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香港,我们这样“贴地”战“疫”!

范思忆 庖丁解news 2022-03-17


2022年3月伊始,香港单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连续几日突破5万例。中新社香港分社记者深入一线、创新形式,产出“贴地”独家报道,一起来看看他们是如何“全副武装”战“疫”的。


“全副武装”跑现场


与地震、洪水、台风等天灾相比,病毒的袭扰无知无觉,难以防备。对于视频记者而言,一手的新闻画面最为珍贵,直击现场带来的冲击力、真实感是二手新闻素材所无法比拟的,因此“跑现场”也成为我们在抗疫报道中的工作常态,最忙碌的时候通常需要一天之内在几个新闻现场之间来回奔波。


为保障一线采编人员的健康,香港分社购置了日常必备的防疫物资、药品和快速检测剂,并第一时间送到了大家手中。N95口罩、防护眼镜、面罩、橡胶手套和酒精消毒液也成为我们的“采访必备”。


香港分社视频记者在香港疫情最严重的深水埗区采访


奋战在新闻现场的过程中,少不了团队协作。分社不同采编部门的同事在一场场的报道中,并肩作战、互帮互助,磨练出坚固的“战斗友谊”。有时大家佩戴着厚厚的口罩和面罩,即使面对面说话也很难听清楚,久而久之,我们也形成了一种无声的默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知道要如何配合队友,在瞬息万变的新闻现场完成彼此的报道任务。


文字记者排除万难挤到最前面帮视频记者高高地举起中新社的话筒,摄影记者热心地蹲下半个身子与视频记者分享最佳的拍摄点位,视频记者也常常第一时间将现场的精彩内容与文字与摄影记者分享……现实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反而让大家更加互助团结,也让我们意识到团队力量的强大与可贵。


与港分文字记者张晓曦(中)、摄影记者陈永诺(左)在首班铁路援港班列抵港的报道现场


第一视角“贴地”报道


在香港做新闻,想出“独家”似乎很难,消息不胫而走,各家媒体蜂拥而至、争分夺秒、各出奇招,如何做出差异性和有特色的新闻作品是在港媒体追求的永恒目标。


在众多媒体同台竞技中,要做出差异化的产品,对新闻产品的形式创新至关重要。正月十五元宵节,我接到任务探访在港重启的“火眼实验室”。当天参访的媒体众多,如何做出特色?斟酌后,我决定发挥视频优势,用Vlog的形式记录下这次特殊的“探访之旅”。


通过记者“第一视角”体验疫情下的公共交通、进场前的快速核酸检测、入场后的专家访问以及现场解说直击……Vlog的现场感、互动性强,传播效果也较为理想。


此外,稿件《【小新的vlog】直击抗疫一线:我在香港当义工的一天》也别出心裁,将一则中资企业进社区捐物的消息加以创新。以记者的第一视角参与到义工团队中,与义工一起为基层民众派发防疫物资,通过记者亲身体验一线防疫人员的工作,助力基层市民平安渡过疫情下困境,也为香港打赢抗疫战加油打气。


《【小新的vlog】直击抗疫一线:我在香港当义工的一天》


报道在生动活泼之余,也体现了媒体记者的社会责任感,被香港观众评价十分“贴地”(接地气),在当地社交平台“刷屏”,收获香港各界好评。


既要“硬消息”也要“软故事”


除创新形式外,对新闻现场的深度挖掘也是生产独家的方式之一。如果说探访“火眼实验室”是站在二楼大平台上的“远观”,那么探秘“猎鹰实验室”就是面对面的“近距离接触”。


这是我第一次与含有数万剂检测样本的硬气膜实验室如此接近。我们被要求全程佩戴护目镜、防护帽和橡胶手套,全程穿着医用防护服。


场地中温度偏低,没过几分钟,我的护目镜上就凝满水雾,眼前一片雪白,看人看物就只有一个虚影,背后也捂出一身汗,这也让我对需要长时间在“三级防护”下的检测人员感同身受。


于是,在我的再三邀请下,一位内地援港检测人员接受了我的采访,从援港的初衷到工作中的重重困难,从对家人的思念到对香港的祝福,通过对人物故事的深度挖掘,我们在报道“硬消息”之余,也做出了独家的“软故事”。


记者在“猎鹰”硬气膜实验室中采访内地援港人员


联动一线,聚焦在“人”


现场报道固然震撼,但疫情阻隔下,更多采访只能依靠其他途径展开。一方面,香港社会情况复杂,各方面的消息源源不绝、纷繁冗杂、一时一变,可谓24小时实时更新。另一方面,分社视频采编团队同港媒几十甚至上百人的摄制组竞争,就需要将新闻价值与自身媒体定位有效整合,主动策划选题,将作品做好、做精,从独特角度切入,再以新颖方式进行制作……这些问题时刻在考验着我们。


疫情下,灾难中,我们最应关注和聚焦的是什么?我想,无疑是“人”,是香港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做出的抉择、表达的态度、抒发的情感,是最具张力和最贴近真实的,也是在艰难时刻中最为真挚和动人的。


记者采访援建“方舱医院”的一线工人


于是,我们对此前采访中积累的资源进行了梳理、分类与整合,与一批社区干事、社团机构负责人、意见领袖、义工团体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以便及时掌握各方抗疫动态,择机跟进报道。


疫情暴发中期,香港医疗资源紧缺。面对种种困难,许多香港民众和基层社团挺身而出,参与义工活动,尽己所能为抗疫提供帮助。这些都是最为真实的新闻素材。


于是我们开始了广泛的联系,YouTube、Facebook、微信朋友圈都是我们的通联“阵地”。不到12小时,我们就找到了十多位奔走在抗疫一线的香港市民。综合研判面对面采访的价值和防疫要求,我们邀请他们用自己的手机记录下抗疫前线的点滴。


▲中新社港分记者在收治新冠重症患者的香港伊利沙伯医院探访


鉴于他们的年龄、文化程度、背景各不相同,且大多讷于言而敏于行,我们也不愿耽误对方过多时间,为了统一画面质量,我们用多种语言和形式编写了简要但清晰的采访需求和拍摄指南,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最大程度地还原和呈现抗疫的“第一现场”。


让我们惊艳的是,受访者回传的视频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他们纷纷以各种方式,尽最大能力配合拍摄,从香港的各个角落第一时间传回了鲜活动人的画面。


当百年一遇的新冠疫情与“东方之珠”无情交叠,驻港媒体记者作为香港社会发展的见证者、记录者、推动者,理应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抗疫工作中。如何将抗疫报道做出风格,做出特色,践行“四力”是最好的秘诀,既要修炼力透纸背的“笔力”,又要提升挖掘深度的“眼力”,既要强化突破创新的“脑力”,也要锤炼奔走现场的“脚力”。如今,香港疫情虽有好转,但远未结束,战“疫”之行,我们仍在路上。

作者/供图:范思忆

编辑:董子畅


推荐阅读:
男记者“月子中心”特别战“疫”!“分娩”秘笈全get!
“中新F4”:总理记者会上问什么?怎么问?
采编公开课:冬奥和夏奥摄影有哪些不同?
日常生活也能挖“爆款”!一线记者实操献技!
从记者到学者,他们换了赛道和舞台……
精彩不止在赛场!一键解密“大奥运”报道真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