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的校庆和“校耻”
2023年11月29日,武汉大学隆重举办130周年校庆。
当天,该校1987级计算机系校友、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向母校捐赠13亿元人民币。
该笔捐赠刷新了武汉大学建校以来单笔最大捐赠额,也是全国高校收到的最大一笔校友个人现金捐赠。
无数媒体特别强调:现金!是现金啊!一时间此消息在中文互联网刷屏。
可能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中,在无数人断供失业的窘境里,这13亿元现金尤其让人们惊叹吧!
作为一个没有进过大学的湖北人,我对这种校庆天然地不感兴趣,因为我参与过暨南大学百年校庆的操办,深知中国的校庆无不充满了官场的腐臭和金钱的铜臭味道。校方最重视的往往是达官巨贾而遗忘对学校有巨大贡献的教师和成就普通的学子。
从媒体传播出来的场面看,武大的校庆果然一如众多庸俗的校庆一样,充满了铜臭味和官场气息,精心编排的嘉宾座位,俨然就是一张985高校的排序图。捐过大钱的陈东升和雷军荣列官员名单之后却在复旦等一众985高校校长之前。
但在衮衮诸公中,人们并没有发现坊间公认为新中国最伟大校长的刘道玉先生的身影,甚至连他的名字也没被提及,令人齿冷。
面对雷军的13亿捐款,我们想问问:武大缺钱吗?
武大2023年的预算经费为151.36亿元,在全国高校排名前十。
武大不缺钱!
武大最缺乏的,还是顶尖的学术和科研水平,是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还有刘道玉校长时期养成的自由的学风、独立的思想。
01
现在的武大,连这次的130周年校庆都像一个笑话。
众所周知,武大的历史最早只能追溯到1913年,而不是1893年。
因为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方言学堂)早在1911年初就彻底终结了,而1913年创办的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是新生的民国政府大力发展师范教育的直接结果,并非已停办的方言学堂的恢复、更名或改组。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只是利用了方言学堂的旧校舍,但两者何尝有任何实质性的继承关系?
长期以来武昌高师的绝大多数师生校友,并不认同方言学堂为本校前身。
即使在1992 年之前,武大校方也一直认为校史正源是成立于1913年的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在1983年武大还隆重庆祝了建校 70 周年。
直到1991-1992年,学校还在为即将到来的80周年校庆开展各种筹备工作。但到了1992年底,当时的武大校庆办突然宣布,要在次年举办百年校庆!直接跳过 80、90 周年庆,就那么堂而皇之地举办了建校100 周年庆典,“抢占先机”跨越式成为全国著名大学中第一所举办百年校庆的高校。
有识之士一针见血指出:把武大建校时间追溯到1893 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是满足了武大某些领导争坐中国大学第一把交椅的虚荣心而已。
有武大校友说:“我1988年入校时,校园里正在热卖75周年校庆纪念明信片,现在还保存有几张。毕业不到一年,居然就百年校庆了。真是魔幻。在没有取得广泛共识,包括刘道玉校长在内的很多专家学者都不认同的情况下,校方悍然更改校史,认下一个新祖宗。此后,年年校庆,年年被质疑造假。名不正言不顺,理不直气不壮,别别扭扭,尴尴尬尬,何苦来哉!”
这乱认“祖宗”,可谓校耻也。
在武大130周年庆之际,我更愿意多聊聊武大堪称“校耻”的事件。
02
在武大校庆的珞珈论坛上,易中天先生坐在了一众985高校校长的前面,跟捐了13亿的雷军挨着。武大这么安排,不知道是不是想给易中天先生一个“补偿”。
想当年易中天先生是准备在武大教一辈子书的。他不仅在自己在研究领域充分施展才华,而且讲课纵横天下,妙趣横生,课堂场面极其火爆,成为中文系讲课最受欢迎的教师之一。他的课学生需要提前占位才能听到,俨然是校园的一道风景。
1984年,易中天被任命为中文系副主任。1988年,刘道玉校长卸任,从那时起易中天先生在武大的日子开始难过起来。
据说,有一批正人君子、老学究什么的甚至合谋取消了他的授课权,原因是他开的几门课太受欢迎了(如同有戏霸、艺霸、路霸、粪霸,高校里也是有学阀和教霸的)!于是四年后,备受排挤的易中天先生选择了离开武大。
这么一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在武大教书10年直到离开前都仅仅是一个普通讲师,住在一室一厅的小小蜗居里。直到要调到厦门大学了武大方面才给了一个副教授的职称。对此,易中天当年的同学邓晓芒解释说:这在当时叫“提调”,就是你要走了才给你提职称,你不走就不给你提。
1992年,易中天先生到厦门大学担任艺术研究所所长,很快晋升为教授,随即成了厦大的一张名片!
武大某些人的嫉贤妒能,拉帮结伙,可见一斑。活活将一位宝藏级教师逼得远走他乡。
此可谓武大校耻也!
03
现在的很多人已经不知道刘道玉是谁了,但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个名字在整个中国都如雷贯耳。
他曾是上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的关键人物。恢复高考是当时武汉大学查全性院士向邓小平首倡,而“幕后推手”正是时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的刘道玉先生。
1981年8月21日,刘道玉任武汉大学校长。翌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了国务院对他的任命,并介绍他“是我国解放后自己培养的大学生中第一个担任大学校长的人,也是全国重点大学中最年轻的校长”。此前,中组部本想让他做团中央书记,但被他用各种理由婉拒。
在改革举步维艰、温饱都没解决、互联网尚未出现的80年代,刘道玉校长就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教育奇迹,提携了无数青年才俊。尽管中途受阻、壮志未酬,然而他的成就和影响,早已超出校园和时代,至今无人望其项背。
如果说民国时代中国最好的校长是北大的蔡元培,那么1949年之后最好的校长就是刘道玉。
作为改革家,他大胆创新、甘冒风险;作为教育家,他慧眼识珠、成就斐然;作为良师益友,他爱才如命、义薄云天;作为知识分子,他刚直不阿,不慕权位……
他倡导自由民主的校园文化,从教学内容到管理体制率先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学分制、主辅修制、转学制、插班生制、导师制、贷学金制、学术假制等等,拉开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序幕。在推行这些新制度的时候,他从不向主管部门打报告。刘道玉认为这些都是校长的职责和权力,无须向领导请示汇报。
1981年武汉大学全面推行学分制,到1983年暑假,首批共有28名学生提前毕业,大多数只提前了半年到一年,而一个名叫张瀚涛的学生却足足提前了一年半,成为“中国当代学分制的第一个受益者”。
这个锐意改革的年轻校长,让当时问题成堆的武汉大学成为改革开放的象征之一,被誉为“高教战线上的深圳”。
如果没有刘道玉,如果没有八十年代那种黄金般的大环境,可能很难有今天的雷军。据很多武大人回忆,当时的武大,每天都有新气象,每时都有新空气。学生可以随意选修其他专业的课,可以谈恋爱、跳交谊舞,可以穿最时兴的喇叭裤。如果觉得老师的课讲得不好,可以不听,这是刘道玉在开学第一天说的。
作家野夫曾因故入狱,“故旧犹多回避,先生竟率博士探监,且留影合照。又每年捎药食诸物,以为慰藉。余出狱后亦多蒙先生关照。”野夫感叹,当世校长,几人能够?
著名经济学家邹恒甫教授说,我们这一辈人只知道一个著名的中国大学校长,刘道玉。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好校长,在如今的武大校园里却没有刘道玉的任何题字,也没有一座建筑、一条道路冠上他的名字。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武大校长的名册里都没有他的名字。原因仅仅是他是一个教育理念超前到“异类”的校长,导致那些“九斤老太们”无法容忍他。
在54岁的黄金年龄被迫去职,离开武大校长的位子之后,刘道玉先生拒绝了上面其他的职务安排。“我国的干部只能上不能下,只能高不能低,只能官不能民,这种情况,迟早是要废除的。我既然励志改革,那么也就决心从我做起,我愿意做一个普通的老百姓。”
从此,他成为一介布衣。
从此,刘道玉的名字被武大的后任们从武大清理得干干净净。
此可谓武大校耻也!
04
世所公认:刘道玉先生的生命历程、改革历程,早已与武大、与中国教育血脉相连。他说过的那句名言:"没有自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至今仍振聋发聩。
------ THE END------
转世新号,需您关注
三观一致的朋友可以加下面的微信,点赞、转发是最大的支持!
往文推荐:
克拉玛依的悲伤是一条没有尽头的河流
石正丽女士:被遗忘,也许就是最好的归宿
腾冲,抗战忠魂尚未飘散的边城
无定河 | 因诗而名的大河
在《前夫》们的窑洞前,寻找那些花儿的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