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升即走”,青椒们已经快卷不动了
6月7日,一则警方通报很扎眼:
2021年6月7日14时52分,杨浦区邯郸路某大学发生一起持刀伤人案件。民警迅速到场将犯罪嫌疑人姜某(男,39岁,该校教师)控制,经120现场确认,被害人王某(男,49岁,系姜某同事)已死亡。经初步审讯,姜某自述因工作关系对被害人怀恨在心,故对其实施侵害。现姜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网上流传的各路信息,已经拼凑出事件的大概了。“某大学”是复旦大学,“姜某”是数学院年轻老师,“王某”是数学院党委书记。网传起因是姜某与学院约定六年为期考核科研任务,不达标就解聘。姜某被认定不达标,在宣布解聘的现场发生惨剧。
约定考核时间,到点达标就晋升,不达标就走人——这就是传说中的“非升即走”。这四个字,据说让无数高校青年教师瑟瑟发抖。
“非升即走”,到底什么来头?
借鉴美国、四处铺开
“非升即走”不是国内高等教育界的突发奇想,而是从欧美等国借鉴来的。“非升即走”主要是对标终身教职制度(tenure track),教师入职时不给编制,等通过考核后,晋升高级职称,即可获得长期聘用。
▲终身教职制度(图/网络)
这个制度,北大、清华率先施行,截至目前,全国39所985高校中,至少已有34所施行了“非升即走”制度。
中国最好的一批大学都大同小异,而且这个制度还有扩大的趋势。这也就意味着瞄着中国一流高校去的、研究水准上佳的年轻教师,基本都得去“非升即走”里卷一卷。
这个制度直观看去,其实就是把教师招聘变成“能进能出”,打破铁饭碗,肯定会提高竞争性。美国当初实行这个制度,着眼的也是提高科研产出。
客观来讲,这个制度在中国不能说没有效果,至少在提高“科研GDP”上效果显著,毕竟紧缺的岗位有限,青年教师总得想尽办法创造成绩,整体科研水位当然就上来了。
举个例子,截至2019年中国发表 SCI 论文49.6 万篇,连续第 11 年排在世界第 2 位,占世界总量的 21.5%,排第一的美国59万篇。中国科研绩效增长迅猛,与这种竞争的、流动的乃至内卷的科研环境不无关系。
对于学校来说,主流的排名体系基本都离不开论文发表、课题数量等等这些量化指标。如何以最低成本获得最大回报,“非生即走”当然是真香。
其中辛酸,谁卷谁知道
“非升即走”,对于不少年轻教师来说,就是青春残酷物语。对标韭菜,“青椒”成了他们的群体自嘲。
2018年,一则消息在网络流传,119名武汉大学教师在进入学校三年后迎来了“3+3”聘用制下的第一个考核期,结果仅有4人通过考核进入编制,淘汰率高达97%。
不过后来武大辟谣,其实是48人中申报,共有6人被直接聘任为固定教职副教授。不过这个比例依然可怕。
这不是一次考试,是长达数年的科研冲刺。在这几年里,996加007,发论文又抢课题,8个人里面才有1个被录取。转眼自己年龄也大了、头也秃了,被淘汰还得想办法再就业,想想那些青椒们会不会心态爆炸?
在更早的2016年,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教师李思涯对该院院长甘阳暴力相向,前者指责后者“拖延青年教师职称晋升”,导致自己被迫走人。
其实“非升即走”更要命的还不是低通过率,而是规则不透明。很多教师网络反映,考核的标准基本由学校甚至学院自行制定,院系领导决定的权重极大。甚至可能换个领导就政策一变,青年教师只能束手就擒,基本没博弈能力。
此外,“非升即走”虽是个借鉴来的制度,不过“本土化”改造也没停下。相比于一些传统科研强国“同行评议制度”“代表作制度”较为健全,对青年教师的评价相对多元。但到国内,由于“同行评议”等制度还不谈不上成规模成系统,导致所有的评价基本就单极化了——论文和课题。
▲图/公号图库
就以通过武汉大学考核的一位学者成绩为例:发表国际SCI期刊论文21篇,3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主要为第一作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多个国家与省部级项目。
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无论个人禀赋、特长如何,到头来只有一个标准模式,青年教师头秃不头秃?
当然,“破五唯”(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帽子”、唯论文、唯项目)现在已经被提到相当的高度。但等到具体的政策出台、学术土壤改变,对于着急在3年聘期里搞出点成绩的青椒们,等不等得起?
青椒群体的集体哀嚎
内卷有解吗?只能说短期内不太乐观。
中国目前高校教师数量则达到了100万以上,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据主体。这个人数,十几年里呈几何数字增长。
但高校数量基本没变,目前我国985高校共有39所,211高校115所,2011年起就是这个数。
僧多粥少的大格局短时间看不到改变的可能。从现状看,高校确实强势,稍微敞开一个口,永远不缺想进来内卷的。
再看一眼科研强国的情况,也没有提供多少美好的希望。据美国大学教授协会2016年发布的报告,非终身教师在美国大学中占比已超过70%。强流动、低保障,基本也是美国青椒的常态。
▲图/公号图库
大概这种路在何方的感觉,青椒们也都有体会。借着复旦这起恶性事件,高校的青年教师群体已经发出了集体哀嚎。
除了“非升即走”的残酷,日常行政事务的重压,教学负担和回报的不成比例,各种对高校竞争压力的抱怨以刷屏之势占据了网络。青年教师的负担,哪怕圈外人看着都觉得累。
如果说短时间寻找到一个药到病除的解决方案不现实的话,至少有一点该试着努努力:别让青椒有被欺负的感觉。
无论是复旦大学的恶性事件,还是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引发舆论风波,都能感到当事青年教师的一股极大的怨气,有一种被深深欺负的感觉。
虽然具体的情形可能千差万别,但也该想想,这种“不服气”也未必都是没来由的。
所谓“不欺负”,大概也就是规则透明一点,评价多元一点,政策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有起码的保证,至少让卷进来的青年教师,愿卷服输。
讲真,短时间内这可能这就是比较现实的期待了。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