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家姓》第21集(附文字档)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v3103jxov4e


《百家姓》

第21集

黄圣松教授主讲
2017年3月17日

我们今天看到八十二个姓氏,这个姓氏的确是很少见的姓氏,在中国大陆,在台湾都不常见,我很有幸有一位朋友也姓这个姓氏,所以我的手机里面,联络人,通讯录大概有三四百位朋友,有他的电话,所以其中有一位就是这个姓氏,念作于ㄨ,很多人都念作ㄩˊ,可是因为在中国的多音字里面,经常读成姓氏的时候,又会有另外一个读音,所以是念作ㄨ。这个于其实它最早的时候,它跟乌鸦的乌是同一个来源,也就是说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看,乌鸦的乌跟这个于,在最早的时候是同一个字,然后逐渐的分化出来的,所以这个字有ㄨ这个读音,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再来就是我们现在ㄧㄨㄩ三个音,其实在上古音它是很接近的,也有人主张ㄧㄨㄩ三个音,在上古音是一样的,逐渐的才分化为三个ㄧㄨㄩ三种音。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个于跟乌其实在上古音也是一个音。所以它是后来我们在多音字的情况,逐渐把它分得更清楚的时候,才有两个读音。于姓得姓它是始祖于于则。中国人祖先早在距今五千年前,就已经知道要穿鞋了。大家猜猜看,当时穿的鞋是什么样的鞋?一定是草鞋,就近取材。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就是可以用适当的草来编织,然后就做成草鞋。逐步的才有所谓的用皮革做成的靴子,或者是履这样的鞋子,那也是比较晚一点的事情。据说最早发明这个鞋子的就是于则,所以黄帝大臣发明了,于则他发明了鞋子之后,而且因为有很重大的贡献,所以据说黄帝就把他封在一个地名叫做于的地方,所以后来他的子孙就以于为姓氏。于姓的子孙主要是在广陵这一带繁衍,也就是现在江苏省的江都县这一带,所以它的堂号也就称为广陵堂。
我不晓得各位有没有穿过草鞋?草鞋我很小的时候曾经穿过,因为我们家族里面的长辈往生,往生的时候,当然我们要送最后一程,最后我们要出殡的时候,大家都是要换上孝服,然后也要穿草鞋。那个时候因为年纪小,然后也不习惯穿草鞋,所以我的母亲就帮我们穿了袜子,然后再穿草鞋。即便如此,那个草鞋它其实没有非常的细致,所以它还是会有一些凸出来的梗刺,穿起来其实没那么舒服,尤其我们又要跟送葬的队伍一起行走,所以非常痛,而且会刺到脚底,以前的柏油路也没有像现在这么的平整,偶尔还是有蛮多碎石子的,草鞋的鞋底其实也不是很密实的,所以你踩到地面上的时候,小石头那个锐角就会刺到脚底板,所以很痛,所以大概走不到两百公尺就投降了,后来就直接坐车子了,然后就直接到墓地的时候才下来,就减少很多痛苦。所以我小时候是有穿过草鞋的,但是真的不舒服。我想大家应该基本上连看都没看过了。真的有看过实物吗?还是看照片?博物馆里面,那当然,那个跟现实生活里面所看到的,可能还有一点点的差距。台湾的草鞋现在在外面也不容易买了,即便现在用在丧礼,基本上现在也都不穿草鞋了,大家都是用轻便的布鞋来替代。所以草鞋在台湾真的已经不多见,说不定真的只有在博物馆才见得到了。
我们看到有个堂号,于姓的堂号有一个救民堂。这个救民堂典故来自于明朝,有一位永新的这个县县令,叫做于仲宽。当时南乡的龙仁和作乱,而且带兵的将军据说要把南乡人给杀光,然后来充他的战功,这样他才能够向他的叛党的首领说,我杀了多少敌人。因为南乡也是属于永新县的管辖范围,所以于仲宽这个县令,这个县长,就保护南乡人,极力的跟带兵的人来抗争。所以南乡人就很感激他,所以后来南乡人有很多生了男孩之后,就以于仲宽的仲宽为名,所以当地就有很多名为仲宽的小朋友,来纪念这位勇于抗争的县令。
所以取名其实原则上有很多的方法,但是我自己还是比较建议大家,如果我们以后有那个因缘,有结了婚,也有孩子了,不妨我们可以从古圣先贤的智慧里面来撷取一些名字。那样不仅对孩子有更宏大的一个期许,其实孩子在介绍自己的名字的时候,也觉得我这个是有很好的典故的,无形之中也是为他建立了一个自信心。像这种例子我举一个,我们台湾有一位很知名的主播,后来他从主播台退下来了,最近这几年去主持节目,叫做李四端,一二三四的四,端就是开端的端。各位看到李四端这个四端,就会想到他这个典故出自于哪里?孟子,孟子的书里面有讲到,人都有仁义礼智四端,所以他这个典故就是从孟子而来的。
我再举一个,香港有一位很知名的演员,在先前我也跟大家报告过,他演了好多出喜剧,尤其像《九品芝麻官》,《唐伯虎点秋香》,在电视台在电影经常会播送,那一位知名的演艺人员叫做周星驰。周星驰这个星驰其实也是有典故的,他这个名字是从王勃的滕王阁序里面,“俊采星驰”,从那个星驰提炼出来的。所以你看,他如果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可以把他的名字,把它用典故的方式来跟大家介绍,既可以增加他的自信心,也可以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所以不妨我们读了这么多的圣贤书,总有一些,你觉得自己蛮有感触的一些名言佳句,我们不妨可以把它提炼出来,为自己的孩子命名,说不定也可以为自己的书轩来命名。
今天星期五,再次的提醒各位,下个礼拜一,要请各位做一个小小的作业,把自己的书轩,把自己的书房定一个名号好吗?可以。为了要鼓励大家,我也献丑一下我自己书房的名字,上一次我跟大家报告过,我的书房的名字叫左经山房,其实我还有请一位朋友,也是擅长书法的一位年轻朋友,我请他帮我写了一副对联,我原本是把它挂在我旧家的中堂。这个所谓的中堂,就是进到我们家里面客厅的正中央。所以我们都会,在古代,在客厅的正中央就会挂一幅字画,通常在上面就会加一副横匾,这个横匾就是这个厅堂的名字。我因为客家人,所以早年的时候,我们在乡下生活是比较困苦的,因为我父亲后来考上了公务人员,所以后来才从乡下搬到都市里边来生活,所以生活上面就有了比较大的改善,可是因为自小就是生活在这样的气氛里面,所以父亲母亲对我们的训诲就是,其实我们都应该不要铺张浪费,要节俭持家,所以一般人对于客家人的性格,大概都会比较趋向于比较节俭,比较刻苦耐劳。这个是比较中性的说法。如果是比较负面的说法就会说,客家人都很小气,铁公鸡,如何如何。我因为自小受到庭训,还有慈训,所以后来我长大以后,觉得自己成家立业了,所以也在旧家题了一个中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上联,下联呢?“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所以我就取这两句的第一个字,然后请我的朋友也写了一副横批,就挂在我们家中堂,叫做一半堂。一半堂什么意思?就是要买什么东西就买一半好了,不要买那么多,用完再去买,你买着囤着,其实那个东西也坏掉了,不如你就先买够用的,然后用完了再去买,而且更新鲜。因为我们节俭,所以用这个一半堂,感觉好像也是把家里面的庭训跟慈训,也可以寄托在这上面,也希望能够把这个观念也传承给下一代。所以古人都会为自己的书轩名,为自己的厅堂来立名取号。我想这个也是古人在传承他自己的家风,传承他自己的价值观的一种方式,希望能够形塑出这样的氛围,让他的子弟,让他的家人能够感受到这个理念,所以我们讲所谓的传统传统,其实就是在耳濡目染之间传承的。好,就请各位下个礼拜想想看,或许已经想好了,也没关系,已经想好的话也可以多思考一些。
我们再看到下一个姓氏,八十三个姓氏时。时这个姓氏也是非常少见的姓氏,在台湾跟中国大陆都没有进入到前百大。时姓最早的起源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在春秋时代有殷商的后裔,因为在西周初年的时候被封在宋国。所以到了春秋时代的宋国,有一位大夫名字叫做来,受封于时这个地方,所以,大夫来他的子孙就以时做为了姓氏。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时姓其中有一支,就是从商王的姓氏子姓派生而来的。另外一支起源也是在春秋时代,是在楚国,楚国有一位大夫叫做申叔时,因为他的名字里面有时这个字,所以申叔时的子孙就以时为姓氏。时姓因为后来集中在陇西郡来发展,所以后来时姓的堂号就以陇西堂为主。
我们看到下面时姓的历史名人,大家对时姓是比较陌生的,在历史名人里面,我也检索到了这两位,也值得跟大家来推介一下。第一位是时溥。时溥是唐朝末年的人物,他是唐朝末年地方的军阀。为什么地方上会有这么多的军阀?其实这个就跟我们这几次谈到的安史之乱有关,在安史之乱之后,中央朝廷为了要去加强对地方的控管,所以就委任各地方有所谓的节度使,加强去控制地方。可是本来这些节度使他的任务是要去控制地方,注意一些什么叛乱或者是民匪,要加以就近绥靖,没想到这一些节度使就自己做大。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这些节度使就变成尾大不掉的地方势力,反而加剧了唐朝中央政府控制地方的困难度。所以我们看到有很多的节度使,其实说穿了,用我们现在话来讲就叫做军阀。这位时溥也是一样,所以这边说他一度割据徐州。时溥后来他在地方上势力很大,但是他算是比较对中央政府听从的节度使。
当时因为唐朝末年的时候,又有一股叛乱兴起,叫做黄巢之乱。黄巢之乱这个黄巢,其实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好了,其实他是农民起义,从朝廷的政府,他会认为说你们就是民变,你们就是叛匪,可是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就是官逼民反,政府已经没有办法照顾我们了,天灾人祸不断,政府不但没有抚恤,而且还持续的摊派很沉重的赋税,老百姓受不了了,只好走上叛乱一途,所以我们从某个角度来看,就会得到某个结论。但是我们在读历史书的时候,其实我是比较希望,我也是跟我自己的学生说,我们应该要从多元的角度来看,从别人的立场,从对方的立场,从不同的立场来看,其实我们得到的评价也都会不同。所以这个黄巢他就开始叛乱了,然后这位时溥当然受中央政府的命令,就要来镇压。可是,当时他所率领的部队后来居然哗变,这个哗变。也请大家稍微的给它注记一下,所谓的哗变就是在军中有了叛乱,也就是在部队自己本身它就分裂了,所以造成哗变,就是影响了军心,所以后来,他没有办法去压制这军中的这些杂音,所以有一股势力就开始蠢动,甚至于他所带领的部队就直接叛逃了,这个叫做哗变。在文献里面,还有另外一种类似像哗变的叫做夜惊,夜晚受到惊吓,那个夜惊。那夜惊是什么?夜惊它也是一种浮动,军心的浮动,可是它跟哗变的情况不太一样。哗变我们刚刚解释过了,是军队里面有叛乱,所以后来造成分裂。夜惊通常都是出现在这个部队在经过了血战之后,惊魂尚未抚定,所以到了晚上就发生了所谓夜惊。
我讲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春秋时代,晋国跟楚国有一个很重要的大战,这个大战叫做邲之战。邲之战是在黄河的,现在河南的洛阳东方,有一个地方举行会战。在邲之战的时候,其实楚国是很强势的,晋国的部队他们自己就将帅不和,有人主张要战,有人主张不战,所以他自己内部就已经矛盾了。到最后不得不战的时候,因为晋国本身内部就有不战的这种声音,所以有一些人是很消极的去作战,所以一开始接触,双方一开始接触,就有人准备要跑了,已经在黄河边上准备了船只,而且那位将军下令,先坐上船渡过黄河,回到黄河北岸的,就是晋国他能够控制的区域,能够先上船,然后回到黄河北岸的有赏,才刚刚开始接触,就已经有人准备撤退了。结果大家看到苗头不对,就争着要上船,船它一定有它的容量,所以很多人想要攀附这个船沿,至少我可以攀着这个船然后可以过河,可是因为攀附的人太多了,导致这个船重心不稳,甚至于往下沉。所以这位将军就指挥船上的贵族,拿刀直接把攀附船沿的那个手全部剁掉。结果《左传》里面形容,光那个剁掉的手指,掉在船里面的那个手指是可掬,可以用手这样捧起来。所以在会战一开始,晋军士气就已经溃散了,晋国的部队已经军心溃散了。结果留在战场上的,当然看到人家跑,可是自己又没有办法脱离战场,当然就是想办法回避,不要跟楚国的部队正面交锋。所以那一场大战还没开打,就已经军心涣散。一接触之后当然就打败仗,打了一个天大的败仗。好不容易,有一些余部透过当地征收民船,然后渡过了黄河北岸,在北岸已经集结了很多散兵游勇了,都是已经被打散的部队,好不容易回到北岸之后,在北岸上面的将军就要开始收拢,然后可能在岸边住一个晚上,隔天要开拔回国了,所以当天晚上就发生了夜惊。
《左传》里面没有特别讲,可是你从前面的过程你就知道,这些人心中非常的惶恐,非常的害怕,因为他们害怕楚国的部队,会不会摸黑渡过黄河来偷袭。当然在史书里面,是没有记载楚国有这样的举动,但是他们心中的恐惧,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是非常可怕的,是非常的担心的,而且又在黄河边上,因为当天会战结束之后已经傍晚了,不可能再集结再往后退,再往北方撤,所以只能够就地扎营,当天晚上就发生夜惊。就怎么样?就有人开始做恶梦。做恶梦各位有经验吧?有,很多人做恶梦的时候不仅会喊出声音,而且会有很大的肢体动作。所以有人受到了白天的战场杀戮的影响,晚上就喊救命救命,大概这样喊,有人开始喊了。其他的人不明就里,因为同帐篷的人喊,同帐篷的人就会说也跟着喊。所以某一个区块就开始乱了,一乱起来之后,整个晋军的大营就开始弥漫着一个恐怖的气氛,就开始以讹传讹,居然有人喊说楚国部队杀过来了,所以一团乱。这个就叫夜惊。一直到天明,大家已经看清楚了,才知道那一个晚上大家拿刀乱砍,因为没有照明,砍死了很多自己人。这种状况古往今来太多了!所以军心的控制是最重要的,不管在哗变,不管在夜惊,一旦军队碰到这两种情况,都是损伤很惨重,而且都是自己人伤害自己人。
所以当时时溥因为军事哗变,他的部队哗变,所以只能够回到徐州去,回到徐州去之后。因为他的这个任务没有达成,所以朝廷就把他贬官,贬官为节度留后。这个所谓的留后就是比节度使降一级,就是节度使如果他要领兵作战的时候,这个所谓的节度留后就不能够随军出征,他就是在根据地,做为根据地的一个统帅,所以没有办法像节度使领兵作战,所以他就是被贬官,后来辗转又担任另外一个地方的节度使。后来他在对黄巢的作战里面,也屡屡建功。所以在黄巢敉平之后,朝廷颁布时溥功居第一,所以后来就有一些提拔。
我们再看到后面,后来因为朝廷委以重任,让他担当蔡州四面行营兵马都统。这个都是临时的职官。这所谓的蔡州四面行营兵马都统,就是驻扎在蔡州邻近的几个州县,所有政府军都受时溥的节制,都由他来统领。但是这个不是常态的,是一种临时的受命。后来他又去讨伐另外一位叛将,叫做秦宗权。秦宗权的手下有一位朱温,朱温的手下有一位叫庞师古,最后居然打进了他当时的根据地。时溥全家人就自焚于燕子楼。为什么要自焚?因为他已经兵无可退了,以他当时对于这些叛军的处置的手段,都是蛮凶残的,所以他知道如果今天被抓被俘,下场一定难逃一死,可是中间的折磨一定够他们好受的,所以他们宁愿自焚而死。所以时溥虽然说在政堂上,在沙场上也是屡屡建功,但是到最后居然也是下场如此,也是让人唏嘘。
我们看到另外一位比较正向的人物,来转换一下心情,叫做时大彬。时大彬他就不是什么官场的大官,也不是沙场的勇将,他是一位做紫砂壶的师傅,是明朝人。这位时大彬在当时是时鹏的儿子,他是当代紫砂壶的四大名家之一,所以时大彬也是子承父业,接续他父亲的手艺,所以也就成为紫砂壶的大师。时大彬一开始的时候他是向供春,也是一位做壶的名家来学习。大家会觉得很怀疑,他自己父亲就是紫砂壶的名手,名匠,也是很有名的工匠,工艺师,为什么还要让他去拜别的师父?这个就是古人的智慧了,古人说易子而教,有听过这个话吧?就是同学的孩子跟我的孩子,我们交换,所以同学教我的孩子,我教同学的孩子,这叫易子而教。即便是再怎么样出色的学者,老师,也都希望易子而教,因为自己对自己的孩子,他在教育的过程里面,因为他还有另外一个身分在里头,所以不容易去严格要求这个孩子好好学习,或者是会对这个孩子有过度的期待,反而没有办法让他循序渐进,因为是教自己的孩子,这样了解我的意思,所以就是要易子而教。所以像时鹏他是名家,但是他这个手艺一开始的时候,还是让他的孩子跟他的朋友供春,也是当代的名家来学习。刚开始的时候,时大彬跟他的师父学做壶,可是是做大壶,后来就改做小壶。这个所谓的大壶小壶,各位不要把它想像成那个大壶,是那个好大的那个大茶壶,各位有没有看过那个很大的茶壶?比那个大锅子还大,不是,它那个所谓的大壶,就是一般我们在家里面招待客人的时候,我们用的那个比较大的那个壶。有看过吧?那个壶,可能我们会比较丢多一点茶叶进去,然后泡一壶茶,可以倒好多杯的,那个叫大壶。还有另外一种是很小的,有没有?就是我们台湾喝那种老人茶,可能倒一倒没几杯就倒完了,然后再重新泡,那个叫小壶。所以大壶小壶的尺寸是如此。他自己改做小壶之后,反而身价更高,更多人喜欢他做的小壶。而且当时就把他的壶称之为时壶,或叫大彬壶。而且也跟同时代的另外两位做壶的名家,李仲芳、徐友泉,并称为壶家妙手。所以这个也是古代工艺非常杰出的工艺师傅。
再来我们就往下看到下面一个姓氏,第八十四个姓氏傅。傅这个姓氏在台湾也算是比较多见的,排名到五十六。在台湾,傅这个姓氏除了外省籍,就是一九四九年从大陆来台湾的这些人士之外,其他姓傅的台湾籍的人士,大概一半以上都是客家籍,所以这个也算是客家的大姓。傅姓是出自于商代,商朝有一位宰相叫做傅说。我们在古书里面,看到说话的“说”这个字,其实都应该把它读成悦,喜悦的悦,就是把言部改成心部。傅说的时代,是商朝的时候高宗武帝那个时代,武丁的时候,因为国力衰退,他自己也想要励精图治,所以希望能够找到得力的大臣,据说有一天武丁作梦,梦到神仙向他推荐一位人才。可是这个人才在梦中,那个样子就是好像是一个奴隶的样子,因为穿得破破烂烂的,也没鞋子穿,然后感觉好像是奴隶的身分。他睡醒之后就派人去打听,因为那个影像,他那个人的样貌,他还记得算清楚,所以就辗转的在傅岩这个地方,找到了这个奴隶。这个奴隶他没有姓,他一开始没有姓,他的名字叫做说。后来武丁觉得你身分很低,没关系,英雄不怕出身低,所以他就加以试练,觉得这个虽然说是奴隶身分的人,不过想法很有见地,然后做事情也很有效率,所以就逐步的提拔他,由奴隶的身分,然后慢慢的平步青云。可是因为他没有姓,所以后来武丁就说,既然当时我发掘你的时候,你在傅岩这个地方,那干脆我就赐姓于你,你就姓傅好了。所以后来我们在文献上就称他叫傅说,是这么来的。所以果然让他治理国家之后,天下大治,所以武丁也就成为殷商中期的中兴之主,国事又大振。后来傅姓,也就是从傅岩这一支派衍下来,这个是其中的一支。
再来,另外一支是出自于姬姓,是黄帝的后代。黄帝的后代有一位叫做大由,也是受封在傅,后来也是以封地名做为姓氏。至于大由所受封的傅,跟傅说当时被发掘的那个傅岩,应该不是同一个地方了,只是刚好这个名称有相近而已。还有另外一支是从赖姓改姓为傅姓。因为在春秋时代,楚灵王在位的时候,这个赖姓的族人被楚灵王给杀害了,所以赖姓的人就改姓,改姓为罗跟傅这两个姓氏。所以在中国古代,这种因为迫害,或者是因为要躲避战乱而改姓的例子,也蛮常见的。当然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在融入汉文化圈的过程里面,也纷纷的改了汉姓,所以也有外族改姓傅姓的,也有。这个就请大家自己参看。
我们看到下面的这个堂号的地方,有一个傅姓的堂号叫做兴商堂。光看这个字面,你就知道这个是复兴殷商。所以他的典故就跟刚刚我们讲的傅说,是同一个典故,因为傅说的关系,让殷商能够重新来兴盛,所以后代子孙就以这个典故来立了堂号。
我们看到右边,我们看到傅姓的历史名人,这边我们介绍两位,第一位是傅玄。傅玄是西晋的文学家,思想家,他自己其实在官场上面,也是蛮有建树的,而且他在职务之内常常的向皇帝禀报,希望能够把他自己治国的理念,让皇帝能够了解,而且他还有另外一个制度,后来皇帝也采纳了,西晋的皇帝就以他的谏言,重新来颁定了所谓的五等制。请各位看到傅玄的第五行,这个五等制就是五等爵,五等爵其实在中国先秦老早就有了,只是后来因为到了汉朝,这个五等制就被废掉了,所以后来两汉四五百年的时间,就没有看到这样的五等制在朝廷里面运用。到了晋朝的时候,由傅玄重新的向皇帝谏言,希望重新再恢复五等制。这五等制就是五等爵,五等爵是哪五等?很简单,就是公、侯、伯、子、男,公、侯、伯、子、男这是五等爵。所以后来,晋朝重新启用这个五等爵之后,他在封赏这些大臣或功臣的时候,就会常常依照他的功劳的高低,依照他的声望,给予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制来颁布。所以后来傅玄他就受封为鹑觚男,公侯伯子男的男,他就受了男爵,后来又提升他为子爵。所以下一行,有没有看到?傅玄就进爵为鹑觚子。所以五等爵是这个意思。
但是我们再回来,我们再思考一下,这个五等爵为什么是五等?这个五等爵到底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我们看到在《左传》里面,的确是有这五等,有这样的一个称号,但是我自己研究的成果,我自己是觉得,这个五等爵真正的被形塑出来,已经到了战国时代。战国时代我们有好几次都谈到,战国时代很流行什么样的思想?五行的思想,五德终始之说,所以这个五等爵,其实也就是在战国时代,那样的时代氛围之下它被凑出来的。为什么说它是凑出来的?因为如果我们从西周的文献,从西周的文献来看,真正的爵只有三个,就是侯、甸、男,只有这三个。这个甸我写一下。侯甸男,侯跟男就是五等爵那个,那个没有问题,写一下好了,真正的爵的等第只有这三个。大家就会觉得,跟五等爵的落差也蛮大的,对,所以我就刚刚跟大家提到,这也不是我第一个提的,在战国时代,为了要去符合五行终始之说,五德终始之说,所以就另外再串入了两个爵称进去。这两个爵称,其实战国人会把它摆到里面去,它也是有一些背景渊源的。首先我们看到那个公,公其实是一种敬称,它是一个敬称。应该是这几次我们都提到姜太公,姜太公到后来分封到了齐国,去当齐国的国君,可是他在朝廷里面他还是有他的职位,所以他在朝廷里面他当职位,我们把它称之为卿士,这个卿士就有点像后来我们讲的宰相。所以对于这个卿士,因为他是周王室里面,周朝廷里面的最高的执政大臣,有好几位,总共有六位卿士,所以对这六位卿士予以尊称,就称他叫什么公什么公,称他叫什么公什么公。他自己的爵称不变,他自己原本是什么爵,它是没有改变的,只是予以敬称。如果他今天他没有担当卿士了,在文献里面,就不会再出现称他叫什么公的状况,就回复到他原本一般的爵称。这样理解了。所以公事实上是由敬称,然后到战国时代,把它拉进来变成五等爵的最高等。这是一个误会,但是它也有它的一个背景渊源。
我们看到侯甸男,侯其实是在等第里面最高的一个爵等,侯这个字本身的本意事实上是讲标靶。这个标靶就是,你看到侯这个字右下角不是一个矢吗?矢就是箭,箭射出去,我们必须要有个标靶,所以那个侯就是标靶。所以侯这个爵等,在西周时期它是最大的封爵,而且都是在比较周边的地方,他的土地比较大,给予的权力是比较大的,他可以有比较精良的武力,为中央朝廷来镇守四方,所以侯面积大,权位高。
那甸,我们看到这个字,它跟男一样,都有一个偏旁,都有一个田。所以甸跟男的工作是做什么的?对,就是种田的,可是并不是叫他去种,是说他就是专门为周王室周朝廷来耕种,所以他是一个农业为主的诸侯国,它通常这两个地方都是农业为主。可是既然都是以农业为主,为什么还要把它分成两个爵等?因为他们要提供给周朝廷的赋税的比重不一样。甸跟男谁要上缴国库的比较多?是男,男的赋税沉重,所以在爵等里面他比较低,通常他也是比较封在周王室周王畿,比较离周王室比较远的地方,所以它就跟甸还是有一个远近之分,还是有个高下之别。
大家会想说侯、甸、男跟公、侯、伯、子、男,那个男可以对应到五等爵的男,这不成问题,那甸呢?甸它怎么在五等爵里面没看到?原来这个甸在文献里面,经常都不称他什么甸什么甸,而称他为什么伯什么伯,郑伯,或者是什么什么伯。那为什么会称他叫什么伯什么伯?我跟各位报告,这个伯其实它应该只是兄弟排行而已,它原来就是兄弟排行,我们都知道,兄弟排行,伯仲叔季,如果没有意外,在周人他的继承的制度里面,是长子继承,所以这位继位的国君,他本来在兄弟里面他就是大哥,所以他即位他父亲所留下来的国家之后,他理所当然也就被称为什么伯。有没有用别的排行,叫什么季、什么仲的?也有,但是比例就不高。所以我们看到什么伯什么伯,其实他的爵等是甸,但是因为经常都是长子继位,所以大家就以为说,这个伯事实上它是个爵等,所以就纳入了我们看到五等爵里面的中间一级。
子这个也很有趣,在西周的文献里面没有子,可是为什么会把子纳进来?我自己研究的心得是,这个子其实就是中央朝廷,它对于地方上的一些部落民族的首领,予以羁縻的称呼。在明朝的时候,云贵这一带有很多的所谓的少数民族,所以明代的朝廷都给他们一些羁縻的职官,我们把这个制度叫做土司,就是当地他去司理,他去管理,他那个部落或那个地区就是他最大。中央朝廷我承认你的身分跟地位,但是你不可能调职,你不是一个正规的行政系统,但是我就承认你的身分地位,是这个意思。所以那个子也是这样的意涵,所以后来也被纳入了这个五等爵里面。
所以五等爵这个说法,我坚信应该是战国时代才被凑出来的。后来两汉时代废掉了,到了晋朝又回复了。所以我们这边借由这个机会,跟大家介绍一下,先秦时代这个五等爵的制度的演变。
我们再回来傅玄,傅玄他不仅在政途上面是很顺遂,他自己也有思想上的一个突破,他在思想上面,他主张有唯物论的一种唯物思想,什么叫做唯物?唯物跟它相对的就是另外一个词汇,叫做唯心。前几天我们也谈到了,这个所谓的唯心,讲得简单一点就是所谓的心学,王阳明这一派的心学。当然没有那么简单,在中国思想史,唯心唯物的流变过程是很复杂的,但是我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就简单来说。所谓的唯心就是认为,这个世界的构成是因为心的作用而存在,如果我的心没有作用,这个世界是不存在的。我打一个比方,在六祖惠能的故事里面,大家也应该听过这个故事,有两个老百姓看到那个旗子在动在飘,一个说那个是风动,另外一个人说,不是,那个是旗子动,惠能法师就说,两位施主,这个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子动,是两位的心在动。懂这个意思吧?也就是跟这个心学的角度,是比较接近的,这个世界的组成是心的作用,如果你的心没有作用,这个世界对你就是没有任何的干系。
唯物就是认为,这个世界它还是有具体的东西存在。但是在傅玄他的思想里面,他认为构成这个世界具体的那个物质也好,那个能量也罢,它是具体存在的,而那个东西他把它称之为元气。其实傅玄的这个元气的说法,其实也是前承于老子、庄子,认为这个世界是由气存在的。只是有的时候气的论点,它在流变的过程里面也很复杂,因为讲到这个气,它也是很抽象的一个概念。有的时候有些学者认为这个气,它会比较偏向于非物质的,它就会比较接近于像心学,我们刚刚谈的那个方向;有些他又会把气讲得是比较偏向于物质的,它是一个物质,只是我们看不到而已,我们打个比方,就好像空气一样,它是存在的,只是我们看不到,可是它是比较偏向于物质的这一边。所以在思想上的流变,的确这样的论辩是异常的复杂。傅玄他所提出的这个元气论,也对后来,对于这个世界的组成,我们所谓的世界观,它在中国思想史上面也有一些建树。
我们再看到另外一位傅姓的名人,叫做傅山。这位傅山就也跟傅玄一样,其实他也是研究老庄出身的,所以他自己对于老庄的典籍,对于老庄的思想,他非常的喜爱。所以他有些自号,说他自己,老夫学老庄者也,我本徒蒙庄,吾师庄先生,所以他对于老庄的思想,他认为他自己是直接继承老庄的嫡传,所以有很多的见解跟阐发,也在当地相当的著名,在当时也相当的著名。傅山不仅他对于老庄思想很精通,他也精通药理,也是一位医生。而且更有趣的,我们看到倒数的六行,倒数第六行,有一部小说叫做《七剑下天山》,作者是梁羽生,不晓得各位有没有读过?梁羽生的这部小说,后来也改编为同名的电影,也叫《七剑下天山》,这七剑里面的首席,就是第一把交椅,最厉害的那一位,就是傅山。所以小说里面,也把傅山编派为武侠人物,而且在《七剑下天山》里面,还称他为医侠,就是他自己会医术,而且又是一个行侠仗义的剑客。所以这个小说把他编派进来,也是蛮有趣的一个插曲。不过在真实的人生里面,傅山是一位温文儒雅的人,既是医生,也是一位读书人,当然舞枪弄棒可能练练身体可以,真的要去行侠仗义恐怕是没有的。所以这是傅山的一些简单的介绍。
我们再往下看,我们看到下面一个姓氏,皮这个姓氏。皮这个姓氏在中国大陆跟台湾,都没有进入到一百大。皮姓起源于樊姓,是周朝大臣有一位仲山甫,因为辅佐周宣王立功,所以受封于樊这个地方,所以仲山甫的子孙有一位叫做樊仲皮,他因为在周朝担任卿士。这个卿士就是刚刚我在上一段提到的,就是在周王室里面,担任宰相这个位阶的大臣,一般同时期都会有六位。所以这个樊仲皮因为担任卿士,受封于皮,因此樊仲皮的子孙就以皮为姓。所以后来这个皮姓,就在下邳郡形成了望族,所以它就世称为下邳堂,以这个为堂号。
在历史人物里面,有两位值得跟大家来介绍,第一位是晚唐的诗人皮日休。这位皮日休大家对他好像没那么了解,因为一般我们在读唐诗的时候,大概都不会特别去谈晚唐的诗歌,大致上我们在阅读大概都是初唐盛唐,了不起到中唐,读中唐的时候,大概就是读元白的作品也就差不多了,代表中唐的一个诗风也就足够了。晚唐大家如果要来读的话,一般也会选择什么?小李杜,李商隐、杜牧。对于皮日休,还有跟他同时期跟他齐名的陆龟蒙,就会比较忽略,其实皮陆二人,他们在晚唐也有他的建树。一般我们谈到晚唐的诗风,大概都是走向于绮靡,像小李杜这两位,他们的诗风就是比较艳丽的,堆垛辞藻的。不仅唐代的晚唐如此,其实我们看宋朝,在南宋晚期也有这样的一个趋向,包括后来的明朝也是如此,为什么到了一个朝代的末期的时候,经常这个诗风词风文风,都会比较重视形式?这个是很有趣的一个现象,我读一些学者的理论,他们是认为到了末代的时候,因为整个国势中衰,当国势中衰的时候,很多人生活就没有了一个重心,因为不知道国家什么时候会有很大的变化,所以很多人因为失去了生活的重心,只能过一日算一日,所以他没有一个很远大的目标,所以只能够今朝有酒今朝醉。所以很多的文人墨客也好,很多的达官贵人也罢,就在这样的一种社会风气之下,就只能够投身在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生活之中。所以到了晚年,这个生活绮靡的人非常的多,靡滥的人很多,所以也就会影响到社会风气如此,也就会影响到诗风、文风、词风。所以这样的状况,也不是单一的朝代如此,很多个朝代都有共同的趋向。所以学者就归纳出了这样的结论,提供给大家来做参考。
可是像皮日休跟陆龟蒙,他们虽然说生活在晚唐,这样的绮靡的气氛之下,可是他们却标榜应该要励精图治,应该要活出新的生活,所以他的诗就有两种形态,一个是奇,一个是朴。我们看到倒数第二行,奇跟朴这两种形态。这所谓的奇,就有点像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他为了要去突破形式上的一种框限,因为刚刚提到了,晚唐大部分的诗人,他们的诗作都是堆垛辞藻,所以你要去突破,所以他会去用一些比较特异的典故,或者是比较拗口的一些文字,来把他想法表达出来,所以他有一些奇险的特色在里面。朴就是很直白,没有什么样的文字雕垛,所以那个就是更针对当时的诗风的状态,来做一个批判,来做一个反动。所以奇跟朴是他的两种特色。而且他的诗作,大多数都是反映民间疾苦,延续中唐的这种诗风。为什么他会反映民间疾苦?其实也跟他当时参与黄巢起义有关。前面我们也提到黄巢,在唐代末年的时候,由黄巢这个人领军,然后引起了民变,从朝廷的角度来看,你们就是叛乱集团,可是就是因为老百姓生活过不下去了,所以大家才铤而走险。皮日休因为本身他就关心民瘼,他就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所以他参与其中。当然这个是我们可以理解的。但是也有另外一个说法,说他是陷巢贼中,这个就是比较以官方的角度,来称呼黄巢这一帮起义的民众,称他叫做贼,黄贼,而且同情皮日休,认为他是陷入其中而难以自拔,也就是说他已经卷入在漩涡里面了,已经在这个叛乱集团里面了,他即使想要离开,也没办法离开。所以这个角度又是另外一个思惟。但是我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从他自己的生平事迹,还有他的创作的理念,他应该是主动的自动的去为人民发声,这是我比较认同皮日休的角度。所以后来鲁迅也非常赞誉皮日休,他说皮日休是唐朝末年,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所以这个也是对皮日休的诗作的一个无上的赞誉。
再来皮姓的历史人物还有另外一位,时代就更晚了,叫做皮锡瑞。如果各位有研读中国经学史,皮锡瑞的经学历史,这本书是很重要的一部。皮锡瑞他自己很年轻就学习《尚书》。《尚书》我们在后面会提到,《尚书》这本书,其实是在西汉初年的时候,有一位儒生叫做伏胜,胜利的胜,他的本名叫做伏胜,可是我们在文献里面称他叫做伏生。就像贾谊,贾谊在西汉初年的时候,大家也称他叫做贾生。那个生是什么意思?现在我们讲什么生什么生,其实是讲学生称呼老师。所以我们老师称学生就称孙生、杨生,就是孙同学、杨同学的意思,可是在西汉的时候,他们称这个什么生什么生,事实上是先生的意思,贾先生,伏先生,先生是一种敬称,不是现在我们一般的称谓。像早期日本话里面,这我们台湾因为受到日本人统治过,所以我们也沿用了日本的称呼,我们称老师叫做せんせい,那个せんせい写成汉字就是先生。其实日本的这个称呼更早以前,在中国传统里面就是这么称呼了,就是敬重的长辈或老师也称先生。所以这边的伏生就是伏先生、伏教授、伏老师的意思,他的本名叫做胜利的胜。这个伏胜的事迹,我们以后谈到伏姓的时候再细讲。因为他自己研究《尚书》,伏生又是传《尚书》的老祖宗,所以他就替自己的书斋,取了一个师伏堂。你看有典故,有来历的,学习伏胜,学习伏生,所以学者就称他叫做师伏先生。他自己研究经学,非常的强调,我们要了解中国的经学发展,一定要去了解所谓的今古文之分。
所以请各位看到皮锡瑞的这一段落的上面算下来第五行,要去了解汉代的今古文家法,有看到吧?在经学历史里面,我们把经书分为所谓的今文经跟古文经。这个又是怎么样的一个过程?其实我跟大家说明一下,这个所谓的今文跟古文,其实它很简单,它原本的立意是很简单的,就是你现在所看到的这个经书的版本,它是最早用今文写的还是用古文写的,如果你这个版本最早它是用古文字写的,就叫做古文经,反过来就叫做今文经,就这么简单。这两个版本,除了字体上面不一样之外,其他内容大致上是相同的,偶尔会有一些字句有一些出入,但是大致上它内容是相同的,差别只是字形而已。
好,大家会想说,怎么会有什么古文字写的、今文字写的,因为大家都知道秦朝的时候,始皇帝曾经有所谓的焚书的事情。但是我跟各位报告,大家不要把他妖魔化。我不是替秦始皇平反,就是我们就史料我们来看,如果有一点错冤他的,我觉得也替他稍微的说明一下,也是应该的。错冤他,让他蒙上千古骂名,我觉得好像也不必如此。他的这个所谓的焚书,搭配的是另外一个事件叫坑儒,焚书坑儒,坑儒这个事件根据我自己的理解,还有我老师他也写过一些文章来探讨,坑儒这个事情说实在的,始作俑者还是要回归到儒家这个系统里面,其实当时的儒到了后来成分很驳杂,套一句年轻人的话来讲,就是含金量很低,就杂质很多,他们都自己宣称自己是儒,可是里面有很多都是什么江湖术士,术流动静之流,甚至于就是读了几本什么杂七杂八的书,会帮人家写写祭文,他也称他自己是儒。所以我们在谈这个儒的时候,恐怕要把这个儒的内涵要先有点认识。所以当时,其实秦始皇他在一统天下之后,他要推所谓的郡县制,郡县制就是把天下所有的土地都分为郡,若干个郡,郡下面再分为若干个县,这个郡的首长跟县的首长,由中央政府指派,而且要轮调。为什么要这么做?就是不要让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待太久,因为待太久之后,以我们华人的性格,就经常会在当地就会拉党结派,他的势力就会凝固下来,对于中央政府来指挥来统治是不利的,所以就是所谓的郡县制。
这个时候就有人上疏向秦始皇说,要行这个封国制,封国制,就像当年西周周武王打下天下,把自己的兄弟,侄子,分到什么地方去当侯,去当什么爵位,去建立很多的诸侯国,所以就有人向始皇帝建议。那个人是谁?不是只有一个人,是那一群人是谁?在文献里面,我们看到的应该就是指向儒家,儒家有一批人他们有这样的主张。始皇帝说不行,他说为什么不行?因为你一旦封国下去,第一代的时候大家都是兄弟,都是亲戚,很亲,可是到了第二代的时候,几十年过去之后,到了第二代的时候,大家就变成堂兄弟,甚至于是重堂兄弟了,隔了二三代去了,二三层的关系去了,到了第三代,谁还认识谁?我只知道说他跟我是同一个祖父,同一个曾祖父,可是大家也都在各地当王了,各地望都分封了,所以谁也不认识谁。所以他总结了一个历史经验,就是一旦分封下去之后,第一个他会在当地形成地方势力,中央政府很难去控制,如果他图谋不轨,如果他有心作乱,他没有办法第一时间就可以去控制他那个地方的势力;第二个,如果彼此之间有嫌隙的时候,造成的不就是骨肉相残的局面吗?大家都是亲戚,所以他认为这么做不利于行政,而且于人伦事实上是有一些困难的。
他就举了很多例子,我举个例子跟大家讲,战国七雄,那些所谓的王室,各国的那些王亲贵族都是亲戚,我赵国的女儿嫁给你魏国,魏国的国君是我的女婿,赵王跟魏王是亲家,可是有没有因此就不打仗?没有,照打,不是一样打吗?所以他们都联姻,哪一个不是亲戚?都是亲戚,可是没有因此而消弭彼此间的仇恨,反而更加的凶残。所以始皇帝认为不要这么做,我们就不要让那个悲剧发生,这样最好。好,第一次就否决掉了,这些人后来又上疏。再上疏的时候,始皇帝就认为不行,一定要惩处,否则这一帮子人恐怕这个声音不会断,所以后来就有了焚书,先焚书。可是焚书,我跟各位报告,他有没有严格去焚?严格去抄?没有。我跟各位讲,我不是替秦始皇讲话,但是如果你看他的作风,如果他真的要查禁这些儒家的书,它一本都留不下来,各位相不相信?他如果真的要严格查,一本都留不下来,但是事实上不是这样,后来有很多人,慢慢的这个书又流出来了,也就是说,他只是为了要去向这些谏言的人警告,你不要再说这种话了,我已经跟你三番两次提了,我的政策已定,心意已决,你再这么说我就烧书了,他就真的烧书,可是并没有严格去查禁。后来他们还是不死心,后来就动刀子了。但是也没有全面打击,如果要全面打击的话,大概以他的性格,也不会真的有人留下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主要的目的还是在禁止大家再议论这个已经拍板定案的国策,不要再谈了,所以就有这种情况。
好,我们再回来刚刚那个书,有一些书它当时因为查禁,所以他就藏起来,藏在什么墙壁的夹缝里面,因为以前的墙壁有些人不是用实心的,它是用泥巴然后弄的土,薄薄的,所以它有夹层夹进去。当时在秦朝的时候,他们用的是小篆来写的,主要是小篆来写的,所以后来陆陆续续流出来之后,就有人看到了这些,他用的是小篆,这个就是属于古文的系统,所以这个版本就称之为古文经。有一些是到了汉朝的时候,像伏胜这位伏生,就是他在秦朝的时候他本身就是博士,这个博士它在秦朝汉朝它是一个官名,它不是后来我们讲的这个学位的名称,所以他《尚书》背诵得非常的熟悉,滚瓜烂熟,所以后来秦朝灭亡之后,汉朝建立了,然后为了要传承这个《尚书》,所以就派了人去跟伏生来学习,请伏生把他背的那个《尚书》的内容,把它念出来,然后有人就把它写下来。所以当时他写的时候,就已经是用通行的所谓的隶书来撰写了,所以那个版本就叫做今文经,是这样的。基本上内容差异不大,有些字句有一些出入而已。所以严格来说,这个所谓的今古文只是版本的问题,可是后来却形成了在两汉的时代今古文之争。
为什么要争?争的不是那个版本,这个谁的版本好,谁的版本不好,因为基本上都一样,争的是什么?争的是博士的这个职官。如果今天朝廷认为我就用今文,今文经的这个版本的研究的学者来担任博士,这些人就是担任朝廷的博士这个职官,对于这个博士的职官,他有很优渥的待遇,而且政府还可以给你一笔经费,让你去招收你的弟子,了解我的意思吧?所以他们争的事实上不是学术的问题,争的是利益的问题,是名位的问题。所以当时今古文之争,原则上都是今文家占上风。古文家其实是比较没有办法在政府这个系统里面有这个地位,可是古文家却在民间流传,而且流传得很广。也就是因为在民间有不断流传,所以到了后来,古文家很多的内容才能够被传承下来。而且在今古文,后来有些学者来做研究的时候,他也没有特别去偏重今文,反而是把古文的跟今文的两相比较,像郑玄,就是很有名的融合今古文的东汉的经学大家,而且按照他自己的研究的这个结果,古文系统的这个说法,这个版本,往往都比今文的好。所以这个争其实争的不是学术,是争利益,是争那个名位。

皮锡瑞他认为如果要了解中国经学,这个今古文这个来龙去脉,一定要非常的清楚。他自己因为生在清朝的末年,当时时局又很动荡,他自己也有一些想法,所以也希望能够向朝廷谏言,但是没有想到,他自己领头去向朝廷谏言,反而受到了政府的责难,曾经还被革去了他举人的身分。后来他当然也是很灰心丧志,五十岁的时候他就自己写了一副对联,“阅世五十年,所欠一死,著书百万字,不值半文”。你可以从这字里行间看到,他对于他在理想上的受挫,的确是非常的愤懑不平,可是也是充满了无奈,为了国家,可是不但没有受到国家的褒扬,反而受到了一些迫害。所以最后他是在家赋闲,然后著书,教授子弟读书。最后也是,算是比较没有很大的在官场上的表现,可是他在学术上的著作,还有学术上的价值是深得后人敬重。所以刚刚提到他的《经学历史》这本书,不厚,薄薄的,但是他用文言文写的,读起来是会比较吃力一点,但是也是他在经学上面的巨著,杰作之一。好,那我们就先到这边,我们休息一下,等下再回来。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国学经典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