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术同学的成长发展上,怎么能够给大家提供更多的帮助,是这篇文章的起源,也欢迎更多的同学参与讨论,我们或多或少都需要终身学习和成长。
万米高空,望向窗外,一片迷雾之下啥也看不见,两天晚上睡不好的北京差旅之行,叠加飞机延误三个小时的疲惫,不知咋回事,大脑却非常兴奋,关于技术同学成长的思考在脑海中不断涌现。
最近一个月,在大小团队以及 one one 沟通,很多同学都很关注成长这个话题,过去几年,在组建团队、辅导同学以及成长为主题的圆桌和 booking 等,都有一些零散的分享。是否可以把过去零星的分享,做个体系化的输出?在技术同学的成长发展上,怎么能够给大家提供更多的帮助,是这篇文章的起源,也欢迎更多的同学参与讨论,我们或多或少都需要终身学习和成长。如果抽象成长和发展的三个关键词,我会抽取『学习力』和『思考力』以及『行动力』,三者之间是一个飞轮模型,学习和思考相辅相成、互为关联、相互促进。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行动力在学习和思考的基础上引入,反哺学习和思考,思考、学习和行动力是乘法关系,使用得当,可以很好地产生化学反应,飞轮模型可以持续运转。高效的学习能力
『主动学习』这个是核心点,积极主动是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的第一个,也是这些年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习惯,好奇心驱使之下,能够主动学习技术和架构以及无关技术的主题,同时也有一些笔记产出,可能不一定马上用到,但是用到的时候,能够快速的调取到,也能够让解决问题的效率大幅度提升。
『多渠道学习』,工作之后,学习的渠道可以是多样性的,ATA 的高质量文章、高质量的社区、体系的实战性的书、内部的技术分享、和特定领域高手的 one one 交流、一次内部的主题演讲,碎片式学习可以提升广度,体系化的学习能够提升深度,和不同人交流可以拓展角度。
『教学相长』是阿里传承的一个重要的理念。费曼学习法,大家应该有所了解,和周边同学讲一下自己的学习内容,或者教会一下团队同学,这个本身就是非常高效的学习方法,同时互相成长,观点彼此启发,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ATA 阅读习惯』,这些年已经有一个默认的习惯,每天早上刚刚到公司或者饭后,就会打开 ATA 找几篇感兴趣的高质量文章,做一些阅读,一些好的也同时会在团队群里做一些分享,ATA 本身已经是一个非常高质量的社区,里面的内容大家也写得非常认真。
『民间智囊团』,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找一些能够和自己同频道学习的同学,做一些交流,同频学习、思考和互动交流,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我经常找一些类似的同学做一些交流,或者请他们帮我 review 一些设计或者文档,都能够有一些不同角度的输入。
『Open Mind 』,保持一个开放的大脑,如果你的大脑是关闭的,即使再怎么学习也没有用,虽然你了解了新的信息,但是并没有对你的知识体系有改变,开放的大脑和态度非常关键。如果在学习或者交流之后,自己的观点有优化迭代,这个就是 open mind,如果每次都是辩论式,那大概率是 close mind 模式。
多元和多维的思考力
『思维模型』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有时候观察一下自己大脑思考问题的过程,也是一种 Reivew。思考本身是发散的,借助一些工具可以让思考本身有序,了解一些思维模型,在合适的场景选择合适的模型,会让自己游刃有余,也可以观察自己思考的过程,时不时 review。
『多元思考法』,这个来源于芒格的书,不过那本书我到现在也没太看懂,比较精致的一本书(不过看懂确实有点费力)。这个思考方法本身很好理解,一个问题可以有多个解法,Plan A 、Plan B 等,面对问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和观点分析。
『系统化思考』,作为技术同学,在写代码写文档的时候,其实已经养成了非常好的结构化和系统化的思考方法,文档和代码都是树状思考法的典型体现,架构图是立体图形思考的体现,可以把技术里面沉淀的习惯,做一些迁移,例如组织架构的思考或者一个课题。
『第一性原理思考』,这个大白话讲就是做本质思考,被马斯克发扬光大,抛开层层迷雾,看问题的本质,说起来简单,实际上是非常难的。不过这个也是思考方法之一,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思考的高效时刻』,我过去比较享受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前几年开车路上小一个小时,最近走路和地铁半个多小时,整体处于工作和生活分割线的时间,也干不了其他事情,反而是思考发散的一个挺好的时机,很多关键主题的想法绽放都是这时候启发的,当然每个同学的高效时刻不同,可以寻找到自己的。
『换位思考』,这个是同理心的一个关键方法,在上下左右协同协作的时候,其实只要换位到对方角度,来思考一下怎么描述问题会更清晰,怎么沟通会相对让对方舒服一些,换位思考之后,也能够更加对于彼此多一些理解,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感同身受。
『以终为始』,从终局角度,来预设一下目标达成的效果,基于终局来作为起始,推演整个过程,会更加清晰。例如我们经常做架构规划,类似:两年后的终局架构是怎么样的,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我们很多情况很容易高估短期而低估长期,以终为始来思考会少一些焦虑,前行的路上更有目标感。
高效执行的行动力
『精力管理和时间管理』,类似这方面的书或者方法已经非常多了,时间管理容易做到,精力管理其实比较难,激情似水,细水长流,长期好的精力对于身体、心态、精神层面都有比较多的要求,可以逐步摸索出自己最好的节奏,毕竟每个同学差异还挺大。
『任务优先级管理』,这个基本上大家都听过的,重要和紧急程度,不重要不紧急的直接去掉,重要和紧急的优先做,但是需要逐步减少这部分的比例;重要但是不紧急的,可以提前规划起来,这部分做得多了,整体的统筹感会好很多,自然会让重要且紧急的比例减少。
『任务磁盘化』,假如同时有很多任务在跟进,一般情况下大脑会不停的切换,这种切换会让人比较焦虑。怎么办呢?可以尝试磁盘,可以写在纸上或者一个任务表格,只要写下来,大脑自然而然就不会再切换了,同时任务也不会被忘记。
『高效协同』,在现在的工作环境下,和周边伙伴协同应该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没有更先进的生产力或者生产关系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下高效的协同,例如针对问题写一些小的文档,应该胜过一直口述;例如钉钉设置好重点群和非重点,每隔一小时看一下集中回复;例如会议时间尽量控制在 1 小时内。
『保持进化力』,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接受被评价,来自评价的反馈,有好有坏,如果有一些建议能够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那应该马上做改进。这个改进,讲得大一点就是进化力。主管培养同学有时候也会看 ROI 的,这个 ROI 里面的关键就是同学是否进化了,进化力好的同学,主管肯定愿意投入更大的精力做培养。
『主要矛盾』,在一定的阶段,投入大的精力在核心点上,这个和我们平时提到的抓重点,其实一脉相承。能够识别到主要矛盾是智慧,能够聚焦和解决主要矛盾,也是行动力的典型体现。
『闭环模式』,闭环这个词貌似被用坏了,不过本身是一个很好的词。执行一般情况下都是面向目标或者任务的,目标执行结果以及任务完结,也需要做个上下左右的同步。假如主管给你布置了一个任务,你完成了,也和主管讲一下,过去我遇到不少情况,任务干完了,但是也没反馈。
『定目标也定目标实现的路径』,这个尤其是在上对下的时候,容易定好目标就不管了,目标实现的路径,也需要能够给出,可以是直接给出,也可以是启发式;如果仅仅是目标,体现的仅仅是“管理”,而不是“LeaderShip”。
如何做一个靠谱的人
『自驱型』,阿里的同学是比较自驱的,这是挺好的一个点,自我驱动、自我管理也是我比较推崇的。能够关联到事情背后的意义,在完成工作的同时追求人生的意义,意义之下的驱动会更加长效。
『高时间敏感』,开会不迟到,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习惯;自己发起的会议能够控制好时间节奏,对自己的时间负责也对同事时间负责,尊重他人的时间;人和人交互或者人和任务交互,时间是一个关键维度。
『有同理心』,也映射我前面说的换位思考,关键还是能够感同身受,能够设身处地的理解别人,这个也是视人为人的关键点。
『终身学习者』,我们技术这一行的特点是需要终身学习,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书房里面是没有书的,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种,前面也有提到,但是终身学习是一种生活和工作方式,这个也是成长型思维的一个体现。
『功在平时』,这个非常关键,靠短期的突击是不可能的,思考在平时,执行在平时,这个也是我们晋升逐步做轻量级的一个典型特点,平时的关键产出,代码量、代码质量、关键方案文档,都是能够体现这个点的。
『长期主义』,过去晋升被认为是对成长的重要认可机制,或者是唯一的,进而导致晋升被看得很重,从更长期的角度,我们的成长认可机制应该是需要多元的,不能唯晋升论。
『成长的第一负责人是你自己』,假如你自己不关注,你的主管或者师兄一般情况下比较忙,自然而然就会忽略了,关注成长也是很好的一件事情,也可以在合适的时机和主管做一些探讨,本身就是工作中的一部分。当然也有一些工作是没有成长的要素的,这种情况也需要能够高质量的完成。
安全生产和架构升级,我在最近三四年都有很多大规模的横向协同工作,这个其实是比较消耗心力和体力的事情,有没有方法可以让横向更加高效率,毕竟这些工作本身的特点就是这样。关于横向效率,大体总结了以下几个点: 『擅长自我赋能』,这个是好听的讲法,还有大白话是『拿着鸡毛当令箭』,在横向工作中这个挺关键,否则是没有能量感或者力量感的。从横向任务本身,你就是一号位,这个定位也需要能够更加自我赋予,否则在遇到困难或者协同难题的时候,就会退缩啦。
『使命-定位-目标-任务』,四个维度的驱动方法,越高阶的同学越可以用左边的方法,具体的任务需要明确责任人和任务完成时间以及交付物,且关键的任务需要盯牢固;部分协同是可以通过目标驱动的,例如双方的目标达成一致,也就不用再进入任务阶段啦。
『基于合作共赢的原则展开』,这个是协同的关键,需要换位思考,彼此的结果是什么?是否合作共赢,还是合作你赢,大家都能看得明白,共赢的前提之下,很多工作协调的成本会减少很多,也就自然减少在执行层面大家的博弈成本。
『数据通晒背后的组织行为学』,有很多工作的抓手并不多,例如安全生产,除了故障之外,还有哪些抓手?数据可能是一个,数据通晒表面上是数据在钉钉群或者邮件里面透出一下,但是背后也是一个很好的对比法以及让问题浮出水面的方法,问题被看见,很多事项自然也会进入被解决的过程。
『想得明白推得坚决』,这八个字是一连串的,为什么?我们有很多同学做横向推动或者架构,自己没想明白就推动,这个就肯定乱乱的,然后结果也不会好。关键的方案需要想清楚,想明白,且关键的细节都能掌握住,同时在推进的时候,要坚决,不能犹豫,当然推进是否顺畅,也是想得是否明白的关键。
文章起源是在北京返杭的飞机上,写了个开头和草稿,真正下笔大篇幅写的时候,发现其实是挺难写的一篇文档,写这篇文章就是自虐啊。很多经验也带有个人观点的局限,期望能够对技术同学的成长或者思考成长有所帮助。 推荐书籍:
《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积极主动、要事优先等都是非常好的习惯《金字塔原理》不遗漏不重复拆分,分而治之各个击破,非常好的方法论《孙子兵法-善战者说》《战略》,讲解战略本身的两本书《曾国藩传》《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半圣的蜕变值得学习
你可能还想看
关注我们欢迎关注加星标✨ 每日推送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