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预览 |《艺术教育》2021年5月刊
2021年5月刊,总第369期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扩展期刊
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A类学术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
《艺术市场》杂志社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特稿
培根铸魂 启智润心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重要指示学习体会
/ 仲呈祥
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在考察清华大学时谆谆教导新时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的中国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要锤炼品德,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加强道德修养,明辨是非曲直,增强自我定力,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要勇于创新,深刻理解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这段教导,字字珠玑,句句真金!习总书记从政治上要“爱国爱民”、精神上要“锤炼品德”、事业上要“勇于创新”三方面给我们指明了“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的奋斗之路。创建世界一流的中国艺术高校和中国艺术学学科,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这条奋斗之路中,重任在肩,使命光荣。
问 学
诗意葱茏的艺术审美创造思路
——关于美术院校、美术创作与审美文化的对谈
/周星(特邀主持) 许江
这次我的访谈对象是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许江先生。应当说我访谈的各个重要艺术学院的院长都极富个性魅力,他们都有各自的学术专长,也有丰富的执掌学院的管理经验,同时他们都是各自领域出色的艺术家,有着自己的艺术感悟。而这次和许江先生的对话让我印象极其深刻,被他无处不在的诗意语言文采所吸引。他总是带着艺术性思维和诗意的语言来回答问题,再引出他的感慨,阐释独特的艺术见地,的确别具一格。比如这次访谈中,许江先生就用诗一样的语言以及哲理性的禅语来表达他所欣赏的“啐啄同机”,这是颇有玄机同时韵味无穷的一句话,他以为这才能“应周星先生所问而抚往兴答”云云,让我也为之兴奋而思索。我想,这就是在对答之间呈现出的一种艺术家的形象思维和上升到哲理思维的独具一格。
专家论坛
艺术学理论视野的美育之论
/ 梁玖
内容摘要:美育在中国当下教育中成为一个热点,这是好事。但是,如何把“好事”真正办好却是一个难事。文章基于中国美育实践现实问题与艺理学观照,提出并系统地界论了两个基本主张和观点:认识美育的逻辑起点、明晰当代美育论的基本立场与角度。其所论有助于持久杜绝美育实践中的含混与倒错之象。
关键词:艺术学理论 美育逻辑起点 情意教养 当代美育论 美
关于艺术教育与美育师资的思考
/ 冯健亲
内容摘要: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总体要求下,艺术教育必将成为实现社会美育目标的主要措施。文章指出,对于当下的艺术教育工作,首先需要厘清其存在的不同层次及功能,尤其是高等艺术教育中的专业型艺术教育和师范艺术教育的不同分工、职责,以此保证各层次艺术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艺术教育 美育师资 艺术师范
互联网时代新文科背景下影视艺术的美育问题
/ 陈旭光
内容摘要: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最早提出“美育”的范畴并加以系统阐释。中国古代也有着非常丰富的美育思想。而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标志着中国现代美育思想的诞生。近年来,在互联网时代和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美育和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文章指出,影视艺术所具有的新媒介特点、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方式、功能发挥的独特性等,都使其成为美育实践的重要构成之一。
关键词:新文科建设 影视艺术 美育
学术论坛
学科评估对艺术类高校学科建设工作的启示
——以中国戏曲学院为例
/孟高峰
内容摘要:随着国家“双一流”战略的不断推进,学科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文章阐述了学科评估工作基本概况,并以学科评估结果分析为切入点,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戏曲学院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表现,通过横向、纵向对比分析发现学科建设短板、找准学科建设定位,提出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学科评估 艺术类高校 学科建设
从德国博物馆教育体验谈博物馆艺术教育与大学通识艺术教育
/孙玉萍
内容摘要:博物馆教育作为青少年课堂教育的补充,为青少年多元化审美修养的形成以及文艺创造力的可持续发展确立了相应的前提。文章根据西方博物馆情境化教育的不同体验,讨论艺术融合教育对启迪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意义,并以德国博物馆教育为例,分析西方博物馆教育从青少年时期到高等教育时期的不同形态,从而进一步探讨中国当代大学通识艺术教育与博物馆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 情境体验 艺术融合 通识教育
标准与实施的距离
——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音乐编创教学的反思与策略
/任陆
内容摘要:音乐是集审美、实践、创造于一身的学科,创造是其核心素养的关键。当下音乐编创教学在课程价值、理念、设计、实施、评价等方面与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相距甚远。课程内容倾向于鉴赏,较少关注学生艺术表现;评价体系与学业质量标准匹配度不高,缺少对编创能力的针对性评价;课程的功利性较强,缺少对学生实际兴趣和需求的关注。文章指出,基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编创应作为一种理念贯穿音乐课堂始终,构建以编创课程为主线,将创造与审美、表现等环节紧密联系的课程内容,这是当前育人方式改革的关键。
关键词:音乐学科 核心素养 编创教学
身心平衡技法在舞蹈教学训练中的应用价值
/李嘉欣 温柔
内容摘要:源于19世纪欧美国家的身心学(Somatics),以其身心一元的理念,及其强调身体内在感知与运作的实践特点,成为舞者开发身心内在察觉及外在表达的理论和方法之一。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舞者开始关注身心学,并积极探索将其运用到舞蹈教学训练中。作为身心学体系中重要的技法之一,身心平衡技法还未获得广泛的了解与应用。文章介绍了该技法的主要内容,分析其与舞蹈的关系,探讨其在舞蹈教学训练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身心学 身心平衡技法 舞蹈教学训练
危机与变局思维下的戏剧表演教师角色定位
/邹磊
内容摘要:文章指出,面对国家新文科建设的大环境、大背景,以及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戏剧表演专业教师应当摆脱对以往教学经验的依赖,走出传统常态化教学的舒适区,聚焦核心目标,找准角色定位。作者从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内涵与转化路径入手,更新课程观念,提升课程领导力,力求在技术架构下的教学形态中注入人文关怀,在危机与变局思维下推动教师角色转化。
关键词:戏剧教育 教师角色 课程领导力 教学手段
从“最贵州”的电影《无名之辈》看贵州影视发展
/王一星
内容摘要:《无名之辈》这部取景于贵州省都匀的电影,用极富贵州地域和文化特色的元素,通过小人物故事、市井片段、风土人情的挖掘和贵州方言,给观众铺陈出一段叙事氛围十分精彩的电影,将贵州影视鲜明的地域风格与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从贵州影视细节中感受到贵州影视艺术底蕴。文章从“最贵州”的电影《无名之辈》,探讨贵州影视的风格与艺术。
关键词:《无名之辈》 贵州影视 地域风格 影视艺术
疫情之下电影节展的创新模式探索
——以第27届大学生电影节为例
/王赟姝
内容摘要: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电影业遭遇了有史以来的最大危机。电影节展作为连通电影艺术、商业交流、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也受到疫情影响延期或取消。文章以第27届大学生电影节的云端模式为例,探讨电影节如何以互联网媒介打造新型学术公共平台,提供专业化线上选择,实现区域、国际资源共享,进而为后疫情时代电影节的新范式、新探索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电影节 同质化 云端模式
当代版画专业硕士教育的课程改革与培养原则初探
/周举 张岩鑫
内容摘要:我国的版画专业硕士教育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一些弊端,其根本原因在于课程衔接不合理、技术与观念分离、忽视对精神品质和文化素养的塑造、对学生创新能力训练不够等。文章以国内版画教育现状为依托,从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的前沿出发,通过对当代版画专业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培养原则等方面的研究,提出注重思维训练,弱化创作技巧,突出观念意识;结合时代语境,强调生命体验,崇尚游戏精神;增加通识教育,完善知识体系,鼓励学科跨界;紧跟科技前沿,探索媒材应用,拓展本体语言四个优化方案,力求激发创新思路,推动教学改革。
关键词:版画 硕士教育 课程改革 培养原则
身边的风景
——西方绘画大师笔下的建筑
/张洪琛
内容摘要:在西方绘画作品中,建筑是常见的表现题材和内容。特别是近现代以来,建筑、街道等人文环境场景更是成为绘画创作中非常普遍的主题和表现对象。纵观西方美术发展历史,很多绘画大师创作过相关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代表了艺术家个人的艺术理念和创作风格,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特定时代、特定流派艺术发展的整体面貌。文章指出,研究这些绘画大师及其代表性作品,不仅是对经典的梳理,同时还能得到更多艺术创作的启示。
关键词:西方绘画 风景 建筑表现
养护生机
——中小学书法教学琐议
/邓宝剑
内容摘要:文章认为,中小学书法教学需要适应少儿的身心特点,教学的步骤应避免机械化以防扼杀兴趣,选帖亦应适应少儿的理解能力。在警惕拔苗助长的同时,也不要人为地设限。在教学的方法上,需要避免过度解析而压抑直觉。中小学书法教学亦应考虑学生的长久发展,从“以师为法”通向“以古为法”,同时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自身的热爱。唯有直面范本,方能不断精进;唯有秉持对书法艺术自身的热爱,书法与人生才能相互成全。
关键词:中小学 书法教学 范本
新媒体时代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体系构建策略研究
/李珂
内容摘要:艺术设计专业的内涵和外延随着工业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艺术设计专业开辟了崭新的应用领域和想象空间。在新媒体时代,消费者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家用电脑、物联网终端介入到信息世界中进行“艺术内容消费”。文章从“技术变革推动教育体系变革”这一角度出发,重点研究新媒体时代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体系构建策略,内容涉及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现状、信息技术与艺术设计的深度融合、艺术设计的审美价值与使用价值、艺术设计教育体系构建等,并针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进行重点分析、量化分析与模型构建。
关键词:新媒体 艺术设计 互联网思维 审美价值 信息技术 教育体系
设计共同体语境下“岭南设计”学科体系构建研究
/张立巍
内容摘要:文章从地方文化研究体系的学科化趋势中吸取设计学学科发展的新思路,提出地方独创设计思路的“岭南设计”学科体系构建主张,通过综述大量文献和实地调研方法,分析以岭南文化为核心的广东设计共同体内部各创新主体的能动性,明确地方专业学历理论体系的构成,在此基础上挖掘岭南地域文化的独创性设计思想,分析其对岭南设计学科体系构建的影响,进而探索岭南设计学科体系构成的可能性。
关键词:“岭南设计” 学科体系 设计共同体
新时代美育视野下的中小学美术教师素质要求
/甄巍
内容摘要:文章阐释了新时代美育方针指引下,中小学美术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从“智慧美育”的育人观、“素养为本”的教学观、引导“深度学习”的学生观等方面分析了新时代美术教师素质要求与学科核心素养、教师专业素养、综合人文素养的联系。同时,结合中国近二十年课改经验以及国际间比较研究,对美术课程核心素养与教师素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时代美育 美术教师 素质要求
“寓教于戏”的美育理念之探
——以青春版《雷雨》创作实践为例
/肖薇
内容摘要:文章以清华大学话剧队排演青春版《雷雨》的创作实践为例,回顾并深入分析在创排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以演出为目标、以育人为手段的创作举措和方法,力求探究在综合类大学通识艺术教育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重新读解经典作品、锐化感知、开发思维、指导排练,展开对演出现实意义的研讨,从而达成全人培养的美育效果。实践证明,以“寓教于戏”为核心的美育理念在方式和观念方面,以其特有的认知、体验、情感、中介的作用促进了人的自我成长、内观教育与全面发展。
关键词:寓教于戏 美育理念 文本研讨 全人培养
课程思政背景下电影思政课建构路径探析
——以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为例
/陈嘉婕 薛羽佳
内容摘要:高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与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文章以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为例,分析其美育、德育教育的引领作用和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以期能够与“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同向而行。
关键词:课程思政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艺术教育
浅谈北京舞蹈学院艺术实践对“立德树人”的作用
/李苗
内容摘要: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艺术实践与“立德树人”存在着高度契合性和统一性。把“立德树人”融入到院校艺术实践中,并和育人紧密结合,是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更是检验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和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北京舞蹈学院的艺术实践为例,浅谈在高等艺术院校艺术实践中如何为“立德树人”服务。
关键词:立德树人 艺术实践 艺术教育
END
|微信编辑:Mona|
(点开二维码长按关注)
周星 庞茂琨 | 美术教育的思路与专业性美术院校的发展之路
冉常建 | 美国高校人才培养对中国艺术类大学教育教学的启示
郁正民 | 多视角的跨界族群音乐研究吴戈、巴图对谈“新时代艺术教育的规划、战略与使命”
刘伟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新美术运动”发展历程述略还原艺术学理论学科的设置初衷 | 仲呈祥艺术学理论的方位与担当 | 黄宗贤
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定位、存在问题和应对方法 | 王廷信徐翔 | 戏剧学学科建设:既是一份事业,更是一门科学
张道一 梁玖 | 得闻至理大学问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新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