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新社嘉奖令@“十佳青年编辑记者”集结!

小牛工作室 庖丁解news 2022-03-17


编者按:近期,中国新闻社组织评选出首届“十佳青年编辑记者”。小牛工作室第一时间采访十位优秀同仁,请他们畅谈成长经历和从业感悟。一起来看他们干货满满的“获奖宝典”!


1

总编室  张梓


张梓参加“增强四力 提高本领”中央媒体海南行期间,在海南洋浦港小铲滩码头采访。


编辑工作在我心里是三个词——吹哨、搭桥、传声。总编室的工作,尤其需要于无声处精耕细作的韧劲儿,于细微处穿针引线的巧劲儿,一路走来,时时有不足、处处有新知、事事有收获。


正如一句话,“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谁说不是呢?在中新社成为新闻人,在这儿学习理性、包容地看世界,也努力献出一份力,为世界真正读懂中国、正确理解中华文明,吾辈正逢其时,亦重任在肩。


2

通稿中心  戴梦岚


戴梦岚在中新社新入职员工培训讲座上提问。


在媒体融合的时代,具有“中新风格”的文字稿件仍有直抵人心的力量。优秀稿件如乐曲,汉字如音符,它们听从记者、编辑和签稿人的指挥,在稿纸间跳跃奔腾,或激昂、或深沉、或欢乐、或悲伤,让人徜徉其中、不忍释卷。

 

新闻的生产是一个协作的过程。在通稿中心这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里,领导和同事的帮助指导,让我受益良多。荣誉是认可和鼓励,更是鞭策和期待。我会继续练好本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贡献自己的力量。


3

海外中心  王琬琪


▲王琬琪2018年赴巴西交流时,采访世界杯相关活动。


大家好,我是王琬琪,2015年进入中新社海外中心,是葡萄牙语编辑。目前主要负责对巴西和拉美地区的外宣工作,包括新闻编译、新媒体推广、视频拍摄制作等。

 

在赴巴西媒体交流时,我发现部分不了解真实情况的巴西媒体和巴西人对中国仍然存在片面的解读,但只要来过中国的人,一定都会竖起大拇指。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客观向海外读者介绍中国情况”的初心。

 

“你和你身边的事儿就是中国故事,不必渲染和拔高,人们会分享你的真故事。” 我将继续用好语言优势搭建中拉沟通桥梁,讲述鲜活真实的中国故事,只要情相融,远在天涯也仿若比邻。


4

政文部  梁晓辉


▲梁晓辉在十九大新闻发布会上提问。


历史总是有着隐匿的脚步,以至于当我身处它之中的时候,常常忘记了“当下即历史”。直到某一天回望的时候,才发现,曾经所站的地方,原来都是历史举足轻重的瞬间——G20杭州峰会、党的十九大、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全面脱贫、建党百年……


何其有幸,我曾亲眼见证,并且以自己所坚守的“中新风格”的方式,努力定格了那些历史瞬间。这是我的幸运,更是中新社赋予我的幸运,也是身处这个时代,每一个记录者的幸运。


5

港澳台部  杨程晨


▲杨程晨在采访。


不知不觉已是我入社工作的第七个年头。我很荣幸在2022年的开端获得社十佳青年编辑记者的殊荣,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首届”的前缀更让奖杯别具意义。


选择记者行业给予我的,是快速认识吾辈所身处的中国社会最直接的渠道,是亲眼观察、亲耳听闻时代脉动的确切方式。入职中新社、投身港澳台及统战领域报道,则是提供了更为宏大叙事兼具历史感的洞察世界视角。


短短七年时间,世界已发生巨大变化,文字记者已不能概括我们的全部工作。大时代、大变局,只有保持谦卑、坚持学习、永葆初心,才能在某日回望来路时无愧时代、无愧自己。


6

视频部  曾鼐


▲曾鼐驻韩期间采访过程中留影。


我的从业经历“变数”还挺大:先做文字记者,后驻外,又进入视频部。从文字、视频、到新媒体,每一次转型都充满挑战,也让我不断思考,未来媒体人应该什么样?


首先要有转型的嗅觉,自说自话、以我为主的传播模式必被淘汰,新一代媒体人要眼观六路、努力跑在每一次行业变革的最前沿,掌握最新的传播规律。


其次,不忘新闻初心。流量时代,新媒体人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新闻媒体与自媒体有着本质区别,掌握流量“玩法儿”是为了更好传播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而非挑拨社会情绪。


我很庆幸,一路走来遇到很多优秀的前辈和同行,也祝所有的媒体朋友,2022一路同行,沉得住气,抬得起头!


7

河北分社  陈林


陈林在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采访后拍照留念。


从事媒体工作十几年,三点心得供大家批评:


一是学会听“会”。会前做好准备,提前查找资料,尽量带着问题去听会。会议材料要反复听进去、看进去,通过梳理从中发现不同和共性,再请教专家。


二是自己要多写稿,尽量少用“通稿”。有的会议活动,主办方会提供“通稿”参考。这几年带新记者时,常唠叨让他们多练笔,少直接用“通稿”。一是担心习惯如此本不成熟的能力或会变弱;二是想让他们学会有质疑;三是期待新视角出现,把有的“调子”降下来,从同质化的报道中“跳”出来。


三是要精研“中新风格”,这是我社一代代前辈传承下来的金字招牌。这些年,精读了我社不同版本的稿选、不同年代的《业务通讯》,以及近年两次“中新风格”学术研讨会专家发言等,从中吸取“养分”,受益匪浅。


8

黑龙江分社  王琳


王琳参加中央新闻单位青年记者践行“四力”业务交流活动。


我是土生土长的东北姑娘,曾午夜独自跟访“蹚雷车”,完成采写、出镜、拍摄、后期等流程的融媒体报道,也曾“全副武装”深入疫区与病毒零距离战斗。这份敢打敢拼、坚韧不拔的“虎劲儿”,源于对新闻犹如初恋的热爱,单纯真挚、经年未改。


一路走来,我有幸荣获中央新闻单位青年记者践行“四力”交流活动最佳系列报道二等奖,全国新闻界“好记者讲好故事”优胜选手称号及中央统战部机关党委“党在我心中”理论征文活动三等奖。这其中最大的收获是见识了“人外有人”,更知三省吾身、谦虚严谨、改进提升。


我深知自己并非单枪匹马,背后是千军万马——中新社的平台能量和大家庭的协作力量。“东北老铁”鞠躬致谢:感恩社领导的培养、同事们的帮助,军功章属于集体。


9

美国分社  陈孟统


2019年11月,陈孟统现场报道旅美大熊猫“贝贝”从华盛顿启程,返回家乡中国成都。


这可能是我入社以来最难写的一篇“258”(指“中新风格”在写作上倡导的消息200字、评论500字、特写/通讯800字,编者注)。入社12年,我时感幸运可以用一种中新社的方式去思考和表达自己所看到的时代和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我特别感念中新社的每一位前辈对我的指引、点拨,他们为人为文、待人接物的方式,为我的职业生涯注入了最好的影响和营养。

 

这份荣誉是认可,更是传承;是总结,也是重新再出发。从一字一句开始,从每一次抵达的现场开始。


10

德国分社  彭大伟


▲彭大伟2018年6月在德国林道专访诺奖得主、物理学家朱棣文。


入行之初,自己尚属重度社恐患者。一次去采访某跨国企业,跟负责人(异性)握手还红了脸。驻外几年下来,咬牙克服了恐惧,不知不觉竟采访到了上百位政要和各界精英。


其实做好驻外记者本质上就是做好一个记者,把每次采访都当作大学期末考试去玩命准备,总能问出打动采访对象的问题。偶尔还能收获令自己感动至今的瞬间:一次是采访过程中,诺奖得主、物理学家朱棣文主动给我盛饭;另一次是出差仿佛世界尽头的马斯喀特,一位资深同行特意跟我说,特别爱读中新社的国际报道。


驻外已进入倒计时,索性借用默克尔离任前那句话,只希望人们今后能说,“这不是一个懒惰的人”。


作者:小牛工作室

编辑:杜若


推荐阅读部分获奖代表作品:

梁晓辉:“神曲”时代,不会写歌的记者不是好传媒人?

杨程晨:回望武汉90天,这五人不能不提

曾鼐:在韩国当记者啥感觉?一文读懂“似近又远”的国度

陈林:如何跑出两会高分稿?这里有一份高手的“独家秘笈”……

王琳:美女记者为东北“带盐”:她的出镜特别仙,她的文字我笑翻

陈孟统:国会大厦内亲历骚乱唯一中国记者:示威者在面前破窗而入

彭大伟:如何让法国前总理主动加微信?一文带你搞定“高端访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