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月报|2023年5月期:未来主义、赛博朋克、后人类……
什么是《论文月报》?
《论文月报》由之前的《中文科幻论文速递》升级而来,目前是《中文科幻学术速递》的一个板块,致力于关注并报道最新发表的中文科幻论文,主要以归类整理科幻相关学术论文的方式呈现,意在为刚开始进行科幻研究的各阶段研究者提供一个科幻论文集中站。我们期待科幻研究者的参与以及所有科幻爱好者的订阅。作为一个学术报道,《论文月报》重视学术规范,诚请各位学者、专家批评指正,对我们提出建议与意见。
⭐往期回顾⭐
2023年5月导读
2023年5月的《论文月报》共摘选43篇论文,分为3个版块。科幻小说研究版块涉及中国古代科幻文学研究、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科幻中的新神话学运用、中国科幻在日本与西班牙的译介研究,以及多部科幻作品的文本分析研究。影视研究版块延续了对科幻电影本土化的研究热度,并涉及多部经典科幻电影的主题分析,其中《从知识劳工到救世主:科幻电影中的程序员想象》就电影中的程序员形象的角色转变,诠释了该角色转变隐射在社会中的信息流动与认知变化。专题研究版块分为赛博格专题和后人类专题两个部分。赛博格研究部分,文章《在数字空间建构中国话语:从赛博朋克到赛博英雄》《论中国科幻赛博格叙事与话语建构》和《从东方奇幻到赛博朋克:对两种“物化”的思想考察》分别就文本和影视两种载体对中国化的赛博格叙事研究进行诠释,中国古典特征、中国化的身心视角和后人类走向均得以体现。其他赛博格主题的研究文章则围绕熵化困境、《赛博格宣言》和女性主义等话题展开讨论。后人类研究部分围绕斯蒂格勒的技术-哲学人类学、罗西·布拉伊多蒂的后人类观、后人类民族以及新唯物主义学等话题展开。
▽以下论文详情排名不分先后
一、科幻小说研究
历史长河中的未来方舟——论中国古代科幻文学的特征与价值
作者:姜通1、徐毓宣2(1. 吉林艺术学院2. 吉林大学文学院)
发表期刊:《文艺争鸣》
依托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科幻电影审美特征研究”(2019wt41)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mlZo31_-oKQHp9oCubEGiUUYmtOQkEIeK34baA-2Jlyaa2UL1JmGXl
摘要:科幻文学是一种基于科学、加以合理设想创作而成的文学作品类别,历来深受中外读者喜爱。中国现代科幻文学是在西方影响下产生和发展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也存在着丰富的科幻想象,只是由于文学及文化传统的影响而存在一些局限性。而今,在我国大力发展科幻事业的时代,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中科幻作品的文本特征与产生原因,有助于厘清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拓宽古代文学的研究深度,对当今科幻文学创作及影视作品制造的发展有所裨益。
未来主义:美国华裔文学发展的新趋势
作者: 徐刚1、胡铁生2(1. 内蒙古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2.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文学院)
发表期刊:《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依托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美国华裔科幻小说中的‘华裔未来主义’研究”(22XWW001);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美国文学研究”(CSC97822032)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5S0n9fL2suRadTyEVl2pW9YIceDQQhWr8MVX8BVGDdi8PXG7oMxUyHDVN1DUtWncqP9lWz10FTZswrZQ4OxP7lwcthJofxhFc%3d&
摘要:近年来,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科幻作品因兼具科学性、文学性与人文关怀精神而屡获雨果奖和星云奖等国际科幻文学大奖,并成为美国华裔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支新兴力量。该领域的科幻小说以其独特的华裔文化价值观视角,表达出美国华裔科幻作家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关注及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忧虑,因而具有鲜明的未来主义倾向。该类型小说的科幻叙事实质上也是华裔作家在科幻文学这一话语场中对自身诉求及其文化价值观的表达。美国华裔作家在该领域构建的话语空间所表达的政治和文化诉求以及后族裔人文关怀,因具有不同文化群体直面现实困境、重新定义自我身份、消解“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憧憬未来和谐社会而成为美国华裔文学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相关文献:
[1]程爱民.论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中国叙事”——以汤亭亭和谭恩美的小说为例[J].外国文学研究,2023,45(01):117-128.
[2]刘青.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中国文化书写与传播[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7(04):165-169.
[3]王晓燕.美国华裔文学在中国大陆的译介研究(2000—2020)[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3(06):28-34.
美国科幻文学的电视传播
作者:叶冬1、孙文睿2(1.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2.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发表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nAdNTLumgZjRYatzJ5nY-EWmWo5BJdnMW4ruY0EV971ydHiI2JtNUp
摘要:媒介技术,尤其是电子技术的出现和迅猛发展,在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文学的接受方式与习惯,人类社会由“读文时代”迈入“影像时代”。文学作品的传播,也随着传播媒介的更新不断演进,达成了从口语传唱到图文扩散,再到观影刺激的转变。科幻文学自身创意性、冲击性的故事架构,与影像传播带来的直观的、奇观式的表意体验完美对接。在20世纪30年代末迎来创作黄金时代的美国科幻文学,正是借助电视媒介的两个黄金时代所带来的惊人的市场普及率和技术更迭,配合受众诉求的转向,开启了强强联合的艺术创作之路。最终以文本互涉的方式,实现了文字传播与影像传播的互动转型,极大地丰富了传播渠道,扩大了影响范围。
奥德修斯3.0:新媒介现实与第三个神话时代
作者:黎杨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
发表期刊:《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依托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1AZW002)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5S0n9fL2suRadTyEVl2pW9UrhTDCdPD65ExuGlHOm0r25c1USsOiPTAbEUth4o5MqW9n8nH6CfoMWMeAf0bflW
摘要:数字时代的文学表现出神话复兴的趋势。这种神话并不只是人们所认为的是对现实的脱离,也不只是技术运用的效果,而是以神话方式呈现的新媒介现实。古代神话、现代主义文学中的“神话主义”与数字时代文学中的数码神话构成了三个神话时代,它们在神话性与日常性的结合、命运感及死而复生模式方面呈现出相似性。《奥德赛》中的奥德修斯、《尤利西斯》中的布卢姆以及科幻电影《2001:太空奥德赛》中的超级电脑“哈尔”,代表了三个神话时代的人类形象及对世界的探索,数字时代的后人类主体构成了奥德修斯3.0。应从文学人类学的视野去理解数字时代的文学,它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现实主义,在神鬼情节与大众欲望背后,折射的是数字化社会的现实。
21世纪中国科幻文学飞行器时空体想象
作者:褚珊珊(山东大学文学院)
发表期刊:《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依托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当代笔记小说研究”(22BZW168)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5S0n9fL2suRadTyEVl2pW9UrhTDCdPD64p3D4K4JE6cCDDBz2S92FBg_LikGg-XmwIBKCfkyIB9O7HmV1xbLz3
摘要:飞行器书写是中国科幻文学诞生以来的重要现象。作为科幻文学最常见的装置,飞行器不仅是人造空间,更是独特的时空体,体现出科幻作家对国族形象、社会形态、人机伦理等的想象。新世纪以来,和飞行器有关的科幻文学作品层出不穷,这个始终在路上的飞行器时空体充盈着漂泊与返航、此刻与未来、恐惧与希望、乌托邦与异托邦、人类与后人类等议题,折射出在科技迅猛变革和全球化语境中,科幻作家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对国族形象和后人类生存形态展开的深切思考。
叶永烈科幻小说的家国情怀书写
作者: 王富雪、孙慧(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
发表期刊:《牡丹江大学学报》
依托基金:“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资助”(KYCX22_2450); “中国矿业大学未来科学家计划资助”(2022WLJCRCZL240)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n8k6ke82TJTYnpaVimnnSeMtHQV71ZMX2OmoiR5NRahtShHKBkyQGk
摘要:家国情怀作为中华文化“家国一体”思想的新时代阐释,集个人、家庭、国家与国际于一体,是思想教育与文化书写的重要内容。作为我国科幻文学黄金时代的代表性科幻作家,叶永烈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学哲思融入科幻作品中,以饱含爱国主义的笔墨,书写了从个人、家庭至国家三重递进式的家国情怀之思。其科幻作品的家国情怀书写,既尊重并发挥了人民中心地位,更致力于展现家庭和谐、祖国繁荣的光明未来,以此激励青年一代爱科学、爱祖国的热切深情。
相关文献:
[1]王慧.叶永烈与中日科幻交流[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34):40-43.
[2]王悦朱.叶永烈对我国现阶段科技传播的影响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0(23):100-101.
社会翻译学视阈下的中国当代科幻文学海外译介:发起、生产与传播
作者:李晋1,2、肖维青1(1.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2. 南京审计大学外国语学院)
发表期刊:《语言与翻译》
依托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BYY063);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1YYA001)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mZqALoJVQELZkQe5RSXdduj21BNjpAPwrAJb3Tdfv9fYyvWb6Ndi4x
摘要:近几年来,中国当代科幻文学译介作品越来越受到海外读者的关注和喜爱,为研究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案例。随着翻译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译介活动被视为一种生产过程,文本外的各项因素都得以纳入观察研究的范围,从而更深入地揭示翻译的本质。本研究借助社会翻译学框架中两个重要分支——布迪厄的社会实践论和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通过对中国当代科幻文学海外译介的发起、生产与传播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探索影响译介的因素,促进我国科幻文学走出去。
日本读者对中国科幻文学翻译作品的接受
作者: 王慧、陆晓鸣(温州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
发表期刊:《日语学习与研究》
依托基金:2021年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立项“高校学生翻译技术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Y202147004)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k_2CeSje3yVw40bk5YiglIQIgE-YQ-lal9kwuKlkD_UbW0XZq2DtXp
摘要:读者接受是衡量译介效果的重要尺度。研究以日本普通读者的在线评论为考察对象,通过文本挖掘技术,对读者评论进行高频词提取、分维标注、语义共现、情感分析等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读者接受理论,廓清日本读者对科幻小说的期待视野,探究《三体》在日本译介成功的原因,以期为译介文学的读者接受研究提供科学、有效的途径。研究发现:《三体》作品跌宕起伏的情节、宏大的世界观设定、对人性的思考,加之优秀的翻译推广是促使作品广受日本读者青睐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献:
[1]姚利芬.日本科幻小说在中国的译介(1975-2016年)[J].中国比较文学,2017(03):183-193+172.
[2]卢冬丽,熊玥.热捧与冷遇:中国当代通俗文学在日本的译介[J].语言与文化论坛,2022(02):166-176.
刘慈欣《三体》在西班牙的译介研究
作者:杨莹(大连外国语大学)
发表期刊:《今古文创》
依托基金:2022年度大连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刘慈欣《三体》在西班牙的译介与传播”的项目成果(YJSCX 2022-127)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lWPf952MHXW5I5SiAbTpxpbvBhYrO8AqhVDmIYQ5rptQEc9TMfn_nr
摘要:刘慈欣的科幻小数《三体》荣获雨果奖,在世界文坛引起了强烈反响,在西班牙同样拿下了两项科幻文学大奖,然而关于《三体》在西班牙的译介研究却很少见。本文通过梳理《三体》在西班牙的翻译、出版与传播,并从获奖情况、主流媒体报道、图书馆馆藏量、读者在线评论等方面分析译介效果,总结其中的经验和启示,以期为今后中国文学的海外译介与传播模式构建提供经验与启示。
相关文献:
[1]彭璐娇.中国科幻文学在西班牙出版与传播的路径创新[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10):233-235.
[2]张伟劼.从中国科幻到世界文学——《三体》在西班牙语世界的传播和接受[J].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06):40-44.
从伦理视角看《加拉帕戈斯群岛》中的共同体书写
作者:徐文培1、赵宇昕2,3(1. 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2.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3. 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发表期刊:《当代外国文学》
依托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冯内古特小说中的科技伦理思想研究”(18BWW041)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lt3qWteJ6FR4uUEQOfGkKcE7MrqGNxG3uMSGUOnnvbKg3aL9JqwWU6
摘要:库尔特·冯内古特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中以幽灵叙述者莱昂的视角讲述了“旧”人类遭遇的生态失衡、经济危机、战争和瘟疫等共同体危机,以及“新”人类在恶劣的环境中通过二次进化在“新”共同体中与其他有机体和谐共生的故事。冯内古特从多角度刻画了“新”与“旧”人类共同体中不同的社群结构、生存模式甚至是人的生理构造,他的后人类共同体想象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从伦理视角对当今人类社会发展及未来前景的自省式思考,揭示了人类应承担伦理责任、遵循自然法则、回归生态本位。
相关文献:
[1]程静.自然、技术与物种的可持续性——论《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生态忧思[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06):110-116.
罗尔德·达尔系列作品中的科技书写研究
作者:李琬瑶(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发表期刊:《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mB2unsIQI_EuPf_uevn5rHXKE2qzado7LbnwoejEkDrqjvy5rOoNRR
摘要:英国作家罗尔德·达尔创作的两部儿童文学作品《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查理和大玻璃升降机》中有大量与发明创造、工业技术相关的科技书写,呈现出科幻与奇幻交织的独特艺术魅力。科技书写既展示了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生产生活的便利,也揭示出科技高度发达背景下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潜藏的危机。集中反映出批判唯科学主义、规范科技应用、反对剥削底层劳动者等思想主张,增强了作品的影响力及艺术生命力。
向外与向内的书写逻辑——比较刘慈欣与韩松的科幻小说
作者:王思炜(武汉大学)
发表期刊:《名作欣赏》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m_77aKvRpkxPx7Bgj812qQcS2SdZScxC2JjS2stcoFqVo6hw3witzg
摘要:刘慈欣与韩松的科幻小说分别包含着向外与向内的书写逻辑,刘慈欣小说呈现的是广阔天地的壮丽图景,而韩松小说中则多构建封闭空间。面对封闭,刘慈欣的小说往往呈现乐观主义,相信人类具有走出去的力量;韩松则反复取消出逃和寻找的意义,倾向于悲观和虚无。书写逻辑反映了他们不同的创作思路,刘慈欣认为科幻要将重心从人本身转移到人与自然的接触之上,而韩松认为科幻可以观照日常性和人性深处隐藏的秘密。
相关文献:
[1]宋炘悦,国家玮.新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对鲁迅思想命题的“重写”——以刘慈欣、韩松为中心[J].鲁迅研究月刊,2022(07):46-57.
[2]史鸣威.论新世纪科幻小说的人工智能书写及其社会启蒙价值——以刘慈欣和韩松为中心[J].上海文化,2021(08):47-54.
科幻小说《最后一个勇敢的人》中“克隆人”伦理之维
作者:王进、李维(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发表期刊:《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依托基金:2021年度黑龙江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幻专项:科幻未来主义诗学建构(145109607)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mB2unsIQI_EuPf_uevn5rHAePAfYKYE8VAZmjqa0bldJbiQxC2kM8P
摘要:郝景芳的短篇科幻小说《最后一个勇敢的人》讲述了未来世界克隆人被人类利用,它们企图反抗却遭到追杀的故事,充满了人文关怀与伦理反思。最后一个勇敢的克隆人的身份伦理之困、家庭伦理之思以及社会伦理之思具有文学原型的隐喻与主体镜像的审美效应。小说引发的克隆人“本质力量”的确认或摒弃,抑或是人类社会伦理价值失范和重建的互鉴。
后人类视域下的未来意义——《克拉拉与太阳》的一个视角
作者:罗惠文1、李志峰2(1. 广西大学文学院2. 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发表期刊:《阴山学刊》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l7pFp-fyUMMmukYE3XN4Ftlr0bxtA6BJfx6j8Sjlsx6cTTG5_NK2bn
摘要:石黑一雄的新作《克拉拉与太阳》以人工智能机器人克拉拉为主人公,借其有限的视角建构了想象中的未来。作为小说的重要概念,未来不仅体现了石黑一雄在时间母题上的创作实践,也是解读小说思想意蕴的一把钥匙。石黑一雄潜在地通过谁的未来、怎样的未来两个维度书写了他头脑中模糊的未来图景。基于这两个维度,未来概念召唤人类反思历史和现实,在未来与过去、当下的互鉴之下生发出对未来的自悟与自觉,创造出充满希望与无限可能的未来。
技术的隐患与生存的迷思——刘慈欣科幻短篇中的“元宇宙”问题
作者: 杨轲轲(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发表期刊:《当代文坛》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lt3qWteJ6FR_bHlrxUE2VmMhJtZI0nyaBp01q_ZfHLgPjY5nzgyKIh
摘要:刘慈欣科幻小说中对“元宇宙”的形构要早于被誉为“元宇宙开山之作”的《雪崩》。在长期被学界忽视的短篇中,刘慈欣渐次构筑起“虚拟现实”的完整图景,并以“永生”“上帝降临”与“无形时代”的书写分别映照了存在于“元宇宙”底层逻辑中的三大症候,即“数字资本主义”的技术隐患、“异化”的后人类危机以及“真正的生活”与可能世界之间的悖论。勘察遁藏于这些文本之后的构想与反思,在为热度不减的“元宇宙”浪潮提供参照系的同时,更是对刘慈欣科幻短篇的重新发现,有理论参考与作品开掘的双重意义。
论刘慈欣科幻小说“启蒙精神”的三个维度
作者:王佳伟、夏雨(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发表期刊:《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依托基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当代新科幻小说的‘启蒙叙事’研究”(2020SJA1086)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nNIZE1v8v-sHTN48PuuMPopAZ7dA1vcbkCeRdaQnLIHRhwwrE9sndJ
摘要:刘慈欣的作品继承了五四启蒙所强调的救亡、解放、反叛等主题,以期打破人性的麻木。此外,他还试图剥离“启蒙”所带有的工具性、实用性特质,去高扬一种基于现实社会发展之上的科学理性精神。这是从后现代理论的角度,对启蒙以来的现代体系提出质疑而产生的思辨策略,是“不屈服于‘启蒙的讹诈’”态度。刘慈欣借“未来”观照“当下”,将个体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联系,对科学技术发展造成的人性“异化”与人类生存危机这一宏观问题进行了反思。刘慈欣以科学和人性为根本构建起了其小说宇宙背景下的宏大叙事,并以科幻文学为底构建起了一套后现代启蒙话语。
二、科幻影视研究
从知识劳工到救世主:科幻电影中的程序员想象
作者:黄鸣奋(厦门大学电影学院)
发表期刊:《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依托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比较视野下中国科幻电影工业与美学研究”(21ZD16)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5S0n9fL2suRadTyEVl2pW9UrhTDCdPD67umdlw3UuG_aDGYU6RPSGnFuPZQjYLgAeYFZUZ_vbaKs1M-qjMFabv
摘要:程序员既是由以计算机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所催生的社会角色,又是为上述革命推波助澜的社会群体。他们不仅在现实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而且成为科幻电影里叱咤风云的主人公。其角色定位存在显著差异(从为谋生计的知识劳工直到力挽狂澜的救世主),这反映了创意阶层的可塑性与流动性。对于相关影片中的程序员想象,可以着眼于信息革命考察其经济定位、政治定位和文化定位,着眼于人机交互考察其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着眼于人际交互考察他们与雇主、同行、客户的关系。上述想象既丰富了人们对于信息革命历史与现状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把握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
《琉璃》与心魂-元神-肉身有机体:后人类理论与中国先秦灵肉观对话中流动的身体想象
作者:葛亮1、刘松吟2(1.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文化、媒体与创意产业系2.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媒介与传播学系)
发表期刊:《文艺理论与批评》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ibYlV5Vjs7ioT0BO4yQ4m_mOgeS2ml3UF-46A3mf66nVp4j8NaCUqruVV48x2QOqej8gNpikjwu
摘要:2020年上映的国产电视剧《琉璃》中,女主角褚璇玑出生时六识残缺,在一次次的历练中重获元神,并生出心魂。借由后人类理论和先秦中国灵肉观两种思想资源的对话来观照这一流行文化文本,《琉璃》的故事围绕着心魂、元神和肉身如何在不同面向上交织构成人类/类人主体展开,呈现出一种非二元的、有机的和流动的身体观。同时,褚璇玑这个主体和她被植入的琉璃心,提供了讨论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窗口。褚璇玑作为一个拥有主观能动性的技术类主体,在《琉璃》故事情节的演化中展现了技术与人如何经由物质和意识进行融合。电视剧《琉璃》体现出当前社会与技术语境下,流行文化领域对肉身的物质媒介性和技术的主体性的新理解,对此类文本的细读能够拓展后人类知识生产的边界。
《宇宙探索编辑部》:可见的“媒介”与媒介考古的逆向之旅
作者:张慧瑜(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发表期刊:《当代电影》
依托基金:2021年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文艺作品质量提升为导向的数字时代文艺批评机制研究”(21AZD053)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mBVK3XhsEjoKF4P2mfRH1w5kpGwx0a0_bP2e4_rAdxfM65FpV0NEjg
摘要:《宇宙探索编辑部》用科幻、荒诞和喜剧的方式呈现了一次民间科学家探索外星人之旅,在影像上以手持摄影为主,营造跟拍、实录的电视节目风格,在主题上借寻找外星人的踪迹完成主体的内在拯救。这是一部探讨沟通、交流如何可能的媒介学、传播学电影。从破败的《宇宙探索》杂志编辑部,到满屏雪花的电视机,再到飘荡在乡间的广播大喇叭,纸媒、电视和广播组成了前数字/互联网时代的“大众传播”的展览馆。不仅如此,探测器、宇航服、铝锅、麻雀、毛驴、石狮子等事物也成为接收外部信号的介质,这些可见的媒介承担着人类与外星人“沟通”的信息中介。这部互文式、拼贴式和自反式的电影还呈现了一种中国式科幻文化的双重想象:一方面是彰显科学、理性、文明的现代主义“探索”精神;另一方面又朝向内在精神、守护地球/人类的自主家园和自救能力,从回归原始洞穴到叠加出数字洞穴的新家园,实现了一种数字巴比伦式的媒介融合。
赛博格的反异化之旅:《新世纪福音战士》中“黑零”的美学特征
作者:范嘉哲(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发表期刊:《今古文创》
依托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广西左江花山岩画的图像学阐释”(YCSW2021110)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lWPf952MHXW_Ss5N885ZY_Uk7idd5bNIh_cEu2fmTBPqUao3885lTF
摘要:《新世纪福音战士》的新剧场版获得了文化与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但是其中人物的美学分析却较为匮乏。本文采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分析视角,对《新世纪福音战士》的新剧场版中的“黑零”这一角色的生命旅程进行分析,认为其生命旅程可以分成登场、怀疑、初遇、劳动、唤归、求名、遗言七个阶段,并且通过文本分析与量化分析的方式提取出了该角色的精神内核:反异化。得出了黑零虽然是一个赛博格,但是集中体现了异化与反异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特征的结论。
主体性建构与多元化共生——网络科幻小说影视改编之困境与突围
作者:骆平(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发表期刊:《当代文坛》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lt3qWteJ6FR_bHlrxUE2VmfqrAbcT8MthfB8e5uafvDHMpurd8RkRf
摘要:科幻小说的影视改编,以《流浪地球》等传统作品为理想范本,从改编与传播两方面开启了中国科幻小说的国际化路径。结合网络媒介与话语体系的网络科幻小说则为改编提供了新的经验。在科技叙事、想象力叙事、家国叙事等层面,网络科幻小说赓续了小说创作的传统,但无限扩张的文体边界却成为了其改编的桎梏。唯有建构主体性和多元共生的当代性立场,实现一种框架向另一种传统的转换,才能消解网络创作的无限架空以及过度娱乐化,达成改编的现实性价值与意义。
现实与幻影:《流浪地球2》的叙事策略与想象框架
作者:赵柔柔(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发表期刊:《文艺理论与批评》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lOiq6Jaix5AUIif49l7TI-66-s56k0-7n_SCLGg9U8yXYt5m7XrIuw
摘要:2023年春节档电影,相比此前疫情影响下的沉寂,可以说迎来了一个短暂的观影热潮,其中由郭帆执导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无疑占据了话题中心。同样是续作,它在国内的口碑与票房远胜于稍早上映的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阿凡达2:水之道》。2019年上映的《流浪地球》曾被认为是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随后几年里,尽管《独行月球》对于月球基地的呈现也令人惊艳,但总的说来并未出现足以等量齐观的本土科幻电影。
科幻电影的中国文化内核:《流浪地球2》的大国形象构建与价值表达
作者:赵思瑶(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表期刊:《传播与版权》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kIi4dpWR6-K_JVZEU8XWPsFO6ycQWYMbhbGJjbQMdNdhZNqH7SR5qB
摘要:《流浪地球2》作为国产科幻电影崛起的标志性作品,在热映期间实现了票房口碑双丰收。该影片在中国科幻的创作基础之上实现对民族价值观和中国形象构建的深度书写,是新时代中国科幻电影创作的重要案例。文章从影片中的传承、奉献、集体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民族价值观,以及电影工业化水平的直观体现、大国重器形象的客观展现以及愈加生动的价值输出等方面入手,分析《流浪地球2》的大国形象构建与价值表达。
科幻电影《她》未来想象的“城市性”表征
作者: 曾思繁(福建师范大学)
发表期刊:《今古文创》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lWPf952MHXW0mixlGVfiXvHPq1hg0v5_Pmmd0Ce1DsRuHIxnyaJR5T
摘要:电影具备一种“城市性”属性,在科幻电影中有明显的体现。创作者们将自己的城市生活经验带入科幻的创作之中,对未来世界做出大胆的想象。本文应用电影“城市性”的理论,通过对科幻电影《她》中的“城市性”显在与隐在表征进行剖析,探究影片所表现的未来城市的特点以及城市人的生存状态,并由此对现实城市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科幻电影的创作作出思考。
赋权与冲突:从《银翼杀手》看人工智能时代的哲学之维
作者:张靖婧、李佳、李苹(河南中医药大学)
发表期刊:《秦智》
依托基金:2023年度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软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AI赋权与人类主体性冲突:英美科幻文学中的人工智能伦理研究”(232400410368); 2022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项目名称:18世纪英国疫疾文学的伦理向度与命运共同体意识研究(2022BWX013)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knHoCcsuSR8YYQmK-mrlC5OpTPcvu1hI3ywyxCFRWQWhVTvU8IKMky
摘要:科幻电影《银翼杀手》(Blade Runner)改编自美国作家菲利普·迪克的科幻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其描绘了一个人类与人工智能共存的未来世界。影片中,复制人作为高级人工智能的代表,逐渐发展出自己的思维与意识,他们“成为人类”的诉求与人类世界产生了根本性冲突。在人工智能已然“降临”的当今社会,人类应审慎处理技术与人类的关系,厘清人类生存发展之需与科技异化的可能性危机,让“科技向善”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后电影时代国产科幻电影的类型化创新
作者:张子宇(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
发表期刊:《戏剧之家》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nLx1bgHFASsjMqa5Givl51I5NrNaaHuUZWHQpYUO063tDEx3PP2R3k
摘要:当下,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后电影时代的到来。科幻电影作为象征我国电影产业成熟标志的重工业类型片,在数字技术的全面赋能下,其视觉表现能力得到极大升级,题材热度显著提升,国内科幻电影发展开始迈进新阶段。为把握住国产科幻电影发展的拐点,提升我国科幻电影质量,要从作为类型的科幻电影定义入手,立足我国科幻电影的沿革趋势,以目前科幻电影在我国市场表现为依据,明晰国产科幻电影在类型化上表现及潜在问题。进而分析科幻电影类型化在元素融合、风格展现及文化立意上的创新可能性,以此期形成发展建议,为我国科幻电影类型化的建设提供参考。
三、专题研究
在数字空间建构中国话语:从赛博朋克到赛博英雄
作者: 姜振宇(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发表期刊:《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依托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科幻文学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影响研究”(21CZW055)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k0Ia1HdQbg6lRm2uTOQY2r2bkX_mL0VUUXVwmkuP-HZ-iMlI6-y-na
摘要:陈旧的赛博格想象和“赛博朋克”思潮正在成为老去的经典,对其带来的影响的辨析仍有助于理解当下和未来。这些作品的源起和发展尚处在欧美科幻传统的发展逻辑之内,其中蕴含的多层意涵和社会批判姿态却逐渐走向了衰颓。赛博朋克文本中所隐含的科技审美和未来主义倾向,收获了不同文化语境中科幻作者的普遍呼应。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作家的科幻想象与现实科技经验齐头并进,他们尝试以启蒙年代以降的现代姿态来面对后现代语境。在中式科技语言方面,他们广泛吸纳了古典经典和当下通俗文类中的话语资源,但不断遭遇瓶颈;在本土科技文化方面,他们面对更逼仄的话语空间,进行了极具深度的反思、探索和建构。
论中国科幻赛博格叙事与话语建构
作者: 江玉琴(深圳大学人文学院)
发表期刊:《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依托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赛博格叙事与21世纪科幻诗学建构研究”(22BZW175)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k0Ia1HdQbg6lRm2uTOQY2rXT_4HVtvLPQdIV85V6WRtCwOGVkOeY2e
摘要:以“后人类”视角观照中国科幻话语,在梳理技术赛博格、文化赛博格的观念发展后进入科幻赛博格叙事。科幻赛博格叙事聚焦赛博格身体感官体验的故事讲述,是基于身体的异质性经验而产生的身体-情感非常规认知,并由此发生思想与精神层面的世界观念变革。中国科幻赛博格叙事兼具身体间性、世界间性与文化间性三个维度,最典型如双翅目作品《精神采样》的赛博格叙事,展示出中国新锐科幻作家正在以赛博格话语重建身心二元观念,以整体性思维重构人与世界、人与宇宙的关系。科幻赛博格话语让我们认识到新世界正在生成,人类正在成为多元与多维的自我。
从东方奇幻到赛博朋克:对两种“物化”的思想考察
作者:胡彦彦(南京大学哲学系)
发表期刊:《电影艺术》
依托基金: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本雅明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阐释与启示研究”(批准号:KYCX22_0031)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lwdTWt4CngR7eLydidbRlsBuTClLnTWdxxln6HlklfYKZsCrxymMiw
摘要:《新神榜:杨戬》等影片中东方奇幻与西式赛博朋克美学的混搭,成为幻想电影的新潮流。东方奇幻故事在现代包装下迎来某种新生,魔法与科技的嫁接创造出一种时空叠加的新颖景观。幻想电影中妖物与机械物可被视为文明两端,即“前人类—文明—后人类”大历史视角下两种为人所“恋畏”的物之存在,隐射了现实中被物化的人的隐痛与斗争。揭示两种“物”所蕴含的能动性,将为我们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走向人类解放提供一种探索性思考。
超文本语境下的“赛博格”建构——有机体与超链接技术互嵌的《拼缀女孩》
作者:李洁(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
发表期刊:《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依托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借鉴美国数字文学推动中国文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19BZW017)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k0Ia1HdQbg6lRm2uTOQY2r150FYRsgd7F018d45abkQcUX__xSfk5V
摘要:赛博格不仅是出现在科幻作品中与仿生、医疗假体和军事等技术相联系的实体,它还是一种话语形式,是吸取了技术力量的表达方式。美国新媒体文学的经典作品《拼缀女孩》是利用超文本写作软件对18世纪科幻小说《弗兰根斯坦》的续写,它以独特的创意,从内容、叙事和技术层面多角度地构建了赛博格这一后人类形象。女怪物的身体和她对自身的理解映射出边界混淆、有机体与技术融合、颠覆二元对立的赛博格特征,同时也例证了超链接技术创设的多文本交互指涉、分散式认知环境、复杂的信息网络等运行逻辑。由于新型的文本、生物技术等的出现,18世纪的科学幻想被赋予了更加深刻和具象的内容与内涵。
人类世中赛博格教育的熵化困境
作者:金生鈜、孙圆(苏州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发表期刊:《教育学报》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ibYlV5Vjs7ioT0BO4yQ4m_mOgeS2ml3UDJ2DTFClR0zforPjGlei3055XAVZvgBhk0wnTOR6iIF
摘要:人类世表征人类活动已经成为改变自然的地质学力量。人类世的典型特征是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征用造成的自然熵增加速。人类世是技术世,也是教育世。人类中心主义的教育模式以人类例外的利益和福祉为目标,开发、训练人类利用自然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加速了人类世的扩张。后人类的赛博格性在本体论上指称人与动物、人与机器、人与物质界限融合后的生命存在性状,突破了人类独立于世界的例外优越论,提出了培育新型主体性的教育新开端。现代教育在走向未来的过程中,如果不改变当下人的功能化,如果不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教育,赛博格教育可能沿着功能化路线,通过技术把赛博格增强为功能化的工具存在,其后果是赛博格生命与世界的双重熵化。人类如何通过未来的赛博格教育创造负熵,如何通过赛博格教育开启逆人类世,如何建立教育新范式、新起点,是未来教育学的重要问题。
《赛博格宣言》的生命政治意蕴
作者:别应龙(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暨江苏现代信息社会研究基地)
发表期刊:《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依托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工智能伦理风险防范研究”(20&ZD041);南京邮电大学2022年度第一批人才科研启动基金(人文社科类)项目“技性科学的发展、演变机制研究”(NYY222025)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ibYlV5Vjs7ioT0BO4yQ4m_mOgeS2ml3UIPUlko5q1B2dYzt9pF9UD5EDAoxxgDdvajVg-jiJV5n
摘要:福柯式“使人活、让人死”的生命政治,在哈拉维看来是一种“关于赛博格政治学的颓丧预感,也是一个非常开放的领域”,为此,哈拉维通过《赛博格宣言》隐喻了一种被她称为“活得好、死得其所”的生命政治图绘。哈拉维基于“SF理论”建构了人类未来生命形态——赛博格,从生物学家和批判学者的双重视角审视了这种“人机合成学意义上的生物体”的生命政治意蕴,缕析其对传统西方起源故事、二元结构、父权制构筑而成的政治话语体系造成的颠覆性影响。从更广阔的跨学科背景上看,《赛博格宣言》可以被视为技术哲学以身体为中介的“人-技术”谱系学中,关于“人-技术”杂合体协同向生命递归篇章的一个章节,其预言技术化人类增强具有不可逆转的趋势。
赛博格的解构性与女性主义的新变
作者:何榴(西南大学文学院)
发表期刊:《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依托基金: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保罗·维利里奥速度美学思想研究”(CYB22102)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neqXrQfrIBqihtQAqhvEREAmDV4akN_R4g_Wyfh3ZTTVKczrlKriJP
摘要:“赛博格”是后人类语境下人机关系的新表征,其解构性为女性主义研究提供了理论启发。赛博格打破了物理空间的公/私界线并引入赛博空间对女性生存空间进行拓展。赛博格绕开传统性别的生殖差异二元逻辑困境,从文化观念层面倡导人机平等共生。赛博格开启的“人机之恋”将婚恋模式拓展到人机关系范式中,更新了反抗异性恋制度的思路。赛博格的解构性推动女性主义议题由“人”向“机器”转移,有利于破除二元思维,为女性主义研究开拓广阔前景。
后人类民俗:概述、探索与对未来研究的呼吁
作者:托克·汤普森1、张举文2(1. 南加州大学2. 美国崴涞大学全球文化研究系)
发表期刊:《西北民族研究》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ibYlV5Vjs7ioT0BO4yQ4m_mOgeS2ml3UG1FeXT44_kQFIXg7Hki7NVY7LyBZ2-bVjGYCga3rnEp
摘要:文章从民俗学的视角参与对后人类主义的哲学和美学探讨,提出后人类民俗概念,并以人工智能和动物转向等现象和概念为切入点,通过概述民俗学的相关研究,呼吁民俗学者重视后人类民俗现象,也认为民俗学能为这个新的研究领域作出独特的贡献。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人类与非人类的其他生命物种的关系,并着重讨论了“动物转向”的概念,强调了非人类对人类文化的影响;文章的第二部分集中讨论人工智能和聊天机器人正在如何改变人类文化;最后,将民俗学置于人类世的社会科学地位,提出当下亟待思考的问题。
“人”的再发明——斯蒂格勒的技术-哲学人类学与后人类主义的经验-先验难题
作者:杨宸(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发表期刊:《文艺理论与批评》
依托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华东师范大学青年预研究项目“西方技术性后人类主义理论的起源研究”(2022ECNU-YYJ048)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ibYlV5Vjs7ioT0BO4yQ4m_mOgeS2ml3UF-46A3mf66nnWukiNus6Y8gwf4-34ZDnlkgkHaEvv7q
摘要:后人类主义理论的兴起面临着双重“人之死”带来的经验-先验难题,而斯蒂格勒的技术-哲学人类学为这一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一方面,通过人的技术性延异,“技术”的经验事实被纳入“人”的先验主体建构;另一方面,原本对立的经验与先验被安置在互相转导的关系中,但必须以事后的先验建构进行替补。由此,后人类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面向得到揭示:在经验无法推出先验的“人之死”后,经由新技术革命引发的人之有限性存在的可能变动,在容纳了技术的新经验有限性基础上,后人类主义以准先验的形态,重新把“人”发明出来。
新兴人类增强技术与人类未来——兼评《增强、人性与“后人类”未来——关于人类增强的哲学探索》
作者:易显飞(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技哲学与科技伦理治理创新研究中心)
发表期刊:《科学·经济·社会》
依托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新兴增强技术前沿的人文主义哲学研究”(20&ZD04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兴生命科技的人文风险及其治理路径研究”(22VRC030)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ibYlV5Vjs7ioT0BO4yQ4m_mOgeS2ml3UF44GLofFJEXq_HHtvv2Yv2RqA3rFP_vlHlS3Rft3Ugw
摘要:基于汇聚技术(NBIC)的新兴人类增强技术(HET),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对人类的身体、认知、道德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度”改造乃至重塑,这对人类的未来到底是祸是福,引发了不可回避的人文担忧。《增强、人性与“后人类”未来——关于人类增强的哲学探索》一书,是一部标准的从人文主义视角审视新兴前沿技术的哲学类著作。该书从概念分析、技术研发和社会传播三个层面勾勒出新兴人类增强技术的概貌,对超人类主义与生物保守主义、超人类主义与后人类主义围绕新兴人类增强技术的两场论辩进行了深刻的哲学阐述。对新兴人类增强技术的人文审视应超越学术流派的二元对立,重新在“人—技术”的相互定义和相互建构的“后人类”观点中,描绘正在发生“技术性转变”的人类未来图景。
跨物种的身体共同体与游牧伦理——论罗西·布拉伊多蒂的后人类批评理论
作者:刘慧姝(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发表期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ibYlV5Vjs7ioT0BO4yQ4m_mOgeS2ml3UC_vRd2cT1i8tF5M6EWIWsStuUrsvQ4ziK_7EzTQx-Ks
摘要:布拉伊多蒂致力于建构跨物种的身体共同体,批判了人文主义的统一主体,在生成伦理学基础上推动激进的后人类主体性,将统一主体性转换到游牧主体性。该主体具有强烈的集体和关系论意识,展现为一种具身化但又偏颇的负责形式。游牧的后人类思维是关于外部世界、开放空间和具身化实施的生态哲学,力图在一元论本体论的框架下思考自然—文化连续统一体,体现了生命本身的唯物论与活力论的双重力量;当代大学要从全球定位的新型关系定义自己的后人类星球使命,重构人文学科的学术领域、伦理架构与多元未来。布拉伊多蒂的后人类批评理论强调履行政治与伦理责任,倡导批评与创造相结合,思想的“积极性”变成实践的“行动力”。尽管其理论具有乌托邦的畅想色彩,但推进了全球“生命-政治学”思潮的发展,表达了全球化时代的后人类中心主义的愿景,体现了身体塑造的美学理想。
相关文献:
[1]吴璟薇,许若文.基因编辑与后人类时代的科学伦理——专访哲学家罗西·布拉伊多蒂[J].国际新闻界,2019,41(04):49-67.
[2]宋根成.后人类时代的文学和哲学:后人类哲学家罗西·布拉伊多蒂教授访谈录[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9(01):24-33.
物—人关系的基本范畴:新唯物主义社会学综论
作者:郑作彧(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发表期刊:《社会学研究》
依托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2&ZD188)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ibYlV5Vjs7ioT0BO4yQ4m_mOgeS2ml3UOLbc6Ea5SDzXxwVQ66Dn_ek8nq4H_-pLZRV-s_Ozf-8
摘要:新唯物主义将物视为研究主题,是当代社会学极有影响力的新兴范式,然而新唯物主义社会学对物的讨论常常过于宽泛而缺乏焦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尝试对新唯物主义三大理论主轴,即后人类主义、能动实在论、物导向本体论进行讨论与综合,以确立共鸣关系、异化关系、灾难关系以及化用关系这四大物—人关系的基本范畴,明晰各新唯物主义理论的讨论主题与优缺点,并建立新唯物主义社会学的规范基础与批判准则。
相关文献:
[1]郭琳.数字人文研究中的新唯物主义[J].华中学术,2020,12(03):9-17.
[2]任丑,陆灵鹏.西方新唯物主义思潮评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10):81-87.
多重主体的表征:中国网文如何想象后人类意义上的“人-自然”
作者:李玮(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发表期刊:《文艺理论与批评》
依托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文学经验和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文学研究”(19ZDA277);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江苏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研究”(20XWD001)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ibYlV5Vjs7ioT0BO4yQ4m_mOgeS2ml3UF-46A3mf66ntpZ21jtd0oqVaYAFwPSY-JpPGMvgHukf
摘要:“后人类”叙事成为近年中国网络文学中盛行的风潮。《恐树症》等网络文学作品通过创造人与动物、植物、真菌、病毒等的“非人复合性”,生成多种视域,重建“人-自然”的语义关系与行动者网络,实现主体与诸多去中心化隐喻的叠加,此种表征超越了“人-自然”的二元结构,形构了具有多重性的“后人类主体”具象。网络文学对于后人类意义上“人-自然”的表征将“后人类”的反思经验化,是后人类理论嵌入现实的重要路径,可以被看作全球化背景下具有先锋性与反思性的文学表达。
身体、空间、拟象:论元宇宙的文化逻辑
作者:张子慧(上海戏剧学院)
发表期刊:《电影文学》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ibYlV5Vjs7ioT0BO4yQ4m_mOgeS2ml3UJbqsV0S-mGtmMvyiJ19bMVRE3A8VSLEVaeV2GhDHDyW
摘要:元宇宙具有虚实融合、具身交互、低延迟度、去中心化、沉浸式体验等特征,它将多种技术进行综合集成,搭建与现实社会平行的虚拟空间。人们可通过佩戴头显设备及类身体传感装置,以虚拟化身形态进入数字立体场域,与他人建立新型社交关系。元宇宙充分调动了人的多重感官系统,实现了后人类与技术的具身交互。同时,元宇宙无等级制、无边界的开放空间更消弭了主流-边缘的界限。但超真实的拟像世界也容易使人模糊真实与虚拟的边界,存在着伦理忧患。
后人类视域下数字孪生人的“认知弥补”与伦理规制
作者:刁生富、刘杰(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表期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依托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GD22CZX04);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21CZX03)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ibYlV5Vjs7ioT0BO4yQ4m_mOgeS2ml3UKLM5OKe-1vuT-Si2-JAPjq1D1zYPjimi034q3E3r1hj
摘要: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拥有“去物质化”身体的数字孪生人逐渐受到关注,并构建出全新的后人类审思场域。一方面,数字孪生人弥补了人认知自我的主观、感知和时空的局限,从而极大地增强了人认知自我的能力;另一方面,数字孪生人也带来一些诸如实时与放大的隐私伤害、数据控制与透明化社会、量化与单一的人类、更加严峻的数字鸿沟之类的伦理隐忧。对于数字孪生人带来的伦理隐忧,我们需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从隐私的保护与让渡、数据控制的批判与反抗、对生命本质的反思、弥合鸿沟等几方面进行必要的伦理规制,以使数字孪生技术和数字孪生人更好地向善发展。
从身体意识到生态美学——论身体本体论生态美学的建构轨迹与理论拓展
作者:朱鹏杰(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
发表期刊:《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依托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体论美学视野中的西方身体艺术研究”(17BZW067); 苏州市文联文艺理论研究课题“数字转型与苏州文艺评论引领作用研究”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ibYlV5Vjs7ioT0BO4yQ4m_mOgeS2ml3UGiWtHYSDM30gCJ7l-Q8m-gfgwUx3ra59MDdQBE8cAI1
摘要:生态学者王晓华从身体意识的角度介入到生态美学的构建中,从三个方面为生态美学的建构及拓展做出了贡献:一是论述身体意识和环境想象之间的关系,陈述了身体意识与生态文学的内在关联;二是阐述了身体本体论生态美学立场,从身体与世界,身体与其他有机体的交往等角度建构生态美学;三是结合人类未来发展的两条路径——地外文明拓展和“元宇宙”搭建,论述了未来社会形态中生态美学的存在样态,探索了后人类美学为生态美学拓展的新路径。
作为生存媒介的元宇宙:意识上传、身体再造与数字永生
作者:宋美杰、曲美伊(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发表期刊:《东南学术》
依托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人机传播中的技术与情感互动研究”(22FXWB019)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nB-XZqv6a09775uFSto_eos_fFPfgZVtBDx8ggeFYI_rvvFByAvwSp
摘要:一直以来,人类相继利用不同的传播手段探索生命留存的可能。从社交媒体的数字痕迹到逝者聊天机器人、数字虚拟人,媒介技术的变革让“生死间沟通”的真实感渐趋增强。幻想媒介考古提供了超越现有技术的前瞻性视角,元宇宙成为生存空间后的人类处境。极致的数据化构成了意识上传、实现永生的前提条件,触觉媒介成为灵肉分离状态下连通生死、再现身体的关键媒介。在元宇宙世界,死亡不再是“消逝”而仅是“肉体自我”的割舍,但身体缺失的危机反而凸显了肉体和感官对于人类“在世存在”的意义。因此,人类在追寻数字永生的道路上需要摆脱元宇宙的游戏观,反思脱离身体而独立存在的“数字自我”将如何面对数字奴役、阶层区隔、自我与主体性消解等问题。
由于我们能力有限,以及科幻研究和其他社科研究之间的边界也逐渐在模糊化,所选内容难以完全涵盖本月发表的所有科幻相关研究论文,如有错误和遗漏,欢迎各位师友补充和批评。也欢迎广大科幻研究者、订阅者提供更多信息渠道。
主编:拉 兹 天洛_奇
编辑:助教 周燕春
美编:二九
中文科幻学术工坊是由科幻爱好者及青年科幻研究者发起,由四川科幻世界杂志社有限公司组织开展的公益性学术项目,主要为使用中文或以中文作品为研究对象的科幻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提供开放式传播和交流平台。我们将主要举办以下两项活动:1.定期邀请科幻研究者举办线上讲座,分享他/她的最新研究成果;2.定期制作与刊发《中文科幻学术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