbname=CAPJLAST&filename=HRBG2022011200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