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科学:吴戈、石自东对谈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艺术教育(下)
艺术与科学:吴戈、石自东对谈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艺术教育(下)
/ 吴戈(特邀主持) 石自东
让人振翅寰宇
吴戈:据我所知,20世纪80年代,在“四个现代化”“四个面向”的发展需求下,发展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核心力量,成为高层的关注重点。科学泰斗如钱学森、杨振宁、李政道等科学家都提出了科学与艺术融合、开发思维、提升想象力、促进创造力发展的意见建议。这是一个大背景。贵校积极开展艺术教育,目的很明确,就是艺术与科学两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学科的交叉互鉴。在培养中国未来科学家的校园里,瞩目于思维能力的提升和思维方式的开发,是出于这样的目的吗?
石自东:您理解的没错,对中国未来科学家们进行多维度想象力的开发是我们的目的之一,同时我们要注重通过艺术审美实验课程,兼顾培养博硕研究生跨学科探讨真善美和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涉及引导开发思维能力的方向、意义、价值等,面对科学发展史特别是近百年来科学发展出现的问题,这种关注与坚持显得十分重要。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曾提出“人是会犯错的物种”,科学既能证实又能证伪才是真正的科学。追求真理的批判性思维,无论对科学思维还是艺术思维都是一种思维之美的平衡。
2019年9月,国科大艺术中心在校领导及各界朋友的支持下成功举办的第一届“艺术与科学之问”国际学术论坛,就是将“钱学森之问”转换为“艺术与科学之问”的具体问题,从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的学术角度,从理论、历史以及学科融合角度,广泛探讨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多种可能性,梳理出艺术与科学跨学科发展的基本方向。强化学生跨学科研究问题的能力,不局限在培养理工科学生对艺术浅层次兴趣和爱好,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具象与抽象形象思维转换的拓展,突破学科、专业研究对象的边缘,勇于跨学科研究问题,使创造性思维得到有序训练。
国科大开设艺术与科学审美教育课程主要是围绕以下四个基本目的:第一,针对艺术与科学交叉学科课程体系建设进行艺术教学改革,培养新时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国内艺术院校现已有“艺术与科技”的尝试,但是理工科院校还没有出现“艺术与科学”学科与专业,国科大拥有强大的科学教育资源,最有条件建立科教融合、科艺融合、相对成熟的交叉学科体系。
第二,探索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类院校艺术公选课模块,建立艺术与科学创新课程模式。目前,综合类学校特别是以理工科为主的学生的艺术公选课,仍局限于艺术理论讲解或艺术作品欣赏,在课程设置上与学生所学的专业进行学科交叉互动少,需要改革传统的艺术公选课授课模式。
第三,培养高层次的跨界研究型人才,为国家培养卓越的创新型科学家和艺术家。
第四,倡导构建终身审美教育体系,继承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审美文化传统,借鉴欧美的艺术继续教育,充分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高品质生活需求。
吴戈:贵校2016年成立了艺术中心,能否谈谈,科学与艺术融通的理念,上个世纪80年代就提出来,获得各方面的认同,而且呼声越来越高,研讨会及其相关的论证会也开了一次又一次,为何一直处于“待产”状态,最后“千呼万唤始出来”?您作为油画家、海归艺术家受命就任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您对这个经过多方筹备、艰苦努力后建成的重要机构有什么历史描述?能否介绍一下具体情况以及有什么样的发展规划?
石自东:中科院提出科学与艺术融合的历史源于20世纪的80年代,老一辈科学家钱学森、杨振宁、李政道等与艺术家吴冠中、潘天寿等,在改革开放初就有过多次的沙龙探讨,对科学与艺术融合培养世界一流创造性人才的跨学科培养路径具有前瞻性的引导作用。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中科院提出了“四个率先”的要求。为此,中科院提出“率先行动”计划并深入实施。中国科学院大学艺术中心是在老一辈科学家和几代国家领导人与中科院领导的鼎力支持下,于2016年4月发文设立艺术中心为学校二级机构并设立筹备组。旨在服务于中科院、国科大科教融合发展战略,对标世界一流大学,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宏观规划和领导部署下,拓展艺术与科学交叉学科融合的新学科群,构建具有跨学科建设特色的艺术与科学教学与研究体系,填补艺术学科空白,全面完善国科大艺术人文学科及综合学科布局。凝聚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和杰出艺术人才,增强国科大的艺术教学力量,激发科学与艺术互振的创造活力,在新时代肩负起为国家培养世界一流的科学与艺术融合发展的创造性人才的重要使命。这是任重道远、功德无量的艰巨使命。
吴戈:认真说,自从中国已故的顶级科学家钱学森他们那一代人提出和倡导科学与艺术联姻以来,很多综合大学都办起了各种各样的艺术中心、艺术教育中心,主要是开展国民教育体系中的艺术通识教育。渐渐的,也有不少综合大学办起了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等培养专业人才的艺术教育,承担了“艺术通识教育”和“艺术专门人才培养教育”两种功能。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艺术中心承担的是哪一种功能,还是兼而有之?
石自东: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艺术中心目前一方面主要承担的还是针对理工科学生的文理交叉学科属性的艺术通识教育和审美教育,但性质是“审美实验教育”。另一方面,国科大在国内率先开设了博士研究生层面的艺术与科学研究方向,承担了“艺术与科学”方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招录了国科大第一个艺术与科学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实现了“艺术与科学”研究方向博士招生从无到有的突破。
未来将从跨学科的学术研究与交叉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的角度,在建立终身审美教育体系的前提下,逐步设立交叉专业学科,孵化艺术与科学研究院、学院等机制,使国科大的综合学科群布局得到全面充实和完善。
此外,国内很多专业艺术人才都有理工科的学历背景,比如电影《大鱼海棠》导演是清华大学热能动力专业学生。从目前国科大的艺术与科学审美实验课程的实践中可以预期,理工科的学生以后会成为国内外顶尖的专业艺术人才也不无可能。
吴戈:中国科学院大学是中国科学研究的“制高点”和“国家队”,能力之强,资源之多,基础之厚,人才之众,以一所大学的教育资源、科研体量看,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可能都是少有的。那么,对这所学校的未来科学人群的艺术教育,你们是如何配置充足、合理、恰当的艺术教育资源和如何确定有效的艺术教育路径的?
石自东:是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现有在学研究生约5.17万名,其中博士生占52%,博士生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本科生的导师很多是精心选出的院士。在这样一个以理工类学生为主的高端研究型大学的环境中,艺术教育肩负着重大使命且任重道远。虽万事开头难,但第一步即是在“众神之山”的能量与信息的氛围中迈出的,艺术中心依托国科大一流的教育资源与人才资源,正在开辟的艺术与科学审美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科学资源和与众不同的艺术路径。从艺术与科学交叉学科建设的视角,国科大自身就已经具备了50%的师资,作为启动阶段,自第一届“艺术与科学之问”国际学术论坛至今已凝聚了60余位国内外艺术领域顶尖的专家学者,加之已聘的20余位国内知名的兼职教授,这是艺术与科学美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有力保障。
取决于教育的目的性与目标感
吴戈: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艺术中心在开展艺术教育时,与一般综合大学的美感教育性质的艺术普及、通识教育究竟有何不同?在艺术实验教育课程中,实验什么?你们的立足点在哪里?组织教育的方法途径有何不同?有自己的侧重点吗?教学内容如何选择?有与艺术创新、发展相结合的科技手段、科学实验吗?
石自东:这么具体的一连串追问,吴戈兄做过多年院长的教学、研究及管理的坚实功底可见一斑。
2020年12月,举办第二届“艺术与科学之问”学术论坛暨《艺术与科学审美实验课程》公开课,与国科大选修本课程的126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共同聚焦北京怀柔“科学艺术城”概念(CONCEPTION)方案创想进行研讨式教学,在教学理念上促成学、研、产、创共同体思考方式,让课堂教学服务于现实应用。20余位相关学科的专家及政府、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共同探讨艺术与生命、材料、环境等领域新课题。本课程涉及艺术与科学的交叉学科建设,提出“艺术与科学终身审美教育”的理念,关注人类生命的价值、尊严、崇高的境界,通过研讨式、体验式教学,运用审美实验、概念方案创想的训练,探讨在新时代万物互联、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编辑、云计算等影响下的新生活需求方式,探讨“生命艺术学”,以艺术的态度对待人生,从而努力获得能把握真善美自由转换的完整的人生智慧。
我们有几项具体措施:第一,针对理工科背景的学生开设艺术与科学审美实验课程艺术公选课的具体举措和课程模块设计是:1.问题入手;2.头脑风暴;3.艺术创想;4.概念方案;5.科学实证;6.科艺融合;7.颠覆与批判。全面训练学生“艺术与科学”跨学科研究能力,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将从现有的以绘画、雕塑、建筑、影像、设计等为主线,逐步拓展到音乐、舞蹈等其他艺术门类。
第二,每年定期举办以“艺术与科学”为主题的国际论坛、作品展览及展演等,并将学生创作的作品作为校园文化景观及环境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便于分享、交流、积淀对校园特色文化的引领作用。
第三,将学生学习与实践成果及时通过网络交流的方式,向校内外及社会传播。在新文科、新理科教学理念的影响下,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更宽的口径和渠道。
第四,组织关于“艺术与科学”交叉学科审美教育教材出版。在教材编写上重点围绕“艺术与科学审美教育”,内容涉及课程设计八个模块、创新教学方法七个步骤、主题概念方案设计案例等,采集学生在艺术与科学审美实验课程公选课中的实践作业、论文及创作报告、整理文献等。
第五,准备开展多层次的艺术美育培训,接受社会各界的检验与指导和建议,将逐步通过搭建网络平台实现“艺术与科学审美远程教育”及对授课学生长线追踪反馈等,构建一种独特的艺术与科学终身审美教育体系。
创新点:第一,围绕艺术与科学交叉学科的美育进行课程设计创新。艺术公选课结合学生各自专业以概念方案设计为主,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实操能力及创新思维和艺术创作与设计的动手能力。以科学家、艺术家双导的点评方式,指导学生如何将想象落地变成现实。
第二,强化学生跨学科研究问题的能力,不局限于培养理工科学生对艺术浅层次的兴趣和爱好,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进行形象(具象与抽象)思维拓展,突破科学研究对象的边缘,培养跨学科研究问题的自信和勇气,使创造性思维得到有序训练。
第三,课程体系创新。艺术史、科学史涉及的理论、史料、事件众多,本课程体系并不想重复艺术史的逻辑而进行赘述,是根据艺术与科学交叉学科的设计内容,插叙和倒叙艺术史及科学史,着重展示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联,打破专业界限,由浅入深地实施跨学科教学研究与实践。
吴戈:人类艺术发展史与技术手段的运用、科技对艺术支持促动有极大关系。艺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回顾艺术史,很容易找出海量的例子去说明艺术与科技相辅相成走过的历史。但是我想要进一步探究的是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艺术思维与科学研究的关系,去思考中国科学院大学艺术教育对未来科学家们的思维开发的作用。问题是,有没有一种基本的思维模式——科学的、艺术的?如果有,可以用语言描述吗?
石自东:我们可以从脑科学的原理来探究这个问题。人脑的构造就像半颗核桃,左脑和右脑通过中间的神经束也就是所谓的脑胼胝体相连,组成完整的大脑。科学的思维属于左脑负责的思维,艺术的思维属于右脑负责的思维。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网上有一位年轻学者王佳把这些成果的道理说得比较通俗:“20世纪60年代,美国神经生理学家罗杰·斯佩里发现了人的左右脑的职能划分。根据斯佩里的理论,人的左脑主要负责分析性工作。左脑在处理信息时采取线性方式,即按照信息出现的先后顺序一个接一个地进行计算处理,类似我们今天常说的数字化。除此以外,人类独有的语言功能也位于左脑。所谓的学习能力,也就是我们在读书与职业培训时最需要的思维能力,也主要依赖左脑的正常运作。左脑还比右脑更加关注细节,所以我们可以形象地说,左脑只能看到一棵一棵的树,却无法看见整片森林。与之相反,右脑与时间顺序、线性或语言信息的处理都没有关系。在右脑中,最重要的是空间思维。一个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都取决于其右脑的发达程度。如果说左脑主要处理数字信号,那么右脑负责的就是模拟信号。一件事物的全貌才是右脑关注的焦点,而不是任何具体的细节。换言之,右脑看到的是整片森林,而不是其中一棵一棵的树。”
形象地说,左脑是知识司令,它的职责是以思维——分析思维、集中思维为主进行智力开发,左脑又可称为数学家的脑。右脑是创造司令,它的职责是以想象——直觉思维、扩散思维为主进行智力开发,右脑又可称为艺术家的脑。对了,“抽象”有“像”,却非“常像”。
吴戈:这两种思维方式在何种情况下易于交叉或者易于发生互鉴融通,是各行其道、一定时候自然而然地发生呢,还是要有什么样的基本训练模式去激发其发生?
石自东:我们从小到大,大部分时候接受到的教育大多是开发左脑的职能。这样导致左右脑发展不平衡。要想左右脑发展平衡,就有必要学习艺术的思维方式,学习艺术有助于开发人的右脑的潜能。无论左脑还是右脑的开发都是需要经受不同的训练的。有一些受过艺术教育的科学家会运用一种依赖直觉的研究方法,这是一种跨越完整的分析过程与逻辑程序的思维方式,是依靠灵感或顿悟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和结论的思维,即灵感思维,这是一种艺术的思维方式。
吴戈:中国的艺术教育,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很大的发展。如“艺考热”,艺术考生的热情推动了艺术教育办学的热情。其实,这背后是千千万万家庭的热情,是全社会对“美的生活方式”“美的生活内容”的向往。对于全民族的“人的思维”发展而言,您有何种判断?
石自东:我非常同意您对“艺考热”的正面理解。让千千万万从小热爱艺术的孩子有机会接受较宽领域的艺术学科高等教育,若干年后将对全社会向往“美的生活方式”,以及科技发展呈现“美的创新内涵”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现在的学校和家长越来越重视学生在高考前的艺术素质积累。据统计,近87%的学生在中小学接受了艺术教育,65%的学生参与了艺术社团或兴趣小组。一项调查显示,小学3年级以下的学生第一培训科目是艺术,多数家长更青睐给孩子选择艺术科目作为基础培养。中高考改革推出综合素质评价,艺术评测明确进入考核范围。教育部对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明确为五项: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与社会实践。
吴戈:可以肯定,艺术教育的发展势头对于民族审美素养的提高来说,是基础性工程的奠定。但是,我觉得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艺术教育办学,并不是热情奔放的感性产物,而恰恰是冷静思考的理性作为。因为,你们的艺术教育开展,并不发生于全国艺术教育“办学热”的风口浪尖时期,而是在艺术教育冷静下来,思考提质增效、强调特色优势、突出一流学科、专业建设的背景下迅速启动的。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推进艺术教育的选点站位,可以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科学技术发展、发展关键核心技术、科技难题、亟需问题攻关的格外重视。尤其是,十九届五中全会对科技创新的格外强调: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知我的理解是否准确,请石教授谈一谈。
石自东:您对国科大艺术教育的关注和理解是很有洞察力的。简单来说,中国科学院大学设立艺术中心是中国科学院科教融合发展的必然,是时代发展的呼唤。未来教育的发展将关注人类生命的价值、尊严、崇高的境界等科学伦理问题,探讨在新时代万物互联、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编辑、云计算等影响下的新生活需求方式,我国想要发展关键核心技术、解决科技难题,必须要使未来科学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艺术创造力、跨越思维力。我想这也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开拓艺术学科教育的宗旨。
吴戈:看来,我的理解还是有依据的。那么,可否把这种理解表述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艺术教育,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和适应这一伟大战略的科技人才培养规划的一部分?在越来越明显认识到科技发展推动艺术发展、艺术新形态、艺术新手段、艺术新传播、艺术新内容的科技时代,一方面培养人,完善思维,解放心灵,释放活力;另一方面推动艺术新发展,为艺术繁荣注入活力。您能否为我们解读一下中国科学院大学艺术教育在“十四五”期间、在2035年到来之前的发展愿景和人才培养目标?
石自东:“十四五”期间,艺术中心将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宏观规划和领导部署下,服务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科群建设以及科教融合发展战略,拓展艺术与科学交叉学科融合的新学科及专业,构建具有跨学科建设特色的艺术与科学教学与研究体系。在新时代肩负起为国家培养世界一流的创造性人才的重要使命,逐步形成“科学与艺术融合的产学研创共同体”。在完善艺术公共选修课的艺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基础上,兼顾交叉学科建设研究,明确艺术与科学的跨学科教学与研究方向;创新分设艺术与科学融合的科研机构;逐步实施双导师制和多学位制。构建具有中国科学院大学特色的艺术与科学跨学科融合的艺术科学院。
吴戈:我十分关心高校的艺术教育成效问题。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艺术教育,与专门院校、师范院校、综合大学、职业艺术文化院校的艺术教育可能都不同,又可能具有某种相似性。我想,艺术教育的共性是相同的,艺术内容美学上的同理性、美感上的共情感、人文情怀的相通性是相似的。最大的差异,可能来自于科学方法进入艺术活动和艺术审美、人文情怀进入人类科学的活动过程的立足点和过程性。您希望,中国科学院大学艺术教育对学生——未来的科学家们有什么样的影响,能让他们按照美的规律、美的秩序去创造、去建设中国、影响世界,让人类走向更为人性、更为美好的未来?
石自东:国科大艺术教育是要切实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担当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谐之美离不开艺术与科学的美育,在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借鉴欧美的博物馆、美术馆等使其成为大学之外的终身美育场所,这也是服务国家软实力建设与发展的战略,使之成为世界追求和平美好、共同繁荣的桥梁和纽带。
吴戈:关键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艺术教育,与其他大学的艺术教育的展开,从展开方式到效果追求,都会有自己的立足点和侧重面,尤其是在面对环境时不同思维方式的启悟、在观察世界时的研判角度的调整、在想象万物时思考媒介的借重、在接受身外信息时开放自如的感官调动等等,可能都在艺术与科学连接融通的探索中,得到更多关注,以此推动人才培养中“脑科学”的进一步开发和完善,为培养更具有科学能力的艺术家和更具有艺术气质的科学家积累经验,拓宽道路,让艺术与科学成为中国未来人才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强劲双翼,在“艺术与科学”的平台上,放飞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END
|本文刊于《艺术教育》2021年11月刊|
|微信编辑:Mona|
(点开二维码长按关注)
艺术与科学:吴戈、石自东对谈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艺术教育(上)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 郭淑兰:建党百年艺术教育发展历程(上)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 郭淑兰:建党百年艺术教育发展历程(下)周星、刘伟冬对谈:综合性艺术院校发展之路与综合性素养的趣味追求吴戈、孙惠柱对谈:世界艺术教育格局中的中国艺术教育周星 庞茂琨 | 美术教育的思路与专业性美术院校的发展之路冉常建 | 美国高校人才培养对中国艺术类大学教育教学的启示郁正民 | 多视角的跨界族群音乐研究吴戈、巴图对谈“新时代艺术教育的规划、战略与使命”
刘伟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新美术运动”发展历程述略还原艺术学理论学科的设置初衷 | 仲呈祥艺术学理论的方位与担当 | 黄宗贤
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定位、存在问题和应对方法 | 王廷信徐翔 | 戏剧学学科建设:既是一份事业,更是一门科学
张道一 梁玖 | 得闻至理大学问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新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