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丨《唐宋八大家之苏洵》02:五十一方九品
本期介绍:苏洵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不仅因为散文出众而位列“唐宋八大家”,而且还培养了苏轼、苏辙两个杰出的儿子。他与儿子们的少年成名不同,苏洵二十岁才开始发愤读书,在三十七岁时却又科举失败,此后他放弃功名,幽居山里,闭门读书教育儿子。在这十余年间,苏洵学问精进,并创作了《六国论》等一大批流传后世的经典政治论文,他虽身处江湖之远,却一心心忧庙堂。苏洵在年近半百之时,得到了益州知州张方平的推荐,得以带领苏轼兄弟远赴京城,求取功名。那么屡试不第的苏洵,在京城会有什么样的遭遇呢,他的仕途之路又是怎样开启的呢。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f0526g8bbtf
百家
讲坛
画外音
苏洵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不仅仅因为散文出众而位列唐宋八大家,更因为他培养了苏轼和苏辙两位著名的儿子。与儿子们的少年成名不同,苏洵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读书,在三十七岁时却又科举失败,此后他放弃功名、幽居山里;闭门读书、教育儿子。十余年间学问精进,创作了《六国论》等一大批流传后世的经典政论文,他虽身处江湖之远,却一直心忧庙堂。在他年近半百之时,机会终于来临,他得到了益州知州张方平的推荐,得以带领苏轼兄弟远赴京城、求取功名。那么,屡试不第的苏洵在京城会有什么样的遭遇,他的仕途之路又是怎样开启的呢?
百家
讲坛
康震
我们上次说到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三人进京城开封,苏轼和苏辙这次是到开封去参加科举考试,我们都知道他们两个考得很顺利,考得也很不错,苏洵这一趟进京,肯定不是参加考试的。那么,他去干什么呢?他有他的门路。他一去之后,就见到了欧阳修,他给欧阳修还写了一封信。欧阳修早就听说张方平对苏洵的介绍,也看了他的文章,看了文章之后非常高兴,觉得苏洵的文章,他告诉苏洵,说您的文章像荀卿子,是谁,像荀子的文章。这个评价真是太高了,为什么呢?因为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如果你写一篇文章,我说你的作文写得像孔子一样,那这个评价就太高了。
苏洵认为,有四个人的文章,是万中不可得其一的,孔子,孟子,杨雄,还有韩愈,他就跟欧阳修说,原来人家说我的文章像司马相如,我不高兴,还有人说我的文章像司马迁,我觉得也就是那么回事,这倒不是我骄傲,而是我觉得他们说得不准,可今儿我没有想到您说我的文章像荀子,那真把我吓坏了。但他心里高兴,为什么呢,因为欧阳修是当时的文坛的宗主,写文章是第一把好手,代表朝廷的水平,那朝廷的水平说你像荀子了,那能不高兴吗?这就说明他虽然没有功名,他没有考中过科举,但他的文章已经得到了主流文坛的认同。所以他很高兴。可是文章写得好光高兴这没用。君子不但要让他的言论流行于世,君子还应该得其位。君子如果不能得其位,他的道就无法施行。欧阳修就把苏洵介绍给当时的宰相韩琦和富弼,他特别地推荐苏洵,说苏洵这人第一他品德好,第二,他这个人文章写得好,第三,他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这个人重行,就是是他也能做,就这三条。希望当时的宰相韩琦和富弼能够接见他,重视他。欧阳修这样卖力气,苏洵你本人也不能歇着,他也给这些达官贵人们写信,内容无非就是那几条,第一,介绍自己,第二,说自己如何仰慕对方,第三,谈谈自己对时政的看法,特别对这个宰相富弼,因为我们知道富弼他原来参加过范仲淹主导的“庆历新政”,可是这富弼也不知道从“庆历新政”的失败当中汲取了个什么教训,等到后来,到了英宗执政的时候,到了神宗执政的时候,他就不再那么积极进取了,可能是吸取了一点失败的惨痛教训。苏洵就给富弼写信认为,您不能这样,您得积极进取,恢复当年庆历新政的时候您那股子血性,他就给他写信鼓励他,要能够做一个称职的宰相。我们知道苏洵的文章写得汪洋恣肆,有战国纵横家的风气,所以那文章写开之后,那是不把门的。写好了上去之后,应该说韩琦对苏洵是比较器重的,在家里招待他,来了客人,来了朋友也让他陪着吃饭,向朋友们介绍他。一时之间,由于有欧阳修的推荐和倚重,由于有韩琦这样的器重,所以他的名气一下就大起来了。当时在京城里头,因为“三苏”父子的到来,掀起了一股狂潮,什么狂潮,大家都争着想要看他们的文章,家家户户都流传着他们的文章,流传着他们的诗作。可以说,一日之内,身价百倍。天下才子,各方少年,纷纷仿效他们的文章,声誉是相当地高,声势是相当地大,名气是如日中天。还什么都不是呢,俩孩子不是还刚参加完科举考试,考得还不错吗?那你苏洵还什么都不是,就是个布衣,是个白丁,名气先哄起来了。你要说这是炒作,但是人家有真本事,人家能炒起来。这里头有个问题,名气是大了,热度是够了,雷声特大,不下雨。这不是着急吗?韩琦是对他挺器重的,但是什么呢?是重其言,礼其人,但不用其言。就是说什么呢,礼贤下士,对他写的文章也很器重,但是他提的建议,他提的要求不怎么重视。那问题关键就是苏淘说,我文章写得这么好,我人品这么好,我知行并重,我是不是能干点什么您看?能干点什么?慢慢再从长计议吧!
所以苏洵就有点着急,因为他岁数大了。可是大家要知道,官场上的事,哪儿有那么容易啊!写文章大家可以称赞你,但是要给你个职位,你又没有功名,你又没有考过科举,你又不是进士,哪儿那么容易,没那么容易。虽然他名气很大,刚进开封的时候,是他求着见王公大人,到最后是王公大人都想见他。所以刚才说,雷声大,但就是不下雨。最关键的是,这块雨没下,但别的地方下雨了。为什么呢?这叫屋漏偏逢连阴雨,这时候他夫人去世了。他夫人突然去世了,这父子三人慌慌张张地,赶紧连跟朋友都没道别,立刻就回去了。
百家
讲坛
画外音
“三苏”父子首次赴京非常顺利,苏轼、苏辙兄弟科场顺利,而苏洵得到了一代文宗欧阳修的称赞和当朝宰相韩琦等人的青睐,这说明苏洵获得了当时政坛主流的认同,但认同和名气不等于就能获得官职,苏洵只能等待。而夫人的突然离世却让“三苏”父子只能匆忙回家。在回到了眉山老家后,苏洵的命运又将面对什么样的选择呢?
百家
讲坛
康震
回到四川老家,正在他陷入苦闷之中的时候,朝廷来信了。来信让他去干吗呢?让他考试。我们知道宋代和唐代,要做官,都有一系列的制度,就跟我们现在考公务员一样,他这也是得考试。当时就给他来信,让他要在舍人院就试,就是让他去考试。十月份的时候,四川方面已经给他打了招呼,等到十一月份的时候,他在眉山正式接到中央给他的诏令,要他去考试。
到十二月初的时候,苏洵就给宋仁宗写了一封信,对不起,情领了,我不去。然后又给他的朋友雷简夫和梅圣俞,这梅圣俞跟欧阳修是铁哥们儿,文坛上的应该说是当时的“双璧”,写信一说,他为什么不去。
等到再过了半年以后,朝廷催促他说你赶紧来考试吧,他又再次声明自己不愿意考试的原因。他为什么不愿意?其他人说你不是吃饱了撑的吗?你不着急吗?他给你个渠道你不去啊?就不去。
理由如下:第一,俺有病。大家一听你确实有病,你没病你肯定就去了呗。他说我真的有病,他说您看我长期待在乡下,今天突然被您召见,我身体不好,我年纪大了,这长途跋涉的我真有点受不了。再者说了,朝廷做官的人多了,像我这种水平的很多很多,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那意思说我就不搀和了,把机会让给更年轻的同志。真的是有病?还真有点病,可这点病不足以阻止他不去参加这个考试,所以说病是假,说别的是真的。那大家说既然病不是主要的理由,那什么是主要的理由呢?不满意这科举考试的制度。我们前面说过,苏洵这个人是不擅长于应试的,他不善于写有韵之文,他不擅长写诗。哪儿像他那大儿子苏轼,那一写起诗跟水龙头开开似的,让考第几名随便,考第一也行,考第二也行,由他挑了。苏辙虽然说写诗不像他哥哥写得那么好,但是这哥俩儿在这方面敲门砖的功夫是相当了得。他爸爸不行,他不满意科举考试。
大家说那你这个不是参加科举考试,为什么不去?底下说了这么几条理由,他在给朋友的信里边写的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说现在我是衰朽之体,我都老了,而且我待在乡下,应该说我这吃饭还能管饱,我还真是犯不着为了这趟功名去参加这个考试,看那些考官的脸色。我想起我年轻的时候去开封参加科举考试的情形,半夜三更、天寒地冻地等在东华门外,拿点干粮,锣敲响了,然后排着队鱼贯而入,看着他们的脸色,小心翼翼谨慎地写下文字,那时候我可以,现在哥哥我老了,我五十了,我不可能再像年轻人那样,拿着自己的高贵的人格去给考官们蹂躏了。你细想想也是这么回事,五十岁了你参加自学考试,还老考不中,还接受别人的耻笑,朝廷耻笑你也就算了,你回到眉山,回到你们村,人家说你这么大年纪干吗去了?就为进趟城吗?不好看也不好听。原来的话吃点苦也就算了,现在这把年纪难道让那帮达官贵人们还再对我指指点点,给我提点问题,问得我再答不上来,这脸上多难看。而且他现在已经文满天下,这是很关键的,大家都知道他文章写得好,欧阳修都说他的文章像荀子了,韩琦老请他吃饭,那你这么大的名气如果考砸了,那算谁的不对呢?所以这里边就是你注意为什么讲这一块儿呢?就是知识分子在科举考试的压榨之下的那种非常难以言表的、微妙的心理,把一这么好的人才给压成这样了。
还有一条他不满意的,他不想去的是什么呢?他认为官府的、朝廷的拖沓的作风他根本受不了。他给欧阳修写信说什么?说当初您推荐我那时候,给朝廷写信那是什么时候了?那是在1056年的时候,可是现在都两年过去了,这两年过去了才想起我来,这都七百多天了,这朝廷也太拖沓了。然后他给欧阳修算了笔账,他说您看,他现在给我下了诏书,然后我去参加考试,考完之后再等好多天,等完好多天之后,然后中间可能要给我安排个官职,然后安排官职期间我再等好多天,我等完好多天之后,这官下来了,下来了还有我满意不满意的呢,如果我觉得这不合适我,我又年纪大了,我想调整调整,再等好多天,如果都调整好了,一切都还顺利呢,这好多好多天过去了,我也快走到生命的终点了,您觉着我当这官还有什么意思吗?您拖成这样,不就想拖得我都接不到通知了,你们也就都爽了吗?这当然是给欧阳修发牢骚,这不是欧阳修在拖的,欧阳修很帮他的忙的,但是欧阳修当时不也不是宰相吗?宰相是富弼和韩琦。欧阳修只有推荐的资格,他没有这直接给你任命的资格。而且任命一个官员哪那么容易啊?还得考量各种各样的关系,这又是一条。
你看,病了,甭管是真病假病,反正是一托词,就说明他对这事不积极。第二,考怕了,考烦了,年纪大了,不愿意因为考而受侮辱。第三,对(于)朝廷拖沓的作风,实际上是代表朝廷对自己不重视。还有一条也很致命,觉得朝廷对我不信任,你文章都看了,欧阳修都评价了,你们吹得都上了天了,怎么还要考我呀?这么说吧,如果说你们真的信任我,那你们就不用考了;如果说你们不信任我,我就在那儿考一天,你怎么就信我了?这道理还挺对的,你看,这几条从苏洵的角度来讲,说得都还在理,特别是一个五十岁的人说出这话来,你还真不能不服。要不然人家文章写这么多年没白写,论理人家是论得清楚的。
最后就说,我为什么要做官?不是因为我穷,我吃得起。我做官是你们的荣幸,我不做官是你们的损失,你懂吗你?这就是一知识分子的特殊的骄傲,其实心里特酸楚,你知道吧?很纠结。像把那纸“歘”一揪,揪成一团似的,你要给它再展开,上面不都有皱褶的痕迹了吗?一颗受伤的心。谁让他受的伤?制度,就制度让他受伤了。那你说他要真没水平怎么可以列入“唐宋八大家”里边呢?“唐宋八大家”里头他是惟一的一个没有科举经历的人,就是没有考中进士的人。你要是连大学都没上过,然后你名列到什么科学家里头那得多难啊。你原来只是一修拖拉机的,最后成了物理学家了,你说谁相信这事啊?这咱打个比方就都能明白。你现在是因为知道苏洵已经是“唐宋八大家”了,所以你就觉得一切都是合理的,但是在那个时代底下,没有进士这个名头你就寸步难行,所以他发出这样的埋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尤其他真的很优秀。
百家
讲坛
画外音
苏洵胸怀大志,有理想,有抱负,虽然大器晚成,但“治国、平天下”的豪迈却未曾减过半分,在他年近半百之时,面对朝廷召唤他入围选拔考试的诏令,本应该欣喜赴京的苏洵却做出了拒绝的选择,是什么让苏洵求仁得仁,却又起了他念?苏洵的仕途之路究竟如何呢?
百家
讲坛
康震
去了俩孩子参加制科考试这结果我们也都知道,考得非常好,一个考了第三等,一个考了第四次等,这一会儿我们讲苏辙会讲到这一块儿,他(苏洵)呢?等着呢,没参加考试。韩琦说算了,别考了,这老头都这样了,还考?给一官,忒小点,秘书省的校书郎。我们原来说过这个官,大家特熟悉、对这个官,秘书省校书郎是什么呢?秘书省那就属于国家高等研究院或者是高等皇家图书馆里的助理研究员,九品。
五十一了,咱说“二十七、始发愤”,过了二十四年以后,给一九品,五十一,九品。他那俩儿子五十多岁的时候那都是高级官员了,部级干部了,那到后来像他二儿子苏辙后来都做到副宰相了,他爸爸九品。七品是芝麻官,你把芝麻劈了一半是八品,那再三分之一那不就九品吗?忒惨点儿,你说他心里能高兴?你还不如什么都别给他,保持一个名士的气节。给了,这玩意儿就不好办了。
我说这话是苏洵自己都意识到这个问题,为什么呢?他说原来我是一介名士,我跟你官员之间没有上下级关系,你知道吗?你对待我的时候是以宾客之礼相待。这个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帝王跟知识分子的关系很微妙,你比方说孔子和孟子都周游列国,见了很多的君王,那你待之以礼呀,临走的时候你得给人送点钱、送点大米、送点牛肉啊,馈赠给他,还得是按规矩来。古代的时候有一个读书人挺有学问的,挺有见解的,去见一个王,王说来来来,到我跟前来,那人说干吗呢你?你到我跟前来,没规矩。知道什么是道吗?道要高于你的势。但是你这是因为你那会儿没在他那个体系里头,你跟他没有上下级关系,你说破天去,他也不搭理你,他还尊重你。现在完了,原来本来在韩琦、富弼、欧阳修这些人跟前,那后背上还有根杆儿能撑着,那就是我的“道”,我的那种不服之气,我那种君子的“威武不能屈”的气,但现在你成了人上下级关系,你在人跟前怎么办?你拿人俸禄了。人家说,去,给我写个稿去。你说不写。不写工资关系给你断了,九品都没了,到十品去,那你怎么办?就是说你这个东西,他不是个有没有气节的问题,是你必须遵守规则,大家明白这个道理吗?所以这样一来你作为知识分子那种独立性的气节就没了。
最糟糕的是如果这时候给个三品也就罢了,还是一九品,为什么呢?因为开始说得都挺好的,都说这人有本事;这人文章写得好;这人特别有道德;这人知行并重;这人什么都特好,给一九品这就让人觉得名实不相符,对于当事人来讲,心里头是一万个不痛快,所以作为一个有着独立的文章写作的能力与独立的思想能力的这样一个知识分子,尤其是培养了两个如此优秀的儿子的这样一个父亲,而且还是一个与欧阳修等在文坛上和朝廷上有重大影响的人有着比较深厚的、知根知底的那种知交的友谊的这样一个人,他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也没办法呀,已经被套上了笼头,你就得按照笼头的原则来办事。还算好,隔了一年之后,朝廷要修礼书,就是要编纂礼书,把历来的关于礼仪礼乐方面的书、要编纂这个礼书,就抽调他做编纂者,然后这官升了一点,升到八品了,苏洵这辈子做的最大的官就是八品。
百家
讲坛
画外音
宋英宗治平三年,即公元1066年,在仕途中挣扎半生又屡屡受挫的苏洵,在八品官位上去世,享年五十八岁。欧阳修专门为苏洵撰写了墓志铭,以表他取得的成就和对国家的贡献。
作为苏轼与苏辙父亲的苏洵,是一位教子有方的称职家长,作为北宋官员的苏洵,是一位终身不得志的小官。但作为唐宋八大家的苏洵,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苏洵的文章和苏洵的成就呢?
百家
讲坛
康震
苏洵名列唐宋八大家,当然主要还是因为他的散文,苏洵的散文在北宋时期是很受推崇的。他本人对待写文章是有些自己的看法的。归结起来又主要这么几点:
首先苏洵认为,写文章要反对写时文。什么叫时文呢?时代的时,就是反对当时所流行的那种比较浮夸的只注重形式的只注重美的形态的,但是,内容很单薄,甚至有的文章求奇,求怪,而写得特别滞涩,就我们经常说这文章写得别人都看不懂,写得特别奇怪,他反对这种时文,相应的,他认为写文章应该要有真知灼见,就是要言之有物,
不要单纯地因袭前人,不要去单纯地模仿别人,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反对时文,提倡写真知灼见的文章。紧接着就说,一定要写不得不为之文,不要为文而文,什么意思?不要单纯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要写那些不得不写,心里边特别想写的时候这样的文章,你才下笔写,还有一个主张,就是说写文章一定要有用,不要写没有用的文章,凡是写出来的文章,要对社会有用,相应的,苏洵评价别人的文章的时候,他认为不同的人,写不同特色的文章,所以他对于文章的态度,用文明现在的话说,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只要写得好,写得有用,言之有物,有真知灼见的文章,都是好文章,这是他对文章的看法。苏洵本人的文章有很多特色,比如说,他的文章纵横捭阖,气势磅礴,他的文章曲折多变,他的文章文气很质朴,他的文章写得非常低巧妙,有时候善用比喻,它最大的特色,首先是汪洋恣肆,气势磅礴,一泻千里。为什么呀?我们前面不是说过吗?欧阳修看了他的文章,说你的文章很像荀子,他不但是像荀子,他的文章像孟子,像荀子,像战国诸子的文章。他的文章写的起点,学习的起点,就从战国纵横家的文章来的,那些人的文章,当时写的时候,不是为文而文,是为了说服君王,说服诸侯,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见解,强化自己的见解,所以多用排比句,有排山倒海的气势。苏洵在这方面,颇得其中的趣味,比如说,他曾经写过一篇政论的文章,叫《项籍论》,就是项羽论,论项羽的。他在写到论项羽的时候,把项羽和曹操和刘备做了一个比较,其中这一段写得非常好,他说:
“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曹操有取天下之虑,而无取天下之量;玄德有取天下之量,而无取天下之才。故三人者,终其身无成焉。”(苏洵《项籍论》)
什么意思?项羽他有夺去天下的才能,但是,他没有夺去天下这脑子,他智商低。曹操呢?他是有谋取天下之虑,但是,却没有谋取天下的胸怀。曹操是智商是够了,情商有问题,胸怀有问题。说刘玄德刘备呢,有取天下之量,却无取天下之才,说刘备这个人,是情商足够了,大家听过三国,刘备的情商绝对是天下第一,要不然怎么诸葛亮,关、张、赵云都跟着他呢?但是,可惜这个人缺智商。你说这怎么弄啊?项羽有智商,但是他没有谋略;曹操呢,是有这智商,但他没有这情商;刘备是有这情商,但没这智商。但是他这段话,说得是一泻千里,纵横而下,排比句用得非常有力量,它有说服力。所以这三人没有一个能成事的。这是说他的文章汪洋恣肆,有气势。同时他的文章还特别擅长用比喻,这个大家就不太熟悉了。说这爱用比喻,是他儿子苏轼爱用比喻,他也爱用比喻吗?他用得不但好,而且很准确。比如他有一篇文章,苏洵的大部分的文章,都是政论式的,叫谏论,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关于论大臣们向皇帝向朝廷上谏言的文章,他其中说的有一处,说一个君王,一个领导者,如何才能有效地鼓励臣下大胆地上谏,谏言,有两个手段,一个是赏,一个是罚,怎么赏,怎么罚呢?他讲了个小寓言故事,说有仨人,一个人胆特大,勇敢;还有一个人,有点勇敢,有点胆怯;还有一个人,完全完蛋,特别胆怯。说三个人走到一个悬崖边上,深谷悬崖边上,别人说,从这儿跳到对面去,跳过去的就是勇夫,跳不过去的就是懦夫。这是纯粹的精神鼓励,啥也没有。那肯定是那个最勇敢的就跳过去了。那个有点胆怯有点勇敢的他不敢跳,那个更胆怯的,压根就不敢跳。苏洵说你换个说法,你说凡是能跳过去的,赏一千两银子,这回那胆最大的不用说,一下就跳过去了;那有点胆量,有点胆怯的,受了这一千两银子的鼓励,那点胆怯收起来,揣到怀里头,一下也跳过去了;就剩下这最胆怯的,还是不敢跳。最后来一绝的,动物园放只老虎出来,追他们仨,我跟你说,一眨眼都没影了,都在对岸了。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天下并无绝对之勇敢,也无绝对之怯懦,关键是看造成什么样的局面和形势,形势使然,形势造英雄。这比喻多好,那意思就说说,作为君上,作为领导者,针对不同的人,你要鼓励他,用不同的方法,对于那特怯懦的,你必须置之死地,他才能后生,对于那有点犹豫的,你给他点好处,他就克服了,对那胆最大的,在任何情况下,他都是义无反顾。他的文章有这种特点。
大家说,那就这点特点,就进唐宋八大家,可能还是沾了他儿子的光吧?是,光这点不足以服人。清朝有一个学者叫邵仁泓,他在《苏老泉先生全集序》当中对苏洵有一段很准确的评价,他说什么呀?他说苏轼、苏辙有成就不足为奇,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他们本身有天纵的雄才,又加上他们父亲的导引,所以成事了,这没什么奇怪的。最难得的就是他爸爸苏洵,完全自学成才,没有考科举,也没有师承,他没有老师,完全是自学,自学之后达到了一个什么效果呢?达到的效果是足以能够与先秦的孟子、汉代的刘向、贾谊、董仲舒的文章相抗衡,那就是他的文章是从孟子、荀子和汉代的刘向、贾谊、董仲舒的文章而来,他的文章的水平达到这个高度。他不但达到了这个高度,自成了一家,而且和后来的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分庭抗礼。那就是一自学成才的人、上可以与先秦两汉的大家相媲美,下可以与唐宋第一流的散文家相抗衡,自成一家,不但如此,而且开启了后边的“大苏”和“小苏”。
他说这个能够凭独自之力抗衡于先秦、两汉、唐宋的一流的大文章家,并且以这样的力量开启了苏轼和苏辙的文章的道路,不简单不容易。这就是从文学发展的线索当中给你点明了苏洵处在一个什么关键的位置,听上去好像是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其实不然,这就是说,中国古代的散文从先秦、两汉发展到唐宋,这苏洵是中间很重要的一环,因为有了这重要的一环和这一环的教育,所以导引出来了苏轼和苏辙这两位俊才,他们又经过欧阳修等人的奖誉和提拔,所以终于成了宋代文坛上的大师。
你看,他有个人的努力,有个人努力之后所达到的水准,有这种水准所引导的更高的水准,这不仅是文学史上的价值和意义,也有教育史上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我们说苏洵进入“唐宋八大家”,除了我们前面所讲过的他的人生经历、他的思想、他的个性之外,他在散文方面所表现出的这种特质,他在散文发展的历程当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阶段性的贡献,以及他对于苏轼和苏辙的这种先导的作用,是绝对不可忽略的。这就是说做父母的你要想教出高质量的儿女来,你自己必须质量很高,咱不说是达到苏洵这质量吧,起码是心向往之,这总可以。从这个角度我们对于苏洵在唐宋八大家当中的地位和他的历史性的这样一个贡献,那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就是我们讲他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好,谢谢大家。
百家
讲坛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