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训练与规范 | 国内外环境史研究著作汇总(书单)

西南环境史研究 史学学术社 2021-03-15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西南环境史研究


国内外环境史研究著作汇总

云南大学西南环境史研究所  王   彤  整理

一、环境史研究入门必读书目

1.(美)唐纳德·休斯著,梅雪芹译:《什么是环境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2.(美)休斯著、赵长风、王宁、张爱萍译:《世界环境史:人类在地球生命中的角色转变》(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年。

3.(美)J.R.麦克尼尔著,韩莉、韩晓雯译:《阳光下的新事物:20世纪世界环境史》,商务印书馆,2013年。

4.(美)沃斯特著,候文蕙译:《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
5.(美)卡森著,吕瑞兰等译:《寂静的春天》,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

6.(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著,许友民、许学征译,林纪焘审校:《生态扩张主义:欧洲900-1900年的生态扩张》,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7.   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

8.(美)马立博著;关永强、高丽洁译:《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9.(美)亚当·罗姆著,高国荣、孙群郎、耿晓明译:《乡村里的推土机——郊区住宅开发与美国环保主义的兴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年。

10.(英)伊懋可著,梅雪芹、毛利霞、王玉山译:《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

11.(英)克莱夫·庞廷著,王毅、张学广译:《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2.(德)约阿希姆·拉德卡著,王国豫、付天海译:《自然与权力:世界环境史》,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戴建兵:《环境史研究》(第1辑),地质出版社,2011年。

14.王利华主编:《中国环境史研究:理论与探索》(第2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3年。

15.侯甬坚、曹志红、张洁、李冀:《中国环境史研究:历史动物研究》(第3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4年。

16.杨朝飞主编:《中国环境史研究》(第4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5年。

17.夏明方、侯深主编:《生态史研究·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16年。

18.唐大为主编:《中国环境史研究——第一辑:理论与方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年。

19.包茂红:《环境史学的起源和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20.钞晓鸿:《环境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16年。

21.梅雪芹:《环境史研究叙论》,中国环境出版社,2011年。

22.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人民出版社,2004年。

23.田丰,李旭明编:《环境史: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叙述历史》,商务印书馆,2011年。

24.王利华:《徘徊在人与自然之间——中国生态环境史探索》,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

25.王利华主编:《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26.夏明方主编:《新史学——历史的生态学解释:世界与中国》(第六卷),中华书局,2012年。

27.劉翠溶、伊懋可主編:《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上、下两册),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95年。 

28.刘翠溶主编:《自然与人为互动:环境史研究的视角》,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8年。

29.尹绍亭:《人类学生态环境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30.高国荣:《美国环境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31.周琼主编:《道法自然: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视角与路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

32.(美)濮德培著,韩昭庆译:《中西方环境史起源与展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

二、环境史研究拓展必读书目

1.(美)唐纳德·休斯著、赵长凤译:《世界环境史:人类在地球生命中的角色转变》,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年。

2.(美)唐纳德·沃斯特著,青山译:《在西部的天空下——美国西部的自然与历史》,商务印书馆,2014年。 

3.(美)唐纳德·沃斯特著,侯文蕙译:《尘暴——20世纪30年代美国南部大平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4.(美)唐纳德·沃斯特著:《帝国之河:水、干旱和美国西部的发展》(Rivers of Empire: Water, Aridity, and the Growth of the American Wes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5.(美)贾雷德·戴蒙德著,谢延光译:《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6.(美)利奥·马克斯著,马海良、雷月梅译:《花园里的机器:美国的技术与田园思想》,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7.(美)马立博著,王玉茹、关永强译:《虎、米、丝、泥:帝制晚期华南的环境与经济》,江苏人民出出版社,2012年。

8.(美)穆盛博著,胡文亮译:《近代中国的渔业战争和环境变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

9.(英)贝纳特著,包茂红译:《环境与历史》,译林出版社,2008年。

10.(美)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年。 

11.周琼:《清代云南瘴气与生态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12.王子今:《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3.马俊亚:《被牺牲的“局部”:淮北社会生态变迁研究(1680-1949)》,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14.王建革:《江南环境史研究》,科学出版社,2016年。

15.王建革:《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9-20世纪)》,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16.王建革:《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17.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18.王利华:《人竹共生的环境与文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

19.钞晓鸿:《生态环境与明清社会经济》,黄山书社,2004年。

20.蓝勇:《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生态变迁》,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21.李玉尚:《海有丰歉:黄渤海的鱼类与环境变迁(1368-1958)》,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

22.韩昭庆:《荒漠水系三角洲:中国环境史的区域研究》,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年。

三、环境史研究拓展参考书目

1.(美)利普舒茨著,郭志俊,蔺雪春译:《全球环境政治:权力、观点与实践》,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年。

2.(美)威廉·克罗农著,鲁奇等译:《土地的变迁:新英格兰的印第安人、殖民者和生态》,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年。

3.(美)索尔谢姆著,启蒙编译所译:《发明污染:工业革命以来的煤、烟与文化》,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

4.(美)明特著,刘勇军译:《废物星球:从中国到世界的天价垃圾贸易之旅》,重庆出版社,2015年。

5.(美)摩尔著,赵秀荣译:《地球的转型:在现代世界形成和解体中自然的作用》,商务印书馆,2015年。

6.(美)莱斯特·R·布朗著,林自新、暴永宁等译:《地球不堪重负:水位下降、气温上升时代的食物安全挑战》,东方出版社,2005年。

7.(美)罗德里克·弗雷泽·纳什著,杨通进译,梁治平校:《大自然的权利:环境伦理学史》,青岛出版社,2005年。

8.(美)奥康纳著,唐正东、臧佩洪译:《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9.(美)布莱恩·费根著:《小冰河时代:气候如何改变历史(1300-1850)》,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美)易明著,姜智芹译:《一江黑水——中国未来的环境挑战》, 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

11.(美)温茨著,朱丹琼、宋玉波译:《环境正义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2.(美)卡恩著,孟凡玲译:《绿色城市:城市发展与环境》,中信出版社,2008年。

13.(美)戴维斯著,吴晓东、翁端译:《浓烟似水:环境骗局与环保斗争的故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14.(美)彼德.S.温茨 著,宋玉波、朱丹琼译:《现代环境伦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5.(美)Daniel Imhoff. Paper or Plastic: Searching for Solutions to an Overpackaged World,Sierra Club Books, 2013.

16.默纳·圣地哥:《石油的生态学:环境、劳工和墨西哥革命,1900-1938》(Myrna.I.Santiago, The Ecology of Oil: Environment, Labor, and Mexican Revolution, 1900-1938),剑桥大学出版社,2006年。

17.(美)南希·雅各布斯:《环境、种族和非正义:南非史》(Nancy J. Jacobs, Environment, Power, and Injustice: A South African History),剑桥大学出版社,2003年。

18.(美)Anthony N.Penna(安东尼.N.彭纳)著,张新、王兆润译:《人类的足迹:一部地球环境的历史》,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

19.(美)唐纳德·沃斯特著作

《美国环境保护主义:形成时期,1860-1915》(American Environmentalism: The Formative Period,1860-1915);

《地球的终结:关于现代环境史的观点》(The Ends of the Earth: Perspectives on Modern Environmental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自然的财富:环境史和生态想象》(The Wealth of Nature: Environmental History and the Ecological Imagin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不羁的地区:美国西部变动的景观》(An Unsettled Country: Changing Landscapes of the American West,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1994);

《从萧条至繁荣:堪萨斯的纪实照片,1936-1949》(Bust to Boom: Documentary Photographs of Kansas, 1936-1949,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1996);

《有人居住的大草原》(The Inhabited Prairie, by Terry Evans,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1998);

《一条向西流淌的河:约翰·鲍威尔的一生》(A River Running West: The Life of John Wesley Powel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热爱自然:约翰·缪尔传》(A Passion for Nature: The Life of John Mui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梦魇之河:棉花王国的奴隶与帝国》(River of Dark Dreams:Slavery and Empire in the Cotton Kingdom,The Belknap Press;Reprint edition,2017)

20.(美)Jared Diamond(贾雷德·戴蒙德)著作

《大崩坏—人类社会的明天》(Collapse: How Societies Choose to Fail or Succeed, 2005);

《性趣何来?》(Why is Sex Fun? The Evolution of Human Sexualit, 1997);

《第三种黑猩猩—人类的进化及未来》(The Third Chimpanzee: The Evolution and Future of the Human Animal, 1992);

The Birds of Northern Melanesia: Speciation, Ecology, & Biogeography (with Ernst Mayr, 2001);

Avifauna of the Eastern Highlands of New Guinea, Publications of the Nuttall Ornithological Club, No. 12, Cambridge, Mass., pp. 438 (1972);

Jared Diamond, James A. Robinson:《Natural Experiments of History》,The Belknap Press;(Reprint),2011.

21.(英)布雷恩·威廉·克拉普著,王黎译:《工业革命以来的英国环境史》,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年。

22.(德)弗里德希·亨特布尔格、弗莱德·路克斯,玛尔库斯·史蒂文著,葛竟天、丛明才、姚力等译:《生态经济政策:在生态专制和环境灾难之间》,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澳)布林布尔科姆著,启蒙编译所译:《大雾霾:中世纪以来的伦敦空气污染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年。

24.(澳)德赖泽克著,蔺雪春、郭晨星译:《地球政治学:环境话语》(第2版),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年。

25.(澳)杰弗里·博尔顿著,杨长云译:《破坏和破坏者:澳大利亚环境史》,中国环境出版社,2012年。

26.(芬)约·瑟帕玛著,武小西张宜译:《环境之美》,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

27.(丹)波尔·哈勒莫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史研究中心译:《疏于防范的教训:百年环境问题警世通则》,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年。

28.(瑞士)许靖华著,甘锡安译:《气候创造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

29.(日)鸟越皓之著,宋金之译:《环境社会学:站在生活者的角度思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年。

30.(日)梅棹忠夫:《文明の生態史観》,中央公論社,1998年。

31.(印)马德哈夫·加吉尔、拉马钱德拉·古哈著,滕海键译:《这片开裂的土地:印度生态史》,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年。

32.徐再荣:《20世纪美国环保运动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33.吕桂霞:《牧场工行动:美国在越战中的落叶剂使用研究(1961-197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34.贾珺:《英国地理学家伊恩·西蒙斯的环境史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年。

35.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36.王利华:《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37.梅雪芹:《和平之景:人类社会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南京出版社,2006年。

38.袁清林编:《中国环境保护史话》,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年。

39.罗桂环:《中国环境保护史稿》,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

40.郭松义:《清代社会环境和人口行为》,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

41.周长山、林强著:《历史・环境与边疆》,广西师大出版社,2012年。 

42.肖显静:《环境与社会:人文视野中的环境问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43.越文化与水环境国际研讨会组委会著:《越文化与水环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

44.毛芳芳:《森林环境》,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年。

45.刘维屏、刘广深:《环境科学与人类文明》,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

46.曲格平、彭近编:《环境觉醒》,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年。

47.赵文娟:《仪式·消费·生态——云南新平傣族的个案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

48.郑寒:《自然·文化·权力——对漫湾大坝及大坝之争的人类学考察》,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

49.李永祥:《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以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8.14特大滑坡泥石流为例》,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

50.郭松义:《清代社会环境和人口行为》,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

51.行龙主编:《环境史视野下的近代山西社会》,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52.马俊亚:《区域社会发展与社会冲突比较研究——以江南淮北为中心》,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53.黄志繁、肖文评、周伟华:《明清赣闽粤边界毗邻区生态、族群与客家文化:晚清客家族群认同建构的历史背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 

54.毛达:《海有崖岸:美国废弃物海洋处置活动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年。

55.付成双:《自然的边疆:北美西部开发中人与环境关系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56.付成双:《美国现代化中的环境问题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57.张全明、王玉德:《生态环境与区域文化史研究》,崇文书局,2005年。

58.于宏源:《环境变化和权势转移:制度、博弈和应对》,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59.葛荣林:《景观的生产:一个西南屯堡村落旅游开发的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刘翠溶,毕以迪著,刘翠溶译:《东亚环境、现代化与发展:环境史的视野》,(台湾)允成文化,2018年。

60.(美)埃里克·杰·多林著、冯璇译:《毛皮、财富与帝国:美国毛皮交易的史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

61.(美)戈登·汉普顿,约翰·葛洛斯曼著,陈雅云译:《一平方英寸的寂静》,商务印书馆,2014年。

62.(美)杰弗瑞·杰里柯、(英)苏珊·杰里柯著,刘滨谊译:《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修订版),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年。

63.(英)W.G.霍斯金斯著,梅雪芹、刘梦菲译:《英格兰景观的形成》,商务印书馆,2018年。

四、环境史专题阅读书目

(一)气候·灾荒史

1.必读书目

(1)(法)帕斯卡尔·阿科特著,李孝琴译:《气候的历史》,学林出版社,2011年。

(2)(法)魏丕信著,徐建青译:《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3)文焕然等著、文榕生整理:《中国历史时期冬半年气候冷暖变迁》,科技出版社,1996年。

(4)满志敏:《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

(5)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商务印书馆,2011年。

(6)李文海、夏明方著:《天有凶年——清代灾荒与中国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7)李向军:《清代荒政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

(8)赵晓华、高建国主编:《灾害史的研究理论与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

(9)曹树基主编:《田祖有神——明清以来的自然灾害及其社会应对机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

(10)周琼,高建国主编:《中国西南地区灾荒与社会变迁——第七届中国灾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11)吴四伍 著:《清代仓储制的制度困境与救灾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

2.拓展参考书目

(1)(日)田家康著、范春飚译:《气候文明史:改变世界的8万年气候变迁》,东方出版社,2012年。

(2)程民生:《北宋开封气象编年史》,人民出版社,2012年。  

(3)张德二、蒋光美:《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4)秦大河、陈宜瑜、李学勇总主编:《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科学出版社,2005年。

(5)孔学详:《绍兴二千五百年气候变迁》,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

(6)杨煜达:《清代云南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7)刘绍民:《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台湾商务印书馆,1994年。

(8)张文木:《气候变迁与中华国运》,海洋出版社,2017年。

(9)焦建玲、王宇、李兰兰等编:《应对气候变化研究的科学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

(10)(英)古哈·萨皮尔,桑托斯主编;顾林生、王蓉、赵星磊译:《自然灾害的经济影响》,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年。

(11)李文海、夏明方、朱浒:《中国荒政书集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 

(12)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中华书局,2000年版。

(13)夏明方、康沛竹:《20世纪中国灾变图史》(上下册),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

(14)卜风贤:《周秦汉晋时期农业灾害和农业减灾方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15)郝平:《丁戊奇荒:光绪初年山西灾荒与救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16)郝平主编:《多学科视野下的华北灾荒与社会变迁研究》,北岳出版社,2010年。

(17)孙绍聘:《中国救灾制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

(18)王振忠:《近600年来自然灾害与福州社会》,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

(19)刘志刚:《天人之际——灾害、生态与明清易代》,中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

(20)董煜宇:《两宋水旱灾害技术应对措施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

(21)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编:《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历史结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22)周利敏:《西方灾害社会学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

(23)宋正海、张秉伦:《中国古代自然灾异动态分析》,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24)何汉威:《光绪初年(1876-1879)华北的大旱灾》,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年。

(25)么振华:《唐代自然灾害及其社会应对》,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26)赵艳萍,黄燕华,吴理清:《环境史视野下的明清广东自然灾害问题研究》,南方日报出版社,2015年。

(27)赫治清:《中国古代灾害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28)丁志刚:《灾害政治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

(29)张艳丽:《嘉道时期的灾荒与社会》,人民出版社,2008年。

(30)陈业新:《明至民国时期皖北地区灾害环境与社会应对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31)陈业新:《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32汪汉忠:《灾害社会与现代化:以苏北民国时期为中心的考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33)汪志国:《近代安徽:自然灾害重压下的乡村》,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

(34)张崇旺:《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的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35)杨杨:《通海大地震真相:一个人的回忆与调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

(36)谭徐明:《清代干旱档案史料》,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

(37)于福江,董剑希:《中国风暴潮灾害史料集(1949-2009)》,海洋出版社,2015年。

(38)(美)杰弗里·H.杰克逊著,姜智芹译:《光明之城如何经历1910年大洪水》,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

(三)疾病史研究

1.必读书目

(1)(美)威廉·H.麦克尼尔著,余新忠、毕会成译:《瘟疫与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年。

(2)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团结出版社,2006年。

(3)梁其姿:《面对疾病—传统中国社会的医疗观念和社会组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4)李建民主编:《生命史学——从医疗看中国历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5)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6)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7)曹树基、李玉尚:《鼠疫:战争与和平——中国的环境与社会变迁(1230-1960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

(8)张大庆:《中国近代疾病社会史(1912—1937)》,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9)余新忠主编:《新史学》第九卷《医疗史的新探索》,中华书局,2017年。

2.拓展书目

(1)(美)华璋著、叶南译:《悬壶济乱世:医疗改革者如何于战乱与疫情中建立起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1928-1945)》,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

(2)(美)班凯乐著,朱慧颖译:《十九世纪中国的鼠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3)(美)罗芙芸著,向磊译:《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4)(英)道布森著,苏静静译:《医学图文史:改变人类历史的7000年》,金城出版社,2016年。

(5)梁其姿著,朱慧颖译:《麻风:一种疾病的医疗社会史》,商务印书馆,2013年。

(6)刘绍华:《麻风医生与巨变中国:后帝国实验下的疾病隐喻与防疫历史》,卫城出版,2018年。

(7)池子华:《红十字与近代中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

(8)林富士:《中国中古时期的宗教与医疗》,中华书局,2012年。

(9)林富士:《巫者的世界》,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

(10)皮国立:《“气”与“细菌”的近代中国医疗史—外感热病的知识转型与日常生活》,国立中国医药研究所,2013年。 

(11)蒋竹山:《人参帝国:清代人参的生产、消费与医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

(12)张剑光:《三千年疫情》,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 

(13)李贞德:《性别、身体与医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14)黄克武:《性别与医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4年。

(15)魏子孝:《中国古代医药卫生》, 商务印书馆,1996年。

(16)费振钟:《中国人的身体与疾病——医学的修辞及叙事》,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

(17)余新忠:《清以来的疾病、医疗和卫生:以社会文化史为视角的探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18)余新忠:《清代卫生防疫机制及其近代演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19)胡成:《医疗、卫生与世界之中国(1820-1937)》,科学出版社,2013年。

(20)韩毅:《宋代瘟疫的流行与防治》,商务印书馆,2015年。

(21)余凤高:《疾病阅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22)路彩霞:《清末京津公共卫生机制演进演进(1900—1911)》,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

(23)王小军:《疾病、社会与国家:20世纪长江中游地区的血吸虫病灾害与应对》,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

(24)胡宜:《送医下乡:现代中国的疾病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25)张泰山:《民国时期的传染病与社会:以传染病防治与公共卫生建设为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26)祝平一:《健康与社会:华人卫生新史》,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三)环境思想·文化史

1.必读书目

(1)(美)罗德里克·纳什著,侯文蕙、侯钧译:《荒野和美国思想》,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4年。

(2)何明等:《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3)罗顺元:《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史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

2.拓展书目

(1)杨英姿:《伦理的生态向度:罗尔斯顿环境伦理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2)方世南:《马克思环境思想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

(3)陈业新:《儒家生态意识与中国古代环境保护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4)王玉德等:《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上下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5)王早娟:《生态文化视野下的唐代长安佛寺植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年。

(6)赵杏根:《中国古代思想史》,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

(7)江山:《德国生态意识文明史》,学林出版社,2016年。

(8)刘大椿,岩佐茂主编:《环境思想研究:基于中日传统与现实的回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9)李金玉:《周代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10)乔清举:《儒家生态文化:泽及草木恩至水土》,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年。

(11)宝力高:《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年。

(12)马宗保:《西北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科学出版社,2013年。

(13)何峰:《藏族生态文化》,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

(14)刘荣昆:《傣族生态文化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

(15)刘秀珍编:《漓江生态文化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16)许再富主编:《西双版纳傣族热带雨林生态文化》,云南科技出版社,2011年。

(17)陈幸良、邓敏文:《中国侗族生态文化研究》,中国林业出版社,2014年。

(18)惠富平:《中国传统农业生态文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

(19)申扶民:《广西西江流域生态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

(四)环境·地理·农业与水利

1.必读书目

(1)(日)森田明著,雷国山、叶琳译:《清代水利与区域社会》,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

(2)(德)薛凤著,吴秀杰、白岚玲译:《工开万物:17世纪中国的知识与技术》,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

(3)何炳棣:《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中华书局,2017年。

(4)邹逸麟:《明清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地理与环境研究》,商务印书馆,2013年。

(5)王星光:《中国农史与环境史研究》,大象出版社,2012年。

(6)包茂红:《森林与发展:菲律宾森林滥伐研究(1946-1995)》,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

2.推荐书目

(1)(日)上田信著,朱海滨译:《森林和绿色的中国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年。

(2)(日)龚林茂幸、吴守蓉:《人类与森林共生:中日森林文化和森林环境教育之思考》,中国林业出版社,2014年。

(3)陈鹏,赵小鲁著:《生物与地理环境》,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

(4)戴建兵:《传统府县社会经济环境史料(1912-1949)——以石家庄为中心》,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

(5)郭坤,戴建兵编:《环境史研究系列丛书:滦河史料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年。

(6)李秋芳:《明清时期华北平原粮食种植结构变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 

(7)刘卫:《广州古城水系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年。

(8)潘春辉:《西北水利史研究:开发与环境》,甘肃文化出版社,2015年。

(9)徐海亮:《从黄河到珠江:水利与环境的历史回顾文选》,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年。

(10)史鉴等编:《关中地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年。

(11)王大学:《明清“江南海塘”的建设与环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12)鲁西奇、潘晟:《汉水中下游河道变迁与堤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鲁西奇、林昌丈:《汉中三堰——明清时期汉中地区的堰渠水利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11年。

(14)萧正洪:《环境与技术选择:清代中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5)蓝勇主编:《近两千年长江上游森林分布与水土流失研究》,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年。

(16)李文涛:《中古黄河中下游环境、经济与社会变动》,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  

(17)孟泽思:《清代森林与土地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18)张素玢:《浊水溪三百年——历史、社会、环境》,卫城出版社,2014年。

(19)韩茂莉:《草原与田园——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农牧业与环境》,三联书店,2006年。

(20)松浦章:《清代内河水运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21)张应强:《木材之流动: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的市场、权力与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2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商务印书馆,2005年。

(23)李令福:《关中水利开发与环境》,人民出版社,2004年。

(24)李学良:《滇南少数民族农耕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

(25)王红谊、惠富平、王思明:《中国西部农业开发史研究》,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26)张芳:《二十五史水利资料综汇》,中国三峡出版社,2007年版。

(27)翟旺、米文精:《五台山区森林与生态史》,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年版。

(28)韩昭庆:《黄淮关系及其演变过程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29)文榕生:《中国古代野生动物地理分布》,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 

(30)陈重明等:《民族植物与文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31)俞为洁:《中国史前植物考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32)(韩)崔德卿著:《农业史上人粪生态学》,世昌出版社,2016年。

(五)环境变迁史

1.必读书目

(1)侯仁之:《环境变迁研究》,海洋出版社,1983年。

(2)黄春长:《环境变迁》,科学出版社,1998年。

(3)文焕然等著、文榕生选编整理:《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出版社,2006年。

(4)夏明方:《近世棘途:生态变迁中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5)李承森等:《中国植被演替与环境变迁》,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

(6)杨伟兵:《云贵高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变迁(1659—1912)》,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2.推荐书目

(1)张建民、鲁西奇主编:《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专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

(2)赵希涛:《中国沿海环境变迁》,海洋出版社,1994年。

(3)王晓毅:《环境压力下的草原社区——内蒙古六个嘎查村的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4)尹玲玲:《明清两湖平原的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5)王星光、张强、尚群昌:《生态环境变迁与社会嬗变互动——以夏代至北宋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中心》,人民出版社,2016年。

(6)何彤慧,王乃昂:《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

(7)吴俊范:《水乡聚落:太湖以东家园生态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8)梁志平:《水乡之渴——江南水质环境变迁与饮水改良(1840-1980)》,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 

(9)陈曦:《宋代长江中游的环境与社会研究——以水利、民间信仰、族群为中心》,科学出版社,2015年。

(10)张全明:《两宋生态环境变迁史》,中华书局,2015年。

(11)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编:《西部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三秦出版社,2006年。

(12)崔永红、张生寅:《明代以来黄河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变迁史研究》,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13)陈跃:《清代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

(14)王尚义,张慧芝:《历史时期汾河上游生态环境演变研究:重大事件及史料编年》,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15)许怀林:《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的历史考察》,江西科学技术,2003年。

(16)孟和乌力吉:《沙地环境与游牧生态知识——人文视域中的内蒙古沙地环境问题》,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

(17)董学荣、吴瑛:《滇池沧桑:千年环境史的视野》,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

(18)乌峰、包庆德:《蒙古族生态智慧论:内蒙古草原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9年。

(19)况明生:《云南小江流域第四纪环境变迁与泥石流发育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0)阿拉腾嗄日嗄:《中国游牧环境史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17年。

(21)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3年。

(22)张敏:《生态史学视野下的十六国北魏兴衰》,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23)尹伟伦、严耕主编:《中国林业与生态史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年。

(24)钟声:《洞庭湖区生态环境变迁史(1840-2010)》,湖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

(25)冯贤亮:《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26)冯贤亮:《太湖平原的环境刻画与城乡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27)张根福、冯贤亮、岳钦韬:《太湖流域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变迁及社会影响研究:1851-2005》,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

(28)范立君:《近代松花江流域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29)张显运:《十至十三世纪生态环境变迁与宋代畜牧业发展响应》,科学出版社,2015年。

(30)张金池等:《京杭大运河沿线生态环境变迁》,科学出版社,2012年。

(31)朱士光:《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及其治理》,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年。

(32)侯仁之、邓辉主编:《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历史时期环境变迁研究文集》,商务印书馆,2006年。

(33)刘森林:《大运河——环境、人居、历史》,上海大学出版社,2015年。

(34)张建民:《明清长江流域山区资源开发与环境演变:以秦岭大巴山区为中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