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轻声说重话,对外传播如何“硬话软说”?

小牛工作室 庖丁解news 2022-03-17


编者按:


明年是中新社成立70周年。作为以对外报道为主要业务的国家通讯社,中新社在历经近70年的传播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中新风格”,集中表现为“短、平、快、活”的新闻文风,真实、客观、及时等专业操守,“官话民说,硬话软说,长话短说,空话不说”的传播方式等。
虽然当前新闻业态和国际舆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中新风格”新时代价值仍然凸显。于当今的中新人而言,“中新风格”决非技术和技巧问题,而是新闻价值观念问题,是基本的新闻传播顶层设计问题,体现的是深层的价值逻辑。
在近期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在逻辑被首次系统阐述。对这个重要议题,中新社重点栏目“近观中国”和“东西问”推出两篇策划稿件:《全球性政党峰会上,习近平为何再提“全人类共同价值”?》《短评:“中国世界观”的最新表达“新”在哪?》,两篇文章各有侧重,总体来看有两个亮点:
第一、理性客观,求同存异。
分析总书记讲话中“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求同”;和“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价值实现路径的探索”的“存异”,最后付诸“现实的实践”,“求同”——“存异”——“实践”,呈现了一个完整的内在逻辑体系,这在各大媒体的报道中还是“头一次”,也是“独一家”
第二、保持巧思,柔性交锋。
两篇文章都没有回避西方“普世价值”这个有点“烫手”的话题,分析“全人类共同价值”和“普世价值”的关键区别是两种价值的实现途径,前者是求同存异、多元开放的;后者是单一和强制性的。有交锋,但是客观陈述事实,让读者自己去分辨是非,实现了“硬话软说”。


▲图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海报


一起来看稿件原文吧!


(近观中国)全球性政党峰会上,

习近平为何再提“全人类共同价值”?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6日在北京同世界多国政党领导人“云聚首”,以视频连线方式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


  外界注意到,这是习近平今年“七一”重要讲话之后,再次提及“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


  从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到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从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视频会晤到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视频峰会……梳理发现,习近平近年来在诸多重要双多边场合都曾提及“全人类共同价值”,并一再表明中方对这一价值观的看法和坚守。


  如今,面向来自160多个国家的5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领导人、逾万名政党和各界代表,习近平又一次强调,要担负起凝聚共识的责任,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有分析人士指出,这一全球价值理念的中国表述,体现出中方承认并致力于维护和推广为全人类所广泛接受、尊重和追求的一系列基本信念、原则与规范,传递出中方在政府外交和政党外交中统一的价值追求。


  “这一价值观将中华文明的传统精华、当代中国的发展经验与世界各国对于普遍政治价值的追求融为一体。”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荣鹰分析称,“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面向世界政党再次阐释这一价值理念,既是百年中共增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尝试,也是百年变局中顺应世界潮流做出的理论创新。”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潘维进一步指出,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时间节点,向世界各国政党阐释自身价值追求,将有利于外界更加准确了解自身,赢得更多同路人和支持者。面对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叠加共振,全人类共同价值也将有助于凝聚起国际社会最为广泛的共识,促进各国政党团结协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不可否认的是,当中方在重要国际场合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时,外界难免会将之与根植于西方话语体系中的“普世价值”相比较。在受访专家看来,二者具有本质区别,关键之一在于价值观的实践路径。中方所倡导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实践方式强调“求同存异”,注重多样性与开放性,绝非单一性与强制性。


  正如习近平在峰会上所言,各国历史、文化、制度、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但各国人民都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我们要本着对人类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倡导者”。


▲图为7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


  有观察家指出,“本着对人类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体现出中方在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时“求同”的一面,绝非与世界文明相对立,而是容纳、吸收、协调各国的普遍追求,践行政党责任寻求国际社会的最大价值公约数。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王义桅表示,以“求同”的方式来践行共同价值观,反映了中方在尊重文明的多元性和发展的阶段性的基础上,不断以负责任的态度探索为全世界所接受、超越差异和冲突的人类共同利益。


长期以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都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但是在如何理解和实现这些价值上,不同时代、不同国家都有各自不同的答案。正因如此,外界有评论认为,与“求同”相比,如何以“存异”的方式践行共同价值观更为重要。


  对此,习近平在讲话中表示,要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价值实现路径的探索,把全人类共同价值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本国人民利益的实践中去。


  王义桅分析认为,以“存异”的方式践行共同价值观,本质在于尊重不同国家自身的追求和探索,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到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方正是在探索中不断以自身行动践行如何“具体地、现实地”将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于本国的治理之中。


  在谈及“差异”时,习近平还特别强调,通向幸福的道路不尽相同,各国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这本身就是人民幸福的应有之义。民主同样是各国人民的权利,而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实现民主有多种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


  “在解决各国具体问题时,一味强调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式,是不切实际的体现。”荣鹰表示,中方倡导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意在强调各民族、教派、政党、国家“和而不同”的相处之道,理性看待彼此差异,并学习如何与之共处。(记者 黄钰钦  郭超凯)


▲图为7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



(东西问)短评:“中国世界观”的最新表达“新”在哪?

 

7月6日,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大屏小屏实时互动,各色党旗交相辉映。中国共产党与阵容庞大的“国际朋友圈”交流分享治国理政的经验,探寻“中国之治”的世界参照意义,彼此也发现了“中国世界观”与“世界中国观”的更多交集。

  世界百年大变局、百年不遇之疫情的时代背景下,中共刚刚完成百年华诞庆典之际,当下中国怎么看世界、有何新思考,蕴含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峰会上的三千多字主旨讲话里。


  其中,继中共百年庆典大会讲话之后,习近平再度阐释“全人类共同价值”,令外界印象深刻。


  一段时期以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海内外公认的“中国世界观”的流行表达。现如今,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一更接近西方表达习惯的“新兴话语”亮相,令“中国世界观”的内涵更具象细腻,有助于其他文明、其他国家更直观感知中外“心意相通”。


  “十二字共同价值”,不是“西方特色”,而是属于全人类;既贯穿在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奋斗史诗里,也闪现在西方社会摆脱蒙昧、追求现代文明的抗争里,构建起“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追求进步和幸福的“底层逻辑”。


  这一“底层逻辑”,不应仅存在于对过去的回望、对未来的想象里,更应落实于对现实的观照;不应仅内化于理念层面,更应落实于执行层面。


▲图为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暖场片《携手,为人民》。


  而当前现实是,“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中国威胁论”论调依旧,政治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疫苗民族主义作祟,“本国优先”“长臂管辖”四处侵扰,人类社会的裂痕和治理困境不断加剧。正如西方经典故事里人类在建造巴别塔时,因语言沟通出了问题而功亏一篑一样,当今世界同样遭遇了“沟通困难症”。


  这也正是中国此时倡导强化“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初心和意义所在;不仅在于寻求东西文明交流的最大公约数,为中国发展争取更多的支持者、同行者,也在于以包容圆通的“太极哲学”为世界运行提供一种新的方法论,以和合共生、九九归一的辩证统一消解非此即彼、非我族类等对抗性思维。


  “中国世界观”帮助世界各国重温常识:人类追求共同的价值,但对价值实现路径的探索不一;民主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实现民主有多种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大国既能发展自身又能造福世界,为全球繁荣填鸿沟、做增量。


  更进一步看,中国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新阐释,突破了一些霸权国家对所谓西方普世价值的狭隘理解,延展了共同价值的边界,将其提升到全人类共有共享的高度,为人类重建“巴别塔”带去希望。(记者 聂芝芯)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小牛工作室

编辑: 戴梦岚 宋怡霄


推荐阅读:

嗦螺蛳粉长大的记者,稿子是“螺蛳粉味”?

“老少边穷”≠新闻“贫矿”!一文解锁两大“掘金”秘笈!

将爆款话题“吃干挖净”!看#苏炳添vs刘长春#如何出圈

警惕舆情爆雷,切勿重视频轻文字!

漫画高手的新闻视角就是不一样!他挖的独家获亿级点击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