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扒!跟大家自曝20年前的学科竞赛生是怎么学习的

珊爸 珊爸超级爱学习 2023-10-26


前两天聊起“时间花在哪里,成绩就出在哪里”这个话题。于是就有家长问我:


珊爸,你当年搞学科竞赛的时候,投入了多少时间?


我想都没想就回复:


所有时间。



20年前我考上清华之前,就读于广东省最专业的学科竞赛培训班——华附奥班,现在也被称为“神学院”。全班来自全省各地市的60人全部都是因为竞赛特长选出来聚集在这里。


对于当时的我以及其他一些竞赛水平比较高的同学来说,学科竞赛不仅是特长,还是主业,好比体校里的运动员把田径、游泳作为主业一样。


韩寒说过一句话:不要用你的兴趣爱好挑战别人吃饭的工具。我之所以在毕业十多年后,完全离开教育行业、不需要学习奥数的情况下,对中小学数学、物理竞赛知识仍然信手拈来,唯一的原因就是:在当年,这是我吃饭的工具。


虽然现在的学科竞赛“行业”比起我们当年又要发达了好多倍,但对于大部分家长和孩子来说,这仍然是一个略带点神秘的领域。


我发现对这个领域、对我当年的“神秘经历”有兴趣的家长还不少,今天就厚着脸皮自曝一下当年的学习情况。讲得比较零散,大家有什么疑问的可以在文末提出来。






一、升学之路

二、学习安排

三、学习风格之争

四、学生出路


升学之路


聊学科竞赛,或者具体来说就是奥数竞赛、奥物竞赛,小学阶段是没什么好聊的。我就从小升初进入初中开始说吧。


当年,华附奥班是公开面向全省小学生招生的。考试是数学200分+语文100分,全省统一排名,录取前80人。现在这种公开公正按成绩进顶尖初中的几乎是一去不复返啦,到底是好是坏就不评价了。


考试中负责拉开分差的是200分的数学卷,其中大部分是小学奥数题。在那个奥数还不像现在那么流行的年代,学过奥数的孩子绝对是对没学过形成碾压态势的。


部分当年主要看的竞赛书


不过当年的“内卷”程度的确远不如现在。在这个全省统一的考试里,有大约30个同学来自于梅州、湛江等偏远地市。当时的我不禁感叹:数学真是一项特别公平的科目,甭管你有钱没钱,是在大城市还是小乡村里,有本书就能学,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


不过时至今日,数学这个“公平性”也被打破了。每年的高中数学联赛省队的来源越来越集中,2023年广东省一等奖里除了广州、深圳的生源,其他地市加起来不到10%。


进入初中以后,我们一共分成2个班。而在入学的时候,就被告知在初二上学期结束时会有重新分班的考试,只有一半的人能留在直升的竞赛班,另一半需要和普通初中生一样参加中考。


我和其余60个同学顺利考进了直升班,也就是说在初二下学期开始就完全不用操心中考的事,可以全心投入到竞赛学习中去。


数字敏感性强的人这时候应该会提问了:入学80人,分班留一半,怎么还有60人呢?其实在初一正式入学的时候就发现,两个奥班一共有120人。多出来的40人来自于多个渠道:初中普通班中挑选的尖子、递条子想进尖子班的学生等。


事实上,这40人绝大多数在初中就流落到非直升班去了,而且特殊的教学方案也许还影响了他们中考。故事告诉我们,不是最好的班就是最好的选择,适合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初三上学期,奥班又进行了一轮分组:每位同学都要在数、理、化之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科目作为主攻方向。我当时选择了物理组,所以其实我真正的主业是物理。


当年归纳的物理笔记


分班确定能够直升以后,初中生活就平谈无奇了,我甚至记不清初中和高中的分界线在哪里,只记得别人在中考的那一天我放假回家,彻底睡了一整天。


从进入高一开始,就到了竞赛生密集收获的阶段了。最重要的CMO、CPhO等五大学科竞赛每年只有一次,但前后会分地区初赛、省复赛、全国决赛、全国集训队,最后还有机会进国家队为国争光,最长会持续大半年。


一般来说,升高三的那个暑假和高三上学期是大部分竞赛生收获果子的时候。但所有竞赛生都会从升高一的那一次开始积累参赛经验,也就是说前后一共有3次机会。


现在的竞赛圈极度内卷的情况下,甚至有跨两级、三级拿奖的,占了不少高年级名额,真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在我们那个年代,只有少数天才级的才会提前一年拿到省队资格。


我属于竞赛生中比较普通的一类,高三上学期拿到数学、物理的一等奖以后,在次年一月就拿到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了。也就是说,在同班同学参加高考之前,我大概有半年的放松时间。


学习安排


我所在的班之所以称作“奥班”,在学习安排上的确是不同于普通中学学生。


一般来说,中学生在基本的科目之外,还会有一些机动的时间。我记得我们那时候大概是每周2节“任选课”作为广东省最好的中学,任选课的内容还是非常精彩的,相当于现在的大学社团或者通选课。但是我们班的同学从来没有享受过。


从初一开始,每周这2节自由选课的时间,以及每周六上午额外半天的5节课,我们全部用于上奥数课——当然了,正常一周7节的数学也学这个。


可想而知,我们的数学进度肯定是比正常的要超前很多,但我从来没有对比过。就像在桃花源一样,“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已经不清楚正常的初中数学是学什么的了。


初三分班以后,上述时间段全班会被分在三个课室,各自上各自的竞赛内容。在课表上出现数学、物理、化学这三门课的时候,也会比较特殊——对应的竞赛组需要离开去课室单独上课,因为大家的时间线是不一样的。



除了这种安排以外,我们的学习和普通中学生就没有两样了。该学的史地政音体美课程一样不少。不过老师也清楚我们是直升高中的竞赛班,尤其是史地政这些科目的老师,常常会在我们班上感到十分“受挫”——没有人需要在这些科目上追求高分,而大部分学生会堂而皇之地在课上做数学题。


这是课程上的安排,至于课外学习时间,大家都是自由分配的。在当时,整个华附的风格是作业不多,更不会超出上述时间安排补课。学生主要都是自己安排。


我相信大部分竞赛生跟我差不多,70%以上时间用在自己的“主业”,剩下25%分配在语英,副科就看心情了。


学习风格之争


同样是在主攻科目上投入几乎所有的时间,但不同学生之前的学习风格还是不同的。


就拿我们物理竞赛组水平靠前的几名同学来说吧,有的倾向于多思考,有的倾向于多做题,我属于后者。



倾向于思考的同学,往往一道题能想一整天,还要拉上其他同学一起参与讨论,集思广益。而我这种倾向于多做题的人,乐趣是刷完一本又一本题库。到后面越做越快,一本新的题库有70%都做过,另外20%一眼就知道怎么做,唯一收获就是剩下的10%。


不过在当时,能够和水平相当的战友们讨论物理问题,也是我最大的乐趣之一。我们往往会跑到物理组专用课室去讨论问题,一晚上就争论一个点。


在那个网络还不算发达的年代,我们还竟然找到了一个专门讨论物理竞赛的论坛,所以也结识了一些其他地区的竞赛生,后来在清华、北大才正式网友见面。


所以,不管走哪一条学习路线,打开窗户和其他人交流都是必不可少的。现在有的孩子为了搞竞赛,不仅上课和做题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根本没有思考反刍的机会;而且也从不交流,互相提防。说实话,我很不看好这种学习方式。


说回“思考”和“做题”之争。正如前面所说,不管倾向于哪一种方式,在“主业”上投入的时间都是数倍于普通学生。如果说一个高考物理能得140+的尖子需要做10000道题的话,“思考”路线和“做题”路线的学生,至少会做30000和50000道题。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学生出路


肯定有家长好奇:投入那么多时间在一个科目上,出来的学生岂不是偏科非常严重?这些学生最后都不用高考吗?高考考得怎样呢?


我们班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最终直接保送大学的有大约30人,清华+北大大约10个,其他包括南大、复旦、浙大、南开、中科大,最差的保送生去了中山大学。


不是我歧视中山大学,中大是个好学校,但是在具备“保送生招收资格”的学校里,中大真的是排名几乎最后了。没错,保送生人数有限,而能招保送生的学校更有限,985里都得靠前才行。


中间一层都是看过的物理竞赛资料,上面一层是数学竞赛的


这个范围跟今天推出强基计划的大学范围差不多,可以说强基就是当年保送政策的延续。


另外,全省具有保送资格的学生本来就只有100多人,大学完全不够抢的,所以保底也能保送进中大这样的好学校。


那另外一半的同学呢?其中有一些没拿到省一等奖或以上(保送最低标准),但拿到省二、省三等,也会得到中大、华工等学校的自主招生资格,降分录取。当然,他们没得到提前半年放假的机会,得和大部分学生一样努力奋斗到高考最后一天。


其中,还有一部分同学比较特殊,在高一、高二就中途“下车”,离开了竞赛组。离开后,数理化都回到普通路线上课,额外的竞赛时间改自习。这部分同学也有高考取得不错成绩的。


从结果上来看,我们班上大部分同学都进入了985大学。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保送上大学,有不少同学的高考成绩(对,我们全部都照样需要参加高考)仍然非常优秀,甚至有分数差不多够得着清华北大的。


而我的话比较惭愧,高考勉强能考个中大玩玩,距离清华分数线就差一大截了。


  //  

以上就是中学竞赛经历的一篇散文,想到什么写什么,大家姑且看之。有什么想了解的,可以在文末给我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