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芃芃:加强篆刻学科制度建设 凸显社会人文价值
↑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艺术教育》
本期关注
骆芃芃:加强篆刻学科制度建设 凸显社会人文价值
文 / 陈青
骆芃芃
全国政协委员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
篆刻艺术作为极具代表性的国粹之一,经历3700余年的发展,演变出诸多表现形式。这门以镌刻文字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传统艺术,将万千气象集于方寸之间,具有丰富且深厚的艺术性。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院长骆芃芃在继2019年提交“中小学生普及篆刻教育、增强传统印章在生活中的实用功能”提案、2021年提交“设立中国篆刻节”提案后,今年她再度以“篆刻学科的设立与完善”“设立中国篆刻节,让非遗焕发新魅力”建言献策,希望进一步推动篆刻艺术在专业学理上的研究和社会层面的认同。
提案初衷:为继中华之绝学而发声
“很少有一种艺术,能够像篆刻一样,带给我们如此强烈的文化自信。”骆芃芃说。在不断探索和思考这门艺术的同时,她感觉到篆刻艺术在这些年的复兴势头日渐强劲。作为一门古老的中国传统艺术,篆刻一直深嵌在人们的生活中,务实而不张扬。从古代“多刻天下牧守印章,备置公卿百官”,到之后文人意趣的镂刻呈现,在实用价值从未消减的基础上,篆刻艺术的审美价值直追而上,是我国一直保有活力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中国人民的自信、热情与活力感染了很多国际友人,也让更多的目光纷纷投向中国,投向这片土地上的风土人情和人文艺术。其中,深受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会徽的主体图形就是一枚近似椭圆形的中国传统印章,上面刻着向前奔跑的抽象人形,让篆刻艺术成功地走到了世界人民面前。一时间,会徽出现在各种醒目的位置,但也提醒着人们,一直关联于大家生活方方面面的篆刻似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成立于2006年,与篆刻艺术直面世界的时机恰好契合。2008年9月,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联合西泠印社,向联合国申报将“中国篆刻”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骆芃芃作为项目申报负责人,承担起申报工作的整体策划和细节落实,要在十多天内组织申遗班底、撰写申报文本和视频脚本、沟通和联结全国各篆刻团体等,时间紧、任务重,还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09年,“中国篆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极大提升了中国篆刻的国际知名度,对篆刻艺术的保护和发展影响巨大。同时,她呼吁创立中国篆刻节,让篆刻艺术伴随着中国年俗的节日深入人心。“设立中国篆刻节,是传承保护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措施;是留给炎黄子孙千秋万代岁岁守望的最长久的记忆;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自然途径;是给孩子的幼小心灵种下一颗作为中国人的种子;是丰富和发展社会文化、经济和生活的有效方法。”她说,“如果有了这样一个节日,对篆刻艺术来说意义重大,代表着对这门艺术的保护、推广、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能有这样一种方式、一条途径,我觉得非常重要。”
篆刻在国际、国内活动中频现身影
其实,在更早的时间里,篆刻作为中国形象的代表频繁出现在我国的外交事务中,骆芃芃就亲身参与了多项活动。如在2005年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起的中国艺术展(双美展)系列活动中,她刻制了“美丽中国”“美丽日本”两枚印章。在近十年的中国思想文化对外输出的过程中,总能寻到篆刻的身影。2014年10月8日,在德国法兰克福,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主办的习近平主席著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多语种图书首发式成功举行,活动中鲜明的篆刻主题标识大印——“治国理政”的创作者正是骆芃芃。2018年11月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习近平主席著作《摆脱贫困》《之江新语》西文版首发式上,以及2019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习近平谈“一带一路”》英、法文版的首发式上,由骆芃芃创作的主题标识大印再次呈现。对此,骆芃芃表示:“篆刻走向世界,不是说它作为一个小印章处于一种存续状态,而是作为重大活动的一个标识和展示体而存在,已经突破了原有的传承模式。我认为,这是篆刻在新时代非常重大的突破之一。”
在国内,篆刻也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到社会文化生活中,向人们诠释了新的内涵。2019年9月9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印记中国(1949-2019)——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众篆刻作品展”隆重开幕。这次活动将篆刻艺术家对祖国的祝福和颂歌镌刻在印章上,引领篆刻文化走进人民大众的生活,来到企业员工、科研工作者、大中小学的师生面前,用古老的艺术形式诠释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壮美画卷。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骆芃芃为支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所有参与者加油助威,精心篆刻了“天佑中华”“同舟共济”“平安是福”“白衣天使”等十几枚印章,加上其创作的《众志成城》等多幅书法作品,悉数拍卖后作为湖北抗疫专款专用。在全国政协委员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画作品展上,展出了骆芃芃为助力抗疫所刻的“不忘初心”“白衣天使”等印章。
在骆芃芃看来,篆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呈现的一座桥梁,也是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一直努力创新,将古典篆刻艺术和现代设计艺术完美融合,以期推动篆刻艺术走向全世界的步伐。为此,她组织策划并与艺术研究院的研究员一起,先后刻制了《寿山石论语警句篆刻(100枚)作品》《寿山石道德经警句》等,以篆刻的形式诠释传统文化。
完善学科体系,延续篆刻传承的火种
骆芃芃认为,篆刻艺术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不能固守基于社会爱好的自发生长,而要延展到学校教育这个层面。她说:“再好的文化艺术,如果在当代社会没有进入教育系统的学科领域,仅是停留在民间,很难实现代代相传。篆刻能够流传至今,是由于自身特质的支撑,但是篆刻之前所处的社会环境与今天存在太多不同。时代在进步,过去的私塾早已演变为当下的学校,缺少学科教育的支持,篆刻以后如何传续呢?”所以,这些年来,她一直在呼吁篆刻艺术要建立起自己的学科体系,通过学科教育把篆刻嵌入一代代年轻人接受的教育体系中。篆刻艺术内蕴中国上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文学、历史、哲学、文字学、文献学、训诂学、鉴藏学、书法学、材料学和篆刻技法等多种学问,理应得到学理研究上的重视和支持。但目前设有书法篆刻专业的高校大多是将书法和篆刻两门互相捆绑,有限的课时还要再进行分配,限制了各自的发展,无法满足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人才培养需要。
于是,她在提案中呼吁,在有条件的并且尚没有书法篆刻学科的院校,可先开设篆刻艺术专业课程,之后再逐渐建立学科;对已经具有书法专业或者书法篆刻专业的院校,将“篆刻艺术”专业从书法专业中分离出来,单独设立篆刻学科,各自完善发展,并可支撑书法学科的升级。此外,还应组织专家编写高等院校篆刻艺术教材,从国家层面重视篆刻艺术独立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可喜的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在2007年就已经建立了硕士培养点,在2014年建立起博士培养点,目前还开展了篆刻艺术的专科教学,极大地丰富了人才培养层次。
在骆芃芃连续两年提交两会提案的努力下,部分鼓励篆刻教学的政策已经落实,现在国内已经有一些学校设立了篆刻艺术的硕士点。今年,她为之呼吁的是希望教育部能够出台相应的制度保护、制度健全的政策。在篆刻艺术教育已经有落点的前提下,再辅之完善的制度和政策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针对2021年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及管理办法,骆芃芃认为,学科目录的调整是大势所趋。社会越发达,分工就应该越细,要想在一个领域里做到最好就需要细分工,这样才能够获得更为独立的发展。
END
|本文刊于《艺术教育》2022年4月刊|
|微信编辑:Mona|
AM 新媒体矩阵
(点开二维码长按关注)
周星、王一川对谈:艺术审美、艺术批评与艺术理论阐释的独特创造
艺术与科学:吴戈、石自东对谈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艺术教育(下)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 郭淑兰:建党百年艺术教育发展历程(上)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 郭淑兰:建党百年艺术教育发展历程(下)
周星、刘伟冬对谈:综合性艺术院校发展之路与综合性素养的趣味追求
张道一 梁玖 | 得闻至理大学问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新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