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伙在称赞一个人是好人时,必须再找一个“坏人”出来恨一恨,以达到一种平衡。
当这个好人是娃哈哈时,另一顶帽子就落在了农夫山泉上。
娃哈哈的创始人宗庆后老先生逝世,无人不惋惜。
农夫山泉的钟睒睒肯定想不到,随后这泼天的流量马上就砸向了自己。
甚至在头七回应,都被“义愤”网友当成动机可疑的表现。
第一宗大罪:“钟睒睒第一笔创业收入来自于娃哈哈,身为前员工反噬前老板,忘恩负义,农夫和蛇不过如此。”查了一下各方资料,曾经的钟睒睒并非是娃哈哈的员工,而是娃哈哈的经销商。90年代初,钟睒睒和娃哈哈合作,拿到广西和海南的代理权,但很快合作就结束了。有传闻是因为钟睒睒串货,把海南的娃哈哈往广东卖,因为海南的税收政策让产品便宜。他否认的还有“第一桶金来自娃哈哈”,而是靠做娃哈哈代理之前的布匹生意。但他接下来那句我倒有点认同,商业斗争很多时候并非非黑即白,特别是那个百废待兴又突飞猛进的时代。单飞的钟睒睒,先是折腾保健品,后来是矿泉水,这其中的故事,一本书都难说清,更是超过了三分钟短视频能承载的极限。比起有如日中天王力宏代言的娃哈哈,农夫山泉愣是靠嗓子喊出了“农夫山泉有点甜”和“大自然的搬运工”,这个在广告史上是绝对有一笔的句子。狠狠地抓住了咱们对天然食品的天然信赖,营销“天然水”的概念,号称比娃哈哈的“纯净水”营养得多。2000年时候,他还搞了个实验,用农夫山泉和纯净水同时浇两朵水仙花,然后证明农夫山泉浇灌的长得快。宗庆后公开吐槽:水仙放在粪水里长势更好,难道粪水就更好?有人说,这次对钟睒睒的泼天舆情,是对农夫山泉过度营销的反弹。你抵制农夫山泉,说它质量不好,做过虚假宣传,若有证据有道理,那我支持。就像钟睒睒回应文章里说的“矿物质”究竟对人有多有益,我心里是怀着一个问号的。除了将商业竞争下滑理解成个人人品,他们似乎无法理解其他更深的信息。典中典如宗庆后坚持用纸箱包装为照顾环卫工人,反观钟睒睒的农夫山泉,用塑料打包不管民间疾苦。刚看到这个说法,我脑子一开始都是懵的,我清楚记得之前买过娃哈哈的水,就是塑料包装的。我想宗老在天有灵,也不会喜欢大伙放着他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一生不谈,而是拿着这些添油加醋似是而非的故事来吹捧自己。然后就是最让评论义愤填膺的一点:钟睒睒的儿子钟墅子被曝已经入了美国籍。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企业家和后代持有外国国籍,一说一个大炸毛。其他人不说,宗庆后老先生在1999年拿到了美国绿卡,几年后又放弃了。况且,国籍是哪里,只要合法,无论是上春晚还是做生意,都该是平等的,这是一个正常的商业环境最基本的要求。我总是感到一种简单思维充斥着舆论场,把所有组织人格化,认为娃哈哈就是宗庆后,农夫山泉就是钟睒睒。而且真材实料的讨论少之又少,有的,只是摁住喷对方能力低下,人品卑劣,动机不纯,至于事情的来龙去脉,反而最不重要拜托,你上大学做个5个人的小组作业都不能一条心呢,更何况是一个提供几万岗位、影响上下游十几万人工作、供给给全国十几亿人饮用的大型企业呢?简单粗暴的把世界解构成狗和主人、好人和坏人,以此进入了认知的舒适区,然后就是感动了、受不了了、我哭死、他太不容易了。那怎么分清“好人和坏人”呢,靠“没有逻辑的辩论”。这概念有人总结过:“是观点不同的双方通过语言、气势、情绪、表演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对方肯定是错误的。而对方之所以是错误的,原因是其人品低劣、能力低下、动机不纯。”除了让矛盾愈演愈烈以外,只会模糊事情本来的面目,没有任何意义。默认你必须得二选一,仿佛喝农夫山泉,就不能喝娃哈哈。在不少人看来,这个世界只有两个极端,你如果不支持一个极端,那必然是支持另一个极端。他们似乎忘了世界上还有第三第四种观点,有五六七八种的视角。哦不对,他们知道的,比如中立看法的人会被他们骂成是“理中客”,进行复杂思考的人则是他们口中包藏祸心的“反思怪”。要我说,其实不用理会这些人,他们的热爱和憎恨,来的快去的也快。就像刮风,东边一阵风,一帮人呼跑过去,西边一阵风,又朝反方向跑。最后声明一次,我只是就当下对娃哈哈和农夫山泉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没有说钟睒睒干的都是好事的意思。我买一瓶农夫山泉,没有说娃哈哈、怡宝等纯净水不好的意思,也没认为可口可乐等碳酸饮料不健康的意思,更没嘲笑元气森林等零添加饮料的意思。热点导读
人与人之间最浅薄的关系就是。。。
加快提高个税起征点,增加纳税人的幸福感
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学生又上热搜,反思课间十分钟被取缔的根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