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资管七雄历练记

资管云 资管云 2024-03-22

当然,不读也不影响

作者:曾荣

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是如何走到今天的?说“一路惊涛骇浪”毫不为过。

如果从1998年算起,二十多年来,资管从混业到分业,再从分业到混业,历经了股市三轮牛熊,债市从全面刚兑到违约大爆发,非标从井喷到衰微,风口机构轮番上天,江湖大佬几代更迭。

若硬要数个浪出来,那么1998年到2005年算是第一次潮起潮落,是政府初立规矩,资管机构们粉墨登场,各逞所长的草莽阶段;2006年到2011年,是第二次潮起潮落,这期间经历了巅峰牛市,金融危机,非标崛起,是时代风云变换,资管行业站稳脚跟,发展出各自特色,渐渐为普罗大众熟知的阶段;2012年到2017年,是第三次潮起潮落,从监管大放松为起点,资管规模疯涨,业务趋同,竞争与嵌套交杂,最终乱极生变的阶段;而最后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开启了统一规则,逐步整改的新时代。

01

1998~2005年,草莽岁月

1998年起,我国金融机构开始了全面的分业改革。公募基金作为最标准的资管机构正式诞生,首批产品均为股票基金。如果只看监管牌照,那么中国资管行业当时只有他一个玩家,但事实绝非如此,券商、信托、期货、各种名头儿的私募投资公司仍然继续着他们的“委托投资”业务。

大家在99年一起赶上了个好时候,就是网络科技热潮带来的“519行情”,但彼时“价值投资,长期持有”绝不是我大A的风格,乌烟瘴气的“坐庄”、“跟庄”才是。“519行情”上行两年,2001年6月14日达到最高点2245点,随后展开了四年的漫长熊市。

新生的公募基金在2000年就爆出了“基金黑幕”,也扯出了基金与关联券商及信托联合坐庄等种种丑闻。不过,这还不是行业至暗时刻,毕竟只要能挣钱,名声什么的,都是身外之物……

真正的至暗时刻是随后的长熊,逐步暴露出“委托投资”承诺收益、私加杠杆、违规挪用客户保证金、甚至全权操纵客户账户等种种违法违规行为,券商、信托、期货、私募纷纷陷入天劫。

信托是从98-99年就在经历第五次清理整顿的,山崩地裂一样从200多家锐减到几十家,但余震仍未结束,到2002年,国字头的中经开信托又因坐庄“银广夏”,终被撤销。整个信托行业都走向了边缘化。

券商在2003年终于迎来了从事资管业务的正式名分——《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但因多年积累的违规与风险爆发,最终引发了2005年~2007年的综合治理,资管业务停滞不前。

期货也在经历地震,从300多家下降到200家左右,全面回归经纪业务,已与资管毫不相关。

而私募行业,本就是没名没份的,这下子无论股权基金、创业基金还是证券基金,都纷纷倒闭。

但素来潮水退后,土壤更肥,有竞争者曝尸沙滩,自然为后来人腾出地方。

公募基金是率先穷则生变的,在2001年推出了开放式混合基金,2002年推出了债券基金,2003年推出货币基金,2004年推出LOF,ETF,产品线就这么慢慢搭建起来了。

而银行算是躲过一劫,1997年就因分业改革被赶出交易所,因此这一波涨跌跟它没关系。直至2003年,迫于盈利压力的银行业抓住央票与一年定存利率倒挂的机会,以纯债产品为切入点,重新杀回资管市场,以“预期收益率”为名,理直气壮地保本保收益,规模迅速壮大,市场全面铺开。

还有就是保险,在这一时期丰富了产品线,逐步引入投连险、万能险等具备理财特征的保险业务,并在2003年获得了资产管理子公司牌照。

02

2006~2011年,时代风云

又一个两年牛市开启了,上证指数摸到了至今无法逾越的巅峰6124点。公募基金牢牢把握住了这次机会,从2005年末管理规模不足五千亿,到2007年末已超三万亿!行业知名度也大大提升。可随之而来的金融危机和再一次冗长的熊市,令规模迅速缩水,直到2013年,行业整体管理规模都未能超过2007年。这也造成之后新成立的基金公司举步维艰。

银行在这一轮可谓步步踩点儿,“央票倒挂”的历史性机会消失后,两年大牛市来了,银行顺利引入“打新策略”,不仅能继续铁嘴刚兑,甚至可以通过股票市场的高增长,带来超额收益。

债市也在蓬勃发展,虽然不像股票市场这么刺激,但随着短融、中票、超短融的出现,债市规模越来越大,流动性越来越好,而且零违约,给理财产品贡献了丰富的底仓和稳定的基础收益。

08年金融危机之后,股市步入漫长熊市,按照上一轮潮涨潮落的经验,这是要曝尸裸泳者的时刻了,但偏偏“非标”井喷了。银行找到了高收益、低风险、量还足够大的“黄金资产”,突破了“投资不可能三角”,正式进入高速增长期。

“非标”是银行与监管斗法产生的畸形资产,需要借由通道达成,沉寂已久的信托借此崛起,靠着“银行小弟”的新身份,资金信托规模从2010年初的2万亿,一路飙到2017年将近20万亿,且从2012年起,就成为仅次于银行,管理规模第二的金融机构。
至于券商资管,圈外人士可能觉得他的长项必然是股票投资,客户也刚好风险偏好更强,真是相得益彰。但殊不知以我国涨两年,就要跌四年的快牛慢熊,时不时还要猴一阵子的股市,价值投资、专业投资什么的,真的是举步维艰。即便是券商的产品,也是以债券为主,且在2012年券商创新大会召开之前,只有区区几千亿规模。至于后来巅峰的十几万亿规模,大半也是“非标”给的。
好了,现在万众瞩目的2012年终于要来了!它带来了能把所有猪吹上天的大风,却并不在乎谁能平安降落。

03

2012~2017年,盛极生变

2012年,熊市还在继续。但资管行业好不好,已经不依赖于股票市场了。这一年,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奠定了“放松管制、金融开放”的政策基调。随后,各个金融行业都迎来了史无前例的松绑,资管行业成了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私募都能合法合规持牌参与的混业竞技场!

有三个词,带来了资管行业的整体爆发,它们分别是:“非标通道”“现金管理”“分级杠杆”

首先说“非标通道”。

2013年,“8号文”的出台,限制了银行利用信托通道投资非标,但前一年“券商创新大会”召开后,券商资管已经完全有资格接过信托的增长锦囊,顺利成为银行的“第二小弟”;而勉强度日的公募基金,也受益于监管放松,获得了万能神器——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子公司牌照,顺利成为银行的“第三小弟”。只是,像基子这样的后晋小弟,为了抢业务,挣快钱,风险偏好比信托还强。基子最初又没有“资本金”限制,母公司公募基金也搞不懂它在干啥,疯起来真是连自己都害怕。

记得当时去了基子的朋友,一边干一边嘀咕,这么容易就赚钱了?这样真的可以么?

不出所料,基子的非标通道业务2013年起步,2015年就各种暴雷,2016年就引得监管注意,暂停新批牌照,之后就是漫长的整改和行业整体的一蹶不振。倒是信托,干到现在,还在缓慢压降规模中。虽然非标是时代的特殊产物,是一碗越吃越少的饭,但能端住此碗十余年,也不得不说是个本事。

之后,说“现金管理”。

2013年,还有另一件大事——“余额宝”的爆发。“余额宝”本是天弘基金的一款货币基金,名不见经传,但与蚂蚁金服金风玉露一相逢,利用互联网销售渠道,再加上2013年下半年“钱荒”的收益加持,不仅规模井喷,更是对全国人民进行了一场震撼教育,令“现金管理”深入人心,随后,其他公募基金的货币基金,银行的现金管理产品、券商资管、基金专户、甚至资金信托的现金管理产品,只要顶个“XX宝”的名字,无不大卖,好一场鸡犬升天!

现金管理产品是所有“真-资管”中,唯一能“软-保本”的。且每日开放申赎,客户们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一经普及,就成为各类资管机构家的半壁江山。但银行、券商、信托、甚至基金专户做的现金管理产品,用的都并非是公募货币基金一样标准的现金管理策略。这些底仓垫着非标,拿着长债,甚至持有股票的五花八门的现金管理产品,在“资金池”的保护下,倒也没出什么大事。直到2018年“违约大爆发之年”过后,才有更多人意识到,老玩法不再行了。

最后,聊聊“分级杠杆”。

2014年-2015年中,第三轮股票牛市到来。与此同时,债市也罕见得迎来长牛,并一直持续到2016年底。回过头来看,这一波行情,脱离了基本面,有“水牛”的特质,水是哪里来的呢?不得不承认,“资管七雄”都有推波助澜,分级产品催生了史无前例的泡沫。

其实分级产品,本质上就是劣后级客户跟优先级客户借钱投资。分级产品赚了钱,要先付优先的本息,之后剩下的都归劣后。如果亏了钱,先亏劣后级,劣后客户的本金都亏完了,才开始亏优先。有些合同比较狠的,劣后亏完了,还要补仓,必须保证优先级本息的安全,不然就是劣后违约。

分级产品的优先级,一般以银行为主。银行客户习惯了预期收益率,甭管什么市场,咱就是要稳,要保本保息,所以银行喜欢做优先级。私募和高净值客户喜欢做劣后级,相当于以7%左右的成本,向银行融资,加上杠杆炒股,炒债。

像当时最常见股票分级产品,1:5配资,1000万劣后,5000万优先,优先资金要保7%,如果产品涨20%多一点,劣后就翻番了。但是如果产品亏10%多一点,劣后就亏没了。就是这么刺激。

但随着市场的不断上涨,劣后连翻番都不满足了,可银行仍旧保守,不敢突破1:5的比例,怎么办呢?

风险偏好更高的信托、券商,开始提供“夹层”资金。

银行还是出5000万,夹层出600万,劣后出400万。银行的优先级资金成本7%,夹层由于风险更大,可以要到12%以上,这样产品如果还能涨20%的话,劣后就能翻两番。但是只要产品没赚钱,劣后就亏没了,也就是说劣后这400万,付完优先和夹层的利息,就已经没了。

这种分级产品,信托、券商、公募基金专户、甚至期货资管都可以做,对接一个银行配资就行,非常方便,大家合力给市场提供了五花八门的配资渠道。等到本轮行情末期,甚至连P2P,地下钱庄都加入了杠杆大军,什么1:100,1:1000配资都有。以至最后2015年股灾,2016年债灾时,遍地的强平,踩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泻千里。

但是资管七雄总体的规模并没有缩减,大多依靠惯性增长,到2017年,才是巅峰。

也应了那句:月满则亏,水满则溢。2017年就是史上最严监管年了。《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也是此时拟定的。待到2018年,《资管新规》正式发布,资管行业也就彻底变天了,史无前例的监管风暴即将来临……


下期预告:资管七雄涅槃记

本文首发于《恒生世界》杂志

线上

课程推荐

智信研究将于8月20日-21日(周六、周日)线上举行主题为“证券私募管理人表现复盘与策略评价筛选体系及方法”的线上研修班从客户需求出发,讲透私募筛选的逻辑及方法;根据不同策略差异,进一步解析私募管理人的筛选;四位讲师均在相关领域有着极强的实操经验,经过市场验证。

▼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