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帖|两会新闻大餐,学写亮眼标题!
全国两会进行时。
在两会记者会和“三大通道”上,部长、代表、委员们的精彩发言被广泛关注。
这些精彩问答,对我们新闻写作也很有启发。今天,小牛就带大家从中学习新闻标题制作的“五大宝典”。
一、诗词名言,引经据典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月7日,外交部长秦刚在回答关于中方在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方面发挥的作用时表示,迈向全球治理的道路并不平坦。中国古人讲:“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古人还讲“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秦刚在回答青年人为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时说,中国人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新闻标题 / 示例
《君子之国,先礼后兵》
《云南大理:苍山不墨千秋画 洱海无弦万古琴》
小牛 / 说
在标题中引用诗词名句,可增加文章底蕴厚度,让新闻意蕴隽永,值得回味。
二、谚语俗话,巧妙化用
“顶天” “立地”
3月7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开始前,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在“委员通道”上表示,去年在世界技能大赛上,我国技能健儿捷报频传,一名00后小伙刮腻子刮成世界冠军,引起大家的关注,所以职业技能教育既能顶天,又能立地。
新闻标题 / 示例
《苏州过后无艇搭》(苏州过后无艇搭是粤语俗语,过期不候之意。)
《“键对键”代替不了“面对面”》
小牛 / 说
在标题中引用谚语俗话,可让文章更为生动、更容易被理解,拉近与读者的关系,使稿件更具亲和力。
三、借代比拟,形象传神
上热搜、麦霸
加速键、集结号
外交部长秦刚在谈到中国国际形象和国际话语权时表示,当今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比以往更容易“上热搜”、被围观,但我们手中的麦克风还不够多,音量还不够响,舞台上还有不少“麦霸”,关于中国的噪音、杂音还不少。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当代中国青年义不容辞。
谈到中国今年外交的重点和亮点时,秦刚表示,当前,国内新冠疫情形势好转,中外交往有序恢复,中国外交已经按下“加速键”,吹响“集结号”。
新闻标题 / 示例
《美国生病 又让全球吃药》
《飞来“疯”》
小牛 / 说
在标题中借用比喻,可让文章更为形象传神,有时更可起到一语双关之效。
四、善用对比,冲击力强
持续增长 大幅降低
3月5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时说,近十年来,我们在经济总量实现年均增长6.5%的同时,污染物排放在持续大幅度降低。PM2.5连续九年下降,累计降低57%,重污染天气比例只占1%左右。根据最新调查结果,老百姓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超过90%。
新闻标题 / 示例
《躺平不可取 躺赢不可能》
《少数企业“死”不了,多数企业"活”不好》
小牛 / 说
在标题中利用对比,可突出反差、引发思考。
五、妙用数字,画龙点睛
144 99% 92%
3月3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举行,大会新闻发言人郭卫民就十三届全国政协在履职形式上的新举措答道:网上“全天候”履职,已成为委员工作新常态。十三届以来,全国政协持续推进网上委员履职平台建设,累计开通了144个主题议政群,委员使用履职平台的比例超过99%,网上提案提交率超过92%。
新闻标题 / 示例
《追忆王继才:一座岛,两个人,三世不离》
《消费维权既要“3·15”更要365》
小牛 / 说
数字是形象的事实。具体的数字更加可感、易懂,尤其是数字之间的对比在新闻中易形成较大冲击力和记忆点。