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乐耕:大力推进“新艺科”建设

郭晓 艺术教育杂志 2023-09-29

↑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艺术教育》





本期关注




朱乐耕:大力推进“新艺科”建设

文 / 郭晓



朱乐耕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院长、教授、

博士生导师


2022年两会已圆满闭幕,艺术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在两会上的提案或者建议,大多扎根中国国情,他们或呼吁专业改革,或推动政策思考,或促进学理沟通,或参与顶层设计。其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院长朱乐耕结合当前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的背景,建议大力推进“新艺科”的建设与发展。


艺术有必要独立于新文科之外

随着互联网智能系统等高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人类的知识结构和对世界的认识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可以说是面临着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为了应对这一变化,不同的国家正在兴起教育改革,包括学科建设的改革。

2018年10月,为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2019年4月,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正式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包括新文科在内的“四新”学科(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建设进入了政策实施阶段。在这“四新”的学科中没有“新艺科”建设,其被包括在新文科中。对此,朱乐耕认为,艺术有必要独立于新文科之外,成为一门“新艺科”学科。他指出:第一,艺术并不完全等同于文科,其除了有理论研究的部分,还有创作的部分,与文科里面的其他学科相比较,其表达方式更具表演性、审美性、经验性和身体性,不能完全等同于文字研究和理论研究的文科专业,其有自己特殊的表达方式和技艺方式,是一个独立的系统。

第二,在西方传统的认识框架中,哲学家与逻辑和理性联系在一起,其是高等思维方式,而艺术家与感性和本能联系在一起,所以是低等的思维方式。正因为如此的传统认识,使得艺术的价值和作用长期处于被低估的状态。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人类已进入身心两方面的去自然化(非自然化)和技术化(计算化)的进程之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过多的理论和科学技术极大地减弱了人的感知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也因此,未来艺术是唯一能让我们保持人性的完整、加强和培养人自身感知力的学科领域。如果将其和新文科混为一谈,我们就有可能会疏忽其自身的特点,导致艺术的发展不能很好地参与未来人类社会的新建构。

第三,在未来技术世界中个体有可能被极度放大,在虚拟空间中被平均化、同质化和形式化(数据化),也可能被极度缩小,成为一个没有任何实质的绝对孤独的点。抵抗技术同一性制度的强制,需要提高个体特性存在的意义,这将是未来艺术行为的重大使命。因而未来人类的艺术将会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对于艺术的研究和创作不再局限于艺术作品,有关艺术的行为和艺术的事件的研究与创作会越来越重要。


“新艺科”的建设与发展正当其时

现今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越来越重视艺术化的生活方式,越来越重视文化知识和艺术景观的消费,这不仅会影响到新的审美体系、新的艺术价值观的出现,还会影响到新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出现,并推动整个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转型。在此背景下,作为社会文化建设、审美体系建设以及新的生活方式建设的主力的艺术家,又当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

朱乐耕认为,“艺术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艺术是一国文化的可视性表达形式。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否强大,通过其艺术传播力就可以得知,其艺术在世界不同国家得到的认同越多、传播力越大,国家的文化就越强大。其二,艺术主要表达的是时代的创造性,因此往往具有先锋性。艺术总是在为其他领域提供新的看待世界的眼光、新的文化的表达形式。其创作的灵感和观念往往会转化成当代艺术设计,而作为文化创意的设计通常是当代产业的开路先锋。”因此,只有中国的艺术充满创造力,中国的设计才可以有发展的基础;只有中国的设计走向了世界前沿,中国才有可能生产出世界流行的时尚产品;只有中国的产品成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时尚产品,才有可能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

当前,在交互媒介和高新技术等的驱动下,传统艺术的创作方式、表现形态、传播手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艺术边界逐渐模糊。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数字信息技术的深度嵌入极大改变了人们认识艺术的方式,人们实现美的视觉效果的路径更丰富了,因此,“新艺科”的建设与发展正当其时。新艺科的“新”不单是要强调形式的新,更重要的是思维理论和应用实践方面的新。当今高科技的发展催生了艺术领域新的研究对象和场域,艺术学科不能一味因循守旧,必须实现与工科、医科、农科等多领域、多路径的跨界融合。人工智能、虚拟技术的逐步运用,为艺术学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模式与探索路径。所以,人们不能简单地把科学技术嫁接到传统艺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而应从根本上推进艺术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的转变,并创造出能影响或解决社会问题的跨界综合产品。


未来艺术将走向跨界和综合

朱乐耕认为,未来的艺术将会走向跨界和综合,表演艺术、绘画艺术、造型艺术、媒体艺术、实体艺术、虚拟艺术等综合构成一种新的艺术场域。另外,艺术将不再局限于艺术家,也不再是挂在墙上的一幅画,而是艺术家与公众共同参与,变成影响社会生活的事件。朱乐耕指出,这样的艺术作品已经有大量的尝试和呈现。例如,大年三十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古韵新春》就是以文物为线全景式串联“中国年”千年脉络,综合了诗歌艺术、舞蹈艺术、绘画艺术、造型艺术、声光电表现等。再如,中央美术学院发挥专业优势,在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采用“科技+文化+艺术+思想”的手段,以跨越600多年的古代名画《富春山居图》为核心创意元素打造的音舞诗画节目《忆江南》,其融合音乐、舞蹈、诗歌、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表现丰富、立意新颖。

作为极具艺术才华和创新能力的陶艺家,朱乐耕致力于将当代陶艺与环境建筑相结合。比如,其2021年在澳门以陶艺空间为主题与表演相结合的《生命之镜像》作品,是通过两组陶艺空间装置作品来呈现的。第一组是朱乐耕与团队历时6年之久创作出来的世界上第一件可以移动的大型陶艺空间装置作品《生命之盒》。第二组让大家惊叹的陶艺空间装置作品《莲之镜像》,首创了观众与陶瓷作品同框的理念,不仅在安装上极具挑战性,同时也极富想象力和创造性。70余根大型瓷塑莲花从空中垂挂而下,犹如莲从天上生长出来。而在莲花的下方所对应置放的面面圆镜,将金色莲瓣的倒影现于镜中,与沉浸体验式欣赏作品的观者同框同在,相互交映。

以上例举的这些作品都是新艺科成果的代表之作。但朱乐耕表示,这些艺术创作还刚起步,需要将其纳入到新的教学体系和学科建设之中,培养一代新的艺术家,并在此基础上建构新的艺术理论,进而培养新的艺术理论家。

艺术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和精神气质及审美形式,也是核心价值观的对外彰显,还是民族文化自信的张扬,切忌被轻视和被边缘化。为此,朱乐耕强烈建议,教育部在启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建设的同时,加上“新艺科”建设的内容。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国力是否强大、是否有全方位的竞争力,不仅体现在科学技术和军事力量上,也体现在文化和艺术的创造精神上。因此,艺术家首要的是提升文化自信,要在中国传统哲学、传统美学中焕发出具有中国原创性的当代艺术精神,并将其融入文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END


|本文刊于《艺术教育》2022年4月刊
|微信编辑:Mona|








AM 新媒体矩阵

(点开二维码长按关注)





    往期精彩回顾

周星、王一川对谈:艺术审美、艺术批评与艺术理论阐释的独特创造

艺术与科学:吴戈、石自东对谈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艺术教育(上)

艺术与科学:吴戈、石自东对谈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艺术教育(下)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 郭淑兰:建党百年艺术教育发展历程(上)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 郭淑兰:建党百年艺术教育发展历程(下)

周星、刘伟冬对谈:综合性艺术院校发展之路与综合性素养的趣味追求

吴戈、孙惠柱对谈:世界艺术教育格局中的中国艺术教育

周星  庞茂琨 | 美术教育的思路与专业性美术院校的发展之路

冉常建 | 美国高校人才培养对中国艺术类大学教育教学的启示

郁正民 | 多视角的跨界族群音乐研究

吴戈、巴图对谈“新时代艺术教育的规划、战略与使命”

刘伟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新美术运动”发展历程述略

还原艺术学理论学科的设置初衷 | 仲呈祥

艺术学理论的方位与担当 | 黄宗贤

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定位、存在问题和应对方法 | 王廷信

徐翔 | 戏剧学学科建设:既是一份事业,更是一门科学

张道一 梁玖 | 得闻至理大学问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新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