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也能出好新闻?一文解锁大型活动报道“提分”秘笈
大型活动报道是媒体竞争的重要战场,各路媒体往往重兵投入,实施大规模作战。但碰上这庞大现场、活动众多的差事,很多记者采访却只能“走马观花”,如何在既完成常规报道情况下,又结合自身特色做好活动综合性报道呢?小牛工作室邀请一线记者为您献上实操秘笈。
▲图为付敬懿(中)在活动中采访。
功夫在诗外!确定主题有“技”可“寻”
综合性报道包含信息多、覆盖范围广、内容繁杂,往往会难于成稿,所以首先就要确认报道主题。主题是一篇报道的灵魂,笔者个人认为,确定主题“从一而终”是完成整个报道任务的基础,往简单点说就像“写作文先写标题”,然后围绕好标题你就可以开始长篇大论了。
文章的标题涵盖整篇文章的立意,观点和笔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决定受众是否愿意“品尝”。综合性报道涉及的报道内容比较丰富而深奥,对报道主题的价值判断需要更为精准,而这项工作很多时候是“功夫在诗外”,是建立在细致的采访、深入的研究以及平日深厚积累的基础之上,其中也还有“技”可“寻”。
比如借鉴往年的总结性报道,再对比近期行业产业动态,看是否能发现一些新改变、新趋势,或者通过与往年的对比,反映所取得的成就。其次,可以与同事或者同行记者聊天,看看其他人对活动的关注点,自己“集思广益”后用以完善对该活动的全面认知。当然,这些准备工作最好能在活动前期完成,因为它可以帮助你对此次采访报道任务的完成有大概的掌握。
带着问题去采访:让“骨架”有血有肉
当报道的主题确定之后,就要考虑从哪些角度对这一报道主题进行说明和解释。我们需要考虑哪几个角度能够更清晰、更深刻地说明报道主题,这是对报道主题进行分解的工作,它要依据客观事实,找出说明和解释报道主题的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从而展示报道对象的全貌和本质。
一个活动、一个事物是有方方面面的,当记者确定了主题,就需要使用各种素材、资料来支持所选的主题。事先对主题进行分解,把综合性选题分解为几个支持与佐证报道对象的各个分部、层次部分,进而能展示全貌和本质。同时记者也能对素材的轻重强弱进行判断,选择对主题更为有力、更为具体的支撑角度,能更好地完善报道。
在此时,确定了报道主题、选取了报道角度,可以说一篇稿件的基本“骨架”已经搭好,接下来只需要记者在活动中进行采访,让“骨架”有血有肉丰满起来。
▲图为中新社湖南分社记者参加工程机械展采访。(付敬懿 摄)
采访与写稿的关系,业界早就做过总结,叫“七分采三分写”,强调一篇新闻报道的完成,采访获取新闻素材的环节更为重要。围绕已经选取好的主题与角度,在有限的时间与精力里,精准地找到采访对象,高质量地完成采访,需要记者对采访进行重点策划,对所采访行业初步了解掌握。
认真思考,带着问题去采访。记者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必定事先精心设计了问题,一些问题可以现场发挥,但关键的问题一定要做足准备。记者在采访前主题明确既可保证采访有的放矢,也能减少时间浪费,做到“心中有底,临阵不慌”,在“走马观花”的“旅游采访”中目标明确。
比如在中华环保世纪行湖南站的采访中,笔者此前早已围绕洞庭湖的生态整治问题长期关注,曾完成过《湖南“拯救”洞庭湖“十八般武艺”齐上阵》《湖南“排毒”疏“经络”整治“长江之肾”》等多方面报道。但在采访中,笔者聚焦整治成效的主题,参观中找数据变化、找人物经历,针对性反映湖南及洞庭湖区域《湖南全力修复“长江之肾”洞庭鸥鹿翔集鱼豚再现欢跃》《壮士断腕联治“一湖四水” 湖南力保一江碧水向东流》变化。
▲图为长沙工程机械展会现场。
大型活动展会的现场肯定是盛大广阔的,现场人流量大、展位的复杂性以及众多配套活动,会让你来回奔波,事先精心设计几个问题,更能帮助你在匆匆而过的采访中,精准选择采访对象,短时间取得想要的新闻素材。
而事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在这一刻也会显得尤为重要。所谓“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当你张嘴一问,被采访者就能听出来,你对他的事情了解不了解,你对他的工作认识程度有多高。记者问外行话,很难获得被采访者的认同,也就无从深谈。
锁定“富矿” 做好“加菜”
开幕式及主论坛环境,也是可以挖掘的“富矿”。上台演讲的嘉宾,都是相关政府机关专家学者或者行业翘楚,虽然其各自的演讲内容往往繁杂无序、犹如天女散花,但主题还是跟行业息息相关。全程听下来,你对整个事件行业概况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并且演讲中往往会有对行业事件一些新改变、新趋势的个人预测,或者与往年的数据对比,这些都是帮助你完成稿件的最强有力的证明素材。
其次,专家学者的演讲也会让你对其正在研究的领域、或者熟悉的领域有了解。而在你分解的主题中,支持与佐证报道对象各个分部、层次部分的内容,就可以直接在专家的演讲中寻找。你也可以在现场短暂的时间,与专家沟通进行更加深入的“加菜式”采访。
▲图为中华环保世纪行湖南站,记者们泛舟洞庭湖。
经过前期准备,以及后期掌握大量素材基础上,记者通过不可辩驳的数据、活灵活现的现场、专家采访的佐证,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向公众说明了报道对象的全貌和本质。而报道的最后,最好还有当前所遇困难、未来的展望等思考性,让文章内容进行升华,更具有可读性与权威性。
综合性报道偏向于深度报道范围,它需要记者具有整体的意识和大局观,具有宽阔的眼界、细致的调查、深入的思考,能够从各种角度说明新闻的真相,解释新闻的意义。平时,记者必须自觉地养成学习的风气,通过努力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活跃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的专业工作能力。
小牛杯 “火眼金睛”挑战赛启幕!这些易错词你能精准“pick”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