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70年︱贾国荣:“照相机不退休,摄影人就不退休”
编者按:
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时至今日,中新社已走过七十年的光辉历程,形成自己独特的对外报道风格,佳作佳绩频出。小牛工作室从今天起正式推出“中新社七十年”专栏,邀请多位中新社名记者、名编辑撰文忆旧抒怀,启迪后人,敬请读者垂注!
贾国荣,曾任中新社摄影部主任、中新社香港分社摄影部主任,中新社驻美国洛杉矶首席记者、中新社编委会委员。被授予“范长江新闻奖”,分别于2002年以《中国体操夺冠赛》获第45届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体育类单幅铜奖、2014年以《杠上争锋》获得第57届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体育动作类金奖;2003年以《莫斯科飞传捷报》获得全球华人摄影特别奖,更四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照相机不退休,摄影人就不退休”,他的镜头记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峥嵘岁月,他的职业生涯与“中新风格”的发展成熟互为见证。值中国新闻社成立70周年之际,小牛工作室对话贾国荣老师,请他聊聊优秀摄影、文字作品如何诞生。
采访者:中新社通稿中心编辑苏碧滢
本文字数约4250,大概需要阅读9分钟。
小牛工作室
冬奥会正在举行,又将是摄影记者必争之地。您在此前两次获得荷赛奖都是体育类项目,在您看来,拍好体育关键在于什么?
贾国荣:历次奥运会也堪称全球新闻人的超级盛会。在体育极端拼比的决赛中,报道健儿们巅峰争高下,危机里求机遇,欲胜先自胜,好多采访是一生遇不到第二次的绝好机会。机会是稀缺资源,早做功课,临阵搜索,越专业、越文明,读者渴望深度而热情的报道品味。
大赛不变人在变,拍好写好的关键是,理解大赛的最高境界是“精神”。再寒冷的冬奥赛场,肯定处处散发着人格人性的温情,高手在于采得编出有人情味的佳作。所以,赛场上最美的是人,美人在骨不在皮。胜亦英雄,败亦豪杰,奖牌也在人性的光芒之下闪烁。奥运会史诗性的输赢,皆为好故事,我们拭目以待。
▲《杠上争锋》——第57届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体育动作类组照金奖。
▲《中国体操夺冠赛》——2002年获第45届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体育类单幅铜奖。
小牛工作室
能进入赛场的记者毕竟是少数,很多记者都需要在场外。但您之前在北京申奥之后拍的《莫斯科飞传捷报》就是在会场外拍摄。在您看来,摄影记者或文字记者如何捕捉到会场之外的新闻?这两者(会场内外)的关系在您看来是怎样的?
贾国荣:奥运会采访都是难得的机会,每临大事,不辞劳怨。场内采访处处跌宕起伏,关键赛场自然群贤毕至。细看选手每场必争,名将也或落马,宝刀可能失手;赞赏小将脱颖,黑马冲出;输赢令人感叹扼腕。
场外是非典型性的采访,要尽量寻找新闻线索的源头,智者寻找和创造机会。机会无声,果实需要等待,真诚往往能等到,就像追求情侣一样投入。浅水戏鱼虾,深水得蛟龙。毕竟奥运内外一场,都有拍不完、访不完的热爱。
▲《莫斯科飞传捷报》——2001年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获全球华人摄影大赛特别奖。
小牛工作室
在您看来,摄影记者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如何不落入“完成任务”的窠臼?
贾国荣:平凡其实是磨炼。好记者,不好当。采编最难的,是报道好身边平凡的人和事。尽量当早鸟,先到现场找好料;尽量最后离开,看看余音又如何。
1993年的一天中午,西藏某领导送别准备回京的记者团,他最后说了一句:“我们这里还有中国最小的乡政府。没时间说了,再见。”结果,我们改机票,四人三天骑马翻越喜马拉雅大雪山,到中印争议边境的南坡亲临玉门乡,采访老乡长曲巴和女儿及孙女四人——此真乃一户人家的中外政府之最。经媒体前赴后继地传播其守国土保边疆的事迹,习近平主席去信赞誉,近年来,该乡屡屡荣获党和国家的最高奖励。
所以,对待每次任务,像民工一样苦干,又像学者一样思考,再像猎人一样靠经验获得。无论采访机会是希望还是绝望,都值得访问拍摄。无论好消息和坏消息如何混搭,都一视同仁。没有机会时,就填充自己脑子里和电脑里的数据库。
▲1993年采访世界及中国最小的乡——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西藏隆子县玉门乡。
▲图为玉门乡乡长曲巴老人带领两个女儿和孙女坚守在高山牧场。
小牛工作室
您的纪实摄影总是给人以情感冲击的力量,这种拍摄意识如何去培养?
贾国荣:在波澜壮阔的摄影大潮中,有一座高峰它从来傲视群雄——它就是纪实摄影。它像常青藤,最根本的秘诀在于,接地气!
▲2019年,贵州省黔东南从江县月亮山地区争取摆脱贫困,图为苗族农民在梯田插秧中抹去汗水。
培养情感意识,多看看名记者的名作,琢磨获奖作品的精华;多铭记老记者老编辑们的感叹。平时多练练户外运动,健体健脑。思想意识多结合实践,多采访天灾人祸,多去艰苦的地方。越苦越穷的地方,人性越浓,那里从来都有媒体最好的题材,从来都能出好作品。
其中的铁律就是:没有情感,哪来的美感?我只在老家陕北延安附近的山沟里生活了一年半,黄土高坡历代贫瘠朴实,生活至今没怎么变。但是,自从红军长征抵达以后,中外有志之士云集,山水习俗不变,天下大变。纪念建党八十周年采访时,我回老家延安,参观领导人和美国记者斯诺等居住的土窑洞,觉得和我当年睡的窑洞没什么区别。这片贫穷之地竟然成就了一代革命家,产生了《东方红》《黄河大合唱》等那么多名家名作,还发生了整风等大事件,谱写中国历史新篇章,令我深思。所以,请在人生得意的时候,常常看看那些凄苦的地方和那些清贫者的身躯。
小牛工作室
在您看来,在全球陷入疫情的时代,摄影记者的工作是受限的吗?记者们更应该注意些什么?
贾国荣:米兰·昆德拉说“遇见,就是开始。”这次,人类遇见了新冠病毒。媒体的遇见,往往从接近源头开始。现代媒体人好似变形金刚,什么都要应对。疫情变幻莫测之下,先保护好自己,再做有限的采访。
处处危机,也处处机遇。看看人间的生活习惯,被飞速改变:人如数码人,还握手拥抱吗?看看穿婚纱的口罩新娘;看看到处的白色防疫人员,隔离成为常态;闻闻奶香婴儿身上的药水气息;去医院反而要格外小心;身边必须带有消毒用品;网络虚拟空间成为必需的生活方式……过去熟悉的一切都失去了,这本身就是被动大变迁。
▲美国2021年遭受新冠病毒肆虐,图为海军仪仗队员在阿灵顿国家公墓礼葬去世的老兵。
让媒体镜头与键盘尖兵将一切记录下来,传播出去。文字加摄影的媒体,它们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发表,最根本的使命是载入了史册,字字幅幅都保持着可贵的价值观。因为每一位被记录的个体,都铭刻着与大家同甘共苦的DNA。媒体镜头之所以往往关注死,根本是为了生。正视天灾人祸,在于敬畏生命,在于揭示命运,在于好好地活着。哲人说,悲伤的歌,最难唱。因为它声声含泪,句句揪心。疫情时期的媒体人,也同理。
镜头里有时是呐喊,金刚怒目;有时只能是叹息,观音低眉。媒体的视野里尽管好多刺点,看起来会心痛,但它令人切肤体验到生命磨难,这就迫使镜头笔墨冷静下来,从中凝聚时代的阵痛。
小牛工作室
现代技术赋予摄影更多“玩法”,无人机、技术修复等不一而足。您怎么看待新技术下的摄影工作?
贾国荣:技术根本还是为人服务。新闻前辈们当年用简单的技术,完成了好多优秀的报道。如今的技术日新月异,提高了影像报道的快捷记忆性,让记者的报道更精彩。我们新闻摄影人与技术结缘,真乃人生幸事。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科技如何波浪般地进步创新;无论它推动时代如何变迁;也不管过去、现在、将来的影像器材多么眼花缭乱......新闻纪实的目标焦点,始终坚决不变,那就是:关注生命,关心命运。
小牛工作室
去年荷赛奖取消了运营11年的多媒体奖,把重心放回到静态摄影,您怎么看待荷赛奖此举?
贾国荣:荷赛在革自己的命。当今时代变字当头。荷赛一方面表明不忘摄影初心,退回静态摄影的原阵地,轻车熟路,再开拓五大洲赛域,扩大参与性。这说明,世界摄影进入了反复期的试水阶段。这方面没创新,但它不降低标准,应该有激励作用,可是改变不了亿万拍客和看客们视觉躁动的大趋势。启用老办法,就很难抓住新机遇。创新经常不完美,却值得一试。
荷赛另一方面取消多媒体奖项,可视为反潮流的短视性变革。这反映当今新闻摄影导向的挑战和反复性。世界潮流一直奔腾澎湃,安逸即落伍。要么改变,要么死路一条。
▲贾国荣2013年在中俄边境采访。(乔天富 摄)
小牛工作室
您如何看待融媒体短视频等对纪实摄影的冲击?摄影记者的出路是复合型记者吗?
贾国荣:当传统摄影陷入低潮期,创新就是解药,就应该展望多元融媒体大趋势。老套路肯定不再会有繁荣的前途了。其实多少年来,人类的感动,常常在动感之中。新闻人的命,历来都硬。老路不好走,就转向复合型的生存新路,继续我拍,故我在,让瞬间影像连续化。好电影就是这样以画面连贯感染人的。只是,媒体思想总是闯在前方,影像新技术还没有跟上新闻媒体的急需,数字硬件和N个G量的网络成本还太高。
我那次清晨挤上飞往汶川的直升机,机上是观察大地震灾情的专家组。我沿途一个半小时啪啪地拍摄不停,存储了上千幅画面,处处都应该报道,足以形成十几个专题......可是,没有网络,电能有限,电脑编辑受制约,稿件发不出来。
▲四川突发“5.12”大地震后,成都军区陆航团王牌机组驾驶直升机,首次强降唐家山堰塞湖,解决洪水可能在救灾地区溃堤的另一最大地质灾害。
如果前方记者能够像夜袭本·拉登的特战士兵一样,头盔摄像头有卫星高速网络支持,随拍随说随传,后方编辑大本营可以将一切报道顺理成章。
现在摄影记者一套几万元的必备专业器材,它在快捷拍摄传输上,有一部几千元的手机好用吗?可是手机又有不能远摄等短板。那么,为什么没有上万元的专业拍摄手机为媒体服务呢?世界摄影器材巨头都是老企业,为什么不给摄影器材上加装手机功能呢?唯特斯拉等新兴跨界公司,将来可能有奇异产品问世,我们严重期待。
小牛工作室
您的文字功底和摄影一样出色,您觉得文字能力之于摄影记者有多重要?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如何取对方所长?
贾国荣:当社会进入乐于视觉的时代,摄影成为人的基本素质,也自然成为媒体人的基本专业素质。毕竟记者是天下人的眼睛。如果我们不拍摄,等于人类没看见。画面一直是人们眼里的硬通货,它还享有发现权和发布权。
例如奥运会对赛场摄影就敬畏三分,任何场地都必须留出最佳拍摄位置给少数特权记者,因为他们的眼睛代表了亿万观众的观赏视觉。当然,赛场上还把一些最佳观看位置设为文字记者席位,便于不受干扰地观察和查询,利于思考下笔和口述报道。
文字报道好比碎片化的集粹,而摄影瞬间产生整体画面。产生视觉画面的好眼力,等于一流战斗力。把自己的眼睛和身体当作最好的采访摄影机。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的修双身组合素质,将语言的冷静与摄影的激情相结合,文武双全,动静相宜,两翼齐飞。当语言文字充满现场画面般的视觉感,那是多么优秀的品质。努力提高眼界,眼界决定境界。我们常常赞赏世界杯大赛的足球破门,其角度之刁,力度之好,耐人回味。采访拍摄也如是。
▲贾国荣2013年采访报道雅安地震。(成都军区陆航团机组拍摄)
小牛工作室
小牛工作室:您的摄影职业生涯都在中新社度过。在您看来,什么样的(图片或文字、视频)代表中新风格?历经70年,中新风格的未来之路是什么?
贾国荣:老一代中国新闻人,把报道青春贡献给了逝去的远方,新生代们,去寻找她,就像寻宝一样!捧阅过我社历年的优秀作品就一目了然,我社一直提供的是品牌——中新风格。它的奇兵以人为本,时常出手剑走偏锋,采编求真求实求新,将图文像钻石一般打磨,以读者品味供稿,如闪电一般发送到位......还要常常听取采用意见。
▲2012年贾国荣随中新社访美代表团在纽约基辛格寓所与先生合影。
小牛工作室
2022年是中新社建社70周年,您有什么话想对中新社说?您对于一线的青年记者和编辑有何寄语?
贾国荣:年年社庆,岁岁如新。中新意识流的传承,像教科书一般厚实。我们当年接过创业那一代中新老前辈的旗帜,恰好目击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时代。
▲1989年邓小平宣布退休,他在最后一次会见外宾之后和常年采访他的记者们合影。前排左一为中新社记者李伟,后排拿照相机的是贾国荣。
我有幸一边在邓小平身边拍摄报道多年,另一边,又一次次被派到天灾人祸惊险现场的前端,采访抗洪、抗震救灾和抗御SARS病毒等大事件;每每加入团队置身于时代大新闻的风口浪尖上,报道港澳回归历程、中美一次次的亲蜜期、与台湾交流谈判等。对那么多的幸运和磨炼,唯有感恩。
▲2003年5月北京小汤山,正在救治中的非典患者与喷洒抵御病毒药剂的白衣战士。
风雨之后,方见彩虹。我验证过了,该你们体验啦。我们把一线交给了年轻一代,请尽快养成中新人的奇兵性格——充满活力又宁静精进。
言不尽意,那就:把时间花在真善美上!
作者:贾国荣 苏碧滢
图片:贾国荣
编辑:董子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