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李白《子夜吴歌·春歌》
♪ 点击上方绿色按钮⊙收听
子夜吴歌·春歌
李白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译文
秦地有位罗敷女,曾在绿水边采桑。
素手在青条上采来采去,在阳光下其红妆显得特别鲜艳。
她宛转地拒绝了太守的纠缠,说:蚕儿已饥,我该赶快回去了,太守大人,且莫在此耽搁您宝贵的时间了。
注释
①子夜吴歌:《子夜歌》属乐府的吴声曲辞,又名《子夜四时歌》,分为“春歌”、“夏歌”、“秋歌”、“冬歌”。《唐书·乐志》说:“《子夜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因起于吴地,所以又名《子夜吴歌》。
②“秦地”句:秦地,指今陕西省关中地区。罗敷女,乐府诗《陌上桑》有“日出东南隅,归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的诗句。
③素:白色。
④“红妆”句:指女子盛妆后非常艳丽。
⑤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
⑥“五马”句:意思是,贵人莫要在此留连。五马,《汉官仪》记载:“四马载车,此常礼也,惟太守出,则增一马。”故称五马。这里指达官贵人。
赏析
这首诗吟咏了秦罗敷的故事,赞扬她不为富贵动心,拒绝达官贵人挑逗引诱的高尚品质。这是“春歌”,所以用采桑起兴。唐代孟棨在《本事诗》中评价说:“李白才逸气高。其论诗云:‘兴寄深微……况使束于声调俳优哉!’”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格律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
注:○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这首诗的韵脚是:十三元;可“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删一先”通押。
蒙曼讲析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我们这一档节目啊就要结束了,在这一百期节目里,我跟大家一起看过了“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的春日草堂,看过了“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夏日稻田,看过了“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的秋夜空山,也看过了“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的冬日长安,虽然此刻还未到中秋,但我们已经一起领略过了唐诗中的四时风景。现在只剩下最后四期了,讲点什么呢?李白呀,写过一组五言古诗——《子夜吴歌》,一共四首,刚好就是春、夏、秋、冬四季,不如我们就追随李白,共享这一组最美的四时之诗。今天呢,先说第一首《子夜吴歌》之《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在讲这首诗之前,我们先得说说《子夜吴歌》是怎么回事。“子夜吴歌”最早就叫“子夜歌”,相传是晋朝一位名叫子夜的女子所作,声调比较哀愁。那这是一首曲子,有曲子自然要填词,所以后来又发展成了一种五言四句的小诗,专门吟咏男女爱情,这些小诗被收进六朝乐府之中,因为属于吴音,所以称为“子夜吴歌”。这些歌谣出自民间,带着江南水乡特有的灵秀之气,写得既质朴,又动人,号称是“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可怜。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人们都喜欢、都学、都用,后来呢,就形成了多种变体,其中有一种就叫做“子夜四时歌”,按春夏秋冬四季,写四时之景,抒四时之情。在唐朝的诗人里头,李白是借鉴民歌的高手,不仅能学习,更能创新,他这一组《子夜吴歌》,其实就是南朝“子夜四时歌”的继承和提升,那他是怎么写的呢?先看前两句: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大家一看这句就明白了,这是对汉乐府《陌上桑》的再创造,写秦罗敷的故事。那写春天的事情,为什么不讲别的,单要写“陌上桑”的故事呢?因为采桑本身就是最经典的女工,又是最富有春天气息的工作,《诗经·豳风·七月》不是讲嘛,“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采桑是女子之事,符合《子夜歌》写女子的传统。那采桑呢,又是春天的活动,符合《春歌》的要求,自然就拿它来起兴了。
那么这个故事,《陌上桑》原文是怎么写的呢?它一开头是这样说的,“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本来是这样六句诗,被李白简化成了两句:“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那是这样约化好,还是原来那样铺陈好呢?这可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李白这个约化是特别成功的,成功在哪里?在“绿水”这两个字,本来在《陌上桑》的原文里头,罗敷是“采桑城南隅”,“城南隅”是什么呀?城南角啊。这仅仅是一个方位,那“绿水”就不一样了,“绿水”是什么呀?“绿水”是颜色呀,是春天的气息呀!试想一下,一位红颜少女在绿水之滨采摘着桑叶,这多美,又多么富有青春气息呀!一下子就把人带入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那开头两句引出主人公秦罗敷采桑的故事,接下来怎么写呢?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这是在进一步刻画秦罗敷的美了,怎么刻画呢?按照《陌上桑》原文,是“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从手里拿的物件,写到头发、首饰、再写到衣着,无一不高级、无一不美丽,那李白怎么写呢?“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这是不是又简化了呀?简化成一个特写镜头了,罗敷正把她洁白的手搭在青绿色的桑枝上,她的红妆映着白日是那么新鲜。你看他剪掉了什么呀?剪掉的东西太多了,提笼、头发、首饰、衣服,所有的细节描写都剪掉了,只剩下一个手上的动作,一个衣服的概貌。问题是经过了这样的剪裁之后,罗敷还美不美呢?她还是那么美呀,为什么呀?因为颜色。
看李白的诗啊,真是让人愉快,他写颜色真多、真鲜亮。这两句诗有多少种颜色?单从文字看已经是四种了吧?素、青、红、白,两句诗出现四种颜色,相当于什么呀?相当于杜甫的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哪。那不是黄、翠、白、青四种颜色吗?问题是你仔细想,这两句诗,十个字之中包含的颜色其实远不止四种啊。为什么呀?素手是白的、青条是青的、红妆是红的,这都没有问题,问题在哪?在白日呀。白日可不是白的,白日还意味着蓝的天、绿的水、亮亮的阳光、透明的空气,一个白日就仿佛打了高光一样,所有的颜色都鲜明起来了,所有的动作也都活泼起来了。这样一来,罗敷就不用再靠那些华贵的倭堕髻呀、明月珠啊、湘绮呀、紫绮呀,不用靠那些外在的东西,就已经青春逼人、明艳逼人了。那接下来呢,看最后两句: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踟蹰。
我的蚕宝宝饿了,我要回家了,你这五马驾车的太守啊,休要再跟我纠缠下去了。如果说刚才那句“素手青条上”是写罗敷的动作,这两句就是在写罗敷的语言了。罗敷在干啥呀?她在教训那个见色起意,想要调戏她的太守呢。大家想,这两句是不是跟原诗差别最大,按照原诗在讲完罗敷的美貌之后还有大段大段的描写呢,先要写周边人对她的反应,什么反应啊?“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总之是人见人爱,但大家喜欢归喜欢,并没有人上前惹是生非。可是这个时候呢,一个太守出现了,“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这个太守觉得自己是个大官儿,小瞧了这位采桑的民女,大喇喇的就派人上前问人家的来历,想要把人家带回自家,金屋藏娇。于是呢,就出现了后面那段著名的抢白,“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lianlian)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什么意思呀?你以为你是一个太守,你就很牛,我丈夫他比你还牛,我怎么会看上你呢?
那这么长的一大段内容,到了李白这里就成了两句诗:“蚕饥妾欲去,五马莫踟蹰。”李白为什么这么改呀?首先当然是因为诗的体裁不一样,《陌上桑》是长篇叙事诗,当然要精雕细琢让故事完整、生动,而《子夜吴歌》呢,是抒情小诗。如果按照南朝的写法,只能写四句,李白创新,也只是从四句追加到了六句,不可能大段大段的讲故事,必须进行剪裁拼接。但这只是其中的一个问题,还有什么问题呢?大家注意,在《陌上桑》的原文里头,罗敷是拿什么去拒绝使君的呀?他是拿自己的丈夫,说我丈夫比你官还大,比你还厉害,罗敷当时虽然是胜利了,可是我们忍不住会想啊,如果罗敷的丈夫没有那么厉害呢?难道就要从了使君不成?可是到了李白这,这个问题解决了,“蚕饥妾欲去,五马莫踟蹰。”所谓“五马”是什么呀?就是指太守啊,因为按照汉官仪,四马载车是常礼也,唯太守出则增一马。所以呢,“五马”就成了太守的代称。罗敷讲了,我的蚕宝宝饿了,我要回去了,你这个太守,你别纠缠我了。这意味着什么呀?意味着罗敷对太守、对使君最大程度的轻蔑呀!你在我心目中的分量还不如我家的蚕宝宝,这不才是对仗势欺人的使君最大的打击吗?这样一来,罗敷的高傲形象也就非常饱满了,她不是借助任何外在的力量,而是仅凭自己的内心就发出了这样的声音——“蚕饥妾欲去,五马莫踟蹰。”这真是采桑女儿的锋芒,也是青春的锋芒,这样的锋芒是何等美丽,何等动人哪!
我们开始就讲,李白发展了源自六朝乐府的《子夜吴歌》,发展在哪呢?除了我们刚刚说过的,把五言四句改成了五言六句之外,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它的精神。那南朝《子夜吴歌》中的《春歌》一般是什么样子呢?我举一首梁武帝萧衍的作品,“含桃落花日,黄鸟营飞时。君往马已疲,妾去蚕欲饥。”大家是不是一听就明白了,李白这个“蚕饥妾欲去,五马莫踟蹰。”正是从“君往马已疲,妾去蚕欲饥”发展来的呀。可是呢,梁武帝笔下的这个美人儿并不是秦罗敷啊,她就是一个女子,她之所以说出这句话来,是说情人的马累啦,她的蚕也饿了,换句话说,他们约会的时间已经够长了,该回家了。那这首诗好听不好听?当然也很好听啊,而且也清新委婉哪!但是不可否认,梁武帝这个故事少了一点内容,她这个美人儿也少了一点儿精神,少了一点力量。而李白这首《春歌》呢,化用了梁武帝这两句诗,但是把它嫁接到了秦罗敷身上,这样一来,这两句诗一下子就有了更深隧的内涵,整首诗也因此自有一种勃勃英气,这是李白的气息,也是大唐的时代气息呀!
再读一遍: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春天的代言人是秦罗敷,那么夏天的代言人又是谁呢?下一首,跟大家分享《子夜吴歌》之《夏歌》。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