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会稿还能这样写?“半文半白”又飒又美!

戴亚平 庖丁解news 2022-03-17

最是一年春好处,又到一年两会时,编辑记者们明天将正式进入繁忙的“两会时间”。两会新闻年年报,稿件如何写得出彩,一起来看看中新社原专稿部主任戴亚平的这次尝试。

本文作者戴亚平

在2004年的全国两会上,我在一组评论的写作上作了一次尝试。


评论的题目分别是:《两会信笔:热点 焦点 难点 亮点》《两会信笔:政府为谁立?做官为谁谋?》《两会信笔:坦言陈时弊  躬身谢大众》《两会信笔:国中无小事 军中无戏言》《两会信笔:委员“掉书袋” 诗文鉴古今》《两会信笔:耳边农桑事  胸中疾苦声》。这6篇稿件在外报都有刊用。

何为“半文半白”


为什么写“半文半白”的评论?是我很早就想做的一个尝试。


1983年进入中新社后,就听到了中新社的稿件提倡“半文半白”这一说法,给了我很深的印象。虽然听到一些老同志讲过,但是从来没有在中新社的电讯稿上看到过。也许在中新社的专稿中有用过这一文体,但我没有见过。在境外中文报纸上看到过,其多为评论稿件或是专栏文章。


“半文半白”是介乎文言文与白话文的一种中间体,它既不是文言文,也不是白话文。其中有的靠近文言文,有的靠近白话文。若严格地划界,它们还都属白话文范畴,即具有中等文化水平乃至于初等文化水平的读者都能看得懂。 


研究中新社的受众媒介——海外的中文报纸杂志,严肃的、有身份的报纸刊物的“半文半白”要多于市民化、娱乐化的报纸刊物。港澳台报纸刊物的“半文半白”文章要多于海外华文报纸刊物。当然,港澳台和其它海外中文报纸刊物的“半文半白”文体都远远多于内地的报纸刊物。

文言文&白话文



“新文化运动”以来,古文向白话文转变呈不可逆转的趋势,白话文的普及对于中国汉语文字的普及、大众化及文化、科学技术的传播、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功不可没。中国文字不会也不可能回到脱离实际、脱离大众的晦涩、高居殿堂的历史。


千帆过尽,回眸再看,国人在对自己的历史的反刍中,会重新认识到古汉语的闪光之处,其简洁、凝练、饱含中华文化、具有汉语的韵律和历史传承的魅力重新被发现,被认识。“半文半白”的语言文字正是将古汉语与白话文两者的优美之处有机结合。在词意表达、言简意赅、高屋建瓴、大气磅礴诸方面别具丰采。


在许多年中,我们的一些文章、文字苍白、干瘪、空洞、乏味,何谈以文字的魅力吸引人,以文字的美感打动人,以文字的哲理说服人。


例如,许多年来,直至现在,我们做的许多事情都用战争语汇来表达,如“打了一个翻身仗”“掀起全民防疫的人民战争”“说打就打,说干就干”……。难道离开了战争语言,我们就没有适当的、精准的语言来表达气象万千的大千世界?


谈及“半文半白”,亦不得不厘清其同古汉语和口语或市井俚语之间的微妙区别。在古代,古汉语即文言文和白话文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一个是高居庙堂,一个是存在于坊间乡里。


“新文化运动”将文字或文学普及为大众化的语言,对于割除藩篱、扫除文盲厥功至伟。自此,中华大地乃至客居海外的华人世界告别了“阳春白雪”的古汉语,代之为四海通用的白话文。


但是,同为白话文,其中的区别亦大相径庭,至少分为书面的白话文,市井的白话文。书面的白话文多见于正式文书、文稿、文告,而市井的白话文则流于民间的口语、坊间的日常语。市井的白话文充满着生活气息,饱含民间的喜怒哀乐,是我们的文化遗产之一,亦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特色之一,值得尊重和珍惜。

“半文半白”也是中新特色



话题转到中新社面向海外读者的文字、文稿,是否处处充满着市井语言值得商榷。不要忘记,中新社的文字稿件不仅仅具有传递信息,讲好中国故事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还担负着推广中华文化,净化语言文字的特别功能。没看到港澳台之外的华文媒体更多地使用简体字,遣词造句越来越接近中国大陆吗?这种潜移默化的变化年复一年都在发生。


这一不是任务的任务应该在我们写作新闻稿时予以特别的关注,这也是中新社区别于许多媒体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


刚刚进入中新社时,屡屡听到前辈讲到“半文半白”,也在前辈们介绍中新社特色时提到这四个字。在看到外报时,亦时时看到“半文半白”的新闻文章、评论和专栏,例如香港《明报》《信报》,台湾两家大报《中国时报》《联合报》,北美《美洲华侨日报》,就连泰国的四家中文日报亦是如此。


《文心雕龙·情采》文中有曰,“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


意为,“如果虎豹没有花纹,那它们的皮毛就同狗羊的相似;犀和兕的皮虽坚硬,但还靠涂上丹红的漆来显示它们的色彩,可见文章还需要文采。”


在写作中,此种文体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和穷尽汉语的音韵美,节奏美,加上汉语修辞的排比、借喻、对比、迭音、叠字、谐音、歇后,再加上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轻掉书袋、仰扬顿挫。读来何愁不上口入心?


可以不可以这样理解,在某种意义上,“半文半白”也是中新特色之一,值得我们去切磋、探讨、深化、发扬呢?


当然,此种文体并不是形而上学,不能简单地在所有文稿中推而广之,而是有的放矢,将最合适的东西用在最合适的地方。多一个本领,多一篇美文,更多一个我们心中的中新特色。

作者:戴亚平

编辑:董子畅

推荐阅读:

央媒独家“病例库”曝光!两会易错点全收录!

两会时评如何有料又轻巧,这里有三个技能……

“无字新闻”也能50万+?王老师现象在中新网已“人传人”!

体验式采访,你尝试过吗?

码住不亏!冬奥赛前报道实战秘籍大派送!

小牛杯 “火眼金睛”挑战赛启幕!这些易错词你能精准“pick”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