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方新闻怎样“卡C位”?

朱晓颖 庖丁解news 2022-03-17


Hello,大家好,我是中新社江苏分社记者朱晓颖。从业十年有余,人老心不老,一直是新人。


▲中新社江苏分社记者朱晓颖正在采访。


现集合我们中新社江苏分社小伙伴们的心得,从“忘我”和“勿忘我”两个方向探讨:“地方组”登台唱戏,怎样能凹出造型、卡牢“C位”。


“忘我”系列


1、放得了长线


单打独斗,难免势单力薄。抱团取暖,往往出奇制胜。


“地方组”小伙伴,不妨扩大场域,归纳总结,寻求规律,找到亮点。


对江苏这个地方来说,有一些可将其“包裹”住的关键词,比如说:长江下游、长三角、江南……


▲日前在长江下游南京段露出水面活动的江豚。南京江豚保护协会秘书长姜盟 摄


放眼长江、长三角,可说的就多了,长江大保护(水质控制、水源地保护、江豚和刀鱼等水生资源保护等)、长三角一体化(出台的新办法新举措、打破“九龙治水”格局和机制藩篱等)。结合江苏本地特点,以此为引子,总结周边省份规律,往往能以小见大。


以万众瞩目的楼市为例吧。江苏人的特点,低调、低调、低调。江苏人做事的特点,稳、稳、稳。楼市大动静不多,因此光一个江苏楼市,自然不如长三角楼市来得过瘾。


《“金三银四”长三角新楼盘扎堆入市 精准调控未停步》《2020年长三角楼市有起有伏 震荡中趋稳》《“金九”已过“银十”将半 长三角楼市不温不火》等稿件,找到金三银四、金九银十、全年收官等时间节点,摸准长三角楼市调控共性与分化脉相,不难收获好采用。


进入互联网时代,还得放眼五洲。世事无一孤立,蝴蝶效应常有。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成为搅动全世界的“黑天鹅”。


▲中新社江苏分社记者泱波拍摄非洲小伙在南京战“疫”。


在疫情最严重的那几个月,我们关注到,在南京这座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城市,有不少外籍人士主动加入到抗击疫情的队伍中。比如,南京“女婿”、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通过走上南京街头拍摄纪录片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中国城市和老百姓如何抗疫。


无论是在南京的外国人,还是在外国的“南京人”,我们都用手中的笔、相机、摄影机,记录下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展现危难中的国际友谊。


后来分社小伙伴们采写的《南京抗疫战斗中的外国人》系列报道,获评了南京市“2020战疫传播贡献奖”。


▲口罩包装箱上写着:“这是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口罩,请各位加油,中国加油!”捐赠口罩并写下这句话的是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先生。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供图


我们还获知,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向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捐赠口罩,于是通过采访口罩转手方、接收方,采写了《鸠山由纪夫向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捐赠口罩》,在海内外收获了很好的反响。


▲一批来自日本的1000只防病毒口罩抵达了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交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工作人员手中。这批口罩将用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疫情防护。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供图


对因病毒在邮轮上蔓延被扣在日本港口、受到国际舆论高度关注的“钻石公主号”,我们通过社交媒体等多种方式,找到并采访到“钻石公主号”的中国乘客,采写的《“钻石公主号”乘客的忐忑“漂流”》获得高分。


2、挖得了金矿


这里,我特别想说说那些其貌不扬、但只是看上去不“辣么”起眼的选题,比如——天气。


 大家可别小瞧了“天气”,天气当中有黄金。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从北寒之地,到秦岭淮河,到温暖南城;从东部沿海,到内陆西北,说到天气,各不相同。


▲中新社江苏分社美貌与文采齐飞、颜值和实力共担当的杨颜慈记者。


我们分社有个美女记者杨颜慈,不仅人长得美,文字更美,写稿速度奇快。这个颈椎不好、遂经常仰望星空的美女记者,写了很多“望天收”(天气、天象)的稿子,收成却相当不错。


她所写的《江南遭遇大雪突袭“一夜白头”》《元宵过后大地回暖 战“疫”胜利的春天还有多远?》《“风雨雷电”组团到访长江中下游》等稿件也很有看点。


▲英仙座流星雨(资料图)。紫金山天文台 陈向阳 摄


此外,杨颜慈的天象类稿件,诸如《4月天宇“佳片有约”:战神火星“交锋”月姑娘》《“圣洛朗的眼泪”英仙座流星雨浪漫来袭》《北金牛座流星雨“接棒”夜幕“许愿精灵”》等,也有很好的外媒采用。


怎么样?是不是光是这些标题就很吸引人?


说白了,天气,是所在地域的特有属性之一。美女杨记者的天气稿,多以天气为引子,包裹进当地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人们不同反应等,就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天气+”新闻。


至于天象,接近“百年老店”的紫金山天文台,是在南京报道天文天象新闻“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水楼台先得月。对类似于紫金山天文台这样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驻地单位,深挖细掘,加上自我发挥,就容易出彩。


3、找得出共鸣


身而为人,总有共情。有共情,就有共鸣。找到共鸣,新闻稿就容易打动人。


地方的稿子写着写着,常有“井底之蛙”的懊丧感。或许,找共鸣、诉共情,能是个突破口。


2019年春节前,贾樟柯拍摄的短片《一个桶》火了。讲的是小镇青年回到村庄,和母亲欢度春节。离别时刻,母亲给青年带上一个用胶带七缠八绕的塑料桶,桶里装满了用沙粒包裹的鸡蛋。


“怎么带都嫌不够多”……我们的父母,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结合采访的人,我采写了《中国“小镇青年”春节返乡的“一个桶”》,后来新媒体还专门做了一期《春节返乡,查查你的后备箱都有啥?》,引发了许多人的共鸣。


近些年,我还尝试写了不少假期旅游的稿子。


不同时期,旅游业展现了不同特点。


结合疫情防控节奏、旅游业上下波动的特点,我采写的《“五一”旅游“慢热” 长三角民众出游既热情又慎行》《长三角人端午出游热情“刹车”半径“打折”》《“补过春节”:黄金周中国人玩转国内 “步数”激增花钱给力》《长三角“就地过年”带出“天涯共此食”等花式消费新年俗》落地采用、转载量都不错。


“勿忘我”系列


“忘我”不是忘情,不能嘚瑟大劲了,还得时刻记得、认得自己是谁。


1、耐得住寂寞


久居地方一隅,都有几分自留地。那些分社久耕不辍、长期涵养的选题,具有浓厚地方特色,打上了地方独有标签,同时在全国也有着较高关注度。


对这些来之不易的自留地,我们必须耐得住寂寞、持久耕耘。


这些选题,落地在江苏分社来说是:


经济领域的制造业、外经外贸(特别是昆山的台商、太仓的德资、盐城的韩资等);涉港台领域的对台报道;时政领域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近况等;社会领域的阳澄湖大闸蟹上市等。


拿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报道来说,每年公祭日之前,我们都会结合当年形势和特点,展开重点策划、提前部署、做足功课,下功夫去采访。


▲记者朱晓颖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因为很多幸存者年事已高、听力不好,因此必须“近距离沟通”。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非常特殊的群体,这些“时间的证人”,是历史亲历者和见证者,是真相的口述者和传播者。


这么多年来,我采访过很多幸存者。说实话,每一次采访老人,我的内心都无比难受和煎熬。这些老人和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差不多年纪,他们饱受战争重创,有的家破人亡,有的妻离子散,有的颠沛流离;有的身体因为遭受日军暴行留下了永久的伤疤、至今清晰可见,有的一生都伴有严重的精神创伤,一说起过去的经历就会痛哭,甚至回家后好几天都睡不着。


从感情上来讲,我的内心非常矛盾,希望能够不要“旧事重提”。但另一方面,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和事业,正是通过这样的采访,向世人传递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告诉世人为什么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什么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有一位名叫余昌祥的老人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家住在南京城南一个没有安装电梯的老小区里,房子不大,家里摆设很简单。2014年去采访的时候,老爷子身体尚可、听力也还行。


闲聊时,老爷子拿出了一份遗体捐赠协议。我当时心里一惊,问:“余爷爷,这是什么?”爷爷说:“人就是个皮囊,就活这辈子,生命很脆弱。我认为(遗体捐赠)对社会还是有点贡献,也是和老太婆约好的。”


原来,亲历过战争暴戾、骨肉分离,余爷爷看淡了生死,早年,他就与老伴一同在遗体捐赠协议上签下名字。那年我们去采访时,他的老伴已经过世,捐赠了自己的遗体。


而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这段往事,被余爷爷“自闭式”尘封深埋长达几十年,成了“不能说的秘密”。


他说:“过去总归不想提,提到我就不舒服、心里痛苦。直到2012年,我去过纪念馆,才解开心结,开始对外说起这些事。”


爷爷的做法让我这个小辈肃然起敬。这些直面伤痛、为和平祈愿的老人让我感受到:证人虽然垂暮,勇士精神不老。残酷的战争、冰冷的史题背后,人性的光辉让人倍感温暖。战争硝烟早已散去,历史真相却日臻清晰,和平之声愈加响亮。我们所做的,正是为真相奔走、为正义发声、为和平代言。这也是我们采访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2020年,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是八九十岁的高龄,在世者越来越少。但对历史真相的传承,“80后”“90后”重任在肩。


从这个切入点,我们采访了4个90岁以上高龄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4个致力于传播南京大屠杀真相的“90后”,采写的《从“九十后”到“九零后” 和平之声“星火”相传历久弥坚》,以及策划的微信稿《守住这段历史真相,这些“90后”共同发声!》,都有很不错的社会反响。


回溯到2019年的公祭日之前,我们从同几处南京大屠杀丛葬地的今昔(彩色和黑白)照片对比的“时光机”视角,从惨案发生82年来、南京从悲情城市走向国际和平城市的角度,采写了《南京82载“时光机”:黑白苦难中冲洗和平底片》,在海内外收获了很好的反响。


2、跑得了突发


新闻界的“干饭人”,跑现场是“干饭魂”。有突发事件不到现场,不像话。


一句话,到新闻现场,是记者的天职。


现场,现场,还是现场,重要事情说三百遍都不为过。


2020年,可以说是非常特殊的年份,对人们的考验一波接着一波。上半年战“疫”刚刚取得积极成效,下半年洪水泛滥。


▲记者泱波去采访石臼湖水位,雨伞被大风吹翻。


受上游来水、“超长”梅雨季节叠加等因素影响,去年夏天,长江下游的水位在短时间内屡次突破历史极值。


在水位超警戒线、甚至接近危险位置的时刻,我们分社文字、摄影、视频记者们冲到了抗洪一线,跟随抗洪人员来到江堤旁,在狂风暴雨中记录下江堤安然无恙、抗洪工作井然有序的时刻,缓解了当时的社会上紧张和疑虑的声音,向外界传递了客观真实的抗洪信息。


记得当时,汛情变化非常快。分社小伙伴们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长江、太湖、石臼湖等江边湖边“刷”水位,去记录每日水位变化,风雨无阻。《长江南京段水位超历史极值:全城严阵以待防汛抗洪》《长江南京段水位24小时内两刷历史极值》《长江下游江苏高潮位超警戒 观景台被淹江鱼“上岸”》都是来自于现场发现的最新鲜的信息,无论是境外采用还是网络转载都很不俗。


今年4月至5月,江苏省内发生数起因强对流天气引发的风灾。分社记者“闻风而动”,快速赶赴灾害现场。


4月30日傍晚,一场突如其来的强对流天气袭击江苏南通。分社记者于从文、谷华闻讯后,迅速驱车探访南通沿海地区,拍摄一路见闻,发出《探访江苏南通极端灾害天气侵袭现场:简易结构房屋大批受损》等多篇稿件。


5月14日晚,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出现龙卷风,分社记者钟升连夜赶往盛泽镇,发回大量第一手文图、视频资料,次日记者再次返回现场采访救援进展、秩序恢复的情况。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龙卷风灾害过后,当地一饭店金属招牌变形掉落。 中新社记者钟升 摄


3、守得住初心


作为央媒驻地记者,没有一天不在写当地的新闻。每天睁开眼,面对的是同个问题:“就地方上那点儿事,有什么可拿来一说的:在全国摆出来,有没有人看;出了国门,有没有人关心。”


镇守一方,既要霸气地守土有责,又要优雅地卡出C位……太难了……宝宝……奥利给!


网红歌《少年》火了有一阵。歌词的一段唱到初心: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没有一丝丝改变

时间只不过是考验

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

眼前这个少年

还是最初那张脸

面前再多艰险不退却


唱着《少年》不老初心,在新闻事业征程中,进发吧!


作者:朱晓颖

编辑:戴梦岚


推荐阅读:

中新社记者忆袁老:您去往星辰,继续守候这片深爱的土地

影像铭刻无双士,不忘袁老教稼时——中新社记者镜头下的袁隆平

在地方如何写就好稿?这份大数据分析道出“中奖”秘笈

王和岩:庸常的人生需要新闻给予的快乐

会议报道深似海,财经记者如何“海底捞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