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文月报|2023年7月期:科幻现实主义、晚清科技观、科幻美学研究、中国科幻动画研究……


什么是《论文月报》?


《论文月报》由之前的《中文科幻论文速递》升级而来,目前是《中文科幻学术速递》的一个板块,致力于关注并报道最新发表的中文科幻论文,主要以归类整理科幻相关学术论文的方式呈现,意在为刚开始进行科幻研究的各阶段研究者提供一个科幻论文集中站。我们期待科幻研究者的参与以及所有科幻爱好者的订阅。作为一个学术报道,《论文月报》重视学术规范,诚请各位学者、专家批评指正,对我们提出建议与意见。


往期回顾

论文月报|2023年5月期

论文月报|2023年6月期


2023年7月导读


2023年7月的《论文月报》共摘选36篇论文,分为3个板块。科幻小说块涉及中国科幻美学、科幻文类研究、科幻现实主义、晚清科技观,以及多篇科幻小说的文本解读研究。影视块涉及中国科幻电影感情研究、中国科幻剧研究、科幻美学研究、中国科幻动画研究,以及未来非洲主义科幻研究等。专题块则涉及超人类主义与后人类主义研究。


以下论文详情排名不分先后


一、 科幻小说研究



“断裂时代”中国科幻奇观美学的突破与超越


作者:丁卓(吉林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

发表期刊:《东岳论丛》


依托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日本当代科幻文学研究”(19BWW027)中期成果; 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重点项目(JJKH20190370SK)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mJqKqkKg4ROztg8lZ9MkeqwPoE8hCrU7_0YBFcs5vcT4jPKm5qu4nM


摘要:科幻文学发展的生长点是反映时代的弊病,并以审美的方式超脱现实。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进入“断裂时代”,形成多元利益格局,如何推动社会各阶层凝心聚力、创新发展,以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当下中国的时代主题,也是中国科幻文学的现实基础。王晋康、刘慈欣、陈楸帆三代作家作品是断裂时代中国科幻的代表作。科幻奇观指科幻文本中呈现的奇异景观,科幻奇观的载体是四种奇观符号,即类人生命、异度空间、发现发明、未来城国。首先,三位作家面对艺术化构思反映了不对称战争的威胁、中国社会底层裂变、知识阶层道德危机等三类社会危难。其次,王晋康通过奇观符号的多样化对道德进行重建,刘慈欣以奇观符号展现实用化生存策略,陈楸帆以奇观符号的开放化实现生命转换。最后,三位作家通过建构科幻奇观美学路径,突破社会危难的罗网,王晋康将希望寄托于无垠的时空,这是圣徒式歌者对道德信仰的追求;刘慈欣表达了对强者的无限崇敬,这是强人式歌者对生命力量的追索;陈楸帆憧憬不同生命体的情感融合,这是真情式歌者对心灵认同的追探。三位作家以危难意识为起点,以奇观符号为突破,以理想图景为超越,在文本中形成科幻奇观美学,为人的灵性世界高歌,体现了中国科幻最高的旨趣与成就。



英国新太空歌剧中的左翼乌托邦——以伊恩·M.班克斯《腓尼基启示录》为例


作者:吕广钊(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发表期刊:《东岳论丛》


依托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当代科幻文学的想象力研究”(22CZW057)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mJqKqkKg4ROztg8lZ9MkeqcmWsemYEf22sLlY3VG1Cwd9rE3jSGlPR


摘要:伊恩·班克斯是英国当代“新太空歌剧”的重要作家,致力于在科幻叙事中表达对撒切尔政府新自由主义政治的左翼批判。在其代表作“文明”系列小说中,班克斯借鉴了兴起于科幻“新浪潮”时代的“批判性乌托邦”,刻画了一个物质丰裕、人人平等、没有压迫的左翼乌托邦,称为“文明”,而该系列的第一部小说《腓尼基启示录》为这一乌托邦奠定了基调。借此,班克斯提出了一种“后资本主义”或然可能性,这在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历史终结论”大行其道的语境下显得难能可贵。但是,文明所蕴含的左翼批判有其局限性,在乌托邦的表面下,文明在本质上更像一个哈特和奈格里所论证的“后现代帝国”。文明内部遵循“根茎式”、无中心的权力范式,很大程度上诉诸以智力与情感为基础的非物质劳动,并在与其敌人“艾迪兰”的战争中,体现了“帝国”对传统民族国家的同化和替代。



边界·特质·功用:科幻文类探赜


作者:郭伟(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

发表期刊:《探索与批评》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wp2hFvIb_zkhNKwLndgnd1biDbp3Ix8_4dCMQDY0vVo1O14bg13mlG0-77uRIfmihgGjqNKMecic3a6TC6jn7


摘要:科幻是一种具有自身传统和惯例而又边界模糊的文学类型,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学手段,见于各式文学作品。科幻着力呈现现状之外的种种可能性,其想象力并不依附科学话语,而是与科学相关或相似。科幻不负责普及科学、预言未来,却擅长进行深刻的思想实验。当然,作为文学,它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乃平行而非交叠。正因将想象力发挥到极致,科幻步入了文学虚构之腹地。


相关文献:

[1]郭伟.科学外世界与科外幻小说[J].科普创作,2019(03):43-46.



佩列文科幻小说《超人类主义公司》的自然文本阐释


作者:刘怡彤(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发表期刊:《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依托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9世纪俄罗斯文学体裁演变史研究”(21AWW004)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mGRzocCCGZ-ur45rk4hiwYa323xgYcrR3PzhyN_tzYRMrrBYw3pkGl


摘要:如何处理好通俗化与文学性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文学创作者的难题。俄罗斯当代作家佩列文集畅销书作家和后现代主义科幻小说家于一身,其科幻小说《超人类主义公司》既是严肃文学的经典之作,又是一本广受读者青睐的畅销书。本文运用乌克斯库尔的自然文本分析方法对该小说文本进行深入解读,提出其创作的主要特征是摆脱建构主义理性羁绊而回归自然,以跨越时间的间离效果实现陌生化,从而放过读者并释放意义,敞开阅读空间。



从乌托邦到日常生活:科幻现实主义的演变与局限


作者:张杨(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发表期刊:《探索与批评》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wp2hFvIb_zkhNKwLndgnd1biDbp3Ix8_4dCMQDY0vVo1O14bg13mlHyWpwa-OMQQsSjLAAF8dLCMnBZ8GxDgI


摘要:自晚清民初担起新民救国之大任的“科学小说”,到十七年时期的科技发明预言小说、80年代初的社会性科幻小说,再到当下重构现实的科幻小说,科幻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方法始终贯穿于中国科幻文学史。这既体现了中国科幻作家介入现实的积极姿态,也体现了中国科幻的“中国性”。如今,在新的现实面前,回顾科幻现实主义的演变历程,观照其如何承担认知批判、政治反思与重构秩序的功能,是必要而有意义的。在批判性的返观中或将寻得“未来的科幻文学应以何种姿态介入现实”这一问题的答案。



论生态科幻小说的后人类图景与主体性反思——以江波“机器三部曲”和“洪荒三部曲”为例


作者:朱鹏杰1、邵志晨2(1. 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系2.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熟分院传媒艺术系)

发表期刊:《鄱阳湖学刊》


依托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体论美学视野中的西方身体艺术研究”(17BZW067); 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五年制高职新媒体技术专业群岗位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2022/Q/02/022/02)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lLaAYtGMQpJKdJB7BYuXlwrKw8iaOaOhxbEiEIKnLilIoukVr-BeWG


摘要:随着地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存方式也逐渐发生变化。中国当代科幻小说关注到这个趋势,结合有关生态、身体、媒介、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话题,对人类的发展可能进行了合理想象与详细描写。其中,江波的小说尤其关注后人类的未来发展路径,探讨了赛博格、虚拟生存、量子生命等未来人类生存形态,为思考后人类的社会图景提供了思想坐标。不管是原始人类、机器人类还是具身化的智能体,在未来都属于生态系统的一部分,都是编织世界之网的节点。因此,用交互的、关联的视角去看待不同物种并与其共同生存,这是江波生态科幻小说描写后人类的目的所在。



物质生态批评视角下《发条女孩》的主体叙事研究


作者:张媛、江玉琴(深圳大学人文学院)

发表期刊:《鄱阳湖学刊》


依托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赛博格叙事与21世纪科幻诗学建构研究”(22BZW175);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后人类理论生成机制与批评范式研究”(GD19CWW07)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lLaAYtGMQpJKdJB7BYuXlwgs79uNr5_nBgXKyNA1oRZuM4fcd0pQ3g


摘要:物质生态批评以后现代主义、新物质主义为理论基石,主张消解人类中心主义、探究非人物质的能动性,认为物质的能动性表现为叙事能力,而要理解叙事能力,必须将人的现实视野带入非人类现实的发展意义中。在美国科幻作家保罗·巴奇加卢皮的长篇小说《发条女孩》中,人造人“惠美子”以物质与意义互相联系的方式形成主体叙事,讲述了人类对它的看法、它的自我认知、它对人类文化、环境和其他生物的观点,这些观点聚合成它自身成长的故事线索,最后导向物质-意义的关系模式。惠美子的身体行动与意义的关系经历了工具性合一、重建、交融统一的历程,并通过身体和行动意义关系的重建,逐渐恢复其对自身的定位与主体的尊严。人工生命叙述的自我既解构了传统的人类自我,又以多样自我的角色引导人类反观自身,由此描绘出多元物种于差异和统一中共在共存的画面。科幻文学描述的现实既在文本内又在文本外,其物质性表现在前沿的科学理论应用和丰富的实验性叙事模式之间的对话中,并且改变着人们的自然观念,因而成为连接文学、生态、科技的桥梁之一。



从“新小说”到“新文学”:晚清器物书写中的“科技物”与科学意识


作者:汪贻菡(唐山师范学院文学院)

发表期刊:《理论月刊》


依托基金: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清末民初小说中的城乡空间书写与国家形象呈现研究”(19YJC751041); 2018年河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清末民初幻想类小说中的异质空间书写”(SQ192035)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kw5mHNljN6oXtngWGHa4LK9UyP2d6Nt2jd68AiTC5yOMM46PtVgcU6


摘要:晚清叙述中科学意识的生发,一面勾连了西学东渐、洋务新政和格致救国的社会现实,一面则与科学幻想和政治乌托邦等“新小说”文类中兀然兴起的西器洋物书写,尤其是与军工国防相关的“科技物”书写相关。通过西物晚清人得以了解西方与西学,借助幻想类小说中“科技物”书写,晚清“科技救国”的热忱与萌芽期的科学精神也被悄然激活;而围绕西物、西学所展开的体用、道器与东西方文明之辩,在冲击传统文化秩序的同时,也形塑着五四与民主科学相关的新思想与新文化。作为文学分析的重要路径之一,晚清“物书写”研究成果颇丰,以此为基础尝试在文史互证的视野里进一步梳理“科技物”叙述与近现代文学转型的关系,以及从晚清“新小说”到五四“新文学”的现代性路径中科学意识的萌芽、走偏与修正,有相当意义。



生态批评的目标:从作品分析到知识生产——以当代科幻文学为例


作者:周红菊(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贵州师范学院)

发表期刊:《当代文坛》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ibYlV5Vjs7ioT0BO4yQ4m_mOgeS2ml3UFBKebJAH_xpo6PgSC01C6mVO0KVpt13KmjgIPsAcUeP


摘要:生态批评源于上世纪的环境危机,旨在发现影响生态的人类实践和思维方式,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幻文学想象未来世界的场景和危机解决方案,需要深厚的科学、哲学等知识才能在“知识产出”的层面上进行阐释,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对作品分析的误解。科幻文学的生态解读,是作品分析、理论构建与知识创新的互动过程,三者互相验证、共同成长,最后形成多重形态的知识,并融入到一般知识体系,占据累进性的地位。从分析作品,上升至对终极命题的追问,在知识生产维度,考察科幻文学的生态批评,有助于重新审视生态批评,重建文学研究解释、探究环境危机的深层机制。



科技困境中的文学突围:刘慈欣《诗云》中的科幻诗人


作者:熊莺(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

发表期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依托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C类项目“西方诗电影与中国后新时期诗电影比较研究”(2019PJC083)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m_u-JFz10lcgeS_ZEOywRYWjOkXDdqVLbkBqHF4kOFLGMueUNWzFtV


摘要:刘慈欣短篇科幻小说《诗云》中的“李白”与历史上真实的李白之间,存在着一种依托科幻乌托邦小说语境的、虚构的亲和关系。一方面,《诗云》中的克隆诗人“李白”肆意破坏人类文明,却又试图以现代高科技手段留驻古典诗艺的矛盾行为,揭示了这一特殊文学意象的辩证本质。另一方面,刘慈欣借“李白”之手掀起的一场“造诗(史)运动”,与《拱廊街计划》中本雅明经由辩证意象概念对历史—救赎关系所进行的历史性哲学考察,于本质上展现出异曲同工之妙。两者均聚焦现代性对个体经历与记忆的异化,并指出“诗性历史”是突围的唯一途径和必然结局。因此,《诗云》塑造的科幻诗人“李白”并非作为传统文化符号的盛唐诗人李白的转生,而是刘慈欣借中国古典文史原型人物之名创造的一个颇具后现代意味的反乌托邦意象。这一写作策略在经典化底色下探索了诗人对传统的眷恋与重造,质疑了科学技术允诺人类的浪漫未来,打破了这一虚幻泡影,进而引导读者对当下社会盛行的理智祛魅进行复魅思考。李白的诗人形象不再与西方对中国固化的现代想象密不可分,而是成为观照文学现代性、解构机械复制时代文艺危机与诗史焦虑的新契机。



接受美学视野下对《三体》的解读


作者:宋芊驰、陈晨(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发表期刊:《长江小说鉴赏》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m1MWIFfdJKK_SoGas6zXWjRsb5MsWo4iLobT3-Iwb8hy_W_G7ubpXh


摘要:中国科幻小说系列《三体》讲述了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间几个世纪的交流冲突历程,是一部典型的硬科幻作品,小说深入探讨了人类的历史、文化、信仰等问题。自从《三体1:地球往事》在二〇一五年获得雨果奖后,小说风靡海内外。目前,国内对这部作品的研究主要从作品本身的文化内涵或海外传播层面出发,本文主要从接受美学的角度,以文本细读的方法,结合接受美学重要的两个理论“召唤结构”和“期待视野”,对《三体》进行解读,并总结其在海内外大受欢迎的原因,以期为今后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救救孩子”——刘慈欣对鲁迅儿童观与启蒙精神的继承与反思


作者:王羽萱(南开大学)

发表期刊:《长江小说鉴赏》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m1MWIFfdJKK7-bqJWNUm6Y1jk2k8bFMpLymnJZdpygVdQbfrZaENAy


摘要:鲁迅在《狂人日记》中率先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孩子作为具体形象和集体象征寄托着启蒙精神与希望本身。以刘慈欣为代表的中国当代科幻小说作家继承了重视儿童及其教育的理念,但其作品的思想基础、出发点、教育内容、父辈角色等方面都与前人存在着较大差异,这展现出时代的发展和变革、启蒙向度和任务的转换、“绝望”与“希望”架构的异同。但无论如何,“救救孩子”始终是启蒙者的共同呼声,启蒙在新时代仍然是社会与人性发展的必经之途。



出“科”入“文”:阿来的科幻写作及社会实践


作者:赵靓(四川大学图书馆)

发表期刊:《民族文学研究》


依托基金: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西南多民族生死观与民俗考察研究”( 17JJD730002)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lHIHMAoLJr9KaTh6zWPtv7n-7YluUG30ebk_pv3LXKIJau_PYYXWx6


摘要:出“科”入“文”,是指阿来的科幻写作由以科技为基础,迈入对人文精神的开拓创建。这样的见解和主张是阿来在20世纪90年代任《科幻世界》主编期间,通过一系列创作与实践开辟的一条新科幻路径。相较于“科普科幻”的写作而言,阿来及其代表的类别堪称“人文科幻”,提倡将科幻、奇幻及架空历史等类型整合到人类幻想传统之中,以揭示人文想象对于科幻的重要价值。作家兼主编阿来对于“科幻”的观念、创作及实践,内含其对“人文科幻”路径的三重突破,即从叙事类型到文学幻想、从科学认知到人文思考、从个人写作到社会实践,这也是阿来对于科幻中国的现实意义。



论刘慈欣科幻小说的崇高美学


作者:吴志鹏(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发表期刊:《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kj4xfAoNrcF_OewtKmqVO-VEeKal9E11jzc5fYidWLlyf_THgrFyC9


摘要:刘慈欣的科幻小说高举崇高旗帜,使崇高摆脱政治意识形态束缚,重返美学范畴。宇宙、科技与人是刘慈欣建构崇高美学的三大基石,三者以死亡焦虑为纽带,具有复杂耦合关系。从文本出发,聚焦刘慈欣的科幻创作观,汲取伯克、康德、马克思等思想家的理论资源,揭示刘氏崇高美学的多维特征与丰富内涵。


二、科幻影视研究



电影学的想象力——兼论想象力消费、科幻电影创意与中国电影学派建构


作者:朱晓军(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

发表期刊:《民族艺术研究》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mY7OvOP0JGXN8zmUDVZ_zRh6BpJP1b_h6QHp5z7TVXkVikjoxYYH9D


摘要:二战后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面对脱离时代、脱节现实、凌空蹈虚的“社会学危机”,力主凸显时代前瞻、现实关怀和跨学科视野的“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些观点对于当下中国电影学派构建和创立新的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学科体系,极具启迪意义。而熔铸新的核心概念,则是电影学三大体系建设的基石,亟须发挥“电影学的想象力”。“想象力消费”和“科幻电影创意”作为核心概念应运而生,成为学术热点,开创了中国电影研究的新格局。在影游融合、中国科幻电影工业化水平升级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围绕“电影工业美学”的理论体系提炼、拓展这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中国电影学派建构另辟蹊径、独树一帜的重要方向。



科幻电影创意视野下的伦理美


作者:黄鸣奋(厦门大学电影学院)

发表期刊:《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依托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比较视野下中国科幻电影工业与美学研究”(21ZD16)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lxRRfLnxO7Wtna9JZ4RzNZdCKbsv-05-wmK_DZQfruOhkdCGCD4xqJ


摘要:所谓“伦理”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伦理美”则是人类完善理想的具体表现,对建构社会生态具备重要意义。科幻电影以科技原理、科技假说为参照系,着眼于科技开发、科技应用、科技前景,通过放飞想象展示伦理美,其特色在于想象非人类生物的类人美、非利己行为的价值美、非真实情境的现实美。上述类人美具体化为在移情中渲染跨天体之美、在换位中欣赏跨物种之美、在比拟中创造跨人机之美,价值美体现在少数成全多数的大局意识、个人拯救世界的伟业意识、集体众志成城的群像意识,现实美表征为幻境的以实为虚、梦境的虚实不分、虚境的以虚为实。



星际方舟:AIGC时代的影像未来学实验图景与路径


作者:杨溟1,2、刘宇3(1. 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感知智能应用研究部2. 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3. 天津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发表期刊:《电影艺术》


依托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课题“比较视野下中国科幻电影工业与美学研究”(21ZD16)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lwdTWt4CngR4jaBMdmPgEtA_V7MTxeuVE_Asll8pE43m07OD7fLCl5


摘要:随着AIGC等新技术与社会间冲突加剧,由于早期预见不足而显现的种种弊端渐次爆发,而后期改变的代价往往极为昂贵——这使未来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以科幻电影为代表、实验手段为特征的影像未来学正成为未来学研究的分支,将形成较为系统的分析方法、研究边界、理论成果和评价标准。从影像未来学视角观察,“实验”既是模拟和预测未来的手段,也是连接艺术、社会与科学的方式。以影像为实验素材、以实验精神与面向未来的影像预览,共同拓展了未来学负载的价值。



唤醒、认知与认同:21世纪中国科幻电影情感研究


作者:张萌1、周星1,2,3(1.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3. 教育部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发表期刊:《视听理论与实践》


依托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价值观与中国电影发展路径研究”(21JHQ005)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mzw24U-egRSuUZZBJ-sHM6UGKjfwn4pesFBdIgXO8-2vBnYa0G58Rz


摘要:21世纪以来中国科幻电影逐渐改变零散化、非序列性的体系状态,涌现出了“硬科幻”和“软科幻”二元层面上的大量科幻作品,呼应了钱学森等学者“科学技术现代化一定要带动文学艺术现代化”的逻辑内涵。中国科幻电影强调“软硬调和”,以情感表现为链接调和科幻电影中的科学逻辑自洽与温情人文表达。本文基于雷蒙德·威廉斯的“情感结构”理论以及情感的唤醒、认知、认同机制,探究科幻电影是如何让观影者在进入影院“梦境”的同时,再进入到更上一层的科学与幻想的“双重梦境”中,去体会领略情感的冲击与回流的。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科幻电影杂糅个体情感与集体情感,注重家庭情感逻辑、家国情怀与新世纪使命意识的表达,突出彰显了电影叙事原理中的互文性内涵。



《三体》:站在中国科幻剧发展的历史节点上


作者:白一骢、杨磊、田良良

发表期刊:《中国电视》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lzKOXyfOQ_PWNTNGJWL1--DwcNA7y6982ixYfbFSZLtFMIcXphqlYx


摘要:本文从三位创作者视角回望了电视剧《三体》“七年磨一剑”的创作历程。在遵从原著总体思路基础上,创作团队捕捉到了《三体》小说克制而又充满情感张力的气质,并在影视化呈现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人物关系、补齐故事线索,在实景拍摄和特效运用中还原“名场面”,于科幻外衣和精神内核的探讨中寻找中国式科幻的出路和未来。



中国(大陆)当代科幻片的形式特征与文化内涵


作者:龚金平(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发表期刊:《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mgx7LH0GR2WbjsPZ_NOBeEDy-4sTHpZ247iNlWVju8SMTMjHD7t5eq


摘要:中国的许多科幻片,缺乏一种面向未来的指向性,固步于现实时空的维度,满足于在一部正常的故事片中加入一点“科幻”点缀或者调味品,只有少数影片体现了整体性的科幻设定和世界观的建构。对“科幻”的理解不能停留在片断和零散的层面,而是应该严肃对待科学幻想的片段或者元素,同时不能忽略情节本身的严谨与合理性。科幻片应该借助情节流畅、情绪感染力充沛的故事,打造一个更为逼真宏伟的未来世界,蕴藏深厚的人文反思,并彰显民族特色,体现文化自信。



民族性·世界性·折扣性:跨文化视角下《流浪地球2》的价值表达与传播


作者:李子涵(湖南师范大学)

发表期刊:《科技传播》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k4wb14RcPVZNl4bE9l33SFtPnv8XGGGKgR4pXZrwC42azii7hcdyny


摘要:国产科幻灾难片《流浪地球2》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现,对中国工业实力的猜想以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都突出了本土化叙事的自觉意识。同时,影片为适应海外市场,在电影主题、角色设计、叙事文本方面运用了普适化语言。影片运用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叙事语言,打破了西方电影语境下的文化霸权主义,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传播路径,成为我国对外传播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的新典范,对构建我国对外话语体系、传播国家立体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DIMT模式下科幻动画培养青少年科技意识的困境与实践路径


作者:胡洋铱(浙江传媒学院)

发表期刊:《科技传播》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k4wb14RcPVZNl4bE9l33SFolTA2GBqQdC3DUtV4DKaTkKaWNm9cjSe


摘要:科幻动画存在重“娱乐”轻“科技”、认知模糊、剧情与画面需优化等问题,极具东方文化内涵的DIMT模式为科幻动画培养青少年科技意识提供了三条途径:在传播渠道方面,大众传播需加强“言”属性;在培养理念方面,“言—道”需向科技主题贴近;在创作实践方面,“意—象”需引发“人与技术”思考。



中国科幻电影创新发展探析——以《流浪地球》系列为蓝本


作者:吴俊霖、崔蕴鹏(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发表期刊:《传媒论坛》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nUf72pHmBbH5cNwDv_fmBOkSo_psEB_kYnxOs3kqc1m12qgOi0HGkH


摘要:1938年,中国诞生了第一部民族科幻电影——《六十年后上海滩》。此后的八十年间直到《流浪地球》系列公映,中国仅产出数十部科幻题材电影,且未有引起市场轰动的鸿篇巨制,硬科幻电影更是少之又少。《流浪地球》系列展现了中国科幻电影前所未有的水平,更有专家称其树立了中国科幻电影新的里程碑。以《流浪地球》系列为观察切口,从中国科幻电影发展历程,现阶段中国科幻电影叙事特征和影视制作技术,以及社会环境对科幻题材创作的优化等多个角度探讨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



具有“艺术气质”的科幻电影美学研究


作者:陈奡艺(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发表期刊:《名作欣赏》


依托基金:2022—2023年度重庆对外经贸学院科研项目:电影美学视域下的中外科幻电影类型拓展策略研究(KYSK202234)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m_77aKvRpkxMtpnPsJx1xPJhLAxjYaDccUMQapAOA3QaEz8_BhiRMx


摘要:近年来,类型片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而持续变化——自然化、与其他类型重叠或被颠覆;作为子类型的科幻电影,也在类型惯例的动态丰富中,诞生出风格各异的类型文本和美学范式。一些具有明显“艺术气质”的科幻电影频频出现,这些影片仍然在不同程度上延续了类型惯例,并呈现出一种尚未成风格但却引人注目的独特气质。本文以多部具有“艺术气质”的科幻电影为类型文本,从建构类型片的四个主要部分展开论述,对比分析其叙事和戏仿形式,探讨类型变化以及在美学范式上的拓展表现。



原型理论视域下《流浪地球2》的末日英雄故事


作者:李婧怡(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

发表期刊:《视听》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kUZUb-ZVmg1WnhE1ssSJ3HK_kD7NRFCcCOupeAqeBMRKxwfUUcUilm


摘要:《流浪地球2》以“科幻+”模式延续《流浪地球》用英雄来抗拒灾难的故事。“英雄”原型根植于中国文化中,在中国式叙事的灾难电影中,英雄具有完美的集体主义精神。重工业科幻大片中的苦情情节与温情叙事流露出“人情味”。《流浪地球2》对传统道德英雄做了变型,在温情叙事中提供新时代集体主义叙事里个人与集体关系的另一种思考。影片“灾难”原型承载着后人类的反省,对于人类未来的灾难风险影片提出了中国式世界观。



多元·虚拟·重构:《流浪地球2》的影像空间建构研究


作者:江浩强1、孙慧1,2(1. 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2. 东南大学)

发表期刊:《视听》


依托基金:“专业硕士电影教育与党建工作互促路径研究”( XJJG23-B005)的阶段成果;“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工程资助项目”资助; 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工程资助项目“中小学戏剧影视美育教育实践研究”(XJSJ23_003)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kUZUb-ZVmg1UH5-obmgefNl81JioWtXWG767Ww852RToF9JcWq8GFQ


摘要:《流浪地球2》这部独特的东方式科幻影片,打破了西方科幻电影数十年的经典设定,不仅延续了前作的故事背景和科幻想象,而且加入AI、数字生命等概念,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流浪地球叙事空间。此外,影片运用了超空间多维宇宙的科学概念,建构了多元的影像空间景观。影片创造出数字空间这一虚拟空间影像,使“流浪地球”系列电影从重工业科幻转为深层思索人与智能关系的赛博式科幻影像,并在浅层的科幻叙事中融合了东方式文化的深层底色。



国产院线科幻电影中空间的生产——基于媒介物质性视角


作者:邵程(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发表期刊:《视听》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kUZUb-ZVmg1UH5-obmgefNHqn3Xs3ZgCkIOqDzXBd8AGbi06WYFpgS


摘要:在对科幻片的研究中,大部分研究认为科幻片本身就自带超越现实的属性。从媒介物质性的视角来看,这种超越现实的属性需要更多地发挥人的能动性,但媒介物质性探究的是物自身,认为其有超越人类意图的固着性,并能直接对建构活动产生影响。基于此,本研究从空间角度探讨国产科幻片中固着性与能动性的关系。研究发现,对电影这一本身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客体来说,物质性与能动性实际上是相互缠绕、无法割裂的。



《阿凡达:水之道》:诗意构想中的审美家园


作者:李淑婷(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发表期刊:《视听》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kUZUb-ZVmg1WnhE1ssSJ3HnfGfrRTjxLugtPHsww6-aJf9DrShVIMB


摘要: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科幻影片《阿凡达:水之道》,以震撼视觉的虚拟现实技术和史诗般的审美想象,续写了潘多拉星纳威人生存的海洋世界。该片充分借鉴了后殖民主义和生态批评的相关观念,在全面展现潘多拉星美好生存景观并弥合种族情感壁垒的同时,也引发了观众对地球生态环境与科技文明的反思。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贯彻保护环境的生态理念,进而为人类敲响守护审美家园的警钟,不仅是卡梅隆导演对该现象的深切叩问,也是全人类理应自觉思考的社会议题。



《三体》:中国科幻宏大叙事的网络动画降维书写及文化表达


作者:陈亦水(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发表期刊:《当代动画》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mBVK3XhsEjoBsVdw2ZLm4yKG2H6nATsFA4j84teAvsyUqNsS1e4eGX


摘要:2023年3月底,改编自刘慈欣同名科幻巨著的动画版《三体》在哔哩哔哩视频网站播映完毕,以版权方6亿元的商业收入、网站上超过5.7亿的高播放量取得了商业胜利,体现了平台资本逻辑的强势胜出。动画版《三体》,犹如朝向科幻文学作品《三体》进行降维打击而发射的二向箔,对原作进行了一系列降维打击,例如,人物的复杂性单向度化、情节结构简单化、宏大叙事扁平化、历史平面化等。这不仅是我国科幻与玄幻等幻想类网络动画番剧中存在的普遍审美问题,也暴露出刘慈欣原著中尚未厘清的技术话语征候。



后人类主义思想在科幻电影中的彰显——以《阿凡达》和《流浪地球》为例


作者:伍一帆(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发表期刊:《今古文创》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lWPf952MHXW0-qlxFS4VvLVVx8TOrvdRPE-mRmTeXVYRD83wMidWKo


摘要:现在,科幻电影的表现形式愈加多样,寓于科幻电影中的哲学思考和文化观念也悄然发生转变。西方学术界最近兴起的后人类主义,与科幻电影相互建构,为理解科幻电影提供了理论视野和研究方法。本文以后人类主义哲学思想为切入点,对美国的《阿凡达》和中国的《流浪地球》进行研究,发现二者都对人类中心主义提出了质疑,瓦解了人类与非人类的二元对立关系,并对科技飞速发展下即将到来的后人类时代展开畅想。总之,中国的《流浪地球》和西方的《阿凡达》两部科幻电影通过庞大的宇宙观、宏伟的叙事手法表达了后人类时代中对“人”本质的共同的追问和反思,也提交了植根于东西方两种异质文化土壤而形成的不同回答,引人深思。



后人类视阈下科幻电影的人工智能想象与主体性反思


作者:崔健东(江西服装学院传媒艺术研究中心、河北传媒学院)

发表期刊:《电影新作》


依托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YS20209);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GJJ211211)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lsUpmvsWHo67Gt4PLWSDkaSadFqyN8bUgwl9Ur0QmefCy7Qx_NrlyU


摘要:伴随生物技术、人工智能、仿真技术、基因工程等颠覆性技术成果成几何级数式的发展,其已逼近乃至威胁到人类生存的边界和格局,正迅速且深度挑战自然人类的主体性。文章以科幻电影这一后人类视阈下技术本体的电影类型切入,探讨科幻电影在精神层面凸显的后人类科技发展所造成的当代科技伦理困境,关照后人类社会人在身体与精神主体性上的消解与重构,旨在从本质上探求自然人的欲望与理性/身体与主体性之间的对立、矛盾、斗争以及纾解的议题。



中国科幻电影的时空想象与美学话语


作者:范志忠1、金玲吉2(1. 浙江大学2.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发表期刊:《电影新作》


依托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电影工业体系发展研究”(20ZD19)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lsUpmvsWHo67Gt4PLWSDkar9WYON5MQyb6jsZJbOgrEE0vte_tC4DK


摘要:科幻电影彰显了一个国家面向人类未来以及新的文明生态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中国科幻电影自诞生以来,注意在历史/未来、东方/西方、现实/虚构、科学/艺术等张力话语中,从时间的现代性的线性表达,拓展为多重时空的“超时间想象”,从立足于地球空间的“在地性”的家园意识,延展为仰望星空的外太空的未来世界,以及超现实的“赛博空间”审美表达,建构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时空意识和美学话语。



书写未来非洲的科幻神话——评好莱坞系列电影《黑豹》


作者:张勇、郑诗埼(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发表期刊:《电影新作》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lsUpmvsWHo67Gt4PLWSDkahFvszauaN6NTdsYPAg8IAy6-BPoKhhTE


摘要:系列电影《黑豹》从非洲未来主义汲取灵感,构建了前所未有的非洲科技强国,开启了非洲科幻叙事的新篇章,并在某种程度上改写了好莱坞非洲形象的刻板化格局。然而,受制于美国意识形态体系对于非洲叙事的诸多掣制,《黑豹》在重构非洲时也难以脱离白人凝视的弊病。从全球影视共同体的意识层面审视《黑豹》系列电影在非洲叙事上的得与失,或将改善当下影视创作中非洲叙事乏力的问题,为未来非洲科幻神话的书写提供镜鉴。



从视觉魅惑到自由主体:经典科幻电影的女性想象与再塑


作者:李兆龙(浙江科技学院艺术与服装学院)

发表期刊:《电影新作》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lsUpmvsWHo67Gt4PLWSDka_6NKL-XnlK_i9-276OTkiqSydKf7Exw5


摘要: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反叛是科幻电影中未来世界建构的基础,考察科幻电影的变迁发现,女性形象也经历一个从视觉魅惑到自由主体的变迁过程。早期科幻电影中的女性多是被拯救、被凝视的对象,通过服饰造型强调她们性感魅惑的一面,通常作为男性角色的从属而存在,处于被观看的位置。在人类向其他星球开拓中女性的力量逐渐被发掘和展现,女性角色变得独立,可以和男性一起承担任务,甚至比男性更勇敢和果断。到后人类世界中,赛博格特征的女性不再受限于具身身体,从而彻底颠覆男权社会的认知,成为真正的主体。本文考察了经典科幻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发展脉络,探索电影如何在未来时空中对女性角色想象和视觉化塑造,及其颠覆现有权力秩序对赛博格女性的再塑。


三、专题研究



超人类主义的哲学与文化历程


作者:蔡丹丹(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发表期刊:《湖北社会科学》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ne4e4tWcFwoSq6um8fnHet1bKER5U_2p05lZPDwsBwhTOID0oOyz3Z


摘要:超人类主义的目标是利用技术的力量为可能的最好的未来编写脚本。神话文明中对永生不死的追求、科幻作品中对技术改变人类状况的畅想、启蒙时期对人的完善化的渴求,都可看作超人类主义的思想萌芽。超人类主义者通过未来主义组织宣扬其思想文化,借力于技术的发展挑战衰老和死亡的必然性。在超人类主义的技术实践中,他们不断寻求增强与发展自身的体力、智力与情感。由于超人类主义在人类生活中的切入点是通过医学疗法,逆转这种趋势是不大可能的。人工器官、心跳起搏器以及其他机器人协助型装置,都已经投入使用,对超人类主义的拥抱大多是不知不觉的。因此,与其一味拒斥超人类主义技术,不如思考如何更好地与之共处。



后人类主体:创伤还是快感


作者:姜宇辉(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发表期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kt0a-388KZjyxUaVEmoDxXKiyzL5fhld5v0aHlu_kQa4yhepmJo9LG


摘要:后人类主义发展至今,大致体现出四个不同的面向。首先是超人类主义和去人类主义之间的两极对峙,前者憧憬着技术变革为人类进步所创造的一个美好未来,后者则基于思辨实在论的立场构想出一个绝对的无人世界。介于这两极之间的,主要有布拉伊多蒂所代表的缠结论以及沃尔夫所重点阐发的脆弱性。前者以德勒兹的生命主义为基本原理,但最终难以对主体性提供一个充分的哲学阐释;后者则转向否定性这一条脉络,试图以创伤体验和脆弱性为本体论的原初问题场域,进而在意识与物质、心灵与身体的平行共振之中重新探寻主体性建构的可能性,这不失为一条通往未来的可行的道路。


由于我们能力有限,以及科幻研究和其他社科研究之间的边界也逐渐在模糊化,所选内容难以完全涵盖本月发表的所有科幻相关研究论文,如有错误和遗漏,欢迎各位师友补充和批评。也欢迎广大科幻研究者、订阅者提供更多信息渠道。


主编:拉 兹  天洛_奇

编辑:助教  周燕春

美编:二九


中文科幻学术工坊是由科幻爱好者及青年科幻研究者发起,由四川科幻世界杂志社有限公司组织开展的公益性学术项目,主要为使用中文或以中文作品为研究对象的科幻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提供开放式传播和交流平台。我们将主要举办以下两项活动:1.定期邀请科幻研究者举办线上讲座,分享他/她的最新研究成果;2.定期制作与刊发《中文科幻学术速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