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家姓》第26集(附文字档)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h3106wjf8cz


《百家姓》

第26集

黄圣松教授主讲
2017年3月21日

好,萧姓之后,我们就要进入到,正式到三位数了,第一百个大姓,一百姓就是尹姓。尹这个姓氏很多人都会受到影响,然后把它读成伊,也有伊这个姓氏,伊这个姓氏就是左边再加上一个人部。尹这个姓氏大家在日常生活里面见到的机会不多,因为在台湾,在中国大陆,其实都没有在百大之列。几个源头,我们看一下。
第一个源头是来自于少昊金天氏,金天氏之子叫做殷市,因为受封在尹城,所以后来就被称之为尹殷,后面因为他担任工正。工正这个职官,他就是管理工匠这一类的。所以这个工正跟我们昨天所提到的三司,里面不是有个司空吗?那个司空他也叫做司工,可是这个程度上面是不同的。司空这个司工他管理的是大型的公共建设,譬如说筑水坝,修筑城墙,诸如此类的,司空是大型的,后面我们看到这个工正,他管的就是比较属于工匠的部门,譬如说做陶器的陶工,还有什么?做兵器的那个冶铁的,那一些都是属于工正所处理的。因为这个尹殷他是工正,所以他的后代也就世袭这个职官,所以后来就以尹为姓氏。
第二支是出自于伊姓,因为在商朝初年的时候,有一位相国叫做伊尹,伊尹,也有人说这个伊尹的尹是职官,所以后来就以伊尹的尹这个职官为姓氏,然后就派生出来了,因为伊尹这个尹姓是从伊尹这个人开始有的,所以我们就说它是从伊姓延伸而出,所以这是第二个来源。
第三个来源就是出自于兮氏,在周宣王的时候有师尹,有一位叫做兮甲,兮甲又叫做伯吉父,我们世称他叫尹吉甫。尹吉甫他又是什么样的人物?他除了担任刚刚我们强调的那个师尹之外,他还有另外一个工作,就是他去搜集民间的这些诗歌。我们等一下下面会谈到尹吉甫,他在文教的这个部分也掌握,而且因为师尹这个工作,最主要就是担任国君的老师,所以他去采集诗歌,然后把这个诗歌里面各地方的老百姓的心声,透过这个方式反映给国君了解,也就是来协助国君了解民情,然后辅导他施政,所以算是很重要的职官。所以这个尹吉甫后来他的子孙也以尹为姓,原本兮甲是兮姓,所以就从兮姓派生出了这个尹姓出来。所以大致上有这三个源头。
迁徙分布的部分就请各位参看一下。我们看到下面这个堂号,在尹姓的堂号,除了以各地的郡望地名为堂号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叫做和靖堂。这个和靖堂,看到和靖两个字大家应该会想到,在古代有一位诗人叫林和靖,也是这个和靖。不过这个和靖堂的典故跟林和靖没有关系。我们看一下,有一位北宋的学者叫做尹焞,那个字念作ㄔㄨㄣˊ,就是跟三点水的那个淳是同音。早年的时候他侍奉程颢为先生。程颢他有个弟弟叫做程颐。所以我们在中国思想史上面,称他们二位兄弟为二程子,两位,所以程子,二程子。然后在靖康初年的时候,尹焞被征召到京师,然后皇帝就给他一个赐号,叫做和靖处士。这个所谓的处士在宋朝是这样的,就是他没有正式的职官,皇帝征召你,就给你一个寓所,让你在这个寓所里面,你可以讲学也好,或者是去跟其他的社会名流来做一些交流也没关系,然后还给你俸禄,可是他不是正式的职官。因为他没有正式的职位,所以就被称之为处士。有这样的一个待遇也不错了,就有点像是顾问性质了。有的时候就会征召来,然后聊一聊,可能聊聊什么事情。所以他就被征召,然后给了一个赐号叫做和靖处士。
后来因为北方的金人攻破了北宋的国都汴京,所以很多宋朝的这些文武官员就南渡到了江南,后来到了江南之后重新复国,那一段时间我们把它称之为南宋。尹焞在当时也在逃难之列,不过他没有逃到江南这个地方来,他反而往西南逃到了四川去,后来又辗转到南宋的朝廷去任职。后来因为尹焞的子孙,他最早尹焞的封号叫做和靖处士,那就以和靖处士的和靖为堂号,所以立了堂号叫做和靖堂。
再来我们看到历史名人,首先我们谈到的是尹吉甫,尹吉甫刚刚我们也稍稍的提到他,他是《诗经》的采集者,在《诗经》的这么多的篇章里面,其实我们能不能够去考证出作者?在作者的部分有一些难度,第一个为什么很难?像十五国风,十五国风是来自于十五个地区的风土民谣。在古代,这种风土民谣它都是集体创作的,有没有明确的知道哪一个人写的哪一首?没办法,因为集体创作。大家会很纳闷,为什么叫集体创作?其实学者们有个这样的推想一个猜想。我不晓得大家有没有去劳动的经验,譬如说到农村,在农村里面割稻子?没有,你可以想像一下,割稻子的时候绝对不会是一个人,可能是一家人或者是吆喝着同族的人,左右邻居一起来,有时候七八个人、十来个人大家一起割稻子,割稻子的时候要提振精神,大家会聊天,然后聊着聊着又有人就开始要干嘛?就唱起歌来了,唱了歌之后,大家会唱的跟着唱。有的时候他唱歌其实只有旋律,歌词都是临时编的。像我们客家人,我们客家人那个民谣,那个旋律是固定的,可是那个歌词很多都是即席创作即席发挥,他可能是调侃某个人,调侃他的事情,然后大家就哈哈大笑,大家能唱的就跟着唱,或者是接力唱,或者是男生唱完女生唱。所以就变成是大家在工作的过程里面,有一些这种创意出来,所以他是集体创作。
有一些是比较偏向于,男生跟女生交流的时候所创作的。各位不要把它想像成春秋时代,或者是更早的西周时期,好像都是礼教很森严。我们跟大家讲,其实我们传统认为那个礼教很森严,事实上是宋朝以后才这样,宋朝以前,其实每个朝代的开放的程度不一,但是普遍都没有像宋朝以后这么的严格,尤其在春秋战国,战国我不敢说,春秋以前,西周时期,其实这种贵族的子弟,其实他们的生活都相对的很自由。当然如果是比较下阶层的,因为要劳动的关系,所以他恐怕没有那么多的空闲的时间。可是贵族的子弟自由度很大,往往都会三五成群出去外面走走逛逛,然后每一年到了春天,大概农历年过后,大概是春天的时节,就经常会有人相约,约到城外,然后大家去一起郊郊游、踏踏青。这样的年轻男女去踏踏青、郊郊游,他目的就不是这么单纯,只是去看看风景,不是,就是借这个机会认识一下异性,交流一下,认得之后大家就会有一些交往的过程,所以后来觉得适合,男方就去向女方提亲。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其实在前面他还有那一段个人自己交往的空间。男女生已经都觉得时机成熟了,然后男方回去跟父母说,我喜欢哪一家的姑娘,然后就去提亲了。在春秋,在西周,大致上这样的机率是很高的。至于说很森严的,只能够听父母之命,大家没有自由恋爱的空间,那都是很晚的事情,了解了。
所以大家一起去外面郊游踏青,总要有一点活动,什么活动?就唱唱歌跳跳舞。所以有一些情诗,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也是被创作出来的,但是也都是集体的创作。所以在国风,你大概没有办法找得到很明确的作者是谁,可是在雅,二雅,小雅、大雅,就比较有机会可以知道到底是谁创作的。
所以在《诗经》里面就有一首诗,就有提到尹吉甫的名字。所以这个尹吉甫我们可以确定,他是那一首诗的作者。因为他本身他自己又是采集诗歌的主要负责人,所以他整理过这些歌词,也就是这些诗,我想应该或多或少都经过他的手整理。明确记载的就是一首,大部分的都不晓得了。
尹吉甫除了在文化部分很有建树之外,其实他也是能征善战。我们看到二十六页最下面这一行,尹吉甫曾经辅佐周宣王中兴周朝,周宣王就任命南仲,还有尹吉甫一起去打猃狁,在二十七页的最上面。猃狁这两个字大家比较少见到,猃就是保险的险,狁就是读那个偏旁。猃狁其实就是匈奴的前身。所以也就建立了军功,后来就又发兵南征,对南淮夷去发动战争,南北征战,允文允武,尹吉甫在西周时期算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
我们看到右边,在第二位人物有一位尹文,这位尹文是战国时代的齐国人,在当时也是很著名的哲学家,跟宋钘齐名。宋钘那个钘,很多人会有边读边,就把它读成了宋研,是念作ㄑㄧㄢ,一千两千的那个千。他们如果以大的分类都属于道家学派。可是道家学派其实理念,因为不同的学者还是有一点点出入,所以统归来讲的话,我们把他归纳为道家,可是实际上它还是不太相同的。也很多的学生会说,老师,你说这个是道家,那个是儒家,这个是当时他们就已经很自主性的表态说,我是道家,我是儒家;还是说后来的人去帮他做归类的?大家猜猜看,是前者还是后者?应该是后者没有错,所以当时他们所谓的学派的概念还不明显。当然除非是师承,有师承的比较没有问题,就是他已经有意识的去标举说,我是谁的学生,我的师祖是谁,像儒家,我们昨天讲到的那个四书这个体系,像那个师承就很明确,他是有意识的说我是儒家嫡传,那个没问题。可是像道家,它可能没有这个很明确的传承系统,有一些就是说我很欣赏老子的思想,然后我以老子的思想为基底,我又再去有一些创发,我就不会说我是老子的学生,因为他们没有很明确的师承的体系。同学妳了解我的意思?可以听得懂,因为我看到妳头上有很多问号,开玩笑的。所以这就变成说,有很多的学派都是后人归纳的,因为他们趋近于某一个方向,所以我们就把他归纳为某一个派别,这样可以理解了。
好,尹文他就是比较趋近于老子,所以一般我们都把他归纳到道家。可是很有意思的是,你看到第二行,像宋钘、尹文,他们的思想具有调和的色彩,而且对后期儒家思想有深刻影响。这个就矛盾了,你不是说一般学者把他归到道家吗?为什么他又对儒家,尤其是后期的儒家有影响?这边讲的后期儒家就是战国时代的儒家,有影响。为什么会这样?其实我们从这一二十年以来,从中国大陆挖出的考古出土的那些竹简,里面有很多是记载了战国时代的很多的文献,这些文献大部分都是属于思想类的。因为古人他们在记录这些文献的时候,有的时候是传抄的。譬如说我得到这篇文章,我觉得这个文章很好,然后我也不是抄整篇,他可能就节录其中某一部分,他就把它抄下来,抄下来之后他就随身带着,有空闲的时候拿来读一读,或放在书房里面。然后这个主人后来往生了,往生的时候他家人就想说,生前就喜欢读这几篇文章,就一起下葬,然后就埋到土里面去了。所以他那个文献的传抄,有的时候是部分而不是全部,有的时候是东抄西抄,往往都没有定标题。不像我们后来写文章就会有一个题目,写本书会有一个书名,他们没有。变成说后来考古出土之后,研究者他就依据他文献里面的精神或主题,把它定一个名字。所以今天如果各位看到,出土的文物什么名字什么名字,通常都是,绝大部分都是后来的人整理,给它定上去的。这一二十年我们看到的这些出土材料,有这么一个特色,就是除了很明确我们可以把他归类为道,或归类为儒之外,中间还有一大部分是儒跟道混杂难分的,就是儒中有道,道中有儒,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就是到了后来战国时期,儒、道逐渐有调和的这种趋势。当然,有这样的状况也不会觉得很意外,为什么?因为每一个学派其实都有它的长处,当然也有它的缺点,所以就会有人截长补短,试图去调和。为什么又以儒跟道这两家调和的成分是最多的?因为这两家在当时影响力很大。尤其儒家,在当时因为它主要是为贵族服务,所以贵族喜欢这一套,道家因为也有一些出世的思想,跳脱红尘俗世的思想,所以很多的人也喜欢阅读道家的文献,儒跟道在贵族这个层次很多人喜欢读。大家会说,老师,还有另外一家在先秦也很重要,当时并称为显学,跟儒家并称为显学,哪一家?墨家。可是我们在出土的材料里面,基本上能够被找出来,可以偏向墨家的材料极少。各位猜猜看,为什么极少?既然它是显学,为什么没有看到很多的材料,为什么?因为服膺于墨家理论的人,通常是社会的什么阶层?下阶层的,为什么?因为墨子他自己本身就是出身于比较中下阶层,所以他对中下阶层老百姓的苦难,他是感同身受的,他为这些中下阶层的百姓发声,他强调什么?他强调不要战争,非攻,然后强调什么?强调兼爱、尚同、节用、节葬,这个都是从小老百姓的角度来发声的。小老百姓他有那个条件去读书识字吗?当然没办法。所以他就不像说,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些竹简都是,基本上都是贵族才有这个玩意当陪葬品传下来。所以能够找到只字片语相当的少,在民间,他们宣扬这个理念都是口耳相传,就有点像是站在肥皂箱上面,然后就开始讲,很多老百姓就聚过来听,然后宣扬这个理念,所以他在中下阶层的影响很大,可是文献的传播就不多,是这个原因。这样可以理解了。因为在战国时代,这种调和各家之长的风气,已经逐渐盛行了,所以到了秦朝的时候,我们就有第一部调和各家之长的一部巨著,我们也曾经讲过,那部巨著叫做《吕氏春秋》,后来我们在九流十家里面,就把它归纳到杂家,那个杂就是节取然后把它拼凑在一起,讲拼凑是比较不好听,融合在一起,所以叫杂家。这样可以理解了。所以尹文就是有这样的一个趋向,然后很有趣的是,这个尹文他还有一个同学,他那个同学叫做公孙龙。
公孙龙,因为这个公孙是复姓,我很担心我们讲不到后面,因为以我们的进度,我们能讲多少算多少,因为时间有限。因为那个复姓在百家姓的编排里面,它都是排在后面的,它放到后面去。所以我想说,借这个机会我们就先聊一聊公孙龙。公孙龙有一个很有名的理论,叫做白马非马。什么叫做白马非马?大家看到这个字面上,大家会说白马当然是马,白马怎么不是马?可是大家对于非这个字的理解,就不是公孙龙的这个见解,他这个非要把它理解为不等于,白马不等于马,大家还是觉得很纳闷,白马怎么会不等于马?白马牠也是马,原来公孙龙借着这个命题,他要跟大家讲一个词汇的,或者是命题本身的它那个层次的高低的问题。我们用一个比较简单的说法,有所谓的总名跟别名。总名就是一个集合的名词,所以它的层次是比较高的。别名就是个别的名词,它是在总名之下,我们有一个总名叫做马,可是马下面有很多的别名。譬如说马我们从牠的毛色来分,牠就可以分为什么?什么白马,还有什么?黑马,什么花马,如果以体形来分的话叫什么?就叫大马、小马,性别来分的话,什么有公马,有母马,这些都是别名。所以我们可以说,这个总名包含了这么多的别名,因为以大涵盖小,这个绝对可以包纳进去,这个没问题,可是如果反过来,我们只取其中的一个别名,而以这个别名要试图去涵盖这个总名的时候,它就发生困难了,因为它只是总名的一部分,你不能够把这个别名去涵盖所有的总名,他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白马不等于所有的马,因为牠只是所有的马其中的一部分而已,是这个意思。
大家当时因为不了解这个道理,所以当公孙龙提出这个说法的时候,就斥他为无稽之谈,甚至于把他贬义为所谓的诡辩,强词夺理的诡辩。但是其实这是一个逻辑的问题,大家会觉得说,老师,看起来好像也没很高明,这个道理我懂,那是因为我们现在很小就接受教育,我们现在是民智大开,可是古人他未必真的对这个事情在逻辑上面他很清楚,所以他用这个方式来凸显出,我们对于逻辑辩证的一个了解,是需要再加强的。
所以公孙龙,后来我们在九流十家里面,我们就把他归纳为所谓的名家,这个名就是姓名的名,名家,他谈的是逻辑的问题,是辩证的问题,所以中国有没有理哲学?有,像这个就是理哲学,只是说它在早期的时候,曾经有一度开花结果,可是很快的这样的光芒又消失不见了,为什么?因为到了汉朝,董仲舒跟汉武帝建议要独尊儒术,所以后来的其他的九流十家基本上是被压抑的,后来像这些很好的学问,也就没有办法继续发扬光大。它当然还是存在,可是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像墨家,刚刚提到墨家,墨家到了后来也就消失不见了,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到了汉朝基本上就没有墨家了,为什么?因为基本上墨家的这个理论,虽然说它的出发点很好,可是它违背人性。兼爱,什么叫做兼爱?兼爱就是我要对每个人用同等的爱去爱他,其实就是博爱的精神。你说我用爱我女朋友的爱,去爱我的父亲,爱我的母亲,可能大家都做得到,因为都是很亲近很亲密的人,可是我要拿我爱我女朋友的那个爱的分量去爱路边的流浪汉,这个我恐怕没办法,很多人都没办法。所以就是它对于人性上面的一个要求很高,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得到,所以它就产生了很多的阻碍。可是在艰困的时代,像战国时代,那个很艰困的时代,因为大家都一样困难,所以大家反而比较能够互相同情、互相包容,可是一旦世局稳定了,然后贫富开始有落差了,就很难推动了。这个也是墨家走向没落的一个必然的趋势,还是受限于它的理论的要求,是诚意太高了。儒家就不一样,儒家强调的爱是有等差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所以它就比较符合人性的考量。
好,我们在一百大结束之后,接下来我们就进入到一百零一。好,我们看到一百零一这个姓氏姚,姚这个姓氏在当今中国大陆是排名第六十四,在台湾也不遑多让,也排到了六十八。姚姓出自于舜帝,因为舜帝我们知道他本来是姓妫,这我们讲过好多次,因为这个舜出生于姚墟,所以后来就有人以这个姚为姓。这后面那个尧就打错了,不好意思,请帮我改一下,是舜才对。舜后来就因为住在妫水流域,所以他的子孙又姓妫,所以舜所派生出来的姓氏就有两个,一个是妫,一个是姚。这个地方,第二行这两个尧的地方请帮我改正为舜。所以姚跟妫这两个姓氏其实是同一个来源。如果以我们后来我们讲有血缘的考量,尽量不要婚配,所以像姚姓的跟妫姓的就尽量不要嫁娶会比较好,这个因为是同一个血缘的关系。
到了汉代的时候,也有陈姓的或者是田姓的改姓为妫姓,因为我们先前讲过了,战国时代齐国的国君他们是姓陈,《史记》是把它写成姓田,他们的老祖宗又是舜,所以他们原本也是从妫这个姓氏派生出来的,当然如果把这个田姓改成妫姓,当然也就是同一个来源,所以它可以转换,在血缘上面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也有人改姓为姚。所以这几个姓氏就后来有一些互相改姓的情况,这个也是有的。刚刚提到我们华人其实还是普遍有个观念,就是同姓不婚,或者是有近亲血缘关系的也不要结婚。这个风俗当然在华人,因为我们是多姓氏的国家,多姓氏的地方,这个比较没问题,可是有一些姓氏。像东亚地区,像越南,我那天遇到一位我们越南的博士生来我们台湾,到我们成大中文系念博士班,有一位博士生,他姓阮,阮我们讲过了吗?应该还没,阮,阮经天那个阮,阮玲玉那个阮,你看这个就有学问了,像我只能举阮经天,开玩笑的。阮这个姓氏在越南,我有问他比例高不高,他说比例很高,超过一半,有一半的比例都姓阮。所以我说那通婚的情况有没有限制?他说如果不是同一个县,他们叫同一个省,就是说如果他是不同省的,基本上比较没有问题,因为都各自发展,就比较没问题。同学是哪里?同学是哪一国人?澳洲,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所以就会去追本溯源。如果他不是同一个很亲近的血缘,同姓还是可以的。像韩国,因为以前我们有很多的韩国的侨生,我念硕士班的时候,我和韩国的侨生都很熟,我也曾经问过他们这个问题。他们有几个大姓,像韩国姓朴的,其实正确的要念ㄆㄧㄠˊ,这我也讲过,还有姓金的,那个比例也很高,姓李的也很多,木子李也很多。像我那个同学他姓李,他妈妈也姓李,爸爸妈妈是同姓,我就很好奇,他们韩国传统也都是很儒家的这个思想,那像这种状况可以吗?他说他们也是要去追本溯源,就是血缘如果在几代以前,因为我们族谱可以往上追,几代以前都没有同一个来源,那就没有关系。这也是有一些活泼玲珑的弹性。在台湾,同姓的状况比较少,因为基本上我们还是遵照老祖宗的要求尽量避免。我们家这个大家族里面,其实也有这种同姓结婚的,但是因为他们,我那位堂哥他蛮早就结婚了,距离现在可能有三十年了,他们大概结婚也三十年了,那个时候相对的就比现在的社会风气稍微的保守一些,所以我这位伯母,就我堂哥的妈妈,她就跟她的亲家,她就商量好了,她这个媳妇也姓黄,就说我们这个乡下比较保守,是不是可以想个办法。然后我伯父我伯母他们就跟亲家说,那这样好不好,就是说我们在发帖子的时候,在帖子上面,就不好意思了,就稍微的隐讳一下,就把那个黄改成王,因为在客家话黄跟王是同音,在帖子上面原本他那个媳妇家是姓黄,他就改成王。他们亲家也很体谅,反正认为说帖子就是用一天而已,用完之后谁还知道,谁还去追究你到底姓黄还是姓王,所以他们也很体谅,所以发帖子的时候就打成王。然后也就顺利圆满了。然后婚姻也很美满,三十年也是恩恩爱爱的,所以也没什么问题。知道的人就知道,不知道的人还是不知道。我们知道了我们也不会跟人家讲,因为现在这个时代都已经很普遍了,也没什么可以好质疑的。所以这个也是不得不的一个办法,因为时代的风气影响,现在比较没有这样的忌讳了。
来,我们再往下看,我们看到姚姓的堂号,有一个堂号叫做圣仁堂。这个圣仁堂的典故就来自于舜帝,因为舜帝是一个至仁圣明的帝王,所以舜帝的直系的子孙就以圣仁堂为堂号,这个也是从他的老祖宗舜帝而来。
我们看到历史的名人,有两位跟大家介绍一下,有一位是唐朝很著名的宰相姚崇,姚崇他跟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为唐朝四大贤相,他自己本身就经历过几位君王,他历任过武则天还有唐中宗、唐睿宗三朝,而且两度拜为宰相,还兼领兵部尚书。我们都知道,武则天曾经短暂的取唐朝的天下而代之,当时姚崇也是在武则天的朝中,担任很重要的职务。当然有一些人会认为说,你好像没有事奉国君,有一点二臣的嫌疑。这个二臣,那个二就是一二三四的那个二,一般我们会把它写成大写的那个贰,所谓的贰臣就是,在古代的封建的思想里面,就是你一个臣子只能够事奉一家一姓,改朝换代的时候,如果你再事奉取而代之的那个朝代,那就被称之为贰臣,你不忠,是这个意思。所以也有人批判姚崇,你是个贰臣。
但是我觉得,我自己的想法是这样,如果今天你为国家大局所着想,如果你今天是为了苍生百姓的生活,其实如果你很有自信认为,我能够为后来所建立的朝廷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也应该要牺牲自己个人的令誉,美好的名声,去辅佐新的朝廷。我讲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明朝覆灭之后,满清入关,满清入关的时候大量的启用汉臣。这些汉臣,汉人的大臣,这些汉臣有很多都是前明,就是明朝遗留下来的。这些人有些愿意,有些人不愿意,不愿意的话就是回家种田,归隐山林。这些愿意在满清朝廷里面担纲职务的,也被指为贰臣。可是当满清入关的时候,他对于整个中原的文化,对汉人的文化他不太了解,他还是得要透过这些汉臣给予建议,有很多的地方都还是需要汉臣去疏理去疏通,所以这些汉臣其实他在缓和汉满之间的矛盾,他扮演了很重要的润滑剂。了解我的意思吗?如果这些人都很有气节,我都不干,我都解甲归田,以后我就遁隐山林了,我不管了,满人,纯粹都是满人来治理中国,我想对于苍生百姓的,能理解,一定会造成很多的矛盾跟冲击。那样的情况是真的对国家比较好吗?同学也摇头,我个人也觉得,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贰臣其实也应该有他时代的意义。所以我们必须要去重新检视,被古人指称为贰臣的这些人,他在后来的朝廷里面,他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他带给新的朝廷什么样的协助,应该要为他发一点声音,为他正名一下,他其实是很有意义的。
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姚崇在当时武则天她统理天下的时候,他真的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武则天上台之后,她也干了跟很多的开国的君王一样做的事情,就是杀戮很深,但是她杀戮的对象往往都是朝堂之上不服她篡位,不要讲篡位了,不服她登基当皇帝的人,反对的人,她就开始罗织罪名,然后去打击这些反对的人。对于民间的打击,她武则天比较没有去破坏。所以为什么她登基当皇帝之后,她称帝,我如果没有记错,可能一二十年,后来又还政于唐朝,所以基本上民间是没有受到太大的迫害的,所以唐朝的盛世才可以持续下来,它只是有个过渡。
当时她对于这些士大夫杀戮很深,姚崇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因为他也在劝,他也是劝武则天不要杀戮这么深,这个带来的冲击太大,所以他也去帮忙,去缓和,武则天跟这些不满她的人的一些冲突,所以要不是他,可能这些士大夫死伤得更严重。所以我个人觉得,贰臣应该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判读,的确武则天退位之后,为什么武则天后来又还政于唐朝?她原本是要把她这个皇帝的位置传女不传子,为什么传女不传子?如果传给儿子,那不又回来姓李了吗?所以她碰到了一个继承的问题,所以她原本要选择传位给太平公主,这边有个太平公主,太平公主也很强势,有乃母之风,有她妈妈的风格。当然也有一些反对,太平公主后来也没有顺利的登位,到了最后武则天还是又传给儿子,所以后来她往生之后又恢复国号,又恢复唐朝了,所以这个也是在女皇帝当家的情况之下,她面临到传承的问题是一个很严重的考验。姚崇就有这样的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去扮演润滑剂的功能。所以后来中宗、睿宗,这几朝皇帝对他都相当的信赖,所以他在官场上也就有很高的声望。
在唐朝的时候,大概是在唐太宗时期,后来有一本书被写下来,这本书就是后面我们把它定位为预言书,预言,两位作者叫袁天罡跟李淳风,后来留下来的预言书叫做《推背图》。有没有听过?《推背图》就是推那个,推背,他们有画图,然后也有一些文字,当然那个都是很隐讳的文字,他不可能很明白的讲,然后他就是从唐朝开始预言,一直预言到八八六十四卦,所以它有六十四张图,然后预言到很后面。在讲到唐朝的部分,它有一个图是这样的,那个图就是有一盘李子,水果的那个李子,那个李子,有二十几颗李子,从上面算下来的第四颗,独独那一颗是没有蒂头,没有那个梗,其他的二十几颗李子,他那个图上面都有画出蒂头,那个梗,我们吃水果的时候有时候会留下那个蒂头,然后他就做了这个预言,这个其实就是预言唐朝会传二十几代帝王,因为李子,唐朝姓李。从上面算下来第四颗,为什么它没有蒂头,没有那个梗?因为是女皇帝,这样子可以理解了。所以很准。当然你说那个他唐朝的,我怎么知道他有没有做手脚?可是后来,当然这个都是事后诸葛,就是因为他没有很明确的说哪一年对应到哪一张图,大概就是在中国本土,或者是中国周边地区,有重大的政治或军事的事件的时候,它都会有一张图,有一个预言。然后像先前我们讲到金圣叹,后来被处死的那一位,他就有为《推背图》做注解,他有对应到,从唐朝以后的历朝历代军事的、政治的重要的事情,他都可以对应到那个《推背图》,然后一直到金圣叹被杀为止,当然后面就没有了。可是后续也有人继续去做一些研究,所以包括后来的一次世界大战,二次世界大战,国共的内战,都有对应到。当然这个需要有一点点的解释,因为它不可能讲得很清楚,所以就一路往后对。可是到目前为止,这张图大概只有过了一半多一点点,也就是说后面还有二十几张图,事实上是还没结束,也就是说如果以这两位预言家的预言,中国,就是以这个中国,我们不一定以后知道它叫,它未必以后叫中国,但是以中国这个领域、这个领土的发展,大概还会持续可能一千多年的发展,就很后面,我们就不知道它何年何月,但是就现在来讲的话,还正在进行中,这个预言还在正在进行中。我自己也花了一点时间去了解,这个很有趣,当然不适合在这边谈,这个有机会再跟大家聊一聊。所以姚崇是一位很难得的杰出人才。
我们看到下面一位姚姓的历史名人,叫做姚鼐。这个鼐先前我们也曾经稍稍的提到他,姚鼐跟方苞,跟刘大櫆,在清朝的时候有一个文学的流派,叫做桐城派,所以他也是桐城派里面的一员。姚鼐的那个鼐事实上是体积比较小的鼎,所以它从鼎为部首。姚鼐因为他的书室名叫做惜抱轩,所以后人我们就称他为惜抱先生。
所以昨天大家也分享了大家的书轩的名字,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同学就以后可以被称之为静观先生,静观是那个师兄,梦觉,梦觉,梦觉先生。这个先生它不是,我用的是古意,不是用现在的称法,古代的意思就是老师的意思,所以梦觉先生。所以同学就是汉慧先生。所以古代我们称别号也有一种称法是从书轩名,来敬称他的。所以姚鼐姚惜抱他自己是文学家,他自己的文学的理念,大致上也跟方苞、跟刘大櫆趋近,因为他们是共同组成一个文学的流派。我们看到倒数的第三行,比较言简意赅的做个整理,姚鼐提倡文章要义理、考证、辞章三者相互为用。所谓的义理就是,简单来讲就是文章你要言之有物,如果你写这个文章纯粹是风花雪月,他就觉得不值得鼓励,所以还是要有所创发,而且最好是要能够表达自己的理念也好,表达对国家的谏言也罢,总而言之都要有很明确的目的性,而且最好能够归本于程朱理学,这是他自己的学派的一个成员,是来自于二程子,还有朱熹,所以他主张义理要归本于程朱理学。考证就是我们对于古代的文献文义字义,你要有深入的研究。因为你写文章的时候,你要援用一些典故,援用那些典故,援用那些字句,如果你自己都搞不清楚,以讹传讹,你写下的文章怎么会对?所以写文章,你也要对古代的东西要很有理解。再来辞章,辞章当然就是讲究要有辞采,所以写文章不是一味的讲道理,一味的引经据典而已。如果没有可读性,没有很丰腴的辞藻,大家读起来就好像在啃石头一样,就比较硬,比较难去消化。所以如果能够有一些辞藻的配合,可读性就很高了,读起来就津津有味了。所以这是姚鼐的这个文学的见解。
我们来看到下面一个姓氏,一百零二姓邵。邵这个姓氏在中国大陆排名第八十三,在台湾排名一百,在台湾邵姓的比例不高,但是也还排到前一百。邵姓的远祖其实是西周初年的召公。大家都知道西周初年有三公,三公里面姜太公我们讲过了,姜太公没问题了,大家都很熟;另外一公是哪一公?周公,周公我们也很熟悉,武王的弟弟;另外第三公就是召公,这个召公,它是没有加耳朵边的,就是一个刀,一个口。召公在西周初年武王就把他封到燕国去,所以他是春秋跟战国燕国的首封君,第一位被分封到燕国的就是燕召公。但召公因为他在朝廷主持国家政务,所以他虽然说被封到了燕国去,可是他自己没有就封,没有亲自到他的封国去,所以由他的儿子去,他继续留在朝廷担纲朝中的大臣。所以后来有一支召公的子孙,就以召做为姓氏,然后就加上了耳朵边的也有,没有加耳朵边的也有,所以有没有耳朵边的这两个召(邵),都是《百家姓》里面的姓氏,但是它是同一个来源。所以像这个他们就不适合通婚,因为这很明显,都是同一个血脉相承的。大致上邵的姓氏的起源就比较简单。
召公其实他在文献里面的记录,他是一个长寿的人,根据学者的推测,他大概活了一百多岁,一百多岁算是非常的长寿。而且他在主政期间,对于国家,对于百姓,都是采比较宽和大度的方式来管理,所以百姓对他就非常的爱戴。据说有一年召公巡视地方,然后就在地方人士的要求之下,就种了一棵甘棠树,甘棠树后来就长大,这个地方人士就把它当作是纪念召公的一个象征。后来召公往生之后,大家就固定会去修剪这个甘棠,然后也以它做为一个祭拜的膜拜的对象,借由这个甘棠来缅怀召公。因为召公的这个典故,所以后来就有一个题词,叫做甘棠遗爱。这个题词是用在哀挽类的题词,所谓的哀挽类就是人往生,然后我们写挽联,写奠仪,上面我们写的那个题词。因为甘棠是象征召公,而召公又是主要在政治这个层面留下令名,所以甘棠遗爱,我们现在在用这个题词的时候,就是用在政界的人物,他往生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这个当作挽联,或奠仪上面的题词。
我们再往下看,迁徙分布的地方就请各位自己参看一下。我们看到堂号,堂号有一个安乐堂,这个安乐堂就跟宋朝时候的邵雍有关系。邵雍我们下面也介绍,所以我们就一并来谈。邵雍他被称为北宋五子,就是北宋时期最重要的五位学者,其他的四位就是周敦颐,周敦颐大家也很熟,在国中的国文课本里面还选录了他的《爱莲说》;然后张载,张载大家也知道,他在思想上面也很有建树;再来就是二程子;最后再加上邵雍,就是北宋五子。邵雍他自己也精研数术之道,所以他《河图》、《洛书》,伏羲八卦,后面还有一些数术的著作都是邵雍他的专门。他往生之后朝廷赐给他一个谥号,叫做康节,所以后来我们就称他邵康节。邵康节他是没有当过很显耀的职官,基本上他是一位处士,就是以讲学为主。所以宋哲宗颁发谥号给他算是一个异常的恩典,因为原则上如果你不是当官,皇帝不会给你谥号的,因为他在当时的学术界声望很高,因为有很多位居要津的官员,事实上都是私淑于邵康节,所以后来也颁了一个谥号给他。邵雍自己又自称为安乐先生,为什么?因为他说他自己住的地方叫做安乐窝,安乐窝。所以这个安乐先生就变成了一个堂号,就是纪念邵康节。这个也很有意思。邵康节在后来有很多数术之流都奉他为祖师爷,因为像紫微斗数,我们后来所看到的很多像铁版神数,据说也是从邵康节开始的。
来,我们看到下面一个姓氏,第一百零三个姓氏,这个姓氏也蛮少见的,念作ㄓㄢˋ,湛这个姓氏,在台湾,在大陆都没有进入到百大。在上古时期有一个古国叫做斟灌氏,斟灌氏其实是大禹氏族的一支,建立了一个斟灌国,后来斟灌国被敌人攻击,然后国人就逃亡了。后来这个国人就取了斟灌国的斟或灌为姓氏。后来因为这个斟跟这个湛,因为它的形声偏旁是一样的,所以在上古音原则上它是同音。所以后来这个斟又逐渐的就改成了现在这个水旁的湛。因为大禹他本来是姓姒,所以湛这个姓氏就是从姒氏派生而来的。也有另外一个说法,就是古代有个地名它就叫做湛,所以就以地名为姓氏的,也有这样的一个来源。
我们看到湛姓的历史人物,这个姓氏本来就比较少见,所以我们能够找到的人就不多,也有一位算是在古代的时候,明朝的时候很有名的一位书法家、教育家、哲学家、思想家,叫做湛若水。湛若水其实他跟谁齐名?他跟王守仁是同时期的,在当时学术界教育界也很有影响力。但是我们对于王守仁,王守仁就是王阳明,王阳明我们对他就很熟悉,因为他知名度很大。可是跟他同时期的这个湛若水,好像普通人就比较少知道他,就比较可惜,其实他跟王阳明在当时影响都很深。他们自己的学术理路其实差距不远,像王阳明他主讲“致良知”,湛若水是主讲“随处体认天理”,随处体认天理跟致良知,其实都是强调心学,心的作用,指的是王阳明的这个心学是向内发展,所以他致良知,就是要发现自己的良心本性,他是向内发展;湛若水他就是向外去发展,因为他认为天理不是只有在你的身上,天理是上帝创造万物的时候,万事万物都能够体现出天理。所以我们必须要去多多的去体会,多多的去了悟,才能够知道这个天理的全貌,所以他是向外去。湛若水他有说,“吾之所谓心者,体万物而不遗者也,故无内外。阳明之所谓心者,指腔子里而为言者也,故以吾之说为外”。王阳明向内求,所以王阳明认为你湛若水这个就是往外去追求,其实湛若水自己的意思是说,我不分内外,除了自己的心要去向内追求之外,另外一个也应该要同等来重视,就是向外去体认。所以他也很强调主敬,也很强调格物,不过这个格物就是格身外之物,去了解万事万物的道理。王阳明的那一套心学他所讲的格物,就是格除自己内心的欲望。所以同样是格物,可是理解就有很大的差异了。
好,这是湛若水。湛若水他曾经担任过一个职官,叫做南京祭酒。我们来看一下,在第三行。为什么会有特别去标举南京?我们都知道明朝的历史,在明成祖之后迁都到北京,可是当时他们的旧国都南京,它原有的规制都还是保存。所以它变成说,在北京的国都里面有一套国家体制的官吏系统之外,它还保留了一部分南京原本在旧都的官吏系统。所以有一些官它会重复,可是它就会特别去标举是南京什么什么,那你就知道,他是在南京的旧都任这个职官。如果没有特别标的,往往就是在北京,在中央的那个体系里面。北京也好,南京也罢,其实它那个位阶是相等的,但是你就知道,虽然说位阶相等,可是实际上权力比较大的是哪里?是在中枢,是在北京,等于说在南京的这些官员就有点陪衬的角色。所以特别在这个地方跟大家说明。
再来,我们看到汪这个姓氏。汪这个姓氏在中国大陆排名第五十七,在台湾排名第七十六。主要有两个起源,一个是起源于漆姓,是古代汪芒氏的后代。上古时期,这个汪芒氏据说是一个巨人国。这个也有意思,大家相不相信有这种巨人国?其实这个巨人,各位不要把他想像成跟那个金刚一样那么大,三十几层楼高,不是,他就是说他们那个血缘,他们那个基因就比较高大,跟中原民族来讲的话,我们成年男子平均身高大概是一百六、一百七,所以有一些属于北方游牧民族的,或者是中亚细亚那一带的,属于高加索人的系统,他的平均身高都比较高,所以以中原的角度来看是巨人,其实就是一百八十几、一百九十几,以我们现在来看就还好,可是以古人来看他很高。所以大概是这个角度来理解,就不会觉得好像很奇异,很奇特。我们再看,大禹在担任天子的时候,曾经在会稽大会天下诸侯。汪芒国的国君防风氏因为晚到而被杀了,所以这个汪芒国的子民后来就四散于各地,于是就以国名为姓氏,就称为汪芒氏,后来又简化为汪氏。这是第一个来源。
第二个来源就是来自于姬姓,春秋时代鲁成公封季子,封他的幼子在汪,所以后来鲁成公的这个小儿子,这一支也有人改姓为汪。还有另外一个来源,在先前我们也讲过,在宋朝末年的时候有泉州人翁干度,他生了六个儿子,然后因为要避战乱,希望他们这一家的血脉能够流传下去,所以就把这六个儿子统统改姓,改为了这六个姓。后来这六支在南洋发展得也非常的盛大,所以他们就称为六桂堂,在先前我曾经跟大家讲过。
迁徙分布的地方就请大家参看一下。后面有一个历史名人,汪姓的历史名人有一位叫汪中。现在我们台湾,现在在嘉南药理大学也有一位汪中汪老师,跟古人的汪中同名,他原本是我们台南师院的教授,退休了,也是研究古文字学,他就是跟古人这个汪中同名。所以在学术界也有一个算是褒扬,因为这一位古人的汪中精于史学,对于文字学也非常的有钻研,所以后来在学术界都说,我们现代的这位汪中,是古代的这位汪中投胎转世的,所以也精于考古,精于训诂,所以也都有相同的研究的志趣。汪中就是史学非常的精熟,而且他特别集中力量去研究古代的学制的兴废。这个古代的学制的兴废,这里讲我们古代的学堂,还有整个学制严格的一些变化。他作了一本书叫做《述学》,就是叙述古代的学堂制度,所以这个是专精于研究教育体系,所以以这个为闻名,当然他散论的一些著作也很丰富,也是我们后来研究史学研究古文字学,经常去参看的,去研读的学者的作品。

好,今天的时间也到了,我们就到这边。明天,明天是星期三,我们明天休息,星期四再见。好,谢谢。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国学经典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