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公开课:冬奥和夏奥摄影有哪些不同?
北京冬残奥会正如火如荼地举办中,如何在重大体育赛事中拍出精彩的照片?冬季奥运会和夏季奥运会又有哪些不同的拍摄技巧?本期小牛工作室邀请到参加过5次奥运会报道的中新社摄影记者富田,“教学式”分享冬季和夏季奥运会的拍摄心得。
冬季奥运会
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我第二次参与冬奥会报道,因为有了此前索契冬奥会的采访经验,这次感觉相对从容些。
相比夏奥会,冬奥会(尤其是雪上项目)有很多的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场地和气温。我根据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跟大家分享冬奥拍摄经验。
▲摄影记者趴在雪地上拍照
比赛中,在记者进入赛道后,最重要的是要注意自身安全,因为摄影记者的路线,一定是要躲避赛道和obs(奥林匹克转播公司)转播机位,这样就势必会要求摄影记者在树林和积雪中穿梭,所以自身安全是第一位的。在拍摄时,有时为了找角度,摄影记者要摆出各种姿势,跪着、趴着是常有的事,着装上也一定要保暖、透气、防水。
这次采访冬奥会,我在器材的选择上,其实是有些纠结的,因为是第一次用无反(无反光板相机)上冬奥,总对它的抗造性抱有疑问,所以我干脆带了无反和单反(单镜头反光相机)两套设备,两台R3 ,两台1DX3,把无反作为主力,用单反来“兜底”。
总体下来,虽然无反在有些极端天气时,确实会存在着开机缓慢,耗电大等情况,但总体还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有时同行也会问我,现在有那么多大变焦的镜头,携带方便,重量也轻一些,而且画质也很不错,为什么我不用。因为通过我这些年的拍摄经历,我总觉得变焦镜头的对焦速度要比定焦大光圈的镜头慢,所以我这么多年一直钟情于大光圈的定焦镜头,多重我都认了。而且大光圈所带来的画面效果,是大变焦镜头无法比拟的。(文末留言可获得镜头型号
▲本次冬奥会摄影器材的选择
由于是冬季项目,崇礼的天气又很冷,着装和后勤的补给要比夏奥复杂很多。我带了一个100L的箱子、一个120L的箱子,和一个60L的背囊,才把设备、服装、生活物资全部装下。在服装上,我特意穿了一套白色的雪地服,这样即便在赛时穿梭赛道,不小心闯入了obs的镜头,也不至于那么明显。
崇礼的赛道一共有9条,冬季两项、越野滑雪、跳台滑雪、雪上技巧、空中技巧、U槽、坡面障碍、大回转、障碍追逐。除冬两、越野、跳台以外,其他赛道,由于赛道坡度较大,都需要佩戴冰爪。新闻中心为摄影记者准备了一些冰爪供借用,但自己带更稳妥一些,不用担心冰爪被借光。
在这9条赛道中,坡面障碍技巧的赛道坡度比较陡,距离也相对长,每次背着设备爬赛道,都有一种心肺炸裂的感觉。而且赛事要求记者全程佩戴N95口罩,最冷的那天只有-29℃,戴着N95爬山真的要窒息了。
▲赛道坡度较大,需要佩戴冰爪
这次冬奥会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比赛,是徐梦桃夺冠那场。四届冬奥会老将终于站上了最高领奖台。巧合的是,2014年在索契她拿银牌的那个夜晚是2月14号,我在;2022年在北京她拿金牌的这个夜晚也是2月14号,我也在。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是个打分项目,而且偶然性很大,那晚我选的位置是靠近等分区的位置,就是想尽可能的离她近一些,好能抓取她看到成绩第一瞬间的样子。
那晚她的最后一跳,从腾空、做动作、落地、庆祝、等分、等最后一名运动员出场、做动作、落地失误、确定金牌收入囊中、欢呼胜利、与对手拥抱,全过程,相机快门一直没停,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内,拍了2000多张照片,由于那晚是极寒天气,拍到最后我的手指已完全没知觉了,根本不知道快门到底是不是按下去了,只能通过目镜里不断闪烁的边框,告诉自己相机一直在工作。
老将圆梦,那个情人节的夜晚,属于她。
▲2014年索契冬奥会徐梦桃夺得银牌
▲2022年北京冬奥会徐梦桃夺冠
如果说空中技巧赛场是老将圆梦,那么U形池赛场就是小将夺金。
谷爱凌以绝对“统治力”的动作,夺得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技巧的金牌。资格赛和决赛中,我和同事分工,选择一个在赛道旁,一个在终点位,这样既可以有她腾空时更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也可以有她等分及庆祝胜利时表情的特写画面,成为一个完整的图片新闻报道(见下图)。
夺得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技巧金牌后,她也成为在单届冬奥会自由式滑雪比赛收获大跳台、坡面障碍和U型场地三个项目奖牌的历史第一人。希望下届在米兰,还能看到她的身影。
▲赛道旁的拍摄
▲终点位的拍摄
夏季奥运会
与冬奥会相比,夏奥会的准备相对简单些,因为大多数项目都是在室内固定场地里举行的。我就以去年东京奥运会为例,分享一下夏季项目的拍摄小技巧。
作为一个体育记者,我觉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在拍摄前,去亲自尝试一下需要拍摄的项目,甚至可以很深入地玩一玩,尤其是各种球类,足篮排、乒羽网。不仅可以感知项目特点,更能锻炼身体,一举两得。
看别人拍的图,是眼睛的感知,但亲身体验,是肌肉的感知。肌肉的感知和眼睛的感知在我看来,不在一个维度上。
肌肉感知后,你会对这个项目有非常深入的了解,你甚至可以通过现在运动员的动作或表情,预判出他下一个动作会是什么,大概在什么位置,这个对拍摄到一张精彩照片帮助非常大。
还有一点,就是在拍明星运动员时,最好能对运动员的技术特点或细节动作有所了解,这样就可以根据这些特点选择拍摄角度。我用几张照片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拍这些照片前想了什么,为什么会拍这张照片。
东京奥运的男子百米比赛采用的是三枪制,而且第二枪和第三枪在同一个晚上比。从以往的战绩看,苏炳添一定会顺利晋级第二枪,而且第二枪也一定是他最拼的一枪,一是为了能挺进决赛,二是为了能在决赛中挣得一个好道次。
从三次的成绩看,也确实是第二枪的9秒83,是三枪中最好的。在拍摄第二枪前,我预想的是在侧方拍摄一张苏炳添有明显优势,领先对手的画面。
通过以往对他技术特点的了解,我明确他的优势是起跑和加速阶段,途中跑时会保持一定的优势,但到冲刺阶段优势会被大幅度削减,所以我选择在跑道大概50米到60米之间的位置等待,而且赛道旁的背景板上,还有奥运五环和东京2020的标志,能作为背景的交代。
基于这些考虑,于是有了下面这张图。
▲苏炳添领先于对手
苏炳添也凭借在第二枪的优异表现,以小组第一、破亚洲纪录的成绩晋级决赛,他也成为了首位进入奥运会百米飞人决赛的黄种人。第二枪结束大概两个多小时后,要进行第三枪决赛的争夺。
这时我想要的主要是两个画面,第一个画面是他站上决赛跑道与所有其他运动员同框,以展示首位黄种人站上奥运会百米飞人决赛跑道。
第二个就是他冲线瞬间的画面,因为这时运动员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是最有冲击力的。我查到他的道次是6道,就选择了终点摄影台正对第六道的位置。
这届奥运会的男、女百米飞人决赛前的运动员介绍形式尤为特别——全场暗光,灯光只打亮运动员所在的很小的范围,而在跑道中央是一个巨大的奥运五环。
在女子百米决赛时,由于不知道这个设计,站位不好,没有拍到这个画面,男子决赛时一定要补上。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如此新颖且漂亮的运动员介绍形式。
▲苏炳添站上决赛跑道与所有其他运动员同框
▲苏炳添冲线瞬间
拍摄巩立姣的比赛,还是要提到我说的了解知名运动员的细节动作。
她的一个细节是,爱用特别多的镁粉,这样就为我拍摄铅球出手拉烟儿的画面起到了先决条件。其次,因为疫情,东京是空场办赛,所以背景的观众席上异常干净。最后就是老天赏脸,太阳正好洒在场内,且没有照射到观众席上,形成了比较大的光线反差。天时地利人和,拍到了巩立姣铅球出手拉烟儿的这张图。
▲巩立姣铅球出手拉烟儿
提到游泳,我来聊聊选择拍摄位置的话题。
在历届奥运会中,游泳比赛都会在泳池两边分别设置一个很大的摄影台,一侧会靠近终点,一侧会远离终点。我的习惯是选择靠近终点的一侧,这样更有利于拍摄运动员的赛后庆祝。在摄影台上下层的选择上,我习惯选择最低点,因为这样能在画面中拍到背景板上的logo,让照片在今后的反复使用中,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选择低角度也有很大被遮挡的风险,你会被兔子(赛道旁的轨道摄像机)和巡道的裁判员反复遮挡,有时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选择低角度带logo被遮挡,还是选择高角度没logo不被遮挡,这就是“拼和保”的抉择,没有对与错之分。
▲泳池两边的摄影台
▲画面中拍到背景板上的logo
有的比赛不需要看训练,比如球类。但有的比赛,一定要看训练,比如体操、艺术体操、花样游泳、花样滑冰,这种成套固定动作的比赛。通过看训练,了解动作,了解运动员的脸大多数朝向哪一边,这样可更好的选择拍摄位置。
▲体操比赛
夏奥的魅力在于汗流浃背,冬奥的魅力在于用激情融化冰雪。我珍视每一次大赛摄影的机会,因为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奥运的魅力,也让我有幸用手中的镜头记录每一位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多彩人生。
愿下一届的巴黎夏奥会和米兰冬奥会,不再受疫情的困扰,让我们自由呼吸、畅快交流、深情相拥。
作者/供图:富田编辑:董子畅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