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记者首进坠机事故核心区:当好民众的腿和眼
眺望台
3月24日,在中新社报道团队抵达东航坠机现场的第四天,我首次进入坠机事故核心区集中采访。
核心区外围设置了一个小山坡,作为家属眺望救援现场的平台。
▲乘客家属在眺望台眺望
“红马甲”在山路上盘旋
3月21日,中新社报道团队在坠机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奔赴现场。距现场还有11公里时,我们决定徒步进村。
一路上不时看到摩托车进出,看到空车我们就拦了下来。一位不到30岁的小伙载着我在山路上盘旋了近半个小时,我们在下车后,小伙马上掉头说要接其他的工作人员进来。
▲记者搭乘老乡的摩托车前往现场
此次采访中,我们发现一批摩托大军在临时指挥部和搜救地之间往来穿梭,经过了解发现,这是由当地村民自发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免费向汽车无法到达的搜救点运送帐篷、食品等物资。
▲当地村民使用摩托车像蚂蚁搬家般运输物资
坠机地点三面环山,进村仅有一条宽约3.5米的村级公路。摩托大军“蚂蚁搬家”般,不断将莫埌村物资中转站的物资,送到核心区和外围执勤点等地。他们穿着红马甲,不图报酬,只求为救援做点什么。
▲当地村民运输物资
新闻现场外也有发现
是否有幸存者是此次突发事件外界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3月21日到达现场后,我们首先采访了在现场守候的医护人员,了解是否有伤员被送下山。
一名医生告诉我们,虽然有20多部救护车等待了很长时间,但是,目前还没发现幸存者。
尽管距离现场直线距离仅有一两公里,但是为保护现场也为搜索物证,坠机点现场管控严格。在新闻现场不等于就能获得新闻素材,于是,我出门走了起来。
我感受到山风夹杂着雨滴打到我的脸上和手上,下雨肯定会对山区救援带来影响。
▲气象预报员在小学屋顶调试自动气象站
回到“应急指挥部”后,正好拍到正在屋顶作业的气象员,并在聊天中获得了“会有阵雨到中雨”的信息,我立即将素材发到后方。
▲微博截图
来之不易的第一现场
3月22日,我与同事共同完成了事故现场的航拍稿件。当时稿件配文是“航拍的东航客机坠毁现场画面”。
图片发出来之后,微博上有网友提出疑问:那拍出来的图片难道不是后山吗?
▲陈冠言 航拍的东航客机坠毁现场画面。
其实当时除了央视,并没有更多的媒体发布过有关位置的航拍画面,我们的无人机飞行时无法获得具体位置的参考。
前一晚,我们曾试图采访到过现场的消防官兵,但他们也没有透露失事飞机的具体位置。当天我们算着大致的方位,边搜边拍,最终尽最大的可能拍到最接近的画面。
综合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我们当天拍摄的画面所处位置虽然不是角度最正、最核心的坠落位置,但也位于事故发生后部分残骸的掉落区、山火过火点,当时的报道中所称的“坠毁现场画面”其实是没有问题的。除了完成新闻报道,也希望日后这些图片能为搜救等行动提供帮助。
作者:王以照
陈冠言
林 浩
编辑:魏 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