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家姓》第30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

第30集

黄圣松教授主讲
2017年3月24日


好,来,我们看到庞姓。庞姓还有一位历史名人叫做庞统。谈到庞统,大家就会想到他有一个外号叫做凤雏先生。凤雏先生之外,还有另外一位卧龙先生,他的名气可比凤雏先生更高,谁?诸葛亮。凤雏跟卧龙都是刘备帐下的两位大谋士。不过这个凤雏在历史上他很年轻就往生了。在《三国演义》里面,罗贯中的故事是说,其实他自己知道那一年他有一个很大的劫煞,那一年要凡事小心。所以那一年他领兵去作战的时候,后来就行军,行军到了一个地名,他没有注意,后来就被包围了。然后他才发现,糟糕,这个地名叫什么?叫落凤坡,他叫凤雏,这个地方叫落凤坡,他隐隐就觉得这个不吉,大大的不吉。所以后来就被曹兵给包围,最后死在落凤坡。这是罗贯中他先把地名点出来,再预告凤雏将死在这里。可是正史上面不是这样的,正史上面是刚好相反,是因为庞统在这边遇害,所以当地的百姓才把这个地名叫做落凤坡,所以小说跟正史的说法就颠倒了。很可惜,庞统很年轻就往生了,所以有很多的《三国》迷就说,如果当年凤雏能够多活几年,他如果跟卧龙先生两个人合作,说不定就一统中原了,当然那都是事后诸葛,只是大家很惋惜庞统这样的人才,没有多多的在刘备帐下效力,所以才导致历史做了一个转弯。好,这是庞姓的历史人物。

我们再来,我们看到下面一个姓氏熊姓,一百二十一。熊姓在当今中国大陆排名第六十八,台湾没有进入到百大,所以相对的是比较少见在台湾。相传黄帝在有熊这个地方建都,所以我们在历史上面就称黄帝为有熊氏,黄帝的后人就以这个熊为姓氏。还有另外一个来源,是黄帝的后代颛顼,他也有一位后代,叫做鬻熊。那个字笔画很复杂,上面它就是一个粥,我们早上吃这个粥,清粥小菜的粥,下半部是一个鬲,就是隔间的隔右边那个偏旁。这个字念作ㄩˋ,鬻熊,鬻这个字它其实就是有做买卖的意思,卖的意思,卖东西的卖。所以我们有一句成语叫做卖官鬻爵,就是这个鬻。好,这个鬻熊博识多闻,也曾经担任过周文王的老师。所以周成王他即位之后,为了要去追封前代的功臣后代,就把鬻熊的曾孙熊绎封到了荆山这一带,后来就建立了荆国。后来荆国又改称叫做楚国,所以就是后来的春秋战国的楚国,也就是这一位鬻熊的后代。所以这个也是另外一个来源。

谈到荆跟楚,到底哪一个是国号?哪一个是后来改称?这边我们提供的是一个说法,还有另外一个说法是说,其实荆跟楚没有哪一个先哪一个后,所以没有什么改国号的问题。我个人是比较倾向于这个说法,但是我还是遵照我所阅读的时候,我所搜集资料时候的那个版本,所以我会摘录这个说法在讲义上面,另外一个我比较倾向的这个说法,我提供给大家了解一下。我们上一回也曾经提到过,在中国古代,尤其战国跟春秋的史料里面,会看到有用国都代称国家的状况,我们也曾经提过。用国都来代称国家,这种状况不会是用在自称,它会用在他称。为什么他称的时候我会用国都来代替国家?它是一种贬义的用法,也就是说我要贬义你,所以我不直接称呼你的国家,我直接称呼你的国都,而国都仅是你这个国家里面的一个城邑,事实上还有别的城邑,可是我仅仅用一个城邑来涵盖,我就把你的层级给降低了,所以隐含着一种贬损的概念在里面。了解我的意思了?

反过来,如果要代称的时候,如果是用在自称,他会用一个更广大的区域名来代称自己。譬如说楚,楚它就是一个国名,我自己研究的心得,它是一个国名,荆,荆是一个很广大的区域名,就是现在的长江流域的中游,包括有荆山,这边我们提到荆山,那个地方以前也叫荆水,所以在长江中游这一带都叫做荆。甚至于后来这个荆的范围也扩大到了长江下游,接近现在的安徽这一带,所以它是一个很大的区域名,以北方的诸侯,以北方的角度来看,那一带都叫荆,很大,荆这个广大的区域里面不只有楚国,还有别的零零星星的国家,像黄国,我们家老祖宗,黄国也在那一带,都含括在那个荆的大范围之内。所以后来楚国人为了要彰显自己的地位,他在自称自己的时候,常常会用荆,也就是说我是这一带的霸主,我用一个更大的区域名来自称。所以用在自称的时候,会用这个角度来称呼。所以他跟第三人称,我们去称呼别人的时候,用那个贬义的就不一样。这个也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我这篇文章也写完之后,发表在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的期刊,也得到了很多老师们的认同。所以这个现象普遍存在。所以我比较倾向这个荆跟楚的关系,可能是这样来理解会比较好。提供给大家。

我们再往下看,迁徙分布的地方就请大家参看。我们要看到堂号,堂号,有一个熊姓的堂号叫射石堂。原来以前有一个擅于射术的人叫做熊渠,有一天晚上他走夜路,隐隐约约看到草丛里面,有一只老虎卧在那边不动,所以一时情急之下就弯弓搭箭,一箭就射进了那个老虎的身体。结果走近一看,不是老虎,是石头,然后箭头箭镞已经深入到石头里面,用力拔都拔不出来。所以后来他的子孙就以这个典故立了堂号叫射石堂。

这个故事大家有没有觉得,感觉好像老师你曾经说过,因为这个故事先前我们讲到李广的时候,飞将军李广的时候也有类似的情节,大家会很怀疑,到底哪一个才是故事的原型,是谁抄谁的?我跟各位说,像这种故事情节很雷同的,在古代的文献里面比比皆是,俯拾即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状况?因为在文献流传的过程里面,它经常会有讹误,所以有的时候,它那个故事本来男主角是这个人,后来在传抄的时候变成另外一个人,可能是无意的,可是有一些他在传抄的时候,他是刻意的、有意的去改造,所以也会产生这种现象。还有另外一个状况我们可能要理解,就是其实他没有谁抄谁的问题,就是这种情节其实普遍的存在在不同的时空,只是刚好你也有了这个类似的情节,你的故事也是这样,它是同时并存的,所以也没有抄袭的问题。这种现象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

这个射石堂的故事跟李广,可能有存在互相沿用的情况,可是我们没有太多的史料去佐证到底是谁先谁后。那你说老师,可能是比较早的时代的人比较先吧?也未必。因为我跟大家讲过,中国古代文献的流传,有的时候反而是愈往后事迹愈详细,所以不一定说时代早的人就是他可能是比较早出现,未必。所以我们知道有这个现象。如果对这个有兴趣,可以大家再去追踪一下相关的材料来讨论。

好,我们再往下看。这个熊姓的历史名人,除了刚刚我们讲的熊渠射石堂之外,还有一个熊廷弼,熊廷弼时代就晚了,大概到了明朝末年。明朝末年镇守辽东这一带有几位名将,先前我们曾经讲过袁崇焕,还记得吗?还有另外一位也是赫赫有名,后来他引清兵入关,所以清朝政府还册封他为藩王,谁?吴三桂。所以袁崇焕、吴三桂,他们都是那个地区镇守边关的名将。时代也差不多,熊廷弼也是在那个时候镇守辽东边关,所以当时他也是镇守边关,然后一直努力的抵抗关外的满清的铁骑入侵中原。可是后来,因为受到朝廷后继的不足,所以在阵前守护边关的将士很辛苦,因为奥援没有办法源源不断的往前线输送,因为明朝内部也有很多的矛盾,所以就造成边关将士守到最后没有办法守了,最后熊廷弼也没有办法再继续镇守辽东。后来也因为这样他被贬官。后来努尔哈赤他攻势不断的进逼最后的防线,所以朝廷不得已又起复熊廷弼,再次的去镇守边疆。

后来他还被小人所害,所以陷入到了党争之中。当时明朝末年的时候党争很厉害,最有名的就是东林党,东林党是士大夫的一个团体,当然东林党其实它主要对抗的就是宦官,所以两个集团就互相的有一些攻防。因为熊廷弼,其实他跟东林党是关系很密切,可是根据史料的记载,他并不是东林党的成员,只是关系密切而已,所以后来也被牵连在其中。后来宦官集团为了要去压制东林党的气焰,也把熊廷弼卷进来一起处置。所以最后导致熊廷弼被杀,而且还传首九边,就是砍了头之后,把他的头在边疆巡回。这个就是杀鸡儆猴,要让一些镇守边关的那些将帅,你们要注意,不要跟东林党搅和在一起,所以它有点威吓恫吓的作用。

所以熊廷弼一代名将居然不是战死沙场,他是最后陷入到党争,被这些阉党所害,真的是令人不胜唏嘘。为武将者,他毕生的最大的志愿就是能够为国效力,马革裹尸,战死在沙场,即便是战死沙场,他也是觉得一分荣耀。所以熊廷弼这样的一个结局,真的是让他的后人,还有他的部将非常的感慨。朝廷需要用人的时候把你起复,让你在前面挡子弹,然后不要用你的时候弃之如敝屣,然后还陷入到党争之中,这样只会让那一些忠君爱国的人心灰意冷,让很多人有寒蝉效应的这种影响。所以吴三桂为什么后来开山海关?其实也是因为他当时有陷入到党争,所以他一怒之下,好,你们既然这样,干脆大家一起完蛋,玉石俱焚好了,所以吴三桂其实也是有点负气,因为这个党争的关系。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的批判的意味,只是说我们在读历史,读这些历史人物的生平的时候,可以从多元的角度来思考。

另外一位熊姓的历史名人,是清朝初年的理学名臣叫熊赐履。熊赐履他其实是顺治的,也算是老师,因为他经常陪着顺治读书,所以也算是顺治的老师。

顺治也很年轻就,按照官方的说法,就是得天花往生了,但是按照民间的说法,是说他到五台山出家。我不晓得大家比较倾向于哪个说法?我个人是比较倾向于他应该是出家去了,他看破红尘了。总而言之他后来因为离开了王位,所以由他的儿子康熙即位。

康熙为什么最后会被他的祖母孝庄皇太后选出来当作继承人?是因为康熙他已经出过天花了,所以后来就上了这个宝座,成为一代的君王。当时康熙年幼即位,其实还是以他的祖母垂帘听政为主。可是面对当时环境的险恶,康熙跟孝庄皇太后他们祖孙两个人其实都很惶恐,因为他们面对的是朝堂里面最大的势力鳌拜。这个后来除去鳌拜的故事,大家应该也都有听过。其实康熙虽然说是一个小孩,其实他也算是天资很聪明,所以他也知道,如果他这个位置要长治久安,要能够坐得安稳,鳌拜非除不可。可是鳌拜经常都是出出入入,很多人簇拥,要怎么除掉他?所以他要想办法接近鳌拜,然后一次让他来个措手不及。他们满人因为从关外就是骁勇善战,所以后来即便入关之后,他们对于那些皇族,尤其是皇子们,骑射的训练还是很严格,所以他们不仅要读圣贤书,而且还要怎么样?还要骑马,然后射箭,而且还要练我们叫摔跤,有点像相扑,要去练,所以他们对于武术的要求也是很高的。所以康熙他就想到鳌拜他是很自负,他说他是满清人里面,八旗里面第一的相扑手,那个叫巴图鲁吧,是不是?有一个满文,他说他很自负,然后康熙就想说好,既然这样,我也来训练一批相扑手,然后效忠于我。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之后,他就假借要邀请鳌拜来调教康熙的相扑手,为这个理由把他请进宫来。请进宫来之后,当然鳌拜这个人他就想到,你这个小娃儿,量你有什么计谋,量你也不敢如何,所以他真的就单刀赴会,单枪匹马就进了宫。进了宫之后,这些年轻的相扑手,当然一个人没有办法一对一跟鳌拜较量,一群人围上来,后来就被制伏了,最后鳌拜就被伏诛。当然也花了一点时间,花了一点气力,铲除鳌拜的余党。但是解决了鳌拜之后,康熙的宝座才能坐得安稳。

所以后来他回顾他一生,他晚年的时候回顾一生,他说他这一生最凶险的就是除鳌拜这个事情,因为当时他太年轻,当然事后想一想,真的是运气的成分很高,因为一个不留神,他可能连自己的命都搭进去了,所以他回顾他这一生,除鳌拜是最凶险的一次。

所以熊赐履他也是被鳌拜所忌讳,但是因为毕竟他还是很谨守自己的本分,虽然说有忌讳,然后也有一些贬谪,但是基本上也都算很顺利。最后他有一个比较大的顿挫,是在康熙十五年的时候,他因为票拟的关系。所谓的票拟,就是地方上的奏折要呈给皇帝,可是皇帝根本不可能一篇一篇看,所以就会由内阁的阁员们,大臣们就按照自己的专业,或按照不同的省份,然后分开,譬如说河南的奏折就是同学来看,然后湖南的奏折就是同学来看,看完之后就要做摘要,因为奏折有的时候连篇累牍,所以就做摘要,这叫票拟。就让这些阁员写了摘要之后,就夹着奏折,然后让皇上来看。结果在票拟的时候熊赐履就弄错了,没有当场去做改正,还试图去隐瞒,所以后来因为这个事情东窗事发,所以被贬官,而且是全部免职,他不是贬,他是全部免职。但是后来又起复,所以后来他也是以很高的职等退休,也算是他人生一个比较大的顿挫。

所以这里面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其实说谎事实上是很不值得的事情,因为你说一个谎,你必须要用更多的谎来圆那个谎,所以诚实待人是最重要的。

来,我们看到下面一百二十二,纪这个姓氏。纪在中国大陆没有进入到一百大,在台湾是七十一个大姓。纪姓是炎帝的后代,传说纪姓的先祖是在纪这个地方立国,春秋时期纪国被齐国给攻灭了,所以纪国的公卿后代就以这个国名为姓。那炎帝他姓什么?简单的复习一下,黄帝姓姬,那炎帝呢?姓姜,姜太公的姜。所以他是从姜姓派生而来的。

迁徙分布的部分就请各位参看一下,我们看到历史名人。有一位纪信,纪信他是秦朝末年的时候,是刘邦帐下的一位将军。大家对他好像不甚熟悉,可是刘邦却对他非常感恩。因为有一回在荥阳,刘邦的部队被包围了,被项羽的部队给包围了,这个时候纪信就说,报告主公,我有一个方法帮助主公脱围,纪信就跟刘邦说由他假冒是刘邦,诈降于项羽,趁隙这个刘邦就可以脱逃。所以刘邦就想说,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所以就让纪信乘黄屋车。这个黄屋车就是帝王所坐的车子,因为它的顶盖是黄色的一种颜色。因为古代的车子,我们是站在马车上面,站在马车上面它会有个顶盖,就有点像各位去外面喝咖啡,有一些咖啡座它不是有那个大伞吗?就类似那种伞,它就会在车子上面撑着挡太阳、挡雨,因为它是黄色的,所以叫黄屋车,它那个屋事实上是顶盖的意思。所以就冒充刘邦诈降,刘邦就跑了,纪信自己也被俘虏了。被俘虏之后,项羽当然就很生气,然后他就拷问纪信,纪信就说没有,这个是我建议我们主子由我来代替他的。所以项羽也算是见他忠心耿耿,也就不为难他,而且还希望纪信能够投入他的阵营。但是纪信断然拒绝,当然项羽就很生气,给你一个活生的机会,你还这样断然拒绝,最后就以火刑处决,当然这个就是比较残忍的一种手段。所以刘邦他非常感恩纪信,而且后来在郑州,这个是河南这个地方,百姓也很感恩纪信,所以就世代奉他为城隍爷。

城隍,其实这个渊远流长,城隍城隍,我们都知道他是管阴司的,阴曹地府的。城隍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城是城墙,这个我们都懂,隍是什么?隍其实是护城河,隍是护城河的意思。大家会觉得很奇怪,老师你昨天才讲,耳朵边不是左阜右邑吗?左边的耳朵边是阜部,阜部你昨天说跟高起来的地势有关,隍怎么会跟这个有关?我跟大家说明一下,护城河早期是怎么盖的?城墙跟护城河为什么要连在一起?因为它们是有互相依存的关系,你要筑城墙,总要有土石吧,你才能够把那个城墙给堆垒起来。同学懂我的意思?懂了。土石从哪里来?地上挖,对,从地上挖,地上挖从哪里挖?就在你原本要筑城墙的前面,在那个地方挖不就是最方便吗?不必再去运,因为你挖了马上可以用。而且你挖了那个地上之后,它就变成一个壕沟,然后再加了水,那就变成护城河了。所以它就变成事半而功倍,因为他做这个动作,他就可以有两道防御工事,前有护城河,后有城墙,所以它们互相依存。这样了解我的意思?

为什么要有护城河?因为以前他们在攻城的时候,如果你没有护城河,包围城墙的人就可以直接依附在墙角,然后就可以攀爬。攀爬的方式当然很多,架梯子,或者是用绳索装那个钉钩,然后扔到那个墙上爬上去。当然守方他就会在城头,在城墙上面,譬如说你要架梯子上来,我就把你的梯子往下推,你就上不来了;你用那个绳子要攀爬,我就把你的绳索给斩断,你就掉下去;那更有甚者,还会准备那个热油、热水就往下一倒,战争都很残忍,这个也没有什么是非。所以守城的一方他就在城墙上面,他要做防御。如果有一道护城河,是不是对于守方来讲,他的防守的时间可以拉长?因为攻击一方他没有办法直接就到城角下,因为他要跨过护城河,所以他就没有办法有一个施力点依附着城墙往上攀,所以有一个护城河,他就可以拉长他守护的时间。

当然攻方也必须要突破,所以攻击这一方,他要怎么样去突破护城河的这个屏障?很简单,他会叫他们的后勤人员到后方去挖土,把那个土一担一担的往前挑,挑到那个护城河往护城河里面倒,你有护城河是吧?我就把你填满。当然他填满,他攻击的时候就主攻某一方面的城墙,四面的城墙他就攻一面,或者是攻两面,所以他就只要去围那两面的护城河也就可以了。所以双方你来我往,其实这个是中国古代战争时候的一些策略。

所以城隍因为他挖了以后,是不是它里面就凹下去了,所以如果你站在没有水的护城河,你往左边看,往右边看,是不是它二边都是高起来的?所以隍原本是从护城河里面,它凹下去的角度来看,左右边事实上是凸起的,是隆起的。这样了解我的意思?所以城隍原来是讲城墙还有护城河。

后来有一个说法,说为什么会有城隍?原来是有一个人不小心溺死在这个护城河里面。那溺死之后,按照民间的说法说,像这种没有寿终正寝的,而且是意外往生的,他就变成所谓的地缚灵,就被绑在这个地方,他就不能走了,要一直到阳寿尽了之后他才能够离开,他才能够到阴曹地府去报到。有好几次本来他都有机会抓替死鬼,可是这个人就很善良,他就不忍心别人跟他一样,因为他很痛苦,他也不想要让别人代替他,所以好几次的机会能抓替死鬼他都没有抓。后来阎罗天子阎罗王知道了这个事情,觉得你这个人很慈悲,那说好,你这么慈悲,我应该怎么样来给你褒扬?所以就让他当了城隍,让他变成是一个算是有仙格的位阶,就不再是一个孤魂野鬼了,所以后来就有冥间有城隍爷这个体系出来。

学生对这个也很好奇,他说老师,你看城隍爷也管阴司,阎罗王也管阴司,那他的职务有没有重叠?还出这个难题给我。还好这个我还稍稍的有一点研究,就是其实这个概念很简单,它就有点像我们的法院。一般我们有官司的时候,我们向地方法院按铃控告,所以一审是在哪里审?地方法院,如果你要上诉呢?高等法院,如果还要再继续打呢?到最高法院。所以就类似这种情况,一般的比较容易,是非对错比较容易分得清楚的,城隍爷就搞定了,该送哪里就送哪里了。比较有困难的就往上送,所以有所谓的东岳大帝,大概就类比为高等法院。到了阎罗王那边的,大概就是最高法院,有很多那个厘不清的,到了阎罗王这边再来审讯。大概是这个观念。这个是民俗的说法,仅供参考。

再来另外一位纪姓的名人,叫做纪昀,纪昀一般我们都称他的字,叫纪晓岚。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很有名的大陆拍的历史剧?有没有看过?我一下忘了,《宰相刘罗锅》,《宰相刘罗锅》有吧?《宰相刘罗锅》那个刘罗锅刘墉,他就是跟纪昀是同时期的,那样时间点就可以知道了。好,所以纪晓岚,其实他当官位阶也当了很高,所以他最后退休的时候得到褒勋,非常的荣宠。他曾经还担任《四库全书》的总编辑官。他自己学问很渊博,而且长于考证。他年轻的时候其实是比较,因为才华洋溢,所以就比较志得意满,可是晚年的时候,内心的世界就有了一些心境上的转变,所以晚年的时候他就编撰了一本书,叫做《阅微草堂笔记》,里面都是纪昀这几十年来看到的官场,还有社会的一些现象,还有他的一些朋友、亲戚、同僚一些相关的故事,他把它整理下来。像清朝、明朝,都有很多像这种我们所谓的笔记类型的书籍。这种笔记类型的书籍往往都是一些生活的杂感,或者是他所听闻的一些事情,所以它给我们很丰富的材料,去研究明朝清朝社会的现况。所以像这本书其实可读性也蛮高的,而且它这里面也记了很多很有趣的事情,他也记了很多有一些神神鬼鬼的,他也把它记进去,所以其实是蛮有趣的。

讲到刚刚提到刘罗锅,大家有没有看过那个连续剧?那个连续剧里面有个大反派,叫做和珅。和珅他应该是古往今来最大的贪官。这有一个数字,这个是学者的考证,不一定正确,但是它至少是一个说法,提供给大家。嘉庆亲政之后,他第一个命令就是抄和珅的家,抄家,抄家之后,就把和珅所有的贪赃枉法的,所有他的财产统统充公,充公之后就整理,然后就估算它的价值。清朝乾隆年间一年的税收,一年的总税收五千万两白银。他说抄没和珅的家产,转换成当时的现银,他贪赃枉法的数量可以让国库用二十年,很可怕,五千万两白银乘以二十,可以让国库用二十年。所以他真的是古往今来最大的贪官,而且是有数字可以来推估的。

讲到刘罗锅,刘罗锅跟纪昀是同时期,当然在那一部戏里面,它没有特别去点到纪昀纪晓岚,当然男主角是刘罗锅,所以当然就没有去讲到他。刘罗锅他跟乾隆皇帝,它有一段很有趣的一个桥段。有一回和珅陪着乾隆到御花园去赏花,百花盛开,很漂亮,乾隆他经常也会故意去为难刘罗锅,乾隆就给刘罗锅出难题,他就摘了一朵花,然后就把那个花瓣一片一片拔下来,就开始吟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最后一句,爱卿刘墉你把他接完。惨了,刘罗锅怎么接?他就是故意要让他出糗,要考他的反应,结果刘罗锅他怎么接?“飞入草丛皆不见”,就很圆满的把前面的难题给化解掉了。因为他如果再往下数,那个不算诗了,那个算数数了。

我们看到下面一个姓氏,一百二十三舒姓。舒这个姓氏,在中国大陆在台湾都没有进入到百大。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的直系的后代,所以也是由姬姓派生而来。周武王攻灭商朝之后大封诸侯国,他封古帝皋陶的后代于舒。皋陶他自己本身是姓偃,所以也有一个说法,就是舒姓是从偃姓派生而来。所以就有两个源头。

我们看到堂号的地方,有一个比较不一样的,叫做阆风堂。这个字大家比较少见,读作三声,阆风。阆风堂的典故,是宋朝的时候有一位舒岳祥,他因为宋朝灭亡了,他又不愿意在元朝担任官吏,所以就读书于阆风台。这个阆风台是一个地名。所以后来就有著书,然后就以他当时所居住的阆风台做为他书籍的名字,叫做《阆风集》。后来的子孙就以舒岳祥的典故立了堂号,叫阆风堂。

所以我们在这好几回,我们读到一些历史名人,历史名人常常除了有字之外还会有号,因为字是父母长辈所取的,号往往是你自己可以取的。有的时候他取号,就会依据他自己居住的地方来取号,或者是他的祖籍地、家乡地。像李白,李白的号叫什么?叫青莲居士,因为他的家乡是青莲乡。杜甫也有两个号,叫做杜陵布衣、少陵野老,杜陵、少陵也是他的家乡。像这个阆风台,这个就是他居住的地方,也起为他的一个别号。

所以有学生就会跟我开玩笑,他说老师,按照你这样讲,我们要慎选住的地方?对,这个逻辑是对的。像我们台湾有很多小地名,很多小地名通常都没有什么比较文绉绉的,因为当时先民他们在居住的时候,往往就是因为地形地貌,或者是那个地方原本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或者是有人在那边耕耘,然后有什么样的景况,他就把它地名就命名了。所以像我以前住的地方叫做牛屎窟,它原来的小地名就叫牛屎窟。为什么?因为那个地方最早的时候是,也不算沼泽地,就是地形比较低,草长得很丰美,所以很多人就在那边放牛,附近以前农家在那边放牛,所以牛很多,那当然就什么?就有很多牛的便便。所以后来大家就把那个地方叫做牛屎窟,因为它地形是比较低洼的。所以那个学生说老师,如果你住在那边,你要取一个号,那不就叫牛屎窟居士吗?我说对,如果按照古人逻辑他的确可以这么取,不过我不相信哪一个古人会把自己的号取名叫做牛屎窟居士。当然是一个玩笑话。所以以地名来当作号的这种情况也是蛮多的。

我们看到舒姓的历史名人,我们看到有一位舒元舆。这位舒元舆他是唐朝人,其实也算是朝廷的要员。他自己跟白居易相互的唱和,而且他的作品也收入在全唐诗里面,所以我们也还可以读得到他的作品。在当时国势因为进入到中唐了,已经有一些些走下坡了,而且进入到中唐之后,因为安史之乱的关系,所以几位皇帝他不太敢用朝臣,这些大臣因为尾大不掉,所以就形成了这个地方的割据势力,所以一朝被蛇咬,十年就怕草绳,所以安史之乱之后的几个皇帝,就特别的信任宦官。信任宦官就造成宦官的势力逐渐的做大,逐渐做大之后,一直到了唐文宗,文章的文,唐文宗,唐文宗的时候,他就发现这种状况不可以再继续下去了,宦官的气焰已经太嚣张。所以他就密诏,把舒元舆,还有李训,还有郑注等人给找来,找来之后要谈怎么样来诛杀宦官,所以他们就有一番的计谋。李训跟郑注两个人,为了去刺探宦官的状态,所以这两个人就受唐文宗之命,假意跟宦官集团走得很近,而且宦官集团刚开始也不疑有他,也把他们两位视为自己的盟友,所以很多的事情这两位也都知道。所以不知道的人以为这两个家伙是跟宦官同党的,不过他事实上是奉了密诏,他是承唐文宗之命刻意去混入宦官集团的。

有一次为了要扑杀宦官,就找了一个机会,就说谁谁谁的家里面有一株石榴树,这个石榴不是番石榴,石榴树,它会开花,然后就说一夜之后石榴树上有甘露。这个甘露就是,具体来讲要怎么说?说这个甘露是可以长生不老,喝了这个甘露水之后可以长生不老,就有人宣称说有甘露。然后就邀皇上去看一看,于是他们就在那边布置了甲兵、伏兵,要趁着皇帝去的时候,宦官都跟着皇帝,就疑似要来个扑杀。结果事迹败露,没有成功,反而这几个人都被牵连了。结果皇帝也被要挟。所以后来,舒元舆知道这个事情之后就赶快,他的后代,他的子孙,就跑到丛林里面去躲起来了。当然他自己也遇害。一直到了唐玄宗才平反,这个事情才有一个落幕。后来舒元舆因为他曾经写过一篇〈牡丹赋〉,当时唐文宗因为跟舒元舆他们关系走得很近,所以常常会吟咏他的作品,所以后来舒元舆遇难之后,唐文宗觉得真的是非常的惋惜,所以每一次读到牡丹赋都会潸然落泪。这个也算是一个悲剧收场的事件。

我们看到第二位舒姓的历史人物,这个叫做舒ㄉㄢˇ或舒ㄉㄢˋ,因为这个字有两个读音,可以念三声,也可以念四声,到底怎么读?因为我们也不知道,当时舒亶(ㄉㄢˇ)或舒亶(ㄉㄢˋ)他怎么读,所以我们就没有办法确定它的读音,我们就先暂时把它念作三声舒亶好了。舒亶他自己也算是蛮有才情的,他后来也参与政务。当时北宋王安石推动革新,有新政,所以舒亶他也在王安石底下办事,对王安石的新政也非常的努力在推动。可是王安石,先前我们曾经讲过他,王安石其实他是个性比较急切,但是他的出发心是正确的,他是希望国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承平之后,开始有一些腐败的事迹出现了,对于老百姓的盘剥也愈来愈沉重,所以他希望能够透过改革,让国家能够不断的向前走,老百姓也可以有比较好的生活,所以他的出发心是正确的。他的很多方案其实也是立意良善。不过他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他个性太急切。一下子要下猛药,很多人会觉得变化太剧烈,所以引发一些朝臣跟他理念不合,所以当时就有所谓的新党跟旧党的党争,王安石就是属于新党,然后跟旧党就水火不容。旧党的领袖是谁?也是一位历史名人,他也编过了史书,叫做司马光,他们两个人就是水火不容。然后很多旧党人也因为王安石当政,后来就被贬官,所以闹得沸沸扬扬的。王安石后来也曾经被罢免,被罢免之后旧党又回来,又把新党的人统统又贬官,所以搞得乌烟瘴气的。

当时苏东坡是最倒霉的一个人。苏东坡他其实不是旧党的人,他跟旧党的关系没有很密切,只是他有一回在上奏的时候,就在这个事件上面他的立场比较倾向于旧党的说法,因此就被王安石认为你是旧党的人。但是不要忘记了,王安石跟苏东坡其实他们都是欧阳修所提拔的后进,所以论关系,我们算宽一点,他们也算师兄弟,也算同学。所以王安石其实对这个事情他有抱怨,他都抱怨说,你这个苏东坡怎么这样跟我对冲,也没待念我们是算同学一场,他就是抱怨。可是你要知道,下面的人总是有些人会揣摩上意,有些人就听到了王安石抱怨苏东坡,以为主子对苏东坡有所怨忌,所以就开始有人要去整肃苏东坡,后来就有人专门去找苏东坡的诗、文,然后看他里面的字句有没有什么违禁的地方,有没有什么可以做文章的地方。这就是后来我们所讲的文字狱。主导的人其中有一位就是舒亶。然后就找到了,就上报朝廷,朝廷一看,这是苏东坡苏轼。苏轼本来就很有才情,有才的人总是遭人嫉恨。所以有人就开始说,这个苏东坡早就已经怎么样怎么样了,其实我已经观察很久了,就开始了落井下石。然后就往上报,就报到了皇帝那边。这个事情可大可小,后来弹劾苏东坡的人愈来愈多,那就不得不去处理。王安石就有点骑虎难下,他本来就想说我本来不是这个意思,可是他下面的人就开始兴风作浪,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苏东坡跟他比较交好的人,就开始想方设法要去求关系找关系,要去疏通,要去解释。到最后皇帝就拍板定案,因为双方都有人来说项,他也知道苏东坡这个人他不是个坏人,而且他看了那个文章,那个字句,其实也没有像他们弹劾的那样,所以后来他就说好,死罪可免,活罪不可逃,就贬官。这个案件就被称之为乌台诗案,就是舒亶这个地方的乌台诗案。

乌台是什么?乌台就是当时他们关囚犯的地方,它就是天牢,就是在首都主要关囚犯的地方。就有点像现在我们台湾,我们讲到监狱、看守所,大家最熟知的是什么地方?土城,土城看守所。所以它就有点那个味道。当然全国的监狱很多,不过因为乌台它是天牢,天牢就是皇帝指派的那个地方,所以叫乌台诗案。他在乌台被关了前前后后可能有一年多吧?我有点忘记了,很长的时间。他本来那个时候很壮盛的,才三十多岁,然后关出来之后,因为那种心理的折磨太巨大,出来之后就元气大伤。然后被贬到黄州去担任黄州团练副使,被贬官。所以后来他到黄州去之后,因为这个官实际上就是一个虚衔,没有什么实际的政务,他就开始去游山玩水。所以就在黄州那个时期,就达到他第一波的创造高峰,〈赤壁赋〉,前后〈赤壁赋〉,还有〈念奴娇〉等等作品,都是在那个时候所写的。从此之后他的眼界就不一样了,他的心境也不一样了。所以以后来的苏东坡的成就来看的话,乌台实际上就是一个历练,让他能够脱胎换骨。否则他如果是平平顺顺,一路当官很顺畅,可能我们从此在中国文学史就少了一位文坛巨星。所以舒亶,其实他也是幕后去整肃苏东坡的推手,我们知道一下就可以了。

再来,我们看到第一百二十四个姓氏屈姓。屈这个姓氏的起源有几支,第一支是夏朝的时候有一位屈骜,曾经受到夏王启的讨伐,他是屈氏的一支的先祖。第二支是以封地为姓,出自于芈姓,始祖是春秋时代楚国的莫敖。莫敖是一个身份,它也不是一个官,它是一个身份。这个有点麻烦,不太容易说得清楚。我的理解我跟大家都说明一下,在人类学的研究里面,在比较早期的人类的社群,或者是部落里面,它有所谓的双头制,我们有寡头,有双头,寡头就是这个部落里面只有一个领袖,那叫寡头。曾经有一个时期是双头制,双头制我们简单来说,一个就是族长,族长他比较去管理宗族,这个部落里面的一些事务,包括财政什么的,他是比较偏向于民政的这个部分。另外一个头就是主管军事,主管战争,所以他是骁勇善战的人,所以有双头。像那个族长他是可以世袭的,另外一个主管战争的,他就是可以选拔,选拔族里面最剽悍的、最骁勇善战的人来做这个工作。莫敖就比较类似于双头里面的那个管战争的。这样可以理解了。我只能简单这么说。因为这个只是一个说法,当然还有不同的见解。

我们再往下看,楚武王的儿子王子瑕,因为他也担当到了莫敖。莫敖在当时是令尹之下的第二把交椅,楚国的令尹就有点像后来我们所谓的宰相,所以他是位居宰相之下,算是一国之中职官体系的第二把交椅,楚武王就把王子瑕封到了屈这个地方,所以他后来子孙也以屈为姓氏。所以这是第二支来源。第三支来源是北魏孝文帝的时候,这个少数民族改为汉姓,也有姓屈的。

谈到屈姓大家一定会想到谁?屈原,所以堂号里面有个三闾堂,三闾堂是因为屈原曾经担任过三闾大夫,所以后世子孙就以三闾做为一个堂号。屈原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其实他原本是楚国的王族,所以他本来跟楚王关系也是非常亲密的,但是后来就发生了一些转变,因为有一些算是要来取代屈原的大臣,希望介入楚王跟屈原之间的信任关系,那位叫做靳尚。我不晓得这边有没有写到,有没有?有,靳尚。靳尚就开始去离间他们两个人,所以后来屈原就逐渐的被疏远,甚至于被贬。后来屈原内心的愤懑就化作文字,就创作了很多的作品出来。而且他也经常用香草美人这个意象来做表现,表现出我屈原跟楚怀王之间,我们的关系原本是如此的亲密的,所以他用这个来做一个比喻。香草美人,其实香草是指谁?美人又是指谁?香草是讲屈原自己,我就是那个芬芳的香草,其实我的品性是非常的端正的,我的想法是非常的纯善的,他用香草来自喻。美人就是来比喻楚怀王。

后来屈原最后就因为抑郁,所以投汨罗江而自尽。这个汨罗江的汨怎么写?三点水右边,它是一个日字边还是曰字边?汨罗江的汨,三点水右边是一个日还是个曰?曰就是说话的那个曰,是日部,所以它右边是一个日。因为如果三点水右边是一个曰,那个字念作ㄍㄨˇ,汩是形容水流动的声音,流水汩汩,有没有?水流动的时候,有的时候那个水流声会发出,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咕噜,这种声音,所以流水汩汩它是一个状声词,模拟那个声音。所以那个字形是不同的。

因为他投汨罗江而自尽,所以当地的百姓,就希望江里面的鱼虾不要去啃食屈原的大体,所以就纷纷自动自发去包了所谓的后来的粽子,然后划着船去投在江心,所以后来才有端午节的民俗的活动。

好,时间也到了,我们今天就先到这边,下个礼拜一我们再继续,谢谢。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国学经典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