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用400字写出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

庖丁解news 2022-03-1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新传播智库 Author 朱建华

 

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第三十届(2019年度)中国新闻奖的显著变化之一是文字消息奖项的参评媒体从报纸、通讯社扩大到网络媒体、移动媒体。这是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需要。首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的4件网络消息作品具有“样板”和“标杆”作用,为新闻工作者如何写好网络消息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我国媒体融合步入“深水区”,全面移动化成为媒体内容生产常态。2020年进行的第三十届(2019年度)中国新闻奖评选为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发展需要,显著变化之一是文字消息奖项参评媒体从报纸、通讯社扩大到网络媒体、移动媒体。这一改革具有标志性意义,意味着网络消息作品可以参与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奖项角逐。最终,在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24件文字消息获奖作品中,网络消息作品有4件,占比16.67%,其中一等奖1件、二等奖1件、三等奖2件。

 

 

首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的4件网络消息作品具体为:人民网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习近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全文附后)获得一等奖;环球网刊发的《老外在机场教训激进示威者:香港属于中国,你该去找个工作》获得二等奖;中国科技网刊发的《中国科学家首次证实临界冰核的存在》和川观新闻客户端刊发的《“这两天是哪天?今天还是明天?”凉山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调度会辣味足》获得三等奖。这些获奖作品优点很多,对新闻工作者而言具体有四点启示:一是消息要短些短些再短些,二是增强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三是专业报道一定要通俗化,四是会议报道要能跳出会议。

 

启示一:消息要短些短些再短些

 

在新闻和文学上都颇有造诣的梁衡认为:传播新闻有诸种方式,其中消息是最集中、最简洁、最直接的方式。[1]消息作为迅速简明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作品,是最常见的新闻文体。短些、短些、再短些,应成为采写消息的一项基本原则。中国新闻奖走过三十周年之际,中国记协评奖办负责人谈及评选宗旨时说:倡导“短、实、新”,鼓励新闻工作者改作风转文风,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要求,是评选宗旨之一。[2]


文字消息偏长问题由来已久。“提倡短而精的作品”是首届中国新闻奖评奖标准和要求之一,并明确“文字消息在600字以内……评选时适当从优”。自第二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开始,文字消息字数明确为“1000字以内”。在最初几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时,评委多次指出文字消息存在偏长问题。甚至在首届中国新闻奖复评时,36名评委还联名发出了《多发短消息 减少长通讯》的呼吁。超长作品不是不可以参评,但按照近年的评选规则,在全部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中,文字类超长作品的不得超过2件,而文字类作品超长的多集中在特别奖,文字消息如超长是很难评奖的。在公示的参评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的网络消息作品中,字数超长的就有好几件,最长的字数超过了3000字。


如何让消息短下来?获评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的《习近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提供了范例。可以说,篇幅短小是这篇获奖报道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全文400多字,也算是创了纪录——在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24件获奖文字消息中是最短的,也是第一届至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65件文字消息一等奖中最短的。


这篇消息正文仅419字,分为8个自然段,精彩记述了2019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欧洲时与意大利众议长菲科的一段精彩对话。文字虽短,但新闻元素齐全,且有现场、有细节、有情感,显示出作者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比如,记者在用眼观察方面写道:“全场目光注视着他”“听到众人的笑声”“习近平主席的目光沉静而充满力量”“稍作停顿,他继续讲到”等。此外,记者善于用听觉记录事实,采用了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相互补充的方法行文,保障了全文既流畅简约,又突出重点。[3]


传统的消息写作,一般是倒金字塔结构,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组成。[4]而《习近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一稿在写作上则打破了这些套路,没有导语,甚至没有背景,单刀直入,直奔主题。这也是人民日报“微镜头”栏目稿件在写作上的一贯风格。


纵观人民日报“微镜头”栏目稿件,可以发现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微”,不面面俱到,多聚焦一点,且篇幅比较短,通常只有几百字;二是“镜头”感,顾名思义就是写出现场感,突出现场感。这两点在《习近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一稿中均有鲜明体现。


这篇获奖作品堪称是新闻精品,但也有不足之处。一是时效性有点弱。新闻发生在2019年3月22日下午,人民网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时间为“2019-3-24 14:05:00”。这背后纵然有时差因素,但作为网络作品参评中国新闻奖,时效性就显得有点弱了。二是系见报稿件网络再传播。参评中国新闻奖时,此稿注明发布平台为人民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而人民网微信公众号推文下标注的来源是人民日报客户端。实际上,这篇稿件系人民日报2019年3月24日的见报稿,网上传播时标题由《“欢迎你到中国去”》改为了《习近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而正文一字不差。

 

启示二:增强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伴随着信息社会不断发展,新兴媒体影响越来越大”;“新闻客户端和各类社交媒体成为很多干部群众特别是年轻人的第一信息源”。[5]2020年9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2%,手机即时通信用户占手机网民的99.8%。如何及时通过网络媒体、移动媒体报道新闻,是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一项具体要求。


媒体进入全面移动化之后,以天为出版周期的日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时效性。过去,日报刊发的新闻时效性强不强,通常看是不是“昨天”发生的事,或新闻由头是不是“昨天”。时效性强应是网络消息的鲜明特点。如今,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基本上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发布新闻,如果昨天发生的新闻到了次日甚至更晚才在网络媒体、移动媒体上刊发,那么其时效性无疑就打了折扣。


2019年香港“修例风波”是国内外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在香港“修例风波”关键时刻,环球网刊发的《老外在机场教训激进示威者:香港属于中国,你该去找个工作》,通过外国人之口,向香港暴徒大声喊“不”,态度鲜明,有力地发挥了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这篇报道后在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评文字消息二等奖,时效性强是其显著特点。


2019年8月12日晚,大批极端示威者前往香港国际机场进行非法集会,严重扰乱机场秩序。其间,一名澳大利亚人被多名示威者围住,双方发生口角。环球网赴香港特派记者付国豪在现场采访时目睹了这一幕。事情发生在当晚8时23分,环球网报道发布于晚上9时32分,前后也就相隔1小时左右。这在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4件获奖网络消息中是时效性最强的一篇。


这篇报道在环球网发布后,环球网微信公众号及时进行了推送,多家媒体的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也进行了转载。这篇报道的另外一个鲜明特点是具有鲜明的融合特征,除文字外,还同时配发了现场照片和短视频。全面移动化之后,媒体如何增强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如何让采写与发布都能快起来,这篇报道具有示范性。


环球网是如何让采写与发布都快起来的呢——“付国豪及时以视频形式记录下现场情况。后方原创及视频组两名同事对前方发来的视频进行紧急快速处理,通过视频、文字形式进行报道。”[6]这种前后方紧密配合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模式,对其他媒体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这篇报道能获评中国新闻奖优点很多,但让人感到不足的是,整篇报道属于记者现场目击,看不出必要的核实和采访,在信源上显得有些单一。新闻仅有现场目击,没有必要的核实,就显得不够全面,且存在风险。这是值得警惕的。

 

启示三:专业报道一定要通俗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重要论断。[7]作为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的中国新闻奖,基本上每届的获奖作品中都有科技报道。科技报道既有对最新科技成果的报道,也有对重大科技发现的报道。


科技报道往往很专业,即便是获得中国新闻奖的科技报道,有时也会被批评不够通俗。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力丹曾撰文批评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青海海西木里地区冻土带成功钻获“可燃冰”》“水平不高”,是一篇看不到“人”的科学新闻,没有写得让人感到它如何接近自己的生活。[7]再如,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委、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编辑室主任钱莲生直言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一等奖获奖作品《1445种全新病毒科被发现》可读性不强,文中“病毒科”“RNA病毒圈”“宿主转换”“共进化”“病毒进化史”“水平基因转移”等专业术语让普通读者难以理解。[8]让专业报道通俗化,是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高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必然。


2019年12月19日,《自然》发表了一项关于自然界中相变成核现象的研究成果——来自中科院化学所和国科大等单位的研究人员,首次通过实验证实了水结冰过程中临界冰核的存在。当晚,科技日报社主办的中国科技网以《中国科学家首次证实临界冰核的存在》为题报道了这一成果。这篇报道后在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评文字消息三等奖。这篇报道获奖,除事情本身的重大性、显著性之外,写作上的通俗化,值得广大新闻工作者学习。


这篇报道篇幅不长,全文600多字,正文用5个自然段,报道了一项重大科技成果。第一段导语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切入,绝非闲来之笔。其好处在于,用一句大众耳熟能详的俗语开头,把科学问题生活化,有利于拉近科技报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让大家明白这篇报道说的是一件什么方面的事。


稿件其他几段也各有侧重。第二段相当于是背景介绍,其中“百年来科学家始终无法验证临界核的存在”的表述,从侧面凸显了这一成果的价值。第三段是消息的主体部分,告诉受众这一成果是用什么方法取得的。第四段是专家出面介绍这一成果的价值。第五位结尾时,专家介绍了这一成果的应用范围,从侧面告诉了受众成果的意义。


这篇获奖报道让人略感遗憾的是,作为网络消息的特点不够鲜明。查询发现,这篇稿件当晚11时55分在中国科技网刊发,次日在科技日报头版刊发,网络稿件与见报稿件从标题到正文一字不差,相当于是把见报的稿件提前在网站上发布了。类似的重大科技成果,不妨通过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第一时间发出快讯报道,报纸可在次日刊发更为全面的报道,让不同介质媒体实现差异化传播。


启示四:会议报道要能跳出会议

 

刊发在川报观察客户端的《“这两天是哪天?今天还是明天?”凉山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调度会辣味足》,在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评文字消息三等奖。这篇稿件获奖,也启示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会议报道要能跳出会议。


四川日报社主办的“川报观察”客户端,2020年9月全新升级为“川观新闻”客户端。不论是“川报观察”还是“川观新闻”,作为四川日报社主办的客户端,都具有鲜明的党媒属性。党报上会议报道多且不可读,长期以来一直被诟病。之所以被诟病,与报道手段模式化有很大关系——多停留在何时何地召开了何会议。有时候即便有新闻,也被淹没在模式化的报道中了。


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推进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优质内容产能,创新内容表现形式,提升内容传播效果,这对党媒如何改进和创新会议报道提出了新要求。可喜的是,从《“这两天是哪天?今天还是明天?”凉山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调度会辣味足》一稿中,可以看到四川日报社对会议报道的改变。


2019年5月16日晚7时,四川省凉山州召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调度会,3家施工企业和3家监理单位先后就施工进度慢检讨。按通常做法,发一篇模式化的报道也能了事,但与会记者没有这样做,而是抓住了这次会议“辣味足”特点进行报道,让看似寻常的会议报道有了新闻性。


很多会议报道之所以不可读,没有现场感、缺乏细节是重要原因。这篇报道则不同,写出了现场、写出了细节。比如,金阳县在介绍某点位施工进度时表示“施工现场缺少木工,县里已经督促,要求施工单位这两天必须上够木工。”凉山州副州长向贵瑜追问:“这两天是哪天?今天还是明天?”电视屏幕那头,金阳县做表态发言:“明天去现场督促配齐人手。”这一问一答让调度会的“辣味”跃然纸上,十分直观和形象。


脱贫攻坚是一项历史性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9]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曾到凉山考察脱贫攻坚工作。在众多脱贫攻坚的报道中,这篇一反常态的会议报道显得颇为与众不同,背后体现了新闻工作者过硬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如果说不足,这篇稿件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文中配发的两张照片,既无图说也无作者,文本的规范性欠妥;二是当晚发生的事直到次日晚才在客户端刊发,作为网络消息时效性打了折扣。


总之,中国新闻奖评奖工作已经成为最受新闻界关注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也是全国新闻界编辑记者参与度较高的评比活动,评选出来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是新闻界公认的“样板”和“标杆”。首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的4件网络消息作品,为广大新闻工作者在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如何坚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如何锤炼过硬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等都提供了示范,值得学习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梁衡.从消息到通讯,出自《评委笔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195.
[2]左志新.中国新闻奖三十年的坚守与创新——专访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负责人[J].传媒,2020(24):9-11.
[3]丁浩宇.总编辑手记:短文发出霹雳声[EB/OL].“新闻前哨”微信公众号, 2020年11月24日.
[4]赵凤山.消息写作技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5:40.
[5]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前线,2019(4):4-7.
[6]《老外在机场教训激进示威者:香港属于中国,你该去找个工作》中国新闻奖推荐表[EB/OL].中国记协网,2020年10月16日.
[7] 徐秉国.论党关于科技生产力理论的两次历史性飞跃[J].江汉论坛,2003(4):70-74.
[8] 陈力丹.看不到“人”的科学新闻——一篇水平不高的中国新闻奖消息[J].新闻与写作,2010(12):62-64.
[9] 钱莲生.如何打破消息被边缘化的尴尬[J].青年记者,2018(4):4.


本文刊登于《新传播》杂志2021年第一期,作者朱建华系长江日报报业集团长江财经传媒研究院主编。


相关阅读


习近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最后,我有一个很好奇的问题,不知能不能问一下?”


22日下午,意大利众议院,习近平主席同众议长菲科举行会见。临近结束时,“70后”的菲科突然抛出了这句话。



全场目光注视着他。


“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听到众人的笑声,菲科补充道:“因为我本人当选众议长已经很激动了,而中国这么大,您作为世界上如此重要国家的一位领袖,您是怎么想的?”


习近平主席的目光沉静而充满力量,他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稍作停顿,他继续讲道,一个举重运动员,最开始只能举起50公斤的杠铃,经过训练,最后可以举起250公斤。我相信可以通过我的努力、通过全中国13亿多人民勠力同心来担起这副重担,把国家建设好。我有这份自信,中国人民有这份自信。


“欢迎你到中国去!看看一个古老而现代的中国,看一看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


收到习近平主席的邀请,菲科朗声答道:“我一定会去的!”


消息作者:人民日报记者杜尚泽

来源:“新传播智库”微信公众号

编辑:苏碧滢


推荐阅读:

如何让古老故事“潮”起来?这些年轻记者的“复盘”信息量很大!

中国新闻奖初评作品公示,小心好作品因它“一票否决”!

把气象新闻写成段子!美女记者手把手教你做“追风达人”

文字记者拍“大片”|无人机帮我抓取新闻事件的“决定性瞬间”

巴以冲突升温媒体大楼被炸,为何炮火中受伤的总是记者?

爆款必杀技!主题报道如何打出“太祖长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